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胶体的性质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根据 Gouy-Chapman理论,同价离子对双电层 的影响应该相同,电势的绝对值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下 降,但永远与表面电势同号,其极限值为0。但实验结果
表明,同价离子对电势的影响也会有明显差别。电势还
可能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改变符号,甚至电势还可高于 表面电势。这些都是Gouy-Chapman理论无法解释的。
——扩散层内某点处的电势;
e——单位电荷; k——Boltzman常数 T——绝对温度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单位体积内的电荷密度为:
0 ini
故:
i i
ni ni 0 exp(Zi e / kT )
(2-34a)
Zi eni Zi eni0 exp(Zi e / kT )
全可以沿用Gouy-Chapman模型理论处理。因此,在定量处理电
动现象或胶体稳定性时,多数场合仍沿用Gouy-Chapman理论, 而是将0换成s而已。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4. 电势的计算与实验测量
电动电势是直接与电动现象有关的可测量的物理参数,只有 固液发生相对移动时才体现出来。因此,电势的大小与电泳和电 渗速度有关。
——介质的介电常数。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因为K r1,所以上式简化为:
q 4πr
得:
代入至
qE 6πrv
4πrE 6πrv
于是,
E v 1.5
……………………Hǚkel公式
这就是在K r1条件下质点电泳的Hǚ百度文库el公式。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Hǚkel公式只适合于K r1的极端情形,即假定了外电场 不因质点的存在而变形,这只有在质点与介质的电导完全相同 时才是如此。对于常见的非导体质点,则只能在K r1的极端 情形下才能达到。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假设溶液中只有一种对称型电解质,正负离子价数均为Zi,粒子的表面电位为 0 , 扩散层内某点处的电位为 ,根据Boltzmann分布定律,该处i离子的浓度为:
ni ni0 exp(Zie / kT )
式中:
(2-34)
ni——双电层内部单位体积溶液中i种离子的数目 (浓度); ni0——溶液内部(=0)单位体积溶液中i种离子的数目(浓度); Zi——离子价数;
所以,正负离子的
分布曲线如右图:
正负离子在双电层区域内的分布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在式(2-34g)中 于是
e K kT
2
2
n
i
i0
Zi
2
ni0 Z i e K kT
2 2
1/ 2
K 是一种重要的物理量,它的倒数具有长度单位,通常将K-1称 为双电层的厚度。相当于把双电层等效于平板电容器时的板距。
表面电势
?
两种作用的结果使反离子在胶粒表面区域的液相中形成一种平
衡分布,越靠近界面,反离子浓度越高,越远离界面浓度越低,到
某一距离时反离子与同号离子浓度相等。胶粒表面的电荷与周围介 质中的反离子就构成双电层(ELECTRIC DOUBLE LAYER)。 双电层理论:胶核的静电作用把溶液中的反离子吸附到其周围。 受胶核电位离子的静电引力和反离子热运动的扩散作用、溶液对反 离子的水化作用,反离子的浓度随与固体表面距离增加浓度逐渐减 少,分布符合Boltzmann分布。 胶粒表面与液体内部的电势差称为胶粒的表面电势。
2
2 0, 2 0 2 y z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d 2
于是,
2 dx
(2-34e)
将
e 2 2 ni0 Z i kT i
2 2
代入上式,得
d e 2 2 ni0Zi K 2 dx kT i
(2-34f)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式中,
e K kT
2
2
n
i
i0
Zi
2
(2-34g)
(2-34f)式变形为
d
2
dx
2
K 0
2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其通解为
A exp(Kx) A exp Kx
'
(2-34h)
欲求积分常数A和A’必须引入边界条件:
x , 0,代入(2-34h)得: Ae Kx
(和)
Z en
i
i0
0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于是式(2-34b)变为
e 2 ni0Zi kT i
2
(2-34c)
由Possion方程:
2 x
2
2 y
2
2 z
2
(2-34d)
式中ε为界电常数。
因为此处讨论的是平表面质 点, 只沿垂直于平表面的方向 变化(x坐标轴),在y和z方向 上不变,即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Stern双电层模型及其电势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到,s电势略高于电势。
在足够稀的溶液中,Stern层的厚度非常小(只有分子大小),
而扩散层厚度相当大。因此s和可近似相等。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当电解质浓度很大时,或者表面吸附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
高分子物质,则滑动面外移时,s和的差别将增大,不能视为 相同的,如下图。
qE 6πrv
q——质点滑动面(切动面)上所带电荷; E——电场强度; v——电泳稳定速度。
Stokes定 律 粘滞阻力
对于球形质点,可以认为滑动面上的电荷q与扩散层中的电荷- q(设想集中在距表面K-1处)构成一个球面电容器,电势相当于两 球面之间的电势差,于是:
q q q 1 4πr 4π (r K ) 4πr (1 Kr )
按幂级数展开 e ( Z i e / kT )
Z i e ( Z i e / kT ) 2 1 ... kT 2!
n Z e Z en kT
当溶液很稀时, 很小,取前两项,代入式(2-34a),可得 2 2 i0 i (2-34b) i i0 i i 因为体系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的电荷数量相等,所以
带电荷也相反。 同理,若能克服静电斥力而吸附大量的同号离子(如表面活 性剂离子),则可使Stern层的s电势高于表面电势0。如下图所示:
s电势与表面电势0反号及s电势高于表面电势0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此外,对于同价的反离子,它们进入Stern层的能力取
决于它们的极化度和水化能力(对小离子而言),离子愈易极化, 则愈易在带电表面作用下产生诱导偶极矩而被吸附。同价离子的 极化度各不相同;负离子的极化度一般都比正离子的要大得多。 这就是同价离子对电势的影响会有差异以及水溶液表面带负电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Gouy-Chapman的扩散双电层模型在认识双电层 的结构与解释电动现象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也 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在高表面电势的情形。 如在0=300mv,溶液中1-1价电解质的浓度为 1×10-3mol/L时,按得出附近反离子的浓度高达 160mol/L!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关于双电层的内部结构,即电荷和电势分布,主要有两种模型。
(1)Gouy-Chapman 模型
扩散双电层模型及其电势分布
0——表面电势; ——电动电势,粒子与介质作反向运动时显示出来。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Gouy与Chapman作了以下假设:
(1)胶粒表面是无限大的平面,表面电荷均匀分布; (2)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为服从Boltzman分布的点电荷; (3)液相中的介电常数到处相同。
的表面更为常见的原因。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Stern的双电层模型考虑到离子大小并规定了表面最大吸附 位数,从而避免了Gouy-Chapman模型得出的反离子在表面附近 的不合理的高浓度;由于Stern模型区分了电性吸附与非电性吸 附,使Gouy-Chapman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电动现象也得到了较 合理的说明。因此,比起Gouy-Chapman模型来,Stern模型是前 进了一步,但是数学处理更为复杂,而且双电层的扩散部分完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Stern提出双电层可分为两部分:紧密层和扩散层。 紧密层(Stern层或吸附层):紧靠表面,离子由于
电性和非电性的吸引作用而强烈地吸附在表面上,连
同一部分溶剂分子一起,与表面牢固地结合。这些离 子称为特性吸附离子。这些特性吸附离子的电位中心 构成Stern层或吸附层,其厚度用 来表示。
(1) 电势与电泳速度的关系
对于球形质点,当K r 1时,即质点半径r比双电层厚度K-1小 得多的情形,Hukel认为一方面可以将质点看作是对电场没有扰动的 点电荷,另一方面,质点又大得足以应用Stokes公式。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在达到稳定的电泳速度时,质点所受的电场力应与粘滞阻力抵消:
电场 力
滑 动 面
0
1
3
2
电解质浓度对 s 和 电势的不同影响 (曲线123电解质浓度逐渐增大)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别要注意的是,当溶液中含有高价反离子或表面活性剂时,将发生强的 选择性吸附(特性吸附),由于吸附了大量的这些离子,从而使Stern层的电势
反号,即s的符号与0的符号相反, 电势的符号也与0相反,这时胶粒所
第三讲
胶体的性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3. 双电层理论
反离子?
胶粒表面带电时,因整个体系是电中性的,所以在液相中必有
与表面电荷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离子存在,这些离子称为反离子。
一方面受静电引力作用反离子有向胶粒表面靠近的趋势;
另一方面受分子热运动及扩散作用有在整个液体中均匀分布
的趋势。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2)Stern模型
Stern指出,Gouy-Chapman模型的问题在于点电荷的假 设。实际上,在溶液里,电荷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对于真实离子, Stern认为:
(1)由于离子有一定大小,限制了它们在表面的最大浓度
和离表面的最近距离; (2)真实离子与带电表面之间,除了静电作用之外,还有 非电性的吸引,如Vander Waals吸引力。由于这类吸引作用 与离子本性有关,所以又称为特性吸附作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扩散层:在Stern层之外,离子呈扩散分布,构成扩 散层。吸附层的厚度仅为一、两个分子厚(),在此层中 电势直线下降。扩散层中的电势完全按Gouy-Chapman理 论处理,电势呈曲线下降。滑动面可以认为在Stern层之 外,并深入到扩散层之中,其厚度用⊿来表示 。 Stern层(紧密层)与扩散层之间的电位差叫做 Stern电位,用s表示。
所以: x 0, 0,
A 0
于是平面扩散双电层的电势分布为
0e
Kx
(2-34i)
表明:扩散层内的电势 随离表面的距离x而指数下降。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若假设只有一对正负离子,价数均为2,代入
ni ni0 exp(Zie / kT )
n n0 exp(2e / kT ) n n0 exp(2e / kT )
非导体质点对外电场的影响(虚线表示K-1)
(a) Kr1 (b) Kr1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Henry从Hǚkel的推导出发,考虑了K r与质点电导的影响,得 到质点电泳速度的一般表达式:
E v F ( Kr, K ' ) 1.5
F ( Kr, K ' ) 1 2[ f1 ( Kr ) 1]
其中,
(1 K ' ) /(2 K ' ), K ' p / 0
式中p、0分别是质点与介质的电导率,f1(K r)则与K r及质点形状有关。
1/ 2
可见,当电解质浓度c或离子价数Z增大时,K-1减少,双电层变薄(压 缩双电层), 随x的下降变快,即电势随距离下降得更快,如下图: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按Gouy-Chapman的扩散双电层模型,电动现象 不难解释。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不同电荷的两相向相反方 向运动。由于相对运动的边界(滑动面)可能处于靠近 表面的液体内部某处,因此按计算出的 电势随电解 质的浓度与价数的升高而下降,这都与实验相符。
若只含有1∶1型电解质,则转化为:
2 n0 Z e K kT
2 2
1/ 2
由
0 e
Kx
知电势下降的大小由K的大小决定。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若用摩尔浓度c代替n0,则
K
1
kT 2n Z 2 e 2 0
1/ 2
kT 2 N A cZ 2 e 2
表明,同价离子对电势的影响也会有明显差别。电势还
可能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改变符号,甚至电势还可高于 表面电势。这些都是Gouy-Chapman理论无法解释的。
——扩散层内某点处的电势;
e——单位电荷; k——Boltzman常数 T——绝对温度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单位体积内的电荷密度为:
0 ini
故:
i i
ni ni 0 exp(Zi e / kT )
(2-34a)
Zi eni Zi eni0 exp(Zi e / kT )
全可以沿用Gouy-Chapman模型理论处理。因此,在定量处理电
动现象或胶体稳定性时,多数场合仍沿用Gouy-Chapman理论, 而是将0换成s而已。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4. 电势的计算与实验测量
电动电势是直接与电动现象有关的可测量的物理参数,只有 固液发生相对移动时才体现出来。因此,电势的大小与电泳和电 渗速度有关。
——介质的介电常数。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因为K r1,所以上式简化为:
q 4πr
得:
代入至
qE 6πrv
4πrE 6πrv
于是,
E v 1.5
……………………Hǚkel公式
这就是在K r1条件下质点电泳的Hǚ百度文库el公式。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Hǚkel公式只适合于K r1的极端情形,即假定了外电场 不因质点的存在而变形,这只有在质点与介质的电导完全相同 时才是如此。对于常见的非导体质点,则只能在K r1的极端 情形下才能达到。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假设溶液中只有一种对称型电解质,正负离子价数均为Zi,粒子的表面电位为 0 , 扩散层内某点处的电位为 ,根据Boltzmann分布定律,该处i离子的浓度为:
ni ni0 exp(Zie / kT )
式中:
(2-34)
ni——双电层内部单位体积溶液中i种离子的数目 (浓度); ni0——溶液内部(=0)单位体积溶液中i种离子的数目(浓度); Zi——离子价数;
所以,正负离子的
分布曲线如右图:
正负离子在双电层区域内的分布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在式(2-34g)中 于是
e K kT
2
2
n
i
i0
Zi
2
ni0 Z i e K kT
2 2
1/ 2
K 是一种重要的物理量,它的倒数具有长度单位,通常将K-1称 为双电层的厚度。相当于把双电层等效于平板电容器时的板距。
表面电势
?
两种作用的结果使反离子在胶粒表面区域的液相中形成一种平
衡分布,越靠近界面,反离子浓度越高,越远离界面浓度越低,到
某一距离时反离子与同号离子浓度相等。胶粒表面的电荷与周围介 质中的反离子就构成双电层(ELECTRIC DOUBLE LAYER)。 双电层理论:胶核的静电作用把溶液中的反离子吸附到其周围。 受胶核电位离子的静电引力和反离子热运动的扩散作用、溶液对反 离子的水化作用,反离子的浓度随与固体表面距离增加浓度逐渐减 少,分布符合Boltzmann分布。 胶粒表面与液体内部的电势差称为胶粒的表面电势。
2
2 0, 2 0 2 y z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d 2
于是,
2 dx
(2-34e)
将
e 2 2 ni0 Z i kT i
2 2
代入上式,得
d e 2 2 ni0Zi K 2 dx kT i
(2-34f)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式中,
e K kT
2
2
n
i
i0
Zi
2
(2-34g)
(2-34f)式变形为
d
2
dx
2
K 0
2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其通解为
A exp(Kx) A exp Kx
'
(2-34h)
欲求积分常数A和A’必须引入边界条件:
x , 0,代入(2-34h)得: Ae Kx
(和)
Z en
i
i0
0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于是式(2-34b)变为
e 2 ni0Zi kT i
2
(2-34c)
由Possion方程:
2 x
2
2 y
2
2 z
2
(2-34d)
式中ε为界电常数。
因为此处讨论的是平表面质 点, 只沿垂直于平表面的方向 变化(x坐标轴),在y和z方向 上不变,即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Stern双电层模型及其电势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到,s电势略高于电势。
在足够稀的溶液中,Stern层的厚度非常小(只有分子大小),
而扩散层厚度相当大。因此s和可近似相等。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当电解质浓度很大时,或者表面吸附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
高分子物质,则滑动面外移时,s和的差别将增大,不能视为 相同的,如下图。
qE 6πrv
q——质点滑动面(切动面)上所带电荷; E——电场强度; v——电泳稳定速度。
Stokes定 律 粘滞阻力
对于球形质点,可以认为滑动面上的电荷q与扩散层中的电荷- q(设想集中在距表面K-1处)构成一个球面电容器,电势相当于两 球面之间的电势差,于是:
q q q 1 4πr 4π (r K ) 4πr (1 Kr )
按幂级数展开 e ( Z i e / kT )
Z i e ( Z i e / kT ) 2 1 ... kT 2!
n Z e Z en kT
当溶液很稀时, 很小,取前两项,代入式(2-34a),可得 2 2 i0 i (2-34b) i i0 i i 因为体系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的电荷数量相等,所以
带电荷也相反。 同理,若能克服静电斥力而吸附大量的同号离子(如表面活 性剂离子),则可使Stern层的s电势高于表面电势0。如下图所示:
s电势与表面电势0反号及s电势高于表面电势0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此外,对于同价的反离子,它们进入Stern层的能力取
决于它们的极化度和水化能力(对小离子而言),离子愈易极化, 则愈易在带电表面作用下产生诱导偶极矩而被吸附。同价离子的 极化度各不相同;负离子的极化度一般都比正离子的要大得多。 这就是同价离子对电势的影响会有差异以及水溶液表面带负电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Gouy-Chapman的扩散双电层模型在认识双电层 的结构与解释电动现象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也 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在高表面电势的情形。 如在0=300mv,溶液中1-1价电解质的浓度为 1×10-3mol/L时,按得出附近反离子的浓度高达 160mol/L!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关于双电层的内部结构,即电荷和电势分布,主要有两种模型。
(1)Gouy-Chapman 模型
扩散双电层模型及其电势分布
0——表面电势; ——电动电势,粒子与介质作反向运动时显示出来。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Gouy与Chapman作了以下假设:
(1)胶粒表面是无限大的平面,表面电荷均匀分布; (2)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为服从Boltzman分布的点电荷; (3)液相中的介电常数到处相同。
的表面更为常见的原因。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Stern的双电层模型考虑到离子大小并规定了表面最大吸附 位数,从而避免了Gouy-Chapman模型得出的反离子在表面附近 的不合理的高浓度;由于Stern模型区分了电性吸附与非电性吸 附,使Gouy-Chapman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电动现象也得到了较 合理的说明。因此,比起Gouy-Chapman模型来,Stern模型是前 进了一步,但是数学处理更为复杂,而且双电层的扩散部分完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Stern提出双电层可分为两部分:紧密层和扩散层。 紧密层(Stern层或吸附层):紧靠表面,离子由于
电性和非电性的吸引作用而强烈地吸附在表面上,连
同一部分溶剂分子一起,与表面牢固地结合。这些离 子称为特性吸附离子。这些特性吸附离子的电位中心 构成Stern层或吸附层,其厚度用 来表示。
(1) 电势与电泳速度的关系
对于球形质点,当K r 1时,即质点半径r比双电层厚度K-1小 得多的情形,Hukel认为一方面可以将质点看作是对电场没有扰动的 点电荷,另一方面,质点又大得足以应用Stokes公式。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在达到稳定的电泳速度时,质点所受的电场力应与粘滞阻力抵消:
电场 力
滑 动 面
0
1
3
2
电解质浓度对 s 和 电势的不同影响 (曲线123电解质浓度逐渐增大)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别要注意的是,当溶液中含有高价反离子或表面活性剂时,将发生强的 选择性吸附(特性吸附),由于吸附了大量的这些离子,从而使Stern层的电势
反号,即s的符号与0的符号相反, 电势的符号也与0相反,这时胶粒所
第三讲
胶体的性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3. 双电层理论
反离子?
胶粒表面带电时,因整个体系是电中性的,所以在液相中必有
与表面电荷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离子存在,这些离子称为反离子。
一方面受静电引力作用反离子有向胶粒表面靠近的趋势;
另一方面受分子热运动及扩散作用有在整个液体中均匀分布
的趋势。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2)Stern模型
Stern指出,Gouy-Chapman模型的问题在于点电荷的假 设。实际上,在溶液里,电荷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对于真实离子, Stern认为:
(1)由于离子有一定大小,限制了它们在表面的最大浓度
和离表面的最近距离; (2)真实离子与带电表面之间,除了静电作用之外,还有 非电性的吸引,如Vander Waals吸引力。由于这类吸引作用 与离子本性有关,所以又称为特性吸附作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扩散层:在Stern层之外,离子呈扩散分布,构成扩 散层。吸附层的厚度仅为一、两个分子厚(),在此层中 电势直线下降。扩散层中的电势完全按Gouy-Chapman理 论处理,电势呈曲线下降。滑动面可以认为在Stern层之 外,并深入到扩散层之中,其厚度用⊿来表示 。 Stern层(紧密层)与扩散层之间的电位差叫做 Stern电位,用s表示。
所以: x 0, 0,
A 0
于是平面扩散双电层的电势分布为
0e
Kx
(2-34i)
表明:扩散层内的电势 随离表面的距离x而指数下降。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若假设只有一对正负离子,价数均为2,代入
ni ni0 exp(Zie / kT )
n n0 exp(2e / kT ) n n0 exp(2e / kT )
非导体质点对外电场的影响(虚线表示K-1)
(a) Kr1 (b) Kr1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Henry从Hǚkel的推导出发,考虑了K r与质点电导的影响,得 到质点电泳速度的一般表达式:
E v F ( Kr, K ' ) 1.5
F ( Kr, K ' ) 1 2[ f1 ( Kr ) 1]
其中,
(1 K ' ) /(2 K ' ), K ' p / 0
式中p、0分别是质点与介质的电导率,f1(K r)则与K r及质点形状有关。
1/ 2
可见,当电解质浓度c或离子价数Z增大时,K-1减少,双电层变薄(压 缩双电层), 随x的下降变快,即电势随距离下降得更快,如下图: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按Gouy-Chapman的扩散双电层模型,电动现象 不难解释。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不同电荷的两相向相反方 向运动。由于相对运动的边界(滑动面)可能处于靠近 表面的液体内部某处,因此按计算出的 电势随电解 质的浓度与价数的升高而下降,这都与实验相符。
若只含有1∶1型电解质,则转化为:
2 n0 Z e K kT
2 2
1/ 2
由
0 e
Kx
知电势下降的大小由K的大小决定。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若用摩尔浓度c代替n0,则
K
1
kT 2n Z 2 e 2 0
1/ 2
kT 2 N A cZ 2 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