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院士和中国院士的待遇PK

美国院士和中国院士的待遇PK
美国院士和中国院士的待遇PK

美国院士和中国院士的待遇PK

两年一度的中国院士增选,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485人候选名单。根据统计,申请成为院士的,有23位是在职或卸任的政府高官和央企高管。在6名央企高管院士候选人中,中石油和中石化占三名。较知名的包括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此外,该学部有效候选人还包括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交大医学院教授沈晓明,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安监总局原副局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原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凤懋润等政府高官。这样一份名单再次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媒体如此关注每次的院士选举,其原因在于国内对院士的过分崇拜和甚至是神话。院士本身应该就是一种荣誉称号是对科技领域杰出专家的个人成就和贡献的一种

肯定。但在我国不仅仅是一种荣誉称号,还是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很强经济和行政意义。国务院规定: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我国的院士均享受国家规定的院士津贴,为每月200元(免税)。院士所在单位也发放地方院士津贴,发放的津贴金额少则1000元/月,多则上万元/月。此外,几乎已公认,院士在医疗,交通等多方面享受的待遇相当于副部级。近几年院士的待遇更

是提高到的惊人程度。例如从2004年起,河南省省属单位院士年薪不低于20万元,省财政为院士每人补贴20万元配备工作用车,院士享受相当于副省级的医疗待遇,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并发给每位院士每月500元护理费用。广州人事局规定,给予在广州工作的两院院士每月津贴10000元。又如,山西省中北大学规定的引进院士待遇为,科研启动费200万元、安家费10万元、年薪20万元、来校后分配260平方米住房等。

谢礼立院士曾经在一次院士大会这样说道:社会普遍功利化,不少行政单位、地方政府把院士的数量作为衡量本单位、本地区学术水平高低的指标,好像这个区域院士多,水平就上去了。这种思路对院士的学术道德杀伤力很大。

如今,院士们被高校科研院所争相聘请,甚至出现所谓的“双聘院士”。实际上,全国的院士数量有限,不少地方都宣称自己有多少名院士,如果把这些院士数量加起来,早已超过了已有的院士总数。

另外,谢礼立院士说,一些院士个人为了所在单位、地区的利益,参加一些有违学术道德的活动、事情。这些事情往往不是院士自己愿意的,但是为了争取地方利益也没有办法。

再来看看有100多年院士历史的美国,其院士的待遇如何?

美国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由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授权创建,是一家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私立机构,致力于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当选院士被认为是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近年来美国科学院每年新增选约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目前美国科学院有2100名院士,和380名外籍院士,这些院士中有近200人获得诺贝尔奖,可见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科研实力了。

和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类似美国没有大而全的实体性科学院,只有松散性的科学学会,国内译成科学院是不正确的。而且一般科学学会不直接承担项目研究工作。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学会的大部分研究项目由国家研究理事会承担管理。而且会员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并不是最高学术称号,也不具有经济和行政意义。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只是证明其学术能力强,除此之外不享受任何待遇,该上课上课,该做研究做研究,和普通人一样。

关于美国院士待遇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1979年,著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被评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6年,李远哲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获奖之后,李远哲得到了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特殊待遇令人大跌眼镜。原

来,伯克利大学里停车位一直很紧张,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奖后,校方就在停车场里划出了一个车位,标上“李远哲先生的优先车位”。大家要注意这里的措辞,车位并不是李远哲的专有车位而只是优先车位。而这就是李远哲获得院士和获诺贝尔奖后得到的惟一特殊待遇,当然这个待遇对他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在美国大学里面,停车位都是要花钱才能买到的,像我所在大学的那种能够24小时专用停车位,一年需要缴纳上千美元的停车费,而专门为某个人预留的停车位,更是稀缺,只有校长有这个资格享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籍贯地市排行榜

中国科学院院士籍贯地市排行榜 Who will be the next ? 1 江苏省苏州市67人 2 浙江省宁波市56人 3 福建省福州市51人 4 上海市45人 5 江苏省常州市41人 6 江苏省无锡市40人 7 浙江省绍兴市36人(含因经济原因除名1人) 8 浙江省杭州市31人(含因政治原因除名1人) 9 浙江省嘉兴市23人 10江苏省南京市22人 16-20人 湖南省长沙市20 北京市20 广东省江门市19 江苏省扬州市17

浙江省温州市17 江苏省镇江市16 江苏省南通市16浙江省湖州市16 福建省泉州市16 湖北省武汉市16 11-15人 河北省唐山市14 浙江省金华市14浙江省台州市14 四川省成都市14 天津市14 河北省保定市13 广东省梅州市13 广东省广州市13 重庆市13 江苏省泰州市12

广东省佛山市12 山东省烟台市11 8-10人 安徽省安庆市10 广东省潮州市9 福建省莆田市8 福建省厦门市8 7人 安徽省宣城市7 安徽省黄山市7 安徽省合肥市7 江西省南昌市7 辽宁省沈阳市7 6人 辽宁省锦州市6 河南省南阳市6 江西省抚州市6

湖北省黄冈市6 湖南省邵阳市6 湖南省常德市6 福建省龙岩市6 山东省青岛市6 5人 江苏省徐州市5 江西省宜春市5 江西省上饶市5 广东省中山市5 山东省潍坊市5 河北石家庄市5 山东省济南市5 4人 吉林省吉林市4 陕西省咸阳市4陕西省渭南市4

河北张家口市4 河南省郑州市4 山东省临沂市4 山东省威海市4 安徽省六安市4 安徽省芜湖市3 江苏省盐城市4江西省吉安市4江西省萍乡市4 湖南省湘潭市4 湖南省衡阳市4 广西省桂林市4 3 人 山西省晋中市3 山西省邢台市3 河北省衡水市3 河南省漯河市3

美国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集体主义对比 (自动保存的)

摘要 人类进入21世纪后,过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不同文化之间开始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国家间的发展与进步。 跨文化的交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中西方在文化维度上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 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文化认为人们应该关心他们自己和独立,自我意识很重要,个人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他们崇尚自由和权利。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强调集体,集体主义重视和谐而避免直接的冲突,他们强调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Abstract Since human beings entered 21th centur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s more and more closely. Different cultures begin to communicate so that it can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process of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has been a common phenomenon.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has a great different. Americans have faith with individualism, Chinese have faith with collectivism.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of America believes that people are supposed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and remain emotional independence of groups, organizations or other collectives. Self-emphasis is important. Individuals can do whatever they want, and their freedom and rights are of necessary values. However, collectivist culture of China emphasizes the in group. Collectivists value harmony and avoid direct confrontation. They emphasize building friendly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The key word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2009.12.21) 中国科学院(683位) 数学物理学部 ·艾国祥·白以龙·陈彪·陈和生·陈佳洱·陈建生·陈木法·陈难先·陈式刚·程开甲·崔尔杰·戴元本·丁伟岳·丁夏畦·范海福·方成·方守贤·冯端·甘子钊·葛墨林·龚昌德·谷超豪·郭柏灵·郭尚平·郝柏林·何泽慧·何祚庥·贺贤土·洪朝生·洪家兴·胡和生·胡仁宇·黄润乾·黄祖洽·霍裕平·姜伯驹·解思深·经福谦·邝宇平·李邦河·李大潜·李德平·李方华·李家春·李家明·李惕碚·李荫远·李正武·林群·刘应明·龙以明·陆启铿·陆埮·吕敏·马大猷·马志明·闵乃本·欧阳钟灿·彭实戈·钱伟长·钱学森·曲钦岳·沈文庆·沈学础·石钟慈·苏定强·苏肇冰·孙义燧·汤定元·唐孝威·陶瑞宝·田刚·童秉纲·万哲先·汪承灏·王鼎盛·王恩哥·王乃彦·王诗宬·王世绩·王绶琯·王迅·王业宁·王元·王梓坤·魏宝文·魏荣爵·文兰·吴文俊·吴岳良·夏道行·冼鼎昌·谢家麟·邢定钰·熊大闰·徐叙瑢·徐至展·严加安·杨福家·杨国桢·杨乐·杨应昌·叶朝辉·叶叔华·应崇福·于渌·于敏·俞昌旋·詹文龙·张殿琳·张恭庆·张涵信·张焕乔·张家铝·张杰·张仁和·张淑仪·张伟平·张裕恒·张宗烨·章综·赵光达·赵忠贤·郑厚植·周光召·周恒·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朱光亚·庄逢甘·邹广田 化学部 ·白春礼·蔡启瑞·曹镛·查全性·柴之芳·陈冠荣·陈洪渊·陈家镛·陈俊武·陈凯先·陈庆云·陈茹玉·陈新滋·陈懿·程津培·程镕时·戴立信·段雪·费维扬·冯守华·高鸿·高松·郭景坤·郭慕孙·何国钟·何鸣元·洪茂椿·侯建国·胡宏纹·胡英·黄本立·黄春辉·黄量·黄乃正·黄维垣·黄宪·黄志镗·嵇汝运·计亮年·江龙·江明·江元生·蒋锡夔·黎乐民·李灿·李洪钟·李静海·梁敬魁·梁晓天·林国强·林励吾·刘若庄·刘有成·刘元方·卢佩章·陆婉珍·陆熙炎·麻生明·麦松威·闵恩泽·倪嘉缵·彭少逸·钱逸泰·任詠华·沙国河·申泮文·沈家骢·沈天慧·沈之荃·宋礼成·苏锵·孙家钟·唐有祺·田昭武·田中群·佟振合·万惠霖·汪尔康·王方定·王佛松

美国与中国饮食的差异和特点

美国与中国饮食的差异和特点 中国与美国的饮食差别体现在: 其一、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相关阅读:美国饮食文化) 中国与美国的饮食差别 其二、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 市白领一族注意的。 其三、中国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时菜肴特别多,应酬也特别多。而美国人宴客或过节,从不铺张,连总统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劝酒。 本网注明“来源:美国饮食特点”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

其四、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植物油为 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 其五、中国人的烹调往往放盐较多,而美国人做菜下盐仅为中国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盐。摄盐太多可引发种种疾病。 其六、中国人烹调时爱下味精,而美国人不下味精。味精含钠,过量摄入有损健康,特别是对幼儿的发育影响甚大。(实际上世卫组织已经取消了对味精-谷氨酸钠的食用限制,并认为味精是一种安全的食品。当然味精确实含有纳,吃太多会让你口干舌燥。) 其七、中国人进食新鲜蔬菜瓜果比美国人多得多。而美国人较中国人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亦多得多,但肠胃功能却因体内缺少纤维素而受到影响。中国的消化系统患病率及患癌率却大大超过美国。 其八、中国人尤其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居民爱食猪肝、肠、肺等动物的内脏,美国人则无此爱好。 其九、中国人喜爱食糙米和普通面粉,美国人则偏爱精白面粉制作的面点。实际上糙米和普通面粉所含营养物质高于精白面粉,这对日益爱食精白面粉制品的中国人是一个有益的提示。 其十、中国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的群众和美国人都有爱食刺身或煎牛扒五六成熟的习惯,但美国人十分注意刺身的海鲜和牛肉的质量和卫生条件,选取深海的无污染的为必须的条件。而中国人却注意不够。 十一、美国人餐后习惯加一份甜食,而中国人餐后习惯食水果。水果当然比甜食有益,但中国人又往往餐后水果再加甜食,尤其是宴席上。不少营养学家认为餐前用水果比餐后有益。 十二、中国人往往餐后饮一杯热茶,而美国人餐后却爱饮咖啡。茶能降低胆固醇,而咖 本网注明“来源:美国饮食特点”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

1.院士工作站管理制度

XXXX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院士工作站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XXXX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是以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扣件系统研发项目为载体,由XXXX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依托单位)与北京XXXX大学XXXXX院士率领的创新团队搭建的研发平台,旨在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第二条为规范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创建高水平院士工作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三条院士工作站为非独立法人机构,主管部门为XXX市科学技术局。日常管理部门为XXXXX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简称“XXXX 所”)。 第四条由XXXX所与北京XXXX大学有关领导和院士组成管理委员会,对院士工作站实施管理。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管理委员会主任由XXXX所任免。 第五条院士工作站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六条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1、确定院士工作站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2、审批院士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

3、监督和审查年度财务预决算; 4、负责项目重大投资的审批; 5、负责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院士工作站的有关政策; 6、院士工作站的考核工作; 7、负责院士工作站终止的审批。 第三章管理细则 第七条院士工作站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采用“择优选聘、合同聘任”的用人制度。院士工作站聘用依托单位以外人员的比例不低于30%。 第八条院士工作站与依托单位及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以“经济合同”的方式确定。 第九条院士工作站的财务由依托单位按技术开发项目建辅助帐目核算,由依托单位负责研发项目的归集与费用分配,并定期上报。第十条项目投资在20万元以下的研发费用由管理委员会主任决定;在20万元以上的研发费用由管理委员会办公会议决定。 第十一条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2次,不定期会议可根据工作需要由管理委员会主任决定。第十二条管理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召集并主持,也可委托副主任召集并主持会议。 第十三条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关重大技术研究方案和项目投资的决策,须得到2/3以上委员的同意方能有效。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 获得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的分别是:为中国 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 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玥飞、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讯的领跑者潘建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此外,还向中国女排表达了特别致敬。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星 斗焕文章 三入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忠义感乾坤(资料图) 江西奉新泥洋小学教师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湖南衡山白云村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君子通大道 舰载机飞行员张超——浩气展虹霓(资料图)

据悉,2016年12月,“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前20位候选人公布,河南省救火英雄王锋、航天员陈冬、维和战士申亮亮均入选。今晚,在“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我们将看到哪些人最终获此殊荣。 据了解,作为央视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节目举行15年来,向全国观众推荐了100多位感动人物。其中,有14个来自河南的人物和团体,先后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称号。他们分别是:被称为太行新“愚公”的村支书张荣锁、公安局长任长霞、带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搏击巨浪救人的魏青刚、排爆专家王百姓、飞行员李剑英、大孝子谢延信、消防队员武文斌和李隆、乡村教师李灵、仁医胡佩兰、航天员刘洋、陇海大院、豫剧表演家王宽。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孙家栋 颁奖词: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

在京中科院士名单

在京中科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共分6个部,共有院士634名。其中,在京院士共有90人,名单如下: 1、数学物理学部(25人) 陈佳洱:核物理学家1934年10月1日出生,上海人。195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 陈建生:天体物理学家1938年7月8日生,福建福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陈木法:数学家1946年8月22日生于福建惠安。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0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82年、1983年先后获该校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曾任该校研究生院院长。 陈难先:物理学家1937年10月30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杭州。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 陈式刚:理论物理学家1935年11月28日生于浙江温州。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甘子钊:物理学家1938年4月16日生于广东信宜。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郭柏灵:数学家1936年10月23日生于福建龙岩。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贺贤土:理论物理学家1937年9月28日生于浙江镇海。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国家“863”计划直属惯性约束聚变主题首席科学家。 黄祖洽: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1924年10月2日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于该校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姜伯驹:数学家1937年9月4日生于天津,籍贯浙江苍南。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曾任“973”项目“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首席科学家。 邝宇平:理论物理学家1932年11月9日生于北京,籍贯广东台山。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李惕碚:高能天体物理学家1939年6月12日生于重庆北碚,籍贯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 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名称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年级 2011 学院园艺 专业园艺 学号 14117207 姓名曾盟超 任课教师周嘉 完成时间 2012-04-07 成绩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内容摘要: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关键词:经济、资源、教育、军事 正文部分: 当下,人们乐意承认: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并为此欢欣鼓舞。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非常好。但就我的了解,货币化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绝对无法准确量度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享受。比较好的指标是扣除物价水平后的单位时间真实工资水平。最佳指标当然还要包括生活环境之优美、安全和自由;个人发展机会之均等;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障、文化艺术享受之丰富、国防军事等等许多层面。下面我将从多方面说明。 一、经济方面 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发布此结果的是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据他们所说,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方法。他的计算结果是: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而美国只有14.6万亿美元! 依照彼得森研究所的购买力平价方法,中国GDP已经是14.8万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均衡汇率就应该是1美元:2.67人民币。如果接受如此均衡汇率,那么人民币升值就远远没有到位,快速大幅度升值也就顺利成章。为什么美国政客们高调要求人民币升值显得那样“理直气壮”?部分理由就是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 假若中国GDP真的已经达到14.8万亿美元,那么人均GDP就已经突破一万美元了。即使考虑到GDP和可支配收入有很大差距,即使考虑到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那么,人均一万美元的GDP,意味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着也是大几千美元了。然而,随便的观察和各种官方统计数据,都难以证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000美元!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一个家庭的全年收入也不过1000美元。 同时,按照人均收入和平均工作时间,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简直不可以同日而语。就算依照目前的市场汇率,我国2010年GDP达到了6万亿美元,我国人均GDP也不过4638美元,美国人均GDP则是48666美元,是中国10倍多。然而,我国数以亿计打工者的工作时间至少是美国个人的1.5倍(许多打工者并不能按时休息周末,且每天工作时间接近和超过10小时)。如果折算为单位时间人均GDP,美国至少是中国的16倍。

院士制度改革关键是去利益化.doc

院士制度改革关键是去利益化院士制度改革关键是去利益化(二) 在近年来的院士评审中出现诸多乱象,张曙光索贿参选院士以及“烟草院士”等丑闻,严重影响院士声誉,而一些院士四处兼职捞好处,利用手中学术特权为自己或所在团队谋求学术利益,也被质疑对青年学者以及学术风气建设起着不良的示范。 笔者以为,增选新规能部分解决院士评审中的问题,像张曙光这样的政府部门官员,今后就将难以获得评选机会。但我们也应看到,完善院士制度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既应具体而微,从院士评选的程序、办法入手,减少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更应做好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让院士与利益脱钩,保持其荣誉性、学术性。只要院士头衔还有诸多附加利益,院士评审就难以回归到纯正的学术评价中,还会有行政和利益因素介入其中。比如取消部门遴选,可如果部门认为有关人员当选院士,对部门来说极为重要,就还会用以前的思维和方式对待院士增选。 院士制度改革真正的要义在于,如果能剥离院士头衔所附加的各种利益,尤其是学术特权,当选院士只是拥有最高学术荣誉,在学术活动中和其他学者完全平等,那么,以什么身份当选、什么年龄当选、当选后退不退休,都不是问题。因为,这只是按学术标准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给他的只是学术荣誉。 为此,还应该在新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术去行政化、院士去利益化的改革。在学术去行政化方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

应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取消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而在院士去利益化方面,应该基于最高学术荣誉,从顶层设计对院士的评审、管理和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正是院士头衔利益化,导致对院士学术不端行为很难启动正常的学术调查程序。在利益因素的阻扰之下,国家设想中的院士退出和退休机制,也难顺利推进。 院士制度的改革,将对我国整体的教育和学术改革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要把院士制度的改革,作为我国教育和学术去行政化改革的一部分加以推进,通过改革,让行政、教育、学术各归其位——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防止行政权力通吃,以及教育和学术被利益因素异化,这是对学术、学术头衔的正本清源。 2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标准及条件

附件1: 中国科学院院士标准和条件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准和条件 (摘自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在某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重大贡献;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上各项中包括其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做出的成就和贡献。 “重大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重大工程建设(包括规划、论证、勘设、施工、运行等)中的管理;或重要、复杂的新型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或重大技术革新、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方面的管理;或产业、工程、科技布局和战略发展研究、管理。 在工程管理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主要是指:被提名人在上述领域具体组织、参加工程项目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发挥管理科学的作用,促使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取得众所公认的成就;或在工程管理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并通过实践取得具体业绩。 “学风正派”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等。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风。

中国和美国地貌差别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地貌格局、水热格局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1.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2.地形:中国是西高东低,美国是东西高,中间低。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中国山地占地面积较大,可用耕地面积少于美国。 3.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大部分处于北温带,气候温暖湿润,中部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自东向西减少,东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为温带海洋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 北递减;水热条件来说,美国大部分地区宜于农耕,利于栽培多种作物.但由于地形 南北敞开,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南方作物易受冻害.西部大面积的干旱农业区需要灌溉。 4.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中美地形对比:

相同点 不同点 中国西部美国西部 地理位置纬 度 纬度接近,位于温带和亚 热带 约20°-50°N,跨纬 度更大 约30°-50°N,跨纬度 较小 海 陆 地处内陆濒临海洋 地形均以高原、山地为主山脉东西走向为主山脉南北纵列 气候大部分地区干旱缺失大陆西岸的气候 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 候 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 候和地中海气候 植被荒漠为主高山上有森林沿海及高山有森林 资源能源丰富缺少稀土、铁矿铁矿和稀土丰富 美国本土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中国两院院士名单汇总

MADE BY KELVIN 【小木虫荣誉出品】二○○七年四月三日

目录 0H 中国两院院士名单汇总 1H 第一部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994H 2 一、数学物理学部...........................................................................................................2 二、化学部.......................................................................................................................5 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0 四、地学部.......................................................................................................................3 五、信息技术科学部.......................................................................................................6 六、技术科学部...............................................................................................................8 七、外籍院士.. (11) 9H 第一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1002H 12 一、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3人).......................................................................12 二、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7人).......................................................................13 三、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2人).............................................................14 四、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4人).........................................................................15 五、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93人) (16) 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35人).................................................................................17 七、农业学部(61人).....................................................................................................18 八、医药卫生学部(101人)...........................................................................................19 九、工程管理学部(39人,其中28人来自其它学部)..................................................20 十、已故院士名单及简介(53人)............................................................................21 十一、全体外籍院士名单(35人) (25)

大陆FB的院士制度

大陆FB的院士制度 中锋 我国国家级科学院建于1928年,名为中央研究院。20年后经过二年的层层选举,选出了81名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科学院。1955年成立学部,通过内部协商确定了233名类似于院士的学部委员。留在大陆的60名院士仅46人入选。1957年增补了18人,1980年增至400人,1991年增至528人。1993年中国的院士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将学部委员改名为院士,二是新成立了中国工程院。其结果是在科技水平不断滑坡的情况下院士人数却发生了爆炸性增长。 到2001年中科院院士已增至653人,工程院院士616人,共1269人。增长速度之快为世界之最。与此同时,又宣布院士为终身制并与经济挂钩。这就导致院士水平急剧下降,腐败之风越刮越猛,群众议论纷纷。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在这个林子里除了少数德高望重众望所归的凤凰外还有些什么样的鸟。根据群众的议论,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下各色各样的“院士”。 政治院士 在大陆,事事都必须政治挂帅。评定职称也好,申报奖励也好,选拔干部也好,首要条件就是政治条件,标准是是否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你想要提职、报奖、提干,你就必须填上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如果你平时说过几句真话,你就倒霉了。不管你的意见是否正确,只要与党的意见不同,你都有可能被视为与党二条心、提干肯定是没戏了,能力再强,也不会用你,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寅初和梁漱民。至于提职和报奖就要看有没有实权人物能在会上为你说话。在选拔院士时当然也是如此。49年以前,全国只有81名院士。这81名院士在学术上都是国内乃至全世界学术界公认的,但在政治上却不乏公开反对国民党政府的,而这并未影响他们成为院士,如郭沫若。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有60名院士留在大陆,未随国民党去台湾,也未去美国。在当时,他们完全有条件随国民党去台湾或去美国。由此可见,这60名院士至少是不反对新政权的成立,是爱国的。但在科学院建立学部时竟有14位因政治原因被排斥在学部委员之外。由于把政治标准作为评选院士的第一标准,其结果必然是: (1)当院士首先是当政治院士,否则,水平再高,也只能被排斥在院士之外;

中科院院士名单(按产业分类)

中科院院士名单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766824027.html,/sourcedb_ad_cas/zw2/ysxx/qtysmd/ 产业分类: (一)汽车产业:沈志云,翟婉明, (二)电子信息产业:查全性,王越,张煦,王崇愚,程时杰,刘永坦,韩祯祥,朱中梁,张煦,李启虎,简水生,黄宏嘉,陈星弼,吴一戎,王阳元,王启明,李衍达,黄维,陈俊亮,杨学军,徐宗本,王占国,王圩,侯洵,郭光灿,王越,刘盛纲,侯朝焕, (三)云计算产业:梁栋材,陈国良,侯朝焕。夏培肃,杨芙清,张景中,保铮,李未,沈绪榜,张效祥,董韫美,陆汝钤,周国治,叶培建,包为民,林惠民,孙钟秀,梅宏,杨学军,怀进鹏,何积丰,张钹,过增元,张佑启,钟万勰,周巢尘,周兴铭, (四)低空产业(航空产业、直升机等):江龙,何国钟,严东生,包为民,陆元九,吴宏鑫,匡定波,陈桂林,李济生,任新民,高镇同,顾逸东,刘竹生,孙家栋,屠守锷,过增元,王希季,曹春晓,闵桂荣,邢球痕,颜鸣皋,余梦伦,吴承康,庄逢辰,谢光选,叶培建,朱森元,陈定昌,吴一戎,顾诵芬,胡海岩,申长雨,李天,于起峰,朱荻,赵淳生,陆元九,包为民 (五)高端装备产业:梁思礼,王大中,谢光选,陈星旦,王越,张嗣瀛,梁思礼,欧阳予,陈能宽,宋家树,刘宝镛,闵桂荣,郑哲敏,吴承康,周炳琨,薛永祺,夏建白,吴德馨,王育竹,王守觉,刘国治,梁思礼,陈桂林,郑有炓,姚建铨,许宁生,林尊琪,郑耀宗,匡定波,保铮,郑建华,吴宏鑫,秦国刚,金亚秋,陈星旦, (六)生物医药产业:白春礼,程镕时,黄志镗,卢佩章,陈凯先,陈新滋,黄量,段雪,陈茹玉,彭少逸,陈宜张,刘新垣,韩济生,士新,沈善炯,施教耐,苏国辉,鞠躬,庄文颖,陈可冀,饶子和,邓子新,沈自尹,王大成,张树政,张学敏,魏于全, (七)文化产业:齐康,陈学俊,潘家铮,杨槱,郑时龄,吴良镛,林为干,黄民强, (八)现代物流产业:许学彦, (九)现代金融产业: 不需要进行分类的版块: 数学物理学部、地学部这两个版块的名单不用管。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

院士制度改革的利与弊

院士制度改革的利与弊 最近,随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XX年度院士增选工作的启动,院士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热点。此次增选 工作是XX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与增选相关的改革举措如取消单位推荐和归口部门 推荐的渠道、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增加全体院士投票的终选投票、加大对增选工作中 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同时推出,十分引人注目, 表明院士制度尤其是增选制度改革迈出了可喜一步。但 改革的最终效果如何?对此不少人还有疑虑,需要进行理性分析。 我国现行院士制度源于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制度,院士增选的有关制度也源于学部委员增选制度。其中, 关于候选人推荐的两种渠道,即始自1980年的学部委员首次民主选举。除学部委员(院士)提名推荐外,另一渠 道即由中科院所属分院和研究机构、中央部委所属研究 院和研究所(包括国防系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中国科协所属各学会等推荐本系统、本地区、本单 位的有关候选人。这是鉴于当时正常的学术交流难以进行、科技界各单位基本处于相互隔绝状态等情况而采取 的措施。但这个权宜之计被长期沿用,不仅背离院士增

选的同行评议精神,而且为一些部门、机构、行业等干 扰院士增选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最为社会所诟病。 近20年来,通过实施资深院士制度(1998年)、提高新增院士的得票准入门槛(XX年)和推行院士年轻化等措施,院士制度已有很大改进。而此次推出举措之多可谓 前所未有,是院士制度尤其是增选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 一次。应该说,这些改革举措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要求,回应了人们对院士制度的诟病。比如,在推荐渠道上取消单位推荐和归口部 门推荐,仅保留属于同行评议的中国科协所属专业学会 推荐,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界之外的干扰;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虽然涉及的候选人 较少,但直接回应了日益严重的院士官本位问题;至于两院分别出台被推荐人行为守则和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罚 办法,则表明要认真解决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 院士增选工作的影响。这些无疑都是亮点,值得肯定。 不过,在肯定院士增选制度改革的同时,社会上也 有另一种声音,认为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之所以存在 这种担忧,主要是因为这些举措能否根治院士头衔利益 化的顽疾还有待观察。 本来,院士主要是一种学术荣誉称号,院士制度赋 予院士的权力极为有限。但是,由于在科技经费分配、

美国的创造力VS中国的基本功

美国的创造力VS中国的基本功 广州一位中学校长参观美国学校后对美国老师在课堂上能将现实生活的例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加赞许,同时他表示他对美国初中生表现出的计算能力很吃惊,认为我们中国的同龄人早在几年前就熟练掌握了,这位校长还说知识的获取是创造力的基础:“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the basis for creativity.”美国著名的教育杂志<<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就此开展了在线讨论:“是不是美国学校太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problem-solving),牺牲掉了扎实的学习基本功?是不是中国的学校太专注于数学和科学而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有没有皆大欢喜的链接点?你的观点如何?” 那天一早到校,电子邮箱里就有<<教育周刊>>发来的在线讨论链接,过去看了一下话题,心想,嘿,这个话题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了,空下来去参与参与。结果那天特忙,到下午过去看时,讨论已结束了,遗憾之余,把所有的跟帖都看了一遍,呵,好热门的话题呢,踊跃发言的有大公司的总裁,教育博士,大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及老师,我大概把众多观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第一位发言的是一所大学的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老师,她以她多年来教授许多中国学生ESL课的经历为证,猛烈抨击中国校长有关知识的获得是创造力基础的观点,在她长长的帖子中她描述了她教过的许多中国学生不会做研究,不了解 做研究的不同方式(have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forms of research),不会写研究报告,他们缺乏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对小组讨论或是面对面的面谈interview束手无策,他们搞研究只满足埋头收集数据。她还认为中国学生总是习惯被动地等待她的讲解, 指导, 缺乏找到课题,探索问题所在,调动积极地思维去找准课题研究地目标的能力,习惯等待老师给题目,习惯认为所有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One right answer)。她认为如果这位中国校长指的是这种找出“一个正确答案”的能力,那很可能中国的初中生比美国的强,但能用一个正确答案回答的问题都属于布鲁姆(Broom)六种认知能力中初级的前三类(依次是: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她在课堂上用到认知能力后三类的高层次挑战性问题的时候,这些中国学生完全不知所措(at a complete loss),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就是不想有创造力be creative,他们明显不擅长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部分。最后,这位ESL 老师不客气地说,这位校长先生,感谢你来我们的国家访问,但希望你对你表态发言的事情做过深入研究后再发言。 这里我要插一句的是knowledge acquisition显然是中式“知识的获取”的直译英文,但acquisition带有被动接受的意思,美国老师们不会用这个词来描述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我相信这位校长的原意可能是“知识的掌握,积累”等等的,如果翻译成knowledge and skills, foundation等可能更易被老美接受理解,而事实上美国许多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力的学者都相信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与创造力相辅相成,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旧的基础上的革新,创造,而不是凭空创造出来,这我在我的有关美国天才教育的书中专门有讨论。 接下来的帖子支持ESL老师,强调课堂上来自现实生活,研究性,探索性的研究课题方式project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带动出创造性的学习结果,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