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新题型训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新题型训练一、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

E、这首诗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2)诗眼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词句,本诗首联中哪个字是诗眼?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二、客游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云“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白勺两项是(5分)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老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但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2)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三、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桃风多潮未落,蒹葭霜

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

相见一沾衣。”

【注】①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②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③秦城: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呜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满眼的青翠欲滴的山色。

E、尾联回到观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7分)

答:

四、结客少年场行孔绍安

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雁在弓前落,云从阵后浮。吴师惊燧

象①,燕将警奔牛②。

转蓬③飞不息,冰河结未流。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注】①吴师惊燧象:春秋时,吴、楚大战,吴军打到了郢都。燕昭王让人在大象尾部系上火把冲向吴军把他们吓退了。②燕将警奔牛:战国时燕攻齐,围即墨,齐将田单用牛千馀头,灌脂束苇于牛尾,燃之,牛惊,突奔燕军,燕军大溃。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飘零无定。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结客佩吴钩,横行度陇头”,突出结客少年侠客的形象特征;“横行”是走遍之意,“陇头”,古代之边疆。

B、“雁在弓前落”写结客少年本事的高超。“云从阵后浮”与“雁在弓前落”虚实结合,描绘了一幅较为广阔的场景,既写结客少年射箭本领的高超,又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赞美。

C、“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是用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战例,从正面进一步来表现结客少年的军事才华。

D、“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写的是结客少年的境遇,不包

含其他情感。

E、“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侯”,表达了对结客少年的信心和宽慰。“三边”,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2)请简要分析“转蓬飞不息,冰河结未流”的妙处。(6分)五、虞美人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

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

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六、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燕民,周雅③何曾专荚。

【注】①晋师胜淝上: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②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③周雅:《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

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

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此处比喻凶残的敌人。

D、‘延晋祚,庇燕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

(2)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