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早发白帝城》的三重感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早发白帝城》的三重感受
作者:薄新根
来源:《新高考·新世纪智能·升学考试》2019年第07期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是我们年少时就能朗朗上口的诗句,而事实上,就是这样一首看似简单的诗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品读,其感受亦是不同的。

有些诗词少年时读是诗词,长大后再读就是人生。

从诗人特点品其文辞瑰丽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就气势逼人、画面瑰丽,可以看出在这曙光初灿的清晨大好时光,诗人满怀兴奋喜悦之情从高入云霄、彩云缭绕的白帝城出发了。

第二句的“千里江陵”在诗人眼中“一日”便能“还”,很自然地让人联想起诗人“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此类极其浪漫夸张、气象壮阔的名句,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一叶轻舟能够顺流而下,“日行千里”那是何等的畅快!寥寥数词便已是气势磅礴,令人豪气勃发。

在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也是极为丰富的。

耳听两岸猿声不断,眼看两旁山影重重,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在这青山绿水间轻舟疾行,不经意间已越过万重山。

一个“轻” 字不仅点出了顺流而下,小舟轻便迅捷的特点,其实也是诗人心情轻快的体现。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仙李白文辞瑰丽、雄奇飘逸、豪迈奔放的个人特点,的确让人喜欢让人记住了。

但就第一印象来说,这也只是众多唐诗中较为用词瑰丽的一首,并未引起多大的内心波澜。

从诗作背景品其诗意深邃
本诗初看似乎通篇都在写景,但结合作者写此诗的时代背景,再细品感觉就不同了。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涉案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天下大赦,惊喜交集,旋即放舟东下江陵。

从坎坷流放到重获自由,那种如释重负的轻快喜悦之情便自然洋溢在字里行间,所以诗人的眼中有曙光初现的美好清晨、有彩霞满天的白帝城风光、有日行千里的豪气干云。

尤其是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突出了诗人的个人感觉。

两岸猿声不断,在古人诗中一般是感觉凄恻悲凉的,正如“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诗人此刻却快意畅达,满怀豪情。

至此方明白,以前觉得这首诗给人一种瑰丽挺拔、空灵飞动、气势磅礴之感,其实并没有完全理解本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迸发的一种激情,这最后两句,既是在写实实在在的景,又是在表达真真切切的人生感
悟,即便人生路途坎坷,但诗人依然有着“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人生热情,诗意深远,意味无穷,充分展现了李白豪迈旷达的情怀。

从自身阅历品其人生豪迈
再品这首诗是因为自己已从年少走过半生,经历了自己的人生岁月,开始懂得红尘俗世的纷纷扰扰,于是才似乎真正明白“有些诗词少年时读是诗词,长大后再读就是人生”。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谁能想到如此青春洋溢,意气风发的诗作竟是李白去世前三年写就的?
许多人在读此诗时,也许都并未真正关注一个细节,这首诗是759年李白在流放遇赦后写的,但也就在762年,一代诗仙就与世长辞了。

李白一直以不世之才自居,有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凌云壮志,矢志不渝地追求着“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

纵观李白这一生,虽然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知己遍布,但似乎一直郁郁不得志,即便在唐玄宗身边担任供奉翰林时,感受的也是“御用文人”的无奈和不如意,后来更是卷入永王一案而被贬,年近花甲的李白从下庐山开始被抓到监狱,一路上颠沛琉璃,远离亲人,孤身一人走上了流放之路,口袋空空,前途茫茫,甚至还有三年就将不久于人世。

试想我们自身如有此番遭遇,无论是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健康状态又能好到哪儿去?也许早已不堪承受、无法面对、无比颓废了。

年少时不识愁滋味,而经历人世沧桑后,世人往往在奔波忙碌的滚滚红尘中丢失了自己,忘却了初心,抛弃了梦想,颓废了意志。

谁能像李白这般仕途失意之际、流放坎坷途中、人生迟暮之年依然青春不老、壮心不已、“轻舟过那万重山”?
要真正读明白这首诗,必须懂得去看李白这一生,去看他诗歌中展露的悲喜,去体会他诗人的情怀。

你会看到李白是矛盾的混合体,他有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千古惆怅,有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有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愤世之言,也曾有过“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迷惘感叹,但李白更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自信,有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超然,有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好”的铮铮铁骨,尽管世道艰辛、人生坎坷、前途渺茫,但他依然坚信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的帆济沧海”!这样的李白是生动的、是飞扬的、是令人激昂和钦佩的!
愿你走出半生,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然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尽管“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尽管李白一生多曲折,壮志不得酬,但他从来没有放弃理想,抛弃过这个世界。

心中有理想,世界有阳光,所以面对这个世界,他依然那么执着,那么深情,那么的充满朝气,这便是李白的魅力所在。

那个当初“孤帆一片日边来”从太阳中向我们走来的蜀地少年光芒万丈,豪情满怀,从不曾忘了他的初心,忘了他的抱负,所以即便在是在烈士暮年的时候,依然能为我们展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巨大情怀。

李白作为我们民族最
偉大的浪漫诗人,站在1000多年前的大地上,朝着过去与未来唱出他心中全部的喜悦,愤怒与狂想,而更多的是他永不磨灭的雄心壮志、豪迈气魄!所以李白不愧是唐朝诗歌的代言人,他充分展现了大唐盛世的气度与精神!即便跨越千年,依然温暖和激励着一代代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