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车道公路隧道规划设计通风照明课程设计
隧道交通工程隧道通风照明系统图文

环境检测器: (1).能见度检测器(VI) (2).CO检测器(CO) (3).风速风向检测器(WS)
通风环境检测器配置数量表:
检测器设施
通风方式
纵向通风 全横向通风 半横向通风
一氧化碳检测器 能见度检测器 风速风向检测器
(CO)(套)
(VI)(套)
(WS)(套)
2
2
1
1
1
1
2
2
1
环境检测器应满足技术要求:
自动控制方式根据VI检测器、CO 检测器、WS检测器测得的环境参 数和各种交通参数,通过控制网络 进行风量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方式: (1)环境参数直接控制法 (2)交通参数间接控制法 (3)交通、环境参数混合控制法 (4)时序控制法
(1)环境参数直接控制法
(1)环境参数直接控制法
(2)交通参数间接控制法 1)宏观间接控制法
手动控制:靠人工操纵仪器控制风量, 分为联动控制和单独控制。
联动控制:预先确定风量档次, 通过手动操作风量各档按钮,使其 相关仪器和机械,产生联动,由此 控制风量。
单独控制:可有人工对各仪器和机 械单独控制,亦可对几个相关联的附
属机械实施局部联动控制。当自动
控制或联动控制出2)洞内亮度检测器(Lt)设置在洞内离洞门一倍 隧道净高的侧壁上,检测器探头方向应指向行 车前进方向且离检测器一个停车视距位置路面 中心处,检测器的安装高度不低于1.5m。
2.亮度检测器配置 亮度检测器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1)亮度检测器探头镜头立体视角20° (2)亮度检测器检测范围如下: 洞外型:1-7000cd/m2 ,精度±1cd/m2 洞内型:1-500cd/m2 ,精度±0.1cd/m2
为什么要设置 隧道通风照明控 制系统?
隧道通风课程设计

通风计算1基本资料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2.车道数、交通条件:2车道、单向=80km/h3.设计行车速度:ur4.隧道长度:1340m;隧道纵坡:1.5%5.平均海拔高度:1240m;隧道气压:101.325-10×1.24=88.9256.通风断面面积:62.982m,周长为30.9m7.洞内平均温度:12℃,285K2通风方式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交通量预测,近期(2013 年)年平均日交通量为7465辆/每日,远期(2030年)10963辆/每日,隧道为单洞单向交通,设计小时交通量按年平均日交通量的10%计算,故近期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为747辆/h,远期为1096辆/h。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的车辆组成和汽柴比,将其换算成实际交通量,小客车:20%,大客车:27.2%,小货车:7.8%,中货车:20.6%,大货车:20.1%,拖挂车:4.3%,汽柴比:小客车、小货车全为汽油车;中货 0.39:0.61;大客 0.37:0.63;大货、拖挂全为柴油车,结果如表6.1所示表6.1车辆组成及汽柴比可按下列方法初步判定是否设置机械通风。
由于本隧道为单向交通隧道,则可用公式(6.1)L*N≤2×105式(1)式中:L——隧道长度(m);N ——设计交通量(辆/h )。
其中L 、N 为设计资料给定,取值远期为N=1096辆/h ,L=1340m由上式,得1340×1096=1.46×106 >2×105以上只是隧道是否需要机械通风的经验公式,只能作为初步判定,是否设置风机还应考虑公路等级、隧道断面、长度、纵坡、交通条件及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由初步设计可知知本设计需要机械通风。
3 需风量计算CO 设计浓度可按《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查表按中插值法的再加上50ppm 。
设计隧道长度为1340m ,查表知ppm =ppm δ()292。
交通阻滞时取=300ppm δ。
隧道工程中的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中的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一、引言在现代交通建设中,隧道的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安全通风和照明设计在隧道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中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隧道通风设计的重要性隧道通风设计是确保隧道内的空气流通,维持合适的氧气含量,控制有害气体浓度,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排除烟雾和废气,降低火灾爆炸的风险,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和适宜的工作环境。
三、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1. 空气流动性:通风系统应设计成保持稳定的气流,并确保新鲜空气能够尽量覆盖整个隧道区域,确保人员在隧道中呼吸到良好的空气。
2. 管理恶劣气候:通风系统应能适应恶劣气候环境,如高温、低温和潮湿等条件,并能在这些情况下维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3. 应急管理:通风系统应具备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排烟功能,以降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并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4. 能效与环保:通风系统应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电。
四、隧道照明设计的重要性隧道照明设计不仅能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使驾驶员和行人能够清晰看到道路和交通标志,还能增强隧道的安全性和可见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有效的照明设计还有助于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和视觉疲劳,提高行车舒适度。
五、隧道照明设计的要点1. 光线均匀分布:照明设计应确保隧道内的光线均匀分布,避免明暗不均造成的视觉疲劳和驾驶不适感。
2. 适宜的亮度:照明亮度应适宜,既不能过亮造成视觉干扰,也不能过暗影响行车安全。
适当的亮度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
3. 抗眩光设计:隧道照明应避免强烈眩光,特别在隧道入口处,以免造成驾驶员的视觉干扰和安全隐患。
4. 节能与环保:隧道照明设计应选用节能型灯具,并采用光控技术实现自动调节。
照明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清洁,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六、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之间的关系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在隧道工程中密不可分。
通风系统的工作效果与照明设计紧密相关。
隧道照明设计方案

隧道照明设计方案1. 引言隧道照明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高隧道的可视性和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隧道照明设计方案,旨在为读者提供基本的设计原则和指导。
2. 设计原则在设计隧道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原则:2.1 安全性:提供足够的照明以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其他交通标识,并采取措施减少眩光和阴影。
2.2 节能性:选择高效的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2.3 可靠性:选择耐久且易于维护的照明设备,以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2.4 美学性:通过良好的设计和布局,增强隧道的整体视觉效果。
3. 设计步骤3.1 照明需求分析:了解隧道的尺寸、形状和交通流量等基本信息,根据道路几何特征和照度要求,确定照明需求。
3.2 灯具选择:选择适合隧道环境的灯具,考虑其亮度、色温、色彩还原指数等因素,并确保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3.3 灯具布局:根据隧道的尺寸和形状,合理布置灯具,确保照明均匀分布,避免产生阴影和眩光。
3.4 光控系统:采用智能光控系统,根据光照变化和交通状况自动调整照明亮度,提高能效性能。
3.5 照明控制:设计合理的照明控制策略,如智能感应开关、时钟控制等,以便根据隧道使用情况实现照明的开关和调光。
4. 设计细节4.1 照明亮度:根据道路照度要求和安全标准,合理确定隧道的照明亮度水平。
4.2 照明配光:选择具有较宽视场角的灯具,使光线能够均匀照射到道路和隧道内部,减少光线的反射和阴影。
4.3 光源选择:考虑到能源消耗和使用寿命等因素,选择LED 灯作为隧道照明的主要光源。
4.4 管理与维护:建立隧道照明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制,及时更换老化和故障的灯具,确保照明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
5. 案例分析以某一实际隧道为例,展示使用本设计方案后的改进效果。
通过对原有照明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高了隧道的可视性和安全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并节约了能源消耗。
公路隧道通风课程设计

公路隧道通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公路隧道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掌握隧道通风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提高学生在公路隧道建设与维护方面的专业素养。
1.掌握公路隧道通风的基本原理;2.了解隧道通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熟悉隧道通风施工技术及安全规范。
4.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5.具备对隧道通风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于公路隧道建设与维护工作的热情;2.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注重隧道通风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公路隧道通风的基本原理:介绍隧道通风的必要性、通风方式、通风效果评价等;2.隧道通风设计方法:讲解通风设计的基本步骤、设计参数选取、通风设备选型等;3.隧道通风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4.隧道通风安全规范与标准:介绍我国隧道通风相关规范、标准及验收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讲解隧道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通风设计及施工过程;3.实验法:学生进行隧道通风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与施工技术》作为主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内的学术论文、专著等参考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4.实验设备:配备隧道通风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占总评的30%;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报告撰写水平,占总评的20%;4.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通风与照明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隧道建设需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而通风和照明正是直接关系到这两个因素的。
一、通风设计隧道施工中,通风是必不可少的。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尘土、烟尘、气体等,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系统进行处理,将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通风设计的目标是保证隧道内空气的新鲜度和适宜度。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通风系统的选型。
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断面、交通流量等因素来选择通风设备,确保其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其次是通风布置。
通风系统应布置在隧道的合适位置,以便能有效的避免尘土、烟雾等有害物质的堆积和扩散。
同时,通风设备的布置也需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工作位置,以确保其能够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此外,通风设计还需要考虑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在隧道中,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通风系统应能及时启动并将烟雾排出,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对于隧道施工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照明效果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能提供给行驶车辆良好的视觉环境。
隧道照明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照明强度。
根据隧道的用途和长度,选择适当的照明设备和灯具。
在隧道入口和出口等需要更高照明强度的区域,可以使用更亮度更高的灯具,以提供良好的视野。
其次是照明布置。
为了确保整个隧道的照明均匀一致,应合理布置灯具和照明设备。
可以根据隧道的高度和宽度来确定灯具的数量和位置,以便充分覆盖隧道的各个区域。
另外,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能耗问题。
隧道的照明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因此应选择能效较高的灯具,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照明设计也应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在隧道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照明设备应能够自动切换到应急模式,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亮度来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综上所述,通风与照明设计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通风和照明系统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为行驶车辆提供良好的环境。
毕业设计之隧道通风照明设计

翠峰山隧道通风照明设计7.1通风设计7.1.1一般规定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地形,地物,地质条件,通风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火灾时的通风控制,维护与管理水平,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建设与运营费用等因素。
隧道通风主要是应对一氧化碳(CO ),烟雾和异味进行稀释,隧道通风的目的是供给洞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冲淡,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风尘浓度,以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及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减少安全事故。
7.1.2 污染空气的稀释标准我国的CO 稀释标准 正常运行取250ppm交通阻塞时,阻塞段的平均CO 设计浓度取300ppm ,经历时间不超过20min 。
阻塞段的计算长度不超过1km 。
7.1.3需风量计算对于单向交通,可以用下列经验公式作为区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限界,判断是否采用机械通风 LN≥2×610(7.1)式中:L —隧道长度(m )N —设计交通量(辆/h )取隧道长度2020m ,设计交通量按长期考虑取N=1241辆/h ,本隧道620201240.9 2.506610L N =⨯=⨯则用机械通风。
稀释CO 的需风量计算按《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CO 排放量为()6113.610nco co a d h iv m m m Q q f f f f L N f ==⋅⋅⋅⋅⋅⋅⋅⋅⨯∑ (7.2)式中 Qco —隧道全长CO 的排放量 (m3/s )qco —CO 的基准排放量(m3/辆km ),可取0.01m3/辆·km;fa —考虑CO 的车况系数,对于高速公路,取1.0; fd —车密度系数,对于100km/h 设计时速,取0.6;表7.1 车密度系数fdfh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系数,可取1.0; fm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按表6.1.2取值; fiv —考虑CO 的纵坡车速系数,按规范取1.4; Nm —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见表7.3。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公路隧道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行车安全及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隧道的设计中,照明与通风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讨论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并探讨如何在设计中满足这些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要求在公路隧道的照明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照度要求:公路工程规范明确规定了隧道内的照度要求。
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长度以及路段的环境条件,规范要求隧道内的照度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视野来判断道路状况。
2.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位置也是照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且安装位置应能够提供均匀、充足的照明效果,不产生强烈的反射光线,以避免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和眩光。
3. 照明控制:照明系统应具有恰当的控制功能,以适应不同时间段、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通过光控和时控等方式实现自动调节,以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照明效果。
二、通风设计要求良好的通风设计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乘车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以下要求:1. 新风供应:规范要求隧道内应保持良好的新风供应,以确保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员的呼吸舒适。
通风设计需要合理安排气口和排风设备的位置,以实现空气的流通和置换。
2. 烟雾排除: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等,通风系统应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烟雾,以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规范要求通风设计应考虑烟雾探测和报警装置,并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的流量和排风口的位置,以实现快速的烟雾排除。
3. 应急供电:规范要求通风系统应具备独立的应急供电系统,以确保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应急供电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通风设备的运行。
结论公路工程规范中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指导了隧道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隧道的照明设计应满足规范要求的照度标准,并合理选择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以提供良好的行车视野。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照明系统设计与施工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照明系统设计与施工隧道工程作为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性和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风与照明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本文将从通风与照明系统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风系统的设计与施工(1)通风系统的重要性通风系统在隧道工程中起到排除有害气体、调节温度、保持空气流通等重要作用。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尾气对空气质量造成的污染,提供车辆行驶中所需的氧气,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确定通风风量:根据隧道的长度、车辆数量和通行速度等因素,结合安全规范与经验数据,确定合理的通风风量,保证车辆行驶中的安全和舒适。
2.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根据隧道的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包括纵向通风、横向通风、强制通风等,以满足隧道内的气流需求。
3.合理布置通风设备:通风设备的布置应考虑通风效果和施工便利性,合理布置通风出口,避免死角和温差过大的区域。
(3)通风系统的施工技术1.短周期喷射通风施工技术:该技术采用喷射风扇将新鲜空气喷入隧道,同时利用排风系统将污浊空气排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和气温。
该技术施工方便灵活,通风效果明显,适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需求。
2.内外全通道施工技术:该技术将施工过程中的通风系统和正式通风系统相结合,通过在施工进行的同时进行通风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通行条件的稳定。
该技术能够减少施工对正常通行的影响,保证施工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连续性。
二、照明系统的设计与施工(1)照明系统的重要性隧道工程中的照明系统不仅为车辆和行人提供足够的光照,提高行车和行人的可见性,同时也能够提供安全的逃生通道。
良好的照明系统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感。
(2)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照明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提供足够的光照:根据隧道的长度和交通流量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照明亮度和照明方式,确保车辆和行人在隧道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和周围环境。
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设计

荧光灯:
• 特点:节能环保,
• 特点:可根据需要
• 特点:光效高,寿
• 特点:光效高,寿
• 特点:光照强度高,
无需额外能源
调节光照强度和颜
命长,色温适中
命长,节能环保
寿命长,色温高
• 适用范围:适用于
色,使用寿命长
• 适用范围:适用于
• 适用范围:适用于
• 适用范围:适用于
短距离、小断面、无
• 适用范围:适用于
04
隧道照明系统的分类与选
择
隧道照明系统的分类
按照照明方式分类:
• 自然光照明:利用自然光实现照明
• 人工光照明:通过灯具等设备提供照明
按照照明设备分类:
• 荧光灯:适用于一般照明需求
• LED灯:适用于节能照明需求
• 高压钠灯:适用于高照度需求
各种照明系统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自然光照明:
人工光照
准
02
管理措施:
• 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 加强通风设备的运行数据分析,优化运
行策略
• 提高维护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隧道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维护内容:
管理措施:
• 定期检查照明设备,如灯具、
• 建立完善的照明系统运行管
开关等,确保正常运行
理制度
• 清除灯具表面的灰尘,保证
• 加强照明设备的运行数据分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提高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的性能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要求与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照明系统的性能
• 隧道内光照需求和污染源种类
高速公路隧道的通风与照明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的通风与照明设计高速公路隧道的通风与照明设计在保障道路安全、提升交通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通风和照明两个方面来探讨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以及相关的工程应用。
一、通风设计高速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主要目的是保证车辆在隧道内行驶时的可见度和空气质量,并且预防火灾和排除烟雾。
通风系统由进风、出风通道、风机和排风口组成。
1. 通风管道设计通风管道的设计主要考虑气流的均匀分布和风阻的减小。
应根据隧道的尺寸、长度和交通流量来确定通风管道的数量和位置,保证管道能够覆盖整个隧道,并且具备合适的通风效果。
2. 风机选择与布局风机选择和布局是通风系统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高效、低噪音、耐腐蚀的风机,并根据隧道的尺寸和特点来决定风机的数量和位置。
合理的风机布局可以保证通风效果的均匀性和风阻的降低。
3. 排风口设置排风口的设置应根据通风需求和防火要求来确定。
通风口的数量和位置要能够满足隧道内的空气流动要求,并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雾,确保人员安全。
二、照明设计高速公路隧道的照明设计主要目的是提供良好的可见度,确保驾驶人员在隧道内能够看清道路和交通信号,并且降低驾驶疲劳和事故风险。
1. 灯具选择与布局在选择灯具时,应考虑其照明效果、能耗、寿命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提高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合理的灯具布局可以保证照明效果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2. 光照强度要求隧道内的光照强度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以确保驾驶人员的可见度。
不同类型的隧道,其光照强度要求也不同。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隧道的长度、交通流量和入口/出口照明等因素,以满足夜间和雨雾天气等恶劣条件下的照明需求。
3. 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光感控制、远程监控和灯具故障报警等功能。
光感控制可以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灯光亮度,以节省能源。
远程监控和灯具故障报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灯具故障,确保隧道内的照明系统正常运行。
隧道通风照明课程设计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题目三车道公路隧道规划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12 月12 日至12 月16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主任)(签字)2016 年12 月16 日目录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2 工程概况1.3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第2章隧道总体设计2.1 纵断面设计2.2 横断面设计2.3 隧道设置形式设计第3章隧道主体结构构造设计3.1 洞门设计3.2 衬砌设计第4章隧道通风设计4.1 通风方式的确定4.2 需风量计算4.2.1 CO排放量计算4.2.2稀释CO的需风量4.2.3烟雾排放量计算4.2.4稀释烟雾的需风量4.2.5稀释空气内异味的需风量4.2.6考虑火灾时排烟的需风量4.3 通风计算4.3.1 计算条件4.3.2 隧道内所需升压力4.3.3 通风机所需台数4.3.4 风机布置第5章隧道照明设计5.1 洞外接近段照明5.2 洞内照明5.3 照明计算5.3.1 中间段照明计算5.3.2 入口段照明计算5.3.3 过渡段照明计算5.3.4 出口段照明计算参考文献图纸部分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1.1 主要技术标准(1)隧道按规定的远期交通量设计,采用分离式单向行驶三车道隧道。
(2)隧道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100km/h 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100km/h 设计。
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范(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7)隧道围岩级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1.2 工程概况隧道位于鄂西南褶皱山区,为分离式单向行驶三车道隧道(上下行分离)。
隧道的通风 照明(毕业设计隧道方向)

nD 1 QVI q f f f f ( N m f m(VI ) ) 6 VI a (VI ) d h (VI ) IV (VI ) 3.6 10 m 1
(2)稀释烟雾到容许浓度所需的新风量计算 所需新鲜风量按下式计算: QVI Qreq (VI ) K
4 通风计算
隧道的照明设计
一、一般规定
二、中间段照明
三、入口段照明
四、
五、出口段照明
六、照度计算
各段照度E=13各段亮度L
106 m 3有害气体 1 ppm 1m 3被污染空气
(2)CO设计浓度:与隧道长度和通风方式有关 CO设计浓度(ppm) 隧道长度(m) <1000 > 3000 纵向通风方式 300 250 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 250 200 人车混合通行隧道 150 100
3、烟雾设计浓度
三、需风量计算
4.
二、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1、确定隧道内污染空气中有害物的设计浓度需要研究的问题 (1)对汽车排放CO量的研究 (2)对汽车排放烟雾量及透明度的研究 (3)人在污染空气中的适应能力 (4)分别研究CO设计浓度和烟雾设计浓度 2、CO设计浓度 (1)有害气体浓度的表示:单位体积被污染空气中含有害气体体积
1、按稀释CO浓度计算新风量 (1)计算方法 通风设计中,车辆有害气体排放量及与之对应的交通量 都应有明确的远景设计年限,两者应相匹配; 确定CO、烟雾排放量时,应对计算行车速度以下的各 工况车速按20km/h为一档分别进行计算,并考虑交通阻滞状 态取其较大者作为设计排放量; 在双向交通隧道中,上坡较长方向的交通量按设计交通 量的60%进行计算; 首先计算汽车排放量,然后计算稀释到容许浓度所需新 风量。 (2)CO的排放量计算
三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单斜井双正洞施工通风技术

【摘要】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中关键技术,特别是单斜井双正洞模式,更是值得工程技术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杨林隧道施工实例,对斜井施工通风设计、方案选择、设备选型等进行了详细探讨,制定出隧道斜井转正洞后施工通风技术方案,并对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的维护、管理等环节进行了论述,为今后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借鉴.【关键词】三车道高速公路隧道;斜井;双正洞;通风技术1、工程概况国家高速公路网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杨林隧道起讫里程:zk13+400-zk22+880,全长9480m。
zk17+353处设置斜井一座,斜井长1090m,与正洞交角60o。
斜井坡度为—11。
615%.隧道为分离式双线双向六车道设计.隧道设人行横洞8道,车行横洞8道,车行横洞间距800m左右。
斜井施工范围为zk15+540~zk19+740.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无轨运输.2、隧道作业环境的通风技术要求及标准根据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的要求,隧道内施工作业环境必须符合下列卫生及安全标准:2。
1隧道内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不小于20%。
2。
2有害气体浓度允许值: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二氧化炭(co2)的含量不得大于0.5%。
氮氧化合物(换算成no2)质量浓度不得超过5mg/m3。
2.3允许粉尘浓度:空气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m3;含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下时,不含有害物质的矿性和动植物性的粉尘为4mg/m3。
2.5隧道内气温不高于28℃.2。
6隧道内最低排尘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不小于0。
15m/s,导洞内不小于0.25m/s。
3、通风设计根据杨林隧道斜井及正洞施工范围,设计隧道斜井及部分正洞施工采用压入式通风,待形成巷道通风条件后,采用巷道式通风,射流风机导流。
根据杨林隧道斜井施工范围,把斜井口通风划分为四个通风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斜井施工范围,在杨林隧道斜井洞口处布置1台轴流风机,采用压入式通风。
隧道照明工程设计方案详解

隧道工程照明设计方案详解灯具企业总是以卖灯为主,不会为了实现最合适的隧道照明而提供最完美的解决方案,遵循市场潜规则,以下方案以卖LED隧道灯为主。
采用48W\98W\196W,均选不对称配光。
下图中间灯具配光走向:第一步:计算隧道各分段长度依据:确定:隧道净高H为5m,不考虑坡度.车速80 km/h入口段D = 1。
154×100-(5-1。
5)/tan10°=96 m 过渡段TR1 72 m TR2 89 m TR3 133 m基本段(按一公里计算)出口段60m第二步:计算各分段照度标准车速80 km/h 取洞外亮度4000 cd/m² 入口段亮度L=0.035×4000= 140 cd/m² (1820 lx)过渡段亮度L1=0.3×140 = 42 cd/m²(546 lx)L2=0.1×140 = 14 cd/m²(182lx)L3=0.035×140 = 4。
9 cd/m²(63。
7 lx)基本段亮度L=4 cd/m²(52 lx) (取4可以避免闪光)出口段亮度L=5×4 = 20 cd/m²(260 lx)第三步:整理标准如下:这个放在方案说明里用的。
第四步:DIALux里开始布灯,注意避开闪光灯距离S≤2.2m;S≥;S≤11.25m指定灯具LED隧道灯48W 光通量4320 lm98W 光通量8820 lm196W 光通量17640 lm先定基本段布灯方式此次采用不对称配光,逆着行车方向考虑应急照明的时候使用固然先从基本段开始计算灯间距基本段选用不对称配光48W 间距4.4m计划52 lx 模拟均照度55 lx (4.2 cd/m²)接下来再入手TR1段72m双侧98W 间距2 m 中间48W 间距4。
4m计划546 lx 模拟均照度583 lx (44。
三车道公路隧道规划设计通风照明课程设计报告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题目三车道公路隧道规划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12 月 12 日至 12 月 16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主任)(签字)2016 年 12 月 16 日目录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2 工程概况1.3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第2章隧道总体设计2.1 纵断面设计2.2 横断面设计2.3 隧道设置形式设计第3章隧道主体结构构造设计3.1 洞门设计3.2 衬砌设计第4章隧道通风设计4.1 通风方式的确定4.2 需风量计算4.2.1 CO排放量计算4.2.2稀释CO的需风量4.2.3烟雾排放量计算4.2.4稀释烟雾的需风量4.2.5稀释空气内异味的需风量4.2.6考虑火灾时排烟的需风量4.3 通风计算4.3.1 计算条件4.3.2 隧道内所需升压力4.3.3 通风机所需台数4.3.4 风机布置第5章隧道照明设计5.1 洞外接近段照明5.2 洞内照明5.3 照明计算5.3.1 中间段照明计算5.3.2 入口段照明计算5.3.3 过渡段照明计算5.3.4 出口段照明计算参考文献图纸部分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1.1 主要技术标准(1)隧道按规定的远期交通量设计,采用分离式单向行驶三车道隧道。
(2)隧道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 100km/h 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 100km/h 设计。
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范(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7)隧道围岩级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1.2 工程概况隧道位于鄂西南褶皱山区,为分离式单向行驶三车道隧道(上下行分离)。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公路隧道是现代交通运输领域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照明设计不仅关乎行车安全,也是提升行车体验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的目标、原则以及常用的照明方案,并在论述的过程中提供实例加以说明。
一、设计目标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行车安全和提升驾驶员的视觉体验。
具体而言,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提供充足的照明强度:隧道内应有足够的照明强度,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的道路、交通标志和其他车辆。
2. 减少眩光和反射:照明设计应避免产生过多的眩光,以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同时减少光线反射,避免干扰驾驶员。
3. 保持连续性照明:隧道内照明应保持连续性,避免出现明暗交替的情况,以确保驾驶员的视觉适应性。
4. 节能环保:照明设计应采用节能的照明设备和灯具,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设计原则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实现上述目标:1. 均匀分布:照明设备应均匀分布在整个隧道内,避免出现局部照明不足或过亮的情况。
2. 色温合适:照明设备应选择适合的色温,一般偏向自然白色或者冷白色,以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舒适度。
3. 色彩还原性好: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色彩还原性,使驾驶员能够准确辨认出交通标志和其他颜色指示。
4. 光源可靠性高:隧道照明设备的光源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高可靠性,以减少维护和更换成本。
5. 防水防尘防火:照明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防水、防尘和防火性能,以适应隧道内复杂的环境条件。
三、常用照明方案1. 边沿照明法:将照明灯具沿隧道侧壁均匀布置,通过侧面照亮的方式提供照明。
这种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眩光和反射,并能提供较为均匀的照明强度。
2. 顶棚照明法:将照明灯具安装在隧道顶棚上,通过顶面照亮的方式提供照明。
这种方案适用于隧道内存在悬挂物或减速带等需要上下通行的情况。
3. 照明亮度调节:根据隧道内的光线情况和车流量,采用光感控制、时间控制或感应控制等方式调节照明亮度。
这种方案能够在不同情况下灵活调整照明水平,节约能源的同时提供合适的照明效果。
道路隧道照明设计方案展示

XX隧道照明灯设计方案****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二〇〇九年七月目录1.工程概况 (2)2.工程范围 (2)3.相关标准与规范 (2)4.技术要求 (3)4.1基本要求 (3)4.1.1 LED光源 (4)4.1.2 LED电源 (4)4.1.3 LED灯具 (5)4.1.4灯具检验 (7)4.1.5系统验收 (8)4.1.6质量保证 (8)4.2 LED技术参数 (9)4.2.1 LED光源技术参数 (9)4.2.2电源技术参数 (9)4.2.3 LED灯具技术参数 (10)5.引道照明整体要求 (10)6.照明系统配电 (12)7.照明系统安装与测试 (12)8.技术资料 (13)1.工程概况1、隧道照明系统包括主线洞内照明、洞外引道照明、人行横洞照明。
按照位置分为入口段、过渡段I、过渡段II、基本段、出口段、洞外引道照明,根据不同区段的要求设置了相应照度的照明;按照功能分为基本照明、加强照明、应急照明、人行横洞照明。
2、洞外引道照明设置在每个隧道口的洞外。
3、隧道照明灯具从就近的隧道照明设备配电箱引电。
4、隧道洞外引道照明由照明控制器(天文钟)控制。
2.工程范围本工程包括隧道照明灯具、引道照明低杆灯(包括灯杆、基础、接地等)、隧道照明配电箱、隧道内电缆桥架、隧道电缆沟支架安装、供配电电缆等,以及技术规范中未提到、但为完成本招标项目所需的其它附属材料和工作。
本工程隧道灯具为LED隧道灯具。
3.相关标准与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901—200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50052—9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9—9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99)《公路照明技术条件》(JT/T367-1997)《工业自动化通用技术要求》(ZBN04 009-88)《电力装置的电力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实验》(GBJ63-90)《灯具通用安全要求与实验》(GB7000)《应急照明灯技术条件》(GB7000.2-1996)《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安全要求》(GB7000.5-2005)《固定式通用灯具的要使要求》(GB7000.10-1999)《灯具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7001)《公路隧道照明灯具》(JT/T609-2004)《灯具油漆涂层》(QB/T1553)《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2000)《灯具电镀、化学覆盖层》(QB/T3741-1999)《道路照明灯具光度测试》(GB/T9468-1991)《额度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线)》(GB502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说不定标准》(JTG F80/2-2004)4.技术要求4.1基本要求(1)公路隧道LED照明灯具标准的额度功率为灯具内LED光源的额度功率,与实际功率偏差不超过15%。
隧道照明工程方案模板范本

隧道照明工程方案模板范本1. 项目背景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障隧道内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隧道照明工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隧道照明工程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并做出相应的施工计划和材料选用。
2. 照明需求分析首先,需要考虑隧道内的照明需求。
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光线较暗,而车辆和行人需要在其中通行。
因此,隧道照明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保证隧道内良好的照明效果,确保驾驶员和行人能够清楚地看到隧道内的道路和周围环境,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考虑节能环保因素,选择低能耗、高光效的照明设备,降低能耗;- 考虑易维护性,选择较为耐用、易维护的照明设备,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3. 灯具选择根据上述需求,我们建议采用LED照明灯具作为隧道照明设备。
LED灯具具有较高的光效,能够在较低的功率下提供充足的照明效果,节能环保。
同时,LED灯具寿命长,免维护,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稳定使用,符合隧道内照明设备的使用需求。
4. 灯具布局为了确保隧道内的整体照明效果,我们建议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进行灯具布局,确保整个隧道内都能得到良好的照明效果。
同时,根据隧道的曲线和坡度,需要适当调整灯具的布局角度,确保周围环境能够得到充分照明。
5. 控制系统为了进一步节能,我们建议安装光感控制系统和时间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时间段和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灯具的亮度,有效降低使用能源。
6. 施工方案在进行隧道照明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安全保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遵守相关施工规范,防止发生施工安全事故;- 施工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照明设备能够按时完成安装,并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照明设备的安装规范进行施工,并进行必要的验收,确保装置符合相关标准。
7. 预算和后期维护在项目方案中,需要统计照明设备的价格和安装成本,并做出相应的预算。
同时,需要在预算中考虑到后期的维护成本,并合理进行预算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题目三车道公路隧道规划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12 月12 日至12 月16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主任)(签字)2016 年12 月16 日目录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2 工程概况1.3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第2章隧道总体设计2.1 纵断面设计2.2 横断面设计2.3 隧道设置形式设计第3章隧道主体结构构造设计3.1 洞门设计3.2 衬砌设计第4章隧道通风设计4.1 通风方式的确定4.2 需风量计算4.2.1 CO排放量计算4.2.2稀释CO的需风量4.2.3烟雾排放量计算4.2.4稀释烟雾的需风量4.2.5稀释空气内异味的需风量4.2.6考虑火灾时排烟的需风量4.3 通风计算4.3.1 计算条件4.3.2 隧道内所需升压力4.3.3 通风机所需台数4.3.4 风机布置第5章隧道照明设计5.1 洞外接近段照明5.2 洞内照明5.3 照明计算5.3.1 中间段照明计算5.3.2 入口段照明计算5.3.3 过渡段照明计算5.3.4 出口段照明计算参考文献图纸部分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1.1 主要技术标准(1)隧道按规定的远期交通量设计,采用分离式单向行驶三车道隧道。
(2)隧道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100km/h 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100km/h 设计。
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范(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7)隧道围岩级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1.2 工程概况隧道位于鄂西南褶皱山区,为分离式单向行驶三车道隧道(上下行分离)。
隧道左洞桩号:ZK253+182~ ZK255+350,长2168m。
右洞桩号:YK253+162~YK255+375,长2213m。
设计标高为:进洞口为1120m,出洞口为:1185m。
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
设计速度:100km/h设计交通量为:2800辆/h。
交通量组成为:汽油车:小型客车:31%,小型货车:20%,中型货车:15%柴油车:中型客车:9%,大型客车:18%,大型货车:7%1.3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隧道地处鄂西南褶皱山区。
总体上地势陡峻,冲沟发育,为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地貌景观。
构造剥蚀碎屑岩区属峰丛峡谷低中山地貌,地面标高高程1030~1570m,相对高程100-500m,地形起伏大,冲沟发育,地形陡峻,山顶呈浑圆状,自然坡度多在25°~60°左右,山脉沿北东走向延伸,山上植被发育较好;山坡较缓,局部陡峻,坡角一般15°~40°,冲沟不甚发育,洼地宽阔平缓。
隧道处于白果背斜的北西翼、金子山复向斜南东翼,呈现单斜构造特征,依次出露志留系至三迭系地层,地层倾向310°~330°,进口段倾角为30°~40°,出口段倾角变缓,约8°~10°。
断裂构造不发育。
碎屑岩中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裂隙,走向分别为300~340°及220~250°,呈闭合状。
左洞桩号及地质情况:右洞桩号及地质情况:第2章 隧道总体设计2.1 纵断面设计隧道内纵断线形应考虑行车安全、运营通风规模、施工作业效率和排水要求,综合确定。
最小坡度:≥0.3%,以隧道建成后洞内水能自然排泄为原则,又考虑到隧道施工误差。
最大坡度:一般要求,≤3%。
施工中出渣或材料运输的作业效率;运营期间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运营通风的要求。
纵坡形式:一般宜采用单向坡;地下水发育的长隧道、特长隧道可采用双向坡。
从行车舒适性和运营通风效率来看,采用单向坡较好,但是施工会出现逆坡排水问题。
该隧道的基本坡道形式设为单坡。
坡道形式的选择依据和纵坡坡度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通风问题和对汽车行驶的利害。
隧道的纵坡以不防碍排水的缓坡为宜,坡度过大,对汽车行驶、隧道施工和养护管理都不利。
单向通行的隧道设计成单坡对通风是非常有利的,因汽车都是单坡行驶,发动机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对通风也很有利。
该隧道位于鄂西南褶皱山区,总体上地势陡峻,冲沟发育,为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地貌景观。
车流量很大,且隧道埋深较大,围岩很差,设置竖井通风施工难度较大;隧道围岩地下水主要以裂隙水为主,水量贫乏,对施工无太大影响;该隧道由于路线需要,进出口段高程相差很大,设置人字坡将会使隧道长度增加;鉴于以上原因, 该隧道决定采用有变坡点的单坡。
坡度计算为2.937%22131120-1185 ,所以该隧道采用的坡度为3%。
2.2 横断面设计该隧道的建筑限界隧道的建筑限界按100km/h 时速进行设计,建筑限界取值确定如下:2.3 隧道设置形式设计在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离式隧道造价最低,施工速度较快且比较安全,一般用于长隧道。
该隧道2213m,属于长隧道,因此采用分离式隧道。
第3章隧道主体结构构造设计3.1 洞门设计该隧道左、右洞进口处均处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的地质区域内,围岩级别均为Ⅴ级,围岩极差,水文地质情况为轻度渗水或滴水。
所以采用翼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由端墙和翼墙组成,翼墙是为了增加端墙的稳定性而设置的,同时对路堑边坡也起支撑作用。
隧道左、右洞的出口处也处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的地质区域内,围岩级别均为Ⅳ级,围岩极差,水文地质情况为轻度渗水。
同样也采用翼墙式洞门。
3.2 衬砌设计3.2.1 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架等支护形式组合使用,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区别组合。
锚杆支护采用全长粘结锚杆。
由工程类比法,结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材料采用C20 级混凝土,支护参数取值如下表: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模筑混凝土,利用荷载结构法进行衬砌内力计算和验算。
二次衬砌厚度设置如下表:第4章隧道通风设计在隧道运营期间,隧道内保持良好的空气是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
为了有效降低隧道内有害气体与烟雾的浓度,保证司乘人员及洞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公路隧道应做好通风设计保证隧道良好通风。
⑴该隧道通风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隧道长度及线形,隧道左洞长度为2168m,右洞长度为2213m,均为长隧道,风阻力大,自然风量小;隧道纵断面采用单向坡,隧道进出口高程较大,因此出口段的有害气体浓度相对较大,设计时给予注意。
②交通量,车流量大,为2800辆/h,且主要为小型货车和小型客车。
③隧道所处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应充分考虑利用。
④隧道内交通事故、火灾等非常情况。
⑤隧道工程造价的维修保养费用等。
⑵根据《公路隧道工程设计规范》,本隧道通风应满足下列要求:①单向交通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宜大于10m/s,特殊情况下可取12m/s,双向交通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8m/s,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7m/s。
②风机产生的噪声及隧道中废气的集中排放均应符合环保的有关规定。
③确定的通风方式在交通条件等发生改变时,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能适应火灾工况下的通风要求。
④隧道运营通风的主流方向不应频繁变化。
⑤CO 允许浓度:正常运行:200ppm发生事故时(15min ):250ppm4.1 通风方式的确定隧道长度:左洞长度为 2168m ,右洞长度为 2213m ,交通量:2800辆/h ,单向交通隧道。
L ·N=2213×2800=6196400 >2×106 所以采用机械通风,纵向射流式通风方式。
4.2 需风量计算隧道通风设计基本参数:道路等级:高速公路,分离式单向3车道(计算单洞) 行车速度:100km/h 空气密度:ρ=1.2kg/m 3设计交通量:2800辆/h隧道内平均气温:20℃;设计标高:进洞口1120m ,出洞口1185m 隧道断面积:Ar= 107.5m 2交通量组成为:汽油车:小型客车:31%,小型货车:20%,中型货车:15% 柴油车:中型客车: 9%,大型客车:18%,大型货车: 7%4.2.1 CO 排放量计算①取CO 基准排放量为:q co =0.01m 3 /辆·km ②考虑CO 的车况系数为:fa=1.0③依据规范,分别考虑工况车速 100km/h ,80km/h ,60km/h ,40km/h ,20km/h ,10km/h (阻滞),不同工况下的速度修正系数 f iv 和车密度修正系数 f d 如表所示:平均海拔高度:h=(1120+1185)/ 2=1152.5m 。
423.1)16004005.1152(9.01f =-+=h⑤考虑CO 的车型系数如表:汽油车:小型客车868,小型货车560,中型货车420 柴油车:中型客车252,大型客车504,大型货车196⑦计算各工况下全隧道CO 排放量:Qco=6103.61⨯·q co ·f a ·f d ·f h ·f iv ·L ·∑=n1m ·(N m ·f m ) 当V=100km/h 时, Qco=6103.61⨯×0.01×1×0.6×1.423×1.4×2213×[(252+504+196+868)×1+560×2.5+420×5]=0.0391算时,取L=1000m 。
Qco=6103.61⨯×0.01×1×0.8×1.423×6×1000×[(252+504+196+868)×1+560×2.5+420×5] =0.1009最大CO 排放量: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在工况车速为20km/h 时,CO 排放量最大,为: Qco=0.1396m 3/s4.2.2 稀释CO 的需风量=⋅=)(0RTgh ep p pa e1159061013252932875.115281.9=⨯⨯⨯s m T Tp p Q Q COco req /856.9410273202733251011590610029613.010366000)(=⨯+⨯⨯=⨯••=δ4.2.3烟雾排放量计算①取烟雾基准排放量为:q VI =2.5m 3/辆·km ②考虑烟雾的车况系数为:f a(VI)=1.0③依据规范,分别考虑工况车速100km/h ,80km/h ,60km/h ,40km/h ,20km/h ,10km/h (阻滞),不同工况下的速度修正系数f iv(VI) 和车密度修正系数f d(VI) 如表所示柴油车:中型客车252,大型客车504,大型货车196 ⑤考虑烟雾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平均海拔高度:h=(1120+1185)/ 2=1152.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