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新闻史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奏院状6:唐中叶以后,又出现“进奏院状”等古代报纸的新形式。当时,地方藩镇割据势力形成,其最高行政长官节度使(有的地区为观察使)大权在握,不受中央政府所节制。潘镇设在京都的办事处的负责官员及一般成员都由地方上的节度使(或观察使)所委派,中央政府一般不敢过问。进奏官的任务,除了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与地方官有关的政务之外,就是不断向节度使提供京师消息,收集军政情报,考察地方驻京使节和办事人员的表现。这种由进奏官提供给节度使的新闻信息材料,被称为“进奏院状”。

小报10:古代报纸在宋代得到长足发展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小报的出现与盛行。是宋代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一个全新现象。小报是中国古代民间私自抄发的新闻信息传播形式,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盛行于南宋。是宋代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严重的产物。但是,进奏院状的商品化趋向,是小报得以产生的内在因素。作为“邸吏辈为之”非法传播手段,小报出现后即受到政府压制和打击,但始终未能根绝。小报形式与官方朝报相似,其新闻来源与进奏院信息泄漏有关,主要从京城(即开封)流传出去。南宋时期,小报发展得更为成熟。

宋代后商业广告活动的日趋发达与印刷广告的问世17

随着商业活动日趋广泛与活跃,广告活动及其表现形式在宋代以后较前发展得更为迅速,出现了多种广告形式长期并存,互相融合的局面。

1、实物广告这一形式在北宋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店面装潢—彩楼、欢门等新形式的出现。

2、叫卖广告,因小商小贩已被允许串街走巷做生意而十分兴旺。

3、招牌、幌子、酒旗、灯笼等标志广告,被注入了新的内容,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招徕顾客的作用。

4、明代以后,又出现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对联广告。

5、宋代广告发展的最大成果,是印刷广告的出现。

6、至元明时期,木版印刷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印坊所出小说、戏曲大都加有插图绣像,作为书商推销刊本的广告宣传。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21:1815年4月17日英国传教士米怜创办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他传教的主要工具。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揭开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一页。是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出版6年又4个月,共发表文章244篇,其中直接宣传教义的有206篇。在宣传策略上,为了不与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形态发生直接冲撞,该报在宣传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24: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为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以冀通过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来征服具有强烈的排外心理,傲慢自大的中国人。虽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在宣传策略上,处处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所载《新闻纸略论》是中国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遐迩贯珍》34:1853年8月1日,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香港创刊。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英传教士麦都思为首任主编。在新闻报道业务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还出现连续报道的形式。并首次出现收费广告。

《申报》43:1872年4月30日,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美查创办《申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申报成为第一家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外报。

申报在发展过程中以商业经营为主,为中国商业性报刊的出现和发展做出了很多开拓性贡献,其中经历了史量才对申报改革影响巨大,1949年毕刊历时77年,是中国经营时间最长的商业性报刊。

商业模式的确立:

1、《申报》十分重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2、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

3、《申报》还不断拓宽新闻的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

4、《申报》还注意加强报纸言论工作。

5、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也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

此外、《申报》在其它出版事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是出版发行各类期刊。

二是兼营书籍出版业务。

《申报》的成功,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申报》无愧为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

外报在华的垄断及其侵略本质54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1、在华外报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的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

2、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之前,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都积极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

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鸦片战争之后,又为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为助纣为虐的“洋枪队”

屠杀太平军大唱赞歌。英文报纸要比中文报纸的侵略性更强、反华的叫嚣更露骨。

在华外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55

1、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使得闭关政策被打破,中西文化交流得以恢复,对中国来说也并非

坏事。在华外报所作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外报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等等。{实际上外报所宣传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大大超过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介绍。}

2、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近代报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与封建邸报的不同之外是有独立撰稿权,记者和编辑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在这一点上,如果不是西方殖民者在强行进入中国之时将近代报刊也带来中国的话,在严厉的封建统治之下是不可能产生近代报刊的。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的办报思想(第一次办报高潮期间)

王韬的办报主张和思想60:19世纪70年代后,王韬撰写了《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文章,阐述了他对报业的认识和有关办报,特别是中国人办报的主张与思想。第一,阐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王韬提出了借日报立言,即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后来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第二,阐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1)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2)报纸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3)报纸可以“达内事于外”。(4)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

第三,阐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允许报纸“指陈实事,无所忌讳”,“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第四,阐述了报纸的文风。应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第五,阐述了报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循环日报》66: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为创办宗旨,成为我国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图强的报纸之一。在业务上,王韬主办的《循环日报》,以“立言”为目的,大胆改革文体,首创并建设报刊政论文体,开我国国人自办报刊重政论的传统。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

《飞龙报篇》69:1866年1月14日在英国伦敦创刊,不仅重新续写海外中文报刊的历史,而且还揭开了欧洲中文报刊史的第一页。办刊宗旨,是为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生产厂商在中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地区推销产品服务的,其终极目的是想通过广告来兜售产品。该刊的读者和服务对象,主要在中国等东亚汉语通行地区,应以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官僚、商人阶层为主。{该报取名“飞龙”,其意就在于契合东方文化之神韵,能为东方民众所接受和喜爱。}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77:主流是宣传维新变法的政治性报纸。

主要报刊:

前期代表:《中外纪闻》《时务报》(需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