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纲要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纲要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纲要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纲要。
二、基本原则1. 德育为先:把德育放在首位,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2. 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4. 知行合一:注重德育实践,强化道德行为养成,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主要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 道德品质教育:强化诚信、友善、尊重、责任等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 法治教育:加强宪法、法律和法规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5. 文化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四、实施途径1. 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
2. 活动育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
3. 实践育人: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4. 管理育人: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5. 家庭育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五、保障措施1. 组织领导: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指导纲要
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指导纲要一、课程开设的需求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道德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因为它所孕育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精髓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涵盖了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
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
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为有经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学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1、德行的定终身,人生的起点从《弟子规》已经开始《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俗语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学生天性未五蕴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短而难于变小;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育;若幼时不教导,等待其长大,则习性难成,无能为力矣!所以,背诵《弟子规》就是非常必要的。
2、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从孝悌开始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国人的第一美德。
“父母教导,需敬听到,父母责,须思宗”,《弟子规》头两篇就是针对孝顺父母、认同长辈而作。
难以想像一个父母不快乐、兄长不亲的人长大后如何快乐他人、快乐社会、快乐国家。
学校德育工作从《弟子规》抓起,以孝心教育为核心,通过背诵经典唤起学生关爱意识。
针对经典中贯穿的传统道德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思想、犯罪行为都具备关键性的教育意义3、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规》进入校园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
小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及内容一、小学低年级(1-2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关爱同学。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增强国家认同感。
(3)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小学中年级(3-4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巩固和提升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具体内容:(1)开展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
(2)进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3)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三、小学高年级(5-6年级)德育目标及内容1.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 深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增强国家使命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体内容:(1)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进行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激发学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3)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德育教学方法与措施1. 结合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德育教育。
2. 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热情。
3. 加强家校合作,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五、德育评价与反馈1. 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学生的道德行为、课堂表现、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
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各位家长,老师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聊点轻松的——那就是“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
这个纲要可不是那种死板的文档,它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积木,虽然简单,但是组合起来却能拼出大大的世界。
咱们得明白,这个纲要的核心就是“一体化”,就是把小学、中学、高中和幼儿园这四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教育链条。
就像是一条龙,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这样才能确保孩子们的成长既全面又均衡。
咱们说说“德育体系”的重要性。
德育不仅仅是教孩子说好话、做好事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就像大树一样,德育是树根,而知识学习则是树叶,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怎么构建这样一个体系呢?这就需要咱们从娃娃抓起,从小事做起。
比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在中学阶段,可以增加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讲解,让孩子们在了解历史的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到了高中,则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意义,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咱们也不能忘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家长们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德育教育中来,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构建这样一个体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咱们大家一起努力。
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老师要用心去教书育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孩子们也要认真学习、积极进取。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共同打造一个健康、和谐、向上的德育环境。
我想说的是,德育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
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民族自豪感。
2. 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要求学生关注他人,乐于助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3. 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社会规则和秩序,培养正确的社交行为和习惯。
4. 家庭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家长、尊重他人,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风。
5. 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授基本的卫生知识和健康养生方法。
6. 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欣赏和欣赏艺术作品。
7. 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诚信、正直、勇敢和责任心。
小学德育纲要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德育大纲纲要
中小学德育纲领小学德育即学校正小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系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定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记。
它贯串于学校教育教课工作的过程和学习平时生活的各个方面,浸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余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材培育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育目标培育学生初步拥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优异道德恪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优异的意志、品行和开朗爽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他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优异思想道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小学德育主假如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相关的社会知识教育(包含必需的生活知识、浅湿的政治知识以及同小学生相关的法律知识),侧重培育和训练学生优异的道德质量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敬爱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疆域,会唱国歌;初步认识家乡的物产、名胜遗迹、有名人物,祖国的壮丽河山,悠长历史、绚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骄傲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和进行的英勇抗争,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碰到好多困难,逐渐建立长大为建设家乡、复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相互尊敬,同等相待,达成祖国一致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齐愿望;逐渐懂得“祖国利益高于全部”爱惜国家财富,发奋捍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成立了新中国。
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指导纲要
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指导纲要(一)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坚持对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负责,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行全员育人,整体育人。
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包含着德育的意义。
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二)学校实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道德、品质、心理教育为基础和以良好的行为规范为特征的健全人格教育,体现“教会做人、教会学习、教会生活、教会创造”的教育主张,为未来社会育人才。
(三)学校坚持“使全体学生具有全面和谐发展的优良的基本素质以及全面充分发展的优良个性;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活,学会劳动,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办学宗旨,重视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
(四)校长在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紧紧依靠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领导。
德育部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与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对班级德育工作负全责。
(五)根据国家教委《德育大纲》精神,学校制订《各年级段德育系列化要求》,形成校内德育系列,以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职能部门,各年级班级,均按照系列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开展活动,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并且要创造条件,从礼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着手,逐步编印学校教育教材,加强教育的系统性与针对性。
(六)学校强调教职工集体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育人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职工必须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学校倡导性价值观是:“以艰苦工作为荣,以努力创造为乐,以多作奉献为最大自尊,以献身事业、服务社会、尽心培养孩子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教师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表现出良好的师德,以一流的创造性劳动,实现教师的价值与尊严。
(七)“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要热情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德育工作,使之既是受教育者,又是主动参与者,不断提高德育的效能。
中小学德育指南德育内容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2.5.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弘扬正能量;
-抵制不良风气,倡导文明行为;
-传承优良传统,培育新时代青年。
三、德育实施策略
3.1课程教育
-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勤俭持家,树立良好家风。
2.2法律法规教育
2.2.1法律意识教育
-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履行法定义务。
2.2.2知法守法教育
-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抵制违法犯罪;
-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4.1国旗、国徽、国歌教育
-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尊重国旗、国徽、国歌,增强国家意识;
-积极参与升旗仪式,表达爱国情感。
2.4.2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学习革命先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树立国家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小学德育指南德育内容
一、德育目标
1.1总体目标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总体目标为: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
-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德育纲要
小学生德育纲要一、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5、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6、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德育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述祖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和可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组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唱国歌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集体主义教育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育学生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分享。
3、道德品质教育(1)文明礼貌教育:教导学生使用文明用语,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诚实守信教育:教育学生不说谎、不抄袭、不欺骗,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3)尊老爱幼教育:引导学生尊敬长辈,关爱幼小,学会感恩和照顾他人。
(4)团结友爱教育: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歧视他人。
4、行为习惯教育(1)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2)生活习惯教育:教导学生保持个人卫生,整理书包和书桌,按时作息,合理安排时间。
5、环保教育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培养学生节约水电、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等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6、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应对挫折和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德育途径1、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
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纲要
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试行)旨在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国家主权等主题教育要求。
本指导纲要旨在克服德育课程目标错位、内容交叉、教学脱离实际等现象,加强德育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可操作性,增强德育课程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指导纲要依据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结合山东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实际,制定而成。
第一部分德育目标中小学德育课程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与行为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提高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中小学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思想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征。
其品德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团结友善、诚实守信、敬业奉献,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行;热爱劳动、乐于研究,尊重科学、追求真理,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有团队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养成独立思考、关心时事、关爱生活、热心公益、善尽职责、维护权益的现代公民素养;关爱自然、尊重自然,认知大自然与人类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道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养成积极进取的爱国主义情怀;热爱中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
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一、总则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和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制定本指导纲要。
本指导纲要旨在明确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目标、内容、途径和要求,推动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3. 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德育工作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和社会的支撑作用,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5. 坚持分层分类指导。
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道德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6. 坚持动态调整与持续改进。
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关注学生成长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德育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积极人生态度、健康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体目标包括:(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2)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备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个性品质;(3)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关爱他人,尊重差异,弘扬正能量;(4)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平正义;(5)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2. 学段目标(1)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具备初步的团队协作能力。
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常规
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常规是指针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和具体工作流程的规划和要求。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常规。
一、中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纲要是指对中学生的品德、人格、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中学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中学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诚信守约、责任意识、自律能力、创新精神等良好的人格品质,使学生有健康的人格发展。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
中学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使他们具备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4. 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中学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德育工作常规德育工作常规是指中学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常规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德育工作常规:1. 设立德育组织架构。
中学德育工作需要建立起德育委员会或德育领导小组,并安排专门的德育工作人员,负责德育的组织和实施。
2. 制定德育教育计划。
根据中学德育纲要,制定德育教育计划,包括年度、学期和月度的计划,明确德育目标、重点和具体任务。
3. 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德育讲座、主题班会、道德模范宣传等,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4. 开展德育评价工作。
制定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德育成绩进行评价和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注重德育成果的检验和奖励。
5. 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6. 加强德育宣传工作。
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途径,宣传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果,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二篇)
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为切实加强我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特制定本纲要及工作常规。
第一部分德育纲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的定位,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遵循原则:(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原则,(6)坚持全员参与,家校互动,社会协调的原则。
(7)坚持连贯性原则,(8)坚持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帮助相结合原则,(9)坚持普世的道德教育与高层次的道德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10)时代性原则三、形成性目标:总体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具体目标1.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1)严肃地对待国旗、国徽和国歌;(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3)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了解党的性质和主张,参加党团组织主持的群众性活动;(4)爱护国家财产;(5)对有损国格和污辱损害党的言行有正确态度。
2.遵守国家法律法令。
(1)学习我国宪法和其它法律和法令;懂得民主与法制的关系;(2)自觉守法;(3)对违法行为有正确态度。
中小学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小学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小学校内外实践活动蕴含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依据?山东省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活动,是中小学拓展德育空间、创新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形式、强化德育实践、增强德育体验、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一〕基于生活。
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自然探究的真实情境中,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以及积极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
〔二〕体验感悟。
学生通过参与具有生活性、社会性、群体性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进行道德体验,感悟人生,感恩社会,体会道德价值,提高道德认知,.不断内化、加深理解,形成道德认同。
〔三〕知行合一。
道德实践在学生道德素养、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将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相统一,在道德实践中深化道德认知,通过开展生活性、社会性、群体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由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
二、德育范畴〔一〕文明礼貌。
文明礼仪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那么。
让学生在各类仪式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社区效劳等系列实践活动中,学习礼仪常识,理解礼仪内涵,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提升文明素养。
〔二〕爱国爱家。
通过开展系列传统节日文化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旅行活动、国际理解活动、感恩活动、亲子活动等,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兴国之志转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
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常规
中学德育纲要及德育工作常规一、中学德育纲要德育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学德育纲要是对中学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1. 价值观培养:中学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2. 道德品质培养:中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中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友善、勤奋、坚韧、负责任等优良品质,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3. 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学德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中学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4. 公民意识培养: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中学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公民责任感,能够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德育工作常规1.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学校德育工作应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应具体明确每个学期和每个学年的重点工作内容和安排,确保德育工作的有序推进。
2. 建设德育管理团队:学校应建设专业的德育管理团队,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协调和推进。
德育管理团队应由德育工作领导、德育工作骨干和年级组长等组成,他们应具备良好的德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3. 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座、讨论、展览、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课堂之外的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
4. 组织德育课程和活动:学校应开设德育课程,组织德育活动。
德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内容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内容第一部分: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总体目标与原则一、总体目标本指南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小学生具备以下德育素养:1. 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勤俭节约。
3. 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尊重法律,维护公平正义,具有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
4. 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善于沟通,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5. 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往,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工作原则1. 系统性原则:德育工作应涵盖中小学生的全学段,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确保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 针对性原则:德育工作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3. 实践性原则:德育工作应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 协同性原则:德育工作应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5. 激励性原则:德育工作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6. 持续性原则:德育工作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指南内容旨在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具体指导,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第二部分: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主要内容与实施策略一、主要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 深化国家历史、地理、文化教育,增强国家认同感。
- 开展国家安全、国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 举行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024年小学德育纲要工作计划
2024年小学德育纲要工作计划1. 加强德育课程开发和落地- 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 加强德育课程的实施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2. 强化班级文化建设-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和组织,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组织班级文化节、班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建立班级文化宣传板,在班级中弘扬正能量和优秀榜样3. 开展有意义的德育主题活动- 组织德育主题讲座、演讲比赛等,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举办德育主题展览,展示学生的德育成果和行为榜样- 开展德育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 建立德育奖励制度- 设立德育表彰奖励,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推行德育星级评定制度,对参与德育活动和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评定和奖励- 建立德育先进个人和集体的评选机制,激励学生和班级的德育工作5. 强化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定期开展家长会和家庭讲座,加强家校德育的沟通与交流- 邀请家长参与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高家长对德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建立家校合作的平台,分享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德育培养经验6.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和提升道德水平- 建立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德育活动的决策和执行- 组织学生道德模范评选和推选,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7.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培训和教师的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范形象和道德榜样- 建立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和个人职业发展- 组织教职工参与德育研讨和交流,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和水平通过以上举措,我们将确保2024年小学德育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成为有道德修养和社会素质的新时代小学生。
中小学德育纲要
中小学德育纲要今天咱来聊聊中小学德育那点事儿哈。
这德育啊,就像是给咱中小学生的成长之路铺上一层温暖又坚实的底色哟。
1. 为啥德育这么重要呢?咱想想哈,一个孩子光有知识,那可不行。
就好比一辆车,光有强大的发动机,却没有好的方向盘和刹车,那还不得横冲直撞呀。
德育就是那个方向盘和刹车,能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稳稳当当,知道啥是对,啥是错,明白该往哪儿走。
有了良好的品德,孩子们才能和小伙伴们友好相处,在学校里开开心心的,在家里也能让爸妈省心。
这就像盖房子,德育就是那地基,地基打得牢,房子才能盖得高呀。
2. 德育都包括啥呢?这里面的内容可丰富啦。
比如说,要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咱得让孩子们知道,咱们的国家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就像咱们都爱自己的家一样,也要爱咱们的国家。
还有啊,要教孩子们诚实守信。
答应了别人的事儿,那就得像守护宝藏一样,好好地去做到。
不能今天答应了,明天就忘得一干二净,那可不好哟。
再说说友善待人吧。
在学校里,同学们就像一群小星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要学会欣赏别人的好,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闹别扭。
大家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多开心呀。
还有就是要有责任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完了还得做好。
就像班级里的值日,那就是咱的小责任,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在里面学习也舒服嘛。
3. 学校咋开展德育呢?学校可是德育的大舞台哟。
老师们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教孩子们。
比如说,开展主题班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像聊天一样说说自己的想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就学到了知识。
还有品德课,老师会讲好多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从故事里明白道理。
学校还会组织各种活动呢。
像志愿者活动,孩子们可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还有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园,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社会的多样性,也能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4. 家庭在德育里扮演啥角色呢?家庭那可是德育的第一课堂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废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四)热爱集体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求知欲望;培养勤学好问、刻苦努力、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不参加各种封建迷信活动。
(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
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八)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在少先队组织里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少先队员的权力,学习过民主生活,知道国家有法律,法律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公民要知法、守法,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中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规定。
(九)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惜时守信、认真负责、自尊自爱、积极进取。
(十)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看待周围常见的事物;初步学习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三、实施途径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各科教学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思想品德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任课教师要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为依据,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的行为。
其它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科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感染、陶冶作用,使学生受到教育。
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历史常识教学最易于具体、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方面的一些重大成就和对人类的杰出贡献;知道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野蛮侵略我国的主要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受欺凌的主要史实;知道中国人要抵御外侮,捍卫中华的重大斗争和一些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事迹;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英勇奋斗的主要史实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地理常识教学易于具体、形象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建设成就,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主要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初步认识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人口数量和发展状况;初步懂得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要共同维护祖国统一。
自然常识教学要在讲授自然常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及能力。
音乐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体育教学要在体育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
劳动教学要把传授劳动知识技能与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和对工作的责任,养成劳动习惯。
(二)校级、班级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校级教育是由学校组织的,结合学校实际,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教育工作,学校校长的有关负责人是校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认真贯彻本《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和每天升降国旗,时事政策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全校性传统教育活动,定期举行主题校会等制度。
要开辟教育陈列室,悬挂中国、世界地图的中外名人画像,并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形成良好的校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班级教育是向全班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管理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要全面了解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班级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其它各科教师也要给予积极配合。
学校和班级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要依靠校内外的力量,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要通过参观、访问、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还应重视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报刊、影视、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抵制各种不良影响。
(三)少先队教育少先队教育要按照队章的要求,加强队的组织教育,充分发挥其组织的作用。
要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少先队工作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的指导者,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实施教育。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
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要求,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校外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扩展。
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和少年宫(家)、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艺术馆、业余体校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