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瓦尔登湖

——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

摘要:通过对亨利·戴维·梭罗的作品《瓦尔登湖》的阅读和对超验主义的学习明白作者对待生活、对待自然的态度以使我们摆脱社会生活的嘈杂、焦灼、浮躁和不安从而得到我们内心的平静及幸福感;再通过对书中“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一章节的细读明白作者对个人作用、自助精神的追求,联系自身经历及观点与作者提倡的精神进行对比融合,以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自信、自主、自助的精神,做个清楚认识自己不会迷失的平静而优秀的人。

关键词:自然;生活;个人;正确态度

前言:社会一直“进步”,财富激增,人们生活越来越舒适,生活节奏加速,为追求自身价值个人在社会洪流中奋力挣扎前进却往往被其巨大力量击退,生活物质质量提高伴随的是精神质量的降低,个体较之于社会我们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走好自己的路?

一、对待自然的态度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排世界第126名,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与1996年的19.51亿亩相比,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526亿亩,相当于减少了一个大省的面积;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为345438万公顷是中国的近22倍,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5.81%而中国只有16.6%。各种生物物种都在急剧减少,没有了鸟儿、花儿、树儿的陪伴的我们生活中却充斥着令人目不暇接的电子产品,前者给予我们精神的享受美的陶冶而后者却给我们带来了辐射和生活的没有目标化。我们在追寻着什么而变得如此匆忙?为什么这样急于求成,执着于玩命般的事业?有没有沦为谁的奴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又怎样在自然保护与现代工业化两者中取得最大效益呢?

人们评价《瓦尔登湖》是一本清爽、健康、引人向上的书;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绿色经典文库的范本;西方环境科学名著之一;构成美国性格的10本书之首。通过对这本美丽书的学习,我不得不说,梭罗是幸福的。虽然霍桑说他是“世上最不顺从的家伙”,“最乏味令人生厌和难以容忍”的,同时代的作家对他评价甚低,缺乏好感,但是他却获得了宁静的生活,在瓦尔登湖及其周围度过了1845年7月4日到1847年9月这段美好的时光。在那里自己动手造房子,他一个人阅读,聆听,寂寞,种豆,在湖上游荡与禽兽为邻远离了尘嚣,在大自然中度过了两个春夏秋冬。野兔在他门前驻足,各种鸟儿在他窗前鸣唱,松鼠、土拔鼠甚至老鼠偷吃过他的土豆和玉米;瓦尔登湖上他钓过鱼,测量过湖水深度和形状,追逐过潜水鸟观望过天鹅和野鸭子如何聪明巧妙地躲过猎人;在森林中他观看了蚂蚁大战,遇过狐狸和猫头鹰还邂逅许多不知名的鸟儿。梭罗是多么的幸福啊!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他“只需在山林中的一

些风景点坐上一小会儿,便可以欣赏林中所有鸟类居民的轮流展览”的感受也看不到“大自然一直延伸到你的窗口。就在你的窗下,生长了小树林,一直长到你的窗楣上。”对比当下,各种自然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对自然的破坏还不能唤起我们全民参与保护自然的自觉性么?

在人类纯朴和粗犷的时代,他们在冷的使人精神焕发的气候中围着巨大的篝火席地而坐,连帽子都不用戴,没有水果就用手中的空着的坚果用来试自己的牙齿,我们的前辈们在严寒中谈笑风生,饿着肚子为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而忙碌着。我们真的进步了么?现在的空调、电视、电脑、洗衣机、电磁炉等等产品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却削掉了我们的生理能力,使我们变得虚弱,不再灵活和充满野性的力量美!大自然的母亲啊!这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吧。

这不是要我们回到野蛮的充满力量的过去,但是自然环境的珍重和保护却刻不容缓。“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那么我们只是基于自己生活的一点点不便,就会使我们享受到了非单调机械却新奇健康的日子,体会了宁静全面的生活,而我们大自然的母亲却可以相应地少一丝伤害多一份健康啊。

热爱自然吧,个人力量不容小觑!

二、对生活的态度

梭罗说:“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从容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他告诫我们要深入地生活,把生命的精髓全部吸入进来,要生活的稳稳当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实际生活是什么样子呢?是从黎明就要到来时我们在焦躁,想着赶车去上班,车上迷迷糊糊地思绪还未从梦中清醒来,中午随随便便地吃东西就对付了,继续漫长下午的煎熬,晚上下班走在路上望着街上寂寥的路灯遭受着来往车辆疾驰后风的袭击和它尖锐地鸣响么?又或者是日上三竿还沉睡于梦的桎梏,起床后漫无目的地粗糙过活,然后进行这样不断地重复和循环么?这不正是梭罗笔下全靠着自己的无知活下来,从不绞尽脑汁的生活状态么!如果我们生着是为了睡觉、吃饭、漫游在时光中做一粒微尘却不知进取的话还不如进去坟墓吧。那样就少了别人指手画脚的批判,少了给亲人带去的困扰和负担,这样岂不两全其美……但是,我们生下来不是为了命中注定地在尘土中啄食的!

像梭罗所描述的这是一种贫贱的生活,“如果闭上了眼睛,麻木不仁,任凭自己受影子的欺骗,到处建立并沿袭日常生活的常规和习惯,其实它们是建筑在纯粹幻想的基础之上的。”现在的我们,为了一个住房成了负债累累的奴隶,自己给自己加上镣铐后硬生生地在土地上生活着,就像这样,我们告别了本该荣耀快活的生活,局限在一个地方留着并过一种辛苦的生活。所以,我们的生活是一成不变的单调灰色,时间消磨了我们的棱角与意志,丧失了欣赏最美的旭日和夕阳又不能与心之向往的美取得联系,那么,我们究竟为何而生活呢?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价值!

在这本书写成的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飞速地发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梭罗冒天下之大不韪,怀着一颗质朴纯真之心踏上了非同寻常的旅程去接近自然以从中获得启示,他为了证明精神生活的伟大高于一切,批判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和享乐思想,积极地选择了用质朴的生活来检验自己对超验主义(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哲学思潮,影响深入到文学领域持续到内战时期,相信人的灵魂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