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初探论文
浅谈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探讨及思考
浅谈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探讨及思考【摘要】认真上好音乐欣赏课,使学生得以全面而充分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无意识地渗透与强化培养相结合期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乃是音乐欣赏教学所肩负的任务。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教学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欣赏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音乐)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唯一教学秩序的课程模式。
显然是与学生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偏要相距甚远的,并且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那么,怎样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如:用懂音乐的耳朵来聆听世界万物之声;用聪慈的眼睛来捕捉人类、大自然乃至宇宙的美的瞬间;用稚嫩的双手描绘出心中充满童真的音乐的蓝图),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敏感性。
1 目前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不足音乐是声音艺术.同时也是听觉艺术。
音乐表达感情的手段有别于其他艺术,如文学用语言,绘画用线条和色彩,而音乐则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声音形象来表达人的感情。
音乐不可能象绘画那样直接再现生活中的情景,不可能具有明确清楚的视觉形象,也不可能象直接运用语言的文学那样具有鲜明的现实观点.音乐是在其流动过程中表现一种情绪的发展过程,使人产生与声音进程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引起听者人体机制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是要通过人的听觉和情绪体验才能实现的。
而音乐欣赏正是首先通过官能直接感知音响,进而深人体验音乐作品抒发的感情及其描绘的情景,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能深入其感情内函和深邃意境,最终进入理性判断。
由于音乐作品是通过音响激发感情来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的,故思辨音乐作品中所描绘表达的丰富意境和感情色彩是最重要的。
在欣赏教学中,官能感知是基础,情感体验并进行联想是关键。
目前,中学音乐欣赏课普遍存在违反音乐欣赏规律的教学现象,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品位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鉴别。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初探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初探佚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初探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普通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他将来可以不会作曲,不会乐器,不太会唱歌,但不应该不会听音乐。
社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听音乐应该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音乐有兴趣,能鉴赏理解音乐的人越多,音乐事业的发展越快,越能促使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因此,音乐欣赏教学应该是中学音乐教学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
但事实上,我们的很多音乐教师,尤其是初中音乐教师普遍认为音乐欣赏课难上。
就音乐欣赏课现状而言,我们看到学生听音乐时的烦躁不安,有说话的,有偷听mp3的,有打磕睡的,原因何在?教育学告诉我们: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共同参与的过程,音乐欣赏课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是我们这些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下面,笔者就音乐欣赏课上出现的以上情景,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浅谈一下如何上好中学的音乐欣赏课。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条件初中阶段,从11、12岁至14、15岁,属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已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和描写人生活的音乐,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作品,例如:“优美、活泼的”,“开朗、奔放的”,“兴奋、激昂的”,“悲惨、哀愁的”等等,他们的猎奇心理和冒险精神比较突出,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感,他们因为喜欢某个偶像而去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以唱好某人的歌曲而自豪。
在这个流行歌曲传播泛滥的社会里,流行音乐或者说流行歌曲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实践中体会论文
浅谈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实践中的体会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效率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但如何使课堂效率最大化,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件事。
要提高音乐欣赏课效率,应注重欣赏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应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对所听音乐的感受与见解。
同时,教师也需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具有个人魅力,让学生因喜欢你而喜欢上欣赏课,因喜欢欣赏课而喜欢你。
一、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课堂导入方法适宜的导入方法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主动性,进而为新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1.悬念法。
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创设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悬念,“引导”和“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2.律动法。
结合音乐,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参与表演,从而产生共鸣,体验情感,再进行新课教学。
例如,在学习《行进中的歌》这个单元时,让学生走军训中的步伐,鼓励全班同学分组参与律动,通过学生的律动,引入课题,从而导入《行进中的歌》的教学。
二、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学生在听赏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便感受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也会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1.分组体验法。
把班级分若干参赛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个竞赛组别,如,歌唱组、诗歌组、舞蹈组、表演组、图画组等等,让学生通过各成员主动的创编,设计成一个个节目,最后进行表演,由于集体荣誉的驱动,每位组员都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便一下活跃起来。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和价值。
2.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音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3.建立良好的研究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音乐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音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实施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提高策略的具体措施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创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建设音乐教室和音乐实验室,配备先进的音乐设备和教学工具,提供优质的音乐教学资源和环境。
4.加强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和演出,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5.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学生的音乐研究情况,积极参与学生的音乐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的教育仍然以应试科目为主,这是应试教育制度的必然产物。
然而,作为初中教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教育制度的缺陷,并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活动。
音乐作为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行为修养和心理素质。
因此,教师必须及时修正对音乐课程的认识,重新认识初中音乐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思想层面及时更正之前的错误认识,从而在行动上给予学生指导,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音乐课程,认真研究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师需要善于开发新的教学方式,针对音乐形式的变化方向,在新的教学环境中辅之以现代化的音乐教学理念。
教师可以吸取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把唱歌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唱歌可以是多变的形式,学生可以开口唱,教师也可以开口唱,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唱等等。
初中音乐教学音乐欣赏(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音乐欣赏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之音乐欣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本质,提升音乐素养,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
本文将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音乐欣赏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音乐欣赏教育的内涵及意义音乐欣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聆听、分析、评价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感,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过程。
音乐欣赏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美感的同时,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2.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音乐欣赏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
3.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音乐欣赏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增进对人类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音乐欣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内容单一:部分音乐欣赏教学过于注重教材内容,忽视了学生兴趣和个性需求的培养。
2.教学方法陈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学生参与和互动,不利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3.教学评价片面:部分音乐欣赏教学过于注重技能考核,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4.教育资源不足:部分学校音乐教育设施不完善,音乐教师数量不足,影响了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1.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选择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注重音乐作品的风格、体裁和地域特色。
2.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如欣赏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中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浅析毕业论文.doc
中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浅析毕业论文内容提要:音乐欣赏教学包括“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的聆听,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地讲解、提示,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
2011年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读》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赏为主。
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由此可见要上好一节欣赏课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学校提供设备支持,更离不开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音乐欣赏要注重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尊重学生独立的见解和感受;要根据学生地域水平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欣赏,恰当的选择电教手段进行辅助。
只有如此才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音乐欣赏;简析;理解;分层;电化教学正文:2001年以前,我国的音乐课教学包括四方面内容:唱歌、欣赏、乐器和识谱。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标把音乐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领域,丰富了音乐欣赏的内容。
音乐欣赏教学成了音乐教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单纯地听,它的基本任务在听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作品的内容。
通过音乐欣赏,不但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还能培养学生认识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且能在欣赏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参与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高尚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但欣赏教学又无法而法,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我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多次听课的感受,也从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下面就是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教师的教材简析要详略得当,不要不讲或多讲。
音乐教师在备课时,在理解欣赏教材透彻的基础上已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通过教师的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内容表达出来,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进入兴高采烈或伤感深重等情感状态。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与实践论文
试论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与实践【摘要】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音乐教学者作为音乐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者的教学理念能够对教学水平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教学者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让学生无法领会到音乐的魅力,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针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和实践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音乐欣赏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作用旨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使得学生得到高尚的情操陶冶,都不失于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因而,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不能取代的。
音乐欣赏教学在教学中也应当引起教学者的注意。
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多为讲解作品,过程冗长乏味,学生虽然听音乐,但是都属被动接受,长时间之后,难免会产生厌倦、疲惫的心理。
欣赏歌曲的兴趣也就大为降低,欣赏教学预期的目的很难达到。
根据上述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在下文中,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1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1.1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音乐课来说,开头尤为重要,如果导入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前导入,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法和情境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如教学《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这首歌,让学生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情境导入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走进西藏》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西藏优美的民风民俗、秀丽的山水、壮美的雪域风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对神奇又迷人的西藏的向往之情,从而激发兴趣。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中学音乐的欣赏教学初探摘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展开时,可以从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韵律感,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实践等多方面来进行来进行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探讨音乐教育是学校中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其对于学生感受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音乐课中,其主要的内容有音乐理论知识、唱歌以及音乐技能的培训,同时还包括对音乐的鉴赏和感受,其中最后一部分是较为重要的,它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
一、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技巧第一,让学生自己通过音乐鉴赏工具书的查阅,来选择有用的材料,这样可以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加强对乐曲的基本内容以及主题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其主要的思想思路,并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
第二,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由于中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且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因此在欣赏教学中需要全身心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其通过实践,也就是利用演奏、唱歌以及表演、动作等方式来融入音乐中,例如,可以让学生演唱某首曲子中的一个片段,尽量融入自己的感情和表情。
也可以让学生采用乐器或者跟着音乐的步伐采用随兴的方式,拍掌附和等。
在一些歌曲教学中,还能让学生扮演男女主角,并采用各种活泼清新的动作,让学生跟着歌曲情节以及具体的节拍,来参与到表演中去,这时候可以活跃整个教室的气氛,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性的音乐教学情景,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在进行音乐鉴赏的学习过程中,在接受音乐熏陶时,加入舞蹈等动作,展示出优美的肢体语言,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抽象的音乐转换成具象的舞蹈的整个变化过程,对这种转化的内在联系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学生很自然就会思考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就有能力并且很愿意去思考如何将动作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完美融合起来,从而培养其一种深层的音乐欣赏理念。
初中音乐教学教研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教研策略,以期为我国初中音乐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问题;教学教研策略一、引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初中阶段是音乐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教研策略。
二、初中音乐教学现状1. 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部分初中音乐课程设置存在偏重理论、忽视实践的现象,导致学生音乐素养难以得到全面发展。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音乐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学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 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初中音乐考核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生音乐素养不高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部分学生音乐素养较低,难以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
2. 教学资源匮乏部分学校音乐教学资源匮乏,如音乐器材、教学软件等,影响了音乐教学质量。
3.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4. 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考核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四、初中音乐教学教研策略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调整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音乐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经典范文6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经典范文6篇)
1. 音乐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系研究
这篇论文探讨了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
通过研究音乐对学生认知、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作用,论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
2. 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方法与实践
本篇论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和实践,包括教学设计、教材选择和教学工具运用。
论文还结合实例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
3. 音乐教学中的合作研究策略研究
这篇论文探讨了音乐教学中合作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合作研究策略。
通过对学生团队合作的培养,论文强调了音乐教学对学生协作能力的促进作用。
4. 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本篇论文研究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论文介绍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和实践案例。
5. 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这篇论文总结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论文介绍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6. 科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本篇论文研究了科技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论文介绍了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科技工具和应用案例,并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将科技融入音乐教学的建议和策略。
以上是六篇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的经典范文,涵盖了音乐教学中的各个重要方面。
希望能为初中音乐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初中教科研课题:课题论文: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探索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音乐课题申报课题论文: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探索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探索【摘要】“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
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音乐欣赏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把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作为重要目的。
【关键词】音乐欣赏聆听联想创造力音乐是最能够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
音乐对于人的作用,不同于语言和文字,可以通过词句、篇章直接表达。
它直接作用人的心灵。
它也许不像文字那样能够表达清晰的情景,但它所能够表达的人的情感又是或语言、或文字、或美术、或戏剧等其他艺术都无法直接表达的。
“要想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
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
”(美国当代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家科普生《怎样欣赏音乐》)音乐欣赏课一直是初中音乐课的重点内容,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如何让学生能够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体验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是我们音乐老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在外行人的眼里音乐欣赏课最让人喜欢也最好上的,但调查显示大多初中学生都不太喜欢音乐欣赏课,因为没有歌词的乐曲作品对他们而言,是枯燥无味听不懂也不想听得,于是就经常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讲作品的曲式结构、速度、力度…等等,一讲就是大半堂课,等到让学生自己欣赏时,学生已经听得昏昏沉沉,兴趣全无。
而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欣赏课就成了冗长的理论课,这样的欣赏课学生又怎么会感兴趣呢?其实了解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它的这种模糊和不确定的特征,给人提供了想象的广阔空间,不同的人听同一首作品,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听同一首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浅析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论文
浅析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论文浅析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论文摘要:音乐鉴赏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
如何把握音乐中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就是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对事物的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构架和水平。
关键词:音乐;学生;鉴赏;教学音乐鉴赏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
通过对音乐鉴赏实现对音乐的理解,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一、体验音乐魅力,获得对音乐的浓厚兴趣音乐能让欣赏者可通过所掌握的音乐鉴赏知识和自身听觉能力,感受音乐旋律的美妙。
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课程导人的方式,为学生设置符合学生自身情况的相应的问题,制造音乐作品的悬念,引起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对此音乐作品疑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在聆听中感知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和音色,和声、调式、词性等。
然后教会学生是如何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又是如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中音乐元素的体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引发他们自身的情感起伏变化,让学生去发现音乐中的美,并充分利用各种音乐感知通道,对音乐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和理解。
教师应该根据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充分认识和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社会经验、自身兴趣和欣赏需要,开阔自身视野,结合与教学有关的背景知识,拓展教学内容,不仅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并能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关注学生内心情感,教授学生在体会的基础上教学艺术的创作,不仅仅是给与人美的享受和体验,而其根本目的,在于抒发创作人的情感,并引起欣赏者对艺术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音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因为自身美妙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所以被公认为最擅长抒发感情、最能激起欣赏者感情的艺术表现方式。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乐感培养及鉴赏课教学论文.doc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乐感培养及鉴赏课教学论文摘要:音乐学科教学是初中阶段较为重要的艺术科目,培养学生美学素养及艺术修养与陶冶学生情操是其主要教学目标,并且可以通过音乐学科鉴赏课程教学,使学生的乐感得以提升,强化其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鉴赏水平。
本文主要阐述初中音乐学科鉴赏课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乐感的意义,并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科;鉴赏课程教学;乐感;培养一、前言在传统初中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单一地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即课程教学开始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传授,并对学生的歌唱技巧进行指导。
另外,由于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力度不足,导致缺少专业性音乐学科教师和完善的音乐教学器材。
这样的音乐学科教学使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热情不够高涨,从而无法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综合乐感。
因此,在现阶段初中音乐学科教学中,应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核心精神,对学生的综合乐感进行培养。
二、目前初中音乐学科鉴赏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意见(一)课程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初中音乐学科鉴赏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利用多元化的鉴赏教学活动,激发出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投身到教学活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有效的音乐鉴赏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乐感,还可以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高,对于学生在后续教学中实现全面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
但在目前初中音乐学科鉴赏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甚至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理解鉴赏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对教学认知太过浅显,经常轻视音乐学科鉴赏课程教学。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只是单一播放音乐作品,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达成预期教学效果,还使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积极性降低。
因此,只有教师在明确音乐学科鉴赏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在播放优质音乐作品时,将其实际意义、背景及情感展开讲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教学知识,真正体会到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从而为提升学生音乐综合乐感提供良好帮助。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论文概要: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认识感悟音乐之美,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它为学生带来思维上的活跃和学识上的开拓,促进其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
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胜枚举,笔者简单列举并探讨了几种教学形式,希望能为音乐欣赏课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一、具体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一)答问结合法过去课堂教育教师常常单方面知识讲授,没有注重学习氛围,学生既没有兴趣也不能有效吸纳知识。
而采用答问结合的方式,比如在欣赏乐曲前先为学生设置几个音乐风格、旋律上的问题。
比如,在欣赏《祖国颂》前,就节拍、音区上的变化提出设问,让学生抱着主动求知的心态鉴赏乐曲。
在之后的提问时,让其带入自己的理解加以表达,教师在学生回答时适时鼓励,评价得失,可以让学生在问答中领悟出自身对音乐的审美,激发热情与感悟。
有时教师也可组织学生讨论与互相问答。
比如,让学生在欣赏《白毛女》后,探讨创作背景及音乐与剧情上的关联,让学生就自己的体会进行音乐上的沟通。
而后,初中音乐教师就学生观点进行发问和总结,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感受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兴趣与创造力。
(二)多媒体教学法初中音乐欣赏中聆听是基础与载体,多媒体教学就成为课程里必需的一种方法。
但必需不代表形式化,多媒体教学应用现代各种视听工具,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立体的音乐感观世界,启发学生感受与理解乐曲之美。
因而,灵活并具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将有助于课程知识的传授。
比如,在介绍交响乐及乐器时,学校没有所有的乐器给学生做现场展示和演奏,则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在聆听和欣赏中体会交响乐的宏大唯美,同时教师还可分别制作各个器乐组的视听片段,如弦乐组木管组等,让学生对每一种交响乐乐器有细致的了解,深化认识。
(三)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指的是让学生以直观教学用具的方式配合音乐欣赏,突出音乐的特性,启发学生对音乐及其创作背景的思考。
常用直观法有三,一是实物直观,即用乐器演奏配合教学,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教师演奏二胡,一方面令学生临场感受乐器乐曲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摸索二胡的音色结构,通过实物领悟艺术的感染力。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几点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几点探索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课堂的动态生成,因而化学课堂会显得单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生成性教学,从设计弹性教学目标、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设计有效化学问题、捕捉化学教学契机和优化化学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生成性教学探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倾听感受体验情感学会审美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而欣赏就是感受美的特点的有效手段之一。
初中音乐欣赏课是初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倾听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歌曲的情感、学会审美,这是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主要目的。
一节高效的音乐欣赏课是通过感受、体验以及审美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的。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让他们在倾听中感受,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最终体会到音乐之美。
一、倾听感受——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音乐欣赏课与音乐课的最大区别在于“欣赏”二字。
音乐欣赏课应从“倾听”着手。
学会倾听、感受音乐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出发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倾听氛围,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近些年来广泛使用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倾听氛围。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轻音乐,内容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
例如,我在上课前总会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轻音乐,如《小夜曲》《月光水岸》《献给爱丽丝》等。
时间长了,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能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外,在音乐欣赏课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如对芬兰民歌《在森林和原野》这首作品进行教学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MTV电子相册)介绍了芬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脑海中浮现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倾听歌曲,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很好的倾听氛围,学生可以感受到弦乐四重奏的艺术效果,感受到芬兰民间音乐的风格。
初中音乐教学的艺术鉴赏(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艺术鉴赏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的艺术鉴赏摘要: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初中音乐教学为背景,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探讨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旨在为音乐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艺术鉴赏;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学评价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有效载体。
艺术鉴赏能力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其综合素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艺术鉴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音乐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音乐艺术的美。
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体会艺术鉴赏的重要性。
如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播放经典音乐作品等,引导学生置身于音乐氛围中。
3.对比教学:通过对比不同音乐作品、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让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多样性,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合奏、音乐剧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三、教材选择1.经典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经典魅力。
2.多样性:注重选取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多样性。
3.适应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音乐作品,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
4.更新性:紧跟时代发展,将新型音乐作品纳入教材,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活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进步幅度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演出等形式,检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水平,评估教学效果。
3.自主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使其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浅谈
内容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中我就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结合了自己的实际经验,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讲述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想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音乐实践,以此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
关键词:直观教学;主体参与;营造氛围;情感互动现今在很多学生的眼中,仍有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
其实自“学堂乐歌”后,由于种种原因,这种音乐课上只教唱歌的形式,确实一直延续了90多年。
而到了现在,这种制度和观念却早已落后了。
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
中。
但是,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学生的欢迎。
在我们的欣赏课中,一般为先介绍作品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然后进行初步欣赏;接下去就是分析曲子,乐器,表现手法,再度欣赏。
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于是往往出现教师在上面口若悬河,学生却是云里雾里,甚至根本不想听。
那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就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
问题。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认为以下一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一、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说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的。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有许多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
特别是在上到欣赏课的时候,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
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学生在欣赏课中,认识音乐主要靠听觉、想象来完成。
其实,视觉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
比如说美丽的挂图与优美的板书就能令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忘情的学习。
例如:在教唱歌曲《阿西里西》时,我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傣家竹楼,把歌谱和歌词抄在水波荡漾之中,学生一进教室,就被这强烈的视觉冲击所吸引。
上课时自然格外用心。
在教唱歌曲《保卫黄河》时,利用大幅彩色挂图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兴趣。
另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福音。
多媒体教学的兴起,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形象逼真。
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音像同步展现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江上微波涟涟,白帆点点。
乐队的演奏如同正坐在音乐厅中现场欣赏一样。
学生们忘情地投入在民族器乐所展现的清丽优雅的意境中。
再者在学习戏剧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录像、听唱腔、见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念白和走步、甚至学一两个唱段等,通过这些最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戏剧有了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有
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所以在欣赏过程中,运用一些直观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的音乐欣赏、变抽象为直观。
这样的方式能让教师教地更轻松,学生学地更乐意,更投入。
二、营造课堂氛围,放飞音乐想象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
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我们要鼓励学生对音乐多联想和想象。
在课堂中试着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听音乐,去感受音乐。
只有当课堂充满充满着想象,开始有了生动活泼的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
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
在过去的观点中有时避免学生在欣赏音乐中编故事,那现在我却要鼓励我的学生在特定情感基础上的“瞎想”。
如果在正确感受音乐情感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发展形象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这样的鼓励、引导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
了。
在初三音乐欣赏课上,歌剧《卡门》,音乐雄壮、有力。
教师先放一段试听,引导学生: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吗?我们把音乐和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才能。
师点出有英武的斗牛士,也有高声喝彩的群众,画面呈现出一派热烈欢腾的情景……接着一步步跟着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讲讲所知道的关于斗牛的知识,然后再让学生示范,斗牛的动作等等,最后伴着音乐一起去感受斗牛场的氛围。
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带着欣喜与渴望去听这个音乐。
那么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这也是引起联想和想象的必要条件。
如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流水,长笛三度音好像鸟呜,定音鼓的轮击好象雷声,快速半音阶下行的旋律好象下雨的形象,听到《信天游》就可以联想起黄土高原的景象,听到《茉莉花》就好象见到了秀丽的江
南水乡等等。
我在向学生讲解民族拉弦乐器时,在欣赏内容上作了精心的挑选和安排,使所选的乐曲既能充分体现该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又能使每首乐曲在情绪和音乐形象上有所对比。
这样,整堂课的欣赏内容就丰富了。
如在讲解二胡时,我将二胡带到了教室中,以最直观的方式用实物进行介绍,并用多媒体播放二胡现场演奏录像,让学生观看聆听几个音乐片段。
学生亲眼目睹了二胡的外形和演奏形式,初步感受了二胡丰富的表现力。
然后着重介绍并欣赏了由唐代著名歌曲改编的二胡独奏曲《阳关三叠》,这是一首抒发诗人王维对一位从军朋友的别离之情,含蓄地反映了古代人民在不合理的征戌徭役制度下的哀怨情绪。
学生聆听了二胡那近似人声的优美柔和的诉说,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地描绘,使学生深刻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同时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
我在此时又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表现欲望,以乐曲为背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进一步创作活动。
经过讨论、编排,学生们选派代表表达了对作品的不同情感:有诗人与朋友依依不舍的分离场面;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一幕;也有在音乐的衬托下有表情得朗诵同名诗……整个课堂氛围达到一个高
潮。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想说、想做”的氛围,才
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更自由的参与空间。
三、体验参与乐趣理解音乐共鸣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
要让学生获得情感深入体验,必须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活动性,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有
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的音乐欣赏习惯是中学教师应该着重培养的,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以及知识结构的限制,使得学生往往不能长时间地专注听音乐。
教师一定要注意动静结合。
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身体的动作去进一步地感受音乐,或者更形象地说:让音乐通过动作溶化
学生体内,这样的感受必然更生动、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