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得利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与利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紫花苜蓿,又称三叶豆,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是畜牧业中的重要饲料。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简单,并适应性强,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1. 土壤条件:紫花苜蓿喜欢温暖、湿润环境,适宜在肥沃、疏松、砂土或者沙壤土等土壤中生长。
不适宜在酸性土壤、重粘土以及排水不畅的土壤中生长。
2. 土壤准备:在栽种前,需要将土地翻耕、平整、施肥。
对于中性土壤,则加入磷、钾等微量元素肥料,同时要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3. 播种方法:根据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可采取直播、移栽和插秧等方法进行播种。
注意,紫花苜蓿不能深埋地下,一般的深度在0.5-1厘米,栽植距离在10-15厘米之间。
4. 生长管理:紫花苜蓿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适量浇水、除草、松土等措施。
同时,要控制农业害虫和病毒的感染,加强施肥补充,给予适量的氮、磷、钾肥料,以促进生长。
5. 采收收获:紫花苜蓿的生长期大约为70-100天左右,此时牧草处于生长旺季,适合采割。
采割前要进行干燥和晾晒,以获得干燥的干质量。
由于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含量高,牧草品质好,所以在养殖业中应用范围广泛,特别是在畜牧业中,养殖牛、羊、马等家畜的饲料中,被广泛使用。
1. 牛饲料:牛是紫花苜蓿的重要饲养对象,特别是在生育期后期和泌乳期中,牛需要丰富高质量的营养来维持生长和产奶。
紫花苜蓿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能够提高牛的产奶量和质量,增强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 羊饲料:羊和牛相比,更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特别是在生长期和育肥期中。
通过添加紫花苜蓿作为饲料,可以提高羊肉的品质,增加肉质的营养价值。
综上所述,紫花苜蓿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的牧草,在养殖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保证牧草的生长和发育,以获得更好的收成和饲料品质。
三得利紫花苜蓿

三得利紫花苜蓿品种特性:三得利紫花苜蓿是由美国百绿公司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紫花苜蓿品种。
该品种于2002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引进品种,品种登记号为247。
三得利紫花苜蓿不仅产量高(亩产干草1500公斤以上),适用区域广泛,可适应华北大部地区几西北、华中部分地区、西南地区种植,而且营养丰富,蛋白含量(18%~22%)和消化率高(70%以上),茎秆柔软,适口性极佳,是调制高品质苜蓿干草的理想品种。
三得利的部分亲本来自东方,因此抗冻害能力较强,在冬季温暖地区生长活跃,秋眠级5~6级,有很强的抗倒伏及抗线虫能力,持续性好。
栽培管理技术:土壤与耕作:播种三得利的田地,在前茬收割后,要及时耕地消灭杂草,秋后耙磨镇压,保墒蓄水。
灌区秋耕后,进行灌水,开春播前耙磨镇压,达到表层疏松、土壤细碎、地面平整。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耕地时施入有机肥1000-2000公斤/亩、过磷酸钙50~100公斤/亩做底肥。
播种时间:依各地情况可春播、夏播和秋播。
春播宜早,秋播水热同步,出苗整齐,杂草少。
寒冷地区可开沟春播,越冬前耙平,覆土以利越冬。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播前用根瘤菌,随拌随播。
单播时,播种量为1~1.5公斤/亩,播种深度1~2厘米,行距可控制在20厘米左右。
如与雅晴多年生黑麦草、楷模鸭茅、多维苇状羊茅等混播,播种量为0.5~1.0公斤/亩,根据需要,混播时的播种量可适当增加。
田间管理:三得利苗期生长较为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除草1~2次。
旱作区每次刈割后要及时松土、施追肥;灌区结合施肥进行浇水,促进再生。
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可不施氮肥或少施。
利用方式:三得利紫花苜蓿主要用于干草生产,调制好的干草有清新的草香味,是大型反刍家畜非常喜食的优质粗饲料,同时亦可粉碎成优质苜蓿草粉作为猪、鸡等单胃动物的植物蛋白质饲料。
鲜草适口性更佳,刈割后可直接饲喂家畜。
不论青刈还是调制干草,最适宜的收割时期为孕蕾至初花期。
亩产达15000公斤,该品种亩用种1公斤/70元。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1. 浅埋式滴灌技术浅埋式滴灌技术是一种有效节水的灌溉方式,通过将滴灌带埋在土壤表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这种技术对于紫花苜蓿的生长非常有利,可以提供适量的水分,并且减少了水肥的流失,使得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 种植技术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在浅埋式滴灌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
选择合适的种子进行播种,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生长潜力。
要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良好的土壤准备工作,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翻耕,为紫花苜蓿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进行浅埋式滴灌,确保紫花苜蓿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从而保障产量和品质。
3. 管理技术在紫花苜蓿的生长期间,要进行及时的管理工作,包括除草、病虫害防治、调节生长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后续的加工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紫花苜蓿的加工利用技术1. 干草加工紫花苜蓿可以经过干草加工,制成干草饲料,用于牲畜的饲养。
通过科学的干草加工技术,可以保持紫花苜蓿中的营养物质和气味,提高了饲料的质量和口感,提高了牲畜的饲养效率。
2. 饲料颗粒加工另一种常见的加工利用技术是将紫花苜蓿制成饲料颗粒,用于牲畜的饲养。
通过颗粒加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紫花苜蓿饲料的稳定性和便于储存和运输,同时也方便了牲畜的摄食和消化吸收,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和牲畜的生长速度。
3. 其他加工利用技术三、紫花苜蓿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紫花苜蓿的种植和加工利用技术也将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紫花苜蓿的种植管理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通过土壤无损检测、作物生长监测、智能灌溉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紫花苜蓿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生长效率和品质。
在加工利用方面,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加工技术。
可以通过生物酶解技术将紫花苜蓿制成饲料颗粒,减少了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种植技术

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种植技术一、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
干草蛋白含量15-25%,每斤相当0.5斤豆饼或2-3斤玉米。
美国三得利紫花苜蓿多年生,每年收割4-6茬,一次种植可利用8-10年,亩产干草1.5-2吨。
1、生物学特征:耐寒、耐干旱、耐盐碱,不耐酸、不耐涝。
涝洼地、水稻田不能种植。
2、种植与管理:①整地精细,尽可能耕得深些。
②播种:春季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秋季8月中旬至9月下旬播种,秋播比春播效果好。
每亩播种1.5-2斤。
③播种方法:条播行距为25-30厘米,深播2-3厘米,与其它作物间作时,行距可以增至40厘米。
也可采用撒播、穴播等方法。
④中耕除草:早春返青及每次收割之后,应中耕松土、除草。
⑤施肥:亩施厮肥2-3吨,以后,每年越冬前再施1吨,每次收割之后,及时浇水并追施速效肥。
⑥灌溉与排涝:干旱或炎热夏季,灌溉可以显著增加收割次数;冬灌可提高地温,使苜蓿安全越冬。
若连续下雨,应及时排除积水。
⑦收割:秋播的苜蓿至次年三月下旬或四月上旬开始收割,最适宜的收割期是开花初期,即有5%的苜蓿开花时,26-45天收割一次。
炎热夏季和寒冷冬季停止收割。
⑧防治病虫害:蚜虫、浮尘子、春象、潜叶蝇等,可用乐果、敌百虫等防治。
菌核病、霜霉病、锈病、褐斑病等,可以喷施多菌灵或施甲石灰防治。
其它病害可用石灰硫磺合剂、托不津等防治。
3、饲用:主要采用干苜蓿饲喂牛羊,也可用鲜嫩的苜蓿饲喂牛、羊、猪、禽、兔、鱼等。
开花前的苜蓿含皂角素,可使牛、羊发生臌气病,应禁喂。
二、冬牧-70黑麦1、生物学特性:冬牧-70黑麦原产地美国,株高150-180厘米,生育期243天。
8月中旬至9月下旬秋播,5月上旬抽穗开始,6月中下旬种子成熟。
再生能力强,可收割4 -6茬。
耐旱、耐瘠薄,能种小麦的地方都能种。
冬闲地、幼林、疏林也可种,出苗时树落叶,第二年3-4月树长叶时收完,不影响树木生长和春种。
2、栽培与管理:种植时间、播种、施肥、田间管理与小麦相同,每亩7-8斤种子。
紫花苜蓿栽培与利用

紫花苜蓿栽培与利用紫花苜蓿栽培与利用一、品种选择(一)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1.根据区域特点选择符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适宜秋眠级品种。
根据不同品种生长期长短和抗寒能力,把苜蓿分成9个秋眠级水平,秋眠级为1的品种抗寒能力最强,秋眠级为9的品种无休眠性,抗寒能力最差。
秋眠级越低的品种春季返青晚,刈割后的再生速度慢,生产潜能也越低;而秋眠级高的品种,春季返青早,刈割后再生速度快,生产潜能明显高于秋眠级低的品种。
综合产量和抗寒能力,辽宁地区在引种秋眠级为2-4的品种较易成功。
2.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
选择品种时不但要考虑品种的产量优势,还必须考虑苜蓿的质量性状。
产量突出、蛋白质含量高、茎秆较细、叶量丰富、叶片颜色较深的品种较为理想。
3.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
不但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还能避免使用农药造成污染。
日本和南韩等苜蓿进口大国,对苜蓿的农药残留量有严格的要求,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减少农药用量,对生产出口苜蓿至关重要。
4.选用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
在机械化作业中,选用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可显著降低收获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大大提高生产效益。
(二)品种选择的基本方法由于苜蓿不同品种在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选择苜蓿品种应由本地区草原科研或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引种观察、小区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大区试验及推广,确定适宜本地区的某些品种,农户再从中择优选取。
切不可不经正常试验程序,盲目大面积种植,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苜蓿种子主要包括进口种子和国内自产种子两大类。
进口种子一般都经过清选、消毒、种子包衣等处理,种子纯度和芽率较高,种子质量有保障,价格较高;国产种子质量不一,特别是一些不是专门繁种基地产出的种子,种子成熟度、纯度及芽率较低,但自产种子尤其是自产地方品种一般品种适应性较好。
(三)播种前种子的处理自产种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和秕种子,必须经过清选,使种子净度和发芽率均达到85%以上。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方法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方法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植物,其种植技术和方法对于牧草生产的成功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1.地块选择紫花苜蓿生长喜欢温暖而湿润的环境,对土壤有一定的选择性。
最适合紫花苜蓿生长的土壤为砂质土壤或砂质壤土,排水性好,保水能力强。
避免选择重土壤或酸性土壤地块。
同时,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块也是很重要的。
2.土壤准备在种植紫花苜蓿之前,应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和准备。
首先,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pH调节,保持在6.0-7.0之间。
其次,进行土壤深翻,松土,以提供充足的通风和排水性。
3.种子选择和播种紫花苜蓿的种子选择非常重要。
应选择高品质、高存活率和耐逆性强的种子。
选购时可以查看种子的生产日期和主要指标,选择符合要求的种子。
紫花苜蓿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或秋季。
播种量一般为每亩4-5公斤,播种方法可以采用撒播或穴播。
4.施肥和保湿种植紫花苜蓿需要适当的施肥和保湿工作。
在播种后的7-10天内进行一次基础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给苜蓿幼苗生长。
同时,保持土壤湿润,提供充足的水源供苜蓿生长。
5.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的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工作。
对于过于密集的苜蓿,需要适时修剪,保持植株之间的距离。
苜蓿还需要定期除草和除虫,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常见的苜蓿病虫害包括虫害、霜霉病、根瘤病等。
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6.收割和利用紫花苜蓿的一般收割期为开花期。
当苜蓿75%-80%的植株开花时,适时进行收割。
收割后的苜蓿可以作为饲料供牲畜食用,也可以进行干燥和加工,制作成紫花苜蓿干草。
总结起来,种植紫花苜蓿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土壤准备、选择好的种子、适时施肥和保湿、管理和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收割和利用。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对于牧草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和绿肥植物,其种植和加工利用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将水源通过管道输送到苜蓿的根系周围,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土壤准备:选择富含肥料和有机质的沙壤土或砂壤土作为种植基质,保证土壤的排水性良好。
并进行耕作和松土,使土壤松散透气。
2. 灌溉布置:根据苜蓿的生长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合理设置滴灌管的布局和间距。
一般来说,苜蓿的栽培行距为30厘米,每亩种植25000-35000株。
3. 水源准备:根据苜蓿所需的水量,在适当的地方开挖水池或井,以便供应灌溉水源。
并且通过滤网和过滤器去除水中的杂质和颗粒。
4. 灌溉时间和水量控制:根据季节和苜蓿的生长期,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水量。
一般来说,种植苜蓿的前期需水量较小,后期需水量较大。
并且根据土壤湿度和苜蓿的生长情况,调整灌溉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紫花苜蓿的加工利用技术可以分为饲料利用和药用利用两个方面。
饲料利用方面,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饲料资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加工利用主要包括干燥、压块和发酵等步骤。
具体操作如下:1. 干燥:将新鲜的紫花苜蓿进行晾晒,使水分蒸发,达到合适的干燥度。
干燥温度一般控制在35-40摄氏度,干燥时间为3-4天。
2. 压块:将干燥的紫花苜蓿经过压缩机压制成块状,便于储运和饲喂。
压制的压力一般为200-300MPa。
3. 发酵:将压制好的苜蓿饲料进行堆放,在通风、湿度和温度等条件下进行发酵。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7-10天,使饲料中的纤维素和蛋白质降解并转化为可被动物吸收利用的形式。
药用利用方面,紫花苜蓿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其加工利用主要包括提取和制剂加工两个步骤。
具体操作如下:1. 提取:将紫花苜蓿的叶子和花进行浸提,提取活性成分。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它不仅可以作为饲料提供牲畜所需的营养,还可以改善土壤品质并减少氮素流失。
本文将介绍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要求、播种方法、育苗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土壤要求紫花苜蓿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它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在6.0-7.0之间的土壤。
在选择土地时,应避免重度积水和盐碱地。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测试,以便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酸碱度,并根据需要进行施肥和石灰调节。
二、播种方法紫花苜蓿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视地区气候而定。
播种前应将土壤整地平整,除去杂草和石块。
一般情况下,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可以选择种子浸泡、发芽处理等方法,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播种方法可以采用直播或者插条繁殖的方式,直播时可以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地后的土壤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即可。
三、育苗和管理紫花苜蓿的育苗期一般为7-10天,出苗后需要及时管理。
首先,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其次,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室外育苗时可以进行遮阴处理,以避免太阳暴晒。
此外,要密切关注病虫害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苜蓿的健康生长。
四、田间管理紫花苜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田间管理,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除草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除草可以手工进行或者使用除草剂,但需注意使用剂量和方法。
另外,苜蓿生长期间还需要注意控制病虫害,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方法,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时机,以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损害。
此外,及时修剪和摘取部分植株也有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生长和更新能力。
五、收割和利用紫花苜蓿的收割时间一般在苜蓿开始开花时,此时的苜蓿质量最佳。
收割时可以使用割刀或割草机进行,注意不要损伤根系。
割后的苜蓿可以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下降到合适的水平后可以储存或加工。
紫花苜蓿可以用作饲料、绿肥或者制作干草等用途,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利用。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植物,具有高蛋白质含量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为了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采用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
1.土壤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紫花苜蓿。
在播种前,进行土壤翻耕,并进行有机肥料的施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2.播种方法:采用浅埋式播种,即将紫花苜蓿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播种量为每亩5-6千克。
3.滴灌系统建设:在紫花苜蓿种植区内建设滴灌系统,以提供适量的水分滋润植株。
滴灌系统由水源、滴灌管、滴灌器和过滤器等组成,可将水直接送到植株根区。
4.灌溉管理:在播种后的头两周内,每天进行浅层次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随着苜蓿生长,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逐渐降低灌溉频率和用水量。
5.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紫花苜蓿田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比如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
1.干草制作:在苜蓿生长期间,选取生长良好的苜蓿进行采割,并晾晒至干燥。
然后将苜蓿打包或压缩,制作成干草,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干草可作为饲料供给牲畜。
2.饲料加工:采用干燥、粉碎和压制等工艺,将苜蓿加工成饲料颗粒。
饲料颗粒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可提高牲畜的生产性能。
3.鲜苜蓿制作:将紫花苜蓿收割后,直接供给牲畜食用。
鲜苜蓿富含水分,能够增加牲畜的饱腹感,并提供大量的营养。
4.其他利用:紫花苜蓿还可用于生产苜蓿花蜜、苜蓿油等产品。
苜蓿花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苜蓿油则富含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总结: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紫花苜蓿生产方式。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加工利用,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和绿肥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是一种提高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种植技术,同时也能够增加紫花苜蓿的加工利用价值。
以下是对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的详细介绍。
1.种植技术: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是一种水分和养分供应更加准确和节约的种植方式。
其主要步骤如下:(1)整地:在种植前进行地面的整理,将杂草和杂物清除干净,同时进行翻耕,使土壤松散,并平整地面。
(2)浅埋式滴灌:使用滴灌系统进行浅埋式滴灌,将滴灌管埋在地面的浅层土壤中,可根据土壤湿度进行定时定量的供水,以满足紫花苜蓿的水分需求。
(3)播种:将紫花苜蓿种子均匀撒播在地面上,并轻轻压实,然后再进行一次轻微的浇水,使种子紧密与土壤接触。
(4)管理:在紫花苜蓿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给予适量的水分和养分,并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紫花苜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加工利用技术:紫花苜蓿加工利用技术是将紫花苜蓿制成各种产品,提高其经济价值和利用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紫花苜蓿加工利用技术:(1)饲料加工:将紫花苜蓿干燥后制成饲料,可用于牛、羊等家畜的日常饲养,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营养。
(2)草袋种植:将紫花苜蓿干燥后制成草袋,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使蔬菜和花卉生长更加旺盛。
(3)药用加工:将紫花苜蓿制成药材,用于中药加工和保健品制造,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药效。
(4)食品加工:将紫花苜蓿制成各种食品,如紫花苜蓿豆腐、紫花苜蓿粉等,丰富人们的饮食种类,提高蛋白质和营养摄入。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的实施,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紫花苜蓿的经济价值和利用率。
该技术还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和养分供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效益。
该技术对于推动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紫花苜蓿的种植及利用技术

浅谈紫花苜蓿的种植及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牧草之一,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提供营养价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紫花苜蓿的种植及利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紫花苜蓿在种植时应注意选择土壤,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足够的钾素和钙素是最佳的。
其次,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一般来说,温暖潮湿的季节最适合紫花苜蓿的生长。
紫花苜蓿可以采用播种或栽培的方式种植。
播种时,应注意土壤保湿,以免在播种后土壤干燥,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
紫花苜蓿利用技术主要有收获、晒干和储存等。
收获时,要注意收获时间,一般在苜蓿穗熟后及花后收获,以及要按照收获机械的操作规程进行收获。
晒干时,需要按照温度、湿度、风速等指标调节晾晒环境,以达到最佳的晒干效果。
储存时,应注意防潮、防虫,保证储存的苜蓿质量和营养成分。
综上所述,紫花苜蓿的种植及利用技术十分重要,应该把它作为牧草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遵循上述技术措施,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紫花苜蓿,又称洋车前草、紫花苜草,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口性好等优点,所以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紫花苜蓿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粘质黏土壤上。
其中砂质壤土通气性好,排水快,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而粘质黏土壤则能提供更多的养分,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
2. 贮备土:在种植紫花苜蓿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贮备,保证土壤的肥沃和适宜性。
需要进行翻耕和平整,将土壤中的杂草根系和根茬清理干净,让土壤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施肥,提供养分供紫花苜蓿吸收。
3. 种子选择:对于紫花苜蓿的种子选择要慎重,首先种子的品质要好,没有病害和杂质;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这样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和产量。
4. 播种时间:对于紫花苜蓿的播种时间要在温度适宜的季节进行,一般选择春季或者秋季进行播种,这样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5. 灌溉管理:在紫花苜蓿生长期间,要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溉频次,保证紫花苜蓿的生长和产量。
6. 病虫害防治:在紫花苜蓿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紫花苜蓿的生长和产量。
7. 收割管理:当紫花苜蓿到达成熟期时,要及时进行收割,保证牧草的质量和口感。
二、紫花苜蓿在养殖业中的应用1. 饲料: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使用,尤其适合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养。
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含量高,且易被动物消化吸收,能够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效益。
2. 覆盖:在农业生产中,紫花苜蓿可以用来作为地膜和覆盖物,能够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绿肥: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中吸收养分,并且能够固氮,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保护环境。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具有高蛋白、高营养、高产量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
近年来,人们对紫花苜蓿的种植和加工利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种植方法——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并探索了紫花苜蓿的加工利用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
1. 种植方法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是将滴灌系统与紫花苜蓿种植相结合,通过滴灌管道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植株根系,以实现节水、提高产量的目的。
具体种植方法如下:(1)选择适宜的土地:紫花苜蓿喜欢阳光充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环境。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地,避免盐碱土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地。
(2)土壤处理:在种植前,先进行土壤的基本处理,包括翻耕、平整、除草等。
如果土壤缺乏氮、磷、钾等养分,可以在翻耕前施入合适的肥料进行补充。
(3)滴灌系统建设:根据土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滴灌管道进行建设。
滴灌管道的布置要均匀,将水分平均输送到每株植株的根部,以确保植株获得足够的水分。
(4)种植方式:紫花苜蓿可以采用散播或穴插的方式进行种植。
散播的话,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5-2.0千克;穴插的话,每穴插秧量为1-2株。
种植密度视土地肥沃程度适当增减,一般为40-50万株/亩。
(5)灌水管理:紫花苜蓿在生长初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要密切监测土壤湿度,及时补充水分。
在生长发育期,每次浇水量一般为10-15毫升/株,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2. 技术要点(1)施肥:紫花苜蓿生长期对氮肥的需求较大,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菜籽粕等进行补充。
在生长期,每亩施氮肥50-70千克,磷肥10-15千克,钾肥15-20千克。
(2)除草:紫花苜蓿生长迅速,但对杂草的竞争能力较弱,所以要定期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3)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常见的病虫害有紫苜蓿花叶斑病、粉虱等,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紫花苜蓿的加工利用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药品等领域。
浅谈紫花苜蓿的种植及利用技术

浅谈紫花苜蓿的种植及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最常见的牧草之一。
它具有抗旱性、耐寒性和抗病性,能在半干旱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种植,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应用。
1、紫花苜蓿的种植:
适宜种植紫花苜蓿的地区有:中国、印度、中东、俄罗斯、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
紫花苜蓿种植要求土壤呈质地较疏松、肥力较好,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土壤PH值适宜,气温适宜20-25℃,湿度适中,光照强度较高。
此外,还要求地势平坦,通风及排水良好,地面跑道要宽敞无积水,以便于采收、运输和存储。
2、紫花苜蓿的利用技术:
(1)可作牧草:紫花苜蓿的叶片嫩、汁多、口感鲜美,食用可补充蛋白质,是优良的牧草,可满足牲畜的营养需求;
(2)可作饲料:紫花苜蓿的叶子和茎可制成饲料,用于添加营养元素,改善饲料的口感,提高家禽的营养摄入量;
(3)可作油料:紫花苜蓿含有较高的油脂,可用于制作食用油及药用油,提高食品及药品的营养价值;
(4)可作表面处理剂:紫花苜蓿的精油可用于表面处理,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提高饲料的保存期;
(5)可作肥料:紫花苜蓿的秸秆可用于制作有机肥料,用于土壤肥力改良,提高作物产量;
(6)可作纤维材料:紫花苜蓿的植物纤维可以用于制作纺织品、家具等,提高纤维材料的使用价值。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养分和高产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
本文将介绍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1. 地块选择: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较低,但偏爱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砂质黏土。
最好选择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的地块,避免在盆地或河谷等容易积水的地方种植。
2. 土壤改良:紫花苜蓿对土壤的pH值要求较高,一般在6.0-7.5之间。
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或硫磺进行调节。
还应该在种植前进行有机肥的施加,提高土壤肥力。
3. 播种时间: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期为春季3-5月和秋季8-10月。
在北方地区,播种时间应尽量避开旱季,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4. 播种方法:紫花苜蓿的播种方法有直播和育苗两种。
直播时,首先要在地表进行翻耕和耙平,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地表,再用耙子轻轻覆盖即可。
育苗时,需要提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1-2天,然后放入种子盒或育苗盘中进行育苗,待苗高达到10-15厘米时可移栽至定植地。
5. 管理措施:紫花苜蓿的管理主要包括除草、追肥和灌溉。
除草时应尽量手工除草,避免使用除草剂对作物造成伤害。
追肥时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来补充养分。
灌溉时要控制好水量,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6. 收割及贮存:紫花苜蓿的收割时间一般在植株生长期正常开花后,但尚未结果时进行。
收割后,可以进行阳光晾晒或机械干燥,使其含水量控制在15%以下。
贮存时应放入密封的储藏室中,避免受潮和虫蛀。
1. 饲料植物:紫花苜蓿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是优质的饲料植物。
将紫花苜蓿干草作为饲料喂养牲畜,可以提高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2. 绿肥植物: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能够固定土壤,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紫花苜蓿的植株在枯黄时能释放大量的氮素,可作为农田的绿肥植物,提高土壤肥力。
3. 草坪覆盖植物: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较低,生长速度快,能够快速形成茂密的草坪覆盖。
浅谈紫花苜蓿的种植及利用技术

浅谈紫花苜蓿的种植及利用技术紫花苜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豆科牧草,它是农业发展中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来源。
它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病虫害少等优点,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也称之为“三毛草”,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那么它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呢?第一节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紫花苜蓿喜凉爽气候,年均气温7~12 ℃,海拔1200~2500米,最佳播期在3月至5月上旬,在坡度较小的缓坡地或台地上,以平播为宜,每亩播量2~2。
5kg,也可作混播。
第二节品种选择主要分为生产用种子的选择及草场上栽培用种子的选择两类。
(一)生产用种子的选择1、选种的目的:就是挑选出抗逆性强、生长发育快、再生能力强的品种,以保证种子质量,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优质种子。
2、选种原则:①丰产性与优质性相结合;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③市场需求的趋向性;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二节品种选择主要分为生产用种子的选择及草场上栽培用种子的选择两类。
(一)生产用种子的选择1、选种的目的:就是挑选出抗逆性强、生长发育快、再生能力强的品种,以保证种子质量,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优质种子。
2、选种原则:①丰产性与优质性相结合;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③市场需求的趋向性;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选种方法:①田间试验;②室内鉴定;③野外考察。
(1)播前种子检疫; (2)品种纯度检验; (3)发芽率检验; (4)发芽势检验; (5)发芽特性测定; (6)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关系的研究。
(二)草场上栽培用种子的选择1、选种的目的:就是选择抗逆性强、生长发育快、再生能力强的品种。
2、选种原则:①丰产性与优质性相结合;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③市场需求的趋向性;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选种方法:①田间试验;②室内鉴定;③野外考察。
第三节紫花苜蓿草地建植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沙壤土或轻粘壤土地块上进行。
施肥:基肥采用厩肥、堆肥、人粪尿等,追肥根据不同时期确定氮磷钾比例,一般情况下,成龄羊单位活重日增重150克左右,补喂精料0。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介绍。
1. 地块选择: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用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或砂质壤土地块进行种植。
2. 种植方法:紫花苜蓿一般采用直播法种植,首先要进行地面整平、翻耕、除草,确保土壤松散透气。
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个地块上,一般播种量为每亩10-15公斤。
种子与土壤的接触紧密度对发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要进行轻微压实。
3. 施肥:紫花苜蓿生长期需要较多的养分,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充分的施肥。
通常应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以提供较多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后期还可以进行间作施肥,适量添加磷和钾肥。
4. 灌溉管理:紫花苜蓿在干旱的区域种植时需要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但是要注意不可过度灌溉,以免导致土壤积水和植株烂根。
5. 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霜霉病、蚜虫、蚜蝇等害虫的侵害。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对植株进行喷洒杀菌剂或杀虫剂来进行防治。
1. 饲料用途: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能提高牲畜的产量和品质。
将紫花苜蓿作为主要饲料加入到牧场的饲料中,可以增加牲畜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2. 土壤改良和保持:紫花苜蓿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能够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中,并通过根瘤菌与大气中的氮结合形成苜蓿固氮,可以改良和充实土壤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
3. 绿肥和覆盖作物:紫花苜蓿生长迅速,枝叶茂盛,可以迅速覆盖地面。
通过在盛夏播种紫花苜蓿,可以起到遮荫作用,减少土壤表面温度,提高土壤湿度,防止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4. 园林绿化:紫花苜蓿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在城市公园、花坛和道路中绿化栽培中广泛应用。
紫花苜蓿的紫色花朵可以增加花坛的色彩,同时也能吸引蜜蜂等有益昆虫。
紫花苜蓿是一种在养殖业中广泛应用的牧草植物,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能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繁殖方式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及繁殖方式紫花苜蓿(Trifolium pretense)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植物,被广泛用于草地种植和土壤改良。
它不仅具有高营养价值,同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氮素含量等作用。
本文将介绍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和繁殖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紫花苜蓿。
一、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1. 土壤准备紫花苜蓿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5。
在栽培前,应进行土壤检测,确保土壤pH值适宜,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石灰或硫酸处理。
此外,紫花苜蓿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可以在播种前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或化肥,增加土壤养分供应。
2. 播种时间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时间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
通常情况下,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效果较好。
春季适宜的播种时间为3月到4月,秋季适宜的播种时间为9月到10月。
在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处理,如浸种处理、冷藏处理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 播种方法播种时,可以选择直播或人工移植的方式。
直播时,应将土壤翻松并平整,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并轻轻拍实。
如果选择人工移栽的方式,则需要提前在育苗盘中培育出幼苗,然后在土地上进行移植。
4. 管理措施紫花苜蓿在生长初期对水分需求较高,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秧苗烂根。
除了水分管理外,还需要及时除草、疏松土壤、施肥等管理措施。
在生长过程中,可以选择进行追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5. 剪刈管理紫花苜蓿在生长期间会形成茂密的地上部分,为了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需要进行适时的剪刈管理。
剪刈高度一般为15-20厘米,不宜剪得过低,以免影响新梢的长势。
二、紫花苜蓿的繁殖方式1. 种子繁殖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能力较强,可以通过播种繁殖。
在春季或秋季选择合适的时间,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中,然后覆盖薄土并轻拍实。
播后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在10-15天内可以看到苗期出苗。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与利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与利用紫花苜蓿是世界著名的优良牧草之一,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一中牧草,有“牧草之王”的美称。
它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维生素和无机盐,为畜、禽及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饲用价值很高。
同时,由于苜蓿根系根瘤菌发达,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所以又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改土培肥地力植物。
现就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和在畜牧养殖中的利用价值作以下简述。
一、栽培技术1、播种时间。
春、夏、秋季均可。
土壤墒情好、风沙危害少的地区适宜春播,一般夏播易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播种,但夏播易受杂草危害,危重点防除杂草;秋播于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播种,此时土壤墒情好,杂草危害轻,出苗和成苗率都较高,目前采用较多。
2、播种。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播前要求精细征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壤上需施入适量的厩肥和磷肥作底肥。
一般采用条播,行距为30~40厘米,播深为1~2厘米,没亩播种量为1~1.50公斤。
3、管理。
在播种前要给土壤施农家肥(每亩3000公斤左右)和磷钾肥(每亩40公斤左右)的基肥,以后每收割1次进行灌水追肥(主要是氮磷钾肥,每亩30公斤左右)1次,以提高牧草品质。
紫花苜蓿虽然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在干旱季节,灌溉浇水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草量。
蠕动前灌水有利于植株越冬;早春灌溉和每次收割后灌溉,对提高产草量非常显著。
侵蚀紫花苜蓿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浮尘子和盲蝽象等,防治可用乐果、敌敌畏等喷雾,对于霜霉病、褐斑病等可用托布津、多菌灵等防治。
收割时机是在初花期,此时的苜蓿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物质含量也高。
一般一年可收割4~5茬,每次收割后留茬5厘米左右,以便再生。
苜蓿甘草的调至方法主要有自然干燥法(晾晒法)和人工干燥法(机械法),一般每4~5公斤鲜草可等同1公斤干草。
二、营养价值与饲用价值紫花苜蓿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种牲畜均喜食,可青饲,也可制成甘草或加工成草粉掺入饲料饲喂,是畜禽很好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饲料。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摘要】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利用浅埋式滴灌技术种植可提高产量和质量。
本文从种植、灌溉管理、施肥、加工利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研究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灌溉水量和施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紫花苜蓿加工利用技术也是关键,利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结论部分指出,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实践意义,建议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注重技术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农民对技术的接受度和使用率。
研究表明,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的推广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灌溉管理技术、施肥技术、加工利用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发展前景、实践意义、推广和应用建议。
1. 引言1.1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概述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种植方法,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有效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在灌溉管理技术方面,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需要严格控制水量和灌溉频率,确保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施肥技术也是紫花苜蓿种植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能够提高紫花苜蓿的养分吸收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紫花苜蓿的加工利用技术也相当重要,通过干燥、打捆、储存等工艺,将紫花苜蓿加工成干草、青饲料、粉料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需求。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紫花苜蓿浅埋式滴灌的种植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适合作为饲草或绿肥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得利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与利用
文章来源:锡盟农牧业信息中心发布者:锡盟农牧业信息中心&马超发布时间:2014/6/16 10:02:00 浏览
次数:24
品种特性:
三得利紫花苜蓿是由美国百绿公司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紫花苜蓿品种。
该品种于2002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引进品种,品种登记号为247。
三得利紫花苜蓿不仅产量高(亩产干草4500公斤以上),适用区域广泛,可适应华北大部地区几西北、华中部分地区、西南地区种植,而且营养丰富,蛋白含量(18%~22%)和消化率高(70%以上),茎秆柔软,适口性极佳,是调制高品质苜蓿干草的理想品种。
三得利的部分亲本来自东方,因此抗冻害能力较强,在冬季温暖地区生长活跃,秋眠级5~6级,有很强的抗倒伏及抗线虫能力,持续性好。
栽培管理技术:
土壤与耕作:
播种三得利的田地,在前茬收割后,要及时耕地消灭杂草,秋后耙磨镇压,保墒蓄水。
灌区秋耕后,进行灌水,开春播前耙磨镇压,达到表层疏松、土壤细碎、地面平整。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耕地时施入有机肥1000-2000公斤/亩、过磷酸钙50~100公斤/亩做底肥。
播种时间:
依各地情况可春播、夏播和秋播。
春播宜早,秋播水热同步,出苗整齐,杂草少。
寒冷地区可开沟春播,越冬前耙平,覆土以利越冬。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播前用根瘤菌,随拌随播。
单播时,播种量为1~1.5公斤/亩,播种深度1~2厘米,行距可控制在20厘米左右。
如与雅晴多年生黑麦草、楷模鸭茅、多维苇状羊茅等混播,播种量为0.5~1.0公斤/亩,根据需要,混播时的播种量可适当增加。
田间管理:
三得利苗期生长较为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除草1~2次。
旱作区每次刈割后要及时松土、施追肥;灌区结合施肥进行浇水,促进再生。
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可不施氮肥或少施。
利用方式:
三得利紫花苜蓿主要用于干草生产,调制好的干草有清新的草香味,是大型反刍家畜非常喜食的优质粗饲料,同时亦可粉碎成优质苜蓿草粉作为猪、鸡等单胃动物的植物蛋白质饲料。
鲜草适口性更佳,刈割后可直接饲喂家畜。
不论青刈还是调制干草,最适宜的收割时期为孕蕾至初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