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

合集下载

数顺序教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顺序教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顺序教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指一种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在学习数学课程时发挥作用,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当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而数顺序教案是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帮手。

一、数顺序教案的介绍数顺序教案是一套由中国著名数学家余震先生所编写的数学教材,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该教案从一年级开始,逐年加大难度,到六年级达到高年级的难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和日后的实际需要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数顺序教案的特点1.在教育理念方面,数顺序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尽可能地将授课的权利让渡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进行探究和学习,这是数顺序教案最大的特点。

2.在教学方法方面,数顺序教案强调“启发式教学法”,即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实践来学习和记忆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3.在试题设计方面,数顺序教案的试题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题目难度逐年加大,既能让学生在不断挑战中得到提高,也能让学生在题目解决中培养扎实的数学基础。

三、数顺序教案的实践1.在教师方面,教师需要对数顺序教案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完成教学。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能力,切实对学生进行分析和辅导,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2.在学生方面,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勇于提出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案。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发扬求知精神,勇于接受挑战和尝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3.在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家庭作业和学习情况,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四、结论数顺序教案是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帮手。

该教案以启发式教学和自主学习为核心理念,通过试题设计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准备预设过程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情引入1、师:小朋友们,上个星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生:上下、前后、左右师:谁来说说你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还有吗?学生畅所欲言。

2、师:真不错,能记住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了。

那你能辨别别人的上下前后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副图。

(出示主题图)你看,这个班的每位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了,谁先来说说讲台在哪里?学生指出讲台的位置,在小朋友们的前面。

师: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小明,坐在第一组第二个,你能找到他吗?学生在图中找小明。

师:老师是从左边开始数的。

谁的左边?生:我们的左边。

(师:你认为呢?)师:说的真好。

这里一共有几个小组?第二小组在哪里?第5小组在哪里?师:现在老师指一个小朋友,他在第几组第几个,知道的小朋友举手,看谁反应快!老师指,学生说。

再老师说,请学生上来指。

这么多小朋友,你想认识哪一位,说说他的位置。

3、师:小朋友,你能告诉大家你的位置吗?第几组第几个?同桌两个人先互相说一说。

学生反馈,说自己的位置。

师:那你能说说你的前面的同学、左边的同学、右边的同学、后面的同学的位置吗?完成练习,你有什么发现?(前后同组,左右同个)4、师:有个小朋友在桌上摆了很多动物卡片,你看,(出示图片)他还说了猴子在哪里,看到这些动物卡片,你们能提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并回答。

二、发展练习1、情境说明课件展示一幢楼房(由P9第7题)师:这是一幢漂亮的新楼,数一数一共有几层,几个单元?每一楼都有两户人家,靠左的为左室,靠右的为右室。

教育孩子数学思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教育孩子数学思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教育孩子数学思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教育孩子数学思维,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数字7,并能正确书写 7 。

2.学生能够理解数数过程中的加法概念,初步掌握加法运算。

3.学生能够用生活中的实例解决小学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1. 认识数字7,并能正确书写 7 。

2. 掌握数数过程中的加法概念,初步掌握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

2. 以有趣的方式教学。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问答、游戏、观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 复习对上一课所学的数字进行复习。

老师: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了哪些数字?这次谁来回答一下?(学生回答)2. 学习数字7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字是什么?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的数字。

这个数字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数字7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用食指在空中画一下数字7的形状。

(学生画)老师:你们觉得数字7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回答)老师:那我们要怎样书写数字7呢?你们可以跟着我一起写。

3. 认识加法运算老师:我们来数数,数一下这张图片上有几个苹果。

(学生数数)老师:如果再加上这张图片上有几个梨子呢?我们可以用加号表示。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 2 + 3 = )老师:同学们,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请你们自己想一下,回答。

(学生回答)老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算出 2 + 3 的结果呢?(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现在,同学们站起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

我会问你们一些加法题,你们需要快速回答。

(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4. 应用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加法运算。

我们来看一下这道数学题。

(老师出示图片)老师:这里有三个苹果,小红又摘了两个苹果,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下。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教案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教案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2.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

教学内容:一、引入通过一个趣味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一个农场里有鸡和兔子,共有35只头,94只脚,那么鸡和兔子各有几只?二、概念讲解1. 数学逻辑思维的定义和意义;2. 数学符号和运算符的基本概念;3. 推理和演绎的基本方法。

三、基础训练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逻辑题目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

例如:选择填空题、判断题等。

四、逻辑推理训练1. 数列推理:给出一个数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推理下一个数;2. 图形推理:给出一组图形,让学生根据规律画出下一个图形;3. 逻辑推理题:给出一组条件,让学生根据条件判断结果。

五、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逻辑思维解决。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个苹果?六、巩固训练通过一些综合练习和游戏,巩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数学迷宫、数独等。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3. 游戏教学法:通过一些趣味游戏,增加学生对数学逻辑思维的兴趣。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2. 作业评估:布置逻辑思维训练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测验评估:进行定期的测验,检查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水平。

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教材;2. 多媒体技术: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讲解,增强学生对数学逻辑思维的理解。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模式。

同时,通过趣味的教学方法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教案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教案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教案导言:数学思维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数学学科中取得好成绩,还会对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了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教案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思维。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 提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思考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设计一个数学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 培养分类思维: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物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进行推理训练: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题,让他们推理出正确的答案,并解释推理的过程。

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 提供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数学问题,让他们通过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思维。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整理和梳理数学问题的思路。

五、加强数学素质训练数学素质是数学思维的基础。

设计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设计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设计思维小学数学教案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料,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2. 准备好学生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小组讨论的板书、白板、书写工具等。

教学活动: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利用教学图片、视频、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 提出一个典型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解决方法。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讲解本堂课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相关定义、定理等。

2. 带领学生探讨和理解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设置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四、练习训练(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案。

2. 教师搜集学生答案,对错与解题思路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 结合学生表现,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并展望下一节课。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或综合性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提醒学生在作业中注意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发现。

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训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思维启蒙教案

数学思维启蒙教案

数学思维启蒙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以数学思维为核心,旨在启蒙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探究,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思维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掌握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知识点1:什么是数学思维1.数学思维的定义数学思维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

2.数学思维的特征(1)逻辑性:数学思维强调严密的逻辑推理;(2)抽象性:数学思维能够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形成概念和符号表示;(3)创造性:数学思维注重创造新的数学方法和理论。

知识点2: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对一系列具体例子的观察和总结,得出一般规律或原理的思维方法。

2.演绎法演绎法是通过运用已知的定理、公式、规则等,进行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

3.反证法反证法是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得出原命题的证明。

4.类比法类比法是将问题与已知的类似问题进行比较,找出相似之处,从而推断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5.分析和综合法分析和综合法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解和整合,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导引新知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2.探究活动设计一系列与数学思维相关的活动和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领悟数学思维的特点、方法和技巧。

3.知识总结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全班交流的方式,总结归纳数学思维的概念、特征以及基本方法和技巧。

4.练习和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口头回答问题和书面作业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认数图形导学案通用版(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认数图形导学案通用版(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认数图形导学案通用版(含答案)x学习目标1. 通过感知来认数图形,解决生活中的有序观察,有序列举和简单统计的问题,体验几何空间感。

2.锻炼和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条理性。

通过认数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的标号法,立体图形分的基本技能。

3.培养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体验几何图形的规则美与对称美。

重点:解决生活中的有序观察,有序列举和简单统计的问题,体验几何空间感。

难点:通过认数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的标号法,立体图形分的基本技能。

预习案任务一:复习旧知1、配一配,再计算。

(1)2+3+4+5+6+7+8=( )(2)9-8+7-6+5-4+3-2+l=( )(3)19-1817-16+15-14+13-12+11-10=( )(4)37-36+35-34+33-32=( )(5)29-28+27-26+25-24+23-22=( )我的疑惑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填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后,由组长整理后并拍照上传平台讨论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一、自学释疑任务一:数图形。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先来认识它们吧!1、立体的,叫做体2、平面的,叫做形。

探究点二、数一数1、下图中有()个正方形。

先数小正方形,有4个,再数①②③④组合成的大正方形,有1个。

4+1=5(个)2、下图中有()个长方形。

①先给3个小长方形标上①②③;②再数每2块组合成的2个长方形:①+②,②+③;③再数3块组合成的1个长方形。

3+2+1=6(个)3、下图中有()个三角形。

①先数小三角形有4个,②再数每2块组合成的①+②, ②+③,③+④, ④+①,③每两气块组合成的大三角形有4个。

小学思维数学教案

小学思维数学教案

小学思维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思维进行数学计算和推理;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运算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围绕数字游戏展开,通过多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思维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的数学知识,并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
1. 游戏介绍:首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数字游戏,让学生明白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思
考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2. 游戏一:数字合并游戏。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随机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将这些
数字进行合并,并求出最终结果。

比较各组的结果,看哪组能够得到最大的数字。

3. 游戏二:找规律游戏。

给学生一些数字序列,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继续该规律,求出下一个数字。

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锻炼寻找规律的能力。

4. 游戏三:数字迷宫游戏。

设计一个数字迷宫,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思考找到通往终点的正
确路径。

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5. 结语和总结:总结今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强调数学思维对
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数字游戏的形式,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

第一讲找规律画图形我们在认识图形、数图形、按规律填数的根底上来学习按规律填图。

对于一组按一定的变化规律排列起来的图形,我们通过对图形大小、图形的颜色,图形的排列及图形所处的位置等方面的仔细观察,找出其中变化规律,并正确地画出所要填的图。

【例题】找规律在空格处填图形。

【思路点拨】:仔细观察所给的第一、三行,可以发现,每行的第二个图形平移到第一个图形中就变成了第三个图形。

因此可以推断,第二行空格处应填图形“×〞。

【解法】:空格处应填图形“×〞。

1.请你根据前面几幅的规律接着画。

练习与思考训练目标例题与方法2.摆一摆,画一画,一个横线上画一个图形。

〔1〕☆○☆○☆○☆〔2〕◆◆◆◇◆◆◆◇◆〔3〕▲△▲△△▲△△△3.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4.后面2个方框里应该怎么画?请你试一试。

○○○○○○○○○○○○○○○△△△△△△5. 下面的4组图形中,哪一组的排列规律与其它3组不同?在〔〕里打“√〞。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训练目标根据数的排列规律,进行合理地分析、推理,找出不知道的数,使所填写的数字符合一定的要求,这类问题通常称为找规律填数。

例题与方法【例题】根据前面几个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适宜的数。

〔1〕1、3、5、7、〔〕、〔〕13 。

〔2〕20、17、〔〕、〔〕、8、〔〕。

〔3〕1、2、4、5、7、8、10、〔〕、〔〕。

【思路点拨】第〔1〕组数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2 。

第〔2〕组数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少3 。

第〔3〕组数的排列规律是:第一个数增加1是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增加2是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增加1是第四个数,第四个数增加2是第五个数,即从前往后增加数的规律依次是1,2,1,2……【解法】〔1〕1、3、5、7、9、11、13 。

〔2〕20、17、14、11、8、5 。

〔3〕1、2、4、5、7、8、10、11、13。

练习与思考1.顺着数或倒着数,想想〔〕里应填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涉及到逻辑思维的学科,是我们开展思考,培养思维的一个好载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性,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孩子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讲述这个教案的教学特点及价值。

一、教学特点1.生活化教案能够灵活运用绘本、东西环节等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将数学应用到孩子的生活中,这样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孩子在生活中产生数学意识,认为数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循序渐进该教案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把数学知识传达给孩子,从学习生活用品的概念,扩展到数学计数法则等各个方面,严谨规范的设定让孩子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合作交流教案中将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贯穿其中,让学生能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促进学习成果的分享,提升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知识点难易度分级教案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知识点难易度分级,从简单的学具认知,到更加复杂的计数等练习,梯度式设计,能够让孩子在学习数学时,有条不紊地掌握知识点,从而更加快乐地学习数学,拥有更加扎实的数学基础。

三、教学价值1.提高逻辑思维教案配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梯度式教学,鼓励学生思考答案的正确性,能够反复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从而让孩子在应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上,有更出色的表现。

2.增强学生自信教案将问题转化为生活化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认识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让他们有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

3.陶冶情操本教案采用生活化案例,引导学生团队互助,共同完成练习,让他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人际交往、合作意义,让学生有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4.培养创新思维本教案中,鼓励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到数学在实际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式,培养学生的正确解题方式。

四、教学建议1.把握个体差异在教学时,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要采用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各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数学图形思维训练题

一年级数学图形思维训练题

一年级数学图形思维训练题一年级数学图形思维训练题篇一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图形》,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其特征、周长、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

低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

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会用鼠标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

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正确辨认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图型、平面图形的学具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计过程:1、出示五种立体图形,请同学们找一找熟悉的好朋友。

2、在认识新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同时介绍三棱柱,扫清学前障碍。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活动一:认识新朋友设计过程:1、创设拼图宝宝情境,请同学们找一找,再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图形。

2、你能叫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3、概括: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平面图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数学是一门优秀的学科,它是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抓住机会,让孩子们爱上数学,从而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开端,是儿童建立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成为极为重要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兴趣作为学生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之前,可能会对数学抱有偏见,认为数学很难,不好玩。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增强他们对数学的了解和兴趣。

可以利用游戏、实验、探究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如剪纸、画图、拼图等。

在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数学概念,例如在课上可以利用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加以解释,这样孩子们就能更加真切地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

二、打造互动式课堂,寓教于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程度并不成熟,教师应该为他们打造一个互动式课堂。

教师可以多采用问题式教学,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问题式教学中,老师应该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在思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在互动式课堂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群体合作等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从小就能够发展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资料和工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方案。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全方位地理解数学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对学习的自我意识。

四、采用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中,由于个体差异性,存在着不同的学习难度和需求。

小学思维人教版数学教案

小学思维人教版数学教案

小学思维人教版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备课本、教学课件、教学素材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加法和减法的运用;
2. 激发兴趣:通过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二、讲解(15分钟)
1. 以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为例,讲解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给学生举例,让他们自己尝试进行计算。

三、操练(2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解题思路;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四、总结(5分钟)
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鼓励学生注重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了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老师教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此之中,数学教师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能够自主探究的数学世界中。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以帮助一年级数学老师提升授课质量。

一、运用启发式问题启发式问题指的是那些设计有思维引导性质质的问题,题目所给出的信息不足以让学生直接从中推断出答案,反而需要通过思考、试错等方法来获得解决。

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题材,如趣味数学、橡皮筋数学等,来提供丰富的数学素材。

例如:“一个小鸡蹦跶到一半的树干上,它想从树干上跳下来,请问它要跳几次才能跳到地上?”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尝试,来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让他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出一些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注重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指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能动,让学生们更加参与到授课的过程中来。

老师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猜数游戏等互动方式,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并拓展学生多元思维。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出示一组数字,并在黑板上列出所有可能组成的两位数,然后要求学生来猜测其中可能是整数的个数。

而作为老师,要适时的给予学生提示和引导,让他们在分析题目的形式和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接近正确的答案。

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课堂设计思路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思路,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素质,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课程的设计中,可以分层教学、思维训练、竞赛训练等,来平衡学生们之间的差异。

在数学教学的初级阶段,要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通过详细解说加减乘除和几何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导、判断等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听讲和注意力的统计。

老师可以通过视频、音乐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

教案主题:数学新思维训练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非常规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数学新思维的培养2.数学问题解决策略3.奇思妙想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1.数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2.各种数学问题的实际案例3.教学板书工具4.小组分工合作的活动材料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入话题,例如:如果你有100元,你会如何花掉这100元?Step 2:讨论和分享(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并分享不同的解答方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答案。

Step 3:引导学生思考(15分钟)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扩展问题,例如:如果你只能买一种东西,比如水果,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Step 4: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可以是关于数学运算、图形、面积等等,要求问题不一样且有创意。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并记录下解决的过程和答案。

Step 5:展示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问题和解答过程,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发表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Step 6:延伸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延伸练习,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学生可以在课下完成,并在下一节课上展示。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数学新思维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评价:1.学生平时上课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小组活动表现;3.学生的延伸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4.学生的口头回答和书面回答能力。

教学反思:这节课采用了讨论、小组活动和展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展示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篇1】教学内容:位置 (第5页)教学要求: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课件座次卡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1、谈话引入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1、找座位游戏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2、介绍方法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 (指名回答)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板书课题:位置3、介绍新位置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多说一些)4、点名游戏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__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小组汇报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__去看看(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__的座号有什么特点?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课题: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通过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反复比较、大胆猜测、严格检验和不断修正等思考程序,就能发现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过程:例1下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找出它的变化规律后,试填出所缺少的图形。

解: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三个小图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

还可以发现,从第一行变到第二行,每个小图形都往右移动了一个图形的位置,而且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占了第二行最右边的位置。

所以第三行“?”处应填:例3下图的一组图形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解:每行的第一和第二个平移重叠后变成第三个图形。

可见第三行“?”处为:教学反思:课题:改变运算顺序教学目标: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非常巧妙教学过程:例1计算10-9+8-7+6-5+4-3+2-1解:这题如果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加减运算,是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

但因为算式较长,多次加减又繁又慢且容易出错。

如果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

下式括号中的算式表示先算。

10-9+8-7+6-5+4-3+2-110-9)+(8-7)+(6-5)+(4-3)+(2-1)1+1+1+1+1=5教学反思:课题:速算与巧算(一)教学目标:1、改变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2、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一、凑十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1+9=102+8=103+7=104+6=10 5+5=10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1计算1+2+3+4+5+6+7+8+9+10解:关于这道题,固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1+2=33+3=66+4=1010+5=1515+6=2121+7=2828+8=3636+9=4545+10=55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材、作业本、奖励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提问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引入今天的课题,让学生对数学思维训练产生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讲解什么是数学思维,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2.介绍数学思维的分类,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三、实践(30分钟)
1.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思维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并让他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四、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过的内容,强调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应的数学思维训练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可以在下节课讲解的时候进行讨论。

六、课堂活动结束。

以上是一个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案范本,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希望可以
帮助到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找规律画图形训练目标我们在理解图形、数图形、按规律填数的基础上来学习按规律填图。

对于一组按一定的变化规律排列起来的图形,我们通过对图形大小、图形的颜色,图形的排列及图形所处的位置等方面的仔细观察,找出其中变化规律,并准确地画出所要填的图。

例题与方法【例题】找规律在空格处填图形。

【思路点拨】:仔细观察所给的第一、三行,能够发现,每行的第二个图形平移到第一个图形中就变成了第三个图形。

所以能够推断,第二行空格处应填图形“×”。

【解法】:空格处应填图形“×”。

练习与思考1.请你根据前面几幅的规律接着画。

2.摆一摆,画一画,一个横线上画一个图形。

(1)☆○☆○☆○☆(2)◆◆◆◇◆◆◆◇◆(3)▲△▲△△▲△△△3.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4.后面2个方框里应该怎么画?请你试一试。

○○○○○○○○○○○○○○○△△△△△△5. 下面的4组图形中,哪一组的排列规律与其它3组不同?在()里打“√”。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训练目标根据已知数的排列规律,实行合理地分析、推理,找出不知道的数,使所填写的数字符合一定的要求,这类问题通常称为找规律填数。

例题与方法【例题】根据前面几个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3、5、7、()、()13 。

(2)20、17、()、()、8、()。

(3)1、2、4、5、7、8、10、()、()。

【思路点拨】第(1)组数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2 。

第(2)组数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少3 。

第(3)组数的排列规律是:第一个数增加1是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增加2是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增加1是第四个数,第四个数增加2是第五个数,即从前往后增加数的规律依次是1,2,1,2……【解法】(1)1、3、5、7、9、11、13 。

(2)20、17、14、11、8、5 。

(3)1、2、4、5、7、8、10、11、13。

练习与思考1.顺着数或倒着数,想想()里应填几。

(1)24、25、()、27、28、29 。

(2)40、38、36、()、32、30、28 。

(3)65、55、45、35、()、()、5 。

2.按规律填数。

(1)20、18、16、()、()、10、8。

(2)1、3、6、10、()、21。

(3)15、10、13、10、11、10、()、()、7、10。

(4)1、2、3、5、8、()、()。

3.在空格里填入1、2、3、4四个数,使得每一行、每一列的四个方格中都有1、2、3、4四个数。

4.找规律,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

5.找规律,填出空缺的数。

第三讲理解图形训练目标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的掌握,并让学生在数图形时能使用找规律、分类等方法,仔细观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去数,从而能不重复、不遗漏、准确地数出图形的个数。

例题与方法【例题】:数一数,填一填。

【思路点拨】:在这个图中,我们能够按照顺序数出有4个,有 6个,有3个,有5个, 有4个。

【解法】:4、6、3、4、5练习与思考1.先数图形,再填空:左图:有()个有()个有()个2.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个长方形。

3.数一数,下图中有()个圆。

4.数一数,图中一共有()个正方形。

5.下图是小正方体堆成的,数一数,填空:(1)层数:从上往下看,第一层有()个正方体,第二层有()个,第三层有()个。

(2)还可先数看得见的正方体有()个,看不见的有()个;一共有()个正方体。

第四讲移多补少训练目标小朋友从小就喜欢玩玩具、搭积木,有很多知识都是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摆学具、学知识。

通过让学生动手移一移、摆一摆,理解“移多补少”的含义。

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和探究水平,并能够应用数学。

例题与方法【例题】按要求摆一摆。

第一行摆:第二行摆:从第一行拿几个放到第二行,第二行就比第一行多2个?【思路点拨】从第一行拿1个放到第二行,第二行就比第一行多2个,所以从第一行拿1 个到第二行。

【解法】第一行拿1 个。

练习与思考1.摆一摆:从第二行拿()个福娃到第一行,两行福娃的个数就相等。

第一行摆:第二行摆:2.要使第二行比第一行多2个,应怎样移?第一行摆:第二行摆:3.要使第二行的足球比第一行的多4个,应怎样移?第一行:第二行:4.要使左右两边文具盒的个数一样多,你有什么方法呢?第五讲年龄问题训练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年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每过一年,每个人的年龄都要长大一岁。

但是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今年两人相差几岁,几年前两人也相差几岁,再过几年两人还是相差几岁。

例题与方法【例题】兰兰今年5岁,方方今年9岁。

请你算一算,三年以后,方方比兰兰大几岁?【思路点拨】根据题意,今年方方9岁,兰兰5岁,那么我们知道方方比兰兰大9-5=4(岁)。

三年后,方方的岁数是(9+3)岁,兰兰的岁数是(5+3)岁,所以三年后,方方比兰兰大12-8=4(岁)。

也能够不用计算,因为今年方方比兰兰大4岁,三年后,方方长了3岁,兰兰也长了3岁,所以方方比兰兰还是大4岁。

【解法】 9-5=4(岁)答:4年以后,方方比兰兰大4岁。

练习与思考1.小强今年5岁,小刚今年2岁。

3年后,小强比小刚大几岁?2.小凯现在7岁,他的弟弟说:“今年我3岁,再过4年我就和你一样大了。

”你认为他说的对吗?如果不对,那么4年后,小凯比弟弟大几岁?3. 今年我8岁,表哥10岁。

5年前,表哥比我大几岁?4. 妹妹今年5岁,姐姐今年8岁,当姐姐长到10岁时,妹妹是几岁?5.小明今年7岁,比他姐姐小2岁,当小明10岁时,比他姐姐小多少岁?第六讲数学水平检测(一)1.请按一定的顺序填数。

(1)0、()、10、15、()、()。

(2)20、18、()、()、12、()。

(3)79、77、()、()、73、71、()。

(4)1、11、3、11、5、11、()、()、()、()。

2.摆一摆,画一画。

(1)☆□□☆□□(2)◆○◆◆○◆◆◆○(3)3.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个。

4.要使第二行比第一行多2个,应怎样移?第一行摆:第二行摆:5. 要使第二行比第一行多4个,应怎样移?第一行:第二行:6. 可爱的小娃娃身上藏着一些图形,请你数一数吧!○有()个△有()个有()个7.小亮今年7岁,他比爸爸小28岁。

去年,他比爸爸小多少岁?8.红红今年6岁,两年后,红红比晶晶大3岁,请问晶晶今年多大了?第七讲图形算式训练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解答图形算式。

训练学生通过度析、推理,逐步弄清图形与数字的关系,从而准确解答图形算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

例题与方法【例题】(1)○-□=9 6+□=8□=()○=()(2)○+○=8 ○=()△+○=9 △=()△-□-□=1 □=()【思路点拨】(1)因为6+□=8,所以□=2;又因为○-□=○-2=9,所以○=11.(2)因为○+○=8,所以○=4;又因为△+○=△+4=9,所以△=5,△-□- □=5-□-□=1,能够知道□=2。

【解法】(1)□=2 ○=11(2)○=4 △=5 □=2练习与思考1. 请你写出下列各图形所表示的数字。

(1)已知△+4=9 ○+△=12那么△=()○=()(2)已知□+□=10 □-△=2那么□=()△=()2. 下面的图形背后都藏着一个数字,你能猜出来吗?★+★=18 ★+▲=15 ▲ +●=13★=()▲=()●=()3. 仔细观察,你能算出△、○、各表示几吗?△+○=10△+○+△=13△=()○=()4. 下面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小朋友,你能观察到吗?△+○=9△+○+○=16△=()○=()5.看下图,说出每本《千字文》和《三字经》各是多少钱?10元8元第八讲速算与巧算训练目标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但如何算得块,算得巧,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分析,使用灵活的算法将它们准确的解答出来。

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1+9=10;2+8=10;3+7=10;4+6=10;5+5=10 ,巧用这些结果,能够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题与方法【例题】计算:1+2+3+4+5+6+7+8+9+10=【思路点拨】对于这道题,能够从左往右逐步相加:1+2=3, 3+3=6,6+4=10, 10+5=15,15+6=21,21+7=28,28+8=36,36+9=45,45+10=55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只要一步出错,以后就会步步出错。

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解法】即为原题能够变成:10+10+10+10+10+5=55练习与思考1.迅速填出下列括号里的数。

()+1=10 2+()=10()+3=10 1+()=10()+4=20 14 +()=20 ()+5=20 16 +()=202.快速填出下列括号里的数。

11 +()=20 54 +()=6012 +()=20 65 +()=70 45 +()=50 92 +()=1003.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8+6=(2)5+5+8=(3)7+12+3=(4)1+2+8+9=(5)8+11+2=(6)15+10+5=4. 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4+6+8+10=(2) 1+4+6+7+9=(3)4+7+3+6=(4) 8+3+2+7=5.用简便方法计算。

1+2+3+4+5+6+7+8+9+10=第九讲巧填算式(或数)训练目标小朋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巧填算式”,要求你在运算符号间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还有一些数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十字架等)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每条直线上或弧线上几个数的和都相等,这样排成的数字正式叫做数阵。

数阵填数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活动,它能够促动人们积极思考,培养推理水平,发展智力。

例题与方法【例题】:将10,20,30,40,50,60分别填入下面的□里,使等式成立。

□+□=□+□=□+□【思路点拨】:首先观察这个组数,相邻两数之间都相差10,最大数+最小数=70,再找出哪两个数相加得70 。

【解法】:10+60=20+50=30+40练习与思考1.将20,21,22,23,24填入下面的方框中,使等式成立。

□+□=□+□□+□=□+□□+□=□+□2.从10,20,30,40,50,60,70这七个数中选六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框中,使等式成立,你有几种填法?□+□=□+□=□+□□+□=□+□=□+□□+□=□+□=□+□3.在下面的“○”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30 。

91213 44.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横线、竖线和斜线的三个数相加,和都是3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