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短临预报评定业务系统的构建与功能
合 、 隆淖 、 补 纳林 套 海 、 哈腾 , 锦 后旗 包 括 团 结 、 杭 头
道桥 、 海 , 沙 五原 、 海 、 尔 湖 、 吉 泰 , 拉 特 莳 套 塔 天 乌
大风 冰雹 、 雷暴 、 强降水 天气 及 引发 的山洪等 气象 灾 害发 生 .给我 市 的农 牧 业生 产及 人 民的生活 造成 较 为严重 的影 响 。 了配 合地 方政府 防灾 减灾 、 为 有效 的 减 少 和降低 气 象灾 害天 气造 成 的损 失 。这 就 需要 短 时、 临近天 气 预报 的及 时和 准确 。为 了规 范业 务 流 程 , 验 短 时 、 近 降水 预报 的准 确 率 , 且 减轻 预 检 临 并
14 预 报 评 定 .
研发 及半 年 多 的实际业 务 应用 , 果 良好 , 效 解决 了短
临天 气 预报业 务 中 的软实 力 。本 文 将全 面 介绍该 系
统 的功能 和方 法 , 全 区预报 务人 员交 流 。 供
1 短 时 降 水 量 绝 对 误 差 的 评 定
1 1 短 时 、 临 预 报 时效 及 实 况 的 确 定 . 短
隰 3 短 时 ( 近 ) 报 评 定 结 果 临 预
象, 1() 85, 2 05: —1 0 4
( 转第 8 下 9页)
2 1 年 第 6期 01
内 蒙 古 气 象
8 9
J务运 行 中 出现 过 的 故 障 现 象 及 维 护 方 碰 的 注 意 事 项 、 验 总结 。做好 雷达 维护 保 障工 作 。 经 维护 人员 还 要 增 强对 整 个 雷 达 系统 的 维 护 和保 养 意 识 : 入 深 了解 各 个 系 统 的 工作 流 程 , 定期 检查 、 测 雷达 部 检 件、 内部 参 数 ; 时 掌握 系 统 的运 行 状 况 , 随 当系 统 出 现敝障时 , 要仔 细 分 析 故 障原 , 办法 排 除 , 时 想 同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天气预报手段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为了满足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短期临近天气预报优势越发明显,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气象复杂多变,传统天气预报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全新的天气预报形式。
短期临近气象预报是指对未来十二小时天气变化趋势进行预告,具有预报时效强等特点,特别是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应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可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效果。
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用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应用,能够为气象服务提供基础保障,也能够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气象服务部门关注的重点内容,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发展总目标是开发中尺度预报模式,提高中度降水系统和预报能力,使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可以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气象服务。
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发展已经足够成熟,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应用能够使气象预测更加便捷,也可提前向农业等部门发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各个部门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降低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等影响。
一、短时天气预报概述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主要是运用天气雷达探测、气象卫星云图等技术替代传统的气象监测手段,准确预测短期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各类气象灾害问题,如冰雹、龙卷风等。
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突发性特征,一旦发生会带来严重损害。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天气预报中特定内容,主要是监测当天0-2小时内气象情况。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应用较为广泛,气象部门接收到临近天气预报信息后,对预报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使人们可提前做好防灾减灾措施,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等多种方面的影响,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1]。
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优势(一)时效性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传统天气预报只能够在天气预报前一天或者是某个固定时段进行预报,时效性较差,无法准确预测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导致气象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自动预警系统简介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自动预警系统简介
张深寿;王新强;李春飞
【期刊名称】《福建气象》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短时突发灾害性天气发展迅速、历时短,局地性强。
生命史短,从几个
小时到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
提前自动识别和报警提醒,可以使气象预警服务更主动。
现有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如PUP、SWAN等,主要有两个不足:一是预警范围大、针对性不强,不适合市县使用;二是单纯用反射率强度进行预警没有分强天气类型,容易受地物、超折射等的影响虚假警报。
本系统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SCIT算法得出的风暴结构属性,结合探空的特殊温度层高度,引入算法识别冰雹、雷雨大风、强雷暴等强天气类型,利用分区预警的概念设置预警区,精准预警正在影响或未来1小时内将要影响的强天气区,并用声音、图像闪烁、短信等手段告
知值班预报员,提高实际业务中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应急能力。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张深寿;王新强;李春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48
【相关文献】
1.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广东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检验分析
2.南宁机场一次非典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经验总结
3.对建立短时临近预报和城市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的思考
4.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
5.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优势天气的变化往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灾害。
天气预报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则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两者的定义、优势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着手,探讨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在防灾减灾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来了解一下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概念。
短时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短时间内(通常在72小时内)发生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和警示的工作。
它主要包括降水、温度、风力等方面的信息。
而临近天气预报是指对未来数天内(通常在3-7天内)天气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的工作。
它主要包括气压系统的变化、气候季节性特点等信息。
两者各有侧重,但都对于预防灾害和减少损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一,有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发布可以提醒人们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如暴雨、冰雹、台风等极端天气,人们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清理排水沟、加固房屋、转移财产等,从而减少灾害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其二,有利于指导决策。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信息,适时制定和调整灾害防范方案,保障公众的安全。
在风暴来临之前,当地政府可以及时发布撤离指令,引导人们转移到安全地带,从而避免生命财产的损失。
其三,有利于引导公众行为。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引导他们采取相应的行为。
在高温天气来临之际,人们可以减少室外活动,增加水分摄入,加强防暑降温措施,以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其四,有利于监测和预警。
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发布可以帮助监测雷电、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并及时发布预警信号,提醒公众注意防范,避免受到灾害的侵害。
在实际应用中,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中国南方的雨季,短时天气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可以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相关地区的居民和政府提供宝贵的防御时间和机会。
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介
胡启元,姚静,王楠.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介陕西气象,2019(5):44-50.文章编号:1006-4354(2019)05-44-07陕西省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介胡启元,姚静,王楠(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4)摘要:陕西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称NIFS短临系统)是一套集实况监测、智能报警、预警发布、人机交互和上下联动为一体的多功能预警业务系统(主要面向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一线业务人员,通过与陕西省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一体化平台、SWAN系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集约衔接,实现对省、市、县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服务的及时有效支撑(NIFS短临系统首创性研发了陕西0〜2h分钟降水预报、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暴雨客观预警等产品,通过报警信息自动推送、预报指导客观定量、上下在线互动留痕等方式,帮助各级气象台加快改进现有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体系,并为决策部门改进和完善陕西现行短临预报业务制度提供一定帮助(本文介绍NIFS短临系统主要功能及部分关键技术,包括天气实况监测、智能报警、强对流天气预报制作、人机交互订正、预报检验评估、智能管理等系统功能与暴雨预警信号智能报警关键技术,为其他省份气象部门研究开发本地短临业务系统提供参考(关键词:短临预报;功能介绍;暴雨预警;融合技术中图分类号:TP311.52:P409文献标识码:A陕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地理条件复杂,纵贯3个气候带(北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和中温带气候),气象灾害尤其是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省GDP的1%〜3%,是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频发的省份之一,而陕西现有短时临近业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突发强对流天气精细化预报服务制作发布需求。
根据中国气象局《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发展计划(2016—2020年)》$%和陕西省气象局“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陕西急需发展建设一套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的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
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
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根据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小结:
1. 预报准确性提高: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改进,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预报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
系统能够准确地预测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包括降雨量、风力等。
2. 灾害防范能力增强: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准确性提高,使得灾害防范能力得到增强。
天气灾害如暴雨、强风等可以提前预警,有助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交通运输安全得到保障: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使得交通运输安全得到保障。
预测道路条件,特别是在恶劣天气下的道路状况,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
4. 生产活动优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使得农业、能源等生产活动得以优化。
农业生产可以根据天气预报进行合理安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能源行业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制定合理的供应计划,以应对气象条件的变化。
5. 城市管理提升: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对城市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预测天气变化有助于城市管理部门调整公共设施和资源的使用,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紧急应对能力。
总的来说,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情况明显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度,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管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的安全和发展水平。
第 1 页共 1 页。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及服务策略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及服务策略发布时间:2021-08-09T15:04:15.670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7月13期作者:王燕[导读]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我国近几年在气象系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一项高质量高时效的特殊天气预报。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预测重大灾害性特殊天气方面效果显著,在基层气象业务中应用广泛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川甘孜泸定县气象局王燕 626100摘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我国近几年在气象系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一项高质量高时效的特殊天气预报。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预测重大灾害性特殊天气方面效果显著,在基层气象业务中应用广泛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最近几年,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基层气象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提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水平。
基于此,本文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做探讨,以利于进一步发展基层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为有效促进基层气象业务服务的进步奠定基础,并提出以下几点服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基层气象服务引言: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导致许多自然灾害频发,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它能够准确及时预测极端天气可能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给气象部门及时准确的传递预报信息减少因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的经济损失和影响,提供有力支撑。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以其准确高效等主要特点,在天气预报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自己的明显优势。
特别是在基层气象服务灾害性天气预报中,伴随着基层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发展,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已经发展成为基层气象部门防灾减灾最重要的新技术影响因子,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出来。
基层部门都开始重视短时临近天气预测能力的提升,并积极地为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层气象部门开展短时天气预报的应用,其意义显而易见。
1.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简述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是利用天气雷达探测、气象卫星云图等现代气象监测的手段,可以准确的预报短时间内突发的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强降水等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这些天气往往具有突发性,而且来势猛、时间短,致灾性强的特点;临近预报是短时天气预报中的特定内容, 专指当时的天气监测和 0~2 小时的外推预报。
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实施指导意见
附件2: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一、目的强对流天气的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的目的是提高预报员应用各种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各类强对流天气特征的识别能力,明确各级业务的分工和业务流程,提高强对流天气短时和临近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率。
二、原则(一)充分应用各类资料原则在强对流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中应当充分应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和其它新型观测资料以及各类数值分析预报产品;在使用观测资料前应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提高预报员的资料分析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二)准确率优先兼顾时效原则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主要用于防灾减灾,因此必须将监测预报准确率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时效,为此在大力开发客观监测预报技术的同时,应当加大预报员的总结和培训工作。
(三)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原则大力发展强对流天气的客观识别技术、客观外推技术、各类资料融合技术和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及其产品解释应用业务,加强预报员对RAFS产品和多种探测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短时临近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
(四)预报产品形式的一致性原则为方便各种预报产品的上传下达、订正以及预报结果检验,各级气象台站应使用统一的预报产品形式(或格式)以及其中的强对流天气分类标识。
(五)业务集约化原则实现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流程合理化,业务分工的集约化,减少系统开发和产品加工的重复劳动。
三、主要业务内容(一)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报警业务根据《全国短时、临近预警业务规定》(气办发〔2010〕19号)规定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警戒区域。
针对一般对流和强对流天气(包括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冰雹、雷电等),利用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新型探测设备开展实时监测业务。
卫星云图: 根据云图上云或云区的型式、范围大小、边界形状、色调、暗影和纹理对不同天气系统进行云分类识别;利用云图上云区的型式和云顶亮温等,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天气系统和对流天气的强弱,形成天气系统类型分析产品。
宁夏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监测预警平台简介
6 l 8
干
旱
气
象
3 1 卷
数 据库 及相 关后 台程 序做 出正 确 响应 。
1 . 2 平 台组成 部分
根据 平 台功能设 计 , 集 中力 量 进行 了专项 开发 。
平 台基 于 B / S+C / S开 发 模 式 , 采 取 模 块 化 设 计 方案 , 由数 据 运算 程序 集 、 数据 库 和 网站 3个 部分 组 成 。其 中 , 网站和 数据 库部 分单 独 配备 了服 务器 。 数据 运算 程 序集 则 由分散 于各 业 务计算 机 上 的软件 组成 , 这 些软 件 又可 分 为 旧业 务 软 件 改 进 而成 和新
( 图2 ) 。各模 块 主要功 能 如下 。
、 £ =
H 、 f I I h … -  ̄ ' h l 、 I 臀戒 及关} . 山
象灾 预报子 系统 多模式预报榆验评估 综 合集成钡报 预报预臀快速制作分 发
知 识培
1 臼 『 目
目 日
图 2 宁 夏 短 临 监测 预 警 平 台结 构 图
开发 程序 2部 分 。平 台 建设 涉 及 方 面 较 多 , 采 用 的
完成 了网站 、 数据库 、 多模 式要 素 预报检 验和 动态集 成 预报 等平 台主要组 成 部分 。为继 承气 象 台原 有 的 研究 开发 成果 , 我们 组 织 专 家 和 预报 员 对 其 进行 了 集体 讨论 和评 估 。优选 了具 有 常 用 性 、 可 对 比性 强 和再 开发 价值 高等特 点 的优 秀开发 成果 做为 改造对 象, 使 这些 软件 具有 自动 输 出 可用 于 网站平 台建 设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永胜县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及精细化服务策略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永胜县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及精细化服务策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近年来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更加凸显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因此,如何提升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时效性和精细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永胜县气象业务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精细化服务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基层气象;精细化服务前言:目前,我县虽已制定短临天气预报业务方案、并且通过不断提升预报技术、改善服务产品的时效来提升其准确率。
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观测站点稀疏、数据质量不高、数值模式不够精细等等,使得短期天气预报仍然存在一定误差。
同时,虽然逐渐将服务精确到乡镇、村委,但由于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天气形势的变化等因素,使得基于短临预报技术的服务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强完善短期天气预报业务体系,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迫在眉睫。
一、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应用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对精准性、时效性要求更高。
而作为公共服务产品之一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目前来看,各区域各行业对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需求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项业务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就当前而言,虽然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已经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观测仪器设备性能不稳定、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误差等,导致所提供的预报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之专业人才匮乏,使得基层业务工作人员对有效开展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相关工作有一定难度。
此外,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个性化需求,现有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产品尚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且缺乏相应的订制服务方案[1]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基层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存在问题(一)预报准确率有待提高目前永胜县自动站站点虽有40余个站点,但一半以上为单要素或两要素站,观测数据质量不够高,因此对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制作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和局限性。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省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于09年正式投入使用,容纳了有利于短时临近预报的各种信息和方法,涵盖地面自动资料、雷达拼图预报指标、风暴信息、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警示信息等,充分利用了本市上下游的自动站和乡镇雨量站资料,对其适时收集、处理和显示,用于制作短时临近预报。
1、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灾害性短时临近预报的**要素信息预警,上游临近测站的**要素变化为雷暴、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提供短时临近预报的预警信息和预报指标,通过对个例的分析,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提供服务。
(2)风暴信息的应用,准确风暴强度,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及冰雹尺度,及强冰雹概率,根据上游台站相关信息,周边台站关注其发展,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号。
(3)雷达拼图是短时临近预报的最主要手段,尤其是暴雨、雷暴、冰雹的短时临近预报,从单部多普勒雷达可以得到重要用于短时临近预报的资料,通过观测员对图像的检测,比较容易实现对龙卷和锋面的识别,此外,通过计算机还可以得到关于强风切变、降水率等重要的资料。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能把降水、危险天气信息、闪电信息、雷达拼图在计算机屏幕上组合合拼高分辨率显示,便于比较、归纳和综合分析。
2、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预报中发挥作用在临近预报中,降水预报可能是人们最关心的。
此外降水与其他各种参与的预报之间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降水预报理所当然的在短时临近预报中首先得到重视。
对雷达和卫星图像作客观外推是降水短时临近预报的主要方法,可以借助系统,给天气回波图像规定一些统计参数,从而做出预报,比较适用于那些回波移动有一定相关方向。
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客观方法以外推法为主,可以通过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中的报警信息和预警发布平台识别单体,然后对其跟踪。
另外一种跟踪方法为区域跟踪,即跟踪发射因子超过一定阈值的区域,并通过外推给出区域未来的位置。
例如针对今年“三夏”由于受前期低温、阴雨、寡照等多种不利天气因素影响,今年我市夏收作物收割期推迟约一周左右。
短时临近交互预报系统 VIPS 2.0手册
短时临近交互预报系统(VIPS 2.0.1版)操作手册2009年8月北京市气象局目录1总体概述 (1)1.1运行环境 (1)1.2运行程序包 (3)1.3启动 (3)1.4主界面 (4)2系统功能 (5)2.1数据选择时间轴 (5)2.2菜单栏 (7)2.2.1文件 (7)2.2.2选项 (9)2.2.3预警 (9)2.2.4数据 (12)2.2.5地图 (13)2.2.6关于 (15)2.2.7 外部程序 (16)2.3工具条 (16)2.3.1保存按钮 (16)2.3.2重置按钮 (16)2.3.3区域显示快捷键 (16)2.3.4预警相关按钮 (17)2.3.5数据按钮 (17)2.3.6 数据显示与隐藏按钮 (17)2.3.7 产品制作按钮 (17)2.4图层操作按钮 (19)2.4.1鼠标位置表示按钮(Gestures) (19)2.4.2中心位置导航按钮(Navigation) (20)2.4.3图层移动按钮 (20)2.4.4测距按钮(Distance) (20)2.4.5单体选择按钮(CELL) (20)2.4.6自动站按钮 (21)2.4.7风廓线按钮 (22)2.4.8区域按钮 (23)2.4.9预警区域圈画按钮 (24)2.4.10 添加地标 (24)2.4.11显示图层按钮 (25)2.4.12缩放按钮 (26)2.4.13改变形状按钮 (26)3数据操作说明 (27)3.1实况数据 (27)3.1.1雷达反射率 (27)3.1.2自动站 (28)3.1.3闪电定位 (29)3.1.4风廓线 (30)3.1.5全国闪电 (34)3.1.6微波辐射 (36)3.1.7高空探测 (38)3.2预报数据 (38)3.2.1回波外推预报数据 (38)3.2.2风暴追踪数据 (39)3.2.3快速循环短时预报产品 (41)4预警制作流程 (42)4.1编辑预警文本信息 (42)4.2圈画重点预警区域 (44)4.3发布预警信息 (45)4.4解除预警信息 (48)附录1预警制作流程 (51)附录2用户使用记录 (53)1总体概述VIPS是V ery-short-range I nteractive P rediction S ystem的首字母缩写,系统中文名称为:短时临近交互预报系统,是一个用于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制作与发布的业务平台。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近年来,强对流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和预警成为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是指在短时间内,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目的是及时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减轻灾害损失。
然而,由于强对流天气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预报工作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
首先,强对流天气具有短时性和临近性的特点,预报工作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准确预警信息的需求。
然而,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常常受到复杂的气象要素交互作用的影响,预报难度较大。
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气象部门不断引入新的观测技术和数值模式,利用雷达、卫星、探空等手段获取更多的观测数据,提高天气观测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同时,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演,建立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模型,提高预报精度。
其次,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挑战还体现在对天气要素的准确预测上。
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与气温、湿度、风等多种气象要素密切相关,因此,对这些气象要素的准确、及时预测对于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气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追求更高的天气模式分辨率、不断完善数值模式的物理参数化方案、优化数据同化算法等。
同时,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大量观测数据和历史预报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高对天气要素的预测能力。
此外,强对流天气预报还面临着观测数据不足和信息传递不畅等挑战。
观测数据是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基础,但由于资源限制和地理因素,观测站点并不完全覆盖每一个地区,导致观测数据的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气象部门不断加强和拓展观测网络,提高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频次。
另外,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的传递也是关键,需要及时、准确地将预警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
为了加强信息传递,各地气象部门建立了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系统,运用新媒体和手机短信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024年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范文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强对流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短时临近预报作为气象预报的重要手段,对于防范和减轻强对流天气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技术的进展与挑战进行详细探讨。
二、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及影响强对流天气是指具有强上升气流的天气系统,包括雷暴、龙卷风、冰雹等。
这类天气具有突发性、短时性、剧烈性等特点,往往带来严重的灾害。
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和预警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的发展(一)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云层的变化、降水强度等信息,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雷达探测技术雷达探测技术是短时临近预报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雷达探测,可以实时监测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近年来,雷达探测技术的精度和覆盖范围不断提高,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来源。
(三)数值预报模型数值预报模型是短时临近预报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建立气象要素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值预报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进展(一)预报精准度的提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精准度不断提高。
通过卫星遥感、雷达探测和数值预报等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时间和强度,为防范和减轻灾害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业务流程的优化随着业务技术的进步,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不断优化。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和精准分析,提高了预报的效率和准确性。
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实况数据显示
雷达三维拼图(CAPPI)
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置反射率值(单位DBZ)
水平方向为等经纬度格点()
雷达三维拼图(CAPPI)VS PPI(1.6°)
雷达三维拼图(CAPPI-2km)VS PPI
低层CAPPI的局限性
判断对流系统的强弱(一)
变换高度
判断对流系统的强弱(二)
龙卷 寒潮 雾 大风 冰雹 高温 雷达特征量 雷达报警 强阵雨、暴雨 积冰 沙尘暴 积雪
强阵雨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雨量(mm)
暴雨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雨量(累计时间长度)
冰雹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冰雹直径(mm)+出现时间
龙卷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类型与方位(代码)+出现时间
– BasicGeoInfo:基本地理信息数据(主要是shp格
式)。
– Image:系统运行需要的一些图标等文件,该目录下
的文件无需修改。
– LOG:记录系统日志目录,每次启动SWAN,将会在 该目录建立一个新的文件,记录系统运行的基本情况。 该目录下的文件默认保存10天,可以自行设置保存的 时间长度。
未来1小时的累计降水预报,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
风暴移动路径预报(STM)
红色方块表示风暴过去1小时每隔6分钟的位置;红色十字表 示风暴未来1小时每隔6分钟的位置;红色圈圈表示风暴当 前的位置和风暴的大小直径;红色连线表示风暴的轨迹。
风暴移动路径预报(TITAN)显示
• 蓝色边界线为风暴过去的边界
– 字符串、浮点数、整数、颜色、布尔型和枚举型
数据等六种
– 前三种可以直接在属性项的输入框中输入字符串 – 颜色属性可以通过直接输入R、G、B颜色设置,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是一类基于各种数据和模型的技术手段,用于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进行预报的系统。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气象、交通、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首先,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气象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雷达、卫星、气象探测器等观测设备的不断发展,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获取和处理观测数据,进而提供更精确的天气预报。
这对气象部门提供准确的预报信息,帮助社会各界做出决策和应对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可以预测强对流天气、小尺度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帮助人们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其次,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合理安排路线和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可以提供道路湿滑、能见度不好等特殊天气条件的预警信息,帮助司机避免危险,提高交通安全性。
此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可以用于预测航空运输的气象条件,帮助航班安全起降,并且合理规划飞行路线。
另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大,适时合理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非常关键。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准确预测未来几天内的降水量、温度等条件,帮助农民决定何时进行田间操作,如播种、施肥、采摘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此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可以提前预测干旱、洪涝等极端气象事件,帮助农民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减少损失。
最后,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能源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天气条件对能源的供应和使用是有影响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能源的产生和利用都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准确预测未来几天内的太阳辐射、风速等天气参数,帮助能源公司合理安排能源生产和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可以提前预测冷暖气候的转换,帮助人们进行采暖或制冷等能源消费计划。
2014年综合竞赛多项选择题2
1.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之“六个有”是:(BCDEGH)A. 有领导机制B. 有固定场所C. 有信息设备D. 有信息员E. 有定期活动F.有宣传栏G. 有管理制度 H. 有长效机制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BCDE)A.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B.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C.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颁发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资质证的;D.隐瞒、谎报或者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E.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F.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3.《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中提到,建立两卡发放制度,县级统一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分别发放给。
(AC)A.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B.气象信息员C.全村村民D.市民4.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
( ABCE )A.应急预案启动标准B.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C.预防与预警机制D.气象灾害应急演练E.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5.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包括。
( ABCDE )A.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B.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C.开展农村经济信息服务D.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E.收集和反馈气象服务需求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在建立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接收和播发设施,并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ABE)A.交通枢纽B.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域C.各乡镇所在地D.各村(居)委所在地E.气象灾害易发区域10.气象信息员包括。
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
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一、引言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是现代气象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
本文将对____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____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1.技术创新____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各个国家的气象机构和科研机构在卫星遥感、雷达探测、数值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
卫星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对大规模天气系统的观测和监测能力,雷达探测技术的提升使得对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的掌握更加准确,数值模式的改进使得短时临近预报的精度得到提高。
其次,人工智能在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并进行预测和预警。
2.预报精度____年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预报精度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首先,由于观测技术和模型改进带来的数据质量提升,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对天气现象的描述更加准确。
其次,人工智能在预报模型中的应用使得短时临近预报的准确性有了大幅度提高。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提取特征并建立预报模型,从而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此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引入了集合预报和融合预报的方法,通过多个模型和算法的融合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预报结果。
3.预警能力____年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预警能力方面也得到提升。
首先,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有效减少灾害损失。
其次,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灾害进行准确预测和评估。
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形环境差异较大,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地区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
此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可以预警其他灾害,如地震、海啸等非气象性灾害。
4.社会影响____年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
2024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应用情况小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气象预报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是指对未来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即将发生的天气进行准确预报的系统。
这一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还可以在农业、能源、交通等各个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____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情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
不仅可以获得当前的气温、湿度、风力等基础信息,还可以得到短时临近预报的准确信息,如即将到来的降雨、风暴等天气变化的预测。
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安排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其次,在农业领域,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农业是一个天气对生产影响较大的行业,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制定种植计划和农事活动安排。
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即将发生的降雨、干旱、病虫害等天气因素,帮助农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可以提供农田水分管理的建议,帮助农民合理利用和分配农田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在能源领域,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短时临近预报可以准确预测风力和太阳辐射等能源来源的变化,并根据预报结果进行电力调度和能源生产的计划安排。
这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供应稳定性,减少能源浪费和成本。
最后,在交通领域,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即将发生的降雨、雪灾等天气情况进行准确预测,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提前做好道路除冰、加强交通疏导等措施,确保交通运行的安全和畅通。
此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还可以提供路况信息和交通拥堵的预测,帮助司机选择最佳的出行路线,提高交通效率和人民出行的便利性。
总体来说,____年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情况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完善。
这一系统在日常生活、农业、能源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人们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WAN客户端功能模块(一) 客户端功能模块( 客户端功能模块
– – – – – – – – – – – alarmSwan: 报警显示模块 amenu: 资料菜单检索模块 Aws: 自动站资料显示模块 basemap: 基本地图模块,包含有该模块使用的地 理信息数据 Clsdline: 中国地形显示模块 Clsdline combine: 综合图检索配置模块 cotrec: Cotrec矢量场显示模块 diamond14:第4类、第14类数据显示模块 Geolayer: 地理信息数据图层显示模块 high: 高空填图显示模块 Ima: 传真图/图片显示模块
客户端图层控制操作
• • • • • •
说明 主要属性快速设置 显示或隐藏 动画 查看 删除
实况数据显示
组合反射率(拼图) 组合反射率(拼图)显示
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置组合反射率值(单位DBZ)
垂直液态含水量(拼图) 垂直液态含水量(拼图)显示
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置垂直液态含水量值(单位 kg/m2)
客户端系统菜单( 客户端系统菜单(三)
用户菜单
客户端底图操作
• 双击鼠标左键放大,双击鼠标右键缩小 • 拉窗放大:在窗口某处按住鼠标右键,拖动鼠标 到某处,抬起鼠标右键,此时鼠标移动构成的距 形范围内的图形将被放大到整个窗口 • 滚轮放大和缩小地图:使用鼠标滚轮可以放大和 缩小地图,滚轮向上缩小地图,每向上滚动一格 相当于在该处双击鼠标右键一次,向下滚动滚轮, 可以放大地图,每向下滚动一格相当于在该处双 击鼠标左键一次 • 漫游:在窗口某处按住鼠标左键(或中键),拖 动鼠标到某处,抬起鼠标左键,此时图形将向鼠 标移动的方向漫游
SWAN客户端功能模块(二) 客户端功能模块( 客户端功能模块
– – – – – – – – – – – – – Netmonitor:网络消息接收模块 radar3dpt: 雷达三维产品等算法产品显示模块 realtime: 实况数据显示模块 Reliefmap: 地形数据显示模块 Sradar: 单站雷达数据显示模块 Stm: 风暴识别追踪预报显示模块 Swanconfig:短临客户端配置模块 Titan: Titan风暴产品显示模块 Usermap: 用户自定义地图显示模块 VelSimulation:台风景象速度模拟、显示模块 Verify: 检验产品显示模块 Vips: 预警制作、发布模块 xEarthDistance:地球测距模块
服务器结构
• 服务器=框架+模组 • 框架:
– 调用各个数据处理模块 – 记录服务器运行信息 – 发送网络消息
• 模组:
– 各个数据处理模块(算法)的组合,每个模块 对应一个可执行程序
SWAN服务器运行文件夹 服务器运行文件夹
– Conf: 服务器框架及各算法处理模块配 置 – Doc: 各模块配置说明(主要是html格 式) – Log: 服务器框架、模块运行状态信息 日志 – Procpe: 各算法处理模块 – Programpe: 服务器框架运行程序、产 品打包程序
回波顶高(拼图) 回波顶高(拼图)显示
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置回波顶高度值(单位km)
降水估测显示
过去1小时内基于雷达拼图产品的降水估测,状态栏 中会提示鼠标位置降水估测值(单位mm)
COTREC矢量场显示
以风羽表示,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置风向风速 (单位m/s)
反射率预报显示
每隔6分钟有一个预报产品;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置 反射率值(单位DBZ)
实况数据
• 实况数据(非雷达探测数据)包括:
– 雨量数据(包括1小时雨量、3小时雨量、6小时雨量、 12小时雨量) – 温度数据(包括1小时最高气温 、小时最低温度、当日 最高气温、当日最低温度、 高温连续日数、24小时低 温降幅、48小时低温降幅) – 大风数据(包括极大风、平均最大风、十七秒米开始 时间、十七秒米结束时间) – 冰雹 – 龙卷 – 电线积冰 –雾 – 沙尘暴 – 积雪
框架界面
SWAN服务器功能 服务器功能
• 模块运行循环调度 • 算法处理(19个模块): – 地面自动站资料预处理 – 三维拼图 – 产品、报警生成 – 产品检验 • 发送消息 • 空间维护
SWAN服务器运行方式 服务器运行方式
• 实时运行:
– 系统只从资料原目录中读取最新的资料进行各 产品的算法处理、消息发布;等待新资料
– 显示控制 – 地图投影 – 图层管理 – 交互操作
• 模组:
– 各类产品的显示 – 预警制作、发布
SWAN客户端功能 客户端功能
• • • • • • • • 接收网络消息 显示实时报警 显示产品数据(自动更新) 显示产品检验 显示雷达单站数据 雷达数据三维成像(未成熟) 台风径向速度(雷达探测)模拟 预警制作与发布
字符为风暴编号,箭头大小表示移速、箭头方向表示移 向。状态栏和雷达特征量表中有详细的风暴信息。
雷达特征量显示(二) 雷达特征量显示(
• 风暴观测时间、ID号、地点(乡镇、县市)、 方位、距离、经度、纬度、移动速度、移动 方位、顶高、风暴VIL、最大反射率; • 中气旋底高、顶高、高度、中心高度、切向 直径、径向直径、切变值、风暴类型等
– 字符串、浮点数、整数、打开文件、颜色、布尔 型和枚举型数据等七种 – 前三种可以直接在属性项的输入框中输入字符串 – 点击打开文件属性右侧按钮点击该按钮,打开文 件选择窗口,选择文件后,设置相应属性
图层显示属性设置窗口( 图层显示属性设置窗口(二)
• 主要属性:
– 颜色属性可以通过直接输入R、G、B颜色设置, 也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颜色选择框选择 – 布尔型数据只可以取两个值:true和false,可以 通过鼠标双击更改属性,也可以通过下拉框选择 – 枚举型属性可以在多个值之间选择,可以通过下 拉框选择
降水预报显示
未来1小时的累计降水预报,状态栏中会提示鼠标位 置降水预报值(单位mm)
风暴追踪信息( 风暴追踪信息(STM)显示 )
红色方块表示风暴过去1小时每隔6分钟的位置;红色十字表 示风暴未来1小时每隔6分钟的位置;红色圈圈表示风暴当 前的位置和风暴的大小直径;红色连线表示风暴的轨迹。
TITAN产品显示 产品显示
积冰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积冰直径(单位:mm)
寒潮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温度值+降温幅度
反射率报警显示
红色报警区域
产品检验结果显示
• 检验产品包括:
– 反射率预报检验 – 1小时降水预报检验 – STM检验
• 反射率和降水预报检验有5个指标:
– – – – – POD FAR CSI BIAS RMS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雷达特征量数据
• 风暴观测时间、ID号、地点(乡镇、县 市)、方位、距离、经度、纬度、移动速 度、移动方位、顶高、风暴VIL、最大反射 率; • 中气旋底高、顶高、高度、中心高度、切 向直径、径向直径、切变值、风暴类型等
服务器配置
SWAN客户端结构 客户端结构
• 结构=框架(核心程序)+模组 • 框架—基于micaps3系统:
• 按照数据值进行分级,不同级别以不同颜色表示
产品检验结果显示( 产品检验结果显示(二)
• STM包括:
– 风暴个数 – XAM(X方向平均绝对误差) – YAM (Y方向平均绝对误差) – XME (X方向距离误差) – YME (Y方向距离误差)
产品检验结果显示( 产品检验结果显示(三)
预警制作
图层显示属性设置窗口( 图层显示属性设置窗口(三)
报警 信息 显示 窗口
雷达特征量属性表
位于显示区下方
临近预报产品监控/检验产品 临近预报产品监控 检验产品 检验产品 显示窗口 显示按钮
产品监控 显示按钮
显示状态栏
客户端系统菜单( 客户端系统菜单(一)
客户端系统菜单( 客户端系统菜单(二)
冰雹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冰雹直径(mm)+出现时间
龙卷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类型与方位(代码)+出现时间
大雾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能见度+时间
大风报警显示
• 风羽(闪烁)+时间
高温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数值
沙尘暴报警显示
符号(闪烁) +能见度+观测时间
积雪报警显示
• 符号(闪烁) +积雪深度(单位:cm)
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SWAN
系统简介
• 侧重临近预报(1小时) • 主要针对短历时降水和强对流天气 • 使用雷达(基数据和PUP产品)、地面加 密自动站、1小时降水观测、危险天气报、 常规地面观测等数据
系统结构
服务器—客户端架构
SWAN客户端
SWAN
系统功能
• 具有灾害天气实况监视报警、雷达三维拼 图、定量降水估测(QPE)、回波移动矢 量(COTREC风)、定量降水预报 (QPF)、反射率因子预报、风暴追踪、 预报产品实时检验、和各种产品数据检索、 显示、预警文本制作等功能 • 支持地理信息数据
• 历史资料回放:
– 系统从资料原目录中读取每个资料、进行各产 品的算法处理、消息发布。
SWAN服务器所用数据 服务器所用数据
• • • • 雷达基数据 雷达PUP产品数据 国家级、区域级地面自动气象站数据 MICAPS格式地面观测(综合填图、特殊天 气报) • 危险天气报等
服务器生成产品
• • • • • 实况数据 报警数据(灾害性天气报警、强回波报警) 雷达拼图产品(mR、mCR、mET、mVIL) 雷达特征量数据 算法产品 (QPE、COTREC、反射率因子 预报、QPF、风暴追踪STM与TITAN) • 算法检验产品(QPF、反射率因子预报、 S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