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精度(完整版)
机械加工精度
例如:粗、精加工分开在不同工序中进行,留有一
3. 合理安排
定时间让残余应力重新分布;在加工大型工件时, 粗、精加工往往在一个工序中来完成,这时应在粗 加工后松开工件,让工件有自由变形的可能,然后
工艺过程
再用较小的夹紧力夹紧工件后进行精加工。
§ 5.6 提高和保证加工精度的途径
一、直接减少误差法 直接减少误差法在生产中应用较广,是在查明产生加工误
1)定位元件、刀具导向元件、
分度机构和夹具体的制造误差
夹具制造、磨损
2)夹具元件装配误差
3)夹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工作 表面的磨损
3、测量误差
1)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要用各种量具、量仪等进行检验测量, 再根据测量结果对工件进行试切或调整机床。 2)量具本身的制造误差、测量时的接触力、温度、目测正确 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加工误差。
例如,对具有分度或转位
的多工位加工工序或采用转位
刀架加工的工序,其分度、转
位误差将直接影响零件有关表
面的加工精度。若将刀具垂直
安装(如图),可将转塔刀架转位
时的重复定位误差转移到零件 内孔加工表面的误差非敏感方 向,可减少加工误差的产生, 提高加工精度。
又如,利用镗模进行镗孔,将主轴与镗杆进 行浮动联接。这样可使镗孔时的孔径不受机 床误差的影响,镗孔精度由夹具镗模来保证。
五、减少和控制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途径
1.减少热源的发热
2.用热补偿方法减少热变形 3.采用合理的机床部件结构减少热变形的影响
4.加速达到工艺系统的热平衡状态 5.控制环境温度
4.加速达到工艺系统的热平衡状态 对于精密机床,特别是大型机床,达到热平衡的时间较长,
为了缩短这个时间,可预先高速空运转机床或设置控制热源, 人为地给机床加热,使之较快达到热平衡状态,然后进行加工。 基于同样原因,精密加工机床应尽量避免中途停车。
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
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方法是指利用机床和切削工具对金属、合金、塑料等材料进行切削、锻造、焊接、抛光等操作,以达到工件设计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不同的机械加工方法有着不同的加工精度,下面将对常见的几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进行详细介绍。
1.车、铣、刨、磨加工:
车、铣、刨、磨加工是最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之一,其加工精度通常可达到0.01mm级别。
其中,精度最高的是磨加工,其加工精度可达到0.001mm级别。
而车、铣、刨加工的加工精度相对较低,通常在0.01mm 至0.015mm之间。
2.钻削加工:
钻削加工是通过钻头旋转和轴向进给运动,以及工件的切削超前量来进行的。
其加工精度一般可达到0.02mm级别。
3.线切割加工:
线切割是利用金属丝或者金刚线经过电火花腐蚀加工,从而将工件切割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其加工精度可达到0.005mm级别。
4.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放电现象进行切削的一种加工方法,其加工精度可达到0.001mm级别。
5.冲压加工:
冲压加工是通过冲床对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弯曲、深冲等形变加工的方法。
其加工精度一般在0.05mm至0.1mm之间。
6.锻造加工:
锻造加工是通过加热和机械力的作用,改变金属原始形状并获得所需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其加工精度通常为0.2mm至0.5mm之间。
7.激光加工:
激光加工是利用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切割、焊接等加工的方法。
其加工精度通常可以达到0.01mm级别。
《机械加工精度》PPT课件
1)滑动轴承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 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轴承误差主要来源于 主轴轴颈和轴承孔的圆度误差和波度。
图 主轴采用滑动轴承的径向跳动 a)工件回转类机床 b)刀具回转类机床
2)滚动轴承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
主轴采用滚动轴承时,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和 滚动体本身的几何精度将影响主轴回转精度。 3)轴承配合质量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
4)工艺系统初调好以后,—般要试切几个工件,并 以其平均尺寸作为判断调整是否准确的依据。
四、工艺系统的动误差 (一)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 工艺系统的刚度
图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工艺系统刚度可定义为:在加工误差敏感方向上工艺 系统所受外力与变形量之比。
根据载荷的性质不同,工艺系统刚度可分为静刚 度和动刚度两种。 刚度的倒数称为柔度C(mm/N):
1、机械加工精度
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2、加工误差 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 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加工精 度越高,则加工误差越小,反之越大。
3、机械加工精度包含的内容
机械加工精度
尺寸精度
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
(2)主轴回转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主轴回转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取决于不同截面内主轴瞬时 回转轴线相对于刀尖位置的变化情况。 1)主轴径向圆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工件产生圆度误差
图
主轴纯径向圆跳动对镗孔精度的影响
z R sin y h R cos A R cos
第五章
本章内容 §5-1 概 述
机械加工精度
§5-2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5-3 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
机械加工精度
正反加卸载变形曲线
• 先在正方向加载,得加载变形曲线,然后 卸载,得到卸载变形曲线。可见两条曲线 不重合,产生类似“磁滞”现象,
• 这主要是由于接触面上的塑性变形,零件 位移时的摩擦力消耗以及间隙的影响。
• 同理在反方向加载和卸载,又可得到加载 变形曲线和卸载变形曲线.两者也不重合。
①变形曲线是非线性的,有凸形和凹形两种。 可根据曲线求瞬时刚度和平均刚度。
②加载变形曲线与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且 不回到起始点。
③多次重复加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随着重 复次数的增加,变形曲线逐渐接近。
④单件零件的变形曲线与一个机器或部件的 变形曲线相差很大。
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因素
(1)接触面的表面质量 接触面间的变形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2)几何形状精度 限制加工表面宏观几何形状 误差,如圆度、圆柱度、平面度、直线度 等;
3)相互位置精度 限制加工表面与其基准面的 相互位置误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 度、位置度等。
几何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有关系吗?
零件公差必须大于形状位置误差
注: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圆度、圆柱度等不 需要特别标注
接触刚度
机床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一台机床或 部件的受力变形,除了零件本身的变形以 外,还有零件之间接触面的变形。
加载变形曲线
刚度曲线
(1)接触变形影响 (2)刚度很差零件存在
• 这种变形曲线又可以分为两类,
1 是凹形曲线 2 是凸形曲线
• 凹形曲线的特点是开始变形很大,逐渐刚 度变好;
• 而凸形曲线的特点是开始刚度较好,随着 载荷的加大,刚度愈来愈差。
转子受热膨胀,对转子间隙的影响 压差可以计算,转子受力变形可以知道 刀具的变化磨损,热伸长都是变值误差
机械加工精度
误差增大,加工最 低成本不变
加工成本与加工误差之间的关系
一种加工方法介于A、B之间的精度为经济加工精度
6
二、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刀具法 4)自动控制法 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1)成形刀具法 2)轨迹法 3)展成法 3.获得位臵精度的方法 1)直接找正法 2)划线找正法 3)夹具定位法
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臵精度三者之间关系
:
通常形状公差限制在位置公差内,而位置误差一般限制 在尺寸公差之内。当尺寸精度要求高时,相应的位置精度、 形状精度也要求高。但形状精度或位置精度要求高时,相应 的尺寸精度不一定要求高,这要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来决定。 4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一、加工精度概念
态下的误差 传动误差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包括夹紧变形)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 刀具磨损 测量误差 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
19
原始误差构成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原始误差)
热变形 对刀误差 F 设计基准 夹紧误差
定位误差
菱形销
定位基准 导轨误差
活塞销孔精镗工序中的原始误差
20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原始误差)
误差敏感方向
21
四、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1.通过分析计算或实验、测试等方法
7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 先试切部分加工表面,测量后,适当调整刀具相 对工件的位臵,再试切,再测量,当被加工尺寸达 到要求后,再切削整个待加工面。
试切
测量
调整车刀
试切法效率低,精度主要取决于工人技术,用于单
件小批生产。
8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机加工 加工精度 各种常见机床,机加工设备精度
直线度 (mm/mm 直径)
≤400
0.02 (0.01)
0.015 (0.01) / 100 0.03 (0.015) / 200
最大加工 直径(mm)
≤800 ≤1600
0.03 (0.015) 0.04 (0.02)
0.05 (0.03) / 300 0.06 (0.04) / 300
0.04 (0.02) / 300 0.05 (0.025) / 400 0.06 (0.03) / 500 0.08 (0.04) / 600 0.12 (0.06) / 800
精密 精磨
精密磨
5~6 5 5
5
5 5~6
5 6~7
0.16~0.63
0.04~0.32
0.008~0.08 0.08~0.32
0.01~0.16 0.02~0.16
0.01~0.04 0.16~1.25
注:加工有色金属时,表面粗糙度 Ra 取小值
表 5-6 孔加工中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0.32~2.5 1.25~10
0.63~2.5
刮
研磨 砂带磨 滚压
精磨
精密磨 8~10
10~ 13
25×25mm2 内 点数
13~ 16
16~ 20
20~ 25 粗研
精研
精密研 精磨
精密磨
6~8 6
6 5 5 5~6 5 7~10
0.16~1.25 0.04~0.32
0.63~1.25 0.32~0.63 0.16~0.32 0.08~0.16 0.04~0.08
注:加工有色金属时,表面粗糙度 Ra 取小值
表 5-7 平面加工中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21机械加工精度概述.pptx
一、零件加工精度的构成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表面自身的精度和表面之
间的精度,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零
件
实际尺寸与理论正确尺寸之间的符合程度。
加
表面本身的尺寸精度,如直径、角度等
工
精
度 的
加 工 精
构度
成
尺寸精度 形状精度
表面之间的尺寸精度,平面之间的距离、 孔间距、孔到平面之间的距离等。
实际几何形状与理想几何形状之间的符 合程度,如平面度、圆度、轮廓度等
LOGO
机械制造技术
第二章 机械加工精度
机制教研室
LOGO
第二章 机械加工精度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一
本 节 教 学 内 容
一 零件加工精度的构成
二
加工误差的组成
三 原始误差与加工误差的关系
第一节 机械加工精度概述
本节教学要求:
本 (1)了解零件加工精度的构成,加工精度与加工
表面之间的实际相互位置与理想位置之
位置精度 间的符合程度,如平行度、垂直度、对 称度等
二、加工误差的组成
工艺系统的误差是引起加工误差的起因和根源 ——原始误差。 加 工 误 差 的 组 成
原始误差的分类
加 工 误原 差始 的误 组差 成
与工艺系统初 始状态有关的 原始误差 (几何误差)
与加工过程有 关的原始误差 (动态误差)
。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上午8时22分1秒08:22:0120.10.22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0月上午8时22分20.10.2208:22October 22, 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8时22分1秒08:22:0122 October 2020
机械加工精度要求
切削液、可以防锈60天的切削切削液爱达威尔切削液更多>>推荐博文转载分类:机械知识标签:表面光洁度表面粗糙度平均值杂谈此处有很多机械相关的书本或教材,不错的/ponderman一.表面光洁度是表面粗糙度的旧标准;它们的对应关系:表面光洁度14级=Ra 0.012表面光洁度13级=Ra 0.025表面光洁度12级=Ra 0.050表面光洁度11级=Ra 0.1表面光洁度10级=Ra 0.2表面光洁度9级=Ra 0.4表面光洁度8级=Ra 0.8表面光洁度7级=Ra 1.6表面光洁度6级=Ra 3.2表面光洁度5级=Ra 6.3表面光洁度4级=Ra 12.5表面光洁度3级=Ra 25表面光洁度2级=Ra 50表面光洁度1级=Ra 100以上表面粗糙度单位均为μm,即微米=10^-6米。
参考资料:《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应用指南表面光洁度是老标准的叫法,后来改叫表面粗糙度。
微米工业叫μ1毫米=10丝1丝=10μm二.标准编号GB/T 1031-1995标准名称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1、一般车床的加工精度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为Ra25~Ra1.6.2、钻床用于钻孔加工精度可达IT13~IT11,表面粗糙度Ra80~Ra20;用于扩孔精度达IT10,表面粗糙度Ra10~Ra5.;用于铰孔精度可达IT7,表面粗糙度Ra5~ra1.25。
3、铣床加工精度一般为IT9~IT8,表面粗糙度为Ra6.3~Ra1.6.4、刨床加工精度为IT9~IT8,表面粗糙度为Ra25~Ra1.6.5、磨床加工精度一般为IT6~IT5,表面粗糙度为Ra0.8~Ra0.1.三.机械制图时我们标注的表面粗糙度是Ra还是Rz?Ra !Ra 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z 是在取样长度内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Ry 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为什么是Ra呢?是因为平均值好测量吧四.表面粗糙度高低怎么分?比如1.6和3.2谁高差几级?还有通常图纸上技术要求写些什么内容?表面粗糙度值越高,表面越粗糙.1.6比3.2的精度高一级.常用的表面精糙度值有:0.012、0.025 、0.05、0.1、0.2、0.4、0.8、1.6、3.2、6.3、12.5、25、50,单位微米.机械图纸上常有:形位公差和表面处理等内容.1.6高一些它的意思是“表面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平均值差1.6μm”“3.2”是精车、精铣后的结果,只是精的效果不是非常好。
机械加工精度
各机床加工精度表
机床类型
最大加工直径/厚度加工精度备注普通车床
≤4000.02-0.05具体精度由车床本身精度决定外圆磨床
≤200/无心磨床
线切割(快走丝)
线切割下来的圆呈椭圆形,误差几个丝0.01-0.02加工零件越大,尺寸误差越高,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尺寸达不到,唯一一点原因是中心没对准,跟钼丝没关系。
加工中心
/0.01-0.03进口机床可以达到±0.003激光切割
sus T-12.AL T-10.Tu T-55 Aa T-20切口宽度0.1-0.5mm孔中心距误差0.1-0.4mm 轮廓尺寸误差0.1-0.5mm Ra12.5-25um 具体加工精度是由加工机性能、光束品质、加工现象而决定的整体精度等离子切割
0.5-100mm 切削机行走误差≤0.5mm 板材越厚,削下来的相对光洁度越粗糙,切削的速度也直接影响着加工精度普通火焰切割
5-200根据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进行判定,一般用于毛坯下料切割,余量放5mm 电火花
h- 0-200mm 快走丝0.02mm,慢走丝0.005mm /折弯机 0.5-6mm
/普通铣床/平面度0.06/300 平行度(加工面对基面)0.06/300 垂直度(加工面对基面)0.04/200
加工面相互间0.06/300 具体精度还要由车床本身的精度决定钻床1-50mm 铰孔≤0.02mm 钻
孔0.15-1mm 切削力、夹紧力,加工过程产生的内外热量等对加工
精度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机械加工精度
此外,工件在毛坯制造、切削加工和热处理时的力和热的作用下产生的 残余应力,也将会引起工件变形而产生加工误差。有时,若采用近 似的成形方法进行加工,就会带来加工原理误差。 综上所述,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差因素,具体归纳如下:
原始误差与加工误差的关系
在加工过程中.各种原始误差的影响会使刀具和工件间正确的几 何关系遭到破坏,引起加工误差.各种原始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各不相 同,而加工误差则必须在工序尺寸方向度量。因此,不同的原始误差对 加工精度有不同的影响。当原始误差的方向与工序尺寸方向一致时,其 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最大。 F 面以外圆车削为例说明两者的关系。
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加工精度是评定零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零件有关表面的尺寸 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之间是有联系的。形状误差应该 限制在位置公差内.位置误差要限制在尺寸一公差内。一般尺寸精度 高,相应的形状、位置要求也高。
加工精度
但是对于有些特殊功用的零件.其形状精度很高,但其位置精度、 尺寸精度要求却不一定高。例如测量用的检与底面的尺寸要求和平行度要求却很低。 研究加工精度的目的.就是要分析影响加工精度的各种因素及其 存在的规律,从而找出减小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的合理途径。
机械加工经济精度
统计资料表明,各种加工方法的加工误差和加工成本之间的关系 呈负指数函数曲线形状,如图7-1所示。图中横坐标是加工误差△, 沿横坐标的反方向即为加工精度,纵坐标是加工成本Q。由图可知, 每种加工方法,若要获得较高的精度,则成本就要加大;反之,精度 降低,则成本下降。但是,上述关系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即曲线中 AB段才比较明显。在A点左侧,精度不易提高,且有一极限值(△极 限);在B点右侧,成本不易降低,也有一极限值(Q极限)。曲线 的AB段的精度区间属经济精度范围。
机械加工精度
27
7、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 1)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
首先应提高轴承的回转精度.其次是提高箱体支承孔 、主轴轴颈和与轴承相配合有关表而的加工精度。此外, 还可在装配时先测出滚动轴承及主轴锥孔的径向圆跳动, 然后调节径向圆跳动的方位,使误差相互补偿或抵消,以 减少轴承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 2)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消除间隙
20
★ 主轴径向圆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车外圆)
仍考虑最简单的情况,主轴回转中心在y方向上作简谐 直线运动,其频率与主轴转速相同,幅值为2e。则刀尖 运动轨迹接近于正圆。
➢ 结论:主轴径向跳动对 车外圆时,基本不影响加 工表面的加工误差
3 e
径向跳动对车外圆精度影响
21
1
22
★ 主轴端面圆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被加工端面不平,与圆柱面不垂直; ➢加工螺纹时,产生螺距周期性误差。
第三章 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
加工质量
加工精度
尺寸精度 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
(通常形状误差限制在位置公差内,位 置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内)
表面质量
表面几何形状精度
表面粗糙度 波度 纹理方向 伤痕(划痕、裂纹、砂眼等)
表面缺陷层
表层加工硬化 表层金相组织变化 表层残余应力
加工质量包含的内容
1
§3-1 概述
两者从不同角度来评定加工零件的几何参数。加工精 度的高低是由加工误差的小大来表示的,保证和提高加工精 度问题,实际上是限制和降低加工误差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包括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
和加工表面质量两方面
3
一、机械加工精度
• 机械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
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机械加工误差: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
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9
2.2 工艺系统的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0
一、加工原理误差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 的刀刃轮廓代替理论的成形运动或刀刃形状进行 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数控加工原理误差:直线或圆弧插补(功能强、 精度高的机床配B样条插补)近似的成形运动。 展成刀具加工成形表面误差: (1)采用阿基米德蜗杆或法向直廓蜗杆代替渐开 线基本蜗杆而产生的刀刃齿廓形误差 ; (2)由于滚刀刀齿有限,实际上加工出的齿形是 一条由微小折线段组成的曲线,和理论上的光滑 渐开线有差异,从而产生加工原理误差。
41
铰刀的类型
(a)直柄机用铰刀(b)锥柄机用铰刀c)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 (d)手用铰刀(e)可调节手用铰刀(f)套式机用铰刀(g)直柄 莫式圆锥铰刀(h)手用1:50锥度铰刀 42
加工槽类铣刀
43
拉刀的类型
44
图3-27 车刀磨损过程
45
11
二、调整误差
工艺系统两种调整方法:试切法和调整法 (1) 试切法 测量误差 机床(微量)进给机构的位移误差(精度) 切削层厚度的影响(试切与正式切削的切削厚 度不同),对精加工影响尤甚 (2) 调整法加工 定程机构的误差 样件或样板的误差 测量有限试件造成的误差(调整尺寸的误差)
14
2.机床导轨误差产生原因:导轨本身制造误差, 磨损不匀,安装等。 3.提高导轨直线运动精度的措施 选用合理的导轨形状和导轨组合形式 提高精度:加工精度,配合精度 减少磨损:静压导轨,贴塑导轨
15
(二)机床主轴回转误差
1.定义:主轴实际回转轴线对其理想回转轴线的漂移。 理想回转轴线---平均回转轴线。 主轴回转精度是机床重要指标,影响零件加工表面的几 何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回转误差类型:纯径向圆跳动、纯轴向窜动、纯角度 摆动
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原始误差。
7
三、误差的敏感方向
原始误差的方向与工序尺寸方向一致时,其对加工精度 的影响最大。
敏感方向:原始误差产生在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
不敏感方向:原始误差产生在加工表面的切线方向
• 当Ø =0时(法线方向),
• 当Ø
引起加工误差最大∆R=δ;
900 时 ( 切 线 方 向),引起加工误差最小 ∆R=
图2-25 钻孔夹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2
四、夹具的制造误差与磨损
注意: 夹具误差将直接影响工 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或 尺寸精度。 在设计夹具时 , 凡影响工 件精度的尺寸应严格控制 其制造误差。 精加工用夹具的尺寸公 差一般可取工件上相应尺 寸或位置公差的 1/2~1/3; 粗加工用夹具则可取为 1/5~1/10 。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
1
本章内容
2.1 概述 2.2 工艺系统的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3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精度的影响
2.4 工艺系统热变形引起的加工精度的影响
2.5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2.6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经
2.7 加工误差综合分析实例
2
2.1 概述
机械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组成零件的机械
4
• 加工精度与经济性:加工精度高,成本高,生 •
产力低。 加工精度的内容: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状 精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尺寸精度: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自 动控制法; 形状精度:机床精度,刀具精度保证; 位置精度:机床精度,夹具精度,安装精度。
•
5
•工艺系统:机械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
37
镗孔时纯径向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 (A+R)cosφ 1 Acosφ Om O 3 A On A
,
φ
R
Rsinφ
1
4
镗削加工:镗刀回转,工件不转
38
主轴的纯端面圆跳动
2-14 主轴轴向圆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39
轴承孔径向跳动
幻灯片 18
图2-17 主轴采用滑动轴承的径向跳动
40
镗模镗孔
23
五、刀具的制造误差与磨损 采用定尺寸刀具 ( 如钻头、铰刀、键槽铣刀 及圆拉刀等 )加工时,刀具的尺寸精度直接影 响工件的尺寸精度。 采用成形刀具(如成形车刀、成形铣刀、成形 砂轮等 ) 加工时,刀具的形状精度将直接影 响工件的形状精度。 展成刀具(如齿轮滚刀、花键滚刀、插齿刀等) 的刀刃形状必须是加工表面的共扼曲线。刀 刃的形状误差会影响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 对于一般刀具(如车刀、铣刀、镗刀 ),其制 造精度对加工精度无直接影响, 这类刀具加 工过程中磨损、积屑瘤将影响零件加工精度。
误差 y , R max y max y min
33
R y y ,圆柱度误差
导轨在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
ΔR ᅀRz
d
ΔZ
d/2 R
ΔZ
ᅀZ
机床导轨垂直面内导向 水平方向引起加工半径 垂直平面 非敏感方向
误差 z, 工件直径
2
D
误差 R z ( z ) / D
19
(三)机床传动链的传动误差
传动链误差: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误差。 以末端传角误差评定
减少传动链误差措施: 减少元件,提高元件精度,降速比递增,误差校正。
20
21
四、夹具的制造误差与磨损
夹具的误差主要有: (1)定位元件、刀具导 向元件、分度机构、夹 具体等的零件制造误差; (2)夹具装配后 , 以 上各种元件工作面间的 相对位置尺寸误差 ; (3)夹具在使用过程中 工作表面的磨损。
34
前后导轨不平行误差(扭曲)
图2-7导轨扭曲引起的加工误差
前后导轨扭曲,引起的 R y r H H / B H 车床中心高, B - 导轨宽度; 加工半径误差
导轨倾斜角
35
前后导轨的扭曲量
镗床加工误差
36
镗床加工误差
镗床误差敏感方向随主轴回转而变化,导轨在水平与 垂直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均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时,镗刀杆进给,镗出的孔 呈椭圆;工作台进给,导轨不直或扭曲,镗出的孔轴 线不直。 镗床加工,工作台进给和镗刀杆进给有不同吗?
16
3.主轴回转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 (1)主轴的轴向圆跳动(纯轴向窜动):主轴瞬时回转轴 线沿平均回转轴线作直线运动。对外圆加工无影响,对端 面、螺纹加工有影响。 (2)主轴的径向圆跳动(纯径向圆跳动):主轴瞬时回转 轴线平行于平均回转轴线作运动。镗孔镗刀镗出椭圆,产 生圆度误差;车削车出近似正圆,几乎无影响。 (3)纯角度摆动 情况一,平面摆动:主轴轴线在某一平面内在平均轴线 附近作纯角度摆动。车,圆;镗,椭圆。 情况二,锥角摆动:主轴轴线绕其平均轴线沿圆锥轨迹 公转。车、镗,正圆锥。
17
4.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
(1)轴承误差: 滑动轴承:车、磨类:轴颈误差为主,轴承内孔无影响; 镗类:轴颈无影响,轴承内孔为主。 滚动轴承:车、磨类:内圈滚道、滚动体为主; 镗,外圆滚道、滚动体。 推力轴承:轴向窜动。 向心推力:轴向窜动,径向跳动。 工件回转类机床----运动部件; 刀具回转类机床---固定部件。 (2)轴承间隙---影响大而复杂。 (3)零件精度和装配质量: 轴颈(孔)易引起内(外)圈滚道变形,从而影响回转精度 (4)主轴转速、刚度、热变形 18
曲面加工的实质 数控刀轨是由一系列简 单的线段连接而成的折 线,折线上的结点称为 刀位点。刀具的中心点 沿着刀轨依次经过每一 个刀位点,从而切削出 工件的形状。
30
实际加工面
一、加工原理误差
31
图2-5导轨的直线度
32
导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
导轨水平面内直线度
水平面
ΔY
ΔR
D
o
ΔY
机床导轨水平面内导向 引起加工半径误差
12
三、机床误差
来源:制造、安装、磨损
主要有: (一) 机床导轨导向误差 (二)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 (三) 机床的传动链误差
13
(一)机床导轨导向误差
1.直线导轨导向误差 (1)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车、磨床:敏感方向,影响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 (2)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车、磨床:非敏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向,影响很少;铣、刨、平磨 、转塔车:敏感方向,影响大(尺寸、形状)。 (3)前后导轨不平行误差(扭曲) 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量:产生形状误差。 (4)导轨对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或垂直度) 镗床加工误差
5.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
(1)设计和制造高精度的主轴部件 关键:高精度滚动轴承(多油楔动压轴承和静压轴 承)→相关零件(主轴轴颈,箱体支承孔,轴承配 合零件) 装配:调整轴承的径向圆跳动,补偿,抵消。 (2)对滚动轴承预紧 (3)使回转精度不依赖于主轴 转移误差---用夹具镗孔、磨外圆。图3-18用固定 顶尖支承磨外圆;图3-19用镗模镗孔
24
工艺系统
25
26
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原始误差
27
一、加工原理误差
刀具
数控刀轨
工件
球头刀加工空间曲面
28
一、加工原理误差
残留高度
H f
f
2
8 r 8r H
r 刀尖圆弧半径(球头半 H 残留面积高度(表面粗 f 进给量(行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