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郑伯克段于鄢》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这是个战火纷飞、礼乐制度逐步瓦解的时代。文中讲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本文刻画了鲜明的人物特征,故事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细致地描绘了君臣、亲子、兄弟之间的复杂关系。
无可非议的是,《郑伯克段于鄢》是以褒扬郑庄公为主,武姜氏,共叔段的所为更突出郑庄公的韬光养晦,雄才大略,足智多谋。
分析人物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根据客观事实。那么,我就来公正、客观的的分析郑庄公的性格特征。
我认为,文中的郑庄公扮演着双重的社会角色:一方面,作为国君,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具有政治家的谋略和素质,有远见、沉着冷静、思维缜密;另一方面,作为儿子和兄长,对母亲意见的尊重以及对弟弟的一再忍让,说明他对母亲姜氏和弟弟共叔段是有感情的,体现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重义、重情。
对其同胞兄弟共叔段:面对胞弟的弑兄夺位,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我相信庄公是可以彻底除去这个后患的,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但共叔段最后逃到了共国,性命得以保留。
对其母亲武姜氏:以"不到黄泉,永不相见”流放其母,到最后“遂为母子如初”。古代人是很看重“孝”的,庄公此举不仅赢得了美名,更赢得了民心。
所以可以说,郑庄公有情有义。
从姜氏的“...为之请制。”到“请京,使居之。”,郑庄公采取的
是欲擒故纵的态度。并非郑庄公软弱可欺,而是老谋深算的表现,武姜请名于军事险要地区邑地,庄公立即回绝,而答应给京。可以看出庄公一来减少了段的威胁,二来表现了对共叔段的照顾,三来不会完全弃母亲的要求于不义。
再来看看共叔段的一系列作为,“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到“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再到“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面对共叔段的变本加厉,郑庄公并没有急于发难;面对大臣“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以及“若弗与,则请除之。”,郑庄公淡定自如,表面仅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回应。其实,郑庄公早已洞察于未然。
说明郑庄公很有远见,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是一个可成大事之人。
读完了《郑伯克段于鄢》,是可以有很多东西值得加以借鉴的。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注重自己精神上的富足,才能过得快乐,过得有意义。千万不可以为了一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而忘却了本应最为珍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