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色彩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色彩文化

作者:明依枫

中文摘要:色彩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但覆盖了我们的现实生活,还融入了我们的精神领域。从服装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文化来看,它从古至今都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在将来的生活中,它会以自己的特色持续发展下去。近年来,在生活中还出现了一种不可见的色彩文化,它与色彩的视觉心理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出一个心理视觉的全新概念。在色彩文化中,黑白两色是最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们在精神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色彩色彩文化色彩视觉心理色彩心理视觉黑色白色服装色彩艺术色彩

Culture Of Color In Our Life

English Summary:The culture of color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it has covered our ontic life,and also blent in the spiritual realm.The culture of color on fashion designing and work of art is developing ceaselessly in all ages,and it will be developing in its own way in the tely,a sort of invisibility culture of color has appeared in the life,it maintains a close contact with the ocular mentality of color,so a new conception of mental vision was fetched out.In the culture of color,black and white are most representative colors,they occupy the cannot replaceable place in the spiritual life.

从七色花的神话到二十四色相环的专业色相谱,从红黄蓝的三原色到五彩缤纷的

花花世界,从婴儿的清澈的黑亮的眼睛到年老后浑黄的眼神,我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融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色彩就是生命”,“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无色彩光线及其相对物无色彩黑暗的产儿。”

蓝天碧水,绿树红花,红日银月,色彩在有人类以前就覆盖了整个实体世界,人们用眼睛来感受它,然而它仍不满足,它正在入侵人们的虚体世界——精神世界。

色彩不仅仅只是色彩,因为有了人的感觉,色彩会产生冷暖,兴奋与沉静,明快与忧郁,轻和重,活泼和庄重,强与弱的感觉,而且它能促使联想。

色彩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有机占据的领地大体分为两块:服装和艺术作品。1.服装色彩

在服装服饰上,色彩文化包罗万象。从原始社会红黑青白的纹身,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式服装,色彩无不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华丽的色彩经常被统治阶级所专用,在中国,黄色象征着权力,在西方国家紫色是皇族的专用服色。而平头百姓,从等级和经济上只能穿着粗布麻衣。

直到纺织机械的发明和纺织技术进步之后,面料变得廉价,有机化学的发展,使染整工业迅速成型,面料的色彩变得多样,逐渐结束了贵族专用豪华色彩,普通群众只能着质朴服色的禁锢。

服装中的色彩文化还包含着环境影响,季节变更,民族传统等众多因素,你不能身着白衣参加中国的传统婚礼,也不可能穿黑色礼服去参加运动会,等等。

服装色彩已逐渐形成为一门科学,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精神品位的提高,服装色彩文化更显丰盈。

2.艺术色彩

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除了历史悠久,杰作众多之外,色彩文化在艺术作品中影响尤盛的一点在于心理感觉。艺术作品给人最多的是视觉冲击,但艺术家创作的目的绝不仅在于给人看看就罢了,他们在作品中溶于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念,艺术作品除了“赏心悦目”之外,更要“触目惊心”,让人深思,让人清醒。

色彩的使用使艺术家们找到了锲入点。它融入了陶瓷、建筑、绘画、文学等众多艺术形式中。

在唐代(公元618-907),中国出现了色彩鲜明的壁画和镶嵌漆画。与此同时,“唐三彩”釉陶被发明。

夏特教堂以华美的着色玻璃窗而著称于世。大型彩绘玻璃中的“圣母和圣子”时刻在改换着色彩,在不同时刻的光和影中,在各种错综复杂的色彩中,在来来往往的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眼中,不断地变化着表情。

绘画上色彩运用得最多。凡.高的《向日葵》中暖色调的成功运用虽不仅仅体现在它的收藏价值上,但几千万美元的收藏价值足以让任何人咋舌!调色和点彩是曾经在印象派画家中出现的两种绘画技巧,其间的孰好孰坏且在此不论,单从色彩本身来说,不管是用已调和好的颜料来表现,还是依靠在观画者眼中的纯色的点阵自行调合来表现,都体现了色彩的强大的表现性和可塑性。中国在宋代(960-1279),水墨画在画界的比重略有下降,图画的色彩变得更加多样,更为真实。苏东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恰如其分地描写了春江的一派欣荣景象,也表达出惠崇和尚的丹青妙笔、栩栩如生的精纯画技。宋朝画坛上画家善用色彩由此可见一斑。

在文学作品色彩的运用更是目不暇接。我单是截取一段中国历史,从宋代的词来说,其中的精彩无限就一言难尽。我最欣赏的是女词人李清照,她在《如梦令》中有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以女性独到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女性细腻的笔触记录生活。如此佳句,让人顿感清醒,如雨后初晴,一阵泥土的香气扑面而来。清新之感,百年不亚。又如北宋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句中的“绿”字据说被半山老人换了十余次,他曾用“满、到、遍、来、吹”等字,均感不妥,惟有这个表色彩的“绿”字令人耳目一新,传神备至。辛弃疾的“昨夜西风凋碧树”,首度用“碧”字形容树,苍翠之感比“绿”“翠”更强,更显出“西风”的无情,从而抒发了无限怅惘之情。

,色彩是一种文化,文化怎么可能被限定?就像曾经有人规定了四大体裁的文章是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一样,这本来只能作为一个个人的读书总结,根本无法成为一个概念,当文化发展到另一种形式,还能有这四“大”体裁吗?如今出现了散文诗、日记体文章、杂文以及现在所谓的“网络文学”的时候,这种无聊的分类已经渐渐不被人提起了。到了近代,色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然而人们正在试图用思想,概念,公式去限定色彩,解释色彩。从色彩史的发展来看,这是不可能的,“色彩的原始本质是一种变幻定的共鸣音,光线则是配曲。当思想、概念、公式接触色彩的那一瞬间,色彩就失去了它的魔力,握在我们手中的只剩下一个躯壳”

色彩正是这样,它无法被人规定。法国的艺术学校里有种说法:“制图员是可以培养的,色彩学家却是天生的。”如同学校可以培养画匠但不能成就画家一样。艺术家和艺术靠的是领悟和主观能力。

,你认为不美,代表别人也这样认为。这一点在色彩文化中特别重要。每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