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调控机制--三大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行货币调控机制--三大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央行调节市场上货币供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公开市场操作;
调节金融机构的存准备金率;
调节贴现率;
概念: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这些货币能作为基础可以使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通过乘数效应不断增大。
贴现、贴现率:就是一方以票据做抵押向从另一方获得现金并同时支付一定的利息的行为,支付的利息的比率就是贴现率。
有居民向银行的贴现:是指持票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申请贴现人的票据行为。这实质是一种居民向银行的抵押贷款;
我国银行也可以向央行贴现,获得贷款或票据抵押贷款,贴现率的变化可以影响银行对央行的贴现的资金量,从而央行就可以通过此调节市场上的货币的供给。
1. 公开市场操作:指货币当局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或卖出财政部或政府的债券或证券,以增减市场上的基础货币量,影响市场的货币的供给。
货币当局在市场上卖出证券时,或从金融机构或市场居民手中回收货币,从而使市场上的货币量减少;
当货币当局买入证券时,会向市场上增加货币的供给,扩大市场上的货币量。由于货币流向市场后的用途不同,这些基础货币产生的乘数效应就不同,对市场上货币总量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2. 贴现政策:央行通过调节银行从央行的贴现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贴现资金两,可以控制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提供贴现率则减少市场货币供给,降低贴现率就增加货币供给。
3.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具有强制性。准备金率调高商业银行可以发放贷款的资金量就减少,同时通过货币乘数也将缩小,将进一步的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节是一项比较猛烈的政策;贴现率调节是调节市场上的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则要求市场具有较高的发展程度。
这三项政策的效果如何要看市场(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反应才能起作用,反应不同,则政策的效果将不同:
1. 影响居民的行为的因素:
财富效应:开始时财富的增加将增加社会上现金的持有,即提高通货比率;随着财富的大大增加,居民持有现金的比率将降低,即通货比率提高的速度将减缓。
预期的投资报酬率的变化:预期银行降低利息,居民将减少银行存款,社会通货比率将提高,如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调高,居民增加投资,则通货比率也会降低;
金融危机:若居民预计社会金融危机将大大减少银行存款和金融投资,社会现金和通货大大增加,通货比率提高;
非法经营活动:要用现金比较安全,该活动的增加将提高社会通货比率。
2. 企业的行为影响因素:
经营扩大和收缩:如果企业要扩大经营规模,并且扩大所使用的资金的来源为银行贷款,那么意味着社会资金需求将增加,将给社会带来较大的供给增加的压力;反之则影响企业不需求资金,那么社会货币供给扩张也将失去基础;
经营效益的好坏:若经营效力不好,则需要更多的资金周转,那么将需要更多的资金,供给的压力增大,或者经营太好,企业对未来的经营很有信心,要向银行贷款来扩大规模,这也将增大对资金的需求,给资金供给扩大带来压力;否则将失去对资金的需求,货币公司扩大将失去基础。
3. 银行的行为:银行的行为包括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调节向央行的借贷规模。
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银行安全保障。银行持有超额的存款准备金有成本收益动机,和风险规避动机两个。
调节向央行的贴现贷款:借贷的规模主页取决于市场的利息率和央行的贴现率,若市场的利息率比较高,而向央行的贴现率比较低,商业银行就会增加向央行的贴现进行贷款,增加社会货币的供给;否则就会减少货币供给。
国家的财政政策也影响国家的货币供给
1. 增加税收:增税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若收到税收后又返还社会,从短期来看国家通过增税将资金从社会居民和企业手中收回,然后再通过财政赤字又返还到社会上,即社会上货币的总量不变;但是由于税收的增加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投资积极性,也将降低企业未来贷款的积极性,从而将控制了影响未来货币需求增长的因素。
如果国家收到税收后不再返还社会,你们社会上货币总量将降低。
2. 用发行国债的形式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国债回收流动性后若还返回社会就不会减少社会上资金的总量,但在返回的过程中,居民和银行用于购买债券的资金不同,将会改变社会上货币M0,M1,M2和结构。
3. 直接发行新的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即不断的印制新的货币发行,这将直接增加社会上的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通过乘数效应进一步扩大社会资金的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