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简介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
第十五章行政单位会计报表§15-1 行政单位编制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一、意义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
其意义:1.为单位领导、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提供信息;2.分析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3.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4.加强预算监督与管理,合理安排和使用财政资金。
二、种类1.按内容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以及附表和报表说明2.按时间分:月报、季报、年报。
3.主从分:主表和附表。
4.按级次分:本级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
三、要求1.数字准确;2.内容完整;3.报送及时;4.手续齐备。
§15-2 行政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一、年终清理结算P2581.清理和核对预算收支2.清理结算各项应缴款项例60,12月30日,将应缴预算款、应交财政专户款全部上交。
凭证:201212080借:应缴预算款10 000应交财政专户款21 300贷:银行存款31 3003.清理结算各项往来款项例61,12月30日,支付税务局代扣的税款和昌大昌货款、支付原来源不清款。
凭证:201212081借:暂存款——市昌大昌超市1000贷:银行存款1000凭证:201212082借:暂存款——代扣个人所得税10 000贷:银行存款10 000凭证:201212083借:暂存款——不明来源款项6000贷:银行存款6000例61,12月30日,清理本月电费12000元。
凭证:201212084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12 000贷:暂付款——电力公司电费10000银行存款20004. 清理核对各项货币资金5. 清理核对各项财产物资二、年终结账1.年终转账P259例62,12月31日,清理,将收、支全部转入结余(包括:经常性、专项)凭证:201212085借: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 1 322 000——拨入专项经费 6 060 000预算外资金收入125 200其他收入1309 100贷:结余——经常性结余 2 756 300——专项结余 6 060 000 凭证:201212086借:结余——经常性结余 2 333 800——专项结余 6 222 500贷:经费支出——经常性经费支出 1 263 800——专项经费支出 6 160 500拨出经费——拨经常性经费100 000——拨入专项经费62 000结转自筹基建970 0002.结清旧账3.记入新账§15-3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一、资产负债表(教材P260)⒈格式: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⒉编制⑴期初数:根据上期末编制(不同之处修改上期满足本期);⑵期末数:A)调账:将收、支结转到“结余”中。
第十五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 (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的编制
•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第四节 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
• 一、预算收入支出表 • (一)预算收入支出表的概念与格式 • (二)预算收入支出表的编制 • 二、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 • (一)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的概念与格式
• (二)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的编制
• 三、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 (一)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的概念与格式
•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概念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
件,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
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作用
•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种类
第十五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本章主要内容: 一、会计报表的作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
二、熟悉行政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二、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三、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四、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
三、掌握财务会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
第一节 会计报表概述
•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 (一)数字真实
• (二)内容完整 • (三)报送及时
第二节 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 一、年终清理结算 • (一)年终清理结算的概念 • (二)年终清理结算的内容 • 二、年终结账 • (一)年终转账
• (二)结清旧账
• (三)记入新账
第三节 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 一、资产负债表 •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格式
• (二)资产负债表编制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第一篇: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以下将对这些报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上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它分为资产和负债两大部分。
资产包括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
而负债包括非流动负债和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等,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等。
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包括净资产部分,即资产减去负债所得到的净资产。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到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上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以及净资产状况。
其次,利润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成果的报表。
它由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四部分组成。
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益等。
成本主要包括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和营业费用等。
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而利润则是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所得到的结果。
利润表能够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状况,包括收入的多少和来源,成本和费用的情况以及最终的利润水平。
第二篇:再次,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量状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部分。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等。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买和处置长期资产以及接受现金贷款的情况。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吸收投资和偿还借款的情况。
现金流量表能够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对现金的管理和运用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报表。
它包括所有者投入和取出的资金、盈余公积金的增减、再投资和损益结转等内容。
第15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本期盈余”项目,反映单位本期收入扣除本期费用后的净额。
第15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26
三、净资产变动表 (一)净资产变动表的概念和作用
净资产变动表是反映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净资产项目变动情况的报表。 净资产变动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提供某一会计期间内累计盈余变动情况的信息。 (2)可以提供某一会计期间内专用基金变动情况的信息。 (3)可以提供某一会计期间内权益法调整变动情况的信息。
第15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28
第15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29
第15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30
(三)净资产变动表的列报方法
(1)“上年年末余额”行,反映单位净资产各项目上年年末的余额。 (2)“以前年度盈余调整”行,反映单位本年度调整以前年度盈余的事项对累计盈 余进行调整的金额。 (3)“本年年初余额”行,反映经过以前年度盈余调整后,单位净资产各项目的本 年年初余额。 (4)“本年变动金额”行,反映单位净资产各项目本年变动总金额。 (5)“本年盈余”行,反映单位本年发生的收入、费用对净资产的影响。 (6)“无偿调拨净资产”行,反映单位本年无偿调入、调出非现金资产事项对净资 产的影响。
(11)“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其他各项偿还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应 付及暂收款项余额。
(12)“预提费用”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已预先提取的已经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各项费 用。
(13)“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反映单位期末将于1年内(含1年)偿还的 非流动负债的余额。
第15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5
第15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6
第15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引言事业单位是指履行特定公共职能,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政府购买服务收入的机构,其财务活动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工具,对于监督和评价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编制要点和财务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一、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部分。
下面对这三部分进行详细介绍: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日期上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它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部分组成。
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由资本和未分配利润组成。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旨在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情况,了解其资金来源、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
2.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上的经济成果的会计报表。
它由收入和费用两部分组成。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利润表的编制旨在了解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经营成果和盈余分配情况。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上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的会计报表。
它由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组成。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主要目的是了解事业单位的现金流动情况,同时辅助分析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
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要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要点包括会计政策、会计核算、会计估计和财务报告。
1. 会计政策事业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需要根据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确定合适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记账方法等,能够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包括日常的账务处理、凭证记录和账务汇总等。
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什么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什么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一、资产负债表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公式设置。
左方为资产部类,右方为负债部类,左右两方总计数相等。
2.事业单位应先编出本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然后与经审核无误的所属下级单位汇总的资产负债表汇总,编成本部门总的资产负债表。
二、收入支出表收入支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结余及其分配状况的报表。
收入支出表的项目,应当按收支的构成和结余分配状况分项列示。
收入支出表的附表主要有事业支出明细表和经营支出明细表。
支出明细表的项目应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列示。
在事业支出明细表中,关于用财政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应按财政部门的要求分别列示。
2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包括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行政事业单位常用财务分析计算公式: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数上期支出总数-1)100%2、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总额本期工资目平均人数3、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本期专项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4、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结构。
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证费)本期支出总数100%5、人车比重衡量行政单位小汽车占有状况。
人车比重=期末工资目人数期末小汽车实有数∶1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1、经费自给率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常常性支出的程度。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它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100%2、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是一项早期记账工作,即根据企业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资
金变动,有序而全面地记录下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则反映了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相关收入和费用等信息,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包括现金科目、固定资产科目、无形资产科目、在建工
程科目、应付账款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其他应付款科目、其他收支科目、预收款科目等。
上述科目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非常细心的记账报表统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
资产负
债表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总结和汇总,可以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是否呈稳定增长趋势。
收入支出表反映了收入和支出情况,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掌握运营成本情况。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收入和支出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现金的流向情况,辅助企业更好的财务决策和管理。
以上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的一些内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千变万化,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认真细致记账统计,以达到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管理决策的目的。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
编制会计报表是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日常会计核算的总结,也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一、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类别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核算资料,通过整理、汇总而编制的用以反映会计主体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它可以综合、系统、全面地反映行政单位预算收支活动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财务报表进行以下不同的分类。
按反映的经济活动内容不同分类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按反映的经济活动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往来款项明细表、基本数字表。
有专项收支业务的,还应按专项资金的种类编报专项资金支出明细表。
按鳊报的时间不同分类会计报表按编报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
行政单位应当按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
按编报的层次分类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按编报的层次可分为以下两类。
1.本级报丧本级报表是反映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活动情况的报表。
2.汇总报表汇总报表是各主管部门对本单位和所属单位的报表进行汇总后编制的报表。
基层会计单位,只编本级会计报表;二级单位和主管会计单位,要先编本级报表,然后编报汇总的报表。
二、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是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等账户的期末余额。
报表中有些项目的名称与账户的名称相同。
有些项目名称与账户名称不同,但内容却相同。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来源1.“库存现金”项目反映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应根据“库存现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银行存款”项目反映行政单位存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种款项的实有数,应根据“银行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有价证券”项目反映行政单位未兑付有价证券的本金数,应根据“有价证券”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4.“暂付款”项目反映行政单位尚待结算的暂付款项,应根据“暂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行政事业会计 第八章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4. 清查货币资金
5. 清查财产物资
第一节
会计报表概述 Part 1
年终结账事业单位在年终清理结算后进行年终结账。年终 结账包括年终转账、结清旧账和记入新账。
1. 年终转账账目核对无误后,首先,应计算出各账户的12 月份合计数和全年累计数,结出12月末的余额;然后,编制 结账前的“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后,再将应对冲结转的 各个账户的余额按年终冲转办法,填制12月31日的记账凭单 办理art 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各项目都设有两栏,即 “年初数”和“期末数”。 其中,“年初数”即上年年末数,按上年决算后结转本年的 各总账科目年初数填列。 如果本年度的项目与上年末各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不一致,则 应调整后填入。
“期末数”表示报告期末的状况,因而应根据截至报告月份 的各项目的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第二节
财务报表的编制 Part 1
具体填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银行存款”项目,根据事业单位“银行存款”总账 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事业单位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 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资金都包含在该项目中。 (2) “应收票据”项目,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 额填列。单位已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不包括在本项目中, 但应在报表附注中对贴现票据进行说明。 (3) “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科目的有关 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第二节
财务报表的编制 Part 1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与内容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 账户式的资产负债表,是将资产部类列在 表的左方,负债部类列在报表的右方。 的报
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7章 行政事业会计报表
编制方法
本表“本年数”栏反映本年度各项目的实际变动数。“上年
数”栏反映上年度各项目的实际变动数,应当根据上年度净 资产变动表中“本年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度净 资产变动表规定的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不一致,应
对上年度净资产变动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
定进行调整,将调整后金额填入本年度净资产变动表“上年 数”栏内。
(4)清查货币资金。年终,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同开
户银行对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应同银行对账单余额核对 相符;现金账面余额应同库存现金核对相符;有价证券账 面数字应同实存的有价证券核对相符。
(5)清查财产物资。年终前,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各项
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发生盘盈、盘亏时,应及时查明
原因,按规定做出处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三节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主要指会计报表的分析,即运用事业计划、财
务报表、统计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对一定时期内的单位 财务活动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总结,做出 正确评价的一种方法。
分析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二)因素分析法 (三)平衡分析法 (四)结构分析法 (五)相关分析法分为月报和年报。 ( 2 )按会计报表的编报层次不同,分为本级报表和汇
总报表。
( 3 )按会计报表的报送对象不同,分为外部会计报表
和内部会计报表。
编报要求
(1)数字真实。 (2)内容完整。 (3)报送及时。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
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的主要报表, 它能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时点占有或使用的经济资源 和负担的债务情况,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和财务 前景。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
目录
•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概述 • 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 • 行政单位收入支出表 • 行政单位现金流量表 •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分析 •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改进与完善
01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 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 拨款收入支出表等。
特点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具有全面性、规范 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特点,能够全 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 行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会计报表的重要性
决策依据
行政单位管理层和上级主管部门通过会计报表了解单位的 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督工具
会计报表是行政单位接受外部监督的重要工具,能够反映 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为审计、监察等部门提 供监督依据。
财政拨款收入
反映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
事业收入
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 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
反映行政单位除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以外的其他 收入,如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等。
支出类科目
01
人员经费支出
反映行政单位用于在职职工和离 退休人员的各类支出,如工资、 津贴、社会保险等。
固定资产
如房屋、设备、车辆等,按取 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无形资产
如专利、商标、版权等,按取 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负债类科目
流动负债
指一年内到期的负债,包括应付 工资、应付账款等。
长期负债
指超过一年期的负债,如长期借 款、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01
02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行政事业单位报表是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定期公布的一种重要信息披露方式,用于向社会公众、监管机构和相关利益方提供关于单位财务状况、绩效评估和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将对行政事业单位报表的定义、作用以及编制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是指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了及时、准确、合理地向公众和监管机构报告自身财务和管理情况而编制的一种书面文档。
该报表可以反映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帮助外部利益相关方了解单位的经营情况,监督单位的合规性,并对单位进行绩效评估和资源利用监控。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1. 提供财务信息: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可以向公众和监管机构提供详尽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以便外部利益相关方了解单位的资金运作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
2. 展示绩效评估:行政事业单位报表中往往包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绩效,如完成的项目数量、服务覆盖范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有助于评估单位的绩效水平和成果。
3. 监督合规性:行政事业单位报表为监管机构提供了一个监控单位合规性的工具,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审查报表中的财务数据和管理过程来核实单位是否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执行。
4. 资源利用监控: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可以提供有关单位资源利用情况的信息,如预算执行情况、人员编制和使用情况等,有助于评估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合理性。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的编制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准确无误:报表的编制应该准确无误地反映单位财务和管理情况,不得做虚假陈述或隐瞒重要信息。
2. 信息完整:报表中应包含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财务和管理信息,不能遗漏重要数据或情况。
3. 规范规定:报表的编制应符合相关的财务和管理规定,包括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编制规范等。
4. 时效性:报表的编制应及时公布,以保证公众和监管机构能够及时了解单位的最新情况。
5. 透明度:报表的编制应具有透明度,对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充分的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简介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简介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和内容1、种类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
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年度决算)。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
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年度决算)三种。
2、决算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包括:报表封面、主表和补充指标表。
报表封面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等文字信息,以及单位统一代码、基本性质、财政预算代码、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报表类型等相关信息。
主表、补充指标表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上报的内容。
主表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补充指标表仅适用于相关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附注用于注明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报表编制事项,主要包括: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事项的说明和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对本单位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情况和原因的分析。
二、编报年度决算的相关规定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1、在年度终了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项收入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清理结算,在此基础上办理年度结账,编报决算。
2、清理、核算年度预算收支数额和各项缴拨款,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年度预算数与领拨经费数一致。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2)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1. 介绍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设立,通过提供公益性服务来达到社会福利目标的组织。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指事业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和标准编制的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
2.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类别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几种报表。
2.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最基本的一种报表,它以某一特定日子为基准,反映了事业单位在该日子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栏,左栏列示资产,右栏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资产栏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部分。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预付款项等。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负债栏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部分。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账款、预收款项、短期借款等。
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所有者权益栏是指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基金、专用基金和未分配利润。
2.2 利润表利润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反映了事业单位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一种报表。
利润表的结构是按照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顺序编制的。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利润是指净利润,即收入减去费用的余额。
利润表可以帮助事业单位了解其经营成果,评估经营业绩,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2.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反映事业单位在特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部分。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从主营业务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流入和支付的现金流出。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买、取得长期资产和其他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以及出售、处置长期资产和其他投资所收回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举借长期借款所收到的现金以及偿还长期借款所支付的现金。
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附件1: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种类、格式、说明及填报口径一、报表种类行政事业单位类会计报表共六套。
具体报表分别为:1、资产负债表(月报)2、收入支出总表(月报)3、财政性资金拨款支出明细表(月报、季报)4、资产情况表(季报)5、国有资产收益情况表(季报)6、基本数字表(季报)二、报表格式具体格式见表样。
三、报表说明(一)资产负债表本表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等情况。
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种类分别对应选择填列,其中:“行政单位”反映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事业单位”反映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情况,以及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情况。
具体填列要求如下:1.本表指标填报口径请参考《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
2.行政单位(1)外币存款:填列行政单位外币存款按规定折合人民币数。
(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填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下达给行政单位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
(下同)(3)财政应返还额度:填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本年尚未支用结存在国库的累计预算指标数(下同)。
(4)基本建设资金占用合计:填列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占用情况,根据单位“资金平衡表”(会建01 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
如单位无基本建设项目或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并已交付使用转入行政事业账资产,则此行为零;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填列;如单位基本建设项目部分竣工并已交付使用,部分为在建工程,则按“资金平衡表”的“资金占用合计”金额扣减已交付使用资产价值后余额填列。
(5)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填列单位应发未发的工资或离退休费。
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按照行政账中“应付工资(离退休费)”贷方余额填列。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
编制方法与技巧
收入支出表的编制一般采用“账户式”结构,分为左 右两方,左方列示收入项目,右方列示支出项目。
输标02入题
收入项目应当根据事业单位收入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 填列,支出项目应当根据事业单位支出类科目的本期 发生额填列。
01
03
对于一些重要的收支项目,应当在附注中单独说明其 构成及变动情况,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事业
核算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 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结余与分配情况
事业结余
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 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经营结余
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支相抵后余额弥补以前年度经 营亏损后的余额。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核算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
财政补助收入的计量
事业单位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补助支出情况
财政补助支出的范围
主要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类。其中,基本支出是事业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 各项支出;项目支出是事业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
财政补助支出的确认
编制方法与技巧
编制方法
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一般采用“本期数”和“累计数”两栏式结构。“本期数 ”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期实际发生数,“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到本期 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编制技巧
在编制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技巧:首先,要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准确性;其次,要合理分类和归集各项收入和支出;最后,要注意表内 和表间的勾稽关系。
经营收入
核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 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初级会计实务第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第五节会计报表
第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五节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事业单位一般在月末不结账,年度终了时进行年终结账。
因此,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月报通常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公式设置,即报表的左方反映资产和支出,统称为资产部类,报表的右方反映负债、净资产和收入,统称为负债部类,资产部类的总计数等于负债部类的总计数。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年报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平衡公式设置,不设收入、支出项目。
【例题20-判断题】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因此,在这一报表中不会反映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项目。
()
【答案】×
三、收入支出表(★)
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由收入、支出和结余三部分内容组成,其等式为“收入-支出=结余”。
其中收入分为事业活动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经营活动收入(经营收入)和专款收入(拨入专款)三部分。
支出分为事业活动支出(包括拨出经费、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事业支出、事业活动负担的销售税金和结转自筹基建)、经营活动支出(包括经营支出和经营活动负担的销售税金)和专款支出(包括拨出专款和专款支出)三部分。
结余分为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和结余分配三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料网()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简介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和内容
1、种类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
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年度决算)。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
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年度决算)三种。
2、决算会计报告的内容
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包括:报表封面、主表和补充指标表。
报表封面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等文字信息,以及单位统一代码、基本性质、财政预算代码、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报表类型等相关信息。
主表、补充指标表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上报的内容。
主表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补充指标表仅适用于相关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附注用于注明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报表编制事项,主要包括: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事项的说明和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对本单位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情况和原因的分析。
二、编报年度决算的相关规定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
1、在年度终了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项收入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清理结算,在此基础上办理年度结账,编报决算。
2、清理、核算年度预算收支数额和各项缴拨款,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年度预算数与领拨经费数一致。
3、为了准确反映各项收支数额,凡属本年度的应拨款项,应当在12月31日前汇达对方。
主管会计单位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拨款,截止到12月25日,逾期一般不再下拨。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统一编制时间点为每年的12月31日。
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都应及时入账。
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要在年终前全部上缴。
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要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
年度单位支出决算,一律以基层用款单位截止到l2月31日的本年实际支出数为准,不得将年终前预拨下级单位的下年度预算拨款列入本年的支出,也不得以上级会计单位的拨款数代替基层会计单位的实际支出数。
5、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年终前应尽量清理完毕。
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应及时转入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
6、行政事业单位年终应及时同开户银行对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应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
现金账面余额应同库存现金核对相符。
有价证券账面数额,一般应同实存的有价证券核对相符。
7、年终前,应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清理盘点。
发生盘盈、盘亏的,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作出处理,调整账务,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8、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经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批后,需要调整决算数字的,应作相应调整。
9、各部门、各地区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确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应同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编制会计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原则上应实行逐户录入。
对于确实不具备基本报告单位逐户录入条件的,可按照财政部每年统一确定的原则适当调整录入级次。
10、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全面清理核实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并办理年终结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决算报告。
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各级财政对单位预算的批复文件,及时清理收支账目、往来款项,核对年度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
各项收支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年终结账。
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在年终前全部上缴。
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应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
应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做到数字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账表相符、表表相符。
11、报表封面应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财政部统一规定如实填报。
报表编制完毕后,须经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报表编制人员审查、签字并盖章。
单位公章应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不得以财务专用章代替。
报表各项指标应严格按照财政部统一制订的报表编制说明、指标解释认真编制,做到表内项目之间、表与表之间、本期数据与上期数据之间相互衔接。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单位核拨经费给其他不属于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范围的单位,由拨款单位代编决算,具体应按照财政部代编决算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
各部门、各地区要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凡发现报告编制不符合规定,存在漏报、虚报、瞒报、错报以及相关数据不衔接等错误和问题,应要求有关单位立即纠正,并限期重报。
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单位必须认真做好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确保上报数据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核编制范围是否全面,是否有漏报和重复编报现象。
(二)审核编制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要求。
(三)审核编制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审核单位账簿与报表是否相符、金额单位是否正确,有无漏报、重报项目以及虚报和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
(四)审核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包括表间数据之间、分户数据与汇总数据之间、报表数据与计算机录入数据之间是否衔接一致。
(五)对报表与上年数据资料进行核对,审核数据变动是否合理。
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方法应采取人工审核与计算机审核相结合。
人工审核包括政策性审核和规范性审核。
政策性审核主要以现行财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对重点指标进行审核;规范性审核侧重于报告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及勾稽关系等方面的审核。
计算机审核是利用软件提供的数据审核功能,逐户审核报表的表内表间关系、检查数据的逻辑性及数据的完整性。
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工作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行审核、集中会审、委托审核等多种形式。
自行审核是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上报会计决算报告前应自行将本单位报表、磁盘以及有关数据资料,按统一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逐项复核;集中会审是指各部门、各地区组织专门力量对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决算报表、磁盘及相关资料,按照统一的标准及要求进行集中对账或分户复核;委托审核是指委托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