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采购与供应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部件的采购与供应
汽车整车厂对零部件的采购与配套关系,至关重要,是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如果没有有效的竞争与合作机制,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1我国汽车零部件与汽车配套关系回顾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整零关系的发展,主要有整车带动、地方发展汽车带动、部门发展汽车带动,以及社会维修配件的配套发展4种模式。
1.1 汽车整车带动零部件的发展
以一汽为例:1956年一汽生产汽车时,除生产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车身、车架等全部主要总成外,还生产活塞、活塞环、轴瓦、散热器、三滤、三泵、化油器、钢板弹簧、标准件等多种配套零部件,建有近40个车间(后变为分厂、厂)。
包括从铸锻毛坯到成品生产及装配的全工艺过程;从工卡量具到模具及随车工具的全面生产。是典型的“大而全”体制。
零部件车间(分厂、厂)只有按整车(解放牌货车)分解成总成、零部件图纸、按计划进行生产,处于完全从属的地位。在业务、技术、产权、人力上,总厂具有一元性。改革开放后,发展成为集团内部的配套关系。但由于整车厂控股及技术上的依赖,从属的配套性质仍没有改变。
一汽按汽车成本计算,自制率达到70%。
为发展—汽的汽车生产,国家也安排了其他—些零部件配套企业。如长沙汽车电器厂;上海耀华玻璃厂配套汽车玻璃;上海灯泡厂;大连塑料制品厂;牡丹江桦林橡胶厂等。
随着一汽汽车产量的增加,一部分总成、零部件被扩散到长春市内及外地。如将汽车座垫分散出去,成立长春市座垫靠背厂等.产品按计划生产,直接为一汽配套。
由于是按计划单向供应生产,社会维修配件要想得到原厂配件基本是不可能的。为此逐步发展了一批专门生产社会维修配件的企业,是参
照现成成品或图纸进行仿制,一般质量达不到原厂质量标准,也很少能进入整车配套体系。后来在地方、部门大力发展汽车时,一部分进入了地方、部门汽车的配套体系。
1.2 以地方汽车带动零部件的发展
以北京为例,北京在发展BJ212轻型越野汽车、BJ130轻型货车、BJ630轻型客车时,由北京市政府授权,北京市汽车工业公司,在北京市安排发展了100多家专业、兼业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零部件企业基本只为北京市生产的几种车型配套,地方自制率达到80%。这些配套企业也是按汽车整车的分解图纸和计划进行生产和配套。在技术上无主动权,是从属的关系,基本没有主动开发的能力和可能性。
1.3 以部门汽车带动零部件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鼎盛时全国有17个部门造车。围绕部门造车,在部门系统内部,在肥水不外流的思想支配下,也相应安排了为其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
如建设部,在很多大城市布点,特别是在省会城市,以改装为主,生产城市公共客车,全国主要生产企业有37家。这些城市公共客车主要以现有货车底盘为主进行车身方面的改装。因为早期只有解放牌货车底盘,各城市改装的城市客车品种单一、厂点分散、批量小、技术落后。
交通部系统,以改装生产长途客车为主,几乎在全国各省、市、区级主要城市,都建有客车生产企业,全国主要生产企业有33家。
改革开放后,城建、交通系统也生产团体客车、旅游客车,并向豪华型发展,自身也发展了部分客车专用底盘。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军转民政策的影响下,一些军工企业开始介入汽车工业,生产汽车产品。如现在的哈飞汽车、昌河汽车、长安汽车等,这些企业不但生产微型汽车,同时在本系统内(航天航空系统、兵器系统)发展了一大批配套的发动机、主要总成及配套零部件,给本系统内主机厂配套。目前,这些主机厂已发展成为汽车工业的主要
企业。
1.4 以社会维修带动零部件的发展
不管是骨干企业的整车,还是地方、部门等发展的汽车,由于国内基本车型有限,大部分车型是参照国内已有的车型进行仿制,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发展乘用车后,这种状况有很大改观。
再由于计划经济,主机厂的零部件配套、地方与部门的汽车配套,基本上都是按主机厂,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的指令安排生产,没有多余零部件向社会供应,造成社会维修汽车零部件供应紧张的局面。
为了缓解社会维修配件的紧张局面,各地、各部门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又安排发展了一大批从事生产社会维修配件的企业,造成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状况。这种企业游离于整车厂之外,得不到整车厂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这些企业要与整车厂内部配套企业竞争,是十分困难的。当然,也有少量产品会被主机企业采购。
这种状况,使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造成同一种零部件,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同时生产的局面。每个企业的生产批量都上不去。企业产品质量长期处于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无力发展、勉强维持的状态。
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关系现状
1、零部件公司涌入我国
世界“6+3”汽车跨国公司(六集团三公司通用、福特、大众、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雷诺-日产集团、宝马、本田、标志-雪铁龙公司)已悉数进入我国建立合资公司,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公司也相继进入我国,且已成为一股潮流。
世界已有近30家大的跨国零部件公司,以合资、控股、独资的方式,在中国已建立零部件企业近500家。如美国的德尔福、伟世通、李尔、江森控制、天合、德纳、菲特尔·墨古(美国辉门)、德国的博世、本特勒、大陆、采埃孚、贝洱、海拉、法国的法雷奥、弗雷西亚、
英国的纳铁福、瑞典的奥托立夫、加拿大的玛格纳、日本的电装、爱信精机、矢崎、小糸车灯等。
随着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的进入,其平行式供应关系、塔式供应关系也带入我国。
如德尔福公司,2004年世界销售额达到287亿美元,在北京、上海、长春设有代表处,在中国建有合资、独资企业20家、1个技术中心、1个培训中心、有7000雇员,在中国投资已超过5亿美元,年销售额已达7亿美元,几乎为国内所有整车企业配套。
再如博世公司,2004年世界销售额达到498亿美元,在中国已建有15家合资、独资企业及机构,投资额已超过6亿美元,年销售额已达10亿美元,其产品平行供应多家国内主机企业。
由于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更大,外资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已成汹涌之势。大众公司进入中国,原配套厂家已有一百多家来华建厂;通用公司对华投资伊始,就吸引相关配套厂家44家来华投资建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仅2004年以来,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额就超过30亿美元;广州由于丰田、本田、日产的落户,相当多的日资零部件企业落户广州,广州轿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几乎被日资垄断;由于天津一汽、丰田的合作,就吸引丰田几十家配套企业落户天津;由于北京现代的建立,原韩国现代的配套企业几十家就相继落户北京顺义,原有北京的零部件企业,绝大部分被边缘化,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企业,一般都有很大的经营规模、很强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跨国经验,具有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新车型的能力,具有系统开发、模块供货的能力和经验,几乎都是跨国公司的系统、模块供货商;这些企业产品一般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这些企业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及产品已构成严峻挑战和威胁。
2.4.2 国内配套关系的现状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上万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500家左右。 在商用货车、客车领域,包括微型货车、微型客车,其配套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