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50a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e.png)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拼音:b, p, m, f, d, t, n, l;2.掌握拼音与汉字的对应关系;3.掌握生字词:笔、爸、吗、麻、米、禾、花、叶;4.能够正确朗读生字词,并将其正确写出;5.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字词的发音和写法;2.掌握拼音与汉字的对应关系;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学习几个新的拼音和生字词,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2. 学习新知(25分钟)1.教师板书并讲解新的拼音:b, p, m, f, d, t, n, l,通过示范和让学生模仿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这些拼音的发音。
2.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并让学生读出生字词:笔、爸、吗、麻、米、禾、花、叶,同时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这些生字词,并默写在笔记本上,加深记忆。
3.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出现的这些生字词,同时让学生再朗读一遍课文,加深记忆。
3. 练习(20分钟)1.听写练习:教师朗读生字词,学生在空白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生字词。
2.朗读练习:教师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和生字词。
3.语文游戏:“名字接龙”。
教师示范并讲解游戏规则,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游戏,并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通过激励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回答针对所学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总结和归纳。
四、作业1.完成课文“找生字”活动。
2.默写生字词:笔、爸、吗、麻、米、禾、花、叶。
3.背诵今天所学拼音。
4.完成语文笔记并及时复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新的生字词和拼音掌握起来并不难,但是更深入地巩固和理解还需要更多的训练和时间。
为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搭配更多的课堂活动,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https://img.taocdn.com/s3/m/34adb4c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a.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汉语拼音,并能正确拼读音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口语交际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拼音:复韵母ai、ei、ui及其声调。
2. 词语:天空、大地、阳光、空气、水、花草、树木等。
3. 句子:描述自然现象、季节变化、人物表情等。
4. 课文:《小池》、《荷叶圆圆》、《四季歌》等。
5. 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谈论天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汉语拼音的认读与书写,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句子的仿写,课文的阅读与理解,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汉语拼音的声调发音,词语的运用,句子的仿写,课文的阅读与理解,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拼音教学:采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法、练习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
2. 词语教学:采用实物展示、图片辅助、语境创设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3. 句子教学:采用模仿、替换、拓展等方法,培养学生句子的表达能力。
4. 课文教学:采用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口语交际教学: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拼音教学: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游戏、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并纠正发音错误。
2. 词语教学: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辅助、语境创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进行词语运用练习。
3. 句子教学:教师通过模仿、替换、拓展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句子的表达方式,并鼓励学生进行句子仿写。
4. 课文教学:教师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口语交际教学:教师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36285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1.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五个字母的拼音:b,p,m,f,d。
2.学会运用五个字母的拼音,认读相关汉字。
3.通过练习提高左右手协调能力。
4.通过课文学习,增加对汉字及古诗文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五个字母的拼音,认读相关汉字。
2.学会在左手与右手之间转换。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五个字母的拼音,较快地准确认读相关汉字。
2.能够左右手协调完成练习。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练习册子。
3.手写板、五个字母磁性贴等教具准备。
4.古诗文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并总结其中的难点和易错点。
2.给学生朗读小学课外读物中较长的句子,寻找生字并找出生字的读音。
2. 课中教学1.教师用五个字母磁性贴在手写板上,向学生阐述相关的汉字及其发音。
2.教师给出相应的字母拼音,由学生完成相应汉字的认读练习。
3.学生进行左右手协调的练习,如在手写板上练习书写汉字,进行各种形状的拼图游戏等等。
4.让学生阅读一首古诗文,了解其中零散的句子的含义,体会汉字在诗歌中的韵味。
3. 课后作业1.让学生在练习册上练习书写相关汉字。
2.搜索相关小学课外读物并朗读指定的一段。
3.让学生复制古诗文,指出其中出现的生字及读音。
六、教学评估1.通过上课中的问答环节,检查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在课后作业中,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在下一课中,让学生各自朗读所找到的小学课外读物中的一段,评定他们的朗读表现。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程通过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2.在练习中加入左右手协调的环节,不仅使学生锻炼到了掌握拼音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上即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的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02267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4.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能辨认和书写本课的字词
2.能够正确朗读所学内容
3.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4.能启发学生阅读各类图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和句子
2.熟练认读生字,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熟练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2.理解课文细节
四、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园地五》部编版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我的家》
•学习生字词:家,我的
2. 学生活动
•跟读课文
•认读生字词
•听教师讲解课文内容
3.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解释生字词的意义
•讲解课文背景
第二课时
1. 教学内容
•复习课文《我的家》
•学习句型:这是我的家。
2. 学生活动
•回答问题:这是谁的家?
•试着用新句型组成句子
3.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复习课文
•演示新句型的运用
•鼓励学生用新句型进行交流
六、课堂作业
1.默写生字词:家,我的
2.造句:这是我的家。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为迅速,但在生字词的书写和运用上还有一定困难。
下节课需要着重训练生字词的造句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语文园地五》(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五》(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d1567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2.png)
《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园、地”等10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一、二”等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文的乐趣。
(3)能够正确使用“一、二、三、四、五”等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掌握生字的读写方法。
(2)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文表达能力。
(3)通过游戏、实践,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文表达能力。
(3)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2. 教学难点:(1)生字的读写与书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表达。
(3)数字的运用与实践。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内容、生字词、数字卡片等。
2. 教学资源:生字词卡片、数字卡片、黑板、粉笔等。
3.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温馨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语文园地五》课题,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激发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讲解生字的读音、结构、书写方法。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认读、书写练习。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课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数字认读、计数练习。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游戏,巩固数字知识。
4.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部编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部编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e6d9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c.png)
互动式教学
定义:通过师生互 动、生生互动等方 式进行教学活动
目的:提高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性,增强学生的合 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方法:采用多种互 动形式,如小组讨 论、角色扮演、案 例分析等
优势:能够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动 力,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果,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任务驱动法
定义:教师设置真实、有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其独立思 考和图片和拼音,帮 助学生认识新的汉字,并复习已学 过的汉字。
日积月累: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 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 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 维能力。
我会写话:通过看图写话或情境描 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 力。
作业量:适量布置,避免过多 或过少
作业批改:及时批改,给予学 生反馈和指导
反馈指导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
实施步骤:a. 创设情境;b. 确定任务;c. 自主探究;d. 交流评价。
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应用范围:适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尤其适用于技能训练和知识巩固环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章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读音 和写法
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 义和作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五部编人教 版
汇报人:
目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f689d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8.png)
2.思考:后来怎么样了?
句,了解古
小组讨论、交流。在大家齐心合力地努力下,老爷爷终于把萝 诗的意思。】
卜拔出来了。
课堂小
五、课堂总结
结及拓
《拔萝卜》的故事可真有趣,课后,我们可以找一些有趣的故
展延伸 事来读,并把读到的故事讲给大人或同学听。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教师要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本部分的重点内 容一是识字,二是了解部首的意义,三是学习古诗。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用较多的时间 进行这几部分的教学,而不是平均用力。特别是对部首意义的理解上,不但要弄清本课的 两个部首的意义,还要让学生搜集一些这样的字,体会意思,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是非常必要的。 不足之处: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完全能扮演好这一角色。他们有发 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他们有交流、评价的能力。
板书内容
语文园地五 时间的词语: 一年 12 月,一个月 30 天, 一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 草字头:和花草有关 木字旁:和树木有关
平舌音 翘舌音 鼻音 边音 从左到右 先撇后捺
导入
新课 教学
第二课时
1.学习两种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2.学习古诗《悯农》,理解意思。 3.读通短文,体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拔萝卜》图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得都很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在语文知识 的世界里遨游,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音。(板书:平舌音 翘舌音 鼻音 边音)
错的字。学会
2.连一连。
辨析平翘舌、
lán shān nǐ zhǐ nán lǐ sān zì
前后鼻音、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271e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9.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语文园地五》中的生字生词
•理解课文内容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生字生词的认读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语文园地五》教材
•复印好教案和相关练习题
•准备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观看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第二部分:新课学习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课文朗读
3.导引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解生字生词的意思和读音
4.学生答疑解惑
5.分组讨论,共同理解课文,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6.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第三部分:课文理解
1.学生口头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课文要点
3.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学习《语文园地五》中所体现的情感和道理
第四部分:语言表达
1.学生展示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书写
2.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作和表演
3.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多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
•教师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新知识,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完成相关练习题
•总结学习收获,写学习日记
总结反思
•教师及时总结学生表现,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记录学生学习情况,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充分理解《语文园地五》中的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f6c4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b.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拼音,正确区分前后鼻音,并能够根据音节拼读词语。
2、通过学习儿歌,掌握重点汉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组词和造句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完成练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拼音复习:复习前后鼻音,能够准确区分并拼读。
2、儿歌学习:《小青蛙》,掌握重点汉字,能够正确书写。
3、组词和造句: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组词和造句训练。
4、语文园地:完成练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儿歌《小青蛙》的播放,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儿歌学习与创作。
2、拼音复习:复习前后鼻音,进行拼读练习,加深对拼音的记忆。
3、学习儿歌:《小青蛙》通过学习这首儿歌,掌握重点汉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儿歌中的韵律和押韵。
4、组词和造句: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组词和造句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语文园地:完成练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通过阅读有趣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7、布置作业:背诵儿歌《小青蛙》,正确书写其中的汉字。
四、教学重点1、正确区分前后鼻音,掌握拼音拼读技巧。
2、掌握儿歌中的重点汉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3、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组词和造句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完成练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难点1、对于前后鼻音的区分需要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儿歌中的韵律和押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创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进行训练和引导。
4、通过完成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1、在拼音复习环节,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 语文园地五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 语文园地五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de12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1.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次教学的重点为语文园地五,包括三个章节:《鹅、燕、孔雀》、《老虎和猴子》、《玫瑰与月季》。
1.1 教学目标本节课要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掌握以下知识点:1.了解鹅、燕、孔雀的基本特点,学会用形容词描写它们;2.理解老虎和猴子的故事,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3.掌握玫瑰、月季的区别和特点,学会用形容词描写不同的花朵。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他们能够流利地用中文表述所学内容。
1.2 教学重点1.掌握不同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形态;2.理解常见的中文词汇,能够用简单的语句描述所学内容。
1.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流利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知识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PPT或实物等途径,向学生展示三个主题(鹅、燕、孔雀;老虎和猴子;玫瑰和月季)。
2.2 讲解知识点2.2.1 《鹅、燕、孔雀》教师向学生介绍所学内容,并通过图画、声音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鹅、燕、孔雀的形态和特点。
教师可以针对每种动物,提出一些问题,例如:1.鹅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有什么特点?2.燕子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它有什么特点?3.孔雀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它有什么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形容词描述这些动物,或者在小组中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
2.2.2 《老虎和猴子》教师向学生介绍该故事的情节,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针对故事中的一些重要情节,提出一些问题,例如:1.故事中猴子为什么喜欢恶作剧?2.老虎为什么要欺负猴子?3.猴子是怎样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打败老虎的?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朗读该故事,或者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总结故事中的主要教训。
2.2.3 《玫瑰与月季》教师向学生介绍玫瑰和月季的含义,并通过图画、实物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形态。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40bdb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9.png)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本课课文,领会课文内容。
2.能正确朗读课文,流畅地讲述课文内容。
3.能正确书写生字词,并能正确使用所学字词造句。
4.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细心与耐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生字词的书写和用法。
难点:正确使用所学字词造句。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片素材2.课文《语文园地五》3.生字词卡片4.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四、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展开简短互动对话。
2. 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语文园地五》。
2.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
3.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掌握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包括拼音、发音和造句。
2.制作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自行记忆和练习。
4. 课文理解与讨论1.引导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对课文的理解。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展开互动讨论。
5. 书写练习1.让学生用所学生字词造句,并在黑板上展示。
2.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完善句子,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使用方法,培养了观察事物的细心和耐心。
六、作业布置1.默写生字词。
2.完成词语造句练习。
3.复习课文内容。
七、教学反思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背后的意义,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效学习。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00853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7.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述《语文园地五》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之一,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和练习巩固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内容,流畅表达;2.能够理解课文背后的故事情节,提取关键信息;3.能够准确理解和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4.能够熟练掌握本课文所学的生字词,理解其意义;5.能够认真完成相关练习,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汉字意义和读音。
难点:用语言描述课文中的细节,提炼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内容和流程安排1.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课本、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知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导入: - 初步介绍课文背景,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 正文教学: - 逐段讲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 - 解释生字词的意义和拼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词语练习。
4. 拓展: - 利用课文内容进行故事连线、问题回答等拓展练习,拓展学生阅读思维。
5. 练习与巩固: -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梳理所学知识点。
6. 作业布置: - 布置相关阅读练习和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习题、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
六、课后反思教师可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保持课堂秩序,引导学生专心听讲;2.鼓励学生多展示个人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八、教学效果及预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预期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在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业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为本次教学设计内容,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语文园地五(教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五(教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db2785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4.png)
《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五》,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汉语拼音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五》,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识字加油站:学习本课的生字,掌握生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2. 字词句运用: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4. 课文阅读:学习本课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语文园地: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五》,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3.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口语交际: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5. 语文园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园地五》,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d5bd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4.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语文园地五》中的生字词和基本用法。
•能够模仿朗读《语文园地五》中的课文。
•能够认真分析和理解课文的意思,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和思想力量。
•能够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认真理解《语文园地五》中的课文。
•学会正确朗读课文。
•能够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意义。
•培养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及理解先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朗读《语文园地五》中的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深度,并在朗读之后让学生分组,互相讲述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让学生通过交流和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生字词学习针对《语文园地五》中的生字词进行教学,让学生认真研读生字词的字形、音形和用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法和读音。
3. 讲述思想意义通过讲述《语文园地五》中课文的思想意义,鼓励学生去思考和探索背后的含义和思想力量。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和规范。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并根据学生的表达水平,适当引导学生加强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和分析掌握生字词和课文的意义。
•朗读训练法:通过跟着录音机朗读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交流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感受和认识,增强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1. 课前呈现在课前将《语文园地五》中的课文发放给每位同学,让其提前看一看。
并组织一些简短的游戏将课文内容进行呈现,通过游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
2. 课堂讲解通过课堂的讲解,让学生对《语文园地五》中的课文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需要详细讲解以下的内容:•课文的语言表达的特点•生字词的写法、音形及其用法•课文背后的思想意义•阅读理解3. 朗读训练通过跟着录音机朗读,让学生能够感受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深度。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80be6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4.png)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优秀6篇)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1一、教材说明这个语文园地里有五项练习,包括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近字、读句说句和读儿歌。
二、教学建议第一项“我会认”,是复习学过的带“讠、亻、口”的三组字。
通过归类认读加深记忆。
为此要让每个同学独立练习,忘了的字查查生字表,读完之后想想每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然后再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读问问,老师可用三组卡片变序抽检。
第二项“我会读”,内容是学过的字组成的词。
这些词在口语中常用,多读几遍有利于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可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互相读读。
横向读、竖向读,让学生自己变换读法,读得有兴趣。
读前老师要提示读准字音,读后要注意检查,纠正不准的读音。
第三项“比比写写”,需区别六组形近字再写下来。
有四组是一笔之差,有两组字形差别在两笔以上,要引导学生仔细辨认,学习深辨细究,把字看清楚。
比较时要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清楚地说出每组两个字的不同。
如:“日”,读rì,红日、生日的“日”;“白”读bái,白云、雪白的“白”。
“白”比“日”多一撇。
或“白”去掉一撇就是“日”。
先同桌的两人你说一组,我说一组,互相说说、互相补充,再全班交流。
比较清楚后再写一写。
提醒学生写字时要把不同的地方记住,字要写正确。
如“马”第一笔是“”不带“钩”,“鸟”第二笔是“”与“马”不同,里面还有一点。
要借助田字格把字写匀称,没把握的同学可再看看课文中的范字。
第四项“读读说说”,要求通过读句,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这三个语气词都可用在问句里,“吗”一般用于是非问句,只需别人作肯定、否定的回答;“呢”用于特指的问句,需对方说出具体的答案;“吧”用于推测、估量的问句,回答也只需肯定或否定。
这些用法只供教师判断学生用词说句合适不合适,对于学生则只要求通过读句来培养语感,学着说一说。
教学时先指导学生明白题目要求,再读三句话,启发学生想想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导读出问句的语气。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3594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f.png)
语文园地五-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时的字词;
2.会读懂并复述本课的故事情节;
3.学会用自己
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4.能对句子结构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核心内容;
2.通过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3.加强对课
文内容的理解,做到准确表达。
三、教学难点
1.认读趣味的新词语;
2.输出比较准确的课文理解汇报;
3.能对简单的句子进
行分析。
四、教学过程
1.预习导入让学生想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并配以动作,如“风车”、“小船”、“旋转”等。
2.讲解课文通过讲解来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一起朗读课文及相关的新词词语。
3.课文理解分组讨论各自对这篇文章的感受以及提取这个故事的重点。
学生互相讨论,为之后的作业提供帮助。
4.情景剧让学生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5.句子分析以课文中的简单句为例,了解句子结构以及语气,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6.总结归纳再次对课文讲解,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
最后,一起完成作业。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语文作业《读懂小故事》;
2.思考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并准备展示给
大家;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课文,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课文的理解和意义。
虽然在过程中几个学生有些不理解课文,但是通过与他们单独交流,最后他们也掌握了课文中的重点,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语文园地五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五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498b79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6.png)
《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五》,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汉语拼音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五》,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拼音:zh、ch、sh、r2. 词语:公园、天气、山水、花、鸟、虫、鱼3. 句子:①花开了,真美!②小鸟在树上唱歌。
4. 课文:《小池》、《荷叶圆圆》、《四季歌》5. 语文园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zh、ch、sh、r的发音及书写,能够正确拼读音节;积累词语,提高词汇量;学会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正确拼读zh、ch、sh、r音节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拼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拼音: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纠正发音错误。
引导学生观察拼音的书写,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 学习词语: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教师讲解词语意思。
引导学生用词语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4. 学习句子:教师出示句子,学生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引导学生模仿句子,进行语言实践。
5. 学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 语文园地: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7. 总结与布置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四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83e6d0f12d2af90342e659.png)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四篇教学目标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认识相关的5个生字。
2.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能发现每组字的偏旁,并尝试写出几组这样的字,拓展识字。
(重点)3.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字音。
(重、难点)4.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5.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难点)6.在师生共读故事《拔萝卜》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1.课件、字母和相关的生字卡片,小羊、青草、老爷爷和老婆婆头饰等。
(教师)2.生字卡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孩子们,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中,你最喜欢哪只羊呢?(随着学生发言相机板书羊的名字)我们今天就分成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和喜羊羊四个小队进行“羊羊小队PK赛”。
大家有信心取胜吗?(有)那我们就出发吧。
2.课件出示闯关图。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分成小队带领学生去“闯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1.趣味识字。
(1)过渡:“羊羊小队PK赛”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2)屏幕出现打乱顺序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上午、下午、晚上)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相机学习“午”“晚”。
(3)导学: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按照顺序排列时间。
如果老师再给你几个表示长时间的词语,你能排列吗?(打乱顺序出示“天”“月”“年”三个字。
)相机学习“年”“昨”“今”。
(4)第二关:打乱顺序出示表示时间的词语,请同学们一一排列出来。
(5)通过刚才的比赛,同学们齐心协力地帮时间宝宝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下面,我们再复习一下它们的名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生字变色放大)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我的发现。
(1)(显示第一关)过渡: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顺利闯过第一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掌握“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五个版块中的基础知识。
2.基本掌握“时——日——月——年”的时间概念,掌握偏旁部首、笔画顺序、声母的概念。
3.熟读《悯农》(其二),逐字逐句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时间概念、字形构造、声母韵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偏旁和声母平舌音、翘舌音、背诵《悯农》(其二)。
教学策略1.掌握概念通过识字认字,引出时间概念、偏旁部首概念和声母的概念。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其在生活和识读中的应用。
2.加深概念引导学生举例子、动手写、动嘴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学会运用训练学生举例子,先小组内举例子,再走上讲台举例子,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通过问家长等先学习课文生字的读音。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完成“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书写提示”的学习。
2.认识“午、晚、昨、今、年”初步学习时间概念;认识偏旁部首。
教学过程一、初识生字,认识概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翻开书到76页)瞧,这里有四组词语,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
能把它们读好吗?自己先练一练吧。
(一)举例,认识生字师:先来看看“午”字,“午”指的是日中的时候,白天十二点。
我们可以组词“上午”,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这个词我们一起读,上午……板书课文题目,齐读生字。
(师相机板书:午、晚、昨、今、年)生读生字。
(二)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时间,联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时间概念)师:同学们,这四组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相信大家一定有所发现,第一组词语上午、下午、晚上,它们表示一天以内的时间。
第二组词语昨天、今天、明天,它们是以天为单位的时间。
第三组词语上个月、这个月、下个月,它们是以月为单位的时间。
第四组词语去年、今年、明年,它们是以年为单位的时间。
二、回顾知识、举例巩固(一)回顾基础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这四组词语有它们排列的规律,它们按照“时——日——月——年”的时间顺序排列。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年有几个月?12个月。
一个月有几天?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这七个月有31天。
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这四个月有30天。
二月比较特殊,闰年是29天,一般年份是28天。
那一天有多少个小时呢?是24个小时。
(二)造句子,缕清逻辑关系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呢?几个例子然后再用他造个句子把!学生在造句过程总,老师及时给出点评,纠正逻辑关系(三)拓展知识嗯,上周、这周、下周,它们是以周为单位的时间。
上旬、中旬、下旬,它们是以旬为单位的时间。
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课下查找一些时间词语之间的关系,一定很有趣。
三、了解偏旁1.问题导入:请大家读一读这两组汉字,读完了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的发现?2.学生交流:有同学发现,这两组汉字的偏旁是不同的。
还有的同学发现,每一组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组成的。
师:你们可真厉害,很会观察。
3.学生自己举例子,活跃课堂氛围第一组汉字我们一起读一读,花、草、莲、苹。
这四个字的偏旁都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大多与花草有关。
你还认识哪些草字头的字吗?嗯,荷花的荷,茉莉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芙蓉两个字也都是草字头。
第二组汉字,我们齐读一遍,树、林、桃、桥。
这四个字的偏旁都是木字旁,请大家看到书上这个小男孩旁边的泡泡语,请大家跟着我读一读他的话,很多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木字旁的字吗?哦,学校的校,杨柳两个字都是木字旁,松柏两个字也都是木字旁。
4.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生字,你们可以试着说出它们的偏旁吗?先来看看第一组,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跟着我读一读,鸡、鸭、鹅。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他们的偏旁都是鸟字旁。
鸟字旁的字大多数是跟禽类,或是飞行的鸟有关。
再来看看第二组,我们一起读红、绿、级。
它们的偏旁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绞丝旁,绞丝旁的字都和丝或者编织有关。
最后看看第三组,我们一起读江、没、清。
他们的偏旁是三点水,三点水的字大多与水有关。
同学们,像这样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识记的方法,叫按偏旁归类识字,你们都学会了吗?课下大家可以试着将自己学过的字,按偏旁归类在一起,这样对比着识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记住生字。
四、初识笔顺现在我们走进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版块,书写提示。
引导学生观察“儿”和“林”字,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
1.引导学生伸出手,跟着老师书写笔画师:请同学们伸出食指,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这两个字的笔顺吧。
“儿”字怎样写?撇,竖弯钩。
“林”字怎样写?横,竖,撇,点,横,竖,撇,捺。
书空完了,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字书写时的笔顺规则,是从左到右。
2.多举一些例子,摸索方法请同学们伸出食指,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这两个字的笔顺吧。
“本”字怎样写?横,竖,撇,捺,横。
“天”字怎样写?横,横,撇,捺。
这两个字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这两个字书写时的笔顺规则,是先撇后捺。
3.回归课本请大家自己在书上,把这四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儿了,今天的作业是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儿、林、本、天”四个生字。
第2课时课时目标1.完成“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2.认识声母、熟读并背诵《悯农》(其二)。
教学过程一、字词句运用1.复习导入,明确学习任务。
师:对大家都积累那些时间词语呢,分享给大家!再说说带草字头的字都有哪些!看来大家上节课学习的不错,让我们来学学心得内容吧!2.开始新课教学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和“书写提示”这三个版块,今天我们接着往后学习。
请大家把书翻到76页,看到字词句运用这个版块。
同学们,你们看,这里有四组词语,自己先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时,注意观察音节的不同之处。
3.读一读,找不同师:咱们先把这些词语读一遍,比一比谁读得准。
我们一起读,你们、家里、男生、蓝色、上山、三年、写字、报纸。
(学生的,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师:现在请大家拿出小铅笔,圈一圈、画一画音节的不同在哪里。
4.读一读感受发音不同师:大家读一读这些字的发音感觉以下舌头的位置。
读:“你、里”,“男、蓝”,“山、三”,“字、纸”。
引导学生感受舌头的不同位置,进而理解概念。
5.引出平舌音、翘舌音“你”的声母是鼻音n,“里”的声母是边音l;“男”的声母是鼻音n,“蓝”的声母是边音l;“山”的声母是翘舌音sh,“三”的声母是平舌音s;“字”的声母是平舌音z,“纸”的声母是翘舌音zh。
4.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牢牢地记住它们的读音。
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你们能给这些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吗?【设计意图:弄懂概念、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发音】二、日积月累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日积月累这个版块,请大家把书翻到77页。
1.鼓励会背诵的小朋友为大家背诵相信有很多小朋友都会背诵“锄禾日当午……”吧,那些小朋友会背,请举手!你们真棒,很多会背诵,那悯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让老师带着大家学习吧2.课外延伸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二),既然是其二,那就有其一。
听老师来读一读吧!《悯农》(其一),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老师领读现在老师给大家读一遍,你们可要竖起小耳朵听好啦。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要读好它,还要读准它的节奏,你们自己练一练吧!练好了吗?这是停顿符号,表示读到这里我们要略微停一会。
我们一起读一遍吧。
4.深入学习古诗涵义“锄禾”指的是用锄头在庄稼地里锄草、松土。
“日当午”意思是烈日当空的正午。
“汗滴”是说汗水往下落。
“知”是知道,明了的意思。
“餐”是饭食的意思。
“皆”表示的是全、都的意思。
5.分组讨论,古诗讲述的故事内容。
对课上小朋友的发言,进行点评,给与鼓励。
6.延伸情感这首诗写农民劳作的艰辛,告诫人们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要爱惜粮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之情。
7.背诵能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吗?瞧,老师只给出了每句诗的前两个字,自己试一试吧。
现在前两个字的提示也没有了,你们想象着农民伯伯辛苦耕作的画面,自己试着背诵一遍吧!三、和大人一起读同学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课,老师还要带你们走进故事王国,一起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1.经过紧张的背诵,学生们此时注意力开始分散,老师通过讲故事给大家放松请大家把书翻到78页,将书斜立,认真地听老师读这个故事。
2.听完故事,引发思考大家都来认真地观察图片,说一说他们会拔出萝卜吗?小狗喊谁来帮忙呢?文章里没有说,但是聪明的你一定知道小猫来了,通过观察图片我们可以知道。
同学们,读文是学习的好方法,读图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方法。
3.通读课文,说一说都谁参与了拔萝卜,举手告诉老师同学们,读故事的时候还要有自己的思考,老师这里有一张阅读卡,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填上阅读时间,还有和谁一起读,提出自己的问题,请爸爸妈妈回答,自己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
4.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师:老师举个例子,我的问题:老公公为什么要找大家一起来拔萝卜?5.回归教学目标师:你们看,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制作属于自己家庭的阅读卡,是不是很有趣?我们今后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阅读、学习。
6.自由发挥这样有趣的故事,你们能分享给小伙伴吗?来,根据这几张图片,自己讲一讲拔萝卜的故事吧!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了,今天的作业是背诵《悯农》(其二)。
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教师要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教学。
本部分的重点内容一是识字,二是了解部首的意义,三是学习古诗。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用较多的时间进行这几部分的教学,而不是平均用力。
特别是对部首意义的理解上,不但要弄清本课的两个部首的意义,还要让学生搜集一些这样的字,体会意思,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是非常必要的。
不足之处: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完全能扮演好这一角色。
他们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他们有交流、评价的能力。
教学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尝试根据概念举例子,读熟理解《悯农》(其二)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