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平方差公式模型,感受数学公式的意义和作用.在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探究学习中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
难点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学
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的
学习目标
1. 会用多项式乘法法则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2.能概括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识别出算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
进行计算.
3. 会确定平方差公式中的a与b;知道a、b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
整式;会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学生了解目标,做到心中
有目标。
复习回顾多项式与多项式是如何相乘的?
通过复习,让学生感知新
知识与已学知识的内在联
系。
探究新知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准又快
计算下列各题:
思考下面的问题:
(1)等式左边有什么特点?
(2)等式右边有什么特点?
【师】: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解题的实际情况.
【生】: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交流.
3.组内找学生代表发言.
【归纳小结】
左边:(1)两个二项式相乘.
(2)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的形式;
或者说一项完全相同,一项互为相反数.
右边:这两数的平方差形式;或者说是相同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
规律:(a+b)(a-b)=a2-b2
【巩固练习】
【生】:(1)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 (3)学生口答.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点评.学生纠错,分析错因并改错.
【验证结论】:(a+b)(a-b)= a2-ab+ab-b2=a2-b2
【归纳概念】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文字语言描述: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规律,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开展小组合作,总结出平
方差公式,并用语言描述
规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
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关
注问题的本质特征。
1、(x+ 1)( x-1)=_________;
2、(m+ 2)( m-2)=_________;
3、(2m+ 1)(2m-1)=_________;
4、(5y+z)(5y-z)=_________。
4.进一步化简得最终结果.
典例精析二【例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x+y+z)(x-z-y);(2)(a+b-c)(a-b+c).
【生】:1.小组间相互交流并作答.
2.学生板书并讲解.
3.共同纠错,分析错因并改正.
【思考】:运用平方差公式解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归纳小结】
1.要注意判定是否符合条件
2.要注意找准公式中的a与b
3.要注意严格按照解题步骤作答。
4.有些算式不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征,要变形满足形式,再运用公式计
算.
5.在作答时注意括号和符号。
6.a、b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而且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
通过例2的作答,进
一步巩固学生对平方差公
式的理解,并及时归纳总
结运用公式需要注意的事
项,总结解题经验.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当堂训练1.下列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a+b)(a+b)
B.(a-b)(b-a)
C.(a-b)(-b+a)
D.(a-b)(-a-b)
设计了四道有梯度的
题目,由浅入深,满足不
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落
实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
课堂气氛。考察了学生灵
活掌握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它有什么作用?
2.利用公式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生】小组交流
从知识上反思自己的收获.
同时加强自评互评以及他评.增强
学生良好的评价意识.
课后作业1、课本:21页习题1.9
知识技能1
联系拓广2
互动同步训练14页第1课时
2、预习课本平方差公式第2课时内容
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
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
到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1.5 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
平
方
差
公
式》
学
情
分
析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初一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适应,已经基本了解初中数学的大体框架,而且年龄特征也是比较活泼好动,课上喜欢表现自己。
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帮助学生优化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提供学生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数学思想进行组织和整理,并能清楚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能通过对其他人的思维和策略的考察,扩展自己的数学知识和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学生会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以“问”之方式来启发学生深思,以“变”之方式诱导学生灵活善变,以“梳”之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全过程得到充分暴露,学生在再发现、再发明的过程中,思维火花发生强烈碰撞,数学结论的发现、发生成为自然的事情。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平方差公式》效果分析
通过课前预习,为新知识进行铺垫,课上反馈说明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掌握,但是从速度上来讲,还有很多不是特别明白的地方。通过验证公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优化思维过程,进一步理解平方差公式。学生在议论中各抒己见,找到了正确的做法。让学生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
式对平方差公式进行验证,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避免对公式的死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