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被引用的次数与哪些因素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被引用的次数与哪些因素相关
一般来说,文章发表之后,引用次数虽然不能与作者的学术影响力直接划等号,但因为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世界范围内小同行对研究工作的认可度,所以也成了职称、基金、奖项评审的重要评价指标。
例如,有的单位机构将发表的文章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分成几个星级,如果文章被引次数比较多,则可以升级;而即使发表的期刊星级比较高,但如果文章都没有人引用,也就自动降级。
那么,文章被引用的次数与哪些因素相关?
影响论文引用次数的因素其实很多,显而易见的是文章内容的热度,如果研究的内容是时下的热点或者潮流,研究人员多了,整个领域发表的文章数量多了,引用次数自然就会多一些。
还有比如时间因素。
一般来说,论文发表得越早,被引用的次数会越多。
文章被引次数还与文章发表的平台有关,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文章被引用的概率就越大。
同时文章的获取和传播越容易,被引用的可能性也会越高。
除了上面这些原因之外,比较有意思的是,有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论文引用次数还与论文长度、作者数量和参考文献数等因素相关。
比如,美国天文学家通过分析发表在顶级天文学杂志上的30027篇同行评审文章,结果发现“随着论文长度的增长,平均被引用数也在增加”。
大多时候,科研人员在引用文献时,虽然不会按照文章的长短去选择,但一般来说,论文越长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或者说在研究复杂问题或有突破性结论的研究时论文篇幅长,也往往给人一种所做的研究比较深入全面、结论比较重要的感觉。
这样有人引用方法,有人
引用结论,就把文章的引用次数给提高了。
因此,有的作者为增加论文数量,将一项成果拆分成几篇小论文发表,这样做反而会降低总引用率,得不偿失。
虽然有些期刊更愿意发表简明的论文,对字数和页数有严格的规定,这可能会使作者被迫删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不利于期刊的影响因子。
但也不是说为了潜在的更多的引用次数,就故意增加一些不重要的内容,故意拉长文章的长度。
研究还表明文章作者数量和参考文献数与引用率之间也有关系。
作者数量多时容易获得更多的引用,因为它反映了该研究的多学科、多角度、被更多同行熟悉以及更多的自引用。
另外,参考文献数越多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也越多。
这可以理解为大家认为参考文献越多,在研究时用于查找、阅读、学习的时间越长,掌握的资料和理论就更全面和准确,得出的结论也就更可靠,因此被引用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文章被检索的角度上看,参考文献数多的文章也更容易被检索到。
不过,医刊汇在这里要提醒一下,虽然文章的引用跟这些因素存在着统计上的意义,但对于具体的一篇文章,其他同行愿意不愿意引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不可控的,唯有通过增加同行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去解决更复杂的科学问题,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努力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才是提高文章引用率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