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地的成果

合集下载

西部大开发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西部大开发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西部大开发的成功案例及启示中国的西部地区,是贫困地区的代表。

长期以来,该地区的发展滞后,经济水平较低,社会事业不够发达。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得到广泛关注的一项重大行动。

本文将讨论西部大开发的成功案例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一.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和策略中国政府对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有明确的目标,即实现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振兴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教育和科技水平,促进生态文明等。

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通过大力投资建设在西部地区的道路、铁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可以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关注领域。

在加强对传统产业支持的同时,政府还要积极引导投资、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即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同时,政府还加强对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资,提高教育质量和技术水平。

此外,对环保政策的加强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一环,积极扶持本地绿色能源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二. 成功的案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西部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可喜的发展成果。

下面列举一些成功案例:一、重庆重庆市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以制造业为主。

然而,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对高新技术的支持力度,努力打造全球舞台,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如今,重庆地区已成为国内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和吸引力。

二、成都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加强对创新和科技的重视。

政府将科技优先的思维方式置于全局,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先后建立起了一批国家级创新试验区和创新型城市。

如今,成都市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还拥有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文化氛围。

浅谈“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以甘肃省天水市

浅谈“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以甘肃省天水市

2 0 1 2 年, 西部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 已达到了约 1 1 3 9 0 0 多亿元 , 约有
1 2 %的增 长 率 。其 在 我 国国 民生 产 总 值上 已 占到 约 1 9 %的较 高 比 重。 自2 0 0 7年 以来西 部地 区尤其 西部 特 困地 区 的经 济发 展 以惊 人 的速 度赶 超东 部沿 海 发达 地 区 , 其 各项 经 济指 标增 长 速度 已连 续多
模, 对 于猪 、 牛、 羊 等 大 型农 畜进 行 统一 化 , 标准化, 规模 化养 殖 , 同
2 . 农业的贡献。首先 , 食物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 , 各其他 部 门的食品消费品都由农业生产提供。其次 , 农业提供 了国家工业 所需的工业原料。 农业的现代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我国工
业 化 的起点 与基 础 。 3 . 农 业 的多 功能性 。 ( 1 ) 粮 食安 全功 能 。 农业 为我 国提 供 了充足
时支持鼓励发展林业 , 沙业等产业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性生产发展能
力 。加 强 交通通 讯 等农 业基 础 性设 施 建设 以方 便农 产 品及 时 外销 , 经济 部 门多推 出惠农 理 财产 品 , 使 农 民朋 友 也能 学会 投资 理财 。
近年 来 西部 地 区飞 速发 展 , 经济 社会 都有 了很 大 的进 步 。截 至
Hale Waihona Puke 3 . 重点做好交通建设。对于贫困的农村地区, 做好道路的建设 , 力争做 到“ 路路通 , 村村通 ” 使大部分农产品能够及时外销 , 进而拉
动 贫 困地 区 经济 增长 。 二、 为什 么重点 发 展农 业经 济 1 . 农业 在 国 民经 济 中 的地 位 。农业 对 国民经 济 的重要 性 可 以从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就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自2000年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经济上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移,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西部地区的一些重要产业如能源、冶金、装备制造、农业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西部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社会事业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就。

西部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普及率显著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得到了改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祉,也为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西部地区是中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整个国家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西部大开发战略还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助于缩小这种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赶超东部地区,区域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促进了西部与东部、中部地区的互联互通,增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

通过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努力,西部地区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问题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问题
力、 冶金 、 化工 、 机械 、 建材 等行业 为支 柱 , 具 有现代 化 合 作医疗制度实现 了全覆 盖 ,卫生服务水平 有明显改
水平和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得到全面发展, 善 和提 高。 内部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 2 0 1 2年, 全 区 实 现 消 费 品 零 售 二 、西部 大 开发 战 略实施 以来 宁 夏经 济发 展 存 总额 5 4 8 . 8 3亿元 ,比 2 0 0 9年 增 长 6 1 . 8 %,年均 增 长 在的 主要 问题 1 7 . 4 %。 房地产 、 电信 、 教育 、 旅游等行业从无到有 、 从小 ( 一) 产 业 结 构 不尽 合 理 , 资 源型 能耗 高 的 产业 到大 ,成为拉 动第三产业增长 最具发展活力 和潜力 的 仍 占主 导 地 位 。 行业 。 通信传输 、 计算机 和软件服务 、 租赁 和电子商务 、 近年来 , 宁夏三次产业 结构虽有所优化 , 但产业结 信息咨询 服务 、 中介服务 、 社 区服务 等现代服 务业积极 构整体松散 , 优势不优 , 劣势更劣 , 转型升级 压力大 , 在
初级 阶段年均增速 ( 1 4 . 2 %) 加快 8 . 4个百分点 。其 中出 值的“ 半壁江山” , 其中工业 占第 二产业 的八成 以上 。 受 口1 6 . 4 1 亿 美 元 ,比 2 0 0 9年 增 长 1 . 2倍 ,年 均增 长 区位 、 历史 、 经济和 资源禀 赋等 多方面 因素制约 , 长期 3 0 . 2 %。外贸进 出口总额 占 G D P的比重达到 5 . 9 8 %。 利 以来 , 宁夏形成 了能源重化工为主体 的工 业体系 , 各市 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2 0 1 2 年实际利用外资 3 . 4 8 亿美 县区域特色产业不 明显 , 趋 同化现象严重 , 轻重 比例 明 元, 比2 0 0 9年增长 1 . 4 倍, 外商 投资企 业 的不断发展壮 显失调 。2 0 1 2 年, 宁夏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 中 , 重 工业 大, 已成 为推 动宁夏 经济发展 的重要力量 。随着 宁夏对 占 8 8 . 0 %, 而轻工业 仅 占 1 2 . 0 %。“ 两 资一高 ” 工业 比重 外 开放 力度的加大 和宏 观环境 的改善 ,对外 旅游业 也 直在 8 0 %以上 , 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不到 1 0 %。 宁夏

1770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及其不足之处

1770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及其不足之处

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果与不足西部地区的劣势与大开发战略的制定中国西部地区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西部的经济相对滞后,贫困落后程度较高。

因此,1999年中央政府开启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解决西部地区的困难与落后问题,推动西部地区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然而,这些计划是否真正提高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果的分析根据中央政府的数据统计,自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整个西部地区的GDP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也有所提升。

当地政府推动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铁路、公路、水利设施、电力、通信等方面。

此外,推广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努力培育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

不足之处然而,那些数据背后的现实展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地区在建设路上出现了劣质产品、低效率和贪污现象。

盲目的基建建设也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西部地区发展与经济欠发达显然相连,一些地区无法有效地规划并发展优势产业,全靠大量的基础设施支撑着运作,且被动地参与着国家长远战略的建设,而不是真正关注自身的杠杆效应,引导西部地区的创新与振兴。

改进建议为了让西部地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真正取得实质性成果,应该着重强化这些大开发战略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更多地呈现出战略的多互相关联。

我们建议将大开发计划与社会事务和民生相关紧密联系,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激发民间创新和创业的热情,大力培育立足本地、有文化内涵和具有明确标志性的产业。

同时,应该对政府部门加强管理,鼓励社会各方面督促监督,令大开发战略变得更加开放、透明和具有优化性。

结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从最初的决策到现在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生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但要让这个地区更好的实现繁荣和发展,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念,在制定与执行国家政策的过程中更好地考虑边缘化区域的发展,更多关注人民的生活和福祉,确保西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也助推国家的整体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就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大力投资于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了能源供应能力,提高了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

例如,中国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网和航空线路不断完善,大大缩短了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距离,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和交流。

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政府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战略的引领下,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带动了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提高了西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等措施,有效减少了生态环境破坏,保护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

西部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逐渐壮大,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政府还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了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努力,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西部地区的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成就

贵州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成就
一份统计数据如下:
全省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937.5亿元增 加到2009年的3893.51亿元,增长了1.74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99年的333.9亿元增 加到2009年的2438.18亿元,增长了6.3倍。
一、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 基本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农村逐步
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在城市建立 和完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计划、价格、投资、财政、 金融、流通等体制的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贵州人文地理
三、文化发展成就
• 文化艺术欣欣向荣。在文学创作方面,创 作了《蹉跎岁月》、《呼声》、《沧桑三 部曲》等国内有影响作品。
• 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申报取得可喜成就。 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有遵义会议会址、铜仁 东山古建筑群、镇远青龙洞等
四、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
• 能源和原材料工业。 • 能源工业主要有两个行业。一是煤炭,年产上亿 吨;二是电力,年发电量超过千亿瓦小时。
LOGO

五、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 改革开发30年来,全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三 农”问题,结合贵州实际,积极探索解放和发展农村 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有力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 增长和农民增收。
“三”农是:农村、农业、农民的简称
• 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一、种植业,粮食作物有谷类、豆 类、薯类,品种达8000种;二、畜牧业,在品种改良、疫病 防治取得进展,优良品种有贵州马、思南黄牛;三、林业, 贵州全省林地面积524.60万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9.8%, 素有“宜林山国”之称。 • 农业产出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经济总量成倍增加, 2008年,全省农业增加值547.85亿元,是1978年的三倍;农 副产品的提高,2008年,全省农产品产量1158.85亿元,创 历史新高。

2024年西部开发工作总结

2024年西部开发工作总结

2024年西部开发工作总结2024年是中国西部地区开发的关键一年。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扎实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2024年西部开发工作进行总结,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发展见成效2024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经济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得益于西部地区发展新动能的不断涌现。

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西部地区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一大批优势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健康产业等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同时,西部地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竞争力。

二、扶贫攻坚取得重要成果西部地区是中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扶贫攻坚是西部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4年,西部地区在脱贫攻坚战线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施策,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贫困率下降明显。

同时,西部地区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产业扶持和就业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通过综合施策,西部地区的贫困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4年,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加大土地治理、水源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特别是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西部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作,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四、民生改善成效明显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是西部开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4年,西部地区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投入,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此外,西部地区加强了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等工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西部地区实施开发战略十年成就及相关问题

西部地区实施开发战略十年成就及相关问题
的时 期 。 民族地 区 ( 5个 自治 区 和 云南 、 州 、 海 3 贵 青
个 多 民族 省 份 ) 产 总值 由 19 生 99年 的 74 7 3亿 元 增
加到 20 年的 3 66 08 0 2 亿元 ,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了
1 . , 均 增 长 1.% , 于 全 国 9 4 8倍 年 1 9 高 . %的 年 均 水 6 平; 人均 生产 总值 由 19 9 9年 的 4 9 提 高 到 2 0 23元 08
( ) 二 基础 设施 建 设取得 重 大突破 , 生产 、 活条 生 件 明显 改善
( ) 济 高速 增 长 , 色优 势产 业快 速 发展 , 一 经 特 产
业 结 构 不 断 优 化 合 理
1 O年来 ,民族地 区经 济 发展 速 度 节 节攀 升 , 增 速 高 于全 国平 均水 平 , 新 中 国成 立 以 来 增 长最 快 是
关键词 : 西部 大 开发 ; 族 地 区 ; 就 ; 干 问题 民 成 若
中 图 分 类 号 :1 7 F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 9 2 ( 0 0 0 — 0 1 0 17 — 2 7 2 1 ) 3 0 0 — 5
国最 大 的蔗 糖生 产加 工基 地 , 产量 占全 国的 6 %; 0 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f 会科学版 ) 社
第 3 第 3期 6卷
2l 0 0年 7月
J R L OF Q玎 GHAI T oN LI m S U VE S T OU NA NA I A T NI R I Y
(o il ce c s s ca i e ) s n
VoL. 6 No. 3 3 J l. 01 uy 2 0

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重大成就考察报告【精选文档】

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重大成就考察报告【精选文档】

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重大成就考察报告2010年8月19日至30日,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为团长,朱佳木、牛越生委员为副团长的全国政协“西部开发10年来的重大成就”委员考察团一行21人赴宁夏、青海,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

考察期间,考察团分别听取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有关情况介绍,在宁夏实地考察了宁夏黄河金岸建设、永大线节水农业示范区、沙坡头旅游区治沙工程、中卫香山硒砂瓜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神华宁煤集团甲醇厂、烯烃项目等;在青海实地考察了青海藏羊集团、金诃藏药集团、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拉西瓦水电站等。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和实地考察,委员们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宁夏、青海取得的成就有了更为全面和直观的了解,对两个省区10年来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建设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立足各自专业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宁夏、青海取得的重大成就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各级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带领各族群众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区情、省情,发挥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经济社会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10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倍,年均增长11.5%。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18.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1.6亿元,增长近5倍,年均增长19.5%。

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777元,在1999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

1999年至2009年,青海省生产总值由238.39亿元增加到1081.27亿元,年均增长12%。

西部进程与成效

西部进程与成效

西部大开发十年成效2010年1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走过10周年。

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

10年来西部大开发的生动事实和巨大成就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在这期间,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比如:西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等。

这10年,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最大、各级财政对西部支持最多的10年,也是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10年。

——10年来,国家累计安排西部地区水利投资1270亿元,年均投资增速达21%,西部农村新增、恢复灌溉面积89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00多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0多亿立方米。

——10年来,国家为解决西部地区农村饮水问题投资280多亿元,解决了西部地区94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10年来,国家累计安排西部12省区市退耕还林资金补助1183亿元;累计安排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央投资2172.2亿元,占同期全国投资的57.1%。

2008年西部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940多亿元。

——10年来,农业部在西部地区安排资金694亿元,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养业良种等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良种补贴等财政补贴补助项目。

——10年来,国家六成以上扶贫资金向贫困地区相对集中、贫困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倾斜。

——10年来,农业部还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12个省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东西合作、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农村条件普遍改善。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西部农村地区8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内蒙古、西藏、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9省区市已经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

西部大开发推进工作总结

西部大开发推进工作总结

西部大开发推进工作总结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

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国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推动产业转移和扶持贫困地区,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首先,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有效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区域内外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同时,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东部地区成本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到西部地区,这不仅促进了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也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了充分利用,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取得了一定的扶贫成效。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开展扶贫项目,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得到了有效的帮助,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保障。

总的来说,西部大开发推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地区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西部大开发成果资料

西部大开发成果资料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曹华)今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和部分西部地区领导介绍西部大开发实施的情况和下一步西部大开发的一些思路、重点和政策。

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在经济增长速度、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世人瞩目。

他从五大方面介绍了西部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一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改滞后的局面,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十年间都翻了一番以上。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像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这些标志性的工程相继建成。

铁路、公路通车里程分别是10年前的1.5倍和2.8倍,电力的装机是10年前的5倍。

三是生态建设规模空前,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面积是2.4亿亩,退牧还草的面积是 6.8亿亩,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10.32%,提高到现在的17.05%,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四是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这10年间中央在西部地区先后组织了50多项专向性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上千亿元,西部地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大大提高。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别是10年前的2.7倍和2.3倍,十年前西部地区有5700万贫困人口,现在下降到了2370万,减少近60%。

同时西部地区的东、中、西不同地区之间互动合作的关系向广度和深度进展,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的形成。

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的意识不断的增强,西部人民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

杜鹰表示,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也是西部地区对全国的发展贡献最突出的十年。

这十年,西部大开发不仅促进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全国的发展赢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且它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具体而生动的写照。

同时,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与问题分析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与问题分析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与问题分析近年来,中国政府在西部地区的大力推动下,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渐被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这一战略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本文将就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与问题进行分析。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和目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为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该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扶持,推动其现代化,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西部地区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并使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得到缩小。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成果自2000年开始,西部地区的发展迎来了持续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在能源、矿产、农业、林业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和开发程度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例如,在能源方面,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页岩气、天然气、水能等资源,能源储备量位居全国前茅。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中国政府建设了一系列大型能源基地,如鄂尔多斯和陕北煤田、川中、大中、西北大开发等,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切实解决了国家和地区的能源问题。

此外,西部地区的农业、林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在五年以上财政投资规模达2亿元以上的农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和建设。

也因此,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发展差距得到有效缩小。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问题虽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以下是本文列举的几点:(一)钱太多、优惠政策太多、严重损害了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政府为了吸引资金和企业,给予了大量投资补贴和优惠政策,但优惠过度也为一些企业带来不良后果,如偷排污水、破坏生态环境等等。

(二)基础设施投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在西部地区投资比较充足,但有些基础设施却缺乏建设和规划,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不仅不能满足现代化需求,也带来了其他问题。

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的成就和经验_1

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的成就和经验_1
t007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西藏组审议时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大支援西藏发展力度的宝贵机遇充分用好全国的支援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征途上迈出新的坚实010年3月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TIBETUNIVERSITYV01.25No.1Maro20lO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的成就和经验朱玉福(西藏民族学院玫法学院陕西成阳712082)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藏取得了巨大成就,十年来西藏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党和国家为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颁布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藏的成功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十年的开发,初步形成了符合西藏实际,具有西藏特点的开发经验,凭借这些成功经验,西藏在西部大开发中将迎来更大的辉煌.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十年;西藏;成就;基本经验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738(2010)01-005-072010年1月,西部大开发战略走过十年的开发历程,西藏取得了巨大成就.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藏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在西部大开发十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五周年之际,回顾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成就,总结经验,对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藏的深入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主要成就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西藏社会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西藏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合理经济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西藏社会科学院完成的”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报

十年大开发 历史新突破——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年大开发 历史新突破——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年大开发历史新突破——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
展成就
成建荣;马靖
【期刊名称】《陕西统计与社会》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十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立足本省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西部强省为目标,坚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发展硕果累累,实现了历史新突破。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成建荣;马靖
【作者单位】陕西省统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十年大开发十年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十年陕西档案事业发展回望 [J], 郑惠姿
2.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问题 [J], 陈婷;
3.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建设新同心——西部大开发十年同心县辉煌成就数据展示 [J], 李绍鹏
4.十年大开发吴忠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十年吴忠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J], 王风全;周平
5.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寻找陕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兼谈审计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J], 侯兴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汇报

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汇报

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汇报背景西部大开发是指中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西部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决定了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

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支持,可以提高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

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投资和支持,可以提高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

最后,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促进中国的全面发展。

西部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中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支持,可以促进中国的全面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支持政府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支持,以提高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

具体来说,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支持,同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的投资和支持,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以提高西部地区的人才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需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和成就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和成就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和成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西部地区发展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自1980年代以来已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中,西部地区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不断取得重大成就。

一、历史进程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重点关注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

由于政策的不适当和不公平,以及地理、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程度较高。

1988年,全国人大批准了《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纪要》,正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部大开发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成就通过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也同样迅速。

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果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

(一)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期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能源和水利等项目。

从铁路、公路、运输设施的改善到大型水利工程等,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西部地区的交通、能源和水利设施已经大幅提升,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资源开发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是钢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资源的重要供应区。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开展,这些资源被逐步挖掘出来,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西部地区在国内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

(三)巨大经济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而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加惊人,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期间,该地区的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开展,地区政府引导民众意识环保,倡导“绿色发展”,在开展经济活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青海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成为青海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一)经济实力得以提升,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总量快速扩张。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经济总量迅速扩大。

全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239.38亿元飞跃到2009年1081.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9%。

人均生产总值由4728元提高到19454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9%。

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8个百分点。

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0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趋向优化。

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按照稳定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和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逐步趋向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17.5:39.3:43.2调整为2009年的9.9:53.2:36.9。

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成为带动全省增长的主导力量。

政府财力不断增强。

1999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3.04亿元。

2009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66.46亿元,比1999年增长6.2倍,年均增长21.9%,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7.9百分点,比西部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

(二)高原特色农牧业成效喜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使农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实现了主要农畜产品自给,农业稳步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各地的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春风阵阵吹过。

至此世纪之交,伟大的中华民族又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为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协调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我文明古国地大物博的自然优势,党中央不失时机地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部署。

2000年10月,国家正式启动并实施西部大开发,至今已过近十四个年头。

在这十四年的风雨途中,中国人民付出了辛劳的汗水,当然也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经济的快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经济
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
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最多,也是西部地区对全国
的发展贡献最突出的十几年。

在这十几年中,西部地区的
经济增长速度一改滞后的局
面,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1.9%,主要的宏观经济指
标十年间都翻了一番以上。

2012-12-12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城乡面貌的变化
现在的大十字十年前的大十字
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
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
突破性的进展。

像青藏
铁路、西气东输、西电
东送这些标志性的工程
相继建成。

铁路、公路
通车里程分别是10年前
的1.5倍和2.8倍,电力
的装机是10年前的5倍。

青藏铁路
西气东输管道跨越宁夏中卫黄河
生态建设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
地区生态建设规模空前,
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西
部地区退耕还林的面积
是2.4亿亩,退牧还草的
面积是6.8亿亩,西部地
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0年
前的10.32%,提高到现
在的17.05%,提高了
6.7个百分点。

陕西森林覆盖率变化趋势图表(%)
社会事业的进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下,
西部地区的社会事业取
得长足进展。

这十几年
间中央在西部地区先后
组织了50多项专向性的
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总
投资达到上千亿元,西
部地区教育、卫生、文
化、体育、社会保障和
就业水平大大提高。

西部地区民办教育市场发展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