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 安徽解析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试题解析卷)

文科综合·历史

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 B C D

12.C 解析:识别不同的字体,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行书两字,基本是送分题,安徽卷第一题一贯以安徽本地题材切入,以图片形式表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了。相对难度明显降低了许多。

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13。D 解析:“不悉其行”的“行”指的的是品行,用了品行不好官,就算得到应用的惩罚,但老百姓已经受苦了。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与其说是历史题,不如说是一个打着历史幡的语文阅读理解题。从表面上看这个题目与课标教材似乎无关,其实隐性考查学生对科举考试的理解和认识。难得的好题。

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14.A 解析: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通宵”“不觉抵暮”,可以判定夜市和瓦子的经营已经没有时间限定,材料没有讲市和瓦子的分布范围,排除B,瓦子没有涉及经营者的问题排除C,坊是居民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本题的考查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分析材料重现历史,题目难度不大,设计的灵巧。

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图4 元朝行省图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15.B 解析:此题一出,安徽试卷眼前一亮,安徽出题人还有如此奇才,能将数学,地理,历史知识,历史研究理论(计量史学)如此完美的结合。此题开创了2012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的几个最,最数学题,最地图题,最综合题,最具有史学理论气质题等等,解答此题,只要会加法就可以了。答案不解释自己看地图,看不懂地图找地理老师,算不准数找数学老师,读不明白意思找语文老师,此题和历史老师无关。

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16.D解析:此题为安徽历史题的一个败笔,尽管答案也没有什么争议,从史学理论上来看和15题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这个以单个的历史事件得出一个宏观的历史结论,这个事件也许只是一个偶然事件,结论不稳,应该弄一个统计当时此类贸易占总贸易总额的多少,这样此题才有信服力,这样的一个题目,学生能选出来,从历史教学角度来看是误人子弟了。不谈他了。

17.图5为民国年间的漫画,画中人物指的是

图5

A.袁世凯B.段祺瑞C.张勋D.溥仪

17.C漫画题安徽历史题的传统和风格,今年的漫画题少了去年的晦涩,多了一些趣味和轻松,解题的关键在漫画上的字民国六年七月即1917年7月,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於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拥护清朝已逊位多年的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历时共十二天。本题隐性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本题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道好题,历史教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小小的漫画展现的淋淋尽致。好题。

18.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18.B 表格题也是安徽常有的试题,这样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明白表格,应该注意表格的名称,表格的纵横列各表达什么意思。此表对比农村和城市在1979-1984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读表可以看出农村无论收入增长率还是消费水平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城市,结合1984年的时间点,此时城市改革没有开展,农村改革已经进行几年,得出答案。若是17题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正面的,这个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反面的了。想想今天破败的农村,想想悲苦农民工,今天的政府是不是欠农民,农村的债太多了。今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农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出题人,你能解答了吗?

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19.D,这个题是很让我纠结的题目,后来少想一点,仅仅从接受贿赂就该死刑这个简单的逻辑出发,选D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个题目太好了,针砭时弊,按照罗马法,今天法院的法官,审判员等等还有几个不该死的呢?难道社会主义的中国要用两千多年前的罗马法的严刑来惩治,司法腐败。为命题者喝彩!2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0.A 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重点考察具有历史味的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抓住句子的主干:没有动态消费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不会发端,不会延至各地.其他几项与这个句子没大关系。这个题目历史味很浓,要体味历史还必须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没有阅读能力,历史教材背下来,照样难以考及格,这个题目在今年的安徽试题中难度相对大一些,历史的味道也更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