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古诗词鉴赏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注释】
(1)当窗柳:意即怀人。
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2)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
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3)居人:家中的人,这里指元稹的妻子。
客:在外的人,指元稹。
【译文】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中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人,出门在外的人同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人。
【作品赏析】
这是白居易应好友元稹的诗。
元稹组诗中的《使东川》云:“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这是元稹在809年三月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韦丛而作。
结句“不曾春尽不归来”,是诗人的揣测之辞。
他料想妻子以春尽为期,等他重聚,而现在竟无法实现,怅惘之情,宛然在目。
白居易的和诗更为出色。
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住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当时就住在那里,诗人写元稹的住宅,诗句就自然联系到元稹的妻子。
“当窗柳”意即怀人。
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这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
读者从这诗句里,可以看出韦丛天天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很深。
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是写元稹。
春意阑珊,落红满地。
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家中如花之人。
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
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好句。
“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它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
“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
“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欢聚落空了。
这样,就自然导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
本来,思念决不只是限在这一天,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
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
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
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
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
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
但仍然没有直接点出,只用“春光尽”三字来写,很有含蓄之妙。
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
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采用“平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开篇便用对句,而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也加强了表达力量。
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同时写双方,用了对句,就表现出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
又由于用对局开篇,用散句收尾,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chóng)。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词赏析】
这是乡愁诗。
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
作书前是“意万重”,作
书后是“复恐说不尽”。
“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
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
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
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
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
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
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
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
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
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
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
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
他虽不能像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
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
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
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
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
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
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
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
“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
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
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
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
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
“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
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像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
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
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
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
“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
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
‘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
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
”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
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
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
”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
”(《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
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
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
痛饮大醉。
留住新市徐公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 .深:深远。
6. 树头:树枝头上。
7.花落:新绿。
8. 未:没有。
9.阴:树叶茂盛浓密。
10.急走:奔跑、快追 11. 黄蝶:黄色的蝴蝶。
12.寻:寻找。
【简洁译文】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词句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
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
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的捕蝶图。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
“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
①陂: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⑩雷震:宋代人,籍贯:眉州人,一说南昌人,生平事迹不详,并不是一个很有名的诗人。
这是他的代表诗词之一。
【译文】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火红的火球好像被山衔住一样,淹没在清凉、泛着波光的池塘。
放牛孩子横坐在牛背,悠闲自在地用短笛吹奏着乐曲。
【赏析】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
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
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2、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与1934-1935年,根据长征路上云南、贵州和四川一路上山给他的整体印象,创作而成的以十六字令为词牌的词,这三首小令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句句是神来之笔,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lán)。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hān)。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è)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zhǔ)其间。
【译文】其一山啊,快驰骏马没有下鞍。
蓦然回首,仅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啊,翻江倒海掀起狂涛。
奔腾激越,如万匹战马酣畅征战。
其三山啊,刺穿苍天锋刃依然尖锐。
天似要塌下,雄峰却独撑其间。
【题解】
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等。
单调,十六字,是现存唐宋词中唯一以字数命名的词牌。
四句,三平韵。
毛泽东一生爱山,长征中登了大大小小不可胜数的名山、大山、高山、险山。
《十六字令》中所写的山,不只是“我见青山多妩媚”的爱恋,也不再是自然界中的真实山川,而是经过作者的艺术想象而升华出的山的原型。
《十六字令》之所作非一时一地,是在“马背上哼成的”,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修改和润色才定稿的,故词题下标名写作时间为“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完全符合创作实际。
山,我策马扬鞭向前飞奔,未曾落马。
猛然回头一看,惊奇地发现此处山势极高,距离天空仅有三尺三!
山,此山犹如翻江倒海,狂卷着巨浪;气势奔腾汹涌,好比千军万马在战场激烈厮杀!
山,高耸入云,像一把宝剑一样刺破天空,但剑刃锋利,丝毫未损。
天空都好像快要倒塌下来了,唯有倚傍着这宝剑『指山』,以他为倚靠!
观沧海
[东汉末年]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
公元207年
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5)何:多么(6)澹澹(dàn 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7)竦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
竦,通“耸”,高。
峙,挺立。
(8)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10)日月:太阳和月亮(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荣幸。
(14)甚:极其,很。
(15)至:到达,(16)幸甚至哉:很荣幸至此。
幸,庆幸。
至,到达。
(17)咏:歌吟(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二首。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上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作诗歌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观沧海》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
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望岳》
(唐)杜甫
(东岳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词语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
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夫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的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
割: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涤荡胸襟。
曾:通“层”(见人教版《语文》八上)
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汉语译文】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
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未了”,绵绵不尽之意。
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
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
“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
“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
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仅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品注解】
①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就好像水要溢出。
②方好——正显得美。
③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⑤相宜:也显得美丽动人。
【作品大意】
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
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
迷迷茫茫,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妙。
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
空濛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
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
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潋滟”,波光闪动。
“空蒙”,烟雨迷茫。
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
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
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
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
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
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
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词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