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疔
概述
• 概念:鼻疔是指因邪毒内炽、火毒上攻所 致的,以鼻尖、鼻翼、鼻前庭及其附近部 位的红肿疼痛,粟粒状突起,顶有脓点为 主要临床表现的鼻病 • 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转为疔疮走黄 • 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
wenku.baidu.com
特点:
1、部位:发生于鼻前庭、鼻尖、鼻翼 2、性质:属疔疮疖肿 3、外形:形小根紧,状若钉盖,顶有脓点如 椒目 4、病程:约为5天; 5、转归: (1)3—5天自行溃破,排出脓点而愈 (2)邪毒壅盛或处理不当转为疔疮走黄重症
诊断要点
1. 病史 2. 主要症状:鼻尖或鼻前孔部局限性红肿, 疼痛,形小根深,坚硬如钉,顶有黄白色脓点
疔疮走黄:局部肿势扩散,顶陷色紫暗无脓,四周 皮肤暗红,根脚扩散,鼻肿如瓶,两眼合缝,头 痛如劈,壮热烦躁,恶心呕吐,神昏谵语、抽搐 、胁痛气急,口渴便秘,舌质红绛,舌苔黄糙, 脉洪数
“黄”:黄者,横也——言其证“横且逆” 黄者,亡也 黄者,黄泉也
鼻疔
• 预防与调护
适当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慢性病例和 屡发者应排除糖尿病,并加强营养和锻炼。 合并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者,必须住院,予足量有效 抗生素,并请眼科、神经科医生协助处理。
• 预后
五、临证提示 (一)禁忌一切挤压、触碰、挑刺、灸法及早 期切开引流,以免脓毒扩散,引起疔疮走黄之 危证。 (二)发病期间应嘱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 通大便。 (三)合并疔疮走黄者,必须密切注意观察病 情,切不可疏忽。 (四)对慢性病例和屡发者,应排除糖尿病, 并加强营养和锻练。 (五)告诫病人戒除挖鼻、扯鼻毛之恶习,积 极治疗各种鼻病,保持鼻前孔部清洁。
3. 检查:见鼻前庭、鼻尖或鼻翼有粟粒状隆 起,周围红肿发硬,顶部可见黄白色脓点 。严重者,可致同侧上唇、面部、下睑等 处红肿、触痛。
辨证施治
• (一)辨顺逆:
1、顺证:局部红肿隆起,灼热疼痛,3-5天后, 疮顶出现黄白色脓点,顶高根软。之后,脓溃而 愈。可有发热、头痛、便秘,周身不适等。 2、疔疮走黄—逆证: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 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逢。高热、神昏、谵语 痉厥等。
2.泻热解毒,清营凉血:清营汤合犀角 地黄汤加减。配合服用安宫牛黄丸以 醒脑开窍 注意:本型应中西医结合,以西医治 疗为主。
外治
• 1.鼻疔未成熟者,局部热敷,或氦—氖激 光局部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 2.局部涂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膏。 3.鼻疔已成熟者,可待其穿破或在无菌操 作下用尖刀挑破脓头后用小镊子钳出脓栓 。亦可用小探针蘸少许纯碳酸或15%硝酸 银腐蚀脓头,促其破溃排脓。 4.鼻疔溃破后,注意局部清洁,破口涂以 清热解毒药膏。
辨证分型
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 :顺 证 2、火毒炽盛,内陷营血 :逆 证
内治
1.顺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加减:
1兼有表证:加连翘、防风、荆芥等以祛风解表 2发热口渴:加天花粉、玄参等生津止渴 3 疼痛较重:加丹皮、赤芍等以凉血止痛 4大便秘结:加大黄、玄明粉等以通腑泻热 5 脓成不溃:加皂角刺、穿山甲等以促进溃脓
• 疔疮走黄:证名。见《疮疡经验全书》 又名黄走。 • “疔疮初生时,红硬温和,忽然顶陷黑 ,谓之‘黄走’,此证危矣” • 多因正气内虚,热毒炽盛或患疔疮后 失于调治,疔毒走散,入于营血,内攻 脏腑而致
• 症见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并伴有 寒热头痛,胸闷烦躁,恶心呕吐,舌硬口 干,便秘或腹泻,舌绛苔黄,脉洪数或弦 滑。重症可见神昏、谵语、痉厥。
• 鼻疔疔疮走黄,是鼻疔处理不当引起的严 重的眼、颅内并发症——海绵窦血栓性静 脉炎
• (三)与西医学鼻疖的关系 • 鼻疖:鼻前庭、鼻尖、鼻翼部的毛囊 、皮 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四)别名 : 白疔、白刃疔
发病情况:糖尿病人及一般抵抗力低弱 者易患此病
沿革: 《素问生气通天论》“膏梁之变,足生大疔” 《中藏经》将颜面部险恶疮肿定义为“疔”, 将生于鼻部者,定名为“白疔” 《外科正宗》首次用“鼻疔”之名:鼻疔生于 鼻内,痛引脑门,不能运气,胀塞鼻窍,甚 者,唇腮俱肿……”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要点
• 鼻孔肌肤受损→风热湿邪侵袭→染毒而生 • • 喜食辛辣炙膏梁厚味→肺胃素有积热→火毒循经上逆
鼻疔
• 治疗不当,妄行挤压→邪毒走窜→入侵营血 • 鼻疔 • 正气虚弱,火毒势猛,正不胜邪→邪毒内陷
入营犯脑→疔疮走黄
• “外证虽有一定之形,而毒气之流行无定 位。故毒入于心则昏迷,入于肝则痉厥, 入于脾则腹疼痛,入于肺则咳喘,入于肾 则目暗手足冷,入于六腑,亦皆各有变象 ,兼证多端,七恶叠现” • ——《疡科心得集》
概述
• 概念:鼻疔是指因邪毒内炽、火毒上攻所 致的,以鼻尖、鼻翼、鼻前庭及其附近部 位的红肿疼痛,粟粒状突起,顶有脓点为 主要临床表现的鼻病 • 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转为疔疮走黄 • 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
wenku.baidu.com
特点:
1、部位:发生于鼻前庭、鼻尖、鼻翼 2、性质:属疔疮疖肿 3、外形:形小根紧,状若钉盖,顶有脓点如 椒目 4、病程:约为5天; 5、转归: (1)3—5天自行溃破,排出脓点而愈 (2)邪毒壅盛或处理不当转为疔疮走黄重症
诊断要点
1. 病史 2. 主要症状:鼻尖或鼻前孔部局限性红肿, 疼痛,形小根深,坚硬如钉,顶有黄白色脓点
疔疮走黄:局部肿势扩散,顶陷色紫暗无脓,四周 皮肤暗红,根脚扩散,鼻肿如瓶,两眼合缝,头 痛如劈,壮热烦躁,恶心呕吐,神昏谵语、抽搐 、胁痛气急,口渴便秘,舌质红绛,舌苔黄糙, 脉洪数
“黄”:黄者,横也——言其证“横且逆” 黄者,亡也 黄者,黄泉也
鼻疔
• 预防与调护
适当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慢性病例和 屡发者应排除糖尿病,并加强营养和锻炼。 合并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者,必须住院,予足量有效 抗生素,并请眼科、神经科医生协助处理。
• 预后
五、临证提示 (一)禁忌一切挤压、触碰、挑刺、灸法及早 期切开引流,以免脓毒扩散,引起疔疮走黄之 危证。 (二)发病期间应嘱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 通大便。 (三)合并疔疮走黄者,必须密切注意观察病 情,切不可疏忽。 (四)对慢性病例和屡发者,应排除糖尿病, 并加强营养和锻练。 (五)告诫病人戒除挖鼻、扯鼻毛之恶习,积 极治疗各种鼻病,保持鼻前孔部清洁。
3. 检查:见鼻前庭、鼻尖或鼻翼有粟粒状隆 起,周围红肿发硬,顶部可见黄白色脓点 。严重者,可致同侧上唇、面部、下睑等 处红肿、触痛。
辨证施治
• (一)辨顺逆:
1、顺证:局部红肿隆起,灼热疼痛,3-5天后, 疮顶出现黄白色脓点,顶高根软。之后,脓溃而 愈。可有发热、头痛、便秘,周身不适等。 2、疔疮走黄—逆证: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 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逢。高热、神昏、谵语 痉厥等。
2.泻热解毒,清营凉血:清营汤合犀角 地黄汤加减。配合服用安宫牛黄丸以 醒脑开窍 注意:本型应中西医结合,以西医治 疗为主。
外治
• 1.鼻疔未成熟者,局部热敷,或氦—氖激 光局部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 2.局部涂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膏。 3.鼻疔已成熟者,可待其穿破或在无菌操 作下用尖刀挑破脓头后用小镊子钳出脓栓 。亦可用小探针蘸少许纯碳酸或15%硝酸 银腐蚀脓头,促其破溃排脓。 4.鼻疔溃破后,注意局部清洁,破口涂以 清热解毒药膏。
辨证分型
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 :顺 证 2、火毒炽盛,内陷营血 :逆 证
内治
1.顺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加减:
1兼有表证:加连翘、防风、荆芥等以祛风解表 2发热口渴:加天花粉、玄参等生津止渴 3 疼痛较重:加丹皮、赤芍等以凉血止痛 4大便秘结:加大黄、玄明粉等以通腑泻热 5 脓成不溃:加皂角刺、穿山甲等以促进溃脓
• 疔疮走黄:证名。见《疮疡经验全书》 又名黄走。 • “疔疮初生时,红硬温和,忽然顶陷黑 ,谓之‘黄走’,此证危矣” • 多因正气内虚,热毒炽盛或患疔疮后 失于调治,疔毒走散,入于营血,内攻 脏腑而致
• 症见疮顶黑陷、无脓、肿势散漫,并伴有 寒热头痛,胸闷烦躁,恶心呕吐,舌硬口 干,便秘或腹泻,舌绛苔黄,脉洪数或弦 滑。重症可见神昏、谵语、痉厥。
• 鼻疔疔疮走黄,是鼻疔处理不当引起的严 重的眼、颅内并发症——海绵窦血栓性静 脉炎
• (三)与西医学鼻疖的关系 • 鼻疖:鼻前庭、鼻尖、鼻翼部的毛囊 、皮 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四)别名 : 白疔、白刃疔
发病情况:糖尿病人及一般抵抗力低弱 者易患此病
沿革: 《素问生气通天论》“膏梁之变,足生大疔” 《中藏经》将颜面部险恶疮肿定义为“疔”, 将生于鼻部者,定名为“白疔” 《外科正宗》首次用“鼻疔”之名:鼻疔生于 鼻内,痛引脑门,不能运气,胀塞鼻窍,甚 者,唇腮俱肿……”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要点
• 鼻孔肌肤受损→风热湿邪侵袭→染毒而生 • • 喜食辛辣炙膏梁厚味→肺胃素有积热→火毒循经上逆
鼻疔
• 治疗不当,妄行挤压→邪毒走窜→入侵营血 • 鼻疔 • 正气虚弱,火毒势猛,正不胜邪→邪毒内陷
入营犯脑→疔疮走黄
• “外证虽有一定之形,而毒气之流行无定 位。故毒入于心则昏迷,入于肝则痉厥, 入于脾则腹疼痛,入于肺则咳喘,入于肾 则目暗手足冷,入于六腑,亦皆各有变象 ,兼证多端,七恶叠现” • ——《疡科心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