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范本)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范本)一、总则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保障项目经费使用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内部控制的原则1.项目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有效、高效的原则,实现项目经费的全程监控。
2.招投标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招投标结果的真实合理性。
3.项目合同管理应当遵循真实、合法、合规、公正的原则,确保合同执行的合理、安全和规范。
4.项目财务管理应当遵循认真、完整、真实、准确的原则,确保项目经费使用的合法、安全、节约、高效。
5.项目绩效管理应当遵循科学、普及、透明、规范的原则,实现项目工作的全面、有效、高效。
三、内部控制的程序本制度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包括预算编制、招投标、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
1. 预算编制(1)编制预算的过程,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合法、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项目经费总量合理,每项经费都有明确的用途和合理的支出计划。
(2)预算编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制定预算编制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
•收集项目所需经费,确保经费数目的准确性。
•进行预算审核和审批,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2. 招投标(1)招投标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招投标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招投标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制定招标方案,明确项目计划和具体要求。
•公示招标公告,确保招标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审核投标文件,在规定时间内披露中标情况。
3. 合同管理(1)合同管理应当遵循真实、合规、合法和公正的原则,确保合同的执行结果合理、安全和规范。
(2)合同管理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制定合同管理规定,明确合同执行的具体要求。
•签订合同,确保合同结果的真实、准确和合法性。
•合同履约管理,确保合同执行结果的合理、安全和规范。
4. 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应当遵循完整、真实、准确的原则,确保项目经费的合法、安全、节约和高效使用。
工程建设项目内控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项目内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内部管理,提高项目执行效率,防范风险,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的内部管理,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条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内控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内控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内控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的制定、宣传、培训、监督、检查和改进。
第五条所有参与项目管理的相关人员都应当认真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提高内控管理水平,共同维护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内控管理基础第六条项目内控管理原则包括诚信原则、目标实现原则、效率原则、风险管理原则、适宜性原则、信息与沟通原则等。
第七条项目内控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环节。
第八条项目内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项目质量、保障工程进度、控制成本、防范风险、提高效率、实现项目目标。
第九条项目内控管理应当设置专门的内控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具体的内控管理工作。
第十条项目内控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框架,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制度。
第三章内控管理体系第十一条项目内控管理体系应当包括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职责权限、信息报告、内部审计等方面。
第十二条项目内控管理的组织结构应当明确各级领导机构、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第十三条项目内控管理的工作流程应当规范、高效、透明,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协调。
第十四条项目内控管理的职责权限制度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职责,做好权限控制。
第十五条项目内控管理的信息报告应当及时准确、真实无误,形成规范的报告制度,做到信息畅通。
第十六条项目内控管理应当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评价内部控制效果,发现问题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第四章内控管理流程第十七条项目内控管理的流程包括项目立项审批、项目计划编制、项目实施执行、项目监督管理、项目总结验收等阶段。
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一、引言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通过规范和优化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和控制措施,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建设单位是指各类工程项目的拟建、投资、审批、实施和验收等相关业务的单位。
为确保建设单位的业务活动的合法性、透明性和可控性,建设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1.提高建设单位业务活动的风险控制能力。
2.保障建设单位的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3.优化建设单位的管理流程和操作效率。
4.保护建设单位的各类资产免受损失和风险。
三、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1.内部控制环境建设:a.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b.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
c.培养和提升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技能。
2.风险评估和控制:a.完善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
b.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c.加强对重要风险的跟踪和监控。
3.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a.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b.加强对信息系统和技术的管理和维护。
c.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和评估。
4.资产管理:a.建立健全的资产登记和管理制度。
b.加强对资产的保护和维护。
c.建立健全的资产报废和处置制度。
5.财务管理:a.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b.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和监督。
c.加强对资金的运作和流程的管理和监控。
6.内部审计:a.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
b.加强对内部审计结果的跟踪和整改。
四、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步骤1.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总体方案,明确各类控制责任部门和具体控制措施。
2.分析建设单位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文件。
3.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文件,进行内控制度的推广和培训工作。
4.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根据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适时的修订和完善。
五、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1.提高建设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和组织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满足公众需求,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被纳入政府计划,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房建设、教育文化设施建设等。
然而,在建设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投资太大、造价过高、工期延误、质量安全隐患等等。
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1、明确权责制度建设项目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的协作配合,如果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无法很好地明确和落实,这会给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隐患。
2、规范流程如果没有规范的流程和行业标准,在项目的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实际问题,甚至会贻误项目的进度、增加项目的投资成本和造成质量问题,严重的影响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3、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必须对风险进行预测、识别、量化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因此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4、提高成效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避免决策失误,规范行业标准,降低成本和风险,从而提高项目的成效。
二、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1、强化内部管理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首先是强化内部管理,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和经费、支出、收入等的合规性;加强人员管理,规范人员从事项目的职责与任务,建立人员配备的标准和流程控制,规范人员流转的方式和处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2、全面掌握项目进度建设项目进度把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确保各项任务都得到重视和执行,建立项目计划和安排,招投标文件的审核和公示,设计、施工、验收、专项审计和质量监督等,全面掌握项目进度。
3、实行风险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将风险预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预防和控制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预防在前、控制在中、消防在后,确保项目的安全和顺利开展。
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内控制度
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内控制度一、总则1.1 为规范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内部管理和运作,确保项目依法依规开展,并最大限度减少风险,维护公司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所有员工、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1.3 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内控制度是公司内部管理的基础,任何单位成员都应该认真遵守。
1.4 内控制度的内容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二、内控总体目标2.1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合法合规性。
2.2 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2.3 降低企业风险,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2.4 保护公司财产安全,维护公司形象和利益。
三、内部控制制度3.1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领导班子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
3.2 内部审核机制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加强对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监督和审计。
3.3 内部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安全的传递和保存。
3.4 内部监督和检查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建立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对各项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3.5 内部培训和教育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强员工内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
3.6 内部审计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对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发现和解决问题。
3.7 风险管理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识别和评估各项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四、内部审计4.1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4.2 内部审计应独立开展,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4.3 内部审计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4.4 内部审计应及时向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报告审计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2023-11-04•内部控制制度概述•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职责分工•内部控制流程及规范•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目•案例分析与应用录01内部控制制度概述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目标,维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其管理活动的效果性、效率性,以及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范、措施和流程。
内部控制的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项目管理过程合法合规;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标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标2. 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3. 降低项目风险;4. 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内部控制的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立项、预算、采购、施工、验收等环节。
1. 全面性原则项目管理中应当建立权责明晰、相互制约的内部机制。
2. 制衡性原则4. 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保证管理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内部控制的要素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要素3. 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并随着项目管理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包括项目管理组织架构、职责权限、人力资源政策等。
1. 控制环境 2. 风险评估 3. 控制活动及时识别和分析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应对。
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具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0302014. 信息与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项目管理中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
5. 监督与评价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方式,对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
内部控制的原则与要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保障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是其应尽的义务。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包括在建、续建、停、缓建和资产已在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项目的建设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中的建设项目是指本单位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所进行的建造、安装活动,包括建造房屋及建筑物、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安装和大修等类型。
第四条本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方针政策;依法、合理、及时的筹集和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基本建设资金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加强基本建设管理,严格项目审批程序,确保项目质量;有效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第五条本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任务:(一)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实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二)合理编制基本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加强预算审核,严格预算执行,依法筹集和使用基本建设项目建设资金,防范财务风险;(三)加强基本建设项目核算管理,规范和控制建设成本;(四)及时准确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全面反映基本建设财务状况;(五)加强对基本建设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实施绩效评价。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六条本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实行“决策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三个层次的管理。
第七条党组会(班子会)作为决策机构,对基建项目工作的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其主要职责为:(一)监督和管理基建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二)监督和管理基建项目招标工作;(三)监督和管理基建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工作;(四)监督和管理基建项目的变更、签证工作,审定造价和使用功能发生较大变化的基建项目变更、签证;(五)监督和管理基建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资金去向;(六)审议和审定基建工作管理的相关程序、规则、制度;(七)授权的其他基建管理工作事项。
建设单位内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设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建设单位行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资金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建设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建设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内控管理,是指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实现项目目标,确保项目合规、高效、廉洁,所采取的一系列内部管理措施和制度。
第二章内控管理原则第四条坚持合规经营原则。
建设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第五条坚持风险防控原则。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
第六条坚持目标导向原则。
建设单位应明确项目目标,确保项目按计划、高质量、高效益完成。
第七条坚持责任追究原则。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章内控管理内容第八条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第九条项目管理。
建设单位应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质量控制、进度管理等要求。
第十条资金管理。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第十一条合同管理。
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环节合法合规。
第十二条采购管理。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第十三条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和标准要求。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管理。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第十五条环境保护管理。
建设单位应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第十六条廉洁自律管理。
建设单位应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确保项目廉洁。
第四章内控管理实施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定期对内控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建设单位内控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内控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加强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涵盖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立项、预算编制、招标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管理、验收结算等环节。
二、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1.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2. 建设单位负责人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负责,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
3. 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三、项目管理1. 项目立项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2. 项目预算编制应依据项目计划、工程量清单等资料,按照预算编制标准和方法进行,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招标投标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招投标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投标文件应真实有效,投标过程应严格保密。
4. 合同签订应遵循合法、公正、平等、诚信的原则,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的履行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5. 施工管理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验收结算应依据合同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验收结算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四、财务管理1. 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核算和监督,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建设资金应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预算和使用计划进行使用。
严禁挪用、截留、侵占建设资金的行为。
3. 建设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依法进行核算和记录,确保收支平衡和财务合法性。
4.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五、监督与考核1.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单位所有工程项目的建造质量,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符合有关规范和要求,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资金和发挥投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合用于本单位所有工程。
为了加强本单位基本建设的宏观管理,科学合理的安排工程项目,本单位就具体工程项目成立管理处,管理处负责对该制度进行具体实施。
管理处职责:(一)根据生产、工作、生活的需要,研究决定基本建设项目及投资;(二)研究决定管理处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暂时提出的急需建设的单项工程;(四)研究决定工程设计的重大变更;(五) 管理处领导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项目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工程项目方面的重大问题,如有特殊情况可暂时召开,会议的时间、内容、地点、参加人,由管理处请示分局领导决定,办公室负责会议的通知,记录并及时编写会议记要,管理处方面记录由管理处同志负责记录并整理;(六)管理处会议由主任主持召开,主任外出由工程部负责人主持召开.管理处下设工程部、计划投资部,是项目的执行部门,负责项目的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工程部职责:(一)贯彻落实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规范及技术标准;(二)采集相关资料,为领导组决策工程项目、投资、预决算、重大设计变更提供尽量详细必要的依据;(三)提出工程项目立项的建议,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设计、预算、工程质量监理、验收、决算等管理工作。
(四)参加工程项目的招议标工作,凡单位符合条件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招议标;工程项目的招议标由单位负责领导提出申请,由管理处负责组织。
招议标参加人员: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监察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其他参加人员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会研究决定。
所有工程项目招议标后,必须签订合同书,合同书必须遵守国家合同法,所有参加人员都必须签名。
(五)工程完工后,组织工程验收;(六)工程验收后,及时审查施工方决算和施工资料,确保工程资料(特别是保证资料)的齐全完整,并及时入档保存.(七)加强对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和协调,加强对本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考核和培训,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款项拨付。
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范本
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项目内部控制,规范项目管理行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维修等工程。
第三条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应遵循依法依规、全面控制、突出重点、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目标是:确保建设项目合法合规、资金安全、质量合格、进度可控、投资效益最大化。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第五条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项目负责人、项目团队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整体负责,项目团队成员分别负责各自的工作领域。
第六条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决策、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项目团队其他成员按照分工,履行各自职责,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第七条相关部门负责项目审批、资金管理、质量监督、进度控制等工作。
各相关部门应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八条建设项目资金应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预算和审批程序进行管理。
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专款专用、合理使用、节约高效的原则。
第九条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拨付程序、支付方式、支付依据等。
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的核算和监督,确保资金安全。
第十条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规、效益最大化。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一条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项目团队应加强对质量的控制,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检查、验收、评定等环节的要求和程序。
项目团队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各项工作。
第十三条加强对建设项目质量问题的整改和处理,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第五章进度管理第十四条建设项目应按照批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要求进行。
项目团队应加强对进度的控制,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项目是指建设单位利用国家预算拨款、国内外贷款、自筹基金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建设经济活动。
篇一:建设项目内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为促进公司制度建设的系统化、一体化、流程化、表单化、信息化,促进公司管理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之内控制度建设管理是指对各类制度的起草、审批、执行、检查、修订、废止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范。
第二章内控制度分类及部室职责第三条本办法之内控制度分为组织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三类。
具体分类(略)第四条根据内控制度内容分类:1、制度基本内容:目的、适用范围、制度正文约束条例、考核条例。
2、制度操作流程:制度操作的流程图,通常可用VISIO编。
3、制度操作表单。
第五条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性质及其范围大小等,管理制度的文体基本上可分为:章程、条例、职责、守则、办法、制度、规定、细则。
第六条公司制度按其效力范围分为三级:一级:在集团范围内生效的制度文件;二级:限于总公司本部、分公司、事业部和子公司内部生效的制度文件;三级:总公司本部各部门内部、分公司各部门内部、事业部各部门内部、子公司各部门内部及项目部内部生效的制度文件。
第七条内控制度建设的归口部门为审计部(内控部),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度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根据风险评估及外部监管要求向各管理部门提出制度编写要求;负责制度的初审与会审管理工作;负责制度起草部门编写制度的指导工作、流程编制的辅导与完善工作、培训情况检查、落实情况检查、执行效果评价;负责统筹制定制度优化方案,并负责逐项督导落实;定期在审计工作和专项内控建设工作中对各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梳理和建议;及时向董事会汇报内控制度建设工作。
第八条公司的制度责任部门即公司制度的编制及督导执行部门为公司各业务单位和职能部门。
各业务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公司制度的制定及督导执行(包括调研、起草、征求意见、编写培训教案及培训计划并进行授课、编制制度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意见反馈、申请修订等),以及制度整改建议落实等。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行政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
行政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管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检查和评价,以达到项目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行
政事业单位在项目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定和流程,保障项目活动的合规性、有效
性和高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立项和计划阶段: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成本和资源等,制定项目的
工作计划和预算,并进行评估和审批等活动。
2. 项目组织和组织管理阶段:建立项目组织结构,并明确各个角色的职责和权限,制
定项目的管理流程和规范,并进行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
3. 项目实施和过程监控阶段:按照项目计划和要求,组织实施项目活动,进行项目进
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等活动,并及时进行项目进展的监控和评估。
4. 项目验收和总结阶段:完成项目的交付和验收,评估项目的成果和效果,进行项目
总结和经验总结,并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制度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管理制
度和工作程序等,包括组织机构、岗位职责、权责制度、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等。
行
政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和运行的基础,对于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行政制度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
过制度的规范和约束,确保项目的有序进行和管理的合理性。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
该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和行政制度,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和
新挑战。
工程项目内控管理制度法律规定
工程项目内控管理制度法律规定一、总则为加强工程项目内控管理,规范工程项目各项活动,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内控管理制度。
二、内控管理范围本内控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实施、质量验收、投运使用等全过程。
三、内控管理原则1. 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规定办事,做到合法合规。
2. 独立性原则:内控机制独立于其他管理机构,独立核查内部各项活动,减少利益冲突。
3. 全面性原则:内控管理涵盖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做到全方位管理。
4. 风险管控原则:识别和评估工程项目中的各类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
5. 信息透明原则:做好内部信息收集、传递、披露,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6. 监督检查原则: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工程项目的内控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内控管理机制1. 内部控制组织结构(1)建立内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核内控管理制度,监督内控工作的实施情况。
(2)设立内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内控管理工作,包括内控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检查等。
(3)明确内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内部控制制度(1)规划设计阶段: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招投标阶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要求进行招标,做到公开透明、公平竞争。
(3)施工实施阶段: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工程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4)质量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验收,确保质量达到要求,交付使用。
(5)投运使用阶段:做好工程项目的运维管理,确保工程设施长期有效运营。
3. 内部控制措施(1)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识别和评估各类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的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层出不穷。
这些项目涉及到的资金以及相关政策决策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的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将对于加强财务管理,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维护良好的财政秩序、推进机构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与作用内部控制指的是一个组织在经济业务活动中设计采用的一系列组织、政策和程序,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的保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降低财务风险,减少资源浪费,保护资产,确保标准操作,最终达到组织目标的效益,保护利益,增长价值。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组织内部完整的、有关联的控制组成部分的集合,机构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财务行为的活动,以规范和规定行为的守法性、透明性、权责整合性、合规性和风险控制性等方面。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降低项目管理的财务风险,保护公共资源,提升市场信任,遵守规范和规定。
二、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必要性1. 保障公共资源的利用合法性。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涉及多种资源的集中利用。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障资源的规范合法利用,防止资源流失、挥霍、滥用等问题。
2. 归还税务人和社会的信任利益。
财务稽核中,税务人和股东、客户等外部利益关系相关方无法直接参与监管。
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会加强管理方法、规定和执行标准,使得外部相关方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透明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与性质有更高的信任度。
3. 合规性保证。
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是一种早期反应,合规性保证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迅速和灵活的能力,尽早反应和控制合规风险。
4. 保障资产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涉及的是公共资源,资产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保护方案及执行措施,保障资产安全性。
5. 降低财务风险。
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旨在保障建设单位的资产安全、提高管理效率、防止风险和内部失控等问题的发生。
下面是一个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示例,包括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内容。
一、内部控制制度目标和原则1.1内部控制制度目标:(1)确保建设项目按照合同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2)保障建设项目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3)防止和发现建设项目中的各类风险;(4)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效率。
1.2内部控制制度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全面、系统、协调,涵盖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
(2)风险导向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紧紧围绕风险防控展开,做到预防为主、防范为先。
(3)科学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科学合理,符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4)合规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
二、项目立项和筹备阶段的内部控制制度2.1确定项目目标和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1)明确项目的目标、规模、投资预算等要求;(2)明确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收益预测等核算指标;(3)明确项目实施的工期、质量等标准。
2.2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审的内部控制制度:(1)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审报告;(2)组织评审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3)评审结果的记录和归档。
2.3项目招标和合同签订的内部控制制度:(1)编制招标文件和投标评标办法;(2)组织招标和投标评标工作;(3)评标结果的记录和归档;(4)合同签订的程序、要求和记录。
2.4项目竣工移交的内部控制制度:(1)编制项目竣工移交的程序和标准;(2)组织竣工验收和移交工作;(3)验收结果的记录和归档。
三、项目实施阶段的内部控制制度3.1项目计划和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1)制定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2)指定项目责任人和项目组成员;(3)协调项目各方的合作和沟通。
建设工程管理内控制度
建设工程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工程管理内控制度是指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管理实际,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这些制度和流程旨在通过规范管理行为,实现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关键指标的有效控制。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内控制度的核心在于风险防控。
因此,制度范本中必须包含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
例如,合同管理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等,都需要详细的规定来指导实际操作。
我们关注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成本控制。
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应当包括成本预算的编制、审批、调整以及成本核算和分析等环节。
通过精确的成本数据,管理者可以及时调整策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进度控制同样不可忽视。
进度计划的制定应科学合理,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突发情况。
进度监控和调整机制也要明确,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
在质量管理方面,内控制度应当涵盖从材料采购到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所有工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和验收体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安全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控制度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信息管理也是内控制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项目管理已成为趋势。
因此,制度中应包含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如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数据分析和报告制度的建立等。
一个优秀的建设工程管理内控制度范本应当全面覆盖风险防控、成本控制、进度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关键领域。
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第一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内部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项目建议和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建立与建设项目有关的议事决策机制,严禁任何个人单独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决策过程及各方面意见应当形成书面文件,与有关资料一同妥善归档保管。
第二条单位应当建立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审核机制。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预算、竣工决算报告等应当由单位内部的规划、技术、财会、法律等有关工作人员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出具评审意见。
第三条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设项目招标工作,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单位应当采取签订保密协议、限制接触等必要措施,确保标底编制、评标等工作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第四条单位应当按照审批单位下达的投资计划和预算对建设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和超批复内容使用资金。
单位财会和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建设项目承建单位的沟通,准确掌握建设进度,加强价款支付审核,按照规定办理价款结算。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建设项目,单位应当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支付资金。
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
做好有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第六条经批准的投资概算是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如有调整,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
单位建设项目工程洽商和设计变更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后,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办理竣工决算,组织竣工决算审计,并根据批复的竣工决算和有关规定办理建设项目档案和资产移交等工作。
建设项目已实际投入使用但超时限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单位应当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实际投资暂估价值入账,转作有关资产管理。
第八条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本单位所有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符合有关规范和要求,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资金和发挥投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程。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第三条为了加强本单位基本建设的宏观管理,科学合理的安排工程项目,本单位就具体工程项目成立管理处,管理处负责对该制度进行具体实施。
第四条管理处职责:(一)根据生产、工作、生活的需要,研究决定基本建设项目及投资;(二)研究决定管理处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临时提出的急需建设的单项工程;(四)研究决定工程设计的重大变更;(五)管理处领导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项目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工程项目方面的重大问题,如有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的时间、内容、地点、参加人,由管理处请示分局领导决定,办公室负责会议的通知,记录并及时编写会议纪要,管理处方面记录由管理处同志负责记录并整理;(六)管理处会议由主任主持召开,主任外出由工程部负责人主持召开。
第五条管理处下设工程部、计划投资部,是项目的执行部门,负责项目的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第六条工程部职责:(一)贯彻落实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规范及技术标准;(二)收集相关资料,为领导组决策工程项目、投资、预决算、重大设计变更提供尽量详细必要的依据;(三)提出工程项目立项的建议,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设计、预算、工程质量监理、验收、决算等管理工作。
(四)参加工程项目的招议标工作,凡单位符合条件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招议标;工程项目的招议标由单位负责领导提出申请,由管理处负责组织。
招议标参加人员: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监察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
其他参加人员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会研究决定。
所有工程项目招议标后,必须签订合同书,合同书必须遵守国家合同法,所有参加人员都必须签名。
(五)工程完工后,组织工程验收;(六)工程验收后,及时审查施工方决算和施工资料,确保工程资料(尤其是保证资料)的齐全完整,并及时入档保存。
(七)加强对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和协调,加强对本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考核和培训,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款项拨付。
(八)及时召开有关方面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交流管理经验,协调好有关各方的关系。
第三章项目立项及审核管理第七条管理程序项目申报部门根据单位需求、技术需求向单位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经单位负责人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后,由生产股组织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
生产股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要求,进行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可行性评审分管领导及管理处主任组织实施项目的协调和评审相关工作。
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初审,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及上级领导汇报,审核通过后,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编制《项目立项评审报告》。
2、立项的批准生产股将《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立项评审报告》送交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审查,交由上级领导及相关单位批准。
3、立项结束生产股将立项文档归档备案。
第四章工程概预算管理第八条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由管理处预算员或委托的相关单位负责。
第九条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应持证上岗。
第十条工程预算编制要求:(一)熟悉并掌握预算定额的使用范围、具体内容、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二)熟悉并掌握预算定额的应取费用项目,费用标准和计算公式;(三)熟悉并掌握施工图及其文字说明,熟悉有关技术交底内容;(四)根据施工图中的有关内容,确定并准备有关预算定额;(五)确定分部工程项目,列出工程细目,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单价;(六)编制补充单价,计算总价和小计;(七)进行工、料分析,计算应取费用;(八)复核、计算单位工程总价及单方造价;(九)填写编制说明书并装订签章。
第十一条工程预算编制工作,还应遵守以下要求:(一)在熟悉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应公正合理的对待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二)编制工程预算要了解材料预算价格和市场价格对工程预算的影响;(三)必须使用计算机编制预决算,提高编制效率和确保编制预算文件的准确性;(五)预算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与管理水平,及时、准确、合理的完成预算的编制工作;(六)预算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得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合作方的钱物,一经发现将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二条工程预算书的审批(一)对于向外委托预算的由管理处主任提出申请,经分局负责人审批,不需要向外委预算的由管理处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工程预算书编制完成后应由管理处主任审核并签字,交负责领导审核;(二)经审定的工程预算书作为控制工程投资、编制工程进度、编制计划报表、提供各种数据的指标和工程结算的参考依据。
第五章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第十三条单位所有项目交由单位负责人审批,审批后交由项目负责人及管理处负责实施。
第十四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根据生产、工作、生活的需要,研究决定单位年度基本建设项目及投资。
第十五条生产股研究决定单位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临时提出的急需建设的单项工程,进行立项并确定交由管理处直接负责。
第十六条单位所有工程项目均应按合同管理制度相关规定签订工程合同,未签订合同而擅自开工的,该项工程由相关人员自行承担。
第十七条管理处根据确定的工程项目,逐项深入实际调查,收集水文、地质、气象等环境资料;选定地理、地形的坐标位置、评估项目和周边建筑的关系;明确电力、电讯、供排水、供气、供暖等设施的布置走向;对项目的可行性、工程规模、投资概算等提出初步意见,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第十八条招投标工作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情况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
第十九条工程管理处为工程项目招投标组织和管理的部门,财务股、办公室、工程部和计划部为工程项目招投标参与部门,监察股为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督部门。
第二十条招标申请经单位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同意后,由项目管理处按程序组织招标。
项目管理处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提出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和对投标单位的要求等,并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召开评标会议。
第二十一条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招标邀请书,按以下程序进行招标:1、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各申请投标者;2、向合格的投标单位分发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等;3、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并对招标文件答疑;4、制定评标、定标办法;5、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标书;6、织评标,决定中标单位;7、发出中标通知书;8、承发包合同会签,并与中标单位签订。
第二十二条招标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1、工程综合说明。
包括工程名称、地址、招标项目、建筑面积和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以及现场条件、招标方式、要求开工和竣工时间、对投标企业的资质等级要求等。
2、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
3、工程量清单(视具体工程定)。
4、主要材料(钢材、砂、石、水泥等)与设备的供应方式,加工定货情况和材料、设备价差的处理方法。
5、特殊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采用的技术规范。
6、投标书的编制要求及评标、定标原则。
7、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活动的日程安排。
8、《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及调整要求。
9、要求交纳的投标保证金额度(原则上按标的额的2%)。
第六章工程设计及变更管理第二十三条单位所投资基建工程的设计可分为两种情况:(一)大型基建工程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来完成,可进行工程设计招标。
设计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完成设计任务,形成施工图、说明书、专题报告及设备材料明细表等,管理处应安排专人参与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二)一般小型基建项目或修缮工程由单位生产股负责实施,由分管领导审核。
第二十四条施工图会审(一)管理处收到设计院施工图并审阅后在移交单上签署审阅意见;(二)管理处须首先将收到的设计图纸交由基建领导组审阅,审阅同意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如设计方案不能满足要求,由管理处决定自行修改还是同设计院进行协商修改。
(三)项目管理处将施工图分发给监理、施工单位等;(四)在管理处、监理、施工等单位均对施工图熟悉之后,管理处组织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等进行施工图会审;(五)施工图会审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如遇技术难点问题,管理处可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咨询,管理处主任负责将专题咨询结果汇总形成《专家咨询会议报告》,并分发给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执行;(六)施工图会审记录由管理处负责,并发放监理、施工单位等。
第二十五条施工图变更(一)施工图变更的提出:施工图变更可以由设计单位、管理处、监理、施工单位等提出。
(二)施工图变更提出的依据。
施工图变更提出的依据可以是:1、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地质、水文实际与勘察报告、资料不符合;2、投资的变化;3、项目整体规划的变动;4、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不改变设计就无法继续进行;5、原设计的错漏或设计标准的不适宜;6、其他更改的依据。
(三)施工图变更的确认、审查和执行1、所有的施工图变更,不论是何方提出,以及是否重大,均须按规定进行确认或履行报批手续,填写相应的表格和记录;2、由工程部部长对施工图变更请求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提交管理处主任组织设计单位、管理处、监理、施工单位及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会审;3、委托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变更均应送原设计单位审查,取得相应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方可按施工图变更施工;4、设计变更通过后,管理处主任组织双方进行设计变更交底,施工单位接收变更的施工图和施工变更单,按照变更的施工图进行施工。
5、更改设计可能引起的下列之一的更改,管理处主任应与施工方协商,并按协商结果执行:(1)增减合同中约定的工程数量;(2)更改有关工程的性质、质量要求;(3)更改有关部分的标高、基础、位置和尺寸;(4)增加工程需要的附加工作;(5)改变有关工程的施工时间和顺序。
6、施工单位应将施工图变更的情况如实反映在竣工图纸上。
第七章监理管理第二十六条单位所有重大工程(100万以上)都应实行法定的监理制度。
管理处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通过招标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优秀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同时要根据监理法的规定,跟踪监督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加强同监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对单位的重点工程,实行领导组成员包工程制度。
第二十七条监理的权力和义务。
(一)监理是甲方在施工现场的管理者,有权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合同、施工图纸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单位管理处;(二)监理必须熟悉施工图纸,掌握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编制工程质量监理计划,填写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三)负责对隐蔽工程施工工序(打压、探伤、防腐)验收并签字,对现场安装的设备、仪器仪表、配件及材料的出厂检验合格证等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四)负责对现场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等进行控制;(五)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权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项目签发整改单或停工通知;(六)负责每日向单位管理处汇报工程进度及质量情况;(七)工程结束后,参加工程验收及竣工资料的整理移交工作;(八)监理工作需符合国家关于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