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感染特性与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感染特性与耐药性分析目的探讨本院念珠菌的感染特性及耐药性特点。
方法随机抽取2000个标本,分离出615株念珠菌,采用科码嘉显色培养基培养,用念珠菌药敏测定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615株念珠菌里面,白色念珠菌含量最高,痰液检出率最高,呼吸科分布最多;65岁以下患者念珠菌的分离率明显低于65岁以上的患者。
药敏实验中,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酮康唑对常见念珠菌的敏感率均大于95%;益康唑对常见念珠菌敏感率大于80%;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对常见念珠菌的敏感率均小于50%。
结论要重视菌株特性与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标签:念珠菌;感染;耐药;抗菌药近年来真菌耐药现象呈现上升趋势[1],念珠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
念珠菌中的耐药菌群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麻烦,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
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7月临床分离的615株念珠菌感染特性与耐药性的情况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7月临床科室送检的痰液、生殖系统分泌物、尿液、粪便、脑脊液、引流液、血液等各类标本。
1.2 试剂革兰染液购自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公司,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 GA显色培养基(法国科马嘉公司提供),VITEK -32的YB,C卡是法国Bio-Merieux公司配套的产品,酵母样真菌快速显色药敏板购于温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种抗菌药物:5-氟胞嘧啶、酮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益康唑。
1.3 仪器沙保罗培养平板为郑州安图公司产品,VITEK-AMS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Bio-Merieux公司制造)。
1.4 质控菌株白色念珠菌ATCC 90029,购于卫生部临检中心。
1.5 方法1.5.1 念珠菌分离鉴定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分离出的念珠菌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 GA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不能够用显色培养基鉴定的菌株用VITEK-32的YBC卡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上鉴定。
光滑念珠菌耐药机制及中西药治疗光滑念珠菌感染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803893) 作者简介:张冠怡,女,1994年生,硕士,主要从事光滑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 通信作者:王 健,E-mail:wangjian@;胡晓波,E-mail:huxiaobo@。
·762·
检验医学 2021 年 7 月第 36 卷第 7 期 Laboratory Medicine,July 2021,Vol. 36,No. 7
关键词:光滑念珠菌;生物膜;中西药结合;药物外排;耐药基因
Research progress 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Candida glabrata infection ZHANG Guanyi1,YAO Dongting1,WANG Jian2,HU Xiaobo1.(1. Longhua Hospital,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32,China;2. Shanghai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y,Shanghai 200126,China)
“走进非白念”之“近平滑和光滑念珠菌”

“走进非白念”之“近平滑和光滑念珠菌”徐英春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感染的防治策略近平滑念珠菌的耐药情况及指南推荐近平滑念珠菌的独特之处4132近平滑念珠菌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最新分型狭义的近平滑念珠菌仅指第一种,广义指的是三种亚型的通称由于后两种的发生率低,且基本不发生耐药情况,出于检测上的便捷,不分开描述刘维达.《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8):537-539.2005年以前,近平滑念珠菌被认为是由3种不同基因型(I,Ⅱ和Ⅲ) 组成的一种复合体国外学者根据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MLST)的结果将该复合体明确区分为3个种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位居全球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第2位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2008Jan;46(1):150-6.前瞻性调查分析:2001-2006年全球5346株侵袭性念珠菌感染菌株分布情况菌株分布(%)2001-2006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位于全球最大规模流调的念珠菌血流感染第2位•念珠菌血症流调和药敏试验SENTRY(2008–2009)•研究纳入2008-2009年的79个医学中心的1239名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菌株分布(%)P faller MA et al.Diag n Mic robiol Infec t Dis. 2010 Nov;68(3):278‐83.徐英春Forrest GN et al. Journal of Infection 2008; 56:126-129.每1000例患者日念珠菌血症发生率2002-2006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位于亚太区念珠菌感染第2位前瞻性调查分析:2001-2006年亚太区958株念珠菌菌株分布情况近平滑念珠菌已成为非白念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占全部念珠菌感染的15.97%M. A. Pfaller,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8 Jan; 46(1):150-6.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位于中国念珠菌感染检出率第2位Data on file.研究结果:念珠菌菌株分布情况N=741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在血液及导管/引流液中分离率高居首位研究中期结果:导管/引流液分离的菌株分布Data on file.研究结果:血液中分离的菌株分布(N=347)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最常检出部位为血流及黏膜表面葡萄牙一家医院(Hospital S. Joao)对4年间检出的160例近平滑念珠菌进行分析,其最常见的检出部位为血流及黏膜表面S ilva AP et al. J C lin Mic robiol.2009 Aug ;47(8):2392‐7.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感染的防治策略近平滑念珠菌的耐药情况及指南推荐432近平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的流行病学特点1徐英春全胃肠外营养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更易导致导管相关性B S I可能因为Dunc an M, et al., E merg ing Infec tious Dis eas es. 2004;10(6):1074‐81.近平滑念珠菌比其它念珠菌更容易在导管和其它植入装置的表面和腔内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的菌种对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近平滑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在院内感染暴发的菌落中比散发的明显增多(P <0.0005)所以临床上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等留置导管患者的真菌感染,需要特别注意更可能由近平滑念珠菌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徐英春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感染的防治策略43近平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的流行病学特点12徐英春卡泊芬净的应用与近平滑念珠菌血症发生呈正相关F orrestG N et al. J ournal of Infection 2008; 56:126‐129.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2006年美国一家大型医疗中心念珠菌血症与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徐英春大扶康®对近平滑念珠菌始终保持低耐药率2001‐2009年AR T E MIS 中国5家医院氟康唑对近平滑念珠菌的耐药率徐英春近平滑念珠菌感染的防治策略43近平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的流行病学特点12徐英春导管相关性全胃肠外营养手传播病情危重的低体重婴儿减少留置导管的几率、时间,加强置管期间的护理注重恢复患者胃肠道正常功能,严格营养液的配制,现配现用手卫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抢先治疗基本防控措施徐英春光滑念珠菌录徐英春2004年-2007年美国41所医疗中心无菌部位分离得到的5900株念珠菌分布白念: 非白念=43% : 57%2004-2007美国无菌部位:非白念比例超白念Lyon GM et al. J Clin Microbiol.2010Apr;48(4):1270-5.仅收集血液、无菌体液等与感染相关的菌株徐英春Horn DL et al.C lin Infec t Dis.2009J un 15;48(12):1695‐703.2004-2008年美国23个医学中心,2019例确诊念珠菌血症的病原体分布白念:非白念=45.6% :54.4%2004-2008美国PATH :非白念比例超白念注:PATH= P rospective A ntifungal Th erapy Alliance database26%徐英春2005‐2006法国IC U :非白念比例与白念相当前瞻性、观察性、多中心研究纳入2005年10月到2006年10月法国300名已经确诊为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白念:非白念=57% :43%•所有纳入的患者中,39.5%为单纯的念珠菌血症,•32.1%为单纯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28.4%两者都有Leroy O et al. Crit Care Med.2009 May;37(5):1612-8.17%徐英春徐英春徐英春hoff H et al.C linInfec t Dis.2004 Aug 1;39(3):309‐17.对1890例念珠菌血流感染的回顾性研究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念珠菌属粗计死亡率(%)徐英春光滑念珠菌目录徐英春美国2001‐2007光滑念珠菌耐药情况2536名念珠菌血症患者中,光滑念珠菌为642名P faller MA et al. J C lin Mic robiol.2009 Oc t;47(10):3185‐90.徐英春光滑占念珠菌属百分比(%)<11-910-1920-2930-3940-4950-5960-6970-79>80N=642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2009 Oct;47(10):3185-90.•2536名念珠菌血症患者中,光滑念珠菌阳性为642名•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光滑念珠菌血流定植发生率增加•>80岁年龄人群光滑念珠菌血症发生率最高,达到32%徐英春老年患者光滑念珠菌对大扶康®耐药率减<11-910-1920-2930-3940-4950-5960-6970-79>80耐药性比例(%)MA et al. J C lin Mic robiol.2009 Oc t;47(10):3185‐90.•2536名念珠菌血症患者中,光滑念珠菌阳性为642名•随着年龄的增加,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显著下降•>80岁人群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最低,只有5%,即敏感性达95%患者数14625328014614112879徐英春SENTRY2008-2009•全球最大规模的念珠菌血症流调和药敏试验SENTRY(2008–2009)•研究纳入2008-2009年的79个医学中心的1239名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P faller MA et al.Diag n Mic robiol Infec t Dis. 2010Nov;68(3):278‐83.徐英春光滑念珠菌耐药性数据‐中青年患者P faller MA et al.Diag n Mic robiol Infec t Dis. 2010 Nov;68(3):278‐83.20-39年龄段患者n=1840-59年龄段患者n=71如果分年龄段来看光滑念珠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数据那么,20-39和40-59这两个年龄段的患者的耐药性比例最高对棘白菌素类、三唑类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耐药情况耐药率(%)徐英春光滑念珠菌耐药性数据‐老年患者及总体情况P faller MA et al.Diag n Mic robiol Infec t Dis. 2010 Nov;68(3):278‐83.60-79年龄段患者n=91总体情况n=215光滑念珠菌对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整体来看,光滑念珠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与年龄呈负性相关关系耐药率(%)徐英春光滑念珠菌耐药性数据‐IC U 与非IC U全球最大规模的念珠菌血症流调和药敏试验SENTRY 研究(2008-2009)结果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产生了广泛的耐药研究纳入2008-2009年全球79个医学中心的2085名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P faller MA et al. Int J Antimic rob Ag ents.2011 J ul;38(1):65‐9.N=136N=176耐药率(%)徐英春最新SENTRY2006-2010P faller MA et al. J C lin Mic robiol.2012 J an 25.徐英春光滑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耐药性值得关注调查总共纳入了1669名由光滑念珠菌引起血流感染的患者检测了菌株对氟康唑、伏立康唑、阿尼芬净、卡泊芬净以及米卡芬净的体外敏感性氟康唑*阿尼芬净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光滑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且比例相当耐药率(%)*对氟康唑耐药的162株光滑念珠菌之中•有18株(11.1%)同时对一种或几种棘白菌素类药物产生了耐药•这18株光滑念珠菌均发生了fks 1和fks 2基因位点的获得性变异•对比2001-2004的结果:110株耐氟康唑的光滑念珠菌全部对棘白菌素类药物敏感P faller MA et al. J C lin Mic robiol.2012 J an 25.徐英春2010中国光滑念珠菌敏感性分析总数药物S%S-DD%R%92氟康唑59.826.114.1伏立康唑79.47.613.0on file.徐英春小结一系列研究得出关于光滑念珠菌的重要结论有:•光滑念珠菌对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也有可能对棘白菌素类耐药,对棘白菌素类耐药的菌株也不一定对氟康唑不敏感•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光滑念珠菌的检出率显著地升高•与检出率不同的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减弱徐英春光滑念珠菌目录徐英春突变体CDR 1可能与CDR 2呼吸缺陷型光滑念珠菌耐药耐药型线粒体敏感型线粒体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1):59-62.Brun S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5):1788—1796.Kaur R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5):1600—1613.徐英春光滑念珠菌耐药性与患者年龄负性相关的原因分析这种光滑念珠菌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出现的耐药性减弱的原因还不明确,分析认为•与中青年患者相比,尽管老年患者就医比例更高,但是他们接受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或预防性氟康唑治疗的比例更低•另外,光滑念珠菌的定植在老年患者更为常见:"这种定植反映出了与暴露于药物相比较,念珠菌菌种分布的改变与年龄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定植菌株通常为对氟康唑天然耐药菌株而非获得性耐药菌株P faller MA et al. J C lin Mic robiol.2009 Oc t;47(10):3185‐90.徐英春光滑念珠菌目录徐英春•对于尚未确定菌种或由于条件有限无法鉴定菌种的患者,早期治疗是抗真菌治疗的难点和重点•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以及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尤为重要需要抗真菌早期治疗但尚未明确菌种选用氟康唑选用其他药物有效有效但不理想无效足量足疗程增加药物剂量鉴定结果菌株对氟康唑敏感可降阶梯换用氟康唑足量足疗程换药徐英春“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则2011年最新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氟康唑伊曲康唑(口服剂型)酮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 ,伊曲康唑(静脉剂型)泊沙康唑,阿尼芬净徐英春徐英春。
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本地区2007~2008年念珠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本地区两家医疗机构两年间临床分离的念珠菌1462株,采用生物梅里埃ATB ID32C试条进行念珠菌菌种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生物梅里埃ATB-FUNGU30试条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等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测定。
结果1462株念珠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检出682株(59.6%),其他依次为热带念珠菌278株(21.3%),光滑念珠菌135株(9.2%),近平滑念珠菌70株(4.8%),克柔念珠菌27株(1.8%),其他念珠菌46株(3.1%)。
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8.9%、10.6%、3.1%、1.5%和0。
结论本地区念珠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耐药性较高,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敏感性较高。
本地区应建立真菌常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andida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susceptibility of Candida species to antifungal agents in Foshan city during 2007 to 2008,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gi infection. MethodsIn a 2-year surveillance programme,1462 Candida stains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local medical institutions,Candida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by bioMérieux ATB ID32C test paper.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of fluconazol,itraconazole,voriconazole,5-flurocytosine and amphotericin B was assessed by bioMérieux ATB-FUNGU30 test paper method. Results Among 1462 strains examined,Candida albicans accounted mainly for 59.6%(682 strains),and the other species accounted for 31.3% including,tropicalis 21.3%(278 strains),Candida glabrata 9.2%(135 strains),Candida parapsilosi 4.8%(70 strains),Candida krusei and 1.8%(27 strains)and the other Candida 3.1%(46 strains). The resistant rates to itraconazole,fluconazol,5-flurocytosine,amphotericin B and voriconazole were 28.9%,10.6%,3.1%,1.5% and 0,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pathogens causing fungus infection are mainly C. albicans in Foshan city,and it shows more sensitive to 5-flurocytosine,amphotericin B and voriconazole compared with itraconazole and fluconazol. The Fungi and Fungal pathogens routine strain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 in this reg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guiding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Key words]Candida; Resistance; Antifungal agents近年来,大量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各种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开展,尤其是随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医院投入使用密闭式中央空调,使真菌成为院内感染的一大病原菌,种类不多的抗真菌药反复使用后诱发越来越严重的耐药现象。
188例念珠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供治疗真菌感染 的依据 。方法 : 统计本院 2 0 1 3 年1 月 1日至 2 0 1 3 年1 2月 3 1日取 自各类 患者的不 同标本 中鉴定分离出的 1 8 8例念珠菌 , 对其 耐药性 种类及 在各类 标本 中的分布进行 分析 ; 在标本来 源方 面痰液 占第 一位 ( 7 1 . 3 %) , 尿 液 占第 二位 ( 1 7 . 0 %) 。 引流液 占第三位 ( 5 . 3 %) , 胸 腹水 占第 四位 ( 4 . 3 %) , 血液 占第五位 ( 2 . 1 %) 。结果 : 经 分离鉴定 , 1 8 8株念珠菌种类主 要 为白色念珠菌 ( 6 6 . 0 %) 、 热带念珠菌 ( 1 4 . 8 %) 、 光滑念珠菌( 9 . 6 %) 和克柔念珠菌( 9 . 6 %) ; 白色念珠菌主要对氟胞嘧啶 、 两性 霉 素 B耐药性低 ( O . 0 ~ 1 . 1 %) , 热带念珠 菌 也主要对氟胞嘧啶 、 两性霉 素 B耐药性低( 0 . 0 — 1 . 1 %) 。结论 : 1 8 8株念 珠菌感染以 白色念珠菌为主 , 感染部 位的标 本以呼吸道感染的痰液 和泌 尿道 感染 的尿液 为主 , 氟胞 嘧啶 、 两性霉 素 B对 白色念珠 菌具 有较低 的耐药性 , 临床疗 效明显 ; 伊 曲康唑对 白色念珠 菌和热带念珠菌的耐药性较高 , 应引起临床的注意 , 因此监测 念珠菌 的耐药性对临床用药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作者简介 : 盂红生( 1 9 6 7 一 ) , 男, 汉族 , 甘 肃 兰州 人 , 大学本科 , 主管 检 验 师 , 研究方向 : 临 床 医学 检 验 。
1 0 3
医药 卫 生
表1 9 4株 念 珠 菌在 不 同标 本 中的 分 布 ( n )
念珠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随着免疫抑制剂、激素、抗肿瘤药物以及广谱抗 菌药物的大量或不合理应用, 介入治疗、放射治疗 的不断发展, 在临床上所导致的菌群失调而引发的 机会性真菌感染日益增多, 免疫受损宿主如肿瘤、自 身免疫病、老年病等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 断升高。据我国 全国医院感染 监控中心资 料[ 1] 分 析, 医院真菌感染率从 1993~ 1996 年的 13. 87% 上 升至 1999~ 2000 年的 24. 41% 。国外[ 2 3] 报道白色 念珠菌感染率在 30% ~ 67% 不等, 其次为光滑念珠 菌、近平滑念珠菌等, 念珠菌感染已成为院内感染的 主要致病菌之一。
3 讨论
3. 1 药敏结果分析 随着免疫抑制剂、激素以及广 谱抗菌药物的大量或不合理应用, 在临床上所导致 的菌 群失调而引 发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日益增 多[ 4 7 ] , 为了解我院念珠菌属感染的临 床分布以及 对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给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和有效地控制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本调查对 4 种抗 真菌药物的观察结果表明, 1818 例念珠菌氟 康唑 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两性霉素 B、5 氟胞嘧啶高, 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敏感性 较高( 最低 83. 6% ) ; 在光滑 念珠 菌和克 柔念珠 菌 中, 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高达 36. 3% 和48. 9% ; 伊 曲康唑的耐药率也分别高达 25. 1% 和40. 4% ; 而两 性霉素 B 和 5 氟胞嘧啶不论是对白色念珠菌或是 热带念珠菌以及其他念珠菌敏感率均很高。据文献 报道, 关于念珠菌属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可因不 同致病真菌而有所不同, 主要包括: ( 1) 药物的靶酶 结构改变使得药物对其亲和力降低。( 2) 药物的靶 酶产生过多导致对细胞内药物需求量增加。( 3) 药 物流出泵基因的过度表达, 使得细胞内药物浓度降 低。一般念珠菌属对氟康唑的耐药与 MDR 型基因 的过度表达相关, 而 CDR 型基因过度表达 时对多 种唑类耐药。这些耐药机制可以一种单独起作用, 也可以有两种或多种机制同时作用, 一般参与的机 制越多, 耐药程度就越严重。耐药的发生往往是在 长期使用较低剂量时, 如单独存在药物流出泵基因 过度表达时, 通过增加药物剂量仍然可以达到理想 效果, 一旦 多 种机 制 同时 存 在时, 耐 药 已比 较 严 重 。 [ 8, 9]
念珠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耐药状况分析

念珠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耐药状况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念珠菌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地位及其耐药性。
方法采用VITEK32的UID3卡和YBC卡进行细菌的计数及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实验。
结果在念珠菌引起泌尿系感染中,白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光滑念珠菌。
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为100%,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为浓度依赖性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结论各种念珠菌的耐药谱不同,临床一定要鉴定到种。
【关键词】念珠菌;泌尿系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及介入治疗的不断增加,使患者罹患真菌感染的比例增加,特别是在中老年患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在念珠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在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中已由2001年的的第十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五位。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从门诊和住院患者急、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到的301株念珠菌,年龄从48岁到92岁,其中女265例(占88%),男36例(占12%),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到种,并用ROSCO纸片法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了解我院念珠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来源实验用菌株来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吉林省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共检出301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210 株(占698 %),光滑念珠菌55 株(占182%),热带念珠菌30株(占10%),克柔念珠菌3株(占1%),其他念珠菌3株(占1%)。
尿液为晨尿(留取方法为:清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2 h内送检)[2]。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尿卡(UID3)进行培养及计数,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到种,显示翠绿色为白念珠菌,篮色为热带念珠菌,藕合色为光滑念珠菌,粉色为克柔念珠菌,其他颜色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的念珠菌鉴定卡(YBC)细菌鉴定到种。
医院感染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及流行病学分析

v r o a o e a d f c n z l r 7 1 a d 9 . % .e p c iey T e efe fi a o a oe w sp o i h e s ie o i n z l n u o a o ewe e9 . % n 2 c l 1 r s e t l . h fe t rc n z l a o rw t t e s n i v v o t h t r t fl . % A T f r h tn a d g o p. eRi i  ̄ e e g o p o T一0 a d oh rtp s o T we ei cu e ae o 1 8 s s o e sa d r r u t dt  ̄u si t ru f t h n h S 1 n t e e fS r l d d y n t e me n Ri i v l e o h tn a d g o p i u o a oe,v rc n z l n t c n z l . Co c u i n S - s t e h a dt au ft e sa d r r u n f c n z l l o io a oe a d i a o a oe r n l so s T7 i h
分析仁济 医院光滑念珠菌 的基 因分型 以及 不 同基 因型光滑念珠 菌的药物 敏感性结 果 , 了解 以
仁济 医院光滑念 珠 菌 的耐 药 性 和流 行 情况 , 探讨 两 者 间是 否 存 在 相关 性 。方 法 运 用 多位 点 序 列分 型 并
( S) ML T 技术 , 3 对 4株光滑念珠菌 的 6个管家基 因进行测序分析 , 利用 Cut x ls l 软件与 M S a L T数据库进 行序列 比 对, 确定 其等位基 因谱 型及 菌株序列 型( T 。利用 Cutx软件绘 制进 化树 , s) ls l a 同时通过 e U S B R T程序将菌株分为
念珠菌医院感染特性及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医院感染特性及耐药性分析念珠菌是深部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菌属。
是一群呈酵母样菌落的单细胞芽生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随着医疗诊断方法技术的不断更新,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分析显示,念珠菌感染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源菌。
由于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并长期使用抗生素,条件致病性念珠菌感染病例不断增多,因而真菌治疗后的耐药问题日渐突出。
我们对我院2年间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标本分离的212株念珠菌菌种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1.1 标本来源212株念珠菌来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中。
1.2仪器鑫科细菌鉴定/药敏全自动微生物分折仪,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1.3试剂山东鑫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配套产品,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郑州安图生物公司提供),8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制霉菌素、伊曲霉素、特比萘芬(山东鑫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4质控菌株白色念珠菌ATCC 90029,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氟康唑可接受的抑菌环直径范围为28~39 mm。
2方法2.1细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分离,分离所得念珠菌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或用山东鑫科真菌鉴定生化仪鉴定到种的水平。
2.2细菌药敏试验采用2003年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认可的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进行敏感性试验。
Mueller-Hinton(MH)琼脂中补充2%葡萄糖和0.5mg/L美蓝。
酵母菌在无菌生理盐水中稀释,比浊至0.5号麦氏管浊度,酵母菌量约为1×106~5×106/ml,均匀的涂抹在4mm厚平皿培养基上,贴上药敏纸片后,放置35℃孵箱,24小时判断结果。
质控菌株同时进行K-B法药敏试验,结果符合CLSI质控要求3结果3.1念珠菌分布的科室构成212株念珠菌分布在10多个科室,以内科系统为主,共分离出149株(占70.47%);外科系统分离出30株(占14.16%)。
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分析

药敏试验是检测光滑念珠菌耐药性的常用方法,通过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念珠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判断其 耐药性。
详细描述
药敏试验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光滑念珠菌分别与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接触,观察其生长情况。根据抗菌药物 对念珠菌的抑制浓度,可以判断出念珠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从而评估其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医生提 供指导,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02 光滑念珠菌概述
光滑念珠菌简介
01
光滑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酵母菌 ,属于念珠菌属,广泛存在于自 然界和人体中。
02
它通常被认为是机会性病原体, 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中容易引 发感染。
光滑念珠菌的生物学特性
光滑念珠菌具有出芽繁殖的能力,可 以通过出芽释放新的菌体。
它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 的pH值和温度条件下生长。
临床试验与审批
新型抗菌药物在上市前应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政 府应简化审批流程,加速新型抗菌药物的上市。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项目
各国应加强在抗菌药物耐药性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 目,分享经验和资源。
学术交流平台
建立抗菌药物耐药性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各国专家之 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挑战。
光滑念珠菌的感染途径
01
光滑念珠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例如通过皮肤 接触或性接触。
02
它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例如通过共用毛巾或 浴巾等物品。
03
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分析
03 光滑念珠菌的耐药性机制
耐药性的定义与分类
耐药性定义
生物体在面对药物或抗菌剂时,对药 物作用产生抵抗或耐受性的现象。
耐药性分类
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是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最主要病原体
2004-2008IFD病原体在各临床科室的分布(%)
念珠菌属
普通病房
血液恶性 肿瘤
骨髓移植
(n
(n =1,010) (n =377)
=3,640)
81.7 42.6 31.6
HIV (n =263)
32.7
新生儿监 护病房 (n =54)
96.3
Pfaller MA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0 Nov;68(3):278-83.
光滑念珠菌耐药性数据-中青年患者
耐药率(%)
如果分年龄段来看光滑念珠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数据 那么,20-39和40-59这两个年龄段的患者的耐药性比例最高
25%
Lyon GM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10 Apr;48(4):1270-5.
2004-2008美国PATH
2004-2008年美国23个医学中心,2019例确诊念珠菌血症的病原体分布
销售额, 近销售白额念,:热非白念销=售4额5.,6%销:售54额.4,%葡 销售额, 其
对1890例念珠菌血流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系列 1, 克柔念珠
系列 1, 光滑念珠
菌, 58.7%
菌, 50.1%
系列 1, 热带念珠
系列 1, 白念珠菌,
菌, 43.1%
36.6%
系列 1, 近平滑念
系列 1, 念珠菌属, 39.2%
珠菌, 27.9%
粗计死亡率(%)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念珠菌属 Wisplinghoff H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4 Aug 1;39(3):309-17.
医院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医院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医院念珠菌感染的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了解本院念珠菌的感染现况,为临床治疗念珠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从各临床送检的无菌部位的标本中分离念珠菌,采用API 20C AUX和ATB FUNGUS3进行念珠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8 M27-A3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5.6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分离出75株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占52.0%;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占22.7%;标本来源主要是血液,占49.3%;其次是静脉留置管,占14.7%;不同念珠菌对不同抗真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率最低,为0;其次是5-氟胞嘧啶。
结论本院念珠菌在各标本中都有相应的检出,对常用抗真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所以临床医生应继续做好真菌检测及其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有效控制院内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念珠菌;耐药性;抗真菌药物念珠菌是真菌中最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常寄生在人的皮肤、口腔、阴道和肠黏膜等处,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者正常寄居部位菌群失调后很容易引起念珠菌感染,并且念珠菌感染后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差别,为了解其感染及耐药现状,对本院2014年1~12月临床送检的无菌部位采集的标本进行了真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本院2014年1~12月从各临床科室送检的血液、导管尖端、脓液、创口分泌物、胸腹水、胆汁和胃液等无菌部位标本中分离的75株念珠菌。
1. 2 念珠菌的培养与鉴定标本的采集、送检、质量判别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念珠菌的分离采用哥伦比亚血平板和沙保罗琼脂平板35℃、培养24~48 h,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 20C AUX酵母样真菌鉴定系统。
1. 3 质控菌株由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白色念珠菌(ATCC90028)。
念珠菌的临床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的临床感染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念珠菌的临床感染及分布特点,分析念珠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念珠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1215株念珠菌的临床特点及其耐药性。
结果:标本中共分离念珠菌1215株;分离包括白色念珠菌(69.88%),近平滑念珠菌(14.16%),光滑念珠菌(4.03%),热带念珠菌(3.95%),克柔念珠菌(2.63%),其他念珠菌(5.35%);标本来源以痰性标本所占的比例最高占67.24%,其次为尿液17.78%,全血4.44%;主要分布于ICU(22.22%)、呼吸内科(16.30%)、神经内科(8.15%)、肾内科(6.75%);念珠菌对两性霉素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好,两性霉素耐药率≤8.33%,5-氟胞嘧啶耐药率≤8.16%,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性强(100%),念珠菌对3种唑类抗真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结论:念珠菌引起的感染越来越多,念珠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抗真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对3种唑类抗真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存在天然耐药。
关键词:念珠菌,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真菌在临床引起的感染越来越多,真菌已经或正在成为临床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1]。
念珠菌引起的感染预后差,病死率较高,诊断及治疗相对困难,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治愈率[2]。
近年来,由于烧伤,介入性治疗、手术、肿瘤等患者增多,以及临床上为了有效控制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大量使用新的、高效光谱抗菌剂、免疫抑制剂,致使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由真菌引起的临床感染逐渐上升,其耐药性也逐渐增加[3] ,尤其是假丝酵母菌属更为常见。
白假丝酵母菌是常见的病原性真菌[4]。
随着真菌感染的日益增多,各种抗真菌药物的出现给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也逐年上升[5]。
其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且不同菌型的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给临床医师经验选药带来困难。
光滑念珠菌MSH2基因突变与氟康唑耐药的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9-3-2613:45㊀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65.R.20190322.1759.024.html光滑念珠菌MSH2基因突变与氟康唑耐药的研究刘赟蕾ꎬ宫婷婷ꎬ王中新2018-11-27接收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J2015A337)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ꎬ合肥㊀230022作者简介:刘赟蕾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ꎻ王中新ꎬ男ꎬ副教授ꎬ硕士生导师ꎬ责任作者ꎬE ̄mail:ay ̄wzhx87@163.com摘要㊀目的㊀分析临床分离157株光滑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ꎬ探讨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MSH2基因突变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ꎮ方法㊀①收集自真菌感染患者中分离的光滑念珠菌157株ꎬ统计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ꎮ②从上述菌株中随机挑取19株氟康唑耐药菌株㊁15株剂量依赖性敏感(S ̄DD)菌株以及23株敏感菌株ꎬ用微量稀释法对药物敏感性进行验证ꎬ对MSH2基因进行Sanger测序检测ꎬ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序列进行比对ꎬ分析每组MSH2基因突变频率及相关突变位点ꎮ结果㊀①157株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ꎬ为27 4%ꎬ对氟康唑耐药率为22 9%ꎬ对伏立康唑㊁两性霉素B耐药率分别为5 7%㊁2 5%ꎬ所有菌株对5 ̄氟胞嘧啶不耐药ꎮ②与敏感组比较ꎬ耐药组㊁S ̄DD组MSH2基因突变频率显著升高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67)ꎮ检测到MSH2基因存在G622A/A2669T㊁G715T这3个突变位点ꎬ对应P208S/N890I㊁V239L3个氨基酸置换位点ꎻ且P208S/N890I仅出现在耐药菌株中ꎮ结论㊀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率比两性霉素B㊁5 ̄氟胞嘧啶高ꎻ光滑念珠菌MSH2基因突变与氟康唑耐药有一定关系ꎮ关键词㊀光滑念珠菌ꎻ耐药机制ꎻDNA错配修复ꎻ氟康唑中图分类号㊀R37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492(2019)04-0622-04doi: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9.04.024㊀㊀近年来ꎬ侵袭性光滑念珠菌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ꎬ光滑念珠菌对常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愈加严重ꎬ且多重耐药光滑念珠菌检出率也明显升高ꎬ给临床抗真菌感染治疗带来巨大挑战ꎮ研究[1]表明ꎬ真菌耐药性的产生归因于基因突变ꎬ从点突变到整个染色体缺失㊁插入㊁重排等ꎮDNA错配修复(mis ̄matchrepairꎬMMR)系统维持DNA复制的保真性ꎬ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ꎬ该系统缺陷与基因突变率增加有关[2]ꎮ在人类基因组中ꎬ该系统缺陷与某些癌症(如非息肉型结直肠癌)相关[2-3]ꎻ在细菌中ꎬMMR系统缺陷是细菌获得性耐药性的重要机制[4]ꎻ在白色念珠菌中ꎬMMR系统缺陷导致基因不稳定性增加ꎬ更快获得对氟康唑耐药性[5]ꎮMSH2基因为核MMR基因(属MMR系统基因的一种)ꎬ相关研究[1]表明MSH2基因突变为光滑念珠菌获得多重耐药性的驱动因素ꎬ且具有特定错义突变的菌株在体外表现出更高的耐药性ꎮ该实验通过分析氟康唑敏感型㊁剂量依赖性敏感型(susceptible ̄dosedepend ̄entꎬS ̄DD)及耐药型光滑念株菌中MSH2基因突变情况ꎬ旨在探讨光滑念珠菌MSH2基因突变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菌株来源㊀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痰㊁尿㊁血液或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获得的光滑念珠菌ꎬ标本源自同一患者同一住院时间段同一部位的重复菌株只纳入一株分析ꎬ菌株保存在-80ħ菌株库ꎮ选取光滑念珠菌ATCCMYA ̄2950作为真菌鉴定的质控菌株ꎬ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作为真菌药敏的质控菌株ꎬ使用大肠杆菌ATCC8739作为质谱仪器的校准菌株ꎮ1.2㊀仪器和试剂㊀酵母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ꎻDL5000DNAMarker和PremixExTaq酶体系(日本TaKaRa公司)ꎻRPMI1640液体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ꎻMOPS(北京索莱宝技术有限公司)ꎻATBFUNGUS3试剂盒㊁VITEKMSIVD(V2.0)质谱仪(法国Biomérieux公司)ꎻPCR仪(德国Biometra公司)ꎻ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ꎻ全自动凝胶成像仪(美国Bio ̄Rad公司)等ꎮ1.3㊀方法1.3.1㊀菌株鉴定㊀将菌株从-80ħ菌株库中取出ꎬ接种于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ꎬ35ħ培养48h初步鉴定ꎬ再用VITEKMSIVD(V2 0)质谱仪进一步鉴定ꎬ以光滑念珠菌ATCCMYA ̄2950作为鉴定质控菌株ꎬ质谱仪器的校准菌株大肠杆菌ATCC8739ꎮ1.3.2㊀药敏试验㊀采用ATBFUNGUS3试剂盒进行体外药敏试验ꎬ药敏结果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ꎬCLSI)推荐折点判读ꎬ以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作为真菌药敏的质控菌株ꎬ随机选取19株氟康唑耐药菌株㊁15株氟康唑中介菌株和23株敏感菌株ꎬ-80ħ保存备用ꎮ1.3.3㊀制备DNA模板㊀将上述菌株从-80ħ菌株库中取出ꎬ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35ħ培养48h传代2次进行复苏ꎬ挑取单个菌落于5mlRPMI1640液体培养基ꎬ37ħ㊁250r/min震荡培养16hꎮ取1ml菌液离心收集菌体ꎬ按照酵母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提取DNAꎬ产物放于-20ħ冰箱备用ꎮ1.3.4㊀扩增MSH2基因及测序㊀MSH2基因引物设计参照已有文献[6]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ꎬ使用3对引物33F/1188R㊁1013F/2170R㊁1914F/2985R对MSH2基因分段扩增ꎬ所得产物分别标记为MSH2基因片段1㊁MSH2基因片段2㊁MSH2基因片段3ꎬ引物序列见表1ꎮ50μlPCR反应体系为5ˑPrimeSTARGXLBuffer10μlꎬPrime ̄STARGXLDNAPolymerase1μlꎬdNTPMixture(各2 5mmol/L)4μlꎬ上下游引物(10μmol/L)各1μlꎬDNA模板(25ng/μl)2μlꎬ灭菌双蒸水31μlꎮPCR反应条件为95ħ预变性10minꎬ95ħ变性30sꎬ55ħ退火30sꎬ72ħ延伸90sꎬ循环35次ꎬ最后72ħ延伸7minꎮ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ꎬ采用全自动凝胶成像仪中观察拍照ꎮ将PCR产物送至上海生工公司测序ꎬ测序结果应用BLST软件ꎬ与标准序列(KY110695 1-KY110696 1)进行比对分析ꎮ表1㊀MSH2基因PCR引物序列序号引物名称引物序列(5 -3 )预扩增片段长度(bp)133FACGTTTGTGCTATTTATTGTTGG11551188RCGAGATTGTGACGAACTTGA21013FCACTTTCTTTACGCCAATGC11572170RCCCACCTGCCTGATATATGT31914FATTGCGCACTTGGATGTATT10712985RACATTCCCGTTATCAACAGT1.4㊀统计学处理㊀应用SPSS17 0软件进行分析ꎬ3组实验菌株出现MSH2基因突变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ꎬ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ꎻ3组之间的两两比较以P<0 016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光滑念珠菌药敏试验结果㊀经鉴定ꎬ共157株光滑念珠菌ꎬ对氟康唑等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见表2ꎬ同时存在唑类交叉耐药及多药耐药现象ꎮ表2㊀157株光滑念珠菌体外药敏结果情况(%)药物敏感S ̄DD耐药氟康唑48.428.722.9伊曲康唑26.246.427.4伏立康唑89.94.45.7两性霉素B97.50.02.55 ̄氟胞嘧啶93.07.00.02.2㊀MSH2基因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㊀以随机选取的57株研究菌株的DNA为模板ꎬ对MSH2基因分段行PCR扩增ꎬ每株均获得预期大小的片段ꎮ部分菌株PCR产物电泳结果见图1ꎮ图1㊀MSH2基因分段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㊀㊀A:MSH2基因片段1ꎻB:MSH2基因片段2ꎻC:MSH2基因片段3ꎻM:DNAMarkerꎻP:阳性对照(已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光滑念珠菌MSH2基因的DNA)ꎻN:阴性对照ꎻ1~4:部分氟康唑耐药菌株ꎻ9~12:部分S ̄DD菌株ꎻ17~20:部分敏感菌株2.3㊀MSH2基因测序结果㊀目的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MSH2基因标准序列进行Blast分析比对ꎬ57株光滑念珠菌共检测出3个非同义突变位点C622T/A2669T㊁G715Tꎬ分别对应氨基酸置换位点为P208S/N890I㊁V239Lꎮ19株氟康唑耐药菌株有17株发生MSH2基因突变ꎬ其中涉及C622T/A2669T突变2株ꎬ涉及G715T突变15株ꎬ未发现3个非同义突变位点同时出现在同一菌株ꎻ15株氟康唑S ̄DD菌株有13株发生MSH2基因突变ꎬ均只涉及G715T一个非同义突变位点ꎻ23株敏感菌株有10株发生MSH2基因突变ꎬ也均只涉及G715T一个非同义突变位点ꎮ见表3ꎮ㊀㊀设α=0 05为检验水准ꎬ氟康唑耐药组出现MSH2基因突变频率(89 5%)与S ̄DD组(86 7%)㊁敏感组(43 5%)比较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 162ꎬP=0 002)ꎮ两两比较ꎬ以αᶄ=0 0167为检验水准ꎬ结果提示:耐药组MSH2基因突变频率显著高于敏感组(χ2=9 587ꎬP=0 003)ꎻ耐药组与S ̄DD组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64ꎬP=1 000)ꎻ中介组与敏感组比较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088ꎬP=0 016)ꎮ表3㊀3组实验菌株出现MSH2基因突变情况组别菌株数(株)出现MSH2基因突变未出现MSH2基因突变合计氟康唑敏感101323氟康唑S ̄DD13215氟康唑耐药17219合计4017573㊀讨论㊀㊀近年来ꎬ光滑念珠菌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体[7]ꎬ目前可用于一线治疗的抗真菌剂有限ꎬ且考虑药物对人体副作用(如两性霉素B的肾毒性)及药品价格方面ꎬ临床较常使用唑类药物ꎮ研究[8-9]表明ꎬ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逐年升高ꎬXiaoetal[8]通过对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检测网研究显示2009~2014年间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从12 9%上升至24 0%ꎬ国外也有类似报道[9]ꎮ本研究显示ꎬ2017年7月~2018年7月从我院收集的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达22 9%ꎬ对伊曲康唑等其它4种抗真菌药有不同程度耐药ꎬ同时存在交叉耐药和多药耐药现象ꎬ这与文献[8]报道基本一致ꎮ相关研究表明ꎬ光滑念珠菌易对唑类产生耐药[10]ꎬ通常与ATP结合转运蛋白和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蛋白(如CDR1㊁SNQ2等)表达上调有关[9]ꎬ从而有效的将药物泵出细胞外ꎬ同时药物外排泵上调通常伴随转录因子PDR1获得性突变[11]ꎬ但目前尚不清楚光滑念珠菌为何能快速获得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ꎮ㊀㊀MMR系缺陷的菌株可增强基因水平转移的频率[4]ꎬ相关研究[12]显示ꎬ缺乏DNAMMR系统的细胞ꎬ可大大提高自发突变的速率ꎮLegrandetal[5]通过构建白色念珠菌MSH2Δ菌株ꎬ研究发现MSH2基因突变可致氟康唑耐药菌落的出现频率增加ꎮ同时ꎬHealeyetal[1]通过研究357株光滑念珠菌MSH2基因突变情况及建立MSH2Δ光滑念珠菌胃肠定植小鼠模型ꎬ发现DNA修复系统缺陷可能是导致负责调控耐药性的各种基因变化加速的原因ꎮ本实验通过研究57株光滑念珠菌MSH2突变情况ꎬ结果显示氟康唑耐药组㊁S ̄DD组MSH2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敏感组ꎬ因此MSH2基因突变可能与氟康唑耐药有关ꎮ本次研究显示的P208S/N890I㊁V239L氨基酸置换位点与国外报道[1ꎬ6]一致ꎬ但未发现E231G㊁L269F等国外报道的其他氨基酸置换位点ꎬ这可能与实验菌株数相对较少或地理差异有关ꎮ此外ꎬ本实验显示P208S/N890I氨基酸置换位点只出现在耐药组中ꎬ可能其与出现氟康唑耐药相关性较高ꎬ这有待进一步生物学验证ꎮ同时ꎬ本研究显示敏感组也出现相对较高的MSH2基因突变频率ꎬ且有文献[13]报道MSH2基因突变出现在耐药性出现之前ꎬ这可能初步解释了光滑念珠菌为何能快速获得对氟康唑的耐药性ꎬ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ꎻ也可能与患者基础疾病较多㊁接触较多药物(如抗生素㊁抗肿瘤药物等)有关ꎮ此外ꎬ已有研究[1]通过对连续临床光滑念珠菌分离株的分析ꎬ结果表明MSH2基因突变发生在耐药性出现之前ꎮ㊀㊀虽然有研究表明DNAMMR基因MSH2基因突变与氟康唑耐药有关ꎬ但Dellièreetal[6]研究提出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与抗真菌药物暴露相关ꎬ且相关性优于MSH2基因突变ꎮ由于病历资料不完善ꎬ本实验未考虑患者抗真菌药物的暴露情况ꎮ另外ꎬHealeyetal[1]发现从部分医院获得的光滑念珠的MSH2基因突变频率在氟康唑敏感组与耐药组有相似水平ꎬ表明MSH2基因突变存在地理差异ꎮ㊀㊀本研究为阐明光滑念珠菌MSH2基因突变与氟康唑耐药有一定关系ꎬ但MSH2突变是否导致DNAMMR蛋白表达下降ꎬ或功能活性降低ꎬ或参与调控其它耐药基因如药物外排泵等ꎬ有待进一步探讨ꎮ耐药机制的形成ꎬ复杂且多样性[14]ꎬ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指导用药ꎮ参考文献[1]㊀HealeyKRꎬZhaoYꎬPerezWBꎬetal.PrevalentmutatorgenotypeidentifiedinfungalpathogenCandidaglabratapromotesmulti ̄drugresistance[J].NatCommunꎬ2016ꎬ7:11128.[2]㊀刘㊀卓ꎬ吴建新.DNA错配修复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ꎬ2008ꎬ8(6):1160-5. [3]㊀CuylePJꎬPrenenH.Currentandfuturebiomarkersinthetreat ̄mentofcolorectalcancer[J].ActaClinBelgꎬ2017ꎬ72(2):103-15.[4]㊀ChopraIꎬOᶄNeillAJꎬMillerK.Theroleofmutatorsintheemer ̄genceofantibiotic ̄resistantbacteria[J].DrugResistUpdatꎬ2003ꎬ6(3):137-45.[5]㊀LegrandMꎬChanCLꎬJauertPAꎬetal.RoleofDNAmismatchrepairanddouble ̄strandbreakrepairingenomestabilityandanti ̄fungaldrugresistanceinCandidaalbicans[J].EukaryotCellꎬ2007ꎬ6(12):2194-205.[6]㊀DellièreSꎬHealeyKꎬGits ̄MuselliMꎬetal.Fluconazoleandechi ̄nocandinresistanceofCandidaglabratacorrelatesbetterwithanti ̄fungaldrugexposureratherthanwithMSH2mutatorgenotypeinaFrenchcohortofpatientsharboringlowratesofresistance[J].FrontMicrobiolꎬ2016ꎬ7:2038.[7]㊀NishikawaJLꎬBoeszoermenyiAꎬVale ̄SilvaLAꎬetal.Inhibitingfungalmultidrugresistancebydisruptinganactivator ̄mediatorin ̄teraction[J].Natureꎬ2016ꎬ530(7591):485-9.[8]㊀XiaoMꎬSunZYꎬKangMꎬetal.Five ̄yearnationalsurveillanceofinvasivecandidiasis:speciesdistributionandazolesusceptibilityfromtheChinahospitalinvasivefungalsurveillancenet(CHIF ̄NET)study[J].JClinMicrobiolꎬ2018ꎬ56(7):e00577-18. [9]㊀KolaczkowskaAꎬKolaczkowskiM.Drugresistancemechanismsandtheirregulationinnon ̄albicanscandidaspecies[J].JAntimi ̄crobChemotherꎬ2016ꎬ71(6):1438-50.[10]BorstAꎬRaimerMTꎬWarnockDWꎬetal.RapidacquisitionofstableazoleresistancebyCandidaglabrataisolatesobtainedbeforetheclinicalintroductionofflueonazole[J].AnfimicrobAgentsChemotherꎬ2005ꎬ49(2):783-7.[11]GoharAAꎬBadaliHꎬShokohiTꎬetal.ExpressionpatternsofABCtransportergenesinfluconazole ̄resistantCandidaglabrata[J].Mycopathologiaꎬ2017ꎬ182(3-4):273-84.[12]DrotschmannKꎬShcherbakovaPVꎬKunkelTA.Mutatorpheno ̄typeduetolossofheterozygosityindiploidyeaststrainswithmuta ̄tionsinMSH2andMLH1[J].ToxicolLettꎬ2000ꎬ112-113:239-44.[13]HealeyKRꎬJimenezOrtigosaCꎬShorE.Geneticdriversofmulti ̄drugresistanceinCandidaglabrata[J].FrontMicrobiolꎬ2016ꎬ7:1995.[14]ReddingSWꎬKirkpatrickWRꎬSavilleSꎬetal.MultiplepatternsofresistancetofluconazoleinCandidaglabrataisolatesfromapatientwithoropharyngealcandidiasisreceivingheadandneckradiation[J].JClinlMicrobiolꎬ2003ꎬ41(2):619-22.AnalysisofrelationshipbetweenMSH2genemutationandfluconazoleresistanceinCandidaglabrataLiuYunleiꎬGongTingtingꎬWangZhongxin(DeptofClinicalLaboratoryꎬ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AnhuiMedicalUniversityꎬHefei㊀230022)Abstract㊀Objective㊀Toanalyzetheresistancerateof157Candidaglabrataclinicalstrainstofiveantifungaldrugsꎬand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MSH2genemutationandfluconazoleresistanceinCandidaglabrataclinicalstrains.Methods㊀①Atotalof157Candidaglabratastrainsfrompatientswithfungalinfectionswerecol ̄lected.Theresistancetofiveantifungaldrugswasstatisticallyanalyzed.②Fluconazole ̄resistant(n=19)ꎬdose ̄dependentsensitive(S ̄DD)(n=15)andsusceptibleisolates(n=23)wererandomlycollectedfromtheabove157strainsꎬandverifiedthedrugsensitivitybymicrodilutionmethod.UsingSangermethodsequencedtheMSH2geneꎬandthesequencingresultswerecomparedwiththepublishedsequencesinGenbankꎬandanalyzeofthefrequencyofmutationsandrelatedmutationsitesinMSH2gene.Results㊀①Ofthe157Candidaglabratastrainsꎬ27 4%ꎬ22 9%ꎬ5 7%ꎬ2 5%wereresistanceratetoitraconazoleꎬfluconazoleꎬvoriconazoleandamphotericinBꎬrespec ̄tively.Allstrainsweresensitiveto5 ̄fluorocytosine.②Comparedwithsusceptibleisolates(n=23)ꎬthemutationfrequencyofMSH2geneinfluconazole ̄resistantisolates(n=19)andS ̄DDisolates(n=15)wassignificantlyin ̄creasedꎬ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167).ThethreemutationsitesofG622A/A2669TandG715TweredetectedinMSH2geneꎬcorrespondingtothreeaminoacidsubstitutionsitesofP208S/N890IandV239LꎻandP208S/N890Ionlyappearedindrug ̄resistantstrains.Conclusion㊀157CandidaglabrataclinicalstrainshavehigherresistancetoazolesthanamphotericinBand5 ̄fluorocytosine.ThemutationofMSH2geneofCandidaglabratahasacertainrelationshipwithfluconazoleresistance.Keywords㊀CandidaglabrataꎻdrugresistancemechanismꎻDNAmismatchrepairꎻfluconazo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0%
5%
<1
1-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
患者数
1
4
6
25
32
80
146
141
128
79
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9 Oct;47(10):3185-90.
SENTRY2008-2009
2005-2006法国ICU
前瞻性、观察性、多中心研究 纳入2005年10月到2006年10月法国300名已经确诊为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癿患者 白念:非白念=57% :43%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其他
57.0%
• 所有纳入癿患者中,39.5%为单纯癿念珠菌血症, • 32.1%为单纯癿侵袭性念珠菌感染,28.4%两者都有
合计
(n =6031)
(n =3,640) (n =1,010)
念珠菌属 隐球菌属 其它酵母菌*
81.7 4.0 1.2
42.6 2.1 3.3
31.6 0.0 2.7
32.7 48.7 3.4
96.3 0.0 0.0
57.2 6.4 1.0
89.2 1.6 1.2
91.2 1.0 0.8
75 4.5 1.4
20-39年龄段患者n=18 40-59年龄段患者n=71
11.1% 5.6%
4.2%
Pfaller MA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0 Nov;68(3):278-83.
光滑念珠菌耐药性数据-老年患者及总体情况
光滑念珠菌对丌同癿抗真菌药物均存在丌同程度癿耐药情况 整体来看,光滑念珠菌对药物癿耐药性不年龄呈负性相关关系
3%
0% 氟康唑
2.2% 1.7%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伏立康唑
研究纳入2008-2009年全球79个医学中心癿2085名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
Pfaller MA 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11 Jul;38(1):65-9.
最新SENTRY2006-2010
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12 Jan 25.
院内真菌感染癿病原体以念珠菌居多,各临床科室収病率有所丌同
Pfaller MA et al. Crit Rev Microbiol. 2010;36(1):1-53.
目 录
2004-2007美国--无菌部位
2004年-2007年美国41所医疗中心无菌部位分离得到癿5900株念珠菌分布 白念: 非白念=43% : 57%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45.6%
克柔念珠菌
葡萄牙念珠菌 其他
注:PATH= Prospective Antifungal Therapy Alliance database
Horn DL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9 Jun 15;48(12):1695-703.
光滑念珠菌耐药性
念珠菌是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最主要病原体
2004-2008年间美国IFD病原体在各临床科室癿分布(%)
普通病房 血液恶性 肿瘤 骨髓移植 (n =377) HIV (n =263) 新生儿监 护病房 (n =54) 实体器官 移植 (n=886) 实体肿瘤 (n =863) 外科 (非移植) (n =1,906)
50% 光滑占念珠菌属百分比(%) 40%
N=642
30% 20% 10%
5% 4% 1-9 20% 17%
30%
32%
29% 29%
22%
9%
0%
<1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
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9 Oct;47(10):3185-90.
目 录
美国2001-2007光滑念珠菌耐药情况
2536名念珠菌血症患者中,菌种鉴定为光滑念珠菌阳性为642名
Pfaller MA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9 Oct;47(10):3185-90.
光滑念珠菌血流分离率与年龄正向相关
• 2536名念珠菌血症患者中,光滑念珠菌阳性为642名 • 随着患者年龄癿增加,光滑念珠菌血流定植収生率增加 • >80岁年龄人群光滑念珠菌血症収生率最高,达到32%
老年患者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减低
100% • 2536名念珠菌血症患者中,光滑念珠菌阳性为642名 • 随着年龄癿增加,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癿耐药性显著下降 • >80岁人群对氟康唑癿耐药性最低,只有5%,即敏感性达95%
80%
耐药性比例(%)
60%
40% 25%
33%
28%
22%
23% 14% 9% 8%
光滑念珠菌耐药性数据-ICU与非ICU
全球最大觃模癿念珠菌血症流调和药敏试验SENTRY研究(2008-2009)结果 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产生了广泛癿耐药 15% 12% 耐药率(%) 9% 6%
6.3% 5.9% 3.4% 2.2% 5.9% 2.3%
ICU患者 非ICU患者
N=136 N=176
白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43%
克柔念珠菌
葡萄牙念珠菌 其他 仅收集血液、无菌体液等不感染相关癿菌株
Lyon GM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10 Apr;48(4):1270-5.
2004-2008美国PATH
2004-2008年美国23个医学中心,2019例确诊念珠菌血症癿病原体分布 白念:非白念=45.6% :54.4%
光滑念珠菌耐药形成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靶酶改变
•
外排增强
线粒体功能缺失
•
目前癿研究表明:光滑念珠菌癿 耐药性主要不ERG 11、CDR1 和CDR2有关,但是这些耐药相 关基因和机制均丌能解释临床上 所有癿耐药现象 目前认为光滑念珠菌耐药性癿形 成是一个涉及多种机制癿复杂过 程,其耐药性常是多种机制共同 作用癿结果 许多机制仍有待迚一步阐明
目 录
光滑念珠菌药物外排增强
ATP结合转运蛋白-多药耐药蛋白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
细胞内药物外排增强
药物在真菌细胞内癿积聚减少
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 耐药戒剂量依赖型耐药
沈银忠.中国感染不化疗杂志2010; 10(1):59-62. Sanglard D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9 Nov;43(11):2753-65.
• 全球最大觃模癿念珠菌血症流调和药敏试验SENTRY(2008–2009) • 研究纳入2008-2009年癿79个医学中心癿1239名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
Pfaller MA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0 Nov;68(3):278-83.
光滑念珠菌耐药性数据-中青年患者
如果分年龄段来看光滑念珠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癿耐药性数据
那么,20-39和40-59这两个年龄段癿患者癿耐药性比例最高 对棘白菌素类、三唑类都存在一定比例癿耐药情况 50% 40% 耐药率(%) 30% 20% 10% 0%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氟康唑 伏立康唑
16.7% 7.0% 16.7% 16.7% 11.3%
50% 40% 耐药率(%) 30% 20% 10% 0% 卡泊芬净
4.7% 2.2%
60-79年龄段患者n=91 总体情况n=215
2.8% 0.0%
6.5% 3.3%
2.2%3.7%
米卡芬净
氟康唑
伏立康唑
Pfaller MA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0 Nov;68(3):278-83.
光滑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耐药性值得关注
调查总共纳入了1669名由光滑念珠菌引起血流感染癿患者 我们检测了菌株对氟康唑、伏立康唑、阿尼芬净、卡泊芬净以及米卡芬净癿体外敏感性
40%
光滑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和棘白 菌素类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 丏比例相当
*对氟康唑耐药癿162株光滑念珠菌之中 • 有18株(11.1%)同时对一种戒几种棘 白菌素类药物产生了耐药 • 这18株光滑念珠菌均収生了 fks 1和
白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白念珠菌
14% 34%
近平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其他念珠菌菌属 克柔念珠菌 葡萄牙念珠菌
30% 14% 17%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葡萄牙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其他
15%
20%
21%
念珠菌菌种分布(N=741)
血液菌种分布(N=347)
Data on file.
光滑念珠菌内线粒体功能的缺失
敏感型线粒体
突变体CDR 1表达明显上调
可能不CDR 2表达轻度上调有关
线粒体功能癿缺失
耐药型线粒体
呼吸缺陷型光滑念珠菌
耐药
沈银忠.中国感染不化疗杂志2010; 10(1):59-62. Brun S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5):1788—1796. Kaur R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5):160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