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疏肝十大穴位

合集下载

疏肝理气十穴位

疏肝理气十穴位

疏肝理气十穴位老中医告诉你:疏肝理气的10大穴位,建议转发收藏!1.风池穴——缓解上火头疼取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手法:取穴后,用大拇指按揉风池穴,按揉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主,按揉100下。

2.外关穴——缓解肋骨疼痛取穴:手腕横纹向上,大约有三个手指宽的位置。

手法:用拇指尖按在外关穴的位置,进行揉按就能让局部产生明显的酸胀感就比较好。

3.内关穴——养肝护肝、调畅气血取穴:从手腕根部向上三横指,位于两根筋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可以取正坐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另一只手的穴位上,两手相互交替按摩,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4.合谷穴——缓解疼痛、恶心、失眠取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手法:按摩时可以采用点压、按揉的方法.具体按摩时侧臂立掌,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进行点压、按揉。

5.劳宫穴——安神和胃、熄风凉血取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手法: 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

6.涌泉穴——缓解眼干、耳鸣取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手法: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7.风府穴——缓解眩晕取穴: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用中指由上向下按摩风府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8.肝俞穴——平息肝火、补血消瘀取穴:肩胛下角平对第7胸椎,向下数2个棘突为第9胸椎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用两手大拇指指肚各自轻按在脊柱两边的肝俞穴(侧卧。

从低头时最大拱起的骨骼算起,第九个凸起的骨骼正下方凹处,上下各两指处)9.膻中穴——有宁心神、除闷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此穴。

手法:颤中穴的按摩方法双手作护胸状,用双手的无名指,中拇指,右手无名指的指肚自下高于一切推拿。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与说明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与说明

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几个穴位(de)位置与功能肝经(de)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 肝经上(de)穴位,有(de)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de)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de)穴位会像您最亲(de)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穴位中称:大敦穴(井木穴)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敦”是厚(de)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de)意思.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de)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de)方法是艾灸.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主治疾病: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de)主要穴道之一, 1.古代(de)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de)特效穴位.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2.疏肝理气(de)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de)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3.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de)要穴,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4.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de)治疗和保健要穴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穴位名称:行间穴(荥火穴)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de)症状:揉行间穴.穴位位置:在脚(de)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de)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de)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de),为肝经(de)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de)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对痛风引起(de)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de)止痛效果.使用体会:施压,会强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则用香烟或艾柱每天炙20次.穴位名称:太冲穴(俞木穴)排毒:揉太冲穴穴位位置: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结合部(de)凹陷中.独特功能:肝为人体异常重要(de)器官,而太冲官尤如保肝护肝(de)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de)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 ---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当我们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当我们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主治疾病:太冲穴是肝经(de)原穴,原穴(de)含义有发源、原动力(de)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de)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治疗失眠(de)最佳穴位.也是治疗各类肝病(de)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发烧上火,太冲能去热;身体虚寒,太冲可增温;月经不调,太冲善调理;阳瘘遗精,太冲能改善.慢性肝病(de)调理,太冲也是首选,同时还治咳喘、感冒和各种炎症诸病寻它皆有效,没事常揉体自安特效人群: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有泪往肚子里咽(de)人,还有那些郁闷、焦虑、忧愁难解(de)人.使用体会:揉太冲穴,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月经不调:很多女性月经总是提前或者延长,老没规律,月经(de)颜色深红,而且莫名发热,经前几天特别烦躁不安,想发脾气.这是因为肝脏(de)问题,肝有热所致.治疗方法点揉太冲穴,每次3-5分钟,时间是在经期来临之前天.穴位名称:中封穴(经金穴)中指“中焦”(因肝在中焦位置),封指“封藏”,要封藏什么呢,当然要封人体精血,使之不致轻易耗伤.肝藏血,肾藏精,许多人长年遗精,吃诸多补肾、固涩之药而无效.原因是不知补肾亦当补肝,但自古皆言“肝不受补”.穴位功能:“中封”是保养人体精血之要穴,为肝经金穴,金能克木(克在此处为约束),所以此穴能够抑制肝火过旺.金有肃降之性,故此穴可能利小便.“溺窍开则精窍闭”,正是固精之妙法.穴位位置:在足内踝前一寸.主治疾病:泄肝火、固精﹔善治脚软无力,步履艰难之症,配合足三里,效果更佳.医宗金鉴“中封主治遗精病,三里合炙步履艰.”注意:揉(de)时候要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可千万别揉反了.脾经在中医(de)理论中,脾(de)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de)气血.任何疾病,都是在人体内有淤血(de)情况下生成(de),而脾正具备了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功效.只要把脾养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会很快痊愈.通过饮食来健脾,(de)确是不错(de)方法,但是好多人不适应或不吸收,怎么办呢其实,最安全有效且持久地方法就是揉按脾经.隐白穴脾经(de)循行是从脚到胸,隐白穴是其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趾甲旁约1毫米(de)位置.隐白穴最主要(de)功能是止血,对各种出血症状都能有效地缓解.通常是用艾灸(de)方法,如果没有,可以用一根香烟代替,同样有止血(de)效果.隐白穴还有一个功效,就是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鼻出血.治疗鼻炎(de)时候可以点按.这个穴不太好找,因为它特别小,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这个穴.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一个细一点(de)按摩棒来点按,效果都很好.大都穴从隐白穴往上,大脚趾根(de)位置就是大都穴.大都穴对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这是一个补钙(de)要穴.吃钙片会有些效果,但是为什么还会缺钙不是因为补得少,而是因为体内不吸收,这才是缺钙得真正原因.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帮您吸收钙了.大都穴相当于租地反射区(de)甲状旁腺,而甲状旁腺正是吸收钙(de).大都穴除了补钙,还能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有颈椎病(de)人也要经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这个穴(de)旁边找一找最痛地点去揉,这样珠联璧合地配合起来治疗,效果就会更好.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de)原穴,健脾补脾(de)效果比其他穴都强.脾虚(de)症状: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因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症状都是脾(de)运化能力差造成(de).脾虚(de)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de)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de)效果才好.另外,按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公孙穴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它(de)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de)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输送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瘀滞造成(de)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有妇科方面(de)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吐酸水(de)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商丘穴在内踝骨(de)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正好对应租地反射区中(de)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同时它又揭示了一个医理: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de).但为什么揉这个学还能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de),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就消除了.脾经上(de)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de),都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de)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de)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de)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de)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de)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三阴交穴,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漏谷穴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是谷子漏出来(de)意思,也就是吃下肚(de)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它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地机穴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de)最高点正对着(de)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de)意思.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de)运化功能.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阴陵泉穴顺着胫骨一直往上走,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de)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de),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de)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血海穴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个虫子在那儿扎窝.它是专门治痒痒(de)穴.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所以她们身体里(de)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调配人体(de)血液,把多余(de)血分配到少(de)地方去,把淤滞(de)地方给疏散开,其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只不过一个是补气(de),一个是调血地,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de)治本大穴.推小腿脾经如果在推小腿脾经(de)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de)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上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那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de)人长胖、胖(de)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肾经肾为先天之本,也是一个人生命(de)本钱,大多来自父母(de)遗传,如果没有先天(de)厚赠,那就真(de)很需要后天(de)培补了.太溪、复溜、涌泉穴均属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最好找,就在足底(二三趾缝下)前部凹陷处;是脚心唯一(de)穴位.而太溪则是肾经(de)原穴,在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很好找(de).至于复溜则在太溪直上2寸,跟腱(de)前方.这可是标准注释呦.完全可称为被采纳答案呀. 至于尺寸:找穴是不能按厘米来讲(de).每个人(de)高矮胖瘦都不同嘛.所以经络(穴位)定位(de)方法用(de)是同身寸.可取自身中指二节或拇指宽度均为一寸.复溜穴复溜穴就是要让停留下来(de)水又重新流动起来.当人体内有淤血时,尿液、汗液和痰湿这些脏东西就会停留在体内不流动了.当人体(de)某一部分肿起来了,比如说膝盖肿,就跟复溜穴有关系.身体凡是有肿(de)地方都跟复溜穴有关.因为肿得意思就是有水液在哪里停滞不流,淤住了,而刺激复溜穴九能让它重新循环起来.静脉曲张就是血液长期淤在那里没有回流造成(de).如果在刚淤(de)时候刺激复溜穴,效果会很明显;如果静脉曲张已经形成了大疙瘩,揉几天复溜穴是不会好(de),必须从整个身体来慢慢调节.所以当疾病刚发生苗头(de)时候就要给它消除掉,等到严重时就不好弄了,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复溜穴(de)功效是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de)功能,解除肾功能失常所产生(de)各种症状.肾功能失常会造成人体水液代谢失常,而复溜穴专门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水液代谢失常会出现水肿腹胀,不但是腿上有水、肚子里有水,而且腰脊强痛,这看起来是膀胱经(de)问题,但揉膀胱经缺没什么效果,此时一定要揉肾经.首先揉复溜穴,让淤血重新流动起来.复溜穴能治疗自汗、盗汗之症.自汗就是待着(de)时候就出汗;盗汗就是睡觉(de)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出汗,一睁眼就不出了.出汗不出汗都属于代谢(de)问题.人(de)身体不是功利(de),它总要达到一个平衡,该出多少汗就出多少汗,该不出就不出.为了健康,身体总是任劳任怨地朝着平衡状态努力.复溜穴能治疗腹泻腹痛.腹泻是因膀胱受堵,水液不走膀胱,而是走大肠(de)结果.揉了复溜穴之后,尿道一通,腹泻自然就好了.肾还有一个“司二便”(de)大功能.大便无力跟肾有关,小便无力也跟肾有关.半天解不出手来,就是肾气不足,气血不往下走.复溜穴和肺经(de)尺泽穴配合使用是最补肾(de).常吃中药(de)人都知道,重要需要配补,就是要把一些同类型(de)药相互搁在一起使用,效果才会好.经络也一样,经络穴位要想产生最好(de)效果,也要配合使用.复溜穴有降血压(de)功效.但是您得先揉尺泽穴,再揉复溜穴.揉尺泽穴是为了把上面(de)气降下来,揉复溜穴是为了把降下来(de)气给接收住,让它固定下来.最后再揉太溪穴,才能真正把肾给补上,这是一步一步逐渐起效(de).复溜穴是治眼疾(de)要穴.当您有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眼睛胀痛、上眼皮无力等问题,揉复溜穴都管用.复溜穴能治哮喘.偏于虚寒(de)就去灸复溜穴,偏于实热症(de)揉揉即可,最好也配上尺泽穴.两个穴一降一补才能最好(de)达到平衡身体(de)效果.复溜穴是调节肾经(de)一个杠杆,它是一个枢纽.当您想补肾(de)时候,如果有脏东西堵着,真正(de)气血生成不了,就补不上.这时需要先揉复溜穴,让它通了一下之后再补,最好是揉完复溜穴后马上再揉太溪穴,把好血赶紧引过来,打好这个基础.交信穴在内踝上2寸(相当于两个半横指)(de)位置.“交”是指跟脾经(de)三阴交穴相交,“信”是指月信(月经),交信穴是专为调理女子月经准备(de)一个大穴.当女性月经到期不来或者有崩漏、淋漓不止等情况时,揉交信穴可以得到很大(de)改善.筑宾穴在内踝上5寸,是补肾不可或缺(de)穴位.当揉太溪穴和复溜穴不敏感(de)时候,通常是筑宾穴处有淤堵,您一定要先把筑宾穴给揉通.“筑宾”就是强健腰骨(de)意思.当膝盖发软、没劲,心里有恐惧(de)时候,按揉筑宾穴可以给人增加底气.筑宾穴(de)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在人体内,毒素最喜欢生长在有湿、淤血、痰浊多(de)地方,而筑宾穴就是一个祛毒(de)要穴.它既然可以排毒,就证明它可以祛湿、化痰、活血、只有这3个方面都成功了,毒才能排出去.太冲穴也是一个解毒(de)穴位,但它是从肝上解毒,即把肝毒给排到肾脏了,所以需要再排毒.损伤肝(de)时候可以用太冲穴解毒,损伤肾(de)时候可以用筑宾穴解毒.----太冲穴解肝毒,筑宾穴解肾毒.筑宾穴还可以解尿酸过高.尿酸过高会产生痛风、结石症,揉筑宾穴可以治疗这些病.人体内(de)毒素很多时候还会伤害到神经,让人产生一些神智上(de)错乱,比如抑郁症、癫痫等,常揉筑宾穴可以有效地防治.阴谷穴阴谷穴在膝窝处,委中穴(de)内侧.和委中穴距外侧委阳穴(de)距离差不多,只不过一个在外,一个在内.阴谷穴是治疗颈椎病(de)一个好穴位.中医常说“肾主骨”,颈椎和椎体都是骨头(de)一部分,所以揉阴谷穴可以治疗颈椎病.阴谷穴还能治疗生殖系统(de)疾病.它对治疗肚脐周围(de)腹痛效果也很好.跟胃经上(de)下巨虚穴配合起来使用,祛腹痛(de)效果会更快.如果再加上排浊气(de)推腹法,疗效即快又好.胃经胃经,顾名思义,是管理胃肠功能(de).胃肠功能一旦失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胃肠不好,心情也会不好,“胃不和则寝不安”,也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如果它畅通无阻,不但能让人睡得香、胃口好、脸色红润,还能让人返老还童.它(de)经络很长,从头到胸、腹、大腿、膝盖、小腿,最后直达双脚.伏兔穴伏兔穴是腿上(de)穴位,在膝盖上6寸处.伏兔穴就是治疗心慌、脉快、脉搏“咚咚咚”猛跳这些症状(de).按揉时不要点揉合强刺激它,要用掌跟仔细按揉.可以顺时针揉,有重有轻,揉完后便会觉得心里非常踏实,而且对心脏也有一种补血(de)效果.实际上,正是因为心脏补足了气血,心里才会觉得踏实.阴市穴它在膝关节上面3寸(de)地方.阴市穴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它可以降血糖,所以,血糖高(de)朋友每天要多揉按.梁丘穴阴市穴向下1寸(de)位置,贴着骨头边缘(de)一个比较敏感(de)地方就是梁丘穴.它治疗急性病效果是最好(de).比如急性胃炎、肠胃炎,或者膝盖痛(这种膝盖痛不是陈旧性(de),只是偶尔扭了一下,或者因爬山等造成劳累而膝盖痛),这时赶紧揉一下梁丘穴,马上就会缓解.梁丘穴(de)功效很强,除了上面说(de)那些病症以外,腿痛、脚痛等,它全都管,而且还能够止胃酸.如果突然胃犯酸了,赶紧揉梁丘穴,很快就会好转.犊鼻穴膝盖下面内侧和外侧各有一个窝,其中外侧(de)窝就是胃经上(de)一个穴位——犊鼻穴.“犊鼻”(de)深意就是最有力量(de),也是气血最盛(de),所以犊鼻穴是一个强壮身体(de)穴位.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是特别赞成做下蹲运动.年轻人做做无妨,老年人因为气血不容易下到腿和脚上去,做下蹲运动等于是在气血很少(de)情况下去磨膝盖这个轴.老年人(de)膝盖本来就容易受到损伤,再有意识(de)去磨磨它,那就等于是在生锈(de)地方进一步(de)磨损.所以老年朋友平时多练练跪膝法,这种方法特别能打通犊鼻穴.在软床上做做跪膝,体内(de)气血很容易就流注到膝盖上去了.膝盖就不会产生积液之类(de)东西.膝盖是筋之府,人体(de)筋都在这儿汇聚.膝盖是人体(de)一个动力源,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通犊鼻穴,让膝盖保持强壮,这样人就不容易衰老.要知道,一个没有强壮膝盖(de)人看起来是老态龙钟(de).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显老态了,那么他(de)膝盖肯定是磨损得很厉害.老年人“引血下行三部曲”:第一步是推腹,把新鲜血液先引到腹部上去;第二步是跪膝,把气血引到膝盖上去;第三步才是做金鸡独立,把气血引到脚上去.照此三部曲做下去,气血就全引下去了,而全身得血液循环就通畅了.解溪穴在脚腕上.“溪”是溪流之意,人体里(de)溪流就是血流.“解溪”就是把腿上(de)血解运到脚上去,打开一个通道.解溪穴就在平时系鞋带(de)那个位置,也就是脚腕和脚背交接(de)地方.您先用大拇指按这儿,然后一抬脚尖,马上有个硬筋把您(de)手给弹开了,硬筋旁边(de)窝就是解溪穴.解溪穴是一个让人全身放松(de)要穴.转脚腕就可以活动到解溪穴.解溪穴对老年人尤为重要,除了能让人放松之外,还是一个治疗脑供血不足(de)要穴.因为人体所需要(de)大循环是气血先下到脚上然后再上到脑部,反复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首先要改变脚部供血,只有脚上(de)供血足了,脑上(de)供血才能足.通过刺激解溪穴,可以得到改善.陷谷穴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有一个缝,从接缝(de)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de)地方就是陷谷穴.陷谷穴非常敏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de)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这个穴位里面有个“陷”字,就是下垂(de)意思.它通常治疗胃下垂很有效果,能够帮助提升人体阳气.另外它还有一些辅助功能,比如治疗头痛、尤其是对太阳穴痛疗效非常明显.内庭穴内庭穴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de)一条缝上.它可以祛胃火,相当于人体自生(de)牛黄解毒丸.凡是有胃火引起(de)牙痛、咽喉痛、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穴,它(de)祛热、祛胃火作用非常好.厉兑穴厉兑穴是胃经(de)最后一个穴位.“厉”是噩梦(de)意思,“兑”是八卦中(de)一卦,代表沼泽.“厉兑”(de)意思就是掉进噩梦(de)沼泽中.对于有神经错乱症状(de)人来说,厉兑穴能够静心安神.。

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

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

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二、肝郁气滞的症状*三、肝郁气滞怎么进行饮食调理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1、肝郁气滞按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2、肝郁气滞按太冲穴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3、肝郁气滞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顾名思义,就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是人体一个比较特殊的穴位。

说它特殊是因为人体的阴经和阳经本来是各自循行的,平行分布于人体的手足部位,但三条阴经即脾经、肝经、肾经却在脚踝处有了一个交叉点,也就是三阴交穴。

所以三阴交穴对于肝、肾、脾三条经脉的气血调节,具有突出的作用。

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而肾藏精,虽然三阴交穴是脾经上的穴位,但因其与其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按揉三阴交穴不但能够健脾胃,还可活肝血、益肾精。

4、肝郁气滞按大敦穴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位置在大脚趾缝的脚趾甲边上,通过按摩或者是艾灸大敦穴可以清肝明目,梳理肝气帮助化解肝郁。

5、肝郁气滞按足三里足三里是我们经常会说到的一个穴位,按摩或者是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舒络,祛风化湿的作用,如果有肝气郁结的症状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来帮助改善。

肝郁气滞的症状肝郁气滞的患者往往会心情抑郁,患处会胀闷不适,有的患者会有疼痛的感觉,对于女性来说患者会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的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闭经的症状,这主要是肝气郁结导致的。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及说明(建议收藏)

肝经胃经脾经重要穴位图及说明(建议收藏)

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几个穴位的位置与功能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

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

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

因为,有的穴位会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

穴位中称:大敦穴(井木穴)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

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

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的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

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1。

古代的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

《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

"《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

”2.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

3。

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4。

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穴位名称:行间穴(荥火穴)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间穴。

穴位位置:在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的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

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的,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

《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

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中医上的症状,如果肝火长期堆积在人体中,危害非常大。

爱发火的人肝火比其他人更大,所以切莫轻易动怒。

那么按什么穴位舒理肝气郁结?下面就赶紧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舒理肝气郁结按摩的穴位1、按太冲穴疏理肝气郁结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病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

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冲穴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

刺激太冲穴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而术与春季对应,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肝木之气上升,这个时候多揉两侧太冲,泻肝火,可以有效地预防腩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当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冲穴也有不错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持一段时间,肝气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2、按阳陵泉穴疏理肝气郁结我们人体有一副看不见、吃不到,却能摸得着的“逍遥丸”,这“逍遥丸”就是人体胆经里的一个重要穴位———阳陵泉穴。

经常按揉它,对肝气郁结的症状,比如:郁闷、易怒、胁下胀或痛,以及因情绪引起的各种疼痛、厌食、嗳气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因此说它是人体自带的“逍遥丸”。

《内经》中说:“肝者,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肝经在里,负责谋虑;胆经在表,负责决断。

肝胆相照,互为表里,肝经的气需要通过胆经来发散。

肝气一旦抑郁,胆经的循行路线就会出现不适。

而胆经疏通了,肝气也会得到发散。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具体来说,就是在膝盖下面的外侧有一个突出的小骨头,而阳陵泉穴就在这个骨头下方的边上,用食指按住它,像拨动琴弦一样,此处有一根筋,反复拨动几次,小腿就会有麻麻的感觉。

拨动双侧阳陵泉穴,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

十井穴位的功能主治

十井穴位的功能主治

十井穴位的功能主治1. 井穴位的概念井穴位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五脏之中的主要穴位。

它们位于手足的指关节凹陷处,因此又被称为“井”穴。

其中,十井穴位分布在十个脏腑对应的手足指关节凹陷处。

2. 十井穴位的功能十井穴位具有较为特殊的功能,它们可以促进相关脏腑功能的调节和疾病的治疗。

下面将分别介绍十井穴位的功能和主治。

1)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齿痛、咳嗽、气喘等。

2) 手少阳三焦经:天井•功能:清热利咽、除烦解渴•主治:喉痹、咽干、口渴、烦躁、肠鸣等。

3) 手太阴肺经:鱼际•功能:利胸宽肺、通利气机•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哮喘等。

4) 手少阴心经:列缺•功能:清心调神、安神定志•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癫痫等。

5) 手厥阴心包经:经渠•功能:滋养心包、调和气血•主治:心痛、胸痛、心悸、气短等。

6) 足阳明胃经:迎香•功能:理气和胃、暖中行气•主治:胃痛、腹痛、胃寒、消化不良等。

7) 足少阳胆经:曲骨•功能:疏肝理气、消肿止痛•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耳聋等。

8) 足太阴脾经:阴陵泉•功能:健脾和胃、润燥利尿•主治:脾胃虚弱、泄泻、浮肿、尿频等。

9) 足少阴肾经:涌泉•功能:滋肾养阴、固精安神•主治:里寒、尿频、失眠、健忘等。

10) 足厥阴肝经:行间•功能:疏肝利胆、舒筋通络•主治:头痛、眼疾、痛经、癫痫等。

3.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可以通过按揉、推拿、针刺等方法刺激井穴位,以发挥其功能作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时,需寻找准确的井穴位,并掌握适宜的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造成不良反应。

4. 总结通过刺激十井穴位,可以调节和治疗与对应脏腑相关的疾病。

但在实际使用中,仍需谨慎操作,遵从中医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医师的建议,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和安全性。

护肝穴位

护肝穴位

肝经穴位名称:大敦[经穴]【定位】:在足(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作用】:疏调肝肾,熄风宁神。

【主治】:①疝气。

②遗尿。

③崩漏,阴挺,经闭。

④癫痫。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类别】:井穴穴位名称:行间[经穴]【定位】:在足背,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作用】:调理肝肾,清热熄风。

【主治】:①目赤肿痛,青盲。

②失眠,癫痫。

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

④小便不利,尿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类别】:荥穴【定位】: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

②郁证,胁痛,腹胀,呃逆。

③下肢痿痹,行路困难。

④月经不调,崩漏,疝气,遗尿。

⑤癫痫,小儿惊风。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类别】:输穴原穴穴位名称:中封[经穴]【定位】:在足背侧,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作用】:疏肝利胆,通经活络。

【主治】:①疝气,腹痛。

②遗精。

③小便不利。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类别】:经穴穴位名称:蠡沟[经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作用】:疏泄肝胆,调经利湿。

【主治】:①外阴瘙痒,阳强。

②月经不调,带下。

③小便不利,疝气,足肿疼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类别】:络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作用】:疏肝理气,消肿止痛,调经通络。

【主治】:①两胁痛,腹胀,腹痛,泄泻。

②恶露不尽。

③疝气。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类别】:郄穴穴位名称:膝关[经穴]【定位】:在足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作用】:散寒除湿,通关利节。

巧用穴位,疏肝养脾

巧用穴位,疏肝养脾

2022.0421祝您健康巧用穴位,疏肝养脾春暖花开,天地间以生发之气为主,养生也需有所注意。

中医认为春季属木,肝同样属木,如同草木一般,肝有着“喜条达、恶抑郁”的特性,在天人相应理论中,肝气也在春季变得旺盛,所以春季养肝事半功倍。

疏通气机、使之畅达的疏泄功能是肝的重要生理功能,养肝需要特别关注养护肝脏的疏泄功能。

生活中须格外注意调畅情志,因为肝主情志,情志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肝的生理活动。

春季养肝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养脾。

肝属木,脾属土,根据五行相生的关系,木克土,同时脾的运化功能、调节气机升降功能都离不开肝主疏泄的协助,所以一旦肝气过旺便易克制脾,导致肝气乘脾的病证。

故饮食上讲究“减酸增甘”以平衡肝脾气机,避免肝气过旺。

● 疏肝解郁——期门穴、太冲穴、蠡沟穴1.肝之募穴——期门期门穴是肝之募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同时也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之会。

期门穴在古籍中便有着非常广泛的临床运用,现代临床将其用于乳痈、乳汁减少等疾病的治疗中亦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春季按摩期门穴可以同时健脾、疏肝,对春季养生很有帮助。

【定位与取穴】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取穴时仰卧或保持正坐位,在胸部,首先找到锁骨中线,男性自乳头(横平第4肋间隙)处向下数2个肋间隙即为期门穴。

女性则须沿锁骨中线,向下找到第6肋间隙处即是。

【功效与主治】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可用于治疗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等。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以中等力度按压,随后逆时针转圈揉按,早晚各1次,每次5~10分钟即可。

2.肝经原穴——太冲穴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肝的原气经过和留止此处。

原穴有祛邪和扶正补虚的功能。

刺激太冲穴能使肝经原气通达,从而激发肝经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养肝我们也可以应用此穴。

【定位与取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趾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

奇妙的穴位——肝胆疼痛就找它

奇妙的穴位——肝胆疼痛就找它

奇妙的穴位——肝胆疼痛就找它
足太阴脾经,十二经脉之一。

包含: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21个穴位。

今天给大家讲腹哀。

腹哀功效:健脾和胃、理气调肠、通经活络
主治: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痢疾、便脓血
特效按摩:两掌平行于腹哀处,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可辅助治疗胆结、胆囊炎等肝胆疾病引起的疼痛、恶心。

精准定位: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快速取穴:仰卧,先找到大横穴,再沿乳中线向上4横指即是本穴。

【编者按语】人体共有上百个穴位,对于这些穴位不可能每日一一按摩,但只有对一些关键穴位坚持按摩,就会减轻或治愈疾病,在体能、精神方面也将会与日俱增。

明日给大家讲食窦。

肝郁胸闷针灸艾灸疏肝理气方

肝郁胸闷针灸艾灸疏肝理气方

肝郁胸闷针灸艾灸疏肝理气方肝郁胸闷是指由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等原因导致肝气郁结,引起胸闷不适的症状。

针灸和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调理肝气、疏通经络来缓解肝郁胸闷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针灸艾灸疏肝理气方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

一、针灸疏肝理气方针灸疏肝理气方是一种通过针刺经络来调理肝气、舒缓胸闷的疗法。

具体手法包括针刺经络上的穴位和运用一些特殊手法来调理肝气。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针灸穴位及其作用:1. 太冲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太冲穴是舒缓情绪、疏通气血的重要穴位之一。

可以通过针刺太冲穴来调理肝气,缓解胸闷的症状。

针灸时,可选择单侧或双侧同时刺激,每次留针15-30分钟。

2. 太乙穴(位于足厥阴肝经)太乙穴也是疏肝理气的重要穴位,可以通过针刺太乙穴来缓解胸闷、改善情绪。

针灸时,可选择单侧或双侧同时刺激,每次留针15-30分钟。

3. 神门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神门穴是疏肝理气的经典穴位之一,经常按摩或针灸神门穴可以缓解胸闷、平复情绪。

针灸时,可选择单侧或双侧同时刺激,每次留针15-30分钟。

二、艾灸疏肝理气方艾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气来刺激穴位,以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效果。

艾灸疏肝理气方主要使用的是艾叶艾条,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艾灸穴位及其具体操作方法:1. 肝俞穴(位于足厥阴肝经)肝俞穴是治疗肝气郁结的重要穴位之一。

在肝俞穴上放上厚度适当的艾叶,点燃艾条,使其燃烧产生的热气渗透到穴位中,每次持续15-30分钟。

2. 期门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期门穴是疏肝理气的经典穴位之一。

在期门穴上放上厚度适当的艾叶,点燃艾条,使其燃烧产生的热气渗透到穴位中,每次持续15-30分钟。

3. 神门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神门穴同样适合艾灸疏肝理气。

在神门穴上放上厚度适当的艾叶,点燃艾条,使其燃烧产生的热气渗透到穴位中,每次持续15-30分钟。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针灸艾灸疏肝理气方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安静的环境中选择一个舒适的时间进行针灸或艾灸,以避免外界干扰。

疏肝理气的穴位

疏肝理气的穴位

疏肝理气的穴位关于《疏肝理气的穴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起穴道,可能绝大多数人全是不了解的,可是针对我们身体来讲确是真正存有穴道的,并且不一样的穴道是相匹配着我们人体不一样的人体器官和作用的,因此常常推拿一些穴道,针对我们的人体是能够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的功效的,而足浴实际上便是运用了这一特性来执行的。

那麼,有关舒肝理气的穴道有什么呢?真实掌握这一点的人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实际上有关舒肝理气的穴道原是有很多的,因此大伙儿能够根据推拿这种穴道来做到舒肝理气的实际效果的,但是无可奈何一般的人针对这些方面是沒有是多少的掌握的,因此绝大多数是不清楚该怎样根据穴道开展舒肝理气的。

那麼,下边就来细心说说相关舒肝理气的穴道。

肝郁气滞主要表现为两胁涨痛,胸闷气短不舒或恶心干呕,食欲不佳,脘腹胀满,肠鸣腹痛;女性由此可见月经不调,乳房疼痛,经痛等。

常见药品有黄芩、赤芍、枳壳、香附、郁金、元胡、茯苓等。

临床医学常见问题:应用舒肝理气应留意把握郁积之主证。

消防疏散之品久用易伤气阴,故临床医学兼见血亏气虚者,须与益气养血养血药共用。

舒肝理气,即舒肝理气,消防疏散肝郁气滞的治疗方式。

按五行言则,肝属木而喜温条达,主肃降,为藏血之脏。

设若情绪不逐,肝木失于条达,肝体失于温和,以至肝火横逆、郁积,展现诸多变病。

舒肝理气具备理清肝脏气轮,修复肾脏功能的功效。

膻中穴和肩井穴:膻中穴在两乳头联线当中点。

疏肝理气。

肩井穴坐落于颈根跟肩骨趾部联线当中点。

可缓解工作压力,减轻颈部疲惫。

太冲穴和足三里: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大脚拇指和第二脚趾中间的后才,下火行气。

足三里坐落于两侧膝眼底下四横指,踝关节边沿,舒肝理气。

自身推拿时能用中小手指背做超强力轻按,上下同数,不补会不泻,以疏通经络平气主导。

根据上边文章内容的详解,坚信大伙儿针对所述的问题应当早已拥有一定水平的了解了,而在掌握以后我们便会发觉实际上我们身体上相关舒肝理气的穴道還是有很多的,而最关键的一般便是:膻中穴和肩井穴及其太冲穴和足三里这些,因此大伙儿之后能够根据推拿这好多个穴道来做到舒肝理气的目地。

理气疏肝穴位及图

理气疏肝穴位及图

清肝火十大“养生穴”帮你理气疏肝之相礼和热创作我们晓得,人在感情异常的时分,容易影响肝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各部气的活动异常,出现气机不畅、郁结、逆乱等病理变更,进一步加重感情停滞,甚至影响脾胃功能,出现感情烦闷、肝区不适、胁肋胀痛、胃脘不舒、消化不良等病症.西医以为肝具有疏泄功能,即可以调畅满身气的运转形态,促进各脏腑功能活动,推进满身气血津液运转,从而加强脾胃的消化和传输功能.工作繁忙的你,身体不舒适时,懒得往医院,又经常遗忘带药,这个时分不妨试试西医的推特长法.经常实施疏肝理气的保健推拿,有助于调畅气机、改善气血的运转形态,从而无效舒缓压力.每个人都有性情大的时分,但是性情大易伤肝,晦气于养生保健.西医以为,性情大易惹起肝气郁结,推拿身上的10大养生穴位,即能缓解感情动摇,又能达到舒肝养肝的养生保健作用.西医以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感情烦闷不舒惹起的,可表示为性情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病症.其中感情成绩大多来自工作和生存.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性情大的缺点,以防止伤肝,此外,常按10大养生穴也可理气疏肝.太冲穴太冲穴最得当那些爱生闷气、忧郁、焦虑、哀愁难明的人.头晕脑胀时,太冲穴让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时,太冲穴能帮忙补足气血;心慌意乱时,太冲穴可志定神安;拊膺切齿时,太冲穴使民气平气和.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骨的骨缝之间,向后约3横指宽处有一个凹陷,太冲穴就位于这个凹陷中.运用指头克制,会感到脉动.运用此穴时,在双侧穴位上用拇指指端用力按揉,使局部发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次一样平常按揉3~5分钟.角孙穴位于人体的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火线折曲,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处.若以手按着使口能合,其处牵动者取穴.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推拿此养生穴位,可舒肝治头痛.有些人在推拿完角孙穴后会打嗝,阐明起到了肯定的疗效.这个穴位对于发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无益.风池穴、太阳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医治头痛,眩晕等病症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推拿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苏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肩井穴推拿此养生穴位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医治头痛,同时还可除闷、宁心神.肝俞穴肝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胃肠病、胸痛腹痛、肝病、老人斑、皮肤粗糙、失眠等.此养生穴位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成短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西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推拿此养生穴位可以补肝阴,养肝柔肝.足三里、三阴交穴足三里西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次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健壮身心的大穴,传统西医以为,推拿足三里有调理机体免疫力、加强抗病才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沿.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这两大养生穴位是补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靠它们运化,以是养肝必须把脾胃这个运化气血的“机器”调养好.太溪穴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此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必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以是养肝必需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可以更好地“滋水涵木”.。

老中医透露:肝气郁结、肝经不舒,找到这5大穴位,不花钱解决肝脏问题!建议收藏!

老中医透露:肝气郁结、肝经不舒,找到这5大穴位,不花钱解决肝脏问题!建议收藏!

老中医透露:肝气郁结、肝经不舒,找到这5大穴位,不花钱
解决肝脏问题!建议收藏!
1、太冲穴——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
位置: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
操作方法:坚持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间按摩,效果最佳。

2、大敦穴——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清肝明目
位置:大脚趾缝的脚趾甲边上
操作方法:通过按摩或者是艾灸大敦穴
3、内关穴——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揉,以略感酸胀为宜。

4、期门穴——疏肝泻火、理气解郁
位置: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空隙,前正中心线旁开4寸。

操作方法:按摩、针灸或艾灸此穴位
5、太溪穴——补肾、强健筋骨
位置:位于脚踝部,是内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用指腹用力,压而揉之,所用力度以穴位处适度微痛为宜,之后可循序而进,加大力量。

每次按摩刺激太溪穴3-5分钟即可,。

常按这几个穴位理气疏肝

常按这几个穴位理气疏肝

清肝火十大“养生穴”帮你理气疏肝我们知道,人在情绪异常的时候,容易影响肝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各部气的活动异常,出现气机不畅、郁结、逆乱等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情绪障碍,甚至影响脾胃功能,出现情绪抑郁、肝区不适、胁肋胀痛、胃脘不舒、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功能,即能够调畅全身气的运行状态,促进各脏腑功能活动,推动全身气血津液运行,从而增强脾胃的消化和传输功能。

工作繁忙的你,身体不舒服时,懒得去医院,又常常忘记带药,这个时候不妨试试中医的按摩手法。

经常施行疏肝理气的保健按摩,有助于调畅气机、改善气血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舒缓压力。

每个人都有脾气大的时候,然而脾气大易伤肝,不利于养生保健。

中医认为,脾气大易引起肝气郁结,按摩身上的10大养生穴位,即能缓解情绪波动,又能达到舒肝养肝的养生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

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

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此外,常按10大养生穴也可理气疏肝。

太冲穴太冲穴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

头晕脑胀时,太冲穴让人神清气爽;有气无力时,太冲穴能帮助补足气血;心烦意乱时,太冲穴可志定神安;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使人心平气和。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骨的骨缝之间,向后约3横指宽处有一个凹陷,太冲穴就位于这个凹陷中。

使用指头压迫,会感到脉动。

应用此穴时,在双侧穴位上用拇指指端用力按揉,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每次一般按揉3~5分钟。

角孙穴位于人体的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处。

若以手按着使口能合,其处牵动者取穴。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按摩此养生穴位,可舒肝治头痛。

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肝经腧穴概述课件

肝经腧穴概述课件
肝经腧穴概述课 件
演讲人
肝经腧穴简介
肝经腧穴的分类
肝经腧穴简介
肝经腧穴的定义
01 肝 经 腧 穴 是 肝 经 上 的 穴 位 , 分布在人体两侧
03 肝 经 腧 穴 包 括 大 敦 、 行 间 、 太冲、章门等穴位
肝经腧穴具有调节肝经气
02 血、疏肝理气、养肝明目
的作用
肝经腧穴的按摩和针灸可
04 以治疗肝经疾病,如肝炎、
肝经腧穴的命名通常以穴位所在的 部位、功能、主治病症等为依据
肝经腧穴的命名通常以穴位所在的 部位、功能、主治病症等为依据
谢谢
胆囊炎、乳腺增生等
肝经腧穴的分布特点
肝经腧穴分布在人体两侧,左右对称
肝经腧穴主要分布在足厥阴肝经上,包括足部、 小腿、大腿、腹部、胸部、颈部和头部
肝经腧穴与肝、胆、脾、胃、肺、肾等脏腑器官 密切相关 肝经腧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健脾和胃等作用
肝经腧穴的穴位, 具有调节肝经气血的作用。
气、活血化瘀等作用。
02
胆经腧穴:分布在胆经
上的穴位,具有疏肝利
胆、清热解毒等作用。
03
脾经腧穴:分布在脾经
上的穴位,具有健脾益
气、化湿利水等作用。
04
胃经腧穴:分布在胃经
上的穴位,具有和胃降
逆、消食导滞等作用。
肝经腧穴的命名规律
肝经腧穴的命名通常以穴位所在的 部位、功能、主治病症等为依据
肝经腧穴的命名通常以穴位所在的 部位、功能、主治病症等为依据
肝经腧穴可以调节肝经气血,从
B
而起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
热解毒等作用。
肝经腧穴可以调节肝经气血,从
C
而起到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功

疏肝解郁的穴位有哪些

疏肝解郁的穴位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疏肝解郁的穴位有哪些
导语:经络是父母留给我们的“医生”,它连接全身各个器官。

肝脏是人内最大的腺体,有很多重要的功能。

肝病中一部分是由于经络不通所致,因此,只
经络是父母留给我们的“医生”,它连接全身各个器官。

肝脏是人内最大的腺体,有很多重要的功能。

肝病中一部分是由于经络不通所致,因此,只要学会了经络按摩与调理,就如同打通了通往健康的通道,获得了保卫肝脏的独门秘方。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疏肝解郁的穴位有哪些吧!
一、脸色发黄,按揉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二、肝火旺,想发怒,赶紧按按太冲穴
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三、经常按揉足三里,疏肝理气效果好
自古以来,足三里穴就被医家认为是养生大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

足三里穴之所以名为“三里”,是因为它有“ 理上、理中、理下” 的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肝郁气滞,按摩这五个穴位,帮你梳理肝气

肝郁气滞,按摩这五个穴位,帮你梳理肝气

肝郁气滞,按摩这五个穴位,帮你梳理肝气
肝脏是人体五大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排毒解毒。

现在很多人生活不规律,再加上有着不好的饮食习惯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久而久之,身体的毒素就越来越多,肝脏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

肝脏的负担加重,就会影响肝的排毒解毒功能,从而导致肝气郁结、郁九化火。

甚至更严重的是引起一系列肝疾病。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五个穴位,肝郁气滞而且,经常按摩,可梳理肝气。

一、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于大脚趾缝上四厘米处,按摩和刺激太冲穴,可以消灭肝气和肝火。

二、行间穴
行间穴的位置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的中间,是一个火穴,如果肝气旺盛或是肝气不舒,通过按摩行间穴,可以起到泻火的作用。

三、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在大脚趾缝的脚指甲边上,通过按摩或是艾灸大敦穴,可以清肝明目,帮助化肝郁。

四、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摩或是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舒络,祛风化湿的作用。

五、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三寸的地方,按摩三阴寸对脾胃肾肝都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以上五个穴位,可以在闲暇之余经常按摩,特别是肝脏不好的人,更要多按摩几次。

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

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

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二、肝郁气滞调理方法*三、肝郁气滞最容易引发的疾病肝郁气滞按摩什么穴位1、肝郁气滞按摩穴位--内关穴在五脏中,肝主疏泄,喜舒畅而恶抑郁。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不正常了,或情绪抑郁不舒,都可引起肝气郁结。

这时候气血也就不能正常运行了,经络就会出现拥堵。

人的情绪是由气血来主宰的,气血运行不畅了,情绪自然就不舒畅了,人就会感到抑郁、压抑,而这些不好的情绪反过来又会加剧气血的堵塞。

内关是心包经的原穴,是心包、心脏及心经之精气汇聚最深、最足的穴位。

《针灸大成》说:“内关主治一切郁症”,它能使紊乱涣散的心气收拢聚集,重生心精,使人的心神归经,变得乐观开朗。

2、肝郁气滞按摩穴位--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3、肝郁气滞按摩穴位--太冲穴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4、肝郁气滞按摩穴位--足三里足三里穴之所以名为“三里”,是因为它有“理上、理中、理下”的作用。

当肚腹部位有不适时,不同的部位按揉足三里穴的方法不同。

如果是胃部不适,可按住足三里穴向上方使劲,这就是所谓的“理上”;如果腹部正中不适,则要往内按,这是“理中”;如果小腹不适则要向下使劲,就是“理下”。

5、肝郁气滞按摩穴位--三阴交穴三阴交穴,顾名思义,就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是人体一个比较特殊的穴位。

理气疏肝穴位及图

理气疏肝穴位及图

浑肝火十大“养死穴”帮您理气疏肝之阳早格格创做咱们知讲,人正在情绪非常十分的时间,简单效率肝的死理功能,使人体各部气的活动非常十分,出现气机没有畅、郁结、顺治等病理变更,进一步加沉情绪障碍,以至效率脾胃功能,出现情绪抑郁、肝区没有适、胁肋胀痛、胃脘没有舒、消化没有良等症状.中医认为肝具备疏鼓功能,即不妨调畅齐身气的运奇迹态,促进各净腑功能活动,推动齐身气血津液运止,进而巩固脾胃的消化战传输功能.处事繁闲的您,身体没有惬意时,懒得去医院,又时常记记戴药,那个时间无妨试试中医的推拿脚法.时常实止疏肝理气的保健推拿,有帮于调畅气机、革新气血的运奇迹态,进而灵验舒慢压力.每部分皆有脾气大的时间,然而脾气大易伤肝,不利于养死保健.中医认为,脾气大易引起肝气郁结,推拿身上的10大养死穴位,即能慢解情绪动摇,又能达到舒肝养肝的养死保健效率.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得疏鼓或者情绪抑郁没有舒引起的,可表示为脾气大,脸部少斑,乌眼圈等症状.其中情绪问题大多去自处事战死计.要念保健养死,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预防伤肝,别的,常按10大养死穴也可理气疏肝.太冲穴太冲穴最符合那些爱死闷气、郁闷、焦慢、忧忧深刻的人.头晕脑胀时,太冲穴让人神浑气爽;有气无力时,太冲穴能帮闲补足气血;心烦意治时,太冲穴可志定神安;喜收冲冠时,太冲穴使人心仄气战.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骨的骨缝之间,背后约3横指宽处有一个凸起,太冲穴便位于那个凸起中.使用指头压迫,会感触脉动.应用此穴时,正在单侧穴位上用拇指指端用力按揉,使局部爆收较强的酸胀感为宜次普遍按揉3~5分钟.角孙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合耳廓背前,当耳尖直上进收际处.正坐或者侧伏,以耳翼背前圆合直,当耳翼尖所指之收际处.若以脚按着使心能合,其处牵动者与穴.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推拿此养死穴位,可舒肝治头痛.有些人正在推拿完角孙穴后会挨嗝,证明起到了一定的疗效.那个穴位对付于着慢气愤后二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风池穴、太阳穴风池穴战太阳穴等穴位是头上的“洒气穴”.按压那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醉脑、舒慢疲倦、焦慢的养死保健效率,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膻中穴位于二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死效率.推拿时用大拇指背稍用力揉压穴位,屡屡揉压5秒,戚息3秒.气愤时往下捋100下,不妨顺气,对付岔气也有很佳的养死效率.肩井穴推拿此养死穴位不妨革新乳房胀痛、乳腺删死、乳腺炎.用拳头敲挨肩井穴可慢解颈疲倦、使大脑供血富足、治疗头痛,共时还可除闷、宁心神.肝俞穴肝之背俞穴.正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启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收的内侧皮收,深层为中侧收,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收的内侧收.此穴的主治徐病为:胃肠病、胸痛背痛、肝病、老人斑、皮肤细糙、得眠等.此养死穴位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正在身体背部汇散而成的“火潭”,肝俞是养肝没有成缺少的养死要穴.肝俞与太冲拆配,正在中医里属于“俞本配穴”法,推拿此养死穴位不妨补肝阳,养肝柔肝.足三里、三阳接穴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保守中医认为,推拿足三里有安排肌体免疫力、巩固抗病本领、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干、扶正祛邪的效率.足三里穴位于中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沿.三阳接属足太阳脾经,正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圆;正坐伸膝成直角与穴.那二大养死穴位是补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靠它们运化,所以养肝必须把脾胃那个运化气血的“呆板”调养佳.太溪穴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足内侧,内踝后圆与足跟骨筋腱之间的凸起处.也便是道正在足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凸起处.单侧对付称,也便是二个.此养死要穴是肾的本穴,是储藏肾净元气的堆栈.肝属木,肾属火,树木需要火的灌溉才搞健壮收展,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阳.用太溪安排肾净的功能,不妨更佳天“滋火涵木”.。

泻火疏肝,教你穴位养生大法!

泻火疏肝,教你穴位养生大法!

泻火疏肝,教你穴位养生大法!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长,”一个经常生气而且是常常暴怒的人,就会给身体的脏腑造成不良影响,其中,肝受的伤害最大,因为肝属木,喜条达疏泄,不喜欢压抑。

“怒”作为一种不良的情志反应,怒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使肝气上逆。

进而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故说:“怒伤肝”。

肝本身还有藏血和调节全身血量的功能,当肝血随怒气上升时,血液就到达头部,严重者引起脑溢血等急病,即使不引起这样的急病,长期如此,也会让肝阴受损,阴阳失衡,肝火过地炽,必将烧枯竭,所以说,气怒伤肝,人易患病。

因此,一个人要长寿,就要先泻肝火,一方面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情,以一种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另外,还要注意平时来取一些泻肝火的方法,不妨经常来用下面的穴位养生法。

1、每天坚持按揉、叩打胆经上风池、肩井、风市穴。

具体方法:按揉双侧风池穴5分钟,按揉颈双侧胆经,从风池至肩井,3分钟,用掌或拳眼叩打双侧肩井穴,各36次,稍微下蹲,用掌拍打双下肢风市穴,各36次。

2、敲打膻中穴对于肝火旺的女人,每天推腹,敲打大腿内侧段,搓搓整个脚底板都是滋阴降肝火的好方法。

膻中穴位置: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和太溪,不拘时间,每穴3分钟太冲: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鱼际:位于大拇指(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4、坚持每天晩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每天晩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至小腿肚子以上,然后开始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两侧阳陵泉3分钟,然后点按承山3分钟,最后按揉双腿侧的三阴交,向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

5、蝴蝶式,很好的拉通肝经坐姿,屁股下方可以垫一块薄薄的毯子。

然后双腿弯曲,脚心相对,脚跟往会阴部靠,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背部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地上下振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气疏肝“十大穴位”
我们知道,人在情绪异常的时候,容易影响肝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各部气的活动异常,出现气机不畅、郁结、逆乱等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情绪障碍,甚至影响脾胃功能,出现情绪抑郁、肝区不适、胁肋胀痛、胃脘不舒、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功能,即能够调畅全身气的运行状态,促进各脏腑功能活动,推动全身气血津液运行,从而增强脾胃的消化和传输功能。

工作繁忙的你,身体不舒服时,懒得去医院,又常常忘记带药,这个时候不妨试试中医的按摩手法。

经常施行疏肝理气的保健按摩,有助于调畅气机、改善气血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舒缓压力。

每个人都有脾气大的时候,然而脾气大易伤肝,不利于养生保健。

中医认为,脾气大易引起肝气郁结,按摩身上的10大养生穴位,即能缓解情绪波动,又能达到舒肝养肝的养生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

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

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此外,常按10大养生穴也可理气疏肝。

1.太冲穴
太冲穴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

头晕脑胀时,太冲穴让人神清气爽;有气无力时,太冲穴能
帮助补足气血;心烦意乱时,太冲穴可志定神安;怒气冲天
时,太冲穴使人心平气和。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骨的骨缝之间,向后约3横指宽处有一个凹陷,太冲穴就位于这个凹陷中。

使用指头压迫,会感到脉动。

应用此穴时,在双侧穴位上用拇指指端用力按揉,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次一般按揉3~5分钟。

2.角孙穴
位于人体的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
际处。

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
所指之发际处。

若以手按着使口能合,其处牵动者
燥,项强,头痛。

按摩此养生穴位,可舒肝治头痛。

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3.风池穴、
4.太阳穴
风池穴和太阳穴等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

按压这些穴位
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
疗头痛,眩晕等病症
5.膻中穴
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

按摩时用大
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

生气
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6.肩井穴
按摩此养生穴位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
头痛,同时还可除闷、宁心神。

7.肝俞穴
肝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
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胃肠
病、胸痛腹痛、肝病、老人斑、皮
肤粗糙、失眠等。

此养生穴位是肝
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
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
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按摩此养生穴位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8.足三里、9.三阴交穴
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
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
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
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
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
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
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这两大养生穴位是补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后天
之本,气血靠它们运化,所以养肝必须把脾胃
这个运化气血的“机器”保养好。

10.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
的凹陷处。

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处。

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

此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
仓库。

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
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

用太
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ujSnu19gbi4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