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622342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8.png)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中阶段是学生扎实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本文将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认识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方法运用能力以及数学认识与效应能力。
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具备利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方法运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认识与效应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理解并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角度出发。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需要通过数学知识的系统组织和构建,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数学规律、展开数学证明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开放性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提高数学方法运用能力数学方法运用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必需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方法运用能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实际问题转化能力和抽象建模能力。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和运用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近似计算和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转化能力。
数学方法的运用常常需要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进行解答。
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52d23e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b.png)
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数学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
怎么样才能掌握好数学,获得核心素养呢?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吧!1. 数学思维的培养1.1 逻辑思维的基础数学思维,就像是建房子的基础,得打好才能盖高楼。
首先,逻辑思维很重要。
什么是逻辑思维?简单说,就是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小块儿,一步一步解决。
就像你吃一个大西瓜,先要切成小块儿,不然你一个人根本吃不完。
这样做,不仅能帮助你解决数学题,还能让你在生活中变得更加条理清晰。
1.2 问题解决的能力然后,就是问题解决能力。
这是数学的“核心技能”。
当你碰到一道难题时,不要急着放弃。
想想看,很多复杂的问题其实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的问题组成的。
比如做一道难题,可以先从最简单的部分入手,逐步解决,就像打怪升级一样。
学会了这些,你会发现数学其实没那么难!2. 数学应用的拓展2.1 实际问题的应用数学不仅仅是在课本上刷题,它的真正魅力在于应用。
我们在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数学的帮助。
比如,购物时计算折扣,或者在计划旅行时计算时间。
这些应用看似简单,但都是数学的实际运用。
如果能把数学运用到这些实际场景中,那你会发现,数学真的是一种超级实用的技能。
2.2 跨学科的融合数学不仅要学好,还要懂得和其他学科结合。
比如,物理课上的公式和几何图形,其实都需要数学的支持。
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就像是打了一剂“强心针”,能让你的学习变得更加全面和有趣。
试着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中,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3. 数学素养的提升3.1 探索精神的培养最后,数学素养的提升需要培养探索精神。
对数学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就像是在寻找宝藏。
学会质疑、思考和探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儿辛苦,但最终的成就感是值得的。
3.2 持之以恒的态度此外,持之以恒的态度也很重要。
数学学习没有捷径,需要你每天坚持练习。
就像种树一样,只有日复一日的浇水施肥,才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5ff40e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b.png)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研究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专业数学教师,我认为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下面我就谈谈对初中教学中数学素养培养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数学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两大内容,而核心素养属于隐性目标。
在执行新课程改革标准时,初中数学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以外,更要促使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想,运用合理的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是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研究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初中学生在数学研究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1、营造主动研究的氛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要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老模式,采用“满堂灌”“满堂问”“磨时间”等一些旧的思想观念。
应该追求一些新的教学意识,让学生由被动研究走向勤奋研究,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研究等,现在的教师应该教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应该教会学生自己研究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不在教师教授的情况下就能做到自主研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数研究题的内容。
在设计数研究题时,教师应该注重题目的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让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75a56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8.png)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方法能力、数学情感态度和数学学习策略。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数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合理推理并得出结论,这对于学生整体的思维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学方法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数学方法能力是指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包括解题方法、计算方法、证明方法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学会总结方法。
对于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对数学学习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将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自信心和毅力。
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也是不容忽视的。
数学学习策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过程把握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学习数学,以及如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发现、总结,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正所谓“基础决定成就,初中是数学的金字塔”。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20bae9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2.png)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而数学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以及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
这些素养和能力包括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具体而言,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数的概念、代数式的理解、函数的基本特征等。
2. 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学生应具备判断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推理和证明的能力。
学生应具备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的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推导解决问题,并能正确进行数学证明。
4.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能力。
学生应具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5. 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学生应具备用符号、图形、语言等多种形式进行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述数学思想和观点。
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强调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
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学生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夯实数学基础。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合适的问题和情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授课方法,提供有趣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培养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交流和表达的学科,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2175f5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d.png)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
本文将会针对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深入探讨。
一、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抽象、概括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让学生观察一个实际问题,然后通过抽象、概括,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求解。
逻辑推理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应该通过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培养他们逻辑推理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推理题目,让学生通过推理找出其中的规律。
数学建模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建模的方式解决问题。
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
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问题的情境设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讨,培养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学科内容繁杂,知识面广,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探究性学习以及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514d3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7.png)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精密的学科,而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数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一些浅析。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更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善于归纳、推理、分析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逻辑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利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纪律、思维逻辑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证明能力、数学模型建立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数学教育,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数学品德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品德和态度。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42262b3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3.png)
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的学习不仅考验其记忆、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也需要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以便于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认识数学核心素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浅谈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认识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数学教育中,具有普遍性、必需性和复合性的数学能力和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要素养。
它是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通用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想品质、数学方法与策略、数学语言符号和数学知识与技能四个方面。
1.数学思想品质数学思想品质是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它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探究精神、数学创造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情感态度等。
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
初中生应培养问题意识、数学想象力、推理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
2.数学方法与策略数学方法和策略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包括抽象能力、模型应用能力、运算技能、推理证明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
初中生应培养符号语言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
3.数学语言符号数学语言符号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通向数学知识的“门槛”,初中生应培养数学语言符号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能力,做到用符号语言正确表达数学概念、定理和算式。
4.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初中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它包括数学概念、定理和算法等。
初中生应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且懂得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方法,实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1.培养探究思维数学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探究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初中生应树立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方法,培养学生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2.注重练习与解题练习和解题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必须扎实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f31060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b.png)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素养,也是一种综合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运用的、能够使他们进行合理的思维活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指学生根据数学规律和推理关系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可以通过训练学生进行辨析、推理、归纳和演绎等能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数学问题的设计和巧妙的引导,来引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2.培养学生的关系思维能力关系思维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关系图的绘制、变量的引入以及函数的认识,来加强学生的关系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是指学生运用符号、图形等抽象概念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引入代数、几何等抽象概念,以及进行相关的运算和推理,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是指学生通过灵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改编、延伸和拓展,以及开展一些数学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表达能力问题意识是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场景,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准确、清晰和简明的语言来表达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d566a7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8.png)
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抽象: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理解并掌握数学
的基本概念和数学公式。
2.逻辑推理: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原理,通过逻辑推理得出
新的结论或证明已有的命题。
3.数学建模: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建立数
学模型、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结果等。
4.数学运算: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数学运算,保证运算
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直观想象:能够通过直观感知和想象,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
问题。
6.数据分析:能够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
结论或预测未来的趋势。
7.科学精神:具备科学探索的精神,包括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创
新精神等。
8.实践创新: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创新和实践。
这些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课程中都有所体现,并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深化和拓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未来
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9个核心素养概念
![初中数学9个核心素养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5ab37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6.png)
初中数学9个核心素养概念初中数学的9个核心素养概念包括数学思维素养、数学方法素养、数学问题解决素养、数学证明素养、数学模型素养、数学推理与论证素养、数学应用素养、数学沟通素养和数学价值观素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素养的含义和相关参考内容。
1. 数学思维素养数学思维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
参考内容:- 学习如何提问,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综合思考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多种解决方法。
- 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
2. 数学方法素养数学方法素养是指学生具备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掌握不同的数学方法,合理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内容:- 学习各种数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如分析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和验证结果等。
- 学习如何调整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3. 数学问题解决素养数学问题解决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参考内容:- 学习问题分析的方法,如分解问题、归纳总结等。
-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数学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时不畏困难,勇于尝试。
- 学习如何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问题建模和解决。
4. 数学证明素养数学证明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构造和验证数学证明的能力。
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严谨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参考内容:- 学习数学证明的基本结构和方法,如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等。
- 学习如何构造证明,引入中间步骤和合理的推理过程。
- 培养学生对数学结论进行验证的能力,善于发现和纠正错误。
5. 数学模型素养数学模型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构建和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40b6de3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9.png)
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学这门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素养。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学科所必备的核心素质,是数学学习的基石,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掌握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包括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表达,同时还包括道德情感、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素养。
1、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所运用的思维模式。
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培养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数学思维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
数学思维培养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例如归纳法、演绎法和逆向思维等。
在普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
2、数学方法的培养数学方法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方法的掌握对于提高数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在其中加入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集思广益,找到最为有效之方法。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多思考、多试验,不断创新方法,这样对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有极大的帮助。
3、数学表达的培养数学表达是指学生在数学领域里所运用的、正确、清晰、有说服力的表达方法。
数学表达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理解数学对象的性质、结构和规律等。
在普通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
在口头表达方面,教师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讨论课和朗读课,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在书面表达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叙述、证明、解答作业等,让学生熟练地运用数学术语和符号,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70ec76b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d.png)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应用能力与数学态度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在数学学科中,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和发展的数学基本素质,它是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和未来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本文将从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培养方法和实践经验等方面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和发展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方法与数学表达能力。
具体来说,包括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数学方法的掌握,即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即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方法和解题过程。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相结合,形成有机整体。
通过探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如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等。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多样化,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培养方法。
首先,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提出启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探索式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等。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
数学建模是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和分析。
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运筹能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表达水平。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209c1a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1.png)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感的统一,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习惯和数学修养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就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浅谈。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数学习惯也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需要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出发,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数学修养包括对数学的认识和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来进行。
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建模、数学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
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学校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习惯和数学修养,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
只有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初中数学新课标核心素养解读
![初中数学新课标核心素养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3c35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8.png)
初中数学新课标核心素养解读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初中数学新课标核心素养,这可真是超级重要的事儿啊!
你看哦,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一块都有它的用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那几块关键的积木!数感,这就是能让你对数字特别敏感,好比你一下子就能感觉出 10 个苹果和 20 个苹果的差别,对吧?符号意识呢,就像是给数学
世界的各种东西都贴上标签,让它们各有各的身份。
比如看到“+”你就知
道是要相加啦。
再说说空间观念,想象一下你在脑子里就能构建出一个立体的图形,是不是很酷炫?这就像你能在脑子里盖房子一样!还有几何直观,面对那些复杂的图形难题,它能让你一下子就找到关键所在,就像有一双能看透迷雾的眼睛。
推理能力呢,那就是让你像小侦探一样,从已知的线索中推出答案。
比如说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度”,你就能推理出其他很多相关的结论呀!最后,数据分析观念,就像在一堆数据里淘宝,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咱上学的时候,如果能把这些核心素养都掌握好了,那数学还怕学不好吗?那肯定是游刃有余啊!
这些核心素养可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呀!就像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但合起来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数学新课标核心素养真的是我们打开数学大门的钥匙,只有真正理解并运用它们,我们才能在数学的世界里尽情探索,发现更多的精彩和奥秘!别再犹豫啦,赶紧和这些核心素养成为好朋友吧!。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5b7e43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b.png)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
下面将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培养途径以及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维方式的综合表现。
它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数学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2.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发现问题背后的规律与特点。
3.应用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4.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1.提高基本功。
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
2.关注问题解决。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拓展性问题、实际问题和应用题的设计与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
3.激发兴趣。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趣味的教学内容以及丰富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是一门需要合作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5.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数学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学校可以提供实践探究活动、数学竞赛等多元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新课标初中数学九大核心素养
![新课标初中数学九大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720b9c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8.png)
新课标初中数学九大核心素养
根据新课标初中数学课程目标,数学九大核心素养包括:
1、数学概念与技巧的理解与应用: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数的概念、运算法则、图形的性质等,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方式主动探究数学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推理与证明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进行简单的证明和推理,锻炼严密的思维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学生能够通过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和技巧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培养跨学科应用能力。
5、数据分析与统计的能力:学生能够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统计方法,提升数据分析和统计的能力,培养科学实证的思维方式。
6、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概念、知识和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培养建模思维和问题求解的能力。
7、数学语言与符号的运用: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和
符号进行沟通和表达,理解数学问题的描述和解决思路,提升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8、数学思想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数学,培养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塑造积极向上的数学态度和价值观,提升数学能力和人生素养。
9、数学学习与创新的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持续提高数学素养。
这九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生在数学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a29d5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7.png)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智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以及学校和家庭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和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模型建立能力、数学沟通能力、数学应用能力等多方面。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对数学知识和思想进行归纳、推理和创新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分类归纳、综合分析等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习惯。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包括问题的分析、模型的建立、解决方案的设计和验证等方面。
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学模型建立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建立能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和定律,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数学沟通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解释数学概念和方法、表达数学思想和见解、交流数学思考和论证过程等方面。
培养学生的数学沟通能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释问题,进行数学思想和论证的交流。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dcadd03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1.png)
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而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该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
作为一个从教20多年的专业数学教师,我认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养培养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谈谈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数学核心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研究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
它不仅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和定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想,让他们能够运用合理的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积累丰富的经验。
初中学生在数学研究中应该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营造主动研究的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磨时间”等教学模式已经过时,现在的教师应该追求新的教学意识,让学生由被动研究走向勤奋研究,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研究等。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不在教师教授的情况下就能做到自主研究。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只有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
为了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得到更多的锻炼,教师需要注重数研究题的内容创新。
创新的数研究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紧密结合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二是富有启发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可以设计一个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3cm、4cm和5cm,求该三角形的面积。
这个题不仅紧密结合实际,而且富有启发性,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数学思维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点认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上说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个从教20多年的专业数学教师,我认为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下面我就谈谈对初中教学中数学素养培养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两大内容,而核心素养属于隐性目标。
在执行新课程改革标准时,初中数学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以外,更要促使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想,运用合理的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是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能不是明显的和直接的数学问题,而具备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个具备了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善于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已成为当代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本领。
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
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在课堂中,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要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老模式,采用“满堂灌”“满堂问”“磨时间”等一些旧的思想观念。
应该追求一些新的教学意识,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勤奋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现在的教师应该教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应该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不在教师教授的情况下就能做到自主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主要做法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的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形式。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我提出“平行四边形边的大小和位置,角的大小和位置,对角线之间上有什么特点?你能说明为什么吗?”我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互相补充,最后总结概括出结论。
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又有了完成任务的机会,自然会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我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你想的课堂定位使原本被动、沉闷的课堂大为改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深刻性、探究的精
神均得到了培养,这节课采用的“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遵循了“创设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思路来组织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2、从数学习题入手,培养多个数学素养
第一开放题的设计多样化
所谓开放题是指解题思路不同、答案不唯一的题目类型,它的条件、解题方法及最终答案都有开放性的特征,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
同时,数学开放题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多与初中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有关,其中蕴含经济、社会、历史、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提升学生能力水平。
在开放题教学过程中,所编制的题目必须围绕教学内容,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将课堂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教师只需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探索,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学习。
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要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数学开放题。
比如:条件开放。
即没有确定、统一的条件,让学生通过问题的结论进行条件的补充。
这样一种类型,不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现有一梯形ABCD,给出条件为两条边平行,即AB//CD,问:该添加怎样的条件,才能使
该梯形变为等腰梯形?这道题就满足了一定的结论,但条件不统一的问题。
再比如:结论开放。
即在已知条件下,探索出不同程度的结论,这种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过ABC顶点的一条直线,将其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试问,该ABC各个角度为多少?
第二数学习题的内容要创新
以往数学习题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注重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及课堂参与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初中数学属于基础学科,习题难度相对较小。
作为教师要在大纲范畴内,对该学科及习题教授过程予以把控,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自主思考,使其思维更加灵活,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养成数学思考思维,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比如初中数学考试中常见的几何问题——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这类题目,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通过拆分法、拼接法、替换法、重组法等不同方式对题目进行解答,而非遵循标准答案中的定式。
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掘问题的新解法,而这有利于变通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帮助他们将这些解法运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过程总,以此充实他们的数学思维,丰富他们的数学解题思路。
3、注重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
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
基于这个原则,中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这就要求我们上好数学实践课。
例如,到足球场看球赛,进场票价为:大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24元,10人团体票200元。
有5名教师和53名学生看球赛,请你设计几种购票方案,怎样买票最便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先设计好不同的买票方案,通过比较才能得到最佳方案,其中就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锻炼。
又如,让学生查找资料:“中央电视台电视塔有多高?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有多高?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几层教室的高度,他们的高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查资料的方法有很多:问大人、查书籍、打电话查询、还可以利用电脑上网查询等,描述电视塔的高度的办法更多。
这样的设计不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了实处。
像这种数学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探究交流,充分运用归纳、总结、推理、猜想等各种数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做既锻炼数学逻辑思维,了解数学常规方法的应用原则,同时接触其他学科、其他
行业中有关数学知识的信息,以此增强初中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
4、更新数学评价方法
一直以来,数学教学评价局限于课后作业与考试两种形式,但是考虑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技能水平、知识运用能力等综合性的培养目标,数学教学评价也要逐渐转为综合性评价模式,体现教学评价对核心素养的关注。
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方案时,既要考虑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也要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与核心素质培养活动相结合,改革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的现状,让学生也成为课堂评价的主体,通过集体、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实现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以布置复习作业为例,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如下表:
复习评价表
学生姓名:家长姓名
评价活动的复习内容:
日期:
1.今天复习我感觉好的是:
2.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比较容易,因为
3.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比较困难的是
4.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喜欢
5.在复习过程中,我解决的问题有
6.复习过程中,我所面临的挑战是
对于这一挑战,我要借助于来完成它。
我将要询问来寻求帮助。
学生通过完成复习作业,填写复习评价表,明确自己较好地掌握了哪些学习内容,还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进行自我分析,达到能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其学习和认识活动,从而能自学地、积极地、主动地学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评价角色的转变,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在评价互动中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适应了新课程改革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需要。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性质、内容及特征,将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奠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