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教学欣赏课论文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美术是一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而如何有效地教授美术欣赏课,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是每一位美术老师都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就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进行一些浅谈,以期能给美术老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美术欣赏课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而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和想象,理解艺术家的用心和意图。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从线条、色彩、形态、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借助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想象和解读。
老师可以问学生这幅画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这种色彩搭配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这个构图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二、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多角度思考美术作品是多种元素的结合,往往不仅仅局限于线条、色彩和形态上的表现,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语言。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理解作品。
一个画面背后的文化内涵,或者是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情感。
老师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或者是艺术家的生平来讲解作品,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三、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在美术欣赏课上,除了对作品的分析和欣赏,实际操作和实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感受其中的乐趣和美妙。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绘画、雕塑等方式,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用画笔或者是手工进行表达。
通过实际操作,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结合现实生活,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现实感美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着对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在美术欣赏课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现实感。
浅议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浅议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王贤明摘要: 1.开设美术欣赏课的必要性; 2.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 3.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关键词: 审美直觉阶段再现阶段深入本质评述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
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意义同样不被人们所知。
而美术欣赏课又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传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应让人们从多方面认识其重要性, 进一步了解美术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从而接受它。
一、美术欣赏课的必要性美术欣赏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它的对象主要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 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 从而真正地达到认识艺术作品的内涵。
艺术品是遵循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 它反过来又会对人们起着美的教育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 我国古代的陶瓷、青铜器, 以及那许多巧夺天工、光彩夺目的古代工艺品, 不禁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明, 这样能不增强我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吗? 一个人在不断地接触艺术作品的过程中, 可以逐步掌握欣赏和鉴别艺术作品的技巧,从而使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进而影响其整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艺术欣赏分为四个阶段: 直觉—再现—深入本质—评述。
欣赏课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这四个阶段, 循序渐进地展开。
下面就初中八年级第14 册课本中美术欣赏内容《自由引导人民》( 作者德拉克洛瓦) 为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欣赏。
1.直觉阶段所谓直觉, 就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它反映事物的表面属性, 是感官可以触及的东西, 反映在美术欣赏上, 就是“看”, 看作品的内容、色彩、线条、构图、形象的特点等。
学生对整个作品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所获得的只是表面的的形象, 唤起的美感也很有限。
2.再现阶段面对学生活跃的求知欲, 教师紧接着应引导学生步入再现阶段。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初中美术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十分关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感受。
美术作品是一种形式的艺术表达,不同的作品往往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引导,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鼓励他们表达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在欣赏一幅油画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觉得这幅画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交流与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教师要注重多媒体的运用。
在美术欣赏课中,多媒体设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画作、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介绍一幅古代山水画时,教师可以辅以相关的音乐和音效,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到画作中的山水风光。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欣赏课不仅仅是在感受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作品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段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欣赏一幅现代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主题等方面,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还可以展示不同学者和专家对作品的评价和解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
教师还应注重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和表达,而艺术欣赏课则是将作品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和身边的事物中寻找艺术的踪迹,让他们了解艺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在欣赏一幅静物画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品,并尝试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和表达。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社会和历史背景有关的作品,并且让他们了解艺术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而如何有效地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美术欣赏课的意义
美术欣赏课作为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术欣赏课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学习和分析名家作品,学生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鉴赏能力,培养出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评价能力。
美术欣赏课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从而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针对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和意义,我们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采取导入式教学方法。
在引入新的艺术作品时,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学生带入艺术家创作的世界,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兴趣。
我们可以采取对话式教学方法。
在欣赏作品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我们可以采取实践式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模仿名家作品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追问。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美术欣赏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那么,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美术欣赏课的内容选择至关重要。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又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进行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风格鲜明、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也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二、情感导入在美术欣赏课的开始阶段,可以通过情感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艺术作品的世界。
可以通过音乐、图片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一种艺术氛围和情感氛围。
让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进入到艺术作品的世界中,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图像解说在美术欣赏课中,图像解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图像解说主要是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色彩等进行解读。
通过图像解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增进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
四、情境体验情境体验是美术欣赏课的重要环节。
通过情境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作品中,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五、交流讨论交流讨论是美术欣赏课的重要环节。
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在交流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六、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是美术欣赏课的重要环节。
通过艺术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艺术的魅力,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美术鉴赏论文3篇
美术鉴赏论文3篇美术鉴赏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找到的美术鉴赏论文较新3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美术欣赏论文篇一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而不只是积累知识那么简单。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身心等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区别于其他学科。
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观赏已贯串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
而中小学美术观赏教学,作为培育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需与学生的年龄特性相分离,控制学生观赏习气和观赏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观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
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而且是一个历来末能构成共识的学术问题。
从大量的听课与调查中发现不少观赏课中,教员讲授时间很多,大局部超越30分钟,有的以至整节课讲授,学生学的时机很少,这样的课,不单教员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更累,更没有兴味,这也不顺应如今所倡导的减负运动。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考虑着这一问题,分离本人的教学理论,在这里谈一下本人的考虑。
一、美术观赏教学的常见类型普通说来,常见的美术观赏教学有以下四品种型。
(1)讲解型-----教员对美术伤口或是对美术观赏的根本原理和根底学问的解说、阐明。
(2)问答型-----教员就作品或观赏学问、原理发问,学生答复。
(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员作为援助者。
(4)自在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在地观赏美术作品。
讲解型的美术观赏教学的类型较常见。
象上面所讲的那样,一味由教员解说,这种以教员为中心的教学办法容易堕入学问灌输型的形式之中。
美术欣赏课教案_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的论文
美术欣赏课教案_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的论文【摘要】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探讨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欣赏审美能力自主学习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具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因此,本文结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以供同仁们商榷。
一、美术欣赏课常见的几种类型。
我认为,美术欣赏课教学大致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解说型。
是教师对美术作品、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说明。
二是问答型。
是就美术作品、欣赏知识、欣赏原理等所做的师生问答式交流方式。
三是讨论型。
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各种讨论,教师则作为援助者。
四是自由型。
是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对作品进行欣赏。
从上面的四种类型中,我们不难看到:解说型的美术欣赏教学最常见,它的主要操作方式是一味地由教师进行讲解,偏重于以教师为中心,易陷于知识灌输模式中。
但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上下功夫,对作品做出好的选择,并具备高超的解说技巧,是可以克服灌输性的缺点的。
问答型和讨论型的欣赏方法相互之间有关联之处。
但就比较而言,讨论型的欣赏教学方法较为理想。
自由型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喜欢的作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欣赏。
这种方法是最为理想的,但很可能导致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了欣赏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因缺乏引导,欣赏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欣赏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抓准教材作品审美的侧重点。
备好课写好教案,这是对美术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但为了增强欣赏内容的趣味性,不断地丰富课堂内容,只是备好课写好教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欣赏课的需要,首先选好欣赏的题材和内容。
初中美术鉴赏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鉴赏教学论文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也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以便更好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意识以及综合素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完善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且对评价体系进行创新,为学生营建一个高效的美术鉴赏教学课堂。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新课标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也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和创新,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素质以及综合素养。
初中美术鉴赏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情操,完善学生的品格。
1.培养美术鉴赏能力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的基础途径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和对艺术的感知力。
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行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去鉴赏和品评美术作品,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积极主动的感知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不断提升美术鉴赏能力。
对此,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用色彩、形状、材料传递思想感情中,提升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并对美术的表现手法进行研究,进而帮助学生打好美术鉴赏学习的根基,促进美术鉴赏教学的不断进步。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美术——雕塑艺术》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古今雕塑作品的鉴赏。
在实际的美术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将古今中外我国著名的雕塑作品清楚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真实的感受美术作品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雕塑作品的古朴、大气、粗犷、精美等不同的艺术特点。
在教师为学生展示完毕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身的感受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在学生讲述完自己的第一感受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做出总结,引导学生形成对雕塑作品的整体印象和感知。
接下来,教师可以一步步的深入,让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对美术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进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美术美感的鉴赏和品评能力。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浅论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美术教师在加强自身美学修养的基础上,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手段,让学生在欣赏课中有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审美能力今天的艺术教育正向着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美术教育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美术教师也要不断整合各种信息、题材来丰富美术欣赏课教学内容,丰富美术欣赏课教学手段,形成多元化的欣赏课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对各种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综合运用,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有一种新鲜感,并使他们能自发地投入到艺术欣赏中,进而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了解初中美术欣赏课的特点初中美术欣赏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此,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进行探索,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初中美术教材中的欣赏课内容,以知识为基础,以欣赏为核心,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审美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教材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丰富欣赏内容,逐渐加深欣赏难度,这对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美术观念的建立,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
同时学生也会从老师的这种愉快表情中受到鼓舞,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学科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美术欣赏课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关键课程。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是每位美术教师都要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将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以供参考。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感受和理解作品。
可以通过观察真实物体、艺术作品、自然景物等进行练习,通过分析和比较让学生逐渐提高。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优秀的艺术作品精彩地展示给学生,通过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提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独特视角。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艺术作品通常富有情感,而学生在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时,也需要发现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例如通过音乐、声音,让学生进一步融入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中;通过故事、影像等手段,将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作品的感受,互相交流和借鉴,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美术作品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需要进行审美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光影等要素进行分析,理解艺术家的构思和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并能够对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艺术分析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美术欣赏课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视野,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或个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艺术创作,让他们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借鉴到自己的作品中。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艺术,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这样才能使美术欣赏课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论文(精选5篇)
美术教学论文(精选5篇)随着美术新课标的实施, 国家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 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 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促进美术教学改革。
一、仔细讲解绘画步骤,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美术创作的过程是有一定步骤的。
首先, 要从欣赏入手, 再按照静物速写、风景速写、人像速写、动态速写、主题性速写这一顺序进行由浅入深的创作。
初中生对于速写并不感到陌生, 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 但是并不细致, 同时也欠缺主观情感表达能力。
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他们的笔法往往比较简洁, 绘画生动活泼,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有趣的图画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是初中生难能可贵之处。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 我们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 发挥学生的优势和长处, 引入多样化教学手段, 给学生讲清楚绘画的具体步骤,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实际上, 速写的题材与内容都非常丰富, 可以画静止物体, 如:文具、书包、花盆等, 也可以画人物, 如:家人、朋友等, 还可以画大自然景物, 如:大树、鲜花、小桥、房屋等。
速写的基本步骤如下:一是从整体上看实物;二是观察实物, 找出基本特征;三是找到最佳的入手之处;四是依次绘画;五是对整幅画进行补充和修改, 最终完成一幅画。
由此可见, 贯穿速写画始终的就是两个字观察, 每一步都离不开观察, 观察力强的学生必定能画出优秀的作品。
又如, 在画人物画时, 学生应先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体和动态, 这几根线就是主线, 然后再画出其余次线。
在人物画像中, 只要是贴近人体结构的线条就是实线, 一定要画得准确;只要是不贴近人体结构的线条称之为虚线, 要画得生动与流畅, 加强画面的节奏感。
还有一种速写方法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绘画, 先从大的形块入手, 可以画得比较有情趣、比较生动。
此外,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人体的解剖结构, 以免在形体结构上发生错误。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初中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关美术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
而如何制作一份关于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的文章呢?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我们需要明确美术欣赏课的目标。
美术欣赏课的目标是什么?1.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美术欣赏课,可以学习到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2.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术欣赏课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了解了美术欣赏课的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目标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关于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的建议:1.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尽量多样化,可以包括西方古典绘画、中国传统绘画、当代艺术作品等。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思想,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可以通过观看艺术作品和听取学生的看法,来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艺术作品。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比如投影仪、电脑等,来向学生展示各种艺术作品。
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5. 结合实际生活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艺术元素,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建筑物、风景等,从中发现艺术的美。
通过结合实际生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通过合理的教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法
初中美术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感受美的力量,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著名画家的作品或当代艺术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要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艺术表达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可以使用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进行表达。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美感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艺术,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除了以上几点,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艺术史知识和艺术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背后故事,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是要注意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博物馆参观、艺术展览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艺术体验。
三是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第一篇: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初中美术欣赏课,以对学习、理解美术和对视觉现象审美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为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能会欣赏又能评述美术作品。
初中美术书每册第一展开页都有中外经典作品欣赏,使学生能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美术作品,又为学生提供了如何“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示范。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让学生能珍视人类文化遗产,民族情感,爱国主义,对多元文化包容的现代人格特质,关注美术。
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便一讲到底,造成老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
课堂教学容易步入枯燥无味的“注入式”教学,灌输也便成了常用的教法。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
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欣赏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
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美国学者贺拉斯曼说:“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
”这句名言鞭挞了灌输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将专业性较强具有一定难度的艺术理论知识变得易懂好学,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必须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触摸。
经自己的探索实践证明,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是可运用的。
1、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前期,应尽量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对作品进行感性阶段的评价。
在讲述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出思考题目,不断启发学生发挥他们的独立分析能力,相互补充。
如:现代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画中的各种造型令初见者费解,学生往往会觉得画面乱,看不懂,是抽象画。
这时老师就应该多引导学生去看里面的人和动物的造型,让他们数一下有几个人和几个动物,然后提问每个人分别在干什么,牛和马的表情有何不同?这时学生都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的分析画面内容。
如何开展好初中美术鉴赏教学[论文]
如何开展好初中美术鉴赏教学初中美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而美术教学中的鉴赏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美术教学的优势,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和必要手段。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教学,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有效适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学习美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铺垫。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鉴赏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有效、适当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中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寻找学习方法、思考路线和解决办法。
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非常薄弱的,要想更好地达到教师的要求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学过程之中,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措施,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轻松、顺利地完成美术教学的鉴赏课程。
众所周知,学生在比较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并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这时候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得给学生营造这样理想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性的交流和探讨,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如初中美术课程《在美术世界中遨游》,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提出一些问题。
教师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将类似的放在一起分成不同类别,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问题和主体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探究和讨论。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放弃了教师提问的权利,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想办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并且能够让学生的美术思维充分的活跃起来,因为不论是提问的阶段还是学生共同合作交流的阶段学生都需要认真的思考和钻研,使自己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来有效的学习。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摘要笔者对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做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我是一名从教多年教师,在我从教的这几年里美术教科书就变换了三次,可以说每隔几年就会拿到一本崭新的教科书。
通过近几次的教材变换,我发现: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外,教材中的审美内容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这几年不断地听课和教学实践,我觉得要想上好美术欣赏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由于以往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作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简单带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
即使去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
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
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
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
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挂图、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
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大大激发了他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教学的欣赏课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学生在上课时大多对绘画和手工感兴趣,然而对于只讲理论,没有动手,听起来乏味的美术欣赏课,则表现出不感兴趣,总觉得没什么可上的。
因此有些初中美术教师经常把欣赏课省略不讲,认为既然学生不听,又何必多浪费时间呢?其实,欣赏课相对于其他美术课有一定难度,欣赏首先必然包括了大量要讲的内容,教师要收集大量相关的资料,熟悉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需要当多的时间去精心准备,一是要备好教材内容,二是要备好学生,要让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能吸引学生。
只有经过指导,经常去看,去了解,才能尽快地掌握对美的感知,也就是提高了审美的能力、动脑能力,必要时要求学生动口说出来,用笔写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知道自己所画的东西为何而画,画得如何,美不美,在欣赏中提高绘画技艺。
例如,我教学“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欣赏·评述)”时,主要抓住“欣赏·评述”来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能力。
这里所讲的“欣赏·评述”,是指通过眼睛去观察,了解事物的形态及其特点,并说出其优点缺点。
一、请大家先观察课本中的第一幅图《在激流中前进》(220厘米×332厘米),说出它的名字、种类、作者及其年代,看看图中描绘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形态怎样,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提问、讲解:
作者:杜键,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黄河:我国境内的一条大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崛起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
为此,作者曾先后到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
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
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出的惊人力量和百
折不挠的精神。
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船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二、以此方法,讲解其他图片。
(1)《粮食》(宽约4米):作者雅布隆斯卡娅:是苏联卫国战争之后涌现出来的当代著名女油画家。
作品再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阳光下,集体农庄女庄员们在堆积着如山的金黄色麦粒的打谷场上,紧张而有秩序地劳动着。
女庄员们兴奋的笑脸和欢快而有节奏的动作,充分显示了经过战争洗礼后的苏联劳动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
活风貌。
(2)《牛耕》(魏晋时期墓砖画):这是一幅墓砖画,墓砖画的最大特点是,除了表现墓主生前宴欢、舞乐等享乐生活外,大部分是表现劳动人民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场面,是墓主为了祈求死后永远有一批劳动群众供他们驱使奴役,但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反映了当时
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
这幅表现牛耕的砖画,画面十分单纯,但作者颇具匠心。
如两头牛有意画成一黑一白,以对比的手法突出画面的明快感。
再如,画扶犁者,只寥寥几笔,不仅生动地画出了扶犁者的形态,而且其缓步前行时的姿态极富运动感。
(3)《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局部 24.8厘米×528.7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者张择端,北宋末年画家,东武人。
作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生动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重盛景象的、且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著名之作。
全画内容大体分为三段,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当时俗称“上河”,是国家的漕运枢纽,南北商业交通要道)及其两岸舟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繁忙的活动场景;后段以市区街道的繁华场面为主。
(4)《捣练图》因描绘唐代妇女制“练”(一种丝织品)的劳动场面而得名,人物组织得疏密有致、动静适宜,充分显示了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指导学生欣赏校园雕塑“学海明珠”: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观赏,说出雕塑的各个部件:一本打开的大书、地球、地球卫星、月亮、星星,一只展翅直冲云天的大雁。
然后,要求学生把这些部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连缀起来,说一段连贯的话。
最后,想想这样的造型为什么取名“学海明珠”,有何现实意义。
教师提示:我们要在书本(打开的大书)和生活(地球)中学习
科学文化知识,要像那只展翅直冲云天的大雁一样,善于用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向星星、向月亮、向太空迈进,做一颗璀璨耀眼的星星,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