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与处理对策
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处理:1368例报告
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处理:1368例报告齐书英;王冬梅;李洁;丁超;李育红【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ocket complications after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Methods Pocket complications in 1368 cases of bradyarrhythmia or tachyarrhylhmia in past 26 year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Of the 1368 cases, there were 80 cases of pocket hematoma (5.8%), among which, 27 cases underwent blood aspirate or surgical incision. Incidence of pocket hematoma was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age, poor nutrition, preoperative use of anticoagulant drugs, low platelet count, and incorrect anatomical hierarchy or careless manipula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pacemaker type and weight had no influence on its occurence. Timely discovery, longer compression time and necessary blood aspirate usually worked, and sometimes surgical incision was needed. There were 6 cases (0.4%) of pocket ulceration, which was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large pacemaker, mismatch between the pocket and the pacemaker in depth, location and size, abundant leads and wires above the pacemaker, and occasional rejection reaction. There were 3 cases of pocket infection (0.2%), which considered as secondary infection after pocket ulceration. Pocket translocation following thorough debridement,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tibiotics application and nutrition improvement was effective. Electrode removal was required to thoroughly deal with the infection. Conclusions Pocket complic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patients' constitution. Inadequat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careless manipulation and inappropriate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are also the risk factors. Incidence of pocket complications can be reduced by careful pre-operation preparation, standard manipulation, timely discovery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目的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的囊袋并发症,寻找其原因,探讨处理对策,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系统性回顾总结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26年中1368例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囊袋并发症.结果 1368例中,囊袋积血80例,发生率5.8%,抽吸或切开27例(2.0%),囊袋积血与高龄、营养状况差、术前未停用抗凝药物、血小板低、分离制作囊袋术中解剖层次不对及操作不细致等因素有关,而与起搏器重量、起搏器类型等无明显关系;及时发现,延长压迫时间,根据情况抽吸积血往往奏效,个别需切开引流.囊袋破溃6例,发生率0.4%,囊袋破溃主要与起搏器重量较大、囊袋深浅和(或)位置和(或)大小与起搏器不匹配、多余的电极导线盘绕有张力和(或)在起搏器浅面等有关,个别与排斥有关.囊袋感染3例,发生率0.2%,均为囊袋破溃后起搏器外露继发感染;局部彻底清创消毒后囊袋易位,配合全身抗感染、加强营养等处理部分病例有效,最终解决感染问题需电极导线拔除.结论囊袋并发症与患者体质有关,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细致、术后压迫或处理不当等也会增加囊袋并发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囊袋并发症可降低.【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2(011)006【总页数】4页(P431-434)【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积血;破溃;感染【作者】齐书英;王冬梅;李洁;丁超;李育红【作者单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临床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破溃原因分析及护理
房颤 的射 频消 融 治疗 近 年 来不 断 发展 .伴 随 而 来 的护 理 需
(0 10 — 6 2 1— 8 1 收稿)
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破溃原 因分析及护理
王 丽 萍
( 天津 市胸科 医院 , 津 天
305 ) 0 0 1
摘 要 总 结 5例 永 久 性 起 搏 器 植 入 术 后 囊袋 破 溃 的原 因及 治 疗 护 理 措 施 , 高 早 期 识 别 能 力 , 善 术 前 准 备 、 中规 范 操 作 、 后 提 完 术 术 定 期 随 访 及 加 强 对 患 者 的 宣 教 , 降低 囊 袋 破 溃 的发 生 。 可
Ta iJu ao N rn ,e m e 2 1, o 11V 1 9N . nn n i D e .
该 注 意观察伤 口局部 有无组 织张力 增高 . 警惕 穿刺 点出血 。术毕 拔管 后 局部 按 压止 血 5 1 i 确认 穿 刺 处无 出血后 , ~ 0 r n, a 加压 包 扎 6h 。术 后绝 对 卧床休 息 , 刺侧 肢体 制 动 6h 嘱 患者 避免 咳嗽 、 穿 , 坐起 等增 加腹 内压 的 动作 。密切 观察 穿刺 肢体 足 背动 脉搏 动 、 皮 肤 温 度 、 色及 感 觉变 化 。 颜 本组 1例 出 现右股 静脉 穿刺 局部 血肿 。 形成 假性 动脉 瘤 .考虑 可 能与穿 刺过 程不 慎刺 破 股动 脉有 关 , 予 按 压 止血 并加 压包 扎 2 患 者恢 复 良好 。 4h, 233饮 食护 理 房颤 射 频消 融术 部 位与 食管 接 近 。 防止心 房一 .. 为 食 管 瘘发 生 。 术后 嘱患 者进 凉流 质饮 食 1 , 软 食 2 , 食 多 天 凉 周 少 餐 . 加 营养 . 增 保证 各类 营 养素摄 人 。1 个月 后无 异 常可恢 复正 常 饮食。 234出院指 导 术 后 每月 随访 1次 . .- 了解患 者有 无 不适 、 否 坚 是 持 服 药 : 者 在术 后 2周 内 可 出现 早期 “ 患 电风暴 ” 表现 为房 速 、 。 房 扑或 房颤 , 给予 抗心 律失 常药 物 , 可 观察 3个月 , 口服 抗 心律 失 若 常药 物无 效 , 可建 议再 次消 融 。 3个月 时复 查心 脏 B超 、 态心 电 动 图 . 不适 症 状 随 时复 诊 。 出院 前建 立 随 访 卡 、 知 患 者 随访 医 有 告
1例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1例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的观察与护理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痛苦、精神折磨和经济压力,而且医生处理起来也非常棘手,并可能导致起搏治疗失败[1]。
囊袋感染若发现不及时, 可导致囊袋破溃,迁延不愈,严重者可发生全身播散感染,甚至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2]。
合理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减轻囊袋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2011年5月,我科收治1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囊袋感染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XXX,女,79岁,否认糖尿病、高脂血症,因“反复心悸、黑朦三月余”于2011-05-23拟“冠心病、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收住我科,于05-31行DDD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出院。
06-09出现手术切口疼痛、红肿、破溃,有液体渗出,门诊抗生素静滴仍无好转,于2011年06月11日以“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囊袋感染”收入院。
入院后查体:左锁骨下起搏器囊袋处皮肤可见红肿,伤口破溃直径2cm,有少量脓性渗液,心电图示起搏心率67次/min,体温36.4℃,于入院当天行起搏器囊袋清创术,术后常规每天换药,持续7天后,患者患处仍未有明显愈合迹象,遂再次于手术室彻底清创,术中将脉冲发生器及起搏电极取出,碘伏反复冲洗囊袋及切口处,术后切口延期缝合,坚持每天换药,2周后切口愈合良好出院。
2 护理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嚢袋清创处理后进行持续的动态心电监护,注意心率是否与起搏频率一致,每日检查全导联心电图1次, 评价起搏器和电极的性能,测心率、节律、呼吸、血压每小时1次,重视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观察体温变化,每4h测1次, 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作出相应的处理。
2.2 严格观察伤口情况隔日用0.25%甲硝唑和0.25%氯霉素液交替缓慢灌注冲洗嚢袋,灌注速度为2—4滴/min,每日滴注为500 ml。
每日更换冲洗液时严格按照静脉输液操作法进行,同时一并更换冲洗所用输液管道。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与处理对策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与处理对策目的: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探讨处理对策。
方法:对从1998年1月~2007年12月植入起搏器的2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296例中有16例发生囊袋血肿,发生率5.4%,其中早期囊袋血肿11例,占68.7%,迟发型囊袋血肿5例,占31.3%。
结论: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囊袋血肿,避免严重后果。
标签: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囊袋血肿;手术并发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或血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受到临床医师关注。
本文对在我院的296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96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中,男185例,女111例,年龄43~91岁,平均(43.9±21.7)岁。
按心律失常分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7例,Ⅱ度Ⅱ型A VB伴交界性逸搏43例,持续性房颤伴心室率缓慢或长间歇>3 s者50例,SSS 合并A VB 56例。
合并冠心病60例,传导系统退行性变13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6 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8 例,扩张型心肌病4 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35 例。
植入起搏器的类型:VVI起搏器98例,双腔DDD起搏器101例,VVIR起搏器45例,DDDR起搏器52例。
1.2手术方法患者起搏电极均经右锁骨下静脉锁骨外段途径植入右心室心尖部(或高位室间隔)及右心耳(右房前侧壁)。
起搏器囊袋位于皮下组织与胸大肌浅筋膜表面之间。
2结果2.1囊袋血肿发生情况296例患者植入起搏器后共有16例发生囊袋血肿或出血,发生率为5.4%,其中发生于植入后早期(1周内)的11例(发生率3.7 %),占整个急性期囊袋出血的68.7%,另5例为迟发性(术后1周以上)囊袋血肿或出血(发生率1.7%),占31.3 %,血肿发生时间为植入术后9~13 d。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发生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度等参数进行测试 ,确保各参数测试结果符合相关 标准 后 , 将 测试 结 果告 知于 手术 人员 , 并将 起搏 器 的
脉 冲发生 器 固定在 患者 锁骨 下方 两个 横指 胸壁 的皮 囊中, 采 用常 规方 式对 切 口进行 缝合 。另 外 , 在 术前 0 . 5 h及术 后 2 4 h内给予 患者 两次 抗生 素 ,以起 到预 防患者感 染 的作用 。
作 者简介 : 周博 , 1 9 8 7年 生 , 男, 四川 资中人 , 硕士 学历 , 主治 医师 , 从事 心 内科 工作 。 甘露, 1 9 8 7年 生, 女, 贵 州毕节人 , 硕 士学历。
黄 大萍 , 女, 贵 州毕 节人 , 学士 学位 , 副主任 医师。
金萍, 1 9 7 3年 生 , 女, 贵 州大方人 , 主任 医师 , 主要从 事心 内科 工作 。
心脏起搏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但 同时也增 加 了患者 手 术相关 并 发症 的发 生率 ,其 中术 后囊 袋 则 是常 见 的并发 症之 一 ,对 患者 的身体 健康 构成 严
重 威胁 。本 文主要 随机 选取 我 院 2 0 1 5年 7月 一 2 0 1 6
耳和右室心尖部 ; 三腔起搏器患者 , 可将电极分别规
【 关键词 】 心脏起搏 器; 囊袋相 关并发症 ; 防范 措 施
近几年 ,随着心律失常患病率的不断提高和人
群 老龄化 ,需 植人 永久 性 心脏起 搏器 进行 治疗 的患 者规 模也 在不 断扩 大 , 据有 关资 料显 示 , 植 入永 久 性
1 . 2 方
法
对4 8 例 患者 行锁 骨下 静脉 穿刺 , 要求 患 者取 仰 卧位 , 植 入起 搏器 电极 导线 , 在 患者 局部 麻醉 的状 态 下 经左 骨下 静脉 穿刺 , 并 经此植 入 电极 导管 。 针对 单 腔 起搏 器患 者 , 应 将 电极 固定 在患 者 的右室 心尖 部 ; 对 于双 腔起 搏器 患者 ,可 将 电极分 别 固定 在其 右心
3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护理
3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护理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介入技术中广泛发展,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但永久起搏器植入是一种有创的治疗,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囊袋感染就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囊袋感染的数量与心脏起搏器植入率不成比例[1]。
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需立即处理,严重时可能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2]。
至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科共收治3例永久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均治疗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1 患者男63岁,因“起搏器植入处皮肤红肿1月余,破溃12天”于2012年10月13日收治入科。
患者于2013年6月10日因“扩张性心肌病”植入CRT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入院时起搏器植入处皮肤红肿,中间处约有1*1cm破溃口,无明显脓物溢出。
病例2 患者女 76岁,因“起搏器植入术后1年,电极残端皮肤破溃1月余于2012年12月10日收治入科。
患者于2011年11月20日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永久性AAI起搏器。
入院时左侧锁骨下电极包埋处皮肤红肿、破溃、溢脓,范围约0.8*1cm,电极残端外露。
病例3 患者男 74岁,因“DDD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10月余,发现起搏器囊袋感染10天”于2013年4月3日收治入科。
患者于2012年5月24日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DDD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入院时右前胸壁的皮肤约4*4cm的隆起,有局部压痛,触诊有波动感。
患者有糖尿病史。
2 方法及结果病例1 住院期间给予头孢拉定抗感染一周无效,于2012年10月16日行起搏器囊袋清创术,术后给予替他欣抗感染,严格换药,患者于2012年10月30日伤口愈合良好出院。
病例2 住院期间给予替他欣抗感染治疗并进行细菌普通培养,结果无细菌生长,于2013年4月10日行起搏器电极残端皮肤破损清创术,双氧水反复冲破溃口,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沿破溃口放引流条,纱布覆盖切口。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囊袋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囊袋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作者:尚喜艳常晓晓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3期作者单位: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起搏器作为心律失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已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也延长了数以万计的患者的生命。
随着社会老年化的趋势以及起搏器安置技术的日益成熟, 临床安置起搏器的例数越来越多, 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
其中较常见的是术后感染及血肿等引起的切口延迟愈合, 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期, 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文旨在对2000~2011 年我院收治的12 例起搏器术后囊袋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26~78岁。
安装起搏器原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伴室早一例:三度(AVB)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2例。
其中初次安装10例,起搏器更换2例。
起搏器类型:VVⅠ型7例,DDD型5例,均为美国美敦力起搏器。
发生囊袋血肿的时间,术后1~5 d 10例,1~2 d 2例。
1.2 临床表现患者多主诉局部肿胀,暗红色,囊袋表面呈突起, 触有波动感, 局部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液,或黄褐色液体。
经超声提示存在着液性平段。
囊袋均有不同程度延迟愈合与痛感。
1.3 囊袋处理根据囊袋并发症的原因给予对症处理,囊袋感染的给患者使用充足的抗生素,局部给予及时清创换药。
皮下水肿、血肿的给予抽出积液或积血,同时给予沙袋加压包扎。
全身营养不良的给予支持治疗,加快囊袋愈合。
2 讨论囊袋感染是埋藏式永久心脏起搏器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囊袋感染的原因,多与术中囊袋大小不合适、术中止血不彻底、年老体弱、机体抵抗力低下、或者伴有其他疾病有关。
若身体其他部位感染,也可累及囊袋局部,引起感染。
感染的表现根据情况不同,可有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波动感等症状,部分患者伤口处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囊袋破损形成窥破等。
少数患者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对起搏器囊袋發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相关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在2001~2011年这段时间里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病例资料1086例,对这10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导致起搏器囊袋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经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对起搏器囊袋发生感染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次数,手术持续的时间,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以及导管室无菌环境等等。
结论:据研究显示在起搏器植入后的周6是感染的高发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予以注意,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减少感染率。
标签:起搏器囊袋感染影响因素护理对策临床上,起搏器植入术在心内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起搏器囊袋感染为起搏器术后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目前对囊袋感染诊断的标准为:局部出现疼痛、红肿现象,体温较高、存在液波感,囊袋抽液进行革兰染色并且予以细菌培养结果发现致病菌或者是大量的白细胞,一旦被诊断为感染应及时的处理,不然会引起囊袋破溃,更有甚者会引发感染全身播散的现象,甚至会并发心内膜炎[1],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现对我院收治的1086例临床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对起搏器囊袋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导致起搏器囊袋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以下为本次研究的结果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2001~2011年这段时间里我院心内科收治临床患者病历资料1086例,在这1086例患者中有男患者778例以及有女患者308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49-83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所接受调查的1086例患者的患病时间均在2~11年左右,患者的平均患病时间在5.5年左右以上统计的患者所有自然资料均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中予以应用.1.2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同部位手术次数、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的时间、有无切口脂肪液化、术后有无囊袋血肿、感染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有无使用抗菌药物、导管室无菌环境等内容,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导致起搏器囊袋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相关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1.3数据处理在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结果研究中,对起搏器囊袋发生感染产生危险因素为同部位手术次数、手术的持续时间、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以及导管室无菌环境等详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一例高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局部血肿的护理
一例高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局部血肿的护理目的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方法针对1例高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出现的问题,从心理、用药、辅助治疗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
结果医护人员术前做好预防措施,术后积极与患者沟通,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局部血肿的发生,防止囊袋感染。
结论有效的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并且能让病患对护理的工作更加满意标签:护理;心脏起搏器;高龄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人工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代替正常的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
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病人【1】。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90岁,诊断:(1)冠心病(2)充血性心力衰竭(3)慢性浅表性胃炎(4)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患者原有冠心病病史,近日出现头晕、胸闷、乏力,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冠心病”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晰,精神、饮食欠佳,睡眠正常,便秘、排尿正常。
医嘱给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普食,扩冠、抗凝、降压、药物治疗。
入院后反复胸闷,有压迫感。
心电图示显示,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术后出现囊袋局部血肿,经给予抗生素,局部持续按压处理后,血肿一周后自行吸收,无感染发生。
2护理2.1术前准备2.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高龄,手术风险性较高,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有一定的恐惧。
我们应向病人、家属讲解与手术及疾病相关的知识,向其介绍起搏器目前应用的有效性及该患者应用的必要性。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
2.1.2一般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床上排便训练,做好青霉素、普鲁卡因皮试,双侧颈胸部备皮,保持良好的睡眠,以解除紧张情绪,记录体温、心率、血压。
床边备齐抢救药品、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抢救物品。
2.2术中护理因考虑到患者为高龄,身体机能差,主要脏器功能不全,手术的风险性大,术中出现病情变化和医疗意外的可能性大。
老年糖尿病患者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后囊袋血肿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后囊袋血肿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囊袋血肿的护理经验。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出现囊袋血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例,所有患者起搏电极均经右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耳,起搏器囊袋位于右侧锁骨下皮下胸大肌深浅筋膜层之间。
结果:本组8例均治愈出院。
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正确使用胰岛素、调控血糖、重视局部伤口的护理、严密监测体温和起搏器功能、预防感染、做好出院宣教,能使患者很快痊愈。
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是心脏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它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地收缩(1-2)。
随着糖尿病(DM)患病率的升高, DM患者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而需要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也越来越多(3),而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血管脆性大,末梢循环差,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伤口愈合及并发症较正常人多见(4)。
囊袋血肿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囊袋血肿的发生,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易继发感染。
为了提高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例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老年糖尿病发生囊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 例老年性糖尿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65.6±16.5)岁,其中注射胰岛素者1例;口服降糖药者5例;饮食控制者2例。
按心律失常分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 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 例。
起搏器的类型:单腔2例,双腔6例。
起搏器均由圣犹达公司提供。
1.2方法:所有患者起搏电极均经右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耳,起搏器囊袋位于右侧锁骨下皮下胸大肌深浅筋膜层之间。
起搏器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起搏器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目前,心脏永久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的有效手段,从而,挽救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命,作为一项有创性治疗技术,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比如囊袋血肿,主要原因:1.术前长时间使用阿司匹林、华法令等药物;2.术中止血不彻底;3.术后未停药;4.囊袋过大或松驰不能有效固定起搏器,导致摩擦或牵拉肌纤维组织出血;5.术后患者上肢剧烈震动等有关。
主要避免措施:1.术前3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前1周停用华法令;2.术中要止血彻底;3.囊袋大小适中;
4.术后患侧避免剧烈运动。
心脏电极移位:起搏器电极移位也是术后较早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与电极导线固定不牢,心腔扩大,心肌纤维化及患者活动较早有关。
起搏器程控发现起搏感知不良,阻抗明显升高。
对于完全脱位者,在X线下可见电极下垂或离开原来固定位置,应进行再次复位。
电极穿孔:主要表现为局部刺激性疼痛,与起搏频率有关,要经过超声证实电极头端穿出心包,在X线下拔出电极,观察有无心包填塞发生,并另选位置重新植入电极。
导线断裂:多发生在起搏器的连接处和电极导线静脉血管处,发生原因可能与同侧上肢活动过度,电极与锁骨及第一肋骨间的摩擦有关。
主要表现有局部肌肉的跳动等,予以更换电极即可。
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肤色变暗等,形成原因可能与术前存在静脉狭窄,电极导线的置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等引起血流缓慢的原因,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治疗后会消失,起搏器综合征:容易引起头晕、胸闷、憋气、肢体乏力、双下肢浮肿等症状。
可以将单腔起搏器改为双腔起搏器或尽量减少起搏,可以缓解症状。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积血的护理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积血的护理中分类号:R31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780(2000)02-0020-01我院自开展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以来,共为10例病人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1次,其中2例发生囊袋内积血。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69岁,因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四级、三束支传导阻滞入院,由于用强心甙和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矛盾而于1997年1月18日安装美国CPI公司VVI起搏器。
术后前8 d伤口情况均良好,第9 d因原发病而加用口服阿斯匹林50mg 1日1次,早上服药后当日下午即出现囊袋肿胀、积血、张力增加、皮肤颜色逐渐变紫、并出现波动感。
立即停止服用阿斯匹林,局部给予对症处理后,于术后第17d伤口愈合。
例2:患者,男,73岁,因反复晕厥半月、再发1周,以冠心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于1998年8月18日安装美国美敦力VVI起搏器。
术后伤口常规砂袋压迫,由于砂袋滑动,遂用绷带自左腋下至右侧颈部缠绕固定砂袋。
由于呼吸运动使起搏器和周围组织磨擦,引起囊袋撕裂扩大,产生渗血、渗液。
经处理病人于术后半月伤口愈合痊愈出院。
2 教训2.1手术前后停止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特别是静脉压高者,手术后2个月内亦不宜应用,而术后远期(2个月以后),囊袋局部彻底愈合,瘢痕形成,则无明显影响。
2.2术后严格做好床边交接班,而不能流于形式。
应严密观察伤口局部皮肤颜色、温度,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热、痛、全身发热等感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3术后局部砂袋压迫6~12h,砂袋压迫部位应在伤口下方囊袋上而不是在皮肤切口缝合处,以便于囊袋内有积血时及时从切口处渗出。
应确保砂袋位置准确无误,但不应用任何物品固定。
2.4术中伤口渗血较多时应放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1次,敷料浸湿后及时更换,根据伤口引流情况拔出引流条。
3 护理3.1 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用7号针头抽出局部积血,穿刺时斜向进针,避免垂直进针。
1例永久起搏器囊袋感染病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1 例永久起搏器囊袋感染病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囊袋感染的原因,给予护理对策进行预防,降低囊袋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起搏器;囊袋感染;原因分析;护理预防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能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起搏器囊袋感染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囊袋感染的诊断标准:局部疼痛、红肿、皮肤温度高、有液体波动感,囊袋抽液做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发现致病菌或大量白细胞。
一经诊断应立即处理,否则将导致囊袋破溃,严重者出现感染全身播散,甚至合并感染心内膜炎,其死亡率可高达10%-30%【1】。
现就囊袋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护理现状综述如下:1.囊袋感染原因分析1.1手术相关因素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伤口处理不当是引发感染的主要原因。
囊袋的大小、位置不合适,植入装置的类型,手术时间长,都为囊袋感染的原因【2】。
囊袋制作偏小或形状不匹配引起皮肤缺血,激发无菌性炎症导致皮肤破溃,位置表浅影响皮肤血供,或囊袋过于偏外侧,肢体活动时带动起搏器与局部组织摩擦而造成皮肤坏死;植入CRT体积大,创面大,囊袋大而深,更易引起出血,造成愈合延期、囊袋感染【3】;由于手术时间长,切开分离操作过程中损伤血管,造成脂肪缺血,引起脂肪液化增加囊袋感染的发生【4】;多次行植入手术,囊袋周围组织瘢痕形成,造成愈合不良,其感染的危险性是初次手术患者的2.94倍【5】。
1.2患者因素高龄、消瘦、营养不良是起搏器感染的危险因素。
高龄患者血管弹性降低、鞘管撤出后静脉不易回缩,导致微血管渗血,囊袋内血肿持续存在,引起继发感染。
消瘦患者皮下组织菲薄;起搏器囊袋大小与脉冲发生器不相匹配,脉冲发生器置入后局部皮肤张力大,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影响愈合,导致皮肤破溃与电极外露【6】。
若合并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较其他患者更易发生局部组织感染,糖尿病患者组织自我修复能力差,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含量高于正常,适合细菌生长容易引起感染。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迟发性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迟发性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
智宏;叶行舟;任利群;王惠萍;王润明
【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6(25)6
【摘要】目的: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迟发性囊袋血肿(即手术1周后出现血肿)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对从1999年8月至2005年3月植入或更换起搏器的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10例中有5例发生迟发性囊袋血肿,发生率1.6%,占整个急性期囊袋出血的35.7%.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迟发性囊袋血肿发生率较低,与病人的一般情况有关.
【总页数】2页(P454-455)
【作者】智宏;叶行舟;任利群;王惠萍;王润明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06
【相关文献】
1.迟发性起搏器囊袋血肿的观察及护理 [J], 池韩英;叶晓霞;金莲
2.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清除术处理3例 [J], 周丽芹;金树琦;马俊彪;蔺雪
峰
3.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与处理对策 [J], 李蕙君;李占全
4.维生素K1对应用华法林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发生的影响效果观察 [J], 曾玉杰;王勇;李宪伦;朱丹丹;李志远;姜磊;李楠;柯元南
5.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囊袋血肿发生率中的应用 [J], 侯丽; 田彦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患者起搏器囊袋血肿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老年患者起搏器囊袋血肿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起搏器囊袋血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7年5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150例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老年患者,其中12例出现囊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8%。
结论:本文分析了囊袋血肿的发生原因,并且从心理护理、对症护理以及体位护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术后并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标签:老年患者;起搏器;囊袋血肿;护理人工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是一种医学上常用的电子仪器,按照预先的设计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在临床上常常用于治疗慢性心律失常[1-2]。
人工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的使用挽救、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其植入手术难度不大,但术后并发症仍然存在,其中,以囊袋血肿最为多发,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手术的成功[3]。
为了提高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5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老年患者,其中,男89例,女61例。
年龄62~89周岁,平均70.6岁,病程为21 d~20年,平均4.2年。
1.2 囊袋血肿的护理措施1.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康复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需贯穿整个治疗康复过程。
患者由于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相关知识的缺乏,产生的极大恐惧与恐慌,患者抱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此时,医护人员应当多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当患者和家属有疑问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解答,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院的康复治疗,提高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康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对策。
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9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47名患者。
由医务人员首先对所有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而在分析完成后,由医务人员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患者则选择优质抗感染护理,在护理完成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结果: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手术操作不当、囊袋选择大小不恰当以及血管慢性渗血等因素。
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恢复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目前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处理时,需要积极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进行抗感染操作,能够有助于避免感染事件的发生,临床可应用价值良好。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感染分析;因素探讨;护理方法囊袋感染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当代感染在临床上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1],如果在对患者进行处理时治疗或护理的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囊带破溃的产生,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对于患者的生活与恢复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2],在对患者进行实际处理时,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护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9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各设置47名患者。
安置永久起搏器囊袋积血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安置永久起搏器囊袋积血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刘同祥;王娟玲;张新才;陈延萍;李秀芹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08(019)002
【摘要】选择2001年1月~2006年10月期问置人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56例,其中男149例,女107例.均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其中囊袋积血18例.近期囊袋积血16例,其发生与囊袋所在层次、术前后应用抗血小板、抗凝剂、锁骨下静脉穿刺等有关.远期的囊袋积血2例与上臀剧烈活动有关.采用抽取积血和切开取出积血的方法解决.
【总页数】1页(P119)
【作者】刘同祥;王娟玲;张新才;陈延萍;李秀芹
【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山东,潍坊,26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R619.1
【相关文献】
1.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J], 毛海云
2.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发生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J], 周博;甘露;黄大萍;金萍
3.老年患者起搏器囊袋积血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J], 高群;庞雅桢;张隽;卫国;刘崇霞;刘媛媛
4.老年患者起搏器囊袋积血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J], 高群; 庞雅桢; 张隽; 卫国; 刘崇霞; 刘媛媛
5.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抗生素冲洗囊袋对囊袋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J], 夏云峰;翟红霞;李良;刘润梅;张许文;张春红;殷亚昕;张津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处理:1368例报告
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处理:1368例报告齐书英;王冬梅;李洁;丁超;李育红【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2(11)6【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ocket complications after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Methods Pocket complications in 1368 cases of bradyarrhythmia or tachyarrhylhmia in past 26 year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Of the 1368 cases, there were 80 cases of pocket hematoma (5.8%), among which, 27 cases underwent blood aspirate or surgical incision. Incidence of pocket hematoma was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age, poor nutrition, preoperative use of anticoagulant drugs, low platelet count, and incorrect anatomical hierarchy or careless manipula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pacemaker type and weight had no influence on its occurence. Timely discovery, longer compression time and necessary blood aspirate usually worked, and sometimes surgical incision was needed. There were 6 cases (0.4%) of pocket ulceration, which was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large pacemaker, mismatch between the pocket and the pacemaker in depth, location and size, abundant leads and wires above the pacemaker, and occasional rejection reaction. There were 3 cases of pocket infection (0.2%), which considered as secondary infection after pocket ulceration. Pocket translocation following thorough debridement,combined with general antibiotics application and nutrition improvement was effective. Electrode removal was required to thoroughly deal with the infection. Conclusions Pocket complic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atients' constitution. Inadequat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careless manipulation and inappropriate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are also the risk factors. Incidence of pocket complications can be reduced by careful pre-operation preparation, standard manipulation, timely discovery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目的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的囊袋并发症,寻找其原因,探讨处理对策,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系统性回顾总结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26年中1368例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囊袋并发症.结果 1368例中,囊袋积血80例,发生率5.8%,抽吸或切开27例(2.0%),囊袋积血与高龄、营养状况差、术前未停用抗凝药物、血小板低、分离制作囊袋术中解剖层次不对及操作不细致等因素有关,而与起搏器重量、起搏器类型等无明显关系;及时发现,延长压迫时间,根据情况抽吸积血往往奏效,个别需切开引流.囊袋破溃6例,发生率0.4%,囊袋破溃主要与起搏器重量较大、囊袋深浅和(或)位置和(或)大小与起搏器不匹配、多余的电极导线盘绕有张力和(或)在起搏器浅面等有关,个别与排斥有关.囊袋感染3例,发生率0.2%,均为囊袋破溃后起搏器外露继发感染;局部彻底清创消毒后囊袋易位,配合全身抗感染、加强营养等处理部分病例有效,最终解决感染问题需电极导线拔除.结论囊袋并发症与患者体质有关,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细致、术后压迫或处理不当等也会增加囊袋并发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囊袋并发症可降低.【总页数】4页(P431-434)【作者】齐书英;王冬梅;李洁;丁超;李育红【作者单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05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相关文献】1.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J], 张彦2.瓣膜术后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J], 李艳杰;张魏巍;杨潇潇;黄婧娟;叶茂青;曲新凯;杨奕清;李若谷3.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并发阿斯综合征1例报告 [J], 陈杨达4.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6例报告 [J], 曹宝强5.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并发阿斯综合征1例报告 [J], 陈杨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与处理对策目的: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
探讨处理对策。
方法:对从1998年1月~2007年12月植入起搏器的2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296例中有16例发生囊袋血肿,发生率5.4%,其中早期囊袋血肿11例,占68.7%,迟发型囊袋血肿5例,占31.3%。
结论: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囊袋血肿,避免严重后果。
标签: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囊袋血肿;手术并发症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或血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受到临床医师关注。
本文对在我院的296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96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中,男185例,女111例,年龄43~91岁,平均(43.9±21.7)岁。
按心律失常分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7例,Ⅱ度Ⅱ型A VB伴交界性逸搏43例,持续性房颤伴心室率缓慢或长间歇>3 s者50例,SSS 合并A VB 56例。
合并冠心病60例,传导系统退行性变13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6 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8 例,扩张型心肌病4 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35 例。
植入起搏器的类型:VVI起搏器98例,双腔DDD起搏器101例,VVIR起搏器45例,DDDR起搏器52例。
1.2手术方法
患者起搏电极均经右锁骨下静脉锁骨外段途径植入右心室心尖部(或高位室间隔)及右心耳(右房前侧壁)。
起搏器囊袋位于皮下组织与胸大肌浅筋膜表面之间。
2结果
2.1囊袋血肿发生情况
296例患者植入起搏器后共有16例发生囊袋血肿或出血,发生率为5.4%,其中发生于植入后早期(1周内)的11例(发生率3.7 %),占整个急性期囊袋出血的68.7%,另5例为迟发性(术后1周以上)囊袋血肿或出血(发生率1.7%),占31.3 %,血肿发生时间为植入术后9~13 d。
其中1例老年偏瘦患者于术后13 d时右上肢用力活动后突发囊袋血肿。
11例早期囊袋血肿患者中,平均年龄(71±3)岁,体重指数(20.1±0.5)kg/m2,发生在术后3~6 d。
积血量8~12 ml,
其中7例术前没有及时停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药物。
经严格消毒、局部抽吸积血、局部盐袋压迫等处理,血肿于5~9 d消失,无一例感染。
5例迟发性囊袋血肿患者中,平均年龄(79±5)岁,体重指数(16.4±0.7)kg/m2,发生在植入术后9~13 d,平均(9.0±1.5)d,并发症的发生与植入起搏器的类型、重量、大小没有明显关系,而与患者年龄及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2囊袋血肿的临床表现
患者自觉局部肿胀及疼痛,体检可见起搏器囊袋局部皮肤肿胀,有淤斑;触诊感觉囊袋内压力明显增加,压力大者可触及波动感。
无菌注射器抽出暗红色血液可以明确囊袋内血肿的诊断。
细菌学检查可以除外囊袋内感染。
本组囊袋内血肿者无一例并发囊袋内感染。
2.3处理策略
10例囊袋血肿者仅重新进行局部压迫24~48 h出血即停止,1例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 h,未再出血。
4例用无菌注射器穿刺囊袋,抽出的血量5~20 ml。
1例老年偏瘦患者穿刺抽血量20 ml,吸收较慢,辅以全身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局部配合理疗,未再出血,吸收良好。
3讨论
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率为2.3%~5.1%[1,2]。
根据植入起搏器后囊袋血肿出现的早晚可将其分为早期囊袋血肿和迟发性囊袋血肿。
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内出现的囊袋内出血称为早期囊袋内出血或囊袋血肿,术后1周以上出现的血肿称为迟发性囊袋血肿。
本研究显示早期囊袋血肿的发生率为 3.7%,迟发性囊袋血肿的发生率为 1.7%。
囊袋血肿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患者自身凝血功能障碍[3],术前没有及时停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药物,以致术中渗血较多,因此术前3~5 d应停用上述药物,直到术后1周。
如使用华法令抗凝者,应使INR <1.2,在术前、术后华法令空白期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②术中止血不彻底,囊袋做好后应放入盐水纱布填塞止血,将起搏器放入囊袋前仔细检查,确保无活动性出血再关闭囊袋;
③导线进入锁骨下静脉处缝扎不牢,以致渗血引流到囊袋;④囊袋位置不合适,囊袋过大,胸壁皮肤松弛均易导致囊袋出血,囊袋大小要与脉冲发生器形状大小相当;⑤术后过度活动术侧上肢;⑥对高龄、平素营养条件差者在术前没有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⑦与术者的经验及手法有关,在独立手术的初级阶段发生率较高,后期较低。
本研究提示,急性期囊袋血肿可能与手术操作、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及应用抗凝药物有关,但迟发性囊袋血肿则主要与患者的年龄及体重指数有密切关系。
高龄及其营養状态差者易发生迟发性出血。
故术前准备充分,术中规范操作,止血完善,术后严密观察,可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出现。
发生囊袋血肿的处理:局部处理主要根据起搏器囊袋张力大小、出血量、出血速度而定。
出血较慢的,可局部压迫或加压包扎24~48 h;出血量大且囊袋张
力较高者可在严格无菌操作的前提下用注射器抽出血液。
血肿吸收不良或较慢的,可加强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必要时可辅以局部理疗以利于血肿吸收。
[参考文献]
[1]徐文莉,郭新贵,林宪.植入埋藏式起搏器的并发症、故障原因分析及防治[J].山东医药,2001,41(15):19-21.
[2]Hildick-Smithd DJ,Lowe MD,Newell SA,et al. Ventricular pacemaker upgrade:experience,co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J].Heart,1998,79(4):383-387.
[3]王斌,郭继鸿.迟发性起搏器囊袋血肿13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