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与牙周疾病认知度的临床调查报告论文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调查及干预方案

中小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调查及干预方案

中小学生龋病与牙周疾病调查及干预方案摘要:中小学生阶段是牙齿发育的关键时期,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础。

本文通过调查衡水市中小学生牙齿健康状况,总结了预防龋病和牙周疾病的主要方法,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生龋齿预防牙周疾病干预方案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青少年时期是牙齿发育的关键阶段,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础,龋病、牙周病是少年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齿列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并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威胁着成人的健康,同时也导致儿童龋齿等疾病的发生。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患龋齿和错颌畸形的高峰期,从青少年时期重视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和预防成年后的口腔健康问题。

为此我们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调查和口腔状况检查,获得基本的数据以制订相应的口腔健康促进计划,同时探讨影响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估其与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儿童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

1.中小学生牙齿健康的现状1.1研究方法:选择衡水市康复小学、人民路小学、胜利小学的2-4年级(7-9岁)528名小学生(下称小学组),衡水市六中、八中12-14岁545名中学生(下称中学组)为研究对象,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专业口腔医生现场检查。

调查项目包括:细菌是引起龋齿的主要病因,常吃含糖食物或饮用含糖饮料可以导致龋齿,刷牙率,每日刷牙次数,刷牙方法(横式或竖刷式),等等;检查项目包括患龋率、龋齿充填率率、牙菌斑等。

1.2结果显示:小学组知道细菌是引起龋齿的主要病因的占69.4%,中学组为100%;知道吃含糖食物或饮用含糖饮料可以导致龋齿的小学组占58.7%,中学组占98.7%;刷牙率小学组为30.8%,中学组刷牙率为87.2%;每天早晚两次刷牙人数小学组占28.3%,中学组为80.9%;刷牙方式小学组多为横式,且持续刷牙时间短,中学组多为竖式,持续1-3分钟。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口腔健康是人体整体健康不行轻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经济进步和个人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和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本次调查遮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城市和农村居民,选择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病患病率、牙龈出血状况、龋齿患病率、牙周炎患病率等。

调查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起首,个人口腔卫生习惯方面,中国居民的口腔卫生意识普遍增强,刷牙次数和刷牙时间有所增加。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居民存在刷牙不彻底、不规范等问题。

此外,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度仍有待提高,许多居民对于如何正确使用牙线、漱口水等口腔清洁工具仍不够了解。

其次,口腔疾病患病率方面,调查表明牙龈出血以及其他牙周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口腔卫生习惯不良、吸烟、饮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

此外,龋齿患病率依旧较高,主要是由于过多食用高糖食品、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原因所致。

再次,口腔健康状况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牙周疾病和龋齿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居民。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缺乏口腔卫生知识和意识,以及经济条件限制等因素所致。

针对以上问题和差距,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居民口腔健康状况。

政府加大了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力度,通过举办宣扬活动、开展义诊、培训口腔卫生志愿者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识。

此外,政府还鼓舞建立更多的社区牙科诊所,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口腔保健服务。

将来,我们还需要深度探究和分析口腔健康的相关问题,探究提高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

200例牙周病的患病调查及预防保健能力分析

200例牙周病的患病调查及预防保健能力分析

200例牙周病的患病调查及预防保健能力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牙周病患者的患病率与治疗意识的关系。

方法对200名居民进行牙周病患病情况调查。

结果在200例受检患者中,患牙龈萎缩116例,牙结石109例,牙龈出血87例,浅牙周袋52例,深牙周袋13例,其中牙龈萎缩患病率最高,为58%,而深牙周袋患病率最低,为12.5%,各种牙周病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关键词】牙周病患病率预防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的疾患,是造成我们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一种原发慢性破坏性疾病,多数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

是在人类中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它的患病率,据国内外的报道,都是相当高的。

近年来,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患者就诊意识普遍较低,造成了牙齿松动、牙槽嵴松动、逆行性根尖周炎等后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于牙周病的预防主要是控制菌斑,保持口腔清洁,清除局部刺激因素,提高宿主的抵抗力。

门诊平时所见牙周疾病轻者仅是牙龈的慢性炎症,而重者则伴有上皮附着和牙槽骨破坏的牙周炎,晚期牙周炎甚至会导致牙齿的丧失。

为对牙周病的患病情况有所了解及其对预防的熟知度,现将调查的200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随机选择20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分析,男132人,女68人,年龄45~60岁。

1.2 调查方法采用牙周状况的检查标准:以口腔内6个区段指数牙的检查结果代表该区段检查牙周健康情况。

口腔检查方法为视诊和探诊,检查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深度和失牙等情况(不足20颗牙)。

检查者检查的同时询问其对预防与保健的熟知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正确指导。

记录患者的应答情况。

全部检查使用一次性治疗器械,CPITN牙周探针进行牙周检查,填写调查表。

2 结果在牙周病患病情况中,200例受检患者牙龈萎缩的患病率为58%,患病率最高,深牙周袋患病率为 12.5%,患病率最低,各种牙周病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大学生口腔保健论文

大学生口腔保健论文

浅论大学生口腔保健摘要:口腔是人体最上层的器官,因此也是最难保健的器官。

每个人都要注意其口腔卫生,做好相关的保健,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大学生一般在18-22岁之间,也是口腔问题的高发期,所以更要注重自身平时的饮食习惯,经常清理口腔。

关键词:大学生;口腔卫生;保健与健康【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73-02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提升,生活水平与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

口腔健康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个人角度讲,口腔健康最直接的反映了一个人身体健康的状态,所以口腔是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

从社会意义上讲,它还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甚是频繁,交际圈越来越广。

口腔健康与整齐洁白的牙齿是一个人外表形象的重要一部分。

客观上已经成为人们职业选择,配偶选择,工作岗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所以,口腔卫生是健康保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我国现在正在大规模的实施健康教育,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幼儿,中小学及社区人群,却忽视了高校学生这一群体。

而我们都知道,大学生一般在18-22岁之间,也是口腔问题的高发期。

口腔疾病是常见病,而且发病率非常高,却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一个小小的烂牙问题,所涉及的不仅是牙齿本身,有可能因延误治疗而酿成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

没有健康的牙齿,不可能有健康的体魄!我们了解到,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包括:牙齿,唇,舌,颌骨。

牙齿:分别按顺序地排列在上下牙槽骨上,组成上下牙列,正常成年人的牙齿数目为28-32颗。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有81%的学生平时或过去曾有过牙龈出血,但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牙龈出血就是患牙龈炎。

调查从大学生口腔卫生习惯(刷牙的方法、次数、牙膏的选择、饭后漱口习惯、牙签牙线使用情况)、饮食习惯、牙龈出血情况了解他们的口腔状况。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及认知情况调查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及认知情况调查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及认知情况调查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和生源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和认知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1383名大一新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3.8%和40.1%。

知道牙齿变黑是龋齿的表现者仅占53.8%。

92.6%的学生都知道刷牙可以预防口腔问题,但知道使用含氟牙膏人数仅占43.7%,且男生较女生更少使用含氟牙膏。

结论大学生的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比较高,对症状和预防知识的了解均不足,且与性别或生源地存在相关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龋齿;牙周病;调查该课题基金来源: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3905012X;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7KJB19000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3905013H;2017年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计划,pjst2017-12;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2017年校级课题,njpj2017-2-13、njpj2017-2-14、njpj2017-2-28。

龋齿和牙周病是两大常见的口腔疾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1]。

龋齿是WHO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病之一[3]。

龋病是多因素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4]。

牙周病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牙菌斑及其代谢产物是牙周病发生的重要始动因子[5]。

龋病和牙周病的预防可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减少糖的摄入、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检查等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获知南京某高校大学生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情况,并了解大学生对龋齿和牙周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填写,单独答题,当场收回,对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大一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430份,回收1383份,回收率为96.7%,有效率为100%。

牙周洁治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及保健意识调查分析

牙周洁治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及保健意识调查分析
CHI NES E NURS NG S I RE EARCH S p e b r 2 1 1 2 . C e tm e , 0 0 Vo . 4 No 9
调查
牙周 1厶 人 口腔 卫 生 状 况 及 1 士, 病 1口 : 保 健 意 识 调 查 分 析
I v s i a i n a d an y i fo alh lh s a u d h a t war n s f n e tg to n als s o r ea t t t s an e lh a e e s o p te t n er oig p i d n a c g tea men a i n s u d g n ero o t ls al r t i n t 边立 新 , 刘东 玲 。 玉玲 王
繁 重 的 , 明要 重 视 口腔 卫生 , 立 良好 的 口腔 保 健 行 为 , 期 说 建 定
检 查 、 时治 疗 , 有 这 样 才 能 预 防 牙周 病 , 持 牙 齿 健 康 ] 及 只 保 。
3 2 扩 展 口腔健 康 教 育 内 涵 牙 结 石 和 牙 菌 斑 是 诱 发 牙 龈 炎 . 及 牙 周 炎 的 主 要 原 因 , 者 之 间 有 着 密切 的 关 系 。牙 龈 出 血 是 两
B a i i Li n l g W a gYu ig S o t lg s ia fJl nv riy,i n 1 0 2 ia in L xn, uDo gi , n l ( t mao o y Ho ptlo i n U ie st Jl 3 0 1Chn ) n n i i
摘 要 : 目的 ] 析 牙周 洁 治 病 人 的 口腔 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状 况及 健 康保 健 意识 , [ 分 为提 高病 人 口腔 预 防保 健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法] 用本 科 室设 计 方 采 的 口腔 健 康 调 查 表 对 4 0例 病 人 的 牙周 状 况 、 8 口腔 健 康 知 识及 行 为进 行 问卷 调 查 , 时进行 口腔 专 科检 查 。[ 同 结果 ] 口腔保 健 :92 2.

关于口腔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口腔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口腔研究报告作文英文回答:Oral health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overall health and well-being. Poor oral hygiene can lead to various dental problems, including cavities, gum disease, and tooth loss. These issues not only affect the mouth but can also have systemic effects on the body, increasing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and other chronic conditions.Maintaining good oral health is crucial for preventing dental problems. Regular brushing and flossing, along with biannual dental checkups and cleaning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 comprehensive oral hygiene routine. Brushing twice a day with a fluoride toothpaste helps remove plaque and bacteria from the teeth. Flossing helps clean between the teeth where brushing alone cannot reach. Dental checkups allow dentists to examine the mouth for signs of decay, gum disease, or other oral health issues.Professional cleanings remove plaque and tartar buildupthat cannot be removed by brushing and flossing.In addition to regular brushing and flossing, there are several other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good oral health. Limiting sugary and acidic foods and drinks, quitting smoking, and managing stress can all help maintain healthy teeth and gums. Sugary and acidic foods can damage tooth enamel, while smoking increases the risk of gum disease and other oral health problems. Stress can lead to bruxism (teeth grinding), which can damage the teeth.By following good oral hygiene practices and making healthy lifestyle choices, individuals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ir oral health. Regular brushing, flossing, and dental checkups help prevent dental problems, whilelimiting sugary foods, quitting smoking, and managing stress support overall oral health. Maintaining good or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investment in overall well-being and can contribute to a healthier, happier life.中文回答:口腔护理研究报告。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
面或根 面 , 颊舌 向移 动 , 过摩擦 清 除菌斑 ;4 牙 作 通 () 间隙刷 的使 用 : 牙 间隙刷插 入 牙间 隙或根分 叉处 , 将 作 颊舌 向移 动 , 除菌斑 。 刷
基金项 目: 西 卫 生 医疗 科 研 课 题 ( 号 : 2 O 0 7 广 编 Z038 )
作者简介 : 秀 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 2 ) 女 , 专 , 管 护 师 , 事 口 钟 16 一 , 大 主 从
护土进修杂志 21 O O年 1月 第 2 5卷 第 2期

15 5 ・

调 查 报 告

系 统 口腔 护 理 干 预 对 牙 周 病 患者 口腔 保 健 知 识 认 知 率 的 影 响
钟 秀芬 陈 燕 卢 其 芳 杨 喜 琴 梁群
( 西 壮 族 自治 区人 民医 院 口腔 科 , 西 南 宁 5 0 2 ) 广 广 3 0 1
1 2 1 采用 问卷 调查 法 , .. 自行设 计 问卷 , 内容包 括 : 对牙周 病病 因认识 情 况 、 见症 状 的认 识情 况 、 常 口腔 卫 生 习惯情 况等 。于初 诊时 及一 年后分 别 向患者 发
放 同样 的 问 卷 各 一 份 , 发 放 问 卷 调 查 表 1 4 , 共 8 份 收
腔 内科 护 理 工 作

部 分 深 入 邻 面 牙 间 隙 , 地 水 平 颤 动 数 次 。按 一 原
定 顺 序将全 口牙的 每个 面 刷 干净 ; 2 牙 线 的 使用 : () 圈形 法使用 牙 线 , 线 紧贴 一 侧 牙 面 进 入 龈 沟 , 牙 呈 “ ” C 形包 绕 邻 面 , 紧贴 牙 面 向切 方 刮动 。多 次 重复

关于口腔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口腔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口腔研究报告作文英文回答:Oral Health Research Report.Introduction.Oral health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overall well-being, impacting not only our physical health but our social, mental, and economic well-being as well. Neglecting oral hygiene can lead to a myriad of health problems, ranging from tooth decay and gum disease to systemic conditions such as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This research report delves into the latest scientific findings on various aspects of oral health,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oral health outcomes.Dental Cari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Dental caries, commonly known as tooth decay, is a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 affecting individuals of all ages. It is caused by the action of bacteria on the teeth, leading to demineralization of the tooth enamel and subsequent cavity formation. Periodontal disease, also known as gum disease, is another prevalent oral health issue,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tissues that support the teeth. Untreated periodontal disease can result in tooth loss and may also increase the risk of systemic diseases.Risk Factors for Oral Health Issues.Numerous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health issues, including poor oral hygiene practices, such as infrequent brushing and flossing, inadequate fluoride intake, and consumption of sugary foods and beverages. Other risk factors include tobacco use, which impairs the immune system's ability to fight off oral infections; certain medical conditions, such as diabetes and HIV/AIDS, which can compromise the oral environment; and genetic predispositions.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Oral Health Issues.Maintaining good oral health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measures. Regular brushing and flossing, along with the use of fluoride toothpaste, are essential for removing plaque and preventing tooth decayand gum disease. Regular dental checkups and professional cleanings help detect and address oral health problemsearly on, before they become more severe. In cases of advanced disease, such as severe tooth decay or periodontal disease, surgical interventions may be necessary to restore oral health.Oral Health and Systemic Health.Research has established a strong link between oral health and overall health. Poor oral health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troke, diabetes, and other systemic conditions.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may release bacteria and toxins into the bloodstream, contributing to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Promoting oral health awareness and education iscrucial for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oral health issues.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and school-based programs can play a vital role in educating individual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good oral hygiene practices, the risk factors for oral health problems, and the benefits of regular dental care. Targeted interventions may be necessary for vulnerable populations, such as low-income individuals, the elderly, and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who may experience barriers to accessing oral health services.Conclusion.Oral health is an integral part of overall health and well-being. By understanding the risk factors for oral health issues, adopt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seeking regular dental care, individuals can maintain healthy smile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oral and systemic diseases. Ongoing research and health promotion efforts areessential for improving oral health outcomes and promoting a healthier society.中文回答:口腔健康研究报告。

口腔专业毕业论文-牙周病

口腔专业毕业论文-牙周病

目录前言 (2)第1章牙周病 (3)1.1牙周病的特点 (3)1.2并发症及诊断 (4)1.3牙周病的病 (5)第2章手术治疗 (6)2.1手术治疗的过 (6)2.2手术治疗的条件 (7)第3章中医治疗 (8)第4章食疗 (9)第5章临床研究 (10)5.1临床研究的过程 (10)5.2牙周病的注意事项 (14)摘要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但以往人们错误的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受到牙周病的困扰,其实从5岁开始,牙周病就开始“腐蚀”我们的健康了。

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青少年牙周炎是累及多数牙齿的牙周组织的慢性变性损害,其特点是大部分病人较年青,病变发展迅速,以致发病早期牙齿就出现松动、移位、牙周袋形成,然后出现继发感染,引起炎症改变。

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有关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牙菌斑(dental plaque)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

主要是口腔卫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结石刺激,特别是齿龈下牙石危害性最大。

全身因素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

此外,创伤、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

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

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牙周病治疗可以分为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和食疗,治疗的过程各不相同,并且根据不同的患者医生会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

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关键词: 特点,病因,治疗方法前言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传统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中牙菌斑(dental plaque)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引发牙周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

牙周科实验报告(3篇)

牙周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和牙周组织的破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细菌感染是牙周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因此,研究牙周病细菌感染模型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 建立牙周病细菌感染模型,为牙周病的研究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2. 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牙周病细菌感染模型的疗效。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雄性昆明小鼠,体重(20±2)g,清洁级。

2. 仪器设备:手术显微镜、牙周探针、牙科手机、牙科手术器械、高压蒸汽灭菌器等。

3. 药物与试剂:牙周致病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型普雷沃菌等)、抗生素(如甲硝唑、替硝唑等)、牙周病治疗药物(如牙周冲洗液、牙周塞治剂等)。

四、实验方法1. 建立牙周病细菌感染模型(1)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对感染组小鼠进行牙周手术,暴露牙槽骨,将牙周致病菌接种于牙槽骨表面。

(3)对照组小鼠进行相同手术,但不接种细菌。

(4)治疗组小鼠在感染后给予牙周病治疗药物。

2. 观察指标(1)牙周探针检查:测量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

(2)组织学观察:取牙周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炎症、牙槽骨吸收等变化。

(3)细菌培养:取牙周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3.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五、实验结果1. 感染组小鼠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牙周病细菌感染模型建立成功。

2. 治疗组小鼠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明显小于感染组,表明牙周病治疗药物对牙周病细菌感染模型具有明显疗效。

3. 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牙周组织炎症、牙槽骨吸收等变化明显,而治疗组小鼠牙周组织炎症、牙槽骨吸收等变化明显减轻。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与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相关性研究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与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相关性研究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与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相关性研究发表时间:2017-02-28T15:35:00.653Z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6月作者:王娇[导读] 牙周病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早期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较轻。

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口腔护理干预与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112例在本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

对照组给予口腔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OHIIP-14)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口腔卫生、牙周病预防、饮食习惯改变及遵医行为方面的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3.896~5.657,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独立能力减弱、心理不适、身体机能不适、疼痛与不适、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421~6.545, P<0.05)。

结论:系统口腔护理干预能提高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护理;牙周病;口腔保健;认知率【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system for o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or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Methods: 2013.1 -2014.12,112 cases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ation system of o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ral health knowledge, 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cale (OHIIP-14) score.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oral hygiene, prevention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eating habits change and compliance awareness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x2=3.896~5.657, P<0.05); after 3 months of follow-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independent ability,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physical discomfort, pain and discomfor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3.421~6.545, P<0.05). Conclusion: the Department of Oral care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cognitive rate of o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Keywords: oral care; periodontal disease; oral health care; cognitive rate牙周病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早期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较轻,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症等牙周病的发生,患者可表现为口臭、疼痛、发热、不能咀嚼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牙齿坏死[1]。

牙周病研究报告怎么写范文

牙周病研究报告怎么写范文

牙周病研究报告怎么写范文牙周病研究报告怎么写范文引言: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

它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常常出现牙齿松动、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深入研究牙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本报告对牙周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探讨牙周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分析不同类型的牙周病的临床特征;3.总结牙周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二、研究方法1.文献搜集:通过检索各类学术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研究文献;2.数据收集与整理: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与整理,提取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数据;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1.牙周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牙周病主要由牙菌斑引起,牙菌斑中的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口腔内形成酸性环境,导致牙釉质溶解。

同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和宿主免疫反应也参与了牙周病的发展过程。

2.不同类型的牙周病的临床特征:根据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不同,牙周病可以分为轻度牙周炎、中度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三种类型。

轻度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没有明显的牙周袋形成。

中度牙周炎病情较重,常伴有牙周袋的形成和牙齿松动。

重度牙周炎病情最为严重,患者常常有明显的牙齿松动和牙周炎脓肿形成。

3.牙周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牙周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同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综合判断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口腔卫生指导、机械性牙面抛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牙周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析了不同类型牙周病的临床特征,并总结了牙周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这对于提高牙周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保护患者的口腔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牙周病的病因主要是牙菌斑的存在。

牙菌斑是口腔中的一种细菌群落,当细菌代谢产物在口腔中形成酸性环境时,会导致牙釉质的溶解。

牙周洁治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及保健意识调查分析

牙周洁治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及保健意识调查分析

牙周洁治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及保健意识调查分析边立新;刘东玲;王玉玲【摘要】[目的]分析牙周洁治病人的口腔卫生状况及健康保健意识,为提高病人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本科室设计的口腔健康调查表对480例病人的牙周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口腔专科检查.[结果]口腔保健:29.2%病人刷牙每天3次及以上,41.7%刷牙每天2 次,29.2%刷牙每天1次及以下;牙周状况:病人平均牙龈指数1.79,平均牙石指数1.92,平均软垢指数1.84;60%自行到本科室进行定期保健治疗,80%愿意接受口腔卫生教育.[结论]应加强牙周病病人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口腔健康水平.【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0(024)027【总页数】2页(P2456-2457)【关键词】口腔卫生;牙周状况;保健意识【作者】边立新;刘东玲;王玉玲【作者单位】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8牙周病是引起人类失牙最严重的口腔多发疾病,而我国牙周病病人人数较多,为了解此类人群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情况,在到我院口腔科洁牙的病人中随机抽取480例进行了相关项目的问卷调查和口腔专科检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来我院口腔科行洁牙术的病人480例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参考“WHO口腔卫生宣传纲要”,自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口腔保健行为、牙龈指数、简化牙石指数、简化软垢指数,此次洁牙的原因及对牙周病治疗的认识等。

调查人员指导被调查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行答卷,完成后收回,共收回调查表480份,有效答卷100%。

2 结果2.1 病人一般资料(见表1)表1 病人一般资料(n=480)?2.2 病人牙周状况(见表 2)表2 病人牙周状况(n=480)?2.3 病人口腔保健情况 60%自行到本科室进行定期保健治疗,80%愿意接受口腔卫生教育。

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一、绪论口腔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诱惑和压力,这使得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现状、知识及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要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的基本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不规律、不用牙线等。

这些不良习惯可能导致牙周病、蛀牙等口腔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对于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了解较少,甚至存在误区。

因此加强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是改善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表现,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基础,而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则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

然而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口腔保健行为不规范的现象。

因此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是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口腔健康作为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口腔健康问题在大学生中日益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牙齿蛀坏、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生。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还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因此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知识及行为,对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分析其知识与行为特点,为制定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口腔黏膜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口腔黏膜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口腔黏膜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陈小凤;王越;靳赢;林晓萍【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dontal health in patients with oral mucosal diseases through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method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Methods 766 patients from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given periodontal specialist examinations and then filled in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SPSS software. Results The rates of the periodo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oral mucosal diseases were fewer than 10.70%. Oral hygiene and periodontal heath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different genders, ages, education and oral care. The two oral mucosal diseases with the highest visiting rates were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 34. 20%) and oral lichen planus ( 32. 64%) . The higher periodontitis prevalence rates of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and oral lichen planus were 95. 42% and 92.8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eriodontal health is related to the onset and development of oral mucosal diseases. Reasons for bad oral conditions of patients with oral mucosal diseases and whether bad periodontal health has adverse effect on oral mucosal lesions should be analyzed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and active pre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口腔黏膜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为口腔黏膜病患者牙周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保健与牙周疾病认知度的临床调查报告【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大学师生对牙周疾病与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度,防病意识,为做好口腔保健工作,降低发病率提供疾控依据。

方法:门诊随机选择500名师生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牙菌斑、牙结石、牙周疾病、刷牙方法及口腔健康等相关知识,并统计对比结果。

结果:对牙周病的认知度只占不到20%。

结论:大学师生口腔保健知识缺乏,措施不利是导致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普及有效方法,是降低牙周疾病发病率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口腔保健;大学师生;牙周疾病;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g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291-01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1],。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系统,成为牙体周围的支持组织,简称牙周组织。

支持牙体,承受咬合力,完成咀嚼功能[2],。

牙周病,龋病,牙髓病是临床三大类主要疾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而牙周病是导致丧失牙齿,失去功能的原因之一,早期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以刷牙中或咬硬食物时明显,随病情渐加重,充血水肿,牙周袋形成,严重时致牙槽骨吸收,牙体松动等。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3],。

由此可见,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
健康人:“牙齿无洞、无疼痛,牙龈不流血。

”此项标准,还有很大差距[5],。

笔者投入大量精力,针对大学师生开展口腔保健常识的问卷调查分析,其目的和结果就是对高校师生口腔保健工作、疾控工作、防疫工作,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 选择临床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高校师生500名,其中教师150名,年龄28岁-55岁;学生350名,年龄17~23岁。

无性别差异及职务要求。

1.2方法
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格对被试者进行项目测试,采用门诊现场问卷并收回答卷的形式,然后对结果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关于口腔洁治的调查
牙结石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实施有效定期的口腔洁治(俗称洗牙)是预防及治疗牙周病的基本方法。

我们针对洗牙设计了一些问题,了解师生们的认知度,结果详见表1。

2.2关于刷牙出血的调查结果
刷牙出血时牙周病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发生在刷牙过程和进食时,也可以表现自发性出血,师生对其认识如何,怎样看待。

调查结果见表2。

2.3关于牙龈出血原因的调查
牙周结石及其附着的菌斑引起牙龈炎症,充血水肿,表现为牙龈出血,进而发展成牙周病,师生对其原因认识如何。

调查结果详见表3。

3 讨论
调查结果分析,结论是导致牙周病患发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严重缺乏或认识程度不够所致。

这就要求加大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普及科学口腔保健知识,从青少年抓起,将治疗为主逐步转变到预防为主。

工作的重点在“防”上。

3.1 认识牙结石及口腔洁治的意义
调查结果可见,34%师生不知道甚至没有听说过牙结石,58%的师生没有听说过洗牙,而且很多人对洗牙的理解存在误区或存有偏见。

其实牙结石是由菌斑和软垢矿化形成,细菌附着在粗糙的牙石表面,二者常同时致病,引起牙周组织不同程度病理改变。

因此,定期洗牙是解决牙结石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也减少了一个致病因素。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有效维护牙周健康。

3.2 认识牙周出血、走出健康误区
调查时发现,大部分师生对牙龈出血存在认识误区,有的认为是缺乏维生素、有的认为是刷牙方法不正确、有的认为是上火了、有的认为是正常现象不当回事等,而将其视为一种口腔疾病前去就医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2%。

不认为是口腔疾病的占58%。

不知道原因的占27%。

其实牙龈出血就是口腔疾病最早的表现之一,甚至
是全身疾病的口腔表现。

由于菌斑,结石不断形成集聚,刺激牙龈组织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和龈沟内液体渗出及白细胞移出增加,出现牙龈充血,水肿炎症改变,即出血。

通常不会因维生素缺乏引起牙龈组织病变,除非是极度偏食者,机体营养不良,年老体弱营养代谢障碍。

所谓上火了,其实是忽略了口腔卫生保健,存在认识误区。

3.3 利用不同方式给予口腔卫生指导(ohi)
菌斑控制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必须措施,是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的重点。

口腔卫生指导(ohi)是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ohi却往往被忽略,这其中既有医生本身认知的问题,也有患者依从性问题[3]。

牙周病是临床高发病、多发病,也是丧失牙齿、失去咀嚼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之所以发病率高,是人们对它的认知程度低和重视不够,或健康知识普及不够,即使在大学高知识层面人群,在口腔卫生、疾病预防等知识方面也是极度匮乏的。

其实牙周病是可以预防的,是否能设立大学口腔疾控体系,使大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有普及了健康知识。

对于已患牙周病者,强调早治疗、早控制,阻止病情加重发展。

而未患病者,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掌握口腔保健常识,除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生活习惯,定期到医院健康体检,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曹采芳. 牙周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
[2] 陈瑛,李镜海,王勇. 牙周组织病[m]. 五官科速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7-271.
[3] 朱光勋,吴丽娟,崔春等.口腔卫生指导对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10):614-615;
[4] 罗志晓,解晓琴,周作华等. 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患者血清crp. sicam-1 水平的研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25(11):660-661.
[5] 何伟,陈卫民,杨立明等. 1826名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24(12):738-739;
[6] 马净植,逢爱慧,李明. 活动期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il-10和ifn-y的含量测定[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1):11-13.
[7] 杨莉,施群,吴茜等. 口腔健康状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研制[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4):234-235;
[8] 吴敏,刘寿桃,陈少武. 568名妊娠妇女牙周保健意识和经济因素的调查[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5):299-301;
[9] 魏洁,叶衡峰,蔡琪. 牙周病前牙漂移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6):346;
[10] 杨禾,徐屹,孟姝等. 福赛斯坦纳菌与牙周洁刮治疗效的关系[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 23(10):605-607.
作者简介:
张军,? 男,??1960年2月出生,河南人,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

现在河南科技学院医院工作,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疾病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