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复习重点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在社会学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将介绍几个社会学理论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分析社会。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思想是对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张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二: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功能主义是社会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其核心概念是社会功能和结构的平衡。
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互补功能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运行。
通过功能主义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三: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主义是社会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其核心理念是社会是通过人们的符号交流和互动构建的。
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理论强调人们的意义构建和社会互动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个体行为和社会关系是通过符号交流产生共同理解的结果。
通过符号互动主义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机制。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四: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知识点,其核心思想是社会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
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是通过具有特定功能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的,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维持社会的正常运作。
通过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等不同的理论流派。
这些理论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以及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些社会学理论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索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一般来说,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发生社会互动。
•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具有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大多数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
•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一)符号互动论1.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
2.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修正、发展和变化的•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人们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3.两个主要派别・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以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4.批评:•它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它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二)角色理论角色与互动的关系1.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
2.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三)参照群体理论1.〃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
社会学基本原理重点归纳
社会学基本原理重点归纳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
社会学基本原理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石,下面将对社会学基本原理进行重点归纳。
1. 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一门以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和社会结构。
2. 社会学的范畴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等方面。
它涉及到个人、小组、组织和整个社会的层面。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案例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这些方法帮助社会学家收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和行为。
4. 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社会学中有一些核心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行为。
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团体、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
5.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学有一些主要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如功能
主义、冲突理论、互动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
这些理论提供了不
同的视角和解释方式。
6.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
社会学研究可以应用到许多领域,如社会政策、教育、犯罪学、人口学等。
它为这些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的支持。
以上是对社会学基本原理的重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你理解社
会学的基础知识。
幼儿社会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幼儿社会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社会化与社会发展1.儿童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社会互动和各种社会经验,习得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幼儿社会化主要包括同伴关系的建立、自我概念的形成、规范的习得等。
2.社交能力的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涉及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
重要的社交技能包括分享、合作、沟通和冲突解决等。
二、同伴关系与群体行为1.同伴互动:同伴互动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环节,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幼儿能够学会友善、分享和合作等社会技能。
2.幼儿园集体生活:幼儿园是儿童开始接触群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在集体生活中需要遵守规则、与他人合作、解决冲突等。
三、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发展1.性别认同:性别认同是幼儿认识个人性别身份的过程,包括了对自己性别的认知、认同和社会化的学习。
2.性别角色发展:儿童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学会和接受对应其性别的行为规范和性别角色期望。
四、家庭与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影响1.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亲子关系、家庭经济和教育资源等因素对幼儿的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家庭应营造温暖、和睦的氛围,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社会互动机会。
2.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观念、媒体影响以及社交机会等因素对幼儿的社会化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五、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1.幼儿的道德发展阶段:幼儿的道德发展经历了自我中心阶段、目标导向阶段和共同道德原则阶段等不同阶段。
2.道德教育策略: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思维和行为能力。
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包括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故事讲解和道德讨论等。
六、幼儿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和社会化过程,了解幼儿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和发展。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幼儿和相关教育者的意见和观点,了解幼儿社会经验、社交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
3.实践法:通过实践和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社会化经验。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超级(含所有知识点)
社会学复知识梳理超级完整版(含所有知
识点)
1.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中人们
的相互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等问题。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验证相关理论或假设。
-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社会学理论来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
3.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平衡。
-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构
成的。
-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个人对符号和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4.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 社会组织:包括社会机构、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等。
- 社会化: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 社会不平等:关注社会中的阶级、种族、性别等不平等问题。
- 文化与社会:研究文化对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5. 社会学的重要概念
-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和人们的社会地位。
-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中研究和内化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
过程。
- 角色: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个体所扮演的行为和责任。
- 文化:社会共享的符号、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以上是社会学复习知识梳理的超级完整版,包含了社会学的基
本概念、研究方法、主要理论观点、研究领域和重要概念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社会学复习重点
一、1.古典社会学开创了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评主义三大社会学了理论传统。
·实证主义传统:从孔德到迪尔凯姆,强调社会学理论与自然科学方法的一致性,希望通过社会学理论研究找到认识和控制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做出“纠正”——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新功能主义等。
·人文主义传统:齐美尔、韦伯开创,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本质不同,反对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自然科学倾向,关注社会行动者的主体和主观性。
强调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是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人类及文化价值——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等。
·批评主义传统:马克思开创,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使社会学理论在本质上成为一门批评的、革命的学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论、沟通理论、后结构主义。
7.社会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领域:(1)面向社会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城市规划应用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2)社区规划与建设:参与性(让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的有计划改造中来,通过改造达到社区内部诸要素的协调),过程性(时间性,他反映了社会关系发展的水平和持续程度,因此社区规划被看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具有终极形态的最终成果)(3)规划的公众参与:在公众和利益集团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努力寻求共识的规划过程。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一般指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调查、构想、决策、实施和评议等(4)城市更新:城市更新的延续性、系统性、渐进性(5)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职能正由技术规范走向公众政策,规划理念从蓝图式转向对过程的重视,注重规划的实施(6)城市管治: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综合包容在内的整体管治概念。
8.为什么要学习城市社会学(意义):(1)城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学科(2)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3)规划师作为社会公民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素养10.在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古典时期(早期),欧洲出现了哪些有影响的社会学者,各有哪些理论贡献:(1)滕尼斯:1887及以城市为特征的有机联合,差异性(3)齐美尔:重点在城市生活的社会心理,以货币哲学和商品经济为认知基础。
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
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2、经验研究3、社会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体系。
4、社会结构5、文化堕距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和差距。
6、社会化7、社会角色8、社会互动与群体之间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910、社会群体11、初级群体彩的社会群体。
12、次级群体系的社会群体。
13、社会组织14、科层制立在有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以提高工15、非营利组织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16、社会分化多种结构的社会过程。
17、社会分层18、社会流动19、代际流动20、结构性流动当规模的人员流动类型。
21、社区22、城市化23、社会制度体系。
24、显功能25、潜功能往往处在人们的认识范围和控制范围之外。
26、制度化27、社会变迁28、社会现代化29、现代化理论30、全球化性和整体意识的日益增强。
3132、社会解组会问题是社会解组的结果。
33、贫困34、社会控制35、越轨行为规范和社会习俗等的行为。
1、阐述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特征。
1有机于局部分析。
2是联系多种有关的社会因素以至于自然因素来加以考察。
另一方面在研究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时往往借助于不同学科的知识作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分析。
3离不开理论分析、比较、推演等一般的逻辑方知识。
社会学研究的这种实证性特点充分表现在它对社会调查的重视上。
2认识功能包括描述、解释、预测。
管理功能、教育功能。
1描述指通过客观而完整地收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和现状资料性经验资料。
2会现象进行客观的因果性考察和人的社会行动动机的意义理解。
3和科学方4abcde(5社会学提供的不少有关社会的基础知识实际上是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些必们提供基本社会知识。
3规律性。
的知识才是科学。
验作为检验的标准。
的解释。
人文主义:4、简述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统间的因果关系。
1、试述西方社会学创立的条件。
117、物理学、化学等取得重大突破。
社会思想家受此启发开始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考察和认识2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欧和各国普遍开始以社会调查统计来研究社会现象。
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喔
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喔
一、社会学知识点:
1. 社会学的概念及基本理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等,包括社会学的三大基本
范式: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和社会构建主义。
2.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功能和类型,以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特点。
3. 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的形成和
传播。
4.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的类型、成因和解决途径,以及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心理学知识点:
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等,以及心理学的分支
学科和研究内容。
2.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维护方法。
3. 心理问题与心理干预:心理问题的类型、成因和解决途径,以及心理干预的目的和方法。
4. 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变革,以及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育学知识点:
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教育学的对象、内容、方法等,以及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研
究方向。
2. 教育学与教育实践:教育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以及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理论
的验证和发展。
3. 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教育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策略,以及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4. 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内容和方向,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对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今后能够不断学习和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将来的学习
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欢迎阅读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的含义: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结构—功能角度)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
(“社会行为”角度)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六、“文化滞后”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湖北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社会学理论重点内容梳理
湖北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社会学理论重点内容梳理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对于湖北省考研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社会学理论的重点内容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湖北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中的社会学理论重点内容进行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是核心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在复习时,应着重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等,并结合现实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二、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机构和社会实践各自具有相应的功能,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运转。
复习时,需要了解功能主义的核心观点,如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社会秩序的维持机制等。
此外,对于功能主义理论的批判和争议也需进行了解,比如对功能主义对结构不稳定性的低估。
三、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和意义是通过符号和交互来构建的。
复习时,需要理解符号互动主义的核心概念,如角色、意义、情境等,并了解符号互动主义对于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解释。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对符号互动主义理论进行应用。
四、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学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学理论主张社会现实是通过人们的交往和互动而被建构的。
复习时,需要关注社会建构主义对知识、权力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以及社会建构主义对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的解释。
此外,了解社会建构主义与其他主流社会学理论的对话和争议也是重要的。
五、犯罪学理论犯罪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犯罪的成因和社会对犯罪的反应。
复习时,应关注犯罪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如社会学派和心理学派的犯罪解释、刑事法律的功能和限制以及犯罪控制策略等。
此外,对于当代犯罪问题的分析和应对也需进行深入研究。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全)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
一、重要名词解释:
家庭结构社会交往犯罪社会制度过度城市化社会需要社会分层社会分化初级社会群体社区家庭贫穷文化论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控制科层制社会群体越轨行为
二、重要知识要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论点是哪三点?
2、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功能?
3、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点。
5、人际关系影响的因素?
7、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
8、什么是社会趋同论?
9、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10、什么是社会控制?它的功能?
11、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
12、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特殊社会化的异同。
13、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4、社会保障功能是什么?
15、社会变迁的原因?
16、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点?
17、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仅供参考)社会学重点备考
社会学重点备考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2.社会:人类的生活共同体3.社会结构:分为宏观和微观结构,社会的宏观结构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即整个社会的构成状况,包括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社会的微观结构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或基本单位之间的结构现象。
4.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与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5.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6.社会群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群体是指一切通过某种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而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和情感的人群。
7.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的总称。
8.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由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结构发展为分别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结构的社会过程。
9.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经济范畴)10.阶层:由经济地位或社会特征相似的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
(划分依据不一定是经济的)11.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与地理空间中位置的变动。
12.社区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地域内靠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来维系的人们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13.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是指人口由分散到集中的现象。
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基本观点和方法:实践的观点和方法;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原则: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原则;结构与过程相统一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2.定量研究的具体方法较多使用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搜集资料,主要应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数理模型等手段,探索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搜集资料的方法:问卷法、实验法分析资料的方法:描述与解释3. 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4.社会的基础:(1)物质生产活动(2)人口要素(3)资源环境要素(4)文化要素5. 社会类型(1)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2)社区与社会(3)“机械团结的社会”与“有机团结的社会”(4)狩猎与采集的社会;畜牧的社会;初民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
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绪论1、社会学的产生标志:孔德,《实证哲学教程》【选择】实证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以接受。
2、斯宾塞的观点: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一样,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
3、迪尔凯姆的观点:社会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
4、社会学学科特点: (1)整体性观点、 (2) 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3)科学性、 (4)应用性、 (5)建设性和批判性【简答】第一章社会及其构成1、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本身是真正的客观存在,它是独立于个人,更是超乎于个人的另一个整体。
这一整体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更大一些,社会有自己的结构和运转规则,而这些规则又不一定反映个体意志。
2、社会唯名论认为只有每个个体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社会不过是用来称谓一群人的名称而已。
它是个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组合。
3、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俗、信仰和价值等。
【名词解释】4、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选择】5、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6、文化丛是指由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
【名词解释】7、文化模式是相关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8、文化的功能: (1)整合功能、 (2)导向功能、 (3)维持秩序的功能、 (4)传续功能【简答】9、亚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论其他民族的文化。
第二章人的社会化1、社会化的含义: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
【名词解释】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 (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4)明确生活目标、 (5)培养社会角色【简答】3、社会化结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最新大学考试复习资料-社会学重点整理
社会学重点整理第一章1、社会唯名论:“2〞=社会整体,“1〞=社会中的个体。
社会只是一个虚名,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即“2〞=“1〞+“1〞。
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唯实论:社会本身就是真正的客观存在,是超乎个人的另一实体,即“2〞>“1〞+“1〞。
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标准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3、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研究对象〕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研究社会的运行与变革。
〔2〕综合性〔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收入、生活状况等)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人口状况(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等结构)医疗条件风俗习惯妇女地位文化程度生育观念(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生活方式(独身、丁克家庭)〔3〕实证性〔研究方法〕社会学知识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证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从中检验理论假设,分析概括出理论知识。
实证性既是社会学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学区别于社会哲学的关键所在。
社会学的研究是真实的而非虚幻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精确的而非模糊的;肯定的而非否认的。
4、社会学的功能:〔1〕描述功能社会学使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搜集和整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信息,为深入地认识和有效地管理社会提供可靠的感性经验资料。
〔2〕解释功能社会学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抽象,将描述功能得出的感性资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开展及其过程作出科学的解释。
社会学的解释功能是社会学理论综合能力的表现。
〔3〕预测功能预测功能是前两种功能的进一步运用。
对社会关系及其表现的开展趋势、前景、可能性和后果进行研究。
〔4〕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研究实现、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开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是社会学的重要任务。
社会学期末重点
一、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一)创立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孔德和斯宾塞时间:19世纪上半叶特点:(1)与哲学关系密切;(2)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3)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
(二)形成阶段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涂尔干和韦伯特点:(1)社会学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法,终于形成了独立的学科;(2)社会学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与其他学科的区分越来越明显;(3)维护型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明确。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社会的运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因此,重要的是找出社会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这是社会学研究的真正关键所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特别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主张应从经济条件出发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是形成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这样,一方面要从基础中探索出各种思想观念及其行动,另一方面要探索出这些观念是由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产生的。
•重视社会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个事物。
在研究具体社会现象时,要把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心理的种种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这是社会学思维方式主要特点之一。
•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的不可避免性。
(四)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主要理论传统1、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主要观点: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这个有机体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维护这个有机体的生存而存在。
认为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的整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社会的平衡。
2、冲突理论冲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的。
这一理论认为: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是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一面,而且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
江西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汇总重点理论解析
江西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汇总重点理论解析社会学作为一门关注人类社会行为和结构的学科,是考研社会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社会学知识,本文将对江西省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进行汇总,并对其中的重点理论进行解析。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考研的考生来说,熟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社会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形态的变迁源于经济基础的变动。
2.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社会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这一斗争中社会结构将发生变化。
3.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它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其获得的报酬。
二、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是社会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各个部分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社会的运行。
1.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是指社会中各个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维持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如政府维持社会秩序,教育提供知识和技能培养等。
2.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组织和角色的组合和排列方式,包括家庭、学校、政府等各种组织。
三、符号互动主义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理论认为人们通过符号交流来构建社会现实,强调个体对符号的理解和解读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
1.符号符号是指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和意义的一种方式,可以是语言、手势、符号等。
2.社会建构社会建构是指社会现实是由个体共同构建和维持的,个体的观念、意义和行动通过交互作用而产生。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是考研社会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和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地开展社会学研究至关重要。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向受访者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来了解他们的态度、看法和行为。
2.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经验、观点和感受。
社会学科重点整理
社会学科重点整理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
在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大量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这些内容在社会学的整体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社会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社会学的基本理论1.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互动关系,认为社会是由各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相互配合以满足社会整体的需要。
2.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社会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变革是冲突的结果。
3. 交互主义理论:关注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意义的构建,认为个体通过互动来塑造社会意义。
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1. 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组织、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和结构。
2. 社会化: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成长过程和社会角色的习得。
3. 社会不平等:研究社会阶级、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引起的社会不平等。
4. 社会心理学:探索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过程。
5. 犯罪与社会控制:研究犯罪问题、刑法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基于观察、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等,寻求客观的事实和规律。
2. 解释性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解读和理解,寻找背后的意义和原因。
3. 参与式研究方法: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密切互动,使研究过程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4.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似和差异,寻找共同点和特殊之处。
四、社会学研究的应用领域1.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制度和教育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如教育不平等、学校暴力等。
2. 市场社会学:研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消费行为、商业伦理等。
3. 环境社会学: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4. 媒体与传媒社会学:研究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和媒体的社会功能。
5.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对社会问题的干预和改善。
社会学重点,及复习框架
社会学重点,及复习框架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1)奥古斯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2)孔德认为,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3)1897年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1903年以《群学肄言》出版。
严复被认为是引入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1)第32页看3.社会需要对人的行动的意义要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由低到高形成一种阶梯状关系。
它阐述了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激励作用。
2)第36页看2.文化的分类要求会判断什么是物资文化和精神文化。
要点:产品文化:住房、衣物、交通工具等物质文化文化智能文化:自然科学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精神文化规范文化:风俗习惯、礼仪规则、社会制度等理念文化:宗教、信仰等3)第42页看2.文化的相对差异.要点:1主文化:一定族群中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文化。
2亚文化: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3我族中心主义:指站在本名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名族的文化优于其他名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4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
不能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用本民族的价值观点去判断其他民族的价值文化。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指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4)明确生活目标;(5)培养社会角色。
3)社会的主要机构:(1)家庭;(2)同龄群体;(3)学校;(4)工作单位;(5)大众传播媒介。
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
4)以自身成长经历探讨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参考答案: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大众传播媒介都属于初级社会群体,它们有以下功能:(一)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二)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三)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四)维护社会秩序;(五) 初级社会群体的负功能:1 社会初级群体的过分发展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发展,群体与成员的亲密感情、群体对其成员的过分满足都可能造成个人对社会初级群体的过分依赖,从而抑制他在社会中的发展;2 当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价值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一致时,成员对其群体的忠诚可能会损害社会利益。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社会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社会2.社会组织3.规范与价值观4.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5.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三、社会学理论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2.冲突理论3.交互主义理论4.社会建构主义理论5.其他重要理论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及其科学性2.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3.社会学研究的方法a.实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统计分析等b.理论分析方法:文献阅读、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c.实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实证研究等4.社会学研究的伦理问题五、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1.社会变迁的概念及其类型2.社会变迁的驱动力3.社会发展的概念及其指标4.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六、社会控制与社会变革1.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2.社会控制的手段和机构3.社会变革的概念和类型4.社会变革的影响因素和路径七、社会学应用1.社会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2.社会学在政府和社会管理中的应用3.社会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4.社会学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八、社会学的发展与前沿研究领域1.社会学的发展历程2.国内外著名社会学家及其代表作品3.社会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及热点问题以上就是社会学概论的总复习重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复习,适当做题、讨论和总结,加深对社会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重难点,理清知识框架,注重综合性复习和运用,有助于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化概念及其理解马克思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简单而言,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中则认为对文化有三个层次的理解:最宽尺度的文化、中尺度的文化和小尺度的文化。
最宽尺度的文化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中尺度的文化主要是指制度和规范文化,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创造、选择、积累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习惯和生活方式。
小尺度的文化仅指文化科学知识。
广义的理解又称作大文化观。
大约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就有了这种观点,此时人们将农业、手工业、商业、教育等活动都归入了文化范畴,认为凡是与自然状态、天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现象,即文化涵盖了人类的全部文明成果。
狭义的理解认为文化不包括物质因素,只包括精神因素,即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而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2、人的社会化的涵义及内容涵义所谓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尹宝华)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王思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A传授生活技能 B教导社会规范 C指点生活目标 D提供角色人选4、社会群体及其类型所谓社会群体,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
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这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典型的一种划分类型。
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和首属群体。
它是指成员之间的互动具有面对面的交往、合作的特征的群体。
在这种群体里,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空间上极为接近,并具有强烈的一致感和自我意识,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体(同辈群体)、邻里、成年人的朋友群、工厂的班组人群、机关的科室人群等。
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其他群体和次属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目标结合起来并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在次级群体中,成员的互动形式主要是间接的,成员之间的了解比较有限,个人的情感投入受到一定的限制。
次级群体的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学校、工厂、政府部门等。
一、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第一,活动空间的接近。
第二,交往各方社会差异较小。
第三,相互交往比较自由,没有过多的约束、限制。
第四,交往具有经常性、持久性。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1、规模小2、经常、持久、直接的面对面互动3、浓厚的感情色彩4、多重角色5、成员的难以替代性三、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并在各方面表现出来,最突出的表现是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逐渐衰落。
四、具体表现1.初级群体的原有功能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发生了较大转移。
比如,生产功能、教育功能有原来的在家庭这样的初级群内开展,已经外移到专业化的工厂、公司、教育机构内开展等。
2.初级内部成员关系日趋淡化。
比如,由于社会流动的加速,人们之间的交往(像朋友、邻里等)越来越带有短暂、间接、功利的特点,感情色彩减弱,造成初级关系数量的减少及质素的下降。
3.有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居住在城市居民楼里的“邻居”,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初级群体。
五、原因1.人们从依赖感情和私人关系来处理问题转变为依靠社会分工、规章制度来处理问题,使社会更为合理化、完善化。
2.人在社会中的自由独立性增强。
个人自主性、个人自由度增加,使得自己的事情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涉。
3.社会一体化的健全,更大范围的整合,使得初级群体的衰弱。
初级群体的典型——家庭5.社区分类所谓社区,就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1、农村社区的涵义及其特点所谓农村社区指的是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
它可以是一个小村落,也可以由几个毗邻的村落组成。
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社区形式。
特点人口密度稀疏,社会结构简单。
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
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
社会流动性小,传统文化浓重。
中国农村社区的变迁经济结构由单一性变为多样性。
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农村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
详见P169 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2、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者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城市社区的特点(1)人口聚集规模大、密度高。
(2)经济活动复杂,职业门类众多。
(3)组织程度高,社会结构复杂。
(4)社区居民异质化程度高,生活方式多样化。
(5)人际关系以业缘为主,人际交往感情色彩淡薄。
详见p171 城市的类型及城市的区位结构6.社会制度涵义及类型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王思斌)社会制度亦称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保证社会正常的运行,调整特定领域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由人们长期的互动所形成并为大多数人所遵循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尹保华尝试性定义)社会制度的类型(一)本原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制度中,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的、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成为“本原制度”。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制度形式,经济制度主要指那些表现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制度,一切经济制度,都是人们广义的生产关系的直接体现,也是一定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制度化结果,以人们的所谓“财产关系”,特别是以财产的所有权问题为核心的内容。
家庭制度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几乎承担者所有的社会功能,而家庭制度则成为家庭发挥各种功能的支持条件。
广义的家庭制度包括婚姻制度、生育制度、财产分配制度、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制度等,。
这些制度维系着家庭生活和家庭共同体的延续,也维系着整个社会的秩序。
(2)派生的社会制度所谓派生的社会制度,是指在本院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分化、铲射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
比如由于家庭功能的分化而发展出来的教育制度等。
派生的社会制度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的派生制度还在不断地产生,比如显得意义上的科学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等。
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就是通过权力机构、国家机器等对社会、群体或集团的活动进行协调、监督与控制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有意识地、系统地、正规地传授过程中所确立的规范体系和组织体系、设备设施等的总和。
3、宗教制度所谓的宗教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对于宗教传播、宗教组织的存在形式、宗教的地位所确立的一整套原则、规范体系。
(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正式的、有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它们在组织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维持和实施。
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地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甚至一些潜规则等。
非正式制度对于正式制度发挥着支持、补充作用,但如果不加以“理性”运用,也会引发许多或严重的负面后果。
7.社会变迁概念及要点所谓社会变迁,从广义上,社会变迁包括社会整体的变化和部分变化,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方面的变化;而狭义的社会变迁则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所发生的变迁。
社会变迁理解的四个方面(溪从清)第一,就其范围来说,凡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道德、习俗、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
第二,就其性质来说,社会变迁不论是量的变化或是质的变化,前进的或是后退的,有益的或是有害的,有计划的或是无计划的,都是社会变迁的表现。
第三,就其速度来说,社会变迁有突发的、急剧的或渐进的、缓慢的,暂时的或长久的。
第四,就其趋势来说,前进或向上的社会变迁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变迁包括社会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
社会发展是社会前进的或向上的变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
从外延看,社会变迁比社会发展广泛;从内涵看,社会发展比社会变迁深刻。
社会变迁的理论(王思斌)详见p256唯物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社会变迁理论进化论:孔德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理论循环论:汤因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论,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轮论,熊彼特的“经济周期”论,奥格本的“文化堕举”论功能论:帕森斯的社会变迁理论,新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冲突论:传统冲突论的社会变迁思想,现代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8、社会分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及划分标准“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划分标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的多少,人们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处于指挥地位还是被指挥地位),占有劳动所生产的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
其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具有决定性作用。
基本内容第一,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它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
第二,阶级是由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共同的利益使得他们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
第三,阶级内部可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同一阶级不同阶层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有差异,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四,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时,就可能爆发社会革命。
第五,阶级的消亡有赖于消除阶级产生的基础,消灭私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基础。
所谓社会阶层,是指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
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韦伯主张从财富、权力、声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帕雷托的“精英循环”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层成员和下层成员的社会地位是凝固不变的。
稳定的等级结构是稳定的经济状态的产物,因而仅仅是静止的农业社会的典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