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常规检查详细版
尿常规12项分析,轻松读懂的技巧在这里!
尿常规12项分析,轻松读懂的技巧在这里!尿常规检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项医学检测,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状况,有效预防和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尿常规检查中包含了12项分析,但对于许多人来说,检查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可能让人感到困惑。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轻松易懂的方式向您介绍尿常规12项分析,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一、尿液的基本组成及功能1. 尿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尿液是人体排泄的液体废物,由肾脏过滤血液产生。
它主要由水、尿素、肌酐、尿酸、电解质(如钠、钾、氯等),以及其他代谢产物和小量有机物组成。
尿液的主要作用是排出体内过剩的水分、电解质、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从而维持水分、电解质平衡,保证血液的正常成分和酸碱度,并有助于调节血压。
2. 尿液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尿液在我们身体健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尿液帮助我们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防止它们在体内积累,从而减少对器官的损伤。
其次,尿液通过调节水分、电解质平衡,保持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和生理活动。
此外,尿液检查还可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的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尿路感染、结石等,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尿液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二、尿常规检查的意义1. 尿常规检查在疾病预防与诊断中的应用尿常规检查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诊断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
通过对尿液中的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医生可以初步了解肾脏、泌尿系统以及全身代谢状况。
尿常规检查对于诊断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结石等)、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如血友病等)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尿常规检查还可以用于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监测和药物疗效评估。
2. 尿常规检查对于特定人群的意义(如糖尿病患者)对于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尿常规检查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尿液检查报告单怎么看结果
尿液检查报告单怎么看结果尿液检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
尿液检查报告单是医生根据尿液检查结果填写的一份报告,它记录了尿液检查的各项指标及其对应的参考范围,对于患者来说,正确理解尿液检查报告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尿液检查报告单怎么看结果。
首先,我们要了解尿液检查报告单上都有哪些指标。
一般来说,尿液检查报告单会包括尿比重、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尿胆原、尿酸碱度、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体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情况。
其次,我们要了解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是什么。
一般来说,尿比重的正常范围是1.015-1.025,尿蛋白的正常范围是阴性或微量,尿糖的正常范围是阴性,尿酮体的正常范围是阴性,尿胆红素和尿胆原的正常范围是阴性,尿酸碱度的正常范围是5.0-7.0,尿红细胞和尿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0-5个/HP。
接着,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尿液检查报告单来对照这些指标的结果。
比如,如果尿比重高于1.025,可能意味着机体脱水或者糖尿病;如果尿蛋白呈阳性,可能意味着肾脏疾病或高血压;如果尿糖呈阳性,可能意味着糖尿病;如果尿酮体呈阳性,可能意味着饥饿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尿胆红素或尿胆原呈阳性,可能意味着肝脏疾病;如果尿酸碱度异常,可能意味着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如果尿红细胞或尿白细胞异常,可能意味着泌尿系统感染或肾脏疾病。
最后,我们要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发现尿液检查报告单上有异常指标,应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同时,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尿液检查结果。
综上所述,正确理解尿液检查报告单对于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对比自己的检查结果和正常范围,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尿液检查,做好自身的健康管理。
尿十一项全解读
尿十一项全解读尿液检查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体检手段,可以提供大量有关健康状况的信息。
尿液中包含了人体代谢产物、激素、药物等的排泄物,通过检查尿液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医生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常见的尿液检查项目进行全面解读。
1. 尿量:尿液排出量是反映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液排出量应该稳定,不过多也不过少。
2. 酸碱度:尿液的酸碱度可以反映身体酸碱平衡的状态。
正常的尿液pH值应在5.5-7之间。
过高的酸碱度可能表示肾功能出现问题。
3. 比重:尿液比重是衡量尿液浓缩程度的指标。
正常尿液比重应该在1.003-1.030之间。
过低的比重可能意味着肾脏功能减退或多饮水,而过高的比重可能是脱水的表现。
4. 蛋白质:尿液中的蛋白质通常是极少量的,正常范围在10-20mg/dL。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表示肾脏出现问题,如肾小球肾炎等。
5. 葡萄糖:正常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可能提示糖尿病。
6. 酮体:正常尿液中是不应该有酮体存在的。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酮体,可能是糖尿病、饮食不当或缺乏碳水化合物等原因引起的。
7. 亚硝酸盐:尿液中亚硝酸盐的检测可以用来确定是否存在尿路感染。
阳性结果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迹象。
8. 白细胞:尿液中的白细胞通常很少,如果检测到白细胞可能提示尿路感染或其他炎症反应。
9. 红细胞: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也应该很少,如果检测到红细胞过多可能是膀胱、肾脏或尿道出血的征象。
10. 结晶体:尿液中的结晶体通常是无害的,但过多的结晶体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或代谢问题。
11. 细菌和真菌:正常尿液中应该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如果检测到这些微生物可能表示尿路感染。
通过对这些尿液检查项目的详细解读,医生可以确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风险。
尿液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许多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和尿路感染等,从而有助于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进行尿液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收集新鲜尿液:最好是收集清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因为此时的尿液更容易显示出问题。
临床生化检查之尿液分析
临床生化检查之尿液分析尿液分析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临床生化检查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生化指标的测定,可以提供关于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
本文将介绍尿液分析的原理、常见的测定项目以及其临床应用。
一、尿液分析的原理尿液是由肾脏经过滤、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形成的生理液体,其中含有多种物质。
尿液分析的原理就是通过对尿液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测定,了解机体的代谢情况、肾脏功能以及其他系统的状况。
二、尿液常见的测定项目1. 尿量:通过对尿液总量的测定,可以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正常人的尿量一般在1500-2000ml/24h之间。
2. 尿比重:尿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尿液的质量与等量水的质量之比,反映了尿液的浓缩程度。
正常尿液比重一般在1.010-1.025之间。
3. 尿pH值:尿液的酸碱度与机体的代谢状态和饮食习惯有关。
正常尿液的pH一般在4.6-8.0之间。
4. 尿蛋白: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用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
尿蛋白的正常范围在10-20mg/dL。
5. 尿糖: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了解机体的糖代谢状态,如糖尿病等。
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应含有糖。
6. 尿潜血:尿液中的潜血表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情况。
阳性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7. 尿酮体:尿液中的酮体检测是判断机体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8. 尿白细胞:尿液中的白细胞检测可以帮助诊断泌尿系统的感染、炎症等疾病。
9. 尿液沉渣镜检:尿液沉渣镜检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结晶、细菌等来判断泌尿系统疾病。
三、尿液分析的临床应用1. 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通过测定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初步判断糖尿病的存在。
同时,尿液中的酮体检测也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2.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尿液分析可以帮助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等。
通过检测尿蛋白、尿白细胞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和炎症程度。
3. 药物代谢与中毒的监测:一些药物和毒物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液分析可以监测药物代谢和中毒情况,如抗生素、镇静剂等。
尿常规十二项解读
尿常规十二项解读尿常规是指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多项指标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一般情况下,尿常规检查会包括以下十二项指标: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和上皮细胞。
以下是对尿常规十二项指标的解读:1. 尿液颜色: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颜色应为淡黄色或琥珀色,这是因为尿液中的尿红素的存在。
如果尿液呈现深黄或浓茶色,可能是脱水或肾功能受损的迹象。
2. 透明度:正常尿液应该是透明的,如果尿液呈现浑浊或混浊的状态,可能是尿液中有过多的细菌、红细胞或白细胞。
3. 比重:尿液的比重是衡量尿液稀浓度的指标,正常尿液的比重应该在1.003-1.035之间。
如果尿液比重过高,可能是脱水或肾功能异常的表现。
4. 酸碱度:尿液的酸碱度是衡量尿液酸碱性的指标,正常尿液的酸碱度应该在5.0-8.0之间。
如果酸碱度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是尿路感染或酸碱平衡失调的迹象。
5. 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该很低,通常在0-8毫克/分升之间。
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是肾功能异常、尿路感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现。
6. 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不应该含有糖。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糖,可能是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的迹象。
7. 胆红素: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有胆红素。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胆红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或胆道堵塞的迹象。
8. 尿胆原:正常尿液中的尿胆原含量很低。
如果尿液中的尿胆原含量升高,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病的表现。
9. 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亚硝酸盐。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亚硝酸盐,可能是细菌感染的迹象,尤其是尿路感染。
10. 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很低。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过多的白细胞,可能是尿路感染或其他炎症性疾病的表现。
11. 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很低。
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过多的红细胞,可能是尿路感染、肾炎或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的迹象。
正常的尿检报告
正常的尿检报告简介尿检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式,通过分析尿液内含有的化学物质和细胞成分,可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正常的尿检报告所包含的项目及其正常范围。
项目解析尿液外观•颜色:正常尿液的颜色通常为黄色或琥珀色,这是由于尿液中存在的胆红素和尿色素的影响。
其他颜色,如浅黄色或淡黄色,也属于正常范围。
•透明度:正常尿液应该是透明的,不应该有任何混浊的情况。
如果尿液出现混浊,可能是由于细菌、红细胞或白细胞等物质的存在。
尿液化学分析•pH值:正常尿液的pH值通常在5.0到8.0之间。
pH值是指尿液的酸碱性,酸性通常与饮食相关,碱性可能与尿路感染有关。
•蛋白质: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低,通常正常人的尿液蛋白质浓度很低,甚至不可检测到。
•糖:正常尿液中不应该有糖的存在。
如果检测到糖,可能是由于糖尿病等疾病引起。
•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有酮体的存在。
如果检测到酮体,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或糖尿病等原因。
•胆红素:正常尿液中不应该有胆红素的存在。
检测到胆红素可能提示肝脏或胆囊问题。
•亚硝酸盐:正常尿液中不应该有亚硝酸盐的存在。
亚硝酸盐的检测结果可能提示尿路感染。
•白细胞酯酶:正常尿液中不应该有白细胞酯酶的存在。
白细胞酯酶的检测结果可能提示尿路感染。
尿液细胞学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来评估泌尿系统的疾病情况。
•红细胞:正常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非常少,通常每个高倍视野内不应超过5个红细胞。
•白细胞:正常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也很少,通常每个高倍视野内不应超过5个白细胞。
•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少量的上皮细胞存在,但数量不应过多。
•细菌:正常尿液中不应该有细菌的存在。
如果检测到细菌,可能是尿路感染的征兆。
结论正常的尿检报告应该包含了上述项目的检测结果,并且这些结果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尿检是一种方便、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对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许多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尿液常规》PPT课件
❖ 溶血性黄疸
检测原理
亚硝酸盐NIT
❖ 正常人尿液存在硝酸盐,是机体的代谢产物,肠 杆菌科细菌能将硝酸盐复原为亚硝酸盐, 尿路 感染多为肠杆菌科细菌引起, 可呈阳性反响, 变形杆菌有时呈弱阳性
❖ 粪链球菌,淋球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呈阴 性
❖ 细菌感染量少,尿液量多时可呈假阴性
❖ 假阳性: 高比重尿,Vc
Vc对尿液检测的影响
❖ URO,GLU,BIL,NIT:假阴性或弱阳性 ❖ KET:假阳性 ❖ pH: 降低 ❖ SG:增高 ❖ WBC,PRO:受干扰少,可使检测值偏低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
RBC WBC 上皮细胞 管型 结晶
尿内常见的各种细胞
尿内各种管型和类似管型的物体
显微镜下酸性尿中的结晶
❖ 非肾性蛋白尿 ❖ 又称偶然性蛋白尿或假性蛋白尿 ❖ 由于尿内混有大量血, 脓, 粘液等成分而导致蛋
白定性试验阳性 ❖ 一般并不伴有肾脏本身的损害, 经治疗后很快
恢复 ❖ 肾脏以下泌尿器官炎症所产生: 膀胱炎,尿道炎
等
病理性蛋白尿
❖ 组织性蛋白尿: 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 产生的蛋白质和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质,以及由 于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称组 织性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要成分.
❖ 尿蛋白定性及定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尿蛋白质
❖ 正常人尿中蛋白质含量极少,每天尿中排出的 蛋白质不超过100mg。
❖ 定性反响:阴性 ❖ 尿蛋白定性反响阳性即为蛋白尿 ❖ 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增
强,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或异常蛋白排 泄增加的原因
原理
❖ 正常情况下 ❖ 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
化验室尿液检测报告
化验室尿液检测报告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选择我们的实验室进行尿液检测。
经过仔细分析和测量,以下是您的尿液检测报告结果:尿液样本编号:[编号]检测日期:[日期]1. 外观:根据我们的观察,尿液样本的外观为 [外观描述]。
2. pH值:尿液的pH值为 [pH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3. 比重:尿液的比重为 [比重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4. 蛋白质:尿液中的蛋白质水平为 [蛋白质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5. 葡萄糖:尿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为 [葡萄糖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6. 酮体:尿液中的酮体水平为 [酮体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7. 亚硝酸盐:尿液中的亚硝酸盐水平为 [亚硝酸盐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8. 尿胆原:尿液中的尿胆原水平为 [尿胆原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9. 白细胞:尿液中的白细胞水平为 [白细胞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10. 红细胞:尿液中的红细胞水平为 [红细胞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11. 上皮细胞:尿液中的上皮细胞数量为 [上皮细胞值]。
正常范围是 [正常范围]。
12. 结晶:尿液中的结晶类型为 [结晶类型],数量为 [结晶数量]。
根据您的尿液检测结果,我们的专业分析师得出以下结论:[根据检测结果作出的结论]请注意,这个报告仅供参考,并不能作为诊断或治疗的依据。
如果您对结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咨询相关医疗专业人员。
再次感谢您选择我们的实验室进行尿液检测。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我们。
祝您健康愉快!此致[实验室名称]。
史上最全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分析及注意事项
史上最全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分析及注意事项尿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人工镜检来进行分析检测的。
尿常规对于泌尿系统以及糖尿病的筛查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供应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依据。
尿常规检查一般会检查以下11个项目:1、尿白细胞(U-LEU)2、尿酮体(U-Ket)3、尿亚硝酸盐(NIT)4、尿胆原(URO或UBG)5、尿胆红素(U-BIL)6、尿蛋白(R-PRO)7、葡萄糖(U-Glu)8、尿比重(SG)9、尿酸碱度(U-pH)10、隐血(U-BLO)11、维生素C尿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人工镜检来进行分析检测的。
尿常规正常值尿常规检查结果通过检测尿液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尿隐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胞(RBC)、尿亚硝酸盐(NIT)、尿液颜色(GOL)等指标,来判断尿液是否正常,人体是否存在健康隐患。
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值和异常风险参考如下:参考项目正常值范围异常风险酸碱度(pH)4.6-8.0(平均值6.0)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尿比重(SG ) 1.015-1.025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URO ) <16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BLO )阴性(-)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 ) 阴性(-),<5个/HP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 阴性或仅有微量 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尿糖(GLU )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胆红素(BIL ) 阴性(-)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酮体(KET )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尿红细胞(RBC )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尿亚硝酸盐(NIT )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膀肮炎、肾盂肾炎等尿液颜色(GOL )浅黄色至深黄色 黄绿色、尿混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1、尿酸碱度(pH):指尿液的酸碱度的值。
科普知识——教你看懂尿常规
科普知识——教你看懂尿常规尿常规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的各种物质,包括细菌、蛋白质、白细胞等,用于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尿常规检查的常见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尿液检查。
1.尿液外观尿液外观是尿常规检查中最简单直观的指标之一,可以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清澈度、气味等来初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尿液颜色:正常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或无色透明的,如果尿液呈现深黄色、褐色或红色,可能表示患者患有肝病、肾病、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疾病。
尿液清澈度:正常尿液应该是清澈透明的,如果尿液混浊或有沉淀物,可能表示患者患有尿路感染、结石、蛋白尿等疾病。
尿液气味:正常尿液气味应该是淡淡的氨味,如果尿液有刺鼻气味或异味,可能表示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等疾病。
2.尿液pH值尿液pH值是指尿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指标,通常在尿常规检查中测量。
正常尿液的pH值范围为4.6-8.0,通常为酸性或微酸性。
如果尿液pH值过高或过低,可能表示患者患有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等疾病,也可能与饮食、药物等有关。
3.尿比重尿比重是尿液中溶解物质与水的比例,是衡量尿液浓缩程度的指标。
正常尿液比重范围为1.010-1.025,如果尿比重过高或过低,可能表示患者患有肾脏疾病、糖尿病、脱水等疾病。
4.尿蛋白尿蛋白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正常情况下应该很少或不含有蛋白质。
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可能表示患者肾脏损伤或疾病。
常见的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等。
尿蛋白检测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电泳、尿蛋白定量测定等方法进行。
如果尿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肾脏功能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5.尿糖尿糖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糖分。
如果尿液中出现糖分,则可能表示患者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尿糖检测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尿糖试纸测定等方法进行。
如果尿糖检测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尿常规检查单解读
尿常规检查单解读尿常规检查单是临床检查中常见且重要的项目,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脏、泌尿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对尿常规检查单的详细解读:一、基本指标解读1、尿液颜色与透明度●颜色: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或无色透明。
深色可能暗示脱水,而异常的颜色可能与某些药物、食物或疾病有关。
●透明度:正常尿液应清澈透明。
浑浊可能是由于蛋白质、细菌、红细胞或其他物质存在,可能提示感染或结晶形成。
2、尿液pH值●正常范围:4.6-8.0(也有说法认为正常范围在5.0-7.0或5.0-9.0),平均值约为6.0。
●解读:尿液的酸碱度。
pH值过低表示尿液偏酸,可能与饮食、代谢问题或呼吸性酸中毒有关;pH值过高表示尿液偏碱,可能与特殊细菌感染或饮食有关。
3、尿液比重●正常范围:1.003-1.030(也有说法认为正常范围在1.002-1.03或1.010-1.030)。
●解读:反映尿液的稀浓程度。
比重过低可能与饮水较多、尿液稀释有关;比重过高可能与饮水较少、尿液浓缩或肾功能问题有关。
4、尿蛋白●正常情况:阴性。
●解读: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应该很少。
蛋白尿可能是肾功能问题、炎症或其他肾脏疾病的迹象。
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
另外,发热、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妊娠期也可能偶然出现尿蛋白。
5、尿糖●正常情况:阴性或小于2.8mmol/L(定量试验)。
●解读:正常尿液中通常不含糖。
糖尿病患者可能在尿液中检测到糖。
注意,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
6、白细胞●正常范围:男性每高倍视野低于5个,女性每高倍视野低于10个(也有说法认为男性低于3个/μL,女性低于5个/μL)。
●解读:白细胞计数高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迹象。
7、红细胞●正常范围:每高倍视野小于3个(也有说法认为男性0个/高倍视野,女性0-2个/高倍视野)。
●解读:红细胞升高说明有血尿,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脏肿瘤等引起。
尿常规各项指标解读
尿量(Vol)检查尿液量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小时)排尿O.8~2.0升。
但饮水量、运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一昼夜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400毫升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内完全无尿为尿闭,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为夜尿量增多尿色(Col)检查尿液颜色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常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几乎无色;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见桔黄色或深黄色,即胆红紊尿,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紊B、呋喃类药物亦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别;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外观呈红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乳向色。
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透明度(Clr)检查尿透析透明度新鲜尿清澈透明无沉淀。
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絮状沉淀.尤其女性尿尿液排出时即混浊,往往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显微镜检查予以鉴别,少数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盐等析出,亦使尿混浊,则无临床意义比重(SG)检查尿液的比重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波动,因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1.005~1.030.24小时混合尿比重增高时,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
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
24小时混合尿比重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
测定任意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糖时,比重≥1.025,表示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示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如固定在l.010左右,称等张尿.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降低所致酸碱反应(pH)检查尿液的酸碱反应正常新鲜尿多为弱酸性,pH6.O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常波动在5.O~8.O之间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解旺盛时,特别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强呈强酸性,pH下降,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亦呈酸性。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基础检验之一,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方式,可以初步反映泌尿系统病变,也可以间接反映全身代谢及循环等系统的功能状态。
但面对尿常规化验单上的各项数据,很多患者都难以看懂。
因此,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十分重要。
一、了解尿常规1.什么是尿常规尿液是由人体肾脏所生成,然后通过尿路排出体外的一种液体,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可以起到调节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而尿常规则是通过收集被检者的尿液样本,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估患者的泌尿系统健康情况的一种检验方式。
根据患者的检验数据和结果的不同,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出被检者的肾脏功能、尿路感染、糖尿病、肝胆疾病以及血液等方面的信息,是目前医学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尿液样本的采集为了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本必须新鲜:为了避免因酸碱度的变化而影响到尿液中的部分成分,例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是皱缩变形等,必须保证尿液样本的新鲜。
通常需要1小时内送检,2小时内完成检查。
(2)避免混入其他液体:女性在采集尿液样本时应当避开经期,且提前清洗外阴,以防白带和血液等混入尿液,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而男性在采集尿液样本时应当注意,避免混入前列腺液。
(3)采集尿液:通常按照排尿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以及后段。
由于前段和后段的尿液容易被污染,影响检验结果。
因此,在进行尿常规检验时通常需要采集被检者的中段尿。
中段尿就是在排尿时,先排掉一段,让前段的尿液将尿道冲洗干净后,留取中间一段,后段尿液也不得排入,防止尿液样本被污染。
通常采集的尿液应当不少于10毫升,至少应当达到尿杯一半的量。
二、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1.尿常规化验单的组成尿常规的检验报告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尿液颜色和浊度,颜色深浅因人而异,尤其与饮食、药物使用等有关。
如果尿液颜色非常深,说明可能存在脱水、药物副作用;如果尿液是红色,比较清晰的则可能是药物因素造成的,是浑浊的,则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引起。
知识科普:尿常规检查结果,你也可以自己看懂
知识科普:尿常规检查结果,你也可以自己看懂尿常规检测是一种简单,经济,迅速的初筛方法,作为三大常规之一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尿常规检测可以测量尿液中的多种物质,包括葡萄糖、蛋白质、酮体等。
其中,葡萄糖是最常见的检测指标之一。
如果尿液中存在葡萄糖,就可能表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无法将葡萄糖转化成能量,从而导致高血糖。
因此,尿常规检测可作为糖尿病的初筛方法,帮助识别高危人群。
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尿液分析结果的各个方面,以及患者如何理解这些结果。
解读尿液分析结果:尿液分析通常包括检查患者尿液样本的几个参数,包括颜色、pH值、比重、蛋白质、葡萄糖、酮类、胆红素、亚硝酸盐、这些参数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提供有关患者健康的有价值的信息,异常结果可能表明存在潜在的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
1.颜色:尿液颜色是尿常规检查化验单中最基本的项目之一。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或透明的。
如果尿液颜色过于深黄或者呈现其他颜色,那么这可能是因为病人身体内存在某些问题。
例如,深黄色的尿液可能是因为病人脱水,或者因为病人摄入了过多的维生素B。
如果尿液呈现红色或棕色,那么这可能是因为病人患有肾结石、肾炎、膀胱炎等疾病。
2.PH值:PH值是指尿液的酸碱度。
正常人的尿pH值在4.5到8之间,如果病人的尿液PH值偏低,那么这可能是因为病人患有代谢性酸中毒、肾脏功能不全等疾病,如痛风或肾结石。
如果病人的尿液PH值偏高,那么这可能是因为病人摄入了过多的碱性物质、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
3.比重:尿液比重是指尿液与水的比重。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比重应该在1.010到1.030之间。
如果病人的尿液比重过高,那么这可能是因为病人脱水、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如果病人的尿液比重过低,那么这可能是因为病人摄入了过多的水分、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4.蛋白质: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很低,正常情况下,尿蛋白质排泄量应该小于150mg/24h。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可能是因为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等原因导致的。
医院生化、血常规、尿常规、检验报告单[共3页]
生化检查报告单样例展示
这是一份生化检查报告的样本。报告包含各项生 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以及参考范围和单位信息。 报告单清晰明了,易于医生和患者理解。每项指 标都有详细的指标名称和数值表示,帮助医生准 确判断患者的生理状况。
血常规检查报告单样例展示
这是一个血常规检查报告单的样例展示页面。报 告单包含了完整的血常规检查项目结果,并根据 标准参考范围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标注和说明。用 户可以在这里查看自己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并了解 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
检验报告单的第二页包含了更多的检查项目与指 标。此页列出了血常规和尿常规的具体检查内容 ,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尿蛋 白等指标。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检查如凝血功能、 心功能、肝肾功能的相关指标。
这些数据综合反映了患者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有 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诊 治方案。
3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分析结果,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 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
4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生化指标,及时监测病情 变化,调整治疗措施。
血常规检查结果诊断建议
细致分析
医生将仔细解读血常规检查结果 ,注意各项指标的异常情况,以确 定可能的原因和疾病倾向。
医患沟通
医生会与患者充分沟通检查结果 ,解释异常指标的含义,听取患者 的症状反馈,共同制定适当的诊 疗方案。
生活方式不健康
长期酗酒、抽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 害肝肾功能,引起生化指标失衡。
血常规检查异常原因分析
白细胞异常
白细胞数量增高可能由于感 染、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 减少则可能是由于骨髓功能 障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 。
红细胞指标异常
红细胞减少可能是由于贫血 、出血或骨髓功能减退导致 。红细胞升高则可能是由于 脱水或红细胞生成过剩引起 的。
《尿液常规检查》PPT课件
(3)底层移形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 细胞统称为小圆上皮细胞)
形态form:体积较小,形态较圆。底层 上皮细胞核相对较小,而整个胞体比 肾小管上皮细胞大 。
3.肾小管上皮细胞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来源souce:来自肾小管
形态form:形态往往不规则,常为多边形,故又 称为多边形细胞,与白细胞相似,较白细胞略 大(大1/3左右),有一个大而明显的核和一 些不规则的颗粒,胞质中有小空泡、颗粒或脂 肪小滴。
意义significance: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早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示预后不良
(五)脂肪管型fatty casts
含大小不等折光性强的脂肪滴,为肾 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后的破碎物。
脓细胞pus cell:炎症时白细胞发生变异或 已死亡,其外形变得不规则,结构不清,
称为脓细胞,其往往成团分布。
临床意义clinic significance: 白细胞增加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炎症、
结核、结石,以及膀胱、尿道恶性肿瘤、 肾小球肾炎白细胞可轻度增加。
临床意义clinic significance:
意义:粗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
细颗粒管型——慢性肾炎、急性 肾炎后期。
(四)肾功能不全管型renal failure casts
形状sharp:宽达50um以上,是一般管型的 2~6倍,又称宽幅管型白(broad cast)。 宽而长,不规则,易折断。
来源source:损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碎屑在 内经宽大的集合管内凝聚而成。
100ml尿液中含有0.1ml以下的血液, 肉眼看不见,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 发现,称显微镜血尿。
Microscopic hematuria: Excretion of urine containing blood, which
尿液常规检查详细版ppt课件
尿中出现过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尿。常见于某些急性间质性肾 炎患者、药物所致变态反应、泌尿系统非特异性炎症。
上皮细胞
1、肾小管上皮细胞
来自肾小管,形态与白细胞相似,单较中性粒细胞大1.5倍,一 般不超过15ul,含有一个较大的圆形细胞核,核膜很厚。易变形, 呈不规则钝角,常为多边形。
KET 肽,苯,丙酮,羟喹啉,L-多巴代 β-羟丁酸与丙酮不能检出,试纸条受潮,陈
谢产物,羟甲丙脯酸,甲基多巴
旧尿
BIL 吩噻嗪类或吩嗪类药物
VIT C>500mg/L,亚硝酸盐,大量氯丙嗪, 盐酸苯偶氮吡啶,光照
URO 胆色素原,吲哚,吩嗪类,维生素K,亚硝酸盐,光照,重氮药物,对氨基水杨酸 磺胺类药物
肾小球性血尿
红细胞来源于肾小球,可以表现 为持续镜下或血尿,也可表现为 间断血尿。
非肾小球性血尿
红细胞主要来源于肾小球以下部 位或泌尿道毛细血管破裂。
尿中红细胞数量增多,形态以异 常为主(常>80%),伴有肾小管 上皮细胞和(或)管型出现,常 伴有尿蛋白质增多。
尿中红细胞数量增加,形态以正 常为主,尿蛋白质不增多或增多 不明显,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 (或)管型出现。
吞噬细胞
约为白细胞的2-3倍。 小吞噬细胞来自于中性 粒细胞吞噬细菌等微小 物体后; 大吞噬细胞来自于单核 细胞又称为巨噬细胞, 边缘不整,胞核呈肾形 或类圆形,结构细致, 稍偏位;胞质丰富,可 吞入红细胞、白细胞碎 片、脂肪滴等。
尿中吞噬细胞可见于泌尿系统急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 等,切常伴有白细胞增多,伴有脓细胞和细菌。
尿检用的方法学
尿检用的方法学尿液检查是医学实验室中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对于泌尿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多种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尿检的方法学涵盖了从样本采集、处理到具体分析的各个环节,本文将对尿检的常用方法学进行详细介绍。
一、尿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采集时机:尿液样本可根据需要分为随机尿、晨尿、定时尿等。
晨尿因浓缩程度较高,常用于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定时尿则用于研究尿液成分的排泄规律。
采集容器:应使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容器收集尿液,避免容器对尿液成分的影响。
尿液保存:尿液采集后应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成分改变。
若无法立即送检,应冷藏保存并尽快处理。
二、尿液物理学检查尿量:尿量的多少与饮水量、排汗量等因素有关,可反映机体的水盐代谢状况。
颜色与透明度:正常尿液呈淡黄色至琥珀色,清晰透明。
尿液颜色的改变可提示不同疾病。
气味:正常尿液具有特殊微弱气味,气味异常可能与尿路感染、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三、尿液化学检查酸碱度(pH值):尿液pH值受饮食、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可反映肾脏的酸碱平衡调节功能。
比重:尿液比重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对鉴别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少尿有重要价值。
尿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可初步判断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定量试验则可准确测定尿蛋白浓度,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尿糖:尿糖检查可反映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线索。
尿酮体:尿酮体检查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两者均为胆汁代谢的产物,其异常可提示肝胆系统疾病。
四、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尿液中红细胞的增多可提示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等疾病。
白细胞:尿液中白细胞的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上皮细胞:尿液中上皮细胞的类型和数量可反映泌尿系统的不同部位和状况。
管型:尿液中管型的出现可提示肾脏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结晶:尿液中结晶的类型和数量可为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提供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管型和类管型相似物
粘液丝
纤维
管型
透明管型 红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 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 脂肪管型 宽大管型 细菌管型
组成部分
少量氯化物 管型基质+红细胞 管型基质+白细胞 管型基质+变性细胞分解产物 由细颗粒管型演化而来 管型基质+脂肪滴 颗粒管型、蜡样管型演变而来 管型基质+细菌
临床意义
健康人偶见,肾实质性病变时增多 急性肾小其病变,肾小球出血 肾脏感染性疾病或免疫性反应 肾小管坏死 肾实质性病变伴有肾单位瘀滞 肾单位长期阻塞,肾小管有严重病变, 预后差 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 急性肾衰多尿期,慢性肾衰出现提示预 后不良 肾脏有细菌感染,肾脓毒性疾病
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膀胱炎 时可成片脱落。 中层移行上皮细胞: 此类细胞多来自肾盂, 也称为肾盂上皮细胞,有时亦可来自输尿管及 膀胱颈部。在上述部位有炎症时,可成片出现。 底层移形上皮细胞: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炎症 或肿瘤,病变部位较深。
3 鳞状上皮细胞 来自于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 层。为尿中最大的上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多边多角,边缘常 卷曲,胞核很小,圆形或卵圆形,有时可有多个核。又称扁平 上皮细胞。
含淋巴细胞标本,胰蛋白酶抑制剂,草酸盐, VIT C,葡萄糖,四环素浓度高 甲醛,VIT C>1000mg/L,亚硝酸盐,高尿比 密,陈旧尿
不离心直接镜检法
新鲜尿液混匀后直接充入特制有形成分定量 计数板内,显微镜观察、计数 一定范围内细 胞、管型等数量,然后换算为1ul尿中该成分 的量。
离心镜检法
上皮细胞
1、肾小管上皮细胞
来自肾小管,形态与白细胞相似,单较中性粒细胞大1.5倍,一 般不超过15ul,含有一个较大的圆形细胞核,核膜很厚。易变形, 呈不规则钝角,常为多边形。
正常人尿中无此类细胞。 当明显增多时表示肾小管病变,以急性肾小球 肾炎最为多见。当大量或成堆出现时,表示肾 小管有坏死性病变。肾移植后一周内,尿内可 发现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后可逐渐减少 至恢复正常。当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可再度 出现成片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病理性结晶
结晶 颜色 形状 临床意义
胆红素结晶 黄红色
亮氨酸结晶 黄褐色 酪氨酸结晶 略带黑色
呈束针状或小块 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癌、 状 肝硬化和有机鳞中毒等。
小球状,具有辐 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氯仿 射状和同心纹 中毒、肝硬化 细针状,呈束状 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氯仿 或羽毛状排列 中毒、肝硬化
胆色素原,吲哚,吩嗪类,维生素K,亚硝酸盐,光照,重氮药物,对氨基水杨酸 磺胺类药物 陈旧尿,亚硝酸盐或偶氮剂污染, 硝酸盐含量丰富的食物 甲醛,毛滴虫,氧化剂,高浓度胆 红素,呋喃坦啶 肌红蛋白,菌尿,氧化剂,不耐热 触酶 龙胆酸,L-多巴 尿胆原,尿PH<6,VIT C,尿量过多,尿于膀 胱中时间<4h,,食物含硝酸盐过低
在慢性肾炎、肾脏慢性充血、充血性肾梗阻或血红 蛋白沉着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会出现含铁血黄素 颗粒,普鲁士蓝反应染色为蓝色颗粒。 当在某些慢性疾病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脂肪 变性,细胞浆内会出现许多脂肪颗粒,称为脂肪颗 粒细胞。如果脂肪颗粒或含铁血黄素颗粒较多,甚 至覆盖于核上,又称为复粒细胞。
上皮细胞管型 管型基质+上皮细胞
真菌管型
结晶管型
管型基质+真菌
管型基质+尿酸盐、草酸盐结晶
肾脏真菌感染
肾小管内结晶伴有肾衰竭,隐匿性肾炎
混合管型
管型基质+不同细胞及其他有形 成分
肾炎反复发作、出血、血管坏死、肾移 植排斥反应
结晶
结晶可分为生理性结晶和病理性结晶两类。 尿液结晶的形成与机体进食各类食物后的代谢 情况有关,因此会产生各种酸性产物,如硫酸、 磷酸、碳酸、尿酸、氨基酸等,这些物质与钙、 镁、铵等离子结合,产生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盐 类,再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 分泌,排入尿中即容易形成结晶。 结晶的生成还与尿液的pH、温度、形成该结 晶的物质及其胶体物质的浓度和溶解度有关。
假阴性 降低:试纸条浸润时间过长 尿素>10g/L,碱性尿,葡萄糖
聚乙烯,吡咯酮,洗必泰,磷酸盐, 色素尿,不能检出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轻链 季胺类消毒剂,尿PH>8 氧化型清洁剂,次氯乙酸 L-多巴,大量水杨酸盐,VIT C>500mg/L,氟 化钠,高尿比密,尿酮体升高
肽,苯,丙酮,羟喹啉,L-多巴代谢 β-羟丁酸与丙酮不能检出,试纸条受潮,陈 产物,羟甲丙脯酸,甲基多巴 旧尿 吩噻嗪类或吩嗪类药物 VIT C>500mg/L,亚硝酸盐,大量氯丙嗪, 盐酸苯偶氮吡啶,光照
非肾小球性血尿 红细胞主要来源于肾小球以下部 位或泌尿道毛细血管破裂。 尿中红细胞数量增加,形态以正 常为主,尿蛋白质不增多或增多 不明显,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 (或)管型出现。 红细胞体积相差不大
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 泌尿系统炎症、肿瘤、结核、结 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殖性肾炎、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前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也可见于 列腺炎,精囊炎等。青少年激烈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紫癜性肾 运动、急行军、冷水浴,长时间 炎、狼疮性肾炎以及遗传性疾病,站立,重体力劳动后亦可见。 如薄基膜肾病。
生理性结晶
1、草酸钙结晶
当大量持续出现于患者新鲜尿液内时,又时尿路结石诊断依 据之一。在新鲜尿中伴随红细胞而大量出现此结晶,且同时 有肾或膀胱刺激症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尿路结石 约90%为草酸钙结晶。
2、尿酸结晶
尿酸盐结晶:正常人酸性尿中较常见,有多种形 式。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大量尿酸沉淀于肾小管 及其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 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病变。高尿酸盐尿可 引起肾功能衰竭。高尿酸亦见于急性痛风症,儿 童急性发热等。
线索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表面覆盖有大量的细菌。一般为泌尿 道炎症导致。
常见的鳞状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前端,女性可来 自阴道分泌物污染。增多并伴有白细胞或脓细 胞,主要见于尿道炎。
吞噬细胞
约为白细胞的2-3倍。 小吞噬细胞来自于中性 粒细胞吞噬细菌等微小 物体后; 大吞噬细胞来自于单核 细胞又称为巨噬细胞, 边缘不整,胞核呈肾形 或类圆形,结构细致, 稍偏位;胞质丰富,可 吞入红细胞、白细胞碎 片、脂肪滴等。
1、原尿中有清蛋白、Tamm-Horsfall蛋白(T-H蛋 白):这是构成管型的基质和首要条件,其中T-H 蛋白最易形成管型的核心; 2、肾小管具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浓缩可 使形成管型的蛋白质及盐类浓度增高,而酸化则 促进蛋白质进一步变性凝集、沉淀; 3、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液淤积:尿液有足够 的时间是各种成分沉析、凝聚成大的有形体。 4、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有利于管型的 形成和排泄。
棘 形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
肾结石病例
IgA型肾炎病例
白细胞
大小:直径10~12μm。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 核形态:新鲜尿中呈分 叶状,陈旧尿中模糊、 卵圆形。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加:①泌尿系统炎症,特别是细 菌性感染时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如急慢性 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②生殖系统疾 病: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时, 可因前列腺液或阴道分泌物混入尿中,导致尿 中中性粒细胞增加,若伴有白带混入,还可见 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出现。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多见于泌尿道慢性 炎症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淋巴细胞白 血病患者等。 尿中出现过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称为嗜酸性 粒细胞尿。常见于某些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 药物所致变态反应、泌尿系统非特异性炎症。
造影剂结晶(泛影葡 胺) 细针形,辐射状排列
造影剂结晶(泛 影酸) 平行四边形,无 缺角
球菌
杆菌
大量生芽的 椭圆形酵母 样真菌
大量未生芽 的圆形酵母 样真菌
酵母菌
滴虫
精子
卵磷脂小体
质量保证
常规检查可随时留取,若标本用于有形成分检查, 宜使用第1次晨尿。 标本不加防腐剂,及时分析,非冷藏条件下放置 时间不超过2h,若不能及时检查应加防腐剂并冷 藏保存,有形成分检查一般在1L尿中加400g/L甲 醛 进行防腐。 尿标本应避免混入各种分泌物,如: 月经血、阴 道分泌物、前列腺液。 器材应使用清洁干燥的不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的 材料,一次性使用,带有密封装置。
尿中吞噬细胞可见于泌尿系统急性炎症,如急 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切常伴有白 细胞增多,伴有脓细胞和细菌。 吞噬细胞的多少常与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
尿液管型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 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是尿 沉渣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成分。
形成具备4个条件:
2、移行上皮细胞
2.1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又称大圆上皮细胞,其体积、形态可 随器官胀缩状态不同而变化较大。正常尿中偶见。
2.2中层移行上皮细胞 多来自 肾盂,也称为肾盂上皮细胞,有 时亦可来自输尿管及膀胱颈部。 体积大小不一,常呈梨形、纺锤 形或带尾形,核较大,圆形或椭 圆形。
2.3底层移形上皮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统称为小圆上皮 细胞。但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体积大,核小,肾小管上皮细胞 体积较小,核较大。
环 形 红 细 胞
破 碎 状 态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isomorphic erythrocyte hematuria) 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dysmorphic erythrocyte hematuria) 多为肾小球性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 红细胞来源于肾小球,可以表现 为持续镜下或血尿,也可表现为 间断血尿。 尿中红细胞数量增多,形态以异 常为主(常>80%),伴有肾小管 上皮细胞和(或)管型出现,常 伴有尿蛋白质增多。 红细胞体积相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