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

合集下载

测绘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二)

测绘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二)

一、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三步曲之二(补)——将原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应收股利测绘事业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应收股利(宣告派发尚未收到的股利)按照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

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的应收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累计盈余”科目。

2.无形资产测绘事业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无形资产按照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

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的无形资产金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按照截至201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应当分期摊销的累计摊销金额,贷记“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按照两者的差额,贷记“累计盈余”科目。

3.预计负债测绘事业单位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当将2018年12月31日按照新制度规定确认的预计负债记入新账。

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的预计负债金额,借记“累计盈余”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测绘事业单位存在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账的其他事项的,应当比照本规定登记新账的相应科目。

测绘事业单位对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补记未入账事项时,应当编制记账凭证,并将补充登记事项的确认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三步曲之三(调)——对新账的相关财务会计科目余额按照新的核算基础进行调整1.计提坏账准备新制度要求对单位收回后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准备。

在新旧制度转换时,测绘事业单位应当按照2018年12月31日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累计盈余”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2.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对按照新制度规定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新旧制度转换时,测绘事业单位应当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新旧制度转换调整”明细科目,依据被投资单位2018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余额,以及单位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比例,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按其与原已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制度转换调整”科目,贷记或借记“累计盈余”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1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2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3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政府会计制度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政府会计制度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最新年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试题全(答案)资料

最新年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试题全(答案)资料

2018年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一、单选题1.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多项工作任务与内容构成。

其中,()是前提和基础。

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政府财务报告体系2.在政府层面,()是会计行业的主管机构。

财政部国务院人民代表大会税务局3.在会计核算层面,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现有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财务会计。

实现政府会计的()“双功能”。

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市场管理与成本管理4.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起施行。

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1日5.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多项工作任务与内容构成。

其中,()是关键。

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政府财务报告体系6.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会计要素,采用“5+3=8“要素核算模式。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算会计要素的是()。

预算结余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成本7.《政府会计制度》适用于()。

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8.《政府会计制度》是()的会计规范。

战略层面操作层面管理层面理论层面9.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涉及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业务或事项,采用()模式。

复式记账单式记账平行记账借贷记账10.《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再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11.某单位直接支付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发生下列事项:年末,未完成支付的直接支付额度12500元;下年度,使用上年度直接额度支付款项7500元。

2019年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试题全(答案)

2019年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试题全(答案)

2019年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一、单选题1.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多项工作任务与内容构成。

其中,()是前提和基础。

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政府财务报告体系2.在政府层面,()是会计行业的主管机构。

财政部国务院人民代表大会税务局3.在会计核算层面,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现有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财务会计。

实现政府会计的()“双功能”。

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市场管理与成本管理4.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起施行。

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1日5.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多项工作任务与内容构成。

其中,()是关键。

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政府财务报告体系6.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会计要素,采用“5+3=8“要素核算模式。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算会计要素的是()。

预算结余预算收入预算成本7.《政府会计制度》适用于()。

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8.《政府会计制度》是()的会计规范。

战略层面操作层面管理层面理论层面9.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涉及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业务或事项,采用()模式。

复式记账单式记账平行记账借贷记账10.《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再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11.某单位直接支付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发生下列事项:年末,未完成支付的直接支付额度12500元;下年度,使用上年度直接额度支付款项7500元。

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三)

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三)

二、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2)对新账“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资金结存”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①调整短期投资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

新设置“投资支出”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发生的现金流出,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时借记本科目,收回投资时贷记本科目。

年末结转时转入“其他结余”科目,最终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转换时,按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基础,要确认调整“短期投资”现金流出业务。

因此,按原“短期投资”科目余额,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

②调整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

新制度设置“事业预算收入”“经营预算收入”等,核算业务与经营的现金流入,取得收入时贷记“事业预算收入”“经营预算收入”等科目。

其中,“事业预算收入”“经营预算收入”等科目本年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年末结账时转入“其他结余”科目,最终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原“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科目余额中已计入预算收入部分,因没有现金流入,按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基础,不能确认为“事业预算收入”。

因此,在新旧转换时,对原“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科目余额进行分析,区分其中发生时计入预算收入的金额和没有计入预算收入的金额。

对发生时计入预算收入的金额,再区分计入专项资金收入的金额和计入非专项资金收入的金额,按计入非专项资金收入的金额,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

③调整预付账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

为了全面反映单位预算支出信息,体现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原则,新制度在预算支出类会计科目中设置了“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经营活动等实际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实际支付时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

其中,“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本年发生额中的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年末结账时转入“其他结余”科目,最终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对《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

对《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

对《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

和爱丽
【期刊名称】《云南档案》
【年(卷),期】2018(0)9
【摘要】为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统一现行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标准,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325号,以下简称《制度》),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为促进《制度》在档案系统有效贯彻实施,做好相关会计业务衔接工作。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制度》进行解读。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和爱丽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系列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答记者问 [J],
2.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系列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答记者问 [J], ;
3.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系列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答记者问 [J], ;
4.《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存货核算 [J], 孙倩
5.《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实施探析 [J], 白桐铭;刘炳茹;赵增明;李伟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三)

3.“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余额。

(1)登记非财拨款结余科目余额。

新设“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

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原“固定基金”“事业基金”“非限定用途结余”科目余额,借记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贷记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2)对新账“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资金结存”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①调整短期投资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

设置“投资支出”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发生的现金流出,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时借记本科目,收回投资时贷记本科目。

年末结账时转入“其他结余”科目,最终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时,按照新制度预算会计核算基础,需要确认调整“短期投资”现金流出业务。

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原账属于“短期投资”性质的科目余额,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贷记“资金结存一一货币资金”科目。

②调整应收医疗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

预算收入类新设“事业预算收入”等科目,业务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现金流入时贷记本科目。

其中,本年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转入,年末结账时转入“其他结余”科目,最终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原“应收医疗款”科目余额中已计入预算收入部分,因没有现金流入,根据预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不能确认为预算收入。

因此,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原“应收医疗款”科目余额进行分析,区分其中发生时计入预算收入的金额和没有计入预算收入的金额。

对发生时计入预算收入的金额,再区分计入专项资金转入的金额和计入非专项资金转入的金额,按照计入非专项资金转入的金额,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

③调整预付账款对非财政拨款结余的影响。

设置“事业支出”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实际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实际支付时借记本科目。

其中,本科目本年发生额中的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年末结账时转入“其他结余”科目,最终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1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2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3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实施探析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实施探析

ACCOUNTING LEARNING59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会计核算中心项目,项目名称:横向科研经费“放管服”支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路径研究,编号202034。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实施探析白桐铭 河北省教育厅会计核算中心 刘炳茹 河北中医学院财务处 赵增明 河北省教育厅会计核算中心 李伟涛 巨鹿县财政局摘要:《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已于2019年1月1日起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

通过跟踪调研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发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本文将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以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实例;问题;建议引言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统一了现行各项单位会计制度,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不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

现根据一些单位的实施现状,对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进行探讨分析。

一、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每一次会计制度的改革,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和目标。

此次改革之前,政府财政报告制度实行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决算报告制度,主要目的是为反映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仅实行决算报告制度,无法准确反映政府“家底”,很难满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举措。

国务院于2014年12月批转了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正式为政府会计改革拉开了序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也为政府会计改革注入了“强心剂”。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单项选择题(共5题)1.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再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 预算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9个)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科目(11个)基本对应。

增加了()科目。

债务预算收入3. 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9个会计科目。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的是()。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5. 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起施行。

2019年1月1日判断题(共5题)6. 政府会计由政府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功能”构成,两者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

()正确7. 预算会计中的支出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费用类科目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正确8.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多项会计制度并存、会计政策不一致。

()正确9. 政府财务会计的计量,主要是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正确10. 财务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会计。

()错误单项选择题(共5题)1.财务会计充实了资产的核算,补充了一些原制度没有的会计科目。

其中不包括()。

自然资源资产2. 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9个会计科目。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3. 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主要对原制度下的“其他收入”科目进行了拆分。

其中,单独设置了()科目。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4. 某单位直接支付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发生下列事项:年末,未完成支付的直接支付额度12500元;下年度,使用上年度直接额度支付款项7500元。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末的会计处理中,应贷:财政拨款收入 125005. 在会计核算层面,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现有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财务会计。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可编辑).doc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可编辑).doc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可编辑)精选资料《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单项选择题(共题)《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再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预算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个)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科目(个)基本对应。

增加了()科目。

债务预算收入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个会计科目。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的是()。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年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起施行。

年月日判断题(共题)政府会计由政府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功能”构成两者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

()正确预算会计中的支出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费用类科目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正确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多项会计制度并存、会计政策不一致。

()正确政府财务会计的计量主要是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正确财务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会计。

()错误单项选择题(共题)财务会计充实了资产的核算补充了一些原制度没有的会计科目。

其中不包括()。

自然资源资产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个会计科目。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主要对原制度下的“其他收入”科目进行了拆分。

其中单独设置了()科目。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某单位直接支付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发生下列事项:年末未完成支付的直接支付额度元下年度使用上年度直接额度支付款项元。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末的会计处理中应贷:财政拨款收入在会计核算层面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现有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财务会计。

实现政府会计的()“双功能”。

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判断题(共题)同级财政的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重要)收入来源。

测绘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一)

测绘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一)

测绘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一)测绘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解读学习本期的前期知识准备为了更加有效地理解和消化本讲座的内容,请您务必在学习本专题之前,全面、系统地学习《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共8项),从而对政府会计核算新的制度框架拥有具体、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因为本专题只是集中解决从原制度转换到新制度的过渡期难题,只有掌握了原制度与新制度自身的内在知识体系,才能使本专题所架起的原制度通向新制度的桥梁具有现实价值。

测绘事业单位的行业特色测绘事业单位是处于国民经济众多行业的先导位置,长年野外测绘换来经济与社会的新资源、新生活。

以测绘工程为主(勘测、监测),地信和遥感也一同前行,翻山越岭,遇水搭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探路人。

作为公益性特征明显的测绘事业单位,不论是财政拨款,或者是经营活动,甚至账内账外的多种要素都是保障测绘事业单位顺利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也是测绘事业单位行业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系统。

测绘事业单位会计执行好新制度实属时代使命,服务于业务活动转型升级,更好地开创测绘事业新局面。

目录一、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二、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三、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之衔接实操:新会计起步之要点新旧制度衔接总思路:三把斧先看一眼:财务会计科目新旧衔接(全面)财务会计全盘接管预算会计重点展显分三类情况:将原账科目余额直接或分析新账相应科目转入补登将原未入账事项新账科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在途物品、“经管”类资产、受托代理资产、盘盈资产、预计负债、应付质量保证金等对新账有关科目余额按照新制度规定的核算基础进行调整——计提坏账准备、按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补提折旧/摊销、确认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等再看一眼:预算会计科目新旧衔接(全面)财务会计全盘接管预算会计重点展显主要调整核算基础不同引起的差异结转结余科目与“资金结存”同步变动对原账科目余额逐项分析序:测绘事业单位新旧过渡的总序幕1.编制原账年底(12-31)的科目余额表(全面),同时,按要求编制原账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参见表1、表2)。

中小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一)

中小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解读(一)

中小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解读学习本期的前期知识准备为了更加有效地理解和消化本讲座的内容,请您务必在学习本专题之前,全面、系统地学习过《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共8项),或者,花点时间,仔细琢磨过本讲座的基础篇《政府会计改革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对政府会计核算新的制度框架拥有具体、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因为本专题只集中解决从原制度转换到新制度的过渡期难题,只有掌握了原制度与新制度自身的内在知识体系,本专题所架起的原制度通向新制度的桥梁才具有现实价值。

先看一眼:财务会计科目新旧衔接分三类情况:将原账科目余额直接或分析转入新账相应科目将原未入账事项补登新账科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在途物品、“经管”类资产、受托代理资产、盘盈资产、预计负债、应付质量保证金等对新账有关科目余额按照新制度规定的核算基础进行调整——计提坏账准备、按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补提折旧/摊销、确认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等再看一眼:预算会计科目新旧衔接主要调整核算基础不同引起的差异结转结余科目与“资金结存”同步变动对原账科目余额逐项分析一、财务会计科目的衔接(一)资产类会计科目余额的衔接学校衔接中,按《学校新旧科目对照表》《学校原科目余额明细表一(财务会计)》和《学校原科目余额明细表二(预算会计)》,将原科目余额直接或分析转入新科目、按照原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

新科目设有明细科目的,应将原账中对应科目的余额加以分析,分别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

如存在其他《关于中小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以下简称《衔接规定》)中未列举的原账科目余额的,应当比照《衔接规定》转入新相应科目;如存在年底前未入账的其他事项的,应当按照《衔接规定》补充登记新相应科目。

学校在转换中,按年底原科目余额表、总账及明细账,按照新制度财务会计核算规定,对涉及财务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调整,编制《学校原科目余额明细表一(财务会计)》(见表1)。

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二)

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解读(二)

一、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4.新账科目余额调整按《衔接规定》,应当对新相关财务会计科目余额按新制度会计核算基础进行调整。

按资产清查和债权债务核实结果,计提坏账准备、补提折旧或摊销,按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确认长期债券投资期末应收利息,编制记账凭证,并将调整及补充登记事项的确认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1)计提坏账准备。

对单位收回后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准备。

转换时,应当按年底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累计盈余”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2)按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对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时,应当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新旧制度转换调整”明细科目,依据被投资单位年底财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余额,以及单位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比例,计算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制度转换调整”科目,贷记或借记“累计盈余”科目。

(3)确认长期债券投资期末应收利息应当按新制度规定于年初补记长期债券投资应收利息,按长期债券投资的应收利息金额,借记“长期债券投资”科目〔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或“应收利息”科目〔分期付息、到期还本〕,贷记“累计盈余”科目。

(4)补提折旧。

原账中尚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应当全面核查截至年底的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并于年初对尚未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按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借记“累计盈余”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

原已计提资产折旧的,按《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简称3号准则指南)“当月增加固定资产,当月开始计提折旧”的规定,应当补提1个月折旧。

按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借记“累计盈余”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

在原“固定资产”科目中核算了按新制度规定应当记入“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科目内容的,应当比照前款规定补提公共基础设施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折旧,按应计提的折旧(摊销)金额,借记“累计盈余”科目,贷记“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单项选择题(共5题)1.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再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 预算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9个)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科目(11个)基本对应。

增加了()科目。

债务预算收入3. 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9个会计科目。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的是()。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5. 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起施行。

2019年1月1日判断题(共5题)6. 政府会计由政府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功能”构成,两者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

()正确7. 预算会计中的支出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费用类科目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正确8.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多项会计制度并存、会计政策不一致。

()正确9. 政府财务会计的计量,主要是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正确10. 财务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会计。

()错误单项选择题(共5题)1.财务会计充实了资产的核算,补充了一些原制度没有的会计科目。

其中不包括()。

自然资源资产2. 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9个会计科目。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3. 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主要对原制度下的“其他收入”科目进行了拆分。

其中,单独设置了()科目。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4. 某单位直接支付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发生下列事项:年末,未完成支付的直接支付额度12500元;下年度,使用上年度直接额度支付款项7500元。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末的会计处理中,应贷:财政拨款收入 125005. 在会计核算层面,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现有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财务会计。

实现政府会计的()“双功能”。

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判断题(共5题)6. 同级财政的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重要)收入来源。

拨款方式包括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直接支付。

()正确7. 预算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

()错误8. 预算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确认基础,侧重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

()错误9. 单位应当按照及时性原则,对本年度发生的各类影响收入(预算收入)和费用(预算支出)的业务进行适度归并和分析,披露将年度预算收入支出表中“本年预算收支差额”调节为年度收入费用表中“本期盈余”的信息。

()错误10. 财务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会计。

()错误单项选择题(共5题)1. 预算会计中的结余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净资产(盈余)科目有较大差异。

为应用平行记账方法,设计了()科目。

资金结存2. 关于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操作,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财务会计取得时记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记入业务活动费用或单位管理费用等3. 应付账款核算单位因购买物资、接受服务、开展工程建设等而应付的偿还期限在()的款项。

1年以内(含1年)4. 预算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9个)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科目(11个)基本对应。

捐赠、利息、租金收入并入()科目。

其他预算收入5. 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主要对原制度下的“其他收入”科目进行了拆分。

其中,单独设置了()科目。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判断题(共5题)6. 政府会计由政府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功能”构成,两者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

()正确7. 预算会计中的支出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费用类科目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正确8. 财务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设计了费用类的会计科目,同原制度的支出差异不明显。

准确反映运行费用,为成本核算奠定基础。

()错误9. 政府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

()正确10. 预算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

()错误单项选择题(共5题)1. 在政府层面,()是会计行业的主管机构。

财政部2. 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涉及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业务或事项,采用()模式。

平行记账3. 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起施行。

2019年1月1日4. 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多项工作任务与内容构成。

其中,()是前提和基础。

政府会计核算体系6. 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正确7. 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

()。

正确8. 现行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为混合式,不利于编制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

新《政府会计制度》将报表分为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两大类。

()正确9. 单位应当按照及时性原则,对本年度发生的各类影响收入(预算收入)和费用(预算支出)的业务进行适度归并和分析,披露将年度预算收入支出表中“本年预算收支差额”调节为年度收入费用表中“本期盈余”的信息。

()错误10. 新的会计核算模式离不开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撑。

单位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应当符合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标准,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正确单项选择题(共5题)1. 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多项工作任务与内容构成。

其中,()是关键。

政府财务报告体系2.应付账款核算单位因购买物资、接受服务、开展工程建设等而应付的偿还期限在()的款项。

1年以内(含1年)3. 预算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9个)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科目(11个)基本对应。

增加了()科目。

债务预算收入4. 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会计要素,采用“5+3=8“要素核算模式。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算会计要素的是()。

预算成本5. 在政府层面,()是会计行业的主管机构。

财政部判断题(共5题)6. 存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或出售而储存的资产。

其会计核算主要包括取得、发出、盘点和处置等环节。

()正确7. 行政单位的开展的履职业务活动,以及事业单位的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费用(支出)事项。

()正确8. 现行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为混合式,不利于编制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

新《政府会计制度》将报表分为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两大类。

()正确9. 行政支出这一会计科目主要核算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责实际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

()错误10. 新的会计核算模式离不开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撑。

单位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应当符合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标准,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正确单项选择题(共5题)1. 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主要对原制度下的“其他收入”科目进行了拆分。

其中,单独设置了()科目。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2. 下列关于平行记账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平行记账只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中的一个3. 政府预算会计设置3个会计要素。

《基本准则》规定了各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标准、计量属性和列示要求。

其中反映预算执行结果的是()。

预算结余4. 下列选项中,属于补助类收入的是()。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5. 财务会计充实了资产的核算,补充了一些原制度没有的会计科目。

其中不包括()。

自然资源资产判断题(共5题)6. 财务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设计了费用类的会计科目,同原制度的支出差异不明显。

准确反映运行费用,为成本核算奠定基础。

()错误7. 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对使用者的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信息,单位均应当充分披露。

()正确8. 会计制度是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9. 财务报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错误10. 预算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确认基础,侧重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

()错误单项选择题(共5题)1. 财务会计的净资产共设置了7个会计科目。

其中,属于事业单位不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是()。

权益法调整3. 应付账款核算单位因购买物资、接受服务、开展工程建设等而应付的偿还期限在()的款项。

1年以内(含1年)4. 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主要对原制度下的“其他收入”科目进行了拆分。

其中,单独设置了()科目。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5. 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起施行。

2019年1月1日判断题(共5题)6. 政府会计对于所发生的业务和事项,需要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项记录,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

()错误7. 财务报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错误8.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多项会计制度并存、会计政策不一致。

()正确9.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正确10. 现行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为混合式,不利于编制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

新《政府会计制度》将报表分为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两大类。

()正确11.《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再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12.存货的会计处理,对于财务会计而言,在发出时应记入()。

业务活动费用13。

《政府会计制度》是()的会计规范。

操作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