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起步(课件1)

合集下载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思考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得到有力巩固 ➢ 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路线 ➢ 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和热情工作 ➢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援助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随着19经54济年建9月设,的第发一展届,全我国国人的民民代主表政大治会建在设北也京加召紧开进。行。
自主探究
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
问题1.新中国为什么要进行一五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 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 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 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理解第一个五 年计划实施的意义,提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的基本知识; 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
制度 确立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 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
度的正式确立。
检测提升
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 沈阳飞机制造厂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工业化的起步》课件

《工业化的起步》课件
未来工业化发展将面临全球竞争与合作,需要加 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工业发展。
应对工业化挑战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工业技术的进步 与发展,提高工业竞争力。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 ,提高产业附加值。
培养人才队伍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工业创 新能力与水平,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 持。
工业化的发展背景
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推动了工业
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资源开发
随着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农业 、林业、渔业等传统产业的生产效 率得到提高,释放出大量劳动力。
技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生 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提高了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才培养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促进了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发展。
信息化发展
工业化推动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奠定了基 础。
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
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 重,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
资源消耗 化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全球变暖和极 端天气事件增多。
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大幅提高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 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结构的变化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形成了新 的阶层和利益集团。
城市化进程加速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 涌入城市,形成了新的城市社会。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工业化加速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工业革命的进程
纺织工业的革新

八年级下历史第4课课件_工业化的起步

八年级下历史第4课课件_工业化的起步

9、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 相应地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10、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大的是 A、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B、工业和农业 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D、农业和商业 11、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①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第一辆汽车 ③ 1956 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 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 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第 4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时间:1953 ____ 年, 目的_____ ,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 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______ 现代化 计划。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_____,建立___________ 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 才。 3、建设成就:工业方面:①1953年底,鞍钢大型轧钢厂 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架 喷气 式飞机试 ②1956年, 沈阳 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制成功。④1956年, 交通运输业:①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 建成,② 川藏 、 青藏 、新藏 公路修到世界 屋脊。③建成了 宝成 、 鹰厦 铁路。 156 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 苏联 帮助兴建的_____ 4、以_____ 鞍山钢铁公司 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___ 沿海 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 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 得到加强,在_____ 华北 、________ 西北 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意义:从此,我国开始 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4 年9月,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 5、______ 和国宪法》(“五四宪法)。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 利益的宪法。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47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47张PPT

新藏公路
作用 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川 藏 、 青 藏 、 新 藏 公 路
桥武 汉 长 江 大
一 桥 飞 架 南 北 , 天 堑 变 通 途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喜报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① 长春 ② 沈阳
沈阳飞机制造厂
③ 鞍山

西宁 鞍山钢铁公司

拉萨

宝鸡
5、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 途”中“一桥”指 ( )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性质 C.人民民主共和性质 D.联邦共和性质
7、材料题
部门
重工业
农业水 利
交通运 输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一五 计划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二五”计划(1958-1962年) “三五”计划(1966-1970年) “四五”计划(1971-1975年) “五五”计划(1976-1980年) “六五”计划(1980-1985年) “七五”计划(1986-1990年)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十五”计划(2001-2005年)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年) “十三五”计划(2016-2020年)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年-2020年)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年-2020年)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掌 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 要成就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工业化的起步》精品教学课件

感谢观 看
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4年《宪法》的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
课后思 考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最大收获是什么?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你今 天学习有什么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归 纳本课知识重点。
结束 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 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 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 解决更多的难题。
成渝铁路通车典礼.
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大型油轮和火车机车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当选为首届全国人大代表
当年的山东历城农民在阅读《宪法草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第30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项目 钢
1949年产 1952年 52年比 52年比历


49年增 史最高年产
长百分比 量增长比
15·8万吨 132·9万吨 752·8 46·8
煤 3243万吨 6649万吨 105
7·5
棉花 粮食
889万担 2607·4万 193·3 担
2263亿斤 3278亿斤 44·8
53·6 9·3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共制订和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 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苏联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
长春汽车制造厂工地.
长春汽车制造厂
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富春 (前右一)视察鞍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山钢铁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 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 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 大会 制度的确立
第4课
新政权的建立与 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探索
1.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情 况 2. 理解“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原因 3.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 情况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 “一五计划”的背景、目的、基本 任务、主要成就、结果和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背景: 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②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工业国,工业水 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 ① 集中主导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 务: 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②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 5、结果: 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6、意义: 工业化迈进。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 加紧进行
回忆:
建国初期代替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是什 么机构?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2.2018·淮安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 的学习卡。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党和政府实施了(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28张)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28张)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时 间 1954年9月
地点
北京
内容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意义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周恩来
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路线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情况。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五计划(1953—1957年)的基本任务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重工业通常指钢铁业、冶金业、机械、能 材料三: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
人均
“一五”计划的背景
◎(一)“一五”计划的背景
经济恢复 基础落后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
①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 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 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
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
②我国还是落后的农业国,
能造。”
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1954年9月”“北京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7张PPT)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7张PPT)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 年计划(1953—1957)》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学习时间:8分钟
➢ 背景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南京条约》赔款银元2100万两 《马关条约》赔款银元2亿两 《辛丑条约》赔款银元9.8亿两
国民政府的搜刮
黄金 白银 美钞
277万两 1520万两 1537万两
多年战争的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按1937年的币值 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 失5000多亿美元。
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思(基础感知)
学习时间:13分钟
1.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还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 基础薄弱,而且____________,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______________远 远低于发达国家。 (2)基本任务: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 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 相应地发展______________,轻工业、农业和 商业;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年开始执行。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__________迈 进。
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1、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 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知道1954年宪法,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件(共34张PPT)

鲁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件(共34张PPT)
建 国 初 严 峻 的 经 济 形 势
全国总产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粮食 1.1亿吨 钢 15.8万吨 国民党逃 黄金 跑时掠走 白银 的金银 美钞
人均占有量 66元 209公斤 0.29公斤 277万两 1520万元 1537万元
材料说明: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
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鞍山大型轧钢厂
武汉长江大桥
• 你怎么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了不起!这五年中工 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 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时生产的解放牌 汽车早就被淘汰了
看问题既要历史的看, 同时也要发展地看。 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 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是“了不起”的事情。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
思考一:一五取得成就的原因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 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
思考二:
中国现代工业化的思考
美国机器狗 可同時安裝2件完全不同的武器,例如反坦克 澳大利亚公司出售的世界上最昂贵的豪华房 導彈系統或自動榴彈發射器和 5.56毫米機槍。而 车“元素”,起拍价190万英镑 且兩件武器可互相成180度角布置。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看我家乡展新颜
本课小结
巧记忆 ——三个“一”
经济 一个计划: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粮 1952年产量 1.639亿吨 比1949 年增加 49% 比历史最高 水平增加 9.3%
棉 钢
煤 发电
130.4万吨 135万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 (共31张PPT)

4、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 示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A. 第一架飞机
B. 第一辆解放牌汽 车
C. 武汉长江大桥
D. 葛洲坝水利枢纽
5.为了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为了有计划地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A.颁布《共同纲领》 C.进行抗美援朝
B.实行“一五”计划 D.开展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6.(中考)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 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华北基地 西北基地: 新藏、青藏、 川藏公路、宝成铁路
沿海基地
结果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 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 的原因是什么?(一五计划取 得成就的原因?) (1)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人民群众的支持,辛勤努力; (3)苏联的帮助
D
学习目标: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9.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 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 “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议是 (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学习目标: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0.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它的颁布结束 了哪一文件代替宪法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此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 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工业化的起步》课件

《工业化的起步》课件
《工业化的起步》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包括工业之前的经济背景、机械工业革命、 大规模生产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引领以及未来展望。
背景介绍
工业之前的经济
从农耕经济到手工业时代,人们对生产力的追 求使得工业化成为必然。
工业化的背景和原因
人口增长、商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工 业化的出现。
可持续发展和人工智能在未来工业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可能的社会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创新和影响
电力、钢铁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的进一步 发展和全球化。
第三阶段:信息技术的引领
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革新改变了生产、交流和管理方式。
2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动了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变革。
未来展望
工业化的趋势和挑战
第一阶段:机械工业革命
1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特点
蒸汽机和纺织机械的发明带动了工业革命,机械化取代了传统手工劳动。
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工厂制造、城市化和社会变革,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二阶段:大规模生产的兴起
科技创新和产方式的转变
装配线生产、分工合作和标准化加速了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第30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4年《宪法》的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
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
成渝铁路通车典礼.
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大型油轮和火车机车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当选为首届全国人大代表
当年的山东历城农民在阅读《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53· 6 9· 3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共制订和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 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苏联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
长春汽车制造厂工地.
长春汽车制造厂
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富春 (前右一)视察鞍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山钢铁厂.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解放初期的中国农村.
建国初期修复被炸的铁路桥.
1949年主要产品情况表
产品 产量 历史上最 占最高年 高产量 产量的百 分比
20%
84· 9万吨 52%

棉花 粮食
15· 8万吨
44· 4万吨
11318万吨 15000万吨 75%

3243万吨
52%
经过三年努力,1952年底,工农业 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项目 1949年产 1952年产 量 量 15· 8万吨 52年比 49年增 长百分比 8 132· 9万吨 752· 52年比历 史最高年产 量增长比 46· 8


棉花 粮食
3243万吨 6649万吨
2607· 4万 担 2263亿斤 3278亿斤 889万担
105
193· 3 44· 8
7·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