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影评及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春二月影评及调查

美丽的景色,江南小镇,封建的传统,闭塞的观念。新思想、新思潮在这儿被称作“文明”,但那顶多也只是一些“知识分子”饭前饭后、炫耀自己的闲谈。人与人之间难有“仁”的表现,即使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的也只有冷漠和无助;有“能力”帮助你的“人”无动于衷,没“能力”帮助你的“人”无可奈何,以至于当涧秋安慰的对文嫂说:“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啊!”时,已几近悲凉的文嫂忍着眼泪:“天?先生,现在我已经不相信有什么天了!天的眼睛在那儿?”字里行间无不让人感到满腔的悲愤。

在芙蓉镇,也只有陶岚能跟涧秋心与心的交谈,因为他们是一路人,他们的“表里”至少是一致的,都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都敢于表现自己心底的“爱”。特别是涧秋,一个想改变现状、时刻为民族担忧的“觉醒者”,他来到芙蓉镇小学教书,也正是想从教育上改变人们的观念,从教育上救国。但是这一切却被芙蓉镇的人们看成是“异类”,他帮助文嫂渡难关,他和陶岚的心心相惜,都被看成是不可理喻、关系混沌的欲望男女,伤风败俗!在芙蓉镇,这样的人和事会慢慢的被周围的环境逼死,被舆论淹死,惟有袖手旁观、麻木不仁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不管男女之间、男男之间、女女之间都是一样。文嫂就是最“现实”的例子,大宝的死,已经让她彻底绝望了,她也没有选择改嫁,改嫁也终逃不过重蹈覆辙、悲剧轮回,她已经对

这没有“天理”的现实厌倦了。可笑的是,文嫂死了之后,舆论的观念也渐渐的开始“变”了,好似文嫂和涧秋瞬间全都“清白”了,也没有人再说风凉话了,但前提是“你必须得死啊”!死了,人们也就说的少了。

文嫂的丈夫李志豪,是一个有志青年,一个肩扛民族危难的革命战士,在前线战死了,只剩下她和两个孩子(女儿采莲,小儿子大宝),艰难的过活,千里迢迢去上海领抚恤金又失望而归,因为孩子,文嫂那仅存的一点希望才让几近绝望的她勉强的活着。丈夫本是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国民能过的更好,才牺牲的,可怜的文嫂却连政府的抚恤金都领不上,底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可想而知啊!此时的文嫂是多么需要安慰和关怀啊!可是在这个麻木不仁,人人自危的时代,这样不公平、让人伤心的事情太多了!又有多少人会去替她想呢?

片中涧秋本是怀着好心,想帮助文嫂一家,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好心帮助,却让文嫂的日子更加的痛苦不堪,舆论、非言蜚语时刻掐着文嫂一家的脖子,不让他们呼吸,大宝的死,就是铁证如山的事实,陈奶奶请来的那位医生,一看就是一个“老学究”,当他看到涧秋和陶岚也在场时,他的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大宝“高烧39°8!”这位“老学究”居然说没什么病,不用吃药了,涧秋有些质疑:“不吃药,孩子怎么能退烧呢?”,那位医生见状只好附和道:“好吧!那就吃一副吧!”这才开了药方。种种迹象已经表明,这位“老学究”骨子里都已经被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腐蚀了,这些所谓的传统道德、

封建礼仪迫使他不可能让大宝药到病除。其实这样一想,真正杀死大宝的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枷锁,是虚伪可悲的人伦天理。

涧秋的学生王福生,家境贫穷,小小年纪就要跟父亲上山砍柴糊口,所以经常迟到,但就是这样一个经常迟到的同学,在这些孩子中却是最懂事、最努力的。可因为父亲砍柴摔断了腿,为了照顾父亲和养家,他也上不了学了。

为什么所有善良的、真诚的、努力的、贫穷的、仁义的、温情的、清醒的、救国的······都是这么悲惨?都是这么凄凉?都是这么无奈???

片子的结尾,涧秋毅然独自离开了芙蓉镇,投身到了时代的洪流中去,陶岚紧跟着也追随涧秋而去。还是一个比较积极较有希望的结尾,很明显是解放后“运动”下的产物。着重刻画了涧秋、陶岚两个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新青年“形象。全片诗情画意的场景处理,极有味道,含着故事娓娓道来,中国传统绘画的感觉很浓,此片是五六十年代难得一见的佳作。

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在现代人看来多出了很多笑点,本来十分严肃的对话大家都逗乐了大家。但经典仍旧是经典,虽然时隔多年仍然不失为一部好片。在大革命前夕的时代变迁中,他们面临着太多的抉择,而最终涧秋选择了离开芙蓉镇,寻找自己心中的理想,陶岚得知后也追随爱人而去。

影片是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的,展现了江南小镇秀丽如画的风景,人文色彩浓厚。节奏从容有致,镜头和场景的设计富有深意,老导演谢铁骊的功力着实不容置疑。表演的拿捏把握也很准确——当然,这首先要归功于演员的杰出表现。总之一句话,这确实是一部比较有优秀的作品。中国要是能有多几部这样的电影就好了。只可惜非常的政治氛围,扼杀了好作品的产生的可能的同时,还要对已拍出的好作品进行批斗。从1964年夏至1965年夏秋一年间,全国文艺界和大专院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对所谓“反动影片”《早春二月》、《北国江南》、《林家铺子》、《不夜城》的批判,首当其冲的是《早春二月》。这就难怪好作品的产生永远只能是亿万分之一的意外了,而经典的作品出现,是与时代紧紧联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