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 氏或封邑名,例如: 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yu妻) 秦姬(秦遄妻)棠姜(棠公妻,棠,邑名) (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或本人的谥号, 如: 武姜(郑武公妻) 昭姬(齐昭公妻) 共姬(宋共公妻) 敬嬴(鲁文公妃) 文姜(鲁桓公妻)
4、古代兄弟排名: 伯、仲、叔、季:仲尼、季路 伯父:父之兄 仲父:父之次弟 叔父:仲父之弟 季父:最小的叔父 后,父之弟统称为叔父 《史记· 项羽本纪》:其季父梁。季父,泛指叔父。 伯仲: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 杜甫: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Biblioteka Baidu
•第三种是纪事本末体,它以历史事件为主写史,始创 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将重要史事分别列 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写,可补编年、 纪传体之不足。 《春秋》是鲁国一部大事年表性质的历史书。后 来为其作“传”的有三家:齐人公羊高《公羊传》; 鲁人谷梁赤《谷梁传》;左丘明的《左传》。 “传(zhuàn)”指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也就是阐 明经义。 《左传》按鲁国十二国君的先后年序编写,此十 二君是: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 定、哀。
郑伯克段于鄢
一、常识
•《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也叫《左氏春秋》,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记事体史书。
•我国史书有三种体例: •第一种是编年体,即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我国 古代记载史事,《春秋》《左传》《汉书》、《后汉书》 《资治通鉴》 历朝起居注、实录等与均为这种体裁。
•第二种是纪传体,它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创 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2)其 句首、句中语气词。在句中加强反问语气。如: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难道 谁还说不是这样吗?) ‚其‛在句中表示推测语气,如:‚其是之谓乎!” (大概所说的就是这个吧?)
3.习惯句式 ⑴‚佗邑唯命。‛ ‚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形式。 ⑵‚君将若之何?” “若……何‛是一种固定格式,意为‚把……怎么样?” 或‚对……怎么 办?‛‚若之何‛即‚把它怎么办?”
4.虚词用法举例 (1)焉 ①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应理解为‚于此‛(“在这 里‛,‚在这时‛等)。 如:‚虢叔死焉。‛(虢 叔死 在这个地方)“君何患焉?”(您在这件事上担 忧什么呢?) ②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如:‚姜氏欲之,焉 辟害?”(怎么能躲避祸害?)
四、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使……惊。 ⑵‚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合乎法度。 ⑶‚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生。‚民‛、‚心‛为‚生‛ 的双宾语,意为:不要使民生二心。 ⑷‚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做弟弟。
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 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 (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子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 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如: 齐姜 晋姬 秦赢 陈妫(gui)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 国名,例如: 秦姬 芮姜 息妫
【特殊语法】
1、今京不度,非制也。 2、姜氏何厌之有? 3、公赐之食。 4、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5、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6、制,岩邑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 乎? 7、对曰:“君何患焉?”
译文:
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 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 到郑伯身上。《诗经· 大雅· 既醉》篇说: ‚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 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评价
1、伯:爵位 春秋时有五等爵位:公、侯、伯、 子、男。 2、郑武公:名掘突,桓公之子。桓公名友, 为周宣王庶弟。《史记•郑世家》:“郑桓公友 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 年,友初封于郑。”
3、武姜:“武”,表示丈夫的谥号为“武”, “姜”表示母家姓姜。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 支。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 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 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5)‚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掘隧道。
(6)‚公入而赋‛ 赋:名词作动词,指朗诵诗。
2.宾语前置句式 ⑴‚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何厌‛。 ⑵‚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谓‛的宾语。 ⑶‚君何患焉?”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患‛的宾语。 ⑷‚其是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是‛。
三、小结
一、文化常识: 古代姓氏名、谥号、干支纪日。 二、文字: 异体字: 佗——他 巌——岩 暱——昵 古今字: 大——太 辟——避 舍——捨 通假字: 庸——用 寘——置 寤——牾(忤) 无——毋 阙——掘 三、读音: 破读: 恶(wù) 遗(wèi) 乘(shènɡ) 语(yù) 洩(yì ) 特殊读音:共(ɡōnɡ) 祭(zhài) 施(yì)
5、即: • 立刻,就:召之即来, 一触即发 • 就是:非此即彼 • 靠近,接近:可望而不可即,若即若离 • 当下,目前:即日,成功在即 • 假定,就算是:即使,即便 • 就着(当前环境):即兴表演
会意字,人形,对面食器。走近去吃东西。 《说文》:就食也。 即位:帝王登位。
6、雉: •名词,一种鸟,野鸡。《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 啄,百步一饮。 •量词: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 一雉。 •引申义:城墙。
7、先秦语言中分数的几种表示法: (1)分母—分—名词—之 —分子 如:方今大王之兵,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 (2)分母—名词—之—分子 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元年》
(3)分母—之—分子 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元年》 (4)分母—分子 如:借弟令毋断,而成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 涉世家》 (5)分母—分—之—分子 如:将不胜其岔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 拔者,此攻之灾也。《孙子兵法•谋攻》 8、不义不昵: 并列:不义于君,不昵于兄 条件:只要段不义于君,众就不昵于段 崩:本义,山倒塌。引申义:崩溃,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