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阶段,而中小学衔接是指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之间的衔接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内容、方法、要求的不衔接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打基础,而中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转变在衔接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融入困难。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识字、词语、语法的训练,而中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
这种差异导致学生在课程转换过程中难以适应。
小学语文与中小学的衔接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必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接下来将从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1.2 存在问题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内容断档:小学语文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中小学语文学习更加注重文学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内容在衔接处存在断档。
3.评价体系不完善:小学语文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而中小学语文评价更加注重多元化评价,导致评价体系在衔接处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4.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小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的特点不同,导致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衔接处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2. 正文2.1 小学语文与中小学衔接存在问题1. 课程内容断档:小学语文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中小学语文更注重文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但是由于两阶段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不同,导致了在学生进入中学阶段时存在内容断档的情况。
2. 学习方法转变困难: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复述和填鸭式的记忆来学习语文知识,而在中小学阶段则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来掌握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一、小学阶段存在的语文中小衔接问题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教育也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还是存在一些与中小学的衔接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知识掌握不牢固小学语文虽然基础知识比较简单易懂,但是小学生对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容易造成基础不牢,后续学习困难的问题。
例如,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文字时,只知道认识笔画和读音,而对它们的结构和演变并不清楚。
2、学科内容不严谨小学语文教育侧重于启蒙教育,在内容上讲透了一个抱粗、抱腰、抱屁股的过程。
许多小学生在初中语文中,尤其是作文和阅读理解题中,会因为主题不明确、文笔芜杂、知识面不广等问题一筹莫展。
3、阅读量不足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较少,其中大部分是小学生读儿童文学作品,缺乏适当的挑战和拓展。
对于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对背景及文化背景的了解的原版作品,小学生读起来会费力且理解会有困难。
二、解决语文中小衔接问题的对策在解决小学语文中小衔接问题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特别是文字的语音、字形、结构、演变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注重教授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避免出现初中阶段知识薄弱的问题。
2、加强学科内容的严谨性小学语文教育中应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其嗅觉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其以后的语文阅读打下基础。
同时,在教授语文知识时,应注意严谨性与广度的统一,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3、拓宽学生阅读量小学生的阅读量通常较少,应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同时,还可通过阅读俱乐部、阅读比赛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
4、调整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学方式和方法应因材施教,灵活有序,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来适应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孩子们。
开题报告:农村九年一贯制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行动研究
开题报告:农村九年⼀贯制中⼩学语⽂阅读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动研究农村九年⼀贯制中⼩学语⽂阅读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动研究⼀、研究背景虽然称之谓九年⼀贯制学校,但是⼀般校内的⼩学部与初中部的教学是相对独⽴的,以笔者在九年⼀贯制学校多年的⼯作经历来看,⼩学⽼师与初中⽼师相互的教研机会较少。
在《⼩学语⽂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课程⽬标的设计思路是“九年⼀贯整体设计”,在总⽬标之下将学段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标的设定也体现了语⽂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要求“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
在教学实践当中⼩学的三个学段相互衔接较好,⽽第三、第四个学段相互衔接的问题较⼤。
⼩学到初中学⽣思维分别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的阶段,阅读教学要求在⼩学阶段都是初步、了解、简单等,⽽初中语⽂更注重理解分析与综合运⽤的能⼒培养,这种培养从七年级便开始。
这种思维阶段的不同也导致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语⽂阅读教学内容⼴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所选的课⽂篇幅更长,寓意更深,并且增加了⼤量的古诗⽂与⽂⾔⽂的教学内容。
这两者的变化⼜导致的教学⽅式的不同,⼩学语⽂阅读教学偏重于字词、句⼦的积累,让学⽣多读,要求“好读书,不求甚解”,课堂知识含量也⽐较少。
但初中语⽂阅读教学除了字词等要求识记的量加⼤以外,更注重对课⽂重点⽚段的赏析,注重培养学⽣理性思考与情感体验,并且要求了解较为枯燥的基本语法知识等。
这些转变如果过渡不好,很容易让学⽣在七年级失去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如笔者接触到的辽中区乡镇九年⼀贯制的学⽣,他们⼤多所处农民家庭,⽗母⽂化⽔平有限,平时除了看管学⽣写家庭作业之外,对学⽣的阅读学习很难做出有效的引导。
⽽在学校,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般也不会注意培养学⽣⾃主学习、⾃主阅读的⾏为习惯。
学校因为经济条件原因,也很难建⽴起完整的校图书馆,即使有,馆藏图书也⽐较匮乏,基本都靠捐助。
在这样的家庭以及学校的环境下,中⼩学语⽂阅读教学的衔接问题基本⽆从谈起,当学⽣⼩学毕业升⼊初中以后,在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其⾯对的相⽐于与⼩学篇幅更长、知识点更多、理解难度更⼤的课⽂时;⾯对着的不同的⽼师和不同的教学⽅式⽅法与教学的侧重点时,部分学⽣会感到有些迷惘,⽆从着⼿,这也是有些家长会困惑⾃⼰的孩⼦在⼩学时学习不错,但到初中成绩却迅速下降的部分原因,这种现实也不利于学⽣健康全⾯的发展。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面的过快扩展以及对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缺失。
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表现。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中小学的语文老师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学生实现平稳、高效的学科衔接。
一、问题分析1.知识面过快扩展随着教材难度的逐步增加,小学语文知识点的传授和练习的量也在逐年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会受到很大考验。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紧张和压力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也会妨碍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跟进。
2.对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缺失在小学期间,学生们通常由老师指导完成作业,并被分配一定的作息时间。
但是,中学时期学生需要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自主学习、模仿和实践上,因此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
如果学生在这一环节出现困难,他们有可能无法有效地应对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这对于其进一步的语文学习将造成极大阻碍。
二、对策分析1.建立适合中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学生从小学转移到中学,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很关键的。
老师们应该对此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阅读、理解、归纳和思考文章。
同时,老师们也应该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潜力,因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2.加强知识点的重温和复习通常情况下,很多小学学生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记忆和理解,但是在转移到中学后,他们很可能会忘记或遗失这些知识。
因此,老师们应该帮助学生逐渐适应中学的学科体系,并进行适度的知识点重温和复习,以巩固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决定其在中学语文学习上的表现的重要因素。
老师们可以通过语言基础教学,增强学生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提高其阅读理解和阅读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表现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衔接对策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衔接对策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应当符合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教学理念: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强调学生主体性和互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等,这与国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相符。
2. 内容框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框架应该与当前国内外研究最前沿的成果紧密结合,重视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体现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视野。
3. 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应当注意到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与国际先进的教材设计理念相对应。
4.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灵活性强,更加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层次感强,便于学生的掌握。
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应当是融合先进理念、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为学生的成长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
显然,如何解决脱节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语文教学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
显然,如何解决脱节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呢?一、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差异小学语文讲授的是汉语最基础的知识,是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语文打基础的知识。
初中语文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语感的培养,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对阅读知识的运用,对修辞的理解运用、作文以及对经典的文言文的理解与赏析。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改变上:第一、教学内容的改变: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较简单,知识点少;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文居多,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
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字词的识记和对文章内容的浅层理解,思维难度不大。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加深、增多、篇幅加长,知识点增多,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知识点除大量需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
初中语文的范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文章思维更缜密一些,知识性更强一些。
第二、教学方法的转变(一)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
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
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
中学课时紧,教师讲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
再加上班额较大,老师不可能做细致的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
(二)小学教师除了帮学生积累知识,还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体味句子的含义。
小学语文更注重朗读,形式追求多样,齐读、个别读、师引读、生对读……朗读时相互评价,相互吸取优点和长处,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中小学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 教 育衔接纛在的词题 曩。 对。。 策.
¨ |
t
氮 }谖 镰 . |
六 、七 年级 是 中小 学教 育过 渡 的结合部 ,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 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 育质量 影 响很 大 .但 这一 结 合 部是 基 础 教 育 中长期被忽视 的一 个薄弱环 节 一 部 分 学 生进 入 初 中后 .成 绩 明显 下 降 、兴趣 爱好 得 不 到延 续 、厌 学 甚至 辍 学 失 学 。 因此 , 对 中 小 学教 育衔接进行研 究探索很有 必要
自己 的 学 习方 法 . 怎样 面 对 暂 时 失 利状 态等都是 热门主题 :高二重新 分班 后 在 班 级 重组 的融 合 问题 上加 强指导 :高三则着重于考试心理指 导.尤其在高考前 夕,每个毕业班 同学都要测量考试焦虑状况 ,根据 情 况 给 予集 体 指 导 ,个 别 同学 再进 行单独咨询 .帮助学生顺利考试。
教 师 的 原 因 初 中教 师 对 儿 童 及 少年 学 生 心 理 发 展 特 点 了 解 不 多,对七年级新 生在小学期间的思 想状况、学习、生活等方面情 况知 之甚 少或根 本不知 :对现行初 中教 材 的 小 学中相 关 学科 内容 、要 求 等 ,也是模糊一片。反过来 ,六年 级教 师对 中学 了解大致也是如此
●
一 、 中小 学 教 育 衔 接 存 在 问题 的原 因分析
管理体制 的原 因。小学和 中学
;还是 “各 人 自扫 门前 雪 .不 管他 人
Hale Waihona Puke i一 ...一——一 .一… ~...————~ ~ 一 ~ ~ … 一… ~
—
—
瓦上 霜 ”,各 自为 政 , 缺 乏 交 流 目前 中小学之 间的衔接还处于一种 学生个体的 自然连接 .具有较 大的 随 意性 、互 异性 , 学校 教 育在 这 方 面还 没 有 起 到 主导 作 用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小学与初中语文学习教学方式的差异,学习内容的变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如何解决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加强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过渡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学习内容的变化小学语文课程注重基础知识教育,侧重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和语文技能的培养,包括字词句段的认读,书写,词语的搭配和句子的构造等,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化与归纳。
然而初中语文学习内容则更加注重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这种语文学习内容的变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更加深入的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2.语文学习方式的差异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模仿来进行,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学生的识字、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培养上。
而初中语文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这种教学方式的差异,使得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初期可能会感到不适应,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要求。
3.词汇和语法的扩展初中语文在词汇和语法的要求上明显高于小学语文,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更多的语法和修辞手法。
这对小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法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在这方面加强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小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的学习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延伸,为初中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在小学就能够逐步适应初中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单词和句子的搭配、句子的结构、语法的使用等都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2.提高词汇和语法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文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语 文 教学 上 的衔 接 。
其 次 , 学 教 师 和 初 中 教师 在 课 堂 教 学 方 法 方 面 的差 异 , 小 也 是造 成 衔 接 困 难 的 原 因 。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 在 教师 之 间和 学校 之 间 的教 学 质 量 缺 乏 必 要 的横 向比 较 , 没 有 统 一 的衡 量 指 标 , 也 功 利色 彩 不 浓 厚 。 体 到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上 , 师 们 对 好 生 当然 要 着 具 老 力培 养 的 , 潜 力 不 大 的学 生 自然 也不 忽 视 。 是既 没潜 力 其 它 对 若 方面 又不 太好 的 , 限于 时 间 与精 力 , 时 也 就 只 好 交 给 班 主 任 或 有 年 级 主任 处 理 了 。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中 也 存 在 着 说 得 太 多 , 在 写得 太 少 ; 内的太多 , 外的太少 ; 识 性的太多 , 课 课 知 能力 方 面 太 少 、 信 息量 不够 大 的 问题 。 中 教 师 由于 升 学 的 压 力 , 初 既要 重视 对 优 秀 学 生 的着 力培 养 , 重视 学 习 方法 的 获得 , 视 学 生 学 习能 力 的培 重 养 , 难 以舍 弃 学 困生 , 难 以承 受 若 干 个 学 生 学 业 成 绩 掉 队 带 更 更 来 的对 整 体教 学质 量 的 负 面 影 响
再 次 , 学 教 师 和 初 中 教师 在 学 习要 求方 面 的 差异 。 学里 小 小
本 、 握 文 意 、 纳 大 意 、 子 理 解 、 词 揣 摩 等 方 面 , 难 不 把 归 句 字 困 小 。在 语 文 的 听说 读 写 的基 本 能 力 上 , 待 提 高 。 亟 此 外 , 生 在 学 习 习惯 、 生 的行 为 习惯 、 习方 法 、 理 品 学 学 学 心 质 等 方 面 , 存 在 着 令 人 忧 心 的缺 陷 。这 些 现 象 以前 不是 没 有 , 也 只 是 现 在 的面 变 大 了 , 问题 呈 现 的维 度 变 得 更 复 杂 了 。 们 丝 毫 我 没 有 对 小 学语 文 教 师 工 作 的 刻 意 贬 低 ,只 是 把 问题 客 观 地 呈 现 出来 , 行 冷 静 的思 索 , 进 以找 到 解 决 的 办 法 和 途 径 。 从 学 生 的层 面 看 , 大 多 数 学 生 觉 得 自己 在 小 学 里 的语 文 是 那 么 优 秀 , 入 初 中 却 觉 得 语 文 好 难 , 自 己 怎么 努 力 , 绩 总 进 任 成 是 上 不 去 ,对 语 文 的兴 趣 不 断 减 退 。很 多在 小 学 表 现 不 错 的孩 子 ,感 觉 自己 既得 不 到 老 师 的关 注 和 赞许 ,也 得 不 到 同学 的 羡 慕 , 落感倍增 。 失 从 家 长 的层 面 看 , 七年 级 的 第 一 次 家 长会 总 会 听 到 其 他 家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内容断层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在中小学阶段,语文的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
这种教材内容的断层容易导致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感到困惑和难以适应。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合理规划教材内容的进度和难度,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地学习语文知识。
2. 阅读习惯的转变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但在中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更多的阅读和理解不同类型和题材的文学作品。
由于习惯的转变,一些学生可能在中小学语文学习中感到困惑和无法适应。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是适当增加中小学阶段的文学阅读量,并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而中小学语文教学则需要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仍然存在写作困难和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增加写作训练的内容和难度,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为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学习方法的转变小学语文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要采用记忆和背诵的学习方法。
但在中小学阶段,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高层次的学习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解决小学语文在中小学衔接方面的问题,需要从教材内容的连续性、阅读习惯的转变、写作能力的提升、学习方法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对策制定和实施。
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语文教育体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语文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语文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小学语文侧重于初始语文的认识和简单读写,而中学语文侧重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中小学语文之间是否能做到一个很好的衔接,这是学生学好中小学语文的关键。
而中小学老师教育理念及方法等的不同,很有可能会造成教学衔接最常见的脱节问题,这在学生中小学语文学习上很容易成为精准学习上的障碍,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心理上还有可能形成排斥心理,丧失掉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综上所述,解决中小学语文衔接的问题是目前当务之急,本文不仅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研究,还做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在我国,小学和初中是基础教育的两个阶段,也是学生启蒙智慧和思想的关键阶段,它们在本质上是紧密相连的,但是在形式上却是分开的,而现如今众多家长和学生往往轻易的忽略它们的本质,所以并不十分重视中小学语文的衔接问题。
而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完全不一样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体系。
着重点放在学生中小学语文的衔接研究方面,无论是中学老师还是小学老师都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应该共同努力、探索、发现,以提高中小学语文的连续性,以求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中小学语文学生习惯和观念上的衔接学生是教育的根本,若要使得中小学语文衔接更上一层楼,应该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入手。
好习惯难养成,但若是养成确是受益终身的一件事,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方面,应养成在接触初中以前,将初中的初步思想渗透进小学的语文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材内容简单,文章故事性、趣味性很强,加上老师讲课速度慢,重复率高,知识点讲的细,以及小学注重朗读训练,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留下很深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吸收。
而初中语文教育文章篇幅长,哲理性加强,趣味性故事性减少,老师讲课速度提高,知识点以外的甚少提及,初中很少进行朗读活动,加上初中语文课程减少,造成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学生们很少进行课外阅读,知识积累仅限于课堂,对哲理性语文文章进行肤浅表面的看阅,以及对作业的不重视。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中小衔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如何有效解决中小衔接的问题,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阅读的能力下降,缺乏阅读兴趣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学生阅读文本的难度也会逐渐加大。
然而,在过分注重课程考核和应试导向的情况下,学生阅读能力下降,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甚至对中小学的作品也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这也导致了中小衔接的困难。
2.学生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差小学语文教育中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在中学中,语文的教学已经深入到了应用和实践层面。
因此,学生缺乏实践性的训练和应用,在表达和写作方面的能力也就比较差,这也是中小衔接的一个难点。
3.课程之间的连接不紧密,知识点不连贯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虽然在教材和考试评价体系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
有些课程内容也是有衔接和延续性的,但是却由于教学计划和换教材等原因,课程之间连接不紧密,使得学生学习起来缺乏连贯性。
二、对策为了改善学生阅读能力下降以及缺乏阅读兴趣的情况,需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大阅读推广的力度,多集中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上,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能够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
中小衔接中,应重视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班级可以设置丰富多彩、有意义的课程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体验和创造,提升自己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3.建立知识体系,增强课程连贯性为了保证小学和中学之间的衔接性,应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小学和中学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梳理,构建统一的知识框架,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跨阶段的学习和提高。
此外,课程之间也要加强联系,确保知识点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
总之,中小衔接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既是“继承”的过程,也是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学科涵盖面,确保学科之间连续、有序和有机衔接的过程。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起点,也是建立起语言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
随着小学生逐渐进入中学阶段,一些中小衔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这些问题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需要我们及时采取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1. 阅读能力不够。
小学语文课程着重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但是随着学生进入中学,更多的学科知识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
由于小学语文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一些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不足,导致对中学课文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弱。
2. 写作能力不足。
小学语文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中学阶段,学生需要进行更加系统化和深入的写作表达。
一些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难以胜任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二、对策1. 丰富课程设置,增强阅读素养。
针对小学语文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中小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丰富语文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在语文课程中增加一些中小学衔接的内容,如选取中学课文中的一些课文进行预习,引导学生进行进阶阅读。
2. 注重写作训练,提升表达能力。
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中学阶段应该对其进行继续和加强。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写作训练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拓展课外阅读,提高知识水平。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可以开设一些阅读俱乐部或者设立一些书香角落,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读物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4.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学术竞赛或者知识竞赛,在校内外创设一些激励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固然存在,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积极采取对策,就能够为学生的中学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在中小学的衔接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阅读能力衔接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然而在中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要求和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就给学生的阅读能力衔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中小学的阅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建立起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在高年级注重阅读素材的选择。
二、写作能力衔接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而中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开始进行作文写作,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小学可以加强作文指导,教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语法知识衔接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在语法知识的讲解上较为基础,往往没有涉及到中高中的语法要求。
中小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再学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加强阅读教育。
中小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可以通过丰富的阅读内容、导读式教学、讲解阅读难点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加强写作指导。
中小学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供写作素材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批评与自评,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小学语文在中小学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法知识的衔接上。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法知识,通过加强相应的教学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小学语文的衔接。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面临着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亟需研究和探讨的。
1.阅读内容衔接不顺畅。
中小学语文教材层层递进,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当前的知识点,容易忽略前后知识点的衔接问题,导致学生对前后知识点间的关系理解不清。
2.教学过程衔接不自然。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只强调知识点的传递,而忽略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衔接不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影响。
3.学习习惯衔接不良。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到较长篇的文学作品,往往缺乏对于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容易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倦怠感,无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1.改变教材选择方式。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教材内容,将前后知识点更加有机地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理解。
2.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素材,运用多媒体、文学作品等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
3.注重思维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思维训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鼓励学生定期阅读,记录阅读心得等,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教学一直被视为中小学衔接的起始点,它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起着基础性、桥梁性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小学衔接的质量。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侧重机械记忆与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识句、背诗为主,学生大量记忆语文知识,缺乏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这导致学生在中学时期面对复杂的语文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出现阅读理解困难、写作能力弱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运用,提高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对课文的教学与对应试技巧的教学不平衡。
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对课文的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应试技巧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中学时期经常出现阅读理解困难、写作能力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中小学衔接的需求,注重对应试技巧的培养。
可以适当增加阅读理解训练、写作训练等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写作能力。
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中学时期面对综合素质考试时,往往无法胜任,缺乏艺术修养和思维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文学阅读、美术欣赏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可以通过问题解决、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育在中小学衔接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础语文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在中学阶段,学生要面对更加复杂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小学语文在中小学衔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我们寻找解决的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过渡和学习方法的转变上。
小学语文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启蒙阅读,而中学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就需要学生在中小学的过渡中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转变,但是目前存在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导致语文学习水平出现断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小学语文在中小学衔接方面的问题。
对于课程内容的过渡和学习方法的转变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小学教师应该积极沟通,共同探讨学生在中小学过渡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课程对接、教学经验分享等形式,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过渡方式,使学生在中小学之间的过渡更加顺利。
加强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语文应当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中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为学生的中学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中学语文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中顺利过渡。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转变过程的支持。
学校可以设置中小学语文教师团队,进行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及时发现学生在这一过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过渡。
家长也应该在学生的中小学衔接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家长应积极沟通学校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协助学生及时适应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语文在中小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的中小学语文学习更加顺利,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在中小学衔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导致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一:课程内容的分化小学语文注重的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中小学语文则加入了文言文、作文、修辞、诗词等深入的学习内容。
这种差异导致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可能无法适应新的课程内容。
对策一:1. 中小学间要加强沟通,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使小学和初中的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小学阶段适当增加一些中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如阅读一些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或诗词。
3. 初中阶段要进行课程过渡,既要循序渐进地引入新的知识点,又要与小学课程进行有机连接,使学生能够从小学中自然过渡到中小学。
问题二:学习模式的改变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积累和理解能力,而中小学语文教学则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种转变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和不适应。
对策二:1. 中小学要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活动、讨论课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跳出小学的学习模式,学会更灵活地运用知识。
3. 可以适当延续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逐渐适应中小学的学习方式。
问题三:评价方式的不同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以阅读、写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中小学语文则更关注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思考能力。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在进入初中后评价不及格。
对策三:1. 中小学要对评价方式进行适度转变,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校可以提前进行初中阶段的评价培训,让小学教师更好地了解初中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习。
问题四:教材内容的重复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中可能会出现部分重复内容,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对策四:1. 学校要协调教材内容,避免小学和初中的教材内容有过多的重复。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衔接问题,导致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出现了一些困难。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学生基础薄弱: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学习动力等原因,语文基础薄弱。
这让他们在升入初中后,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对复杂的语文知识。
2.学习方法不恰当:小学语文教育强调记忆和填鸭式教学,而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这让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方法在中学教育中没有作用。
3.课程设置不连贯: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中学语文教育则更加侧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等。
这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导致学生在中小衔接时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
4.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小学语文教育大多停留在课堂教学和书本记忆,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难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建立个性化的教学体系: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语文教育。
这样不仅能够弥补因背景和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学习差异,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调整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辨能力。
这样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就不会只是记忆书本内容,而是能够理解课文,积累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应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挑战。
3.加强课程衔接: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课程设置应该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如在小学中引入一些初中课程的内容,或者在初中中渗透一些小学的教学理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注重实践教学: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5.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动力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在中小衔接方面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语文学科的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中小衔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语文学习的方法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在中小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够全面。
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学生的基本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但缺乏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思辨的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许多学生在中学时期面临语文学习的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解决的对策是: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
小学语文教育在中小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不够顺畅。
小学语文教育采用了一些教学模式和方法,但在中学时期,由于学校的改革和老师的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延续不够顺畅,学生很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造成了学习的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解决的对策是:一方面,加强小学与中学之间的教学衔接,建立起课程和教学方法的联动机制。
小学语文教学要借鉴中学教育的经验,逐渐引入一些中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小学时期就适应中学的教学要求。
注重课堂教学的延续性。
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小学时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复习和总结,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针对这个问题,解决的对策是: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
创新语文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和灵活地学习语文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
显然,如何解决脱节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语文教学衔接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
显然,如何解决脱节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呢?
一、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差异
小学语文讲授的是汉语最基础的知识,是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语文打基础的知识。
初中语文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语感的培养,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对阅读知识的运用,对修辞的理解运用、作文以及对经典的文言文的理解与赏析。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改变上:
第一、教学内容的改变: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较简单,知识点少;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文居多,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
教
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字词的识记和对文章内容的浅层理解,思维难度不大。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加深、增多、篇幅加长,知识点增多,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知识点除大量需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
初中语文的范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文章思维更缜密一些,知识性更强一些。
第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一)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
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
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
中学课时紧,教师讲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
再加上班额较大,老师不可能做细致的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
(二)小学教师除了帮学生积累知识,还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体味句子的含义。
小学语文更注重朗读,形式追求多样,齐读、个别读、师引读、生对读……朗读时相互评价,相互吸取优点和长处,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初中语文课,教师更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课堂虽也有朗读训练,但朗读的形式大多齐读占多数,个别读,小组读
等形式很少用到。
(三)小学教师一般把学生看成孩子,孩子就需要拐杖,需要教师的督促,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怀抱中成长,缺乏自主能力的培养;
中学教师则认为学生自己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比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三、学习方法的改变
小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较弱,掌握的学习方法较少,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中学比较重视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以及课外知识的获取。
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需涉猎大量的课外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休息时间。
中学语文老师更注重“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要求学生做好知识的整理与归纳;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1、认真钻研教材体系。
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否则,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要求自身认真钻研教材体系,找出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在的联系,让学生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
起来。
例如:中学语文中所涉及的现代汉语的汉字、词汇、语法等知识点,都在小学语文的基础训练课型中反复出现过,教学中假如能注意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新知识的特点,就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初中教材的知识内容,也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在初一上半学期这个“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
初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
又例如在初一上学期的每次测验或考试前,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考试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到初一下学期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上述工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
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
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3、加强语文知识上的衔接,切实打好基础。
众所周知的道理:蓝图再好没有砖瓦不行,文章再妙没有字词句不行,因此,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首先应严在字词句上,扩大识字量、掌握汉语拼音是搞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前提。
在严格训练、讲究效益的基础上,去开阔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课外阅读、看报纸、听广播等活动,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通过“书法课”等语文实践课以及文学社团活动把学语文与学生学生活、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学由被动向主动转化。
学生阅读的基础切实打好了,就应在写作训练上加大力度,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4、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衔接。
适当引导学生研究"单元学习要求"、及"预习提示"。
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重点不在于分析解答,而在于引导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改变依赖老师的习惯,养成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强调预习、复习指导学习的方法。
有的老师指导预习方法很有成效。
如"朗读课文三五遍,解决疑难生字词,不懂的地方画问号,通过练习找重点。
"同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机
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的过渡,调动口、心、手、眼的四到位。
多说、多读、多思、多写是学好语文的四个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