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

合集下载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本院临床住院患者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泌尿道感染检出的1166株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16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881株,占75.56%,阳性球菌214株,占18.35%,真菌71株,占6.09,%,其中革兰阴性菌对碳氢酶系类、氨基糖苷类和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对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整体耐药率较低。

结论泌尿道感染患者细菌耐药率较高,需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合理选药,同时经验用药也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耐药率的差异。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率泌尿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之一,细菌感染较常见,且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口服药物的增加,同时介入诊治和免疫制剂等抗菌手段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越来越严重。

笔者通过对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泌尿道感染检出的1166株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本院的细菌构成及耐药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临床送检清洁中段尿标本(同一患者重复株不计算在内)。

其中男性373例,女性793例。

1.2方法平皿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培养分离。

细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均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3D-120微生物分析仪及其配套的鉴定和药敏卡进行分析,补充实验采用K-B法。

以上结果均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0标准判断。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肺炎链球菌ATCC49619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摘要】尿液标本念珠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呈升高趋势。

临床上应重视念珠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要加强念珠菌耐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关键词】真菌分布耐药变迁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尿路念珠菌感染发病率逐步升高,作者对2007年至2009年各临床科室尿路感染病人尿标本的念珠菌进行鉴定,并对检测到的主要念珠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815份尿标本均为本院临床科室送检。

培养基:沙氏培养基,血液培养基及中国兰培养基(培养基干粉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由我科配制,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由贝瑞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恒温电热培养箱(江苏苏泰公司生产)。

VITEK-32鉴定系统,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

ROSCO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包含5种抗真菌药物,即氟康唑(25 ug),氟胞嘧啶(10 ug),两性霉素B(10 ug),制霉菌素(50 ug),伊曲康唑(8 ug),念珠菌药敏培养基(改良SHADOMY培养基),均由丹麦ROSCO生产。

1.2方法将尿液标本接种沙氏培养基,中国兰培养基和血液培养基,35℃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小时,沙氏培养基28℃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小时,挑取可疑菌落,接种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同时使用VITEK-32YBC卡上机鉴定,必要时补充糖同化和发酵试验,用ROSCO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严格按ROSCO纸片扩散法操作步骤将稀释好的菌液涂布在改良的SHADOMY培养基上,无菌手续贴好药敏纸片,35-37℃孵育18-24小时后读取结果。

所得结果归类成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

药敏结果判断严格按ROSCO提供的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使用说明书中的折点判断标准执行。

2 结果2.1菌株分离结果 3年间分离真菌277株,2007年至2009年分别为60株、86株、131株,四种分离最多的念珠菌株为热带念珠菌99株,白色念珠菌87株,光滑念珠菌51株和克柔念珠菌31株,念珠菌感染菌株分离情况分析如下:2007年以白色念珠菌(33.3%)为主,2008年以白色念珠菌(37.2%)和热带念珠菌(36.0%)为主,2009年又增加了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

泌尿系统感染念珠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念珠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存在明显差异 J 。本结果显示 , 念珠菌对两性霉素 B 、
氟胞 嘧 啶 和伏 立 康 唑 敏 感 率 均 大 于 9 0 %, 对 氟康 唑、
伊 曲康唑 的敏感率相对 较低 , 并仍有 降低 趋势 。氟胞 嘧
啶是一种抑 菌剂 , 单 独 使用 易产 生 耐药 性 , 一般 与 两性
霉素联用 ; 三唑类药物使用方便 , 不 良反应较轻, 吸收
医药 2 9 l 5年 1月 第 3 7卷 第 1期
H e b e i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5, V o l 3 7 J a n N o . 1

1 3 l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7 3 8 6 . 2 0 1 5 . O 1 . 0 4 9
康唑 。
【 关键词】 念珠菌; 深部真菌; 泌尿道感染; 抗真菌药物 【 中图分类号】 R 3 9 7 .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3 8 6 ( 2 0 1 5 ) o l 一 0 1 3 1 — 0 2
念珠 菌 是人 泌尿 道 感染 中 常见 病 原 菌 , 致 念 珠 菌 深 部真 菌感染 , 念 珠菌 属有 8 1 个 种株 , 其中 1 1 种 能 对
3 讨 论
多 数真 菌感 染均 伴 有 严 重 的基 础 疾 病 , 机 体 免 疫
力下降, 菌群 失 调造成 身体 内环 境平 衡失衡 , 造 成 真菌 感染 , 形成二 次感 染 , 甚 至 终 未 感染 , 近 来 真菌 感 染 率 不 降反 升 , 耐 药 现 象 也 多有 报 道 l 2 J , 克 柔 念 珠 菌 对 氟 康 唑天 然耐 药 , 光滑 念珠 菌对 氟康 唑常不 敏感 , 而 氟康 唑是 临床经 验用 药首 选药 物 , 因此 , 将念珠 菌 鉴定 到种 的水平 , 对 临床抗 真菌 感 染 治 疗 有重 要 意 义 。近 年 来 为 了有 效控 制多 重耐 药性 细菌 引起 的感染 , 新 的、 高效 的广谱 抗 生素较 多 地应 用 于 临床 , 由真 菌 引起 的 临床

医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医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医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目的探讨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

方法对1200例疑似泌尿系感染中分离的124株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分离出真菌 6 种124株。

主要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占36.3%,其次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9.8%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7.4%。

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

氟康唑、伏立康唑对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耐药率均15.0%,在医院感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18]。

特别是多药耐药真菌菌株的不断出现及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的不断增加,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总之,泌尿系真菌感染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尿路性感染的敏感性较佳,可作为泌尿系真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也是临床治疗较好的选择药物。

临床医生要根据真菌的药敏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参考文献][1] 陆军,徐礼锋,祝进. 137例泌尿系真菌感染菌群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47-351.[2] 杨蓬勃,胡云建. 住院患者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29-731.[3] 李晓哲,董海新,高岩,等.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9(31):939-940.[4] 赵建平,周艳萍,白晓红. 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3):350-352.[5] 吴旭丽,黄琴香,蔡琳,等. 泌尿系感染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92-194.[6] 赵蓬波,曹亮,侯晓杰. 老年泌尿系深部真菌感染的种类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检测[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0):1428-1429.[7] 杨静,冯文莉,奚志琴. 医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调查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6):413-414.[8] Lambiase A,Catania MR,Del Pezzo M,et al. Achromobacterxy losoxidan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ystic fibrosis patients[J].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1,30(8):973-980.[9] 甘澍,何松涛,蓝锴,等. 2006~2008年广东省中医医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16(4):362-364.[10] Rosen GP,Nielsen K,Glenn S,et al.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p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11-year experience at a single in stitution[J]. 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05,27(3):135-140.[11] Tasi HF,Krol AA,Sarti KE,et al. Candidaglabrata PDR1,a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of a pleiotropic drug resistance network,mediates azole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and petite mutant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2006,50(4):1384-1392.[12] 熊瑛,柴宝,曾飞鹏,等. ICU深部真菌感染调查[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1):64-66.[13] Sims-McCallen RP. Triple antifung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a neutropenic pediatric patient[J]. 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3,60(22):2352-2356.[14] 张秀梅,李洪利,陶凤蓉. 96例泌尿系真菌感染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30-131.[15] 魏雪芳,桂淑玉,李佳斌,等. 87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695-1697.[16] 李云,夏正武,李忠涛,等. 泌尿系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7):1330-1331,1335.[17] 杨朵,解泽强,马冬媛,等. 泌尿系真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653 -5655.[18] Tasi HF,Krol AA,Sarti KE,et al. Candida glabrata PDR1,at 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of a pleiot ropic drug resist ance network,mediat es azole resist ance in clinicalisolates and petite mutant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2006,50(4):1384-1392.。

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尿液培养阳性的632株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63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94株(62.3%)。

革兰阳性球菌158株(25.0%),真菌80株(12.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达50.1%和49.6%;屎、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达78.7%和53.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达76.1%,呈现对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

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细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培养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 distribution of th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the commonly used antimicrobial drugs, provides evid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treatment with urinary infection. Methods: Analyzed the pathogen identified and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of 632 strains of urine culture positive from January 2008 to September 2010. Results: Of the 632 strains of pathogenic, Gram-Negative bacillus was 394 strains (62.3%). Gram positive coccus was 158 strains (25.0%), fungi was 80 strains (12.7%), super broad-spectrum beta-lactamase (ESBLS) escherichia coli and pneumonia crayresearch bacterium was 50.1% and 49.6% respectively; Excrement, dung enterococcus resistant to high concentration gentamycin respectively was 78.7% and 53.8%; Resistance to armor oxygen furbenicillin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CN) reach 76.1%, present to the multiple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Conclusion: Urinary infection with gram-negative bacilli pathogenic bacteria resistant majority, higher, clinical doctors should according to cultivate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key words]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Pathogen; Drug resistance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由于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中段尿标本分离的632株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

念珠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耐药状况分析

念珠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耐药状况分析

念珠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耐药状况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念珠菌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地位及其耐药性。

方法采用VITEK32的UID3卡和YBC卡进行细菌的计数及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实验。

结果在念珠菌引起泌尿系感染中,白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光滑念珠菌。

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为100%,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为浓度依赖性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结论各种念珠菌的耐药谱不同,临床一定要鉴定到种。

【关键词】念珠菌;泌尿系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及介入治疗的不断增加,使患者罹患真菌感染的比例增加,特别是在中老年患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在念珠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在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中已由2001年的的第十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五位。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从门诊和住院患者急、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到的301株念珠菌,年龄从48岁到92岁,其中女265例(占88%),男36例(占12%),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到种,并用ROSCO纸片法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了解我院念珠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来源实验用菌株来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吉林省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共检出301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210 株(占698 %),光滑念珠菌55 株(占182%),热带念珠菌30株(占10%),克柔念珠菌3株(占1%),其他念珠菌3株(占1%)。

尿液为晨尿(留取方法为:清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2 h内送检)[2]。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尿卡(UID3)进行培养及计数,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到种,显示翠绿色为白念珠菌,篮色为热带念珠菌,藕合色为光滑念珠菌,粉色为克柔念珠菌,其他颜色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的念珠菌鉴定卡(YBC)细菌鉴定到种。

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

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清洁中段尿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并作细菌药敏及其耐药性分析。

结果共收集致病菌467株,革兰阴性杆菌348株,占74.52%;革兰阳性菌69株,占14.78%;真菌50株,占10.71%。

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50.01%),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3年间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我院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多重耐药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acterial distribution trend of drug resistance in uninary tract infection(UTI).Methods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clinical isolates from urinary trcat infection from July,2004 to December,2007 was analyzed.Results Among 467 isolates,348 strains(74.52%)were Gram-negative bacilli,69(14.78%)were Gram-positive cocci and 50(10.71%)fungi.The majority of Gram-negative bacilli were Escherichia coli(50.01%)and the majority of fungi was Candida albicans,as for Gram-positive cocci,were Enterococcus faecalis and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Drug resistance rate of common antibiotic against the majority of urinary pathogens showed an ascending trend.Conclusion Ecoli is still the primary urinary pathogen,but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commonly encountered pathogens is on the rise.【Key words】Urinary tract infection;Pathogens;Antibiotic resistance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使临床用药难以掌握。

尿培养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尿培养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尿培养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尿培养念珠菌完成后的菌种的分布情况以及菌种对于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对于在我院从1567份尿标本中进行分理出的100株的念珠菌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于所有的念珠菌进行相应的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于菌种鉴定的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以及分析。

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念珠菌种白色念珠菌45株,占45%,热带念珠菌34株,占34%,光滑念珠菌16株,占16%,近平滑念珠菌4株,占4%,葡萄牙念珠菌1株,占1%。

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能够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100株念珠菌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极高,敏感率为97%和99%。

而对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以及氟康唑的敏感性为62%,75%和74%。

结论:分立完成后,最为常见的三种念珠菌的菌种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同时这一类的念珠菌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会呈现出一种极为敏感的情况。

【关键词】尿培养念珠菌;菌种分布;药物敏感;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99-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我国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广谱抗菌素的使用已经较为广泛。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会造成我国患者在使用后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无法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

因此在目前对于念珠菌的菌种分布的情况以及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相应的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研究对象方面,需要收集我院在2014.1-12月间的住院患者1567份的尿标本中的念珠菌,所有念珠菌进行分离出后,我们发现念珠菌的菌株数量为100株。

在培养基的选择方面,在本次研究中需要选择法国科马嘉显色培养基,在研究的一起方面,需要使用型号为VITEK 32的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在鉴定卡方面,需要使用型号为VITEK 32的酵母菌鉴定卡。

关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关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关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概述尿路感染(UTI)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其病原菌主要为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最常见。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病原菌的耐药性也呈现了不断增加的趋势,日益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于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病原菌分布情况根据统计数据,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居多,占约80%。

其次是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变形杆菌属(Proteus)、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等。

另外,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引起真菌感染,如念珠菌属(Candida)等。

耐药性状况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加剧。

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菌株已经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现象,包括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等。

特别是临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广泛的耐药现象,甚至对一些强力抗生素也出现了耐药情况。

此外,由于多重耐药的菌株越来越多,使得尿路感染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防治措施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部干燥、清洁,以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

2.饮食有规律并多喝水。

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注意尿路保健。

应该注意控制尿频、尿急,不要憋尿。

同时,多喝水可起到冲洗尿路、促进排毒的作用。

4.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应在确诊尿路感染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并遵循用药时间、剂量等规则。

5.加强科普宣传。

提高公众对尿路感染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滥用抗生素。

总之,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和老年人来说,更要注意加强保健,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
f r p o d n he pr f o t oge i a oss a o r vii g t oo f pa h n c dign i nd guia e o ln c l e ii to d nc t ci ia m d ca in.M e h ds The rne a pls to u i s m e wer c l ce e ole t d
R C 纸 片 扩 散 法 做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OS O
3年 来 共 分 离 出念 珠 菌 2 7 , 离 率 逐 年 增 高 。氟 胞 嘧 啶 、 霉 菌 素 、 曲康 唑 和 两 性 7株 分 制 伊 尿液标本念珠 菌的分离率逐 年增高 , 抗真菌 药物耐药 率呈升高趋 势。 对
fom 81 te s who w e e i os ia r m 00 O 2 8,twa de tfe ih V I r 2 5 pa int r n h p t 1f o 2 6 t 00 i s i n iid w t TEK 3 y tm , nd m a ntbotc s nstvt 2 s s e a dea i i i e ii iy wih ROSO O lp dif i s a t eat d do u e e e a a y e e r p c i 1 Re u t T h s a i a e i r a e e r b t si fuson a s y, he r l e c m ntw r n l z d r tos e tvey. s ls e iolton r t nc e s d y a y y a . u oc t i e,tac a ol m y os a i nd a ph e ii B lha oo fe t u e r Fl or y osn ir on z e, c t tn a m ot rcm al d g d e f c son f ngu Bu he dr g r ss a c f f ngu s, t t u e i t n e o u s a a n tfu on z l s hi .Co lso g i s l e a o e wa gh ncu in T h s a i n r t fM ola i n r a e e r b e r, nd t e e y o ug r ssa e e iolto a e o issi c e s d y a y y a a he t nd nc fdr e i tnc r t pp a e ii h liat d dr g s nstviy tstofM ol s ss ud bepad mor te i ln c t onio o dr g a e a e r d rsng T e cu tv i an u e ii t e on i i ho i a ea t nton on ci i , hem t rt u r ss a c o iss s oul e e an e a he us n iun lm e cne s oul ce ii nd r a ona l . e it n e ofM la i h d b nh c d. nd t eofa tf ga dii h d be s intfc a e s b e

尿路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的报告

尿路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的报告

尿路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的报告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变迁情况及近6 年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

方法将 2007 年-2009 年与2010 年-2013 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做对比,观察近六年来我院收治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变迁情况。

对近三年病原菌做耐药性分析实验,观察目前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

结果2010-2013 年比2007-2009 年尿路感染病原体、革兰阳性菌比例有所上升,革兰阴性菌比例有所下降。

真菌的比例变化不太明显。

对于革兰阴性菌,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治疗效果较好。

真菌性感染,我院通常使用两性霉素B,可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在尿路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防止耐药性再次产生。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菌种变迁;尿路感染疾病临床较为常见,一般的治疗方法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近年来,我国普遍存在抗生素滥用情况,致使一般人体内的病菌大都存在耐药性【1】。

我院通过实验发现,引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同样对多种普遍流行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但是还是有特效药物存在,可以杀死大部分病原体。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的病例均为我院泌尿科进行治疗尿路感染患者。

从2007 年 1 月-20113年2 月共783 例患者,其中男432 例,女351例,年龄跨度12-72 岁,平均(44±12.6)岁。

共分离出461 株病原菌,按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组进行统计分析。

所有参与调查的都为单纯性尿路感染患者,患者的其他一般资料比较.相互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对实___________验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取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断尿液进行分离培养鉴定。

去尿后立即放入灭菌容器中,在运送到检查室工程中要严格防菌,谨防外部细菌进入样本造成,检验错误【2】。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尿路感染为医院内最为常见的感染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1]。

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通常是病原菌趁患者免疫力低下时入侵泌尿系统引发感染,也有的是由于患者接受检查时粘膜擦伤或者导尿管的不妥当留置导致感染[2]。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和不合理应用,使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

及时确定病原菌的种类以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对于更好地治疗尿路感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本文对我院2011~2012年尿液培养阳性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菌株全部来自本院2011~2012年细菌室从住院及门诊尿路感染患者中培养分离的病原菌。

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培养基和药敏纸片培养基琼脂及细菌鉴定生化管采用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品,纸片系英国oxoid公司产品。

1.3方法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筛选与确证试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HLAR)的检测,均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7版标准进行操作和判读。

2 结果2.1病原菌分布2011~2012两年从尿液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4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8株(77.7%),革兰阳性球菌80株(17.4%),真菌株23株(5.0%)。

居首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共计206株,占总分离率的44.7%;其次依次为肠球菌属56株(12.1%)、铜绿假单胞菌41株(8.9%)、肺炎克雷伯菌40株(8.7%)、、肠杆菌属39株(8.5%)和变形杆菌属株32株(6.9%)、真菌株23株(5.3%)等。

2.2药敏试验主要G+球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见表1,主要G-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见表2。

尿路感染细菌谱的变迁及药敏分析

尿路感染细菌谱的变迁及药敏分析

尿路感染细菌谱的变迁及药敏分析王凤丽【摘要】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检查和入住我院的19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中段尿进行培养、鉴定,记录尿中的病原菌类型,并对其做药敏实验分析.结果统计尿培养结果得出,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占24.2%、64.2%、11.6%;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葡萄球菌属,真菌检出率最低.在所检测的药物中,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革兰阴性杆菌的效果较好,万古霉素等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治疗效果较好,耐药率较低.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依据不同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同,根据其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32【总页数】2页(P104-105)【关键词】尿路感染;细菌谱;药敏【作者】王凤丽【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R446.12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升高[1]。

因此,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其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十分重要[2]。

本研究主要观察尿路感染的细菌谱分布,并对其进行药敏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检查及入住我院的19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研究标准。

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泌尿道感染患者。

排除标准:有重要脏器损伤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患者,不配合医师的患者等。

研究组男98例,女92例;平均年龄(48.3±10.2)岁;平均病程(6.2±1.5)d。

泌尿系统念珠菌感染的流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统念珠菌感染的流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统念珠菌感染的流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付维婵;邱洪;龚红;赵德军【摘要】目的探讨某医院住院患者泌尿系统念珠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尿液培养标本中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3663份尿液标本共培养出念珠菌175株,感染菌种以光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位居第一、二位,分别占41.7%、20.6%.药敏显示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 100.0%敏感,对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7.4%、34.3%、38.8%、59.4%.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较低,非白色念珠菌耐药率比较高.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泌尿系统念珠菌感染以光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病原菌,不同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临床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测,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真菌药物.【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4页(P531-534)【关键词】泌尿系统感染;念珠菌;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作者】付维婵;邱洪;龚红;赵德军【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九二五医院,贵阳550009;解放军第九二五医院,贵阳550009;解放军第九二五医院,贵阳550009;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清镇55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位居医院感染的第2位[1]。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开展,致使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发生变化,念珠菌感染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2-4]。

本研究通过对某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3663份尿液培养标本中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旨在探讨该医院住院患者泌尿道念珠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变迁

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变迁

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变迁一、尿路感染病原体构成1. 尿路感染病原体构成尿路感染是在人类除了呼吸道感染后第二大常见感染性疾病,但尿路感染病原体的构成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却差异巨大。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最常见的是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真菌。

而尿路感染病原体最常见的是细菌。

当然,住院患者或者有留置导尿管患者亦有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相对少见。

性传播疾病里面有支原体、衣原体,但是大部分常见的尿路感染病原体中,支原体、衣原体也很少。

2.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目前已经增加到2000家医院。

入网医院现在已有5000多家,会逐渐根据这些医院的微生物室质量,把合格的数据纳入分析,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二、尿路感染病原体构成性别差异1. 女性患者只有尿路感染有明显的病原菌构成性别差异,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目前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研究表明存在性别差异。

女性路感染病原体中大肠埃希菌占第一位,占到了57%左右,与国外报道的不太一样,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也有差别。

目前综合来看女性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占55%左右,远高于其他的细菌。

第二和第三位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屎肠球菌,占到8%左右。

第四位是粪肠球菌。

第五位是奇异变形杆菌。

2. 男性患者大肠埃希菌也是第一位,但只占到30%多,比女性要少一半。

其次是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

这些各占到10%左右,明显比女性高,大肠埃希菌比女性少。

粪肠、屎肠、肺克比女性高。

第五位是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是下降的,已经从14年的7%降到了21年的5%左右。

三、尿路感染病原体耐药情况1. 最常见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不论男女,大肠埃希菌都是占第一位的尿路感染病原体,但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总体来看,从数据上看有如下特点:(1)不同性别不同抗菌药物对大肠菌的耐药率。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变化男性比女性高12%,差别是很大的。

男性为60%左右,女性为50%左右。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都是逐渐下降,这是非常好的现象,男性从14年到21年降了7%,女性降了9%,从耐药监测的数据看出来大肠埃希菌耐药在下降,有明显性别差异,男比女要高。

泌尿系感染真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感染真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系感染真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邵峰;张扬
【期刊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2005(17)6
【摘要】目的了解引起泌尿系感染真菌菌种分布及其耐药特点。

方法用沙保弱培养基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用AP I 20C AUX生化系列,药敏用ATB FUNGU S药敏板。

结果427株真菌中前5位为白色假丝酵母菌215株、热带假丝酵母菌69株、伪热带假丝酵母菌38株、克柔假丝酵母菌27株、光滑球拟酵母菌23株。

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90.2%、90.2%、89.2%、73.8%、71.4%和62.9%。

临床感染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引起泌尿系感染的真菌广泛存在,但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较高;唑类抗真菌药的敏感性呈明显下降趋势。

【总页数】2页(P471-472)
【关键词】泌尿系;真菌;分布;耐药性
【作者】邵峰;张扬
【作者单位】泰安市卫生防疫站;新泰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
【相关文献】
1.老年女性泌尿系统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杨生宙;林丽琴;何景东;黄梅霞
2.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徐群芳;曾贱高
3.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田新村;熊德栋;刘敏;张静
4.134例泌尿系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何益民;何丹;仲爱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0例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患者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40例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患者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40例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患者的菌种及药敏分析崔羽立;赵俊英【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27)2【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的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敏情况.验证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0例菌株均来自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和妇产科门诊,临床症状典型,真菌镜检阳性.应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利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VITEK.YBC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酵母样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药敏试剂盒进行MIC值测定.结果对培养阳性的40例菌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菌种鉴定白念珠菌37例,非白念珠菌3例,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YBC酵母菌鉴定卡菌种鉴定白念珠菌37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隐球菌1例.对从临床分离的39株念珠菌进行7种抗真菌药物MIC敏感性测定,药敏检测结果二性霉素B为71.79%,酮康唑为100%,咪康唑为84.62%,伊曲康唑为41.03%,氟康唑为97.44%,5-氟胞嘧啶为97.44%,特比奈芬为84.62%.结论1)在生殖道念珠菌病的病原体中,白念珠菌仍为第一位致病菌,占念珠菌的94.87%(37/39).2)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YBC酵母菌鉴定卡在白念珠菌的鉴定方面吻合率可达到100%.【总页数】4页(P266-269)【作者】崔羽立;赵俊英【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6.5【相关文献】1.93例女性生殖道感染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J], 李前辉;李鹤;林涛;唐朝贵;姜玉章;江明2.100例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患者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J], 王继红3.773例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J], 陈惠瑜; 邱华红; 方文婷; 钟汇; 吴志辉; 徐两蒲4.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念珠菌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J], 冯佩英;陆春;朱国兴;张玉清5.167例少数民族与汉族VVC患者念珠菌菌种分布与药敏分析 [J], 杨雪;沙蕾;沈玉萍;李晓征;杨婷;黄育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34例泌尿系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34例泌尿系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34例泌尿系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何益民;何丹;仲爱芳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38)A02
【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真菌
药敏试验。

结果1326例标本共检出134株真菌,检出率10.1%;其中以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占33.6%、27.6%和21.6%。

体外药敏试验显
示二性霉素B的耐药率最低,为3%;而对益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28.4%和20.9%。

结论泌尿系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临
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总页数】3页(P33-35)
【关键词】真菌感染;耐药性;泌尿系统
【作者】何益民;何丹;仲爱芳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02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21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34
【相关文献】
1.107株泌尿道侵袭性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陈友华;梅亚宁;顾建平
2.77株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J], 杜娟;李薇
3.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特征分析 [J], 董方;周为;甄景慧;郑红艳;杨溪;郑近;王艳;宋文琪
4.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特征分析 [J], 董方;周为;甄景慧;郑红艳;杨溪;郑近;王艳;宋文琪
5.651株深部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邱芳华;崔颖鹏;陈求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分析(一)

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分析(一)

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分析(一)【摘要】目的了解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体外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尿路感染患者培养获得病原菌及主要致病菌的体外耐药性。

结果927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0.99%,排第一位,其他主要病原菌分别是葡萄球菌属8.63%,铜绿假单胞菌7.77%,阴道加德纳菌6.36%,克雷伯菌属5.50%,念珠菌属5.39%,变形杆菌属3.34%。

药敏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定耐药率最低,大肠埃希菌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达76%。

葡萄球菌绝大多数是MRS菌株,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很敏感,屎肠球菌则相反,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阴道加德纳菌对青霉素类和万古霉素较敏感。

结论大肠埃希菌仍是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阴道加德纳菌也成为重要的尿路感染病原菌之一。

临床一线用药已广泛出现耐药,因此必须重视细菌及药敏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细菌选择性耐药的产生,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治愈率。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抗生素尿路感染不仅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疾病之一〔1〕,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也呈上升趋势。

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使得常规经验治疗尿路感染出现失败,或迁延而成慢性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

及时了解本地区的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菌谱及其药敏,将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近2年来临床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体外耐药性,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4~2005年南京市鼓楼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有尿路感染症状者或尿常规镜检白细胞+~++++,怀疑尿路感染者,嘱其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清洗外阴后以无菌手法留取中段尿,导尿患者由导尿管用注射器无菌抽取尿液。

1.2实验方法细菌培养与鉴定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到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路念珠菌感染的菌种构成及其体外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分析
发表时间:2010-11-03T11:46:52.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孔超董娜孔令文[导读] 尿液标本念珠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呈升高趋势。

孔超董娜孔令文(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枣庄 277011)
【中图分类号】R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79-02
【摘要】尿液标本念珠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呈升高趋势。

临床上应重视念珠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要加强念珠菌耐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关键词】真菌分布耐药变迁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尿路念珠菌感染发病率逐步升高,作者对2007年至2009年各临床科室尿路感染病人尿标本的念珠菌进行鉴定,并对检测到的主要念珠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815份尿标本均为本院临床科室送检。

培养基:沙氏培养基,血液培养基及中国兰培养基(培养基干粉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由我科配制,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由贝瑞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恒温电热培养箱(江苏苏泰公司生产)。

VITEK-32鉴定系统,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

ROSCO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包含5种抗真菌药物,即氟康唑(25 ug),氟胞嘧啶(10 ug),两性霉素B(10 ug),制霉菌素(50 ug),伊曲康唑(8 ug),念珠菌药敏培养基(改良SHADOMY培养基),均由丹麦ROSCO生产。

1.2方法将尿液标本接种沙氏培养基,中国兰培养基和血液培养基,35℃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小时,沙氏培养基28℃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小时,挑取可疑菌落,接种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同时使用VITEK-32 YBC卡上机鉴定,必要时补充糖同化和发酵试验,用ROSCO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严格按ROSCO纸片扩散法操作步骤将稀释好的菌液涂布在改良的SHADOMY培养基上,无菌手续贴好药敏纸片,35-37℃孵育18-24小时后读取结果。

所得结果归类成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

药敏结果判断严格按ROSCO提供的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使用说明书中的折点判断标准执行。

2 结果
2.1菌株分离结果 3年间分离真菌277株,2007年至2009年分别为60株、86株、131株,四种分离最多的念珠菌株为热带念珠菌99株,白色念珠菌87株,光滑念珠菌51株和克柔念珠菌31株,念珠菌感染菌株分离情况分析如下:2007年以白色念珠菌(3
3.3%)为主,2008年以白色念珠菌(37.2%)和热带念珠菌(36.0%)为主,2009年又增加了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

2.2真菌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277株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伊曲康唑、氟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百分率分析如下: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均有90%以上的敏感率,其次为伊曲康唑,而氟康唑的耐药性不容乐观,因而临床对唑类药物应用较多有关,但随着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出现了耐氟康唑的白色念珠菌和其他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呈上升趋势,热带念球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另外需注意的是处于中介度的菌株占有一定比例,唑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现象。

氟胞嘧啶更易使念珠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而且日趋严重。

3 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白色念珠菌仍是引起临床感染的主要真菌,但其构成比由2007年的33.3%降至2008年26.7%,而热带念珠菌的构成比3年间增加了8.2%,3年来念珠菌的分离株数大幅增多,念珠菌菌属也逐年增多。

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新的条件致病菌还会不断地被发现。

非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远较其他部位念珠菌感染中非白念珠菌引起多见,可能与尿液成分和pH值更适合非白念珠菌生长有关,热带念珠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上升为第一位,取代了白色念珠菌,另外,菌种分布有多样化的趋势,这可能与实验条件、操作方法以及抗真菌治疗的干预、生态学变化和人员流动等因素有关,另外也与我省气候条件、环境卫生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念珠菌检出情况,一旦出现念珠菌感染尽快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近年来,医院内念珠菌感染和发病率日趋上升,且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念珠菌耐药性也明显增加。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增多,将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联合应用,以期产生协同作用。

近年来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迅速升高,尿路念珠菌感染成为重要的医院内感染之一。

检验科需要进一步普及和推广规范的抗念珠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法,争取不同地区之间在操作规范、结果准确等方面确实具有可比较性。

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但应对念珠菌感染引起高度重视,应建立有效的早期诊断,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以减缓耐药菌株的上升。

参考文献
[1]吴彼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肾脏病杂志,2008,8(6):251-253.
[2] Fung JJ. Fungal infection in liver transp lantation[J].Transpl Infect Dis,2002,(suppl3):s18-s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