政治经济常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常识总结
一、物价问题:
1、物价变动的原因——影响价格的主要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生产成本)
(2)供求影响价格。同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3)市场调节——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表现;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结果。追求利益投机、炒作、游资、哄抬物价。
(4)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5)通胀预期——纸币发行量。当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6)货币自身的价值(即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当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上升则商品价格下降;货币价值下降,则商品价格上升。
(7)消费心理、国际影响、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习俗等
2、物价变动的影响
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替代品、互补品)
②对生产: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农民增收,扩大内需,促*农产品涨价:利:○
进经济发展○2.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投入,促进
3、如何稳定物价,保障民生?
①最根本的: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②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市场秩序。提倡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经济手段:发挥财政作用,补贴,价格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
法律手段:加强市场监管,打击投机行为
③企业: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诚信合法经营,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承担社会责任。
④消费者:依法维权
⑤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使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公正合理
二、分配公平
1、为什么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
理论依据:①是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有利于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经济水平、稳定物价——影响消费因素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消费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④稳定市
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稳定发展⑤保持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和谐
现实意义: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2、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生产决定分配,根本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4)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实现公
平分配。
(5)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7)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两只手相结合。
三、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使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4)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完善企业的兼并破产制度,实行强强联合,组建大企业集团。(5)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诚信经营,开展正当竞争,争创名牌。(6)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个人的关系。(7)自觉运用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商品;(8)处理好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9)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承担社会责任,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10)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11)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农业
(一)为什么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2)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3)我国农业是现状: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①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低,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②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③可耕地少,人口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低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二)如何发展农业?
(1)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首先,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推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