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

合集下载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处置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处置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处置制度灾难性天气预警和处置制度一、预警行动1、预警条件。

发觉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隐患或险情,如不准时实行相应措施,可能导致严峻后果时。

2、预警方式。

井下事故通过电话或由专人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地面事故通过电话或由专人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3、各专项应急预案中必需明确详细的预警方式。

二、信息报告与处置1、信息报告与处置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或知情人员必需在第一时间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按本矿事故汇报程序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领导进展汇报,依据应急救援指挥部意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安排、协调相关单位组织抢救。

2、现场人员向调度室报告内容(1)灾难、事故发生地点、详细位置。

(2)灾难、事故发生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和人员伤亡状况等反映灾难、事故主要特征。

三、处置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接到灾难性天气预警报告后,依据灾难性质,启动相应的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进一步核实灾难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依据不同类型事故、救灾的人力和物力以及之前开展救援的状况,确定《施救方案》,做好施救预备实施救援。

现成应急救援人员依据需要佩带专业防护装备,实行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规定。

应急救援指挥部依据需要详细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现场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专业队伍按《施救方案》和有关施救规定,本着“先伤、后亡”的原则抢救遇害人员。

同时,做好施救和现场爱护工作。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缘由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需做出标志、拍照、具体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当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四、救援完毕灾难事故现场得以掌握,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退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完毕。

应急完毕后,应明确a)事故状况上报事项;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一、引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要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台风、洪水、地震、干旱、雷电等。

这些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也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的意义1.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预警和预防制度,提前发现潜在的灾害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2.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的预警和预防制度,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降低灾害风险。

3.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减少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保障国家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4. 增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这一制度,有助于提高国家应急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的现状与不足近年来,我国在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建立了气象、地质、水利等多个领域的预警体系,提高了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然而,当前的预警和预防制度仍存在以下不足:1. 预警信息传播不畅:虽然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预警系统建设,但预警信息的传播仍存在一定的瓶颈,如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等预警信息覆盖不足。

2. 预警阈值和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预警阈值和标准不统一,导致预警效果和预防措施的差异性。

3. 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在灾害发生时,部分地区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导致救援不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4. 社会参与度不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的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的完善措施1. 加强预警信息传播:提高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等弱势群体。

2024年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应急预案参考

2024年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应急预案参考

2024年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应急预案参考____年煤矿灾害天气预警和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对于煤矿行业来说,天气条件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矿井的运营安全,并可能导致灾害事故的发生。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应急预案体系,对于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体系1. 预警指标的确定(1)降雨:确定比较突出的降雨指标,比如降雨量、降水持续时间、降雨强度等,作为煤矿灾害性天气的关键指标之一。

(2)温度:确定较高或较低气温对煤矿运营的影响,正常运营温度范围内超过或低于该范围一定时间,则触发预警。

(3)风力:确定风力等级和风速指标,超过较高等级或风速阈值,将对煤矿工作带来风险,则触发预警。

(4)大雾:确定雾霾程度指标,当能见度低于一定范围,对煤矿运营带来安全隐患,则触发预警。

2. 预警级别划分(1)一级预警:煤矿灾害性天气状况相对较轻,仅影响部分矿井的日常生产和工作,需要加强监控和防范措施。

(2)二级预警:煤矿灾害性天气较为严重,可能导致煤矿生产中断或关停,需要采取强化安全措施和紧急疏散工作。

(3)三级预警:煤矿灾害性天气极为恶劣,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需要立即中止生产,并进行全面疏散和紧急救援。

3. 预警发布及响应(1)预警发布:由气象部门负责,预警信息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发布,及时通知相关煤矿辖区和人员。

(2)煤矿响应:煤矿应建立相应机制,设立专门岗位对天气预警进行跟踪监测,对接收到的预警信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停止作业、疏散人员、加强巡查等。

三、煤矿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1. 煤矿灾害性天气预案制定和修订(1)应急预案的制定:每个煤矿应制定独立的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明确组织机构、责任人员、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处置措施等。

(2)预案的修订:每年定期组织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的评估和修订,与气象部门进行沟通,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和天气预警等级调整处置措施。

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

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

钟山区钟山一矿关于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的方案编制:矿长:日期:2012.1.10关于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的方案为建立更加有效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全面提高事故灾难的防范和处置能力,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建立如下方案: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严防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贵州是全国灾害性天气事故多发地区,多次发生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重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教训十分深刻,去冬今春旱灾严重,大旱必大涝。

今年我区汛情严峻,防范事故灾难的任务紧迫,责任重大。

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是有效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关键,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做好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

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研究,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切实加强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

二、建立完善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协调联动机制地测组要密切监视天气、雨情和汛情发展变化,加密监测次数,及时分析会商;调度室要及时联系气象、水利、国土资源部门,收集气象信息。

特别要加强局部性、突发性灾害的监测预报,准确分析影响时间、程度和范围,及时预测发展趋势,并将预报结果及时通报调度室、安全科,调度室、安全科按照矿关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规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单位可能受到灾害性天气伤害的人群都要立即做好预防工作。

三、认真做好防范事故灾难的预警预防工作1、各级区、队要加强对防范事故灾难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相关部门的防范事故灾难责任制,建立起本区、队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预警预防责任体系、响应机制和工作措施。

当前,要把防范强降雨引发事故灾难作为工作重点,抓紧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和防范措施。

(完整版)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完整版)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呼图壁县红三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为有效预防因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特制定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一、建立预防因暴雨洪水引发矿井事故灾难的机制和制度1、公司要建立健全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机制。

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领导小组。

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明确“三防”任务和责任,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和检查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加强雨季期间调度和值班工作.做到领导到位,隐患治理计划到位,信息接收与值班工作到位。

2、公司要主动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掌握汛情水情,及时主动采区措施。

并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3、建立雨季巡视制度。

公司在雨季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及可能波及的周边煤矿、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沟渠、河流、涵闸、提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报警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4、建立重大水害隐患及时撤人制度。

公司要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的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以及撤人的程序等,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没有全部落实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治理计划和防范措施、存在重大隐患的,雨季必须采取停工撤人的措施,不得进行井下生产作业.5、建立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制度。

公司在雨季前要全面进行雨季“三防”检查,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

二、加强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矿井事故灾难的基础工作1、公司必须查清矿井及附近地面水系的汇水和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力工程情况。

牌头镇小灾害性天气预警报告制度

牌头镇小灾害性天气预警报告制度

牌头镇小灾害性天气预警报告制度为贯彻诸政发[2006]46号、诸教[2006]122号文件精神,为预防我镇学生接送工作中天气灾害的影响,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维护和确保学校稳定,保证人员安全,根据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灾害性天气预警内容。

1、根据本地有关天气预报,当发生台风、暴雨、暴雪、大风、冰雹、寒潮、低温、高温、干旱、雷电、龙卷、霜冻、大雾、结冰、渍涝(积涝、内涝)、连阴雨等所造成的灾害。

2、因上述气象因素作用而引起的洪涝、凌汛、山体滑坡、泥石流、寒露风、电线积冰、道路结冰、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气象灾害。

3、未接气象台预报而因地理等因素产生的天气灾害,如火灾、道路塌陷等不可测灾害。

二、灾害性天气预警报告程序。

1、根据上级有关通知,中心学校获悉预报确认将有气象灾害发生,及时向下属各校报告,责成相关人员通知学生家长和接送车驾驶员(车队长),并进行全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

同时上报镇政府和市教育局,由镇政府落实通过镇有线电台发出灾害性天气预报及学生接送安排。

2、预警信息发布后,中心学校落实专人值班,收听、收接上级通知,并及时传达至下属各校。

直至警报解除。

各校要落实值班人员落实有关工作,采用校讯通等公告系统及时将灾害信息预告给家长。

3、根据预警内容,针对学生接送车明确接送要求,并及时告之各接送车车队长和驾驶员。

三、灾害性天气预警后续工作。

1、按照上级相关规定迅速、及时、准确地做好气象灾情、后果等的调查、收集、上报工作。

2、根据学校实际做好灾害性天气带了学校接送不良后果的处理办法,并报上级批准后认真落实。

四、灾害性天气预警报告纪律。

严格按上级发布的天气信息进行传递,预报中做到客观、准确、正面反映气象服务情况。

五、灾害性天气预警其他事项。

1、中心学校日夜值班电话:890798562、在驾驶员安全学习会中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教育工作。

3、对及时提供气象灾害信息的人员经确认后,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报酬。

极端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制度

极端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制度

极端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制度一、建立健全灾害预警机制1.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极端恶劣天气的发展情况和预警信号。

2.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

3.在灾害预警发布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人员进行预警传达和警示广播,提醒群众做好相应准备。

二、加强居民安全教育和宣传1.定期组织居民参加相关灾害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其应对极端恶劣天气的能力。

2.制作并张贴宣传海报、宣传册,向居民普及灾害事故防范知识和应急避险方法。

3.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建立物资储备和供应保障机制1.根据地区气候特点和历史灾害情况,制定相关物资储备计划,确保及时供应。

2.建立与物资供应商和运输公司的沟通渠道,及时调配紧急救援物资。

3.各有关单位和社区要建立自己的物资储备库,并定期检查、更新储备物资。

四、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和规划设计1.对于易受极端恶劣天气影响的地区,要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设计标准。

2.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极端天气的可能性,提高建筑的抗灾能力和适应性。

3.加强对危险区域的管控,坚决禁止在易发生灾害的区域进行违法建设和开发项目。

五、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和机构建设1.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救援机构,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装备。

2.制定并贯彻灾害事故应对预案,明确救援责任和任务分工。

3.组织开展灾后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六、加强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1.建立灾后恢复和重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高效组织灾后恢复工作。

2.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3.通过修复基础设施、重建房屋等方式,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秩序和生产生活。

总结起来,极端恶劣天气安全防范制度需要健全的预警机制、良好的宣传教育、充足的物资储备、科学的规划设计、强大的应急救援能力和高效的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灾难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为加强我公司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准时把握可能危及煤矿平安生产的暴雨、洪水等灾难信息,亲密关注灾难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准时把握汛情水情,采区平安防范措施,加强与周边相邻矿井的信息沟通,发觉矿井消失特别状况时,马上发出警报,进行预警。

切实做好我矿防治水工作,全面提高灾难性天气防灾和灾难处置力量,结合我公司实际,特编制了《灾难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灾难性天气预警根据灾难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重大气象灾难预警级别一般划分为四级:IV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峻)、I级(特殊严峻),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蓝色预警(IV级) 将来6小时雨量达20-50 毫米,且降雨可能持续。

若防汛级别触发蓝色预警条件时,必需第一时间汇报本单位值班人员,提前做好预防预控预备。

各指挥部响应:启动防汛预案,雨季"三防'办公室主任赶赴调度室协调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隐患巡查,相关专业抢险队伍做预备。

黄色预警(Ⅲ级) 将来6小时雨量将达到50毫米,或者已经达到 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若防汛级别触发黄色预警条件时,在汇报本单位值班人员的同时,汇报本单位的分管领导。

仔细制定预防预控措施。

各指挥部响应:启动防汛预案,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及"三防'主任赶赴调度室协调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隐患巡查,重点隐患部位要加强排查,准时报告雨情、水情、险情、灾情等,各专业抢险队伍到岗待命。

3、橙色预警(Ⅱ级) 将来3小时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若防汛级别触发橙色预警条件时,在汇报本单位值班长、分管领导的同时,汇报本单位的主要领导,全面做好预防预控处置。

各指挥部响应:启动防汛预案,单位主要领导及副总以上领导全部上岗到位,涉及防汛救灾的相关领导及人员全部上岗到位。

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五篇)

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五篇)

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五篇)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精选篇1)为了加强学校平安工作,保障全校师生的平安,打造和谐校园,防范极端天气平安事故的发生,并能快速、准时、妥当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有效降低极端天气平安事故的发生,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预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平安生产法》为依据,以维护广阔师生员工的命财产平安为目标,乐观开展各种应对大风、雨雪极端天气的预防应对工作,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极端天气范围:大风、雷电、雨雪(中大)、冰雹、大雾等。

三、工作原则(一)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快速高效;(二)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三)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乐观力气参与事故救援工作;四、组织机构(一)成立极端天气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楚国峰(校长)(全面负责应对极端天气应急工作)副组长:李彦廷赵娟肖旭清(副校长)(详细负责应对极端天气应急工作的信息传递、上报、宣传教育及相关学问的普及工作)成员:肖继鑫、范启波、王德玲、孙红平、张超、卢静、各班主任(二)实行灾情上报制度。

校长室准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气象部门沟通,了解和发布预警信息。

一旦发生灾情,在最短的时间内逐级上报,为指挥决策供应快捷、有效的支持。

五、应急措施(一)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组织实施极端天气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2、统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救援,统一调配救援人员;3、依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遇到的问题,准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

4、协作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及善后工作,将事故的缘由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三)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必需做到:1、在第一时间立刻将所发生的事故的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市教育局和政府。

2、事故发生后,飞快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四)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1、领导小组应准时按救援预案组织实施相应的事故救援,并将事故救援情况报教育局。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是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的概念、意义、国内外现状、制度建设、措施落实、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是指国家、地方和企事业单位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的一系列组织、管理、技术、物资和宣传等措施。

(2)意义1. 减少自然灾害损失:通过预警和预防,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2.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建设,提高国家和地方的防灾减灾能力。

3. 保障社会稳定:减轻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冲击,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4. 促进科技进步: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气象、地质、水利等领域的科技进步。

二、国内外现状(1)国外现状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在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的制度。

他们重视预警系统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预警准确性;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

(2)国内现状近年来,我国在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不断完善预警和预防制度;气象、地质、水利等部门加强合作,提高预警能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逐步普及,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不断提高。

三、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建设(1)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多层次的防灾减灾体系。

(2)法律法规制定防灾减灾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预警分级和预防措施等,确保预警和预防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3)预警系统建立先进的预警系统,包括气象、地质、水利等多个领域,实现早期预警、实时监测和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快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体系运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灾害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紧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矿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预防汇报。

遇暴雨、洪水、雷雨大风、冰冻等可能引发煤矿水害、断电等自然灾害的事故,要向主管领导汇报。

第三条调度室要设专人收集天气信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立即发出预警信号:1.井区内3小时降雨量预计达到50mm以上,或者已达到50mm左右且降雨仍在继续;2.灾害性天气造成供电线路接地、短路或供电线路倒架断线等;3.风力超过6级的大风可能严重影响矿井的供电线路时;4.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可能造成其它较大的危害时。

第四条必须建立应对突发性天气引发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第五条严格执行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

矿调度室接到预警信息后,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单位、各部门。

由井调度室传达领导指示、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第六条接到预警信息后,相关责任人必须对预警做出响应,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必要时可向地方政府部门请求援助。

第七条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形成总结评估报告,及时反馈灾情和停产撤人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第八条应急指挥部成员得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诿。

第九条要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的物资准备工作。

建立专用仓库,提前将应急物资储备到位。

第十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必须符合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件要求。

第十一条各单位必须组织员工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要求全员掌握相关救灾程序、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降低到最小。

气象灾害预警和防护管理制度

气象灾害预警和防护管理制度

气象灾害预警和防护管理制度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气象要素和过程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如台风、暴雨、旱灾等。

为了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对人们生活和财产的危害,各国都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和防护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预警的重要性、预警系统的运行原理以及防护措施方面来探讨气象灾害预警和防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预警的重要性气象灾害预警是指根据气象条件预测、分析和判断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以便公众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预警的重要性在于:1. 提供预警时间: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人们可以提前获知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从而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供人们做好防护准备。

2. 减轻人员伤亡: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可以使人们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人员伤亡。

3. 保护财产安全:预警能够提醒人们采取措施保护财产,如及时撤离、封堵漏水等,减少财产损失。

二、预警系统的运行原理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是由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共同运营的。

其主要运行原理如下:1. 数据收集与分析:气象部门通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观测站等设备收集气象数据,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灾害性天气的可能发生区域和时间。

2. 预警信息发布:一旦确认可能发生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会将预警信息发送给相关机构和公众,提醒他们注意防护。

3. 预警信息传播:预警信息通过多种媒体形式传播,如电视、广播、短信、手机APP等,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到达公众。

4. 监测与更新:预警系统会不断监测气象条件的变化,进行实时更新预警信息,以确保公众能够得到最新的情报。

三、防护措施为了有效应对气象灾害,人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防护措施:1. 注意天气变化: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警报,及时了解气象状况的变化,做好应对准备。

2. 做好防水工作:在暴雨来临之前,清理排水沟、水井等渠道,及时采取防水措施,避免水灾发生。

3. 强化建筑安全:加固房屋结构,确保建筑能够抵御恶劣天气带来的风险。

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

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

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二〇一四年一月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根据X政办发[20XX]70号文件关于《XXX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要求,加强我公司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全面提高防灾和灾害处置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建立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预警的定义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

二、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级别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重大气象灾害被确定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Ⅰ级预警: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

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Ⅱ级预警: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

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Ⅲ级预警: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

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Ⅳ级预警: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四、预警信号分类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

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预警机制

山西灵石xxxx煤业有限公司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地测防治水科二零一八年五月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为加强我矿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掌握汛情水情,全面提高灾难防范和处置能力,结合我矿实际,要求如下: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开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工作。

全国近几年连续发生多起因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势严峻,任务紧迫。

加强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

因此,我矿应高度重视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充分认识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认真研究,密切合作,及时开展此项工作,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避免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保障我矿安全生产.二、我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应对措施:1、建立严格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机制,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或会议通知的形式向矿区职工及家属发布.2、我矿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科负责治安保卫工作.4、所有值班人员、科级以上领导听到预警信号必须立(我矿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即到调度室待命。

矿领导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上下畅通。

)5、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天气预报应急响应与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天气预报应急响应与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天气预报应急响应与灾害预防管理制度天气预报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能够提供各种气象信息,帮助人们对天气变化做出应对措施。

然而,天气的突然变化可能带来各种灾害,例如洪水、地震、台风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突发天气事件,天气预报应急响应与灾害预防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一、天气预报应急响应天气预报应急响应是指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灾害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应急响应可以分为四个等级: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不同等级的预警对应的行动措施也不同,以确保公众能够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1. 蓝色预警:蓝色预警一般意味着可能发生轻微的气象灾害,如暴雨、大风等。

在接到蓝色预警后,公众应根据天气预报的具体情况,做好防范工作,如备好雨具、收起易受风吹动的物品等。

2. 黄色预警:黄色预警是指可能发生较强的气象灾害,如雷电、暴雨等。

在接到黄色预警后,公众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确保人身安全,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财产安全,如关闭门窗、切断电源等。

3. 橙色预警:橙色预警代表可能发生严重的气象灾害,如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暴雪等。

在接到橙色预警后,公众应尽量避免前往危险地区,听从政府的疏导指引,并做好紧急撤离的准备。

4. 红色预警:红色预警意味着可能发生极端严重的气象灾害,例如超强台风、大规模洪水等。

在接到红色预警后,公众应立即采取行动,听从政府的紧急疏散指示,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灾害预防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灾害预防管理措施。

在这个制度下,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1. 政府部门:政府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能力的建设,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政府还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修建防洪堤、加强建筑物防震性能等,以减轻灾害损失。

2. 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灾害预防管理制度的执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度(3篇)

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度(3篇)

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度(一)突发地震应对制度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学校明显的位置张贴使用,并印发给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

2、指挥部办公室(校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

经常组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并向师生发放地震安全知识画册、应急疏散路线图。

4、应急疏散组要制定并让全校师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和避难场所。

5、抢险救灾组定期进行训练和演练,熟悉预案,明确职责,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

6、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7、出现地震谣传时,校办公室、团委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稳定。

8、备足备齐并及时补充更新地震应急所需要的药品、器械、消毒、隔离、防护用品等(具体列表)。

9、安排人员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

预案启动后,应急物资由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调用。

(二)气象灾害应对制度学校应根据不同季节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制定校内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接受上级关于台风、暴雨、酷暑、寒流、暴雪、地震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搞好应急防范工作。

1.在汛期来临之前,组织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特别是对危房简屋和建筑物上的标牌、悬挂物等进行检查,并将情况及时通报各相关部门。

2.在汛期来临之前,对学校下水道、明沟的污泥杂物进行疏通清扫,保证排水通畅,要对教室、宿舍所有门窗进行安全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报修,确保安全。

3.落实值班巡逻制度,随时应付各类突发事件,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防止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制度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制度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制度
一、总则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暴雨、暴雪、雷电、冰雹、大风、沙尘等造成的灾害。

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法制保障,依靠群众路线,做好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

三、防御重点
1. 重点防御对象是学校、医院、居民区、交通枢纽、通信设施、水利工程等。

2. 重点防御区域是山区、河谷等自然环境脆弱地带。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率。

2.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制定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

5. 加强对气象灾害易发区的排查整治,降低灾害风险。

6. 加强对气象灾害隐患的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7. 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工作要求
1.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气象灾害防
御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2.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和工作机制。

3.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5.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暴雨气象灾害工作制度

暴雨气象灾害工作制度

暴雨气象灾害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暴雨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暴雨气象灾害的预警、应急响应、救援救助、灾后重建等工作。

第三条暴雨气象灾害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防范、科技支撑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将暴雨气象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暴雨气象灾害防治体系。

第五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暴雨气象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预警和应急响应第六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气象预报和实况监测,及时发布暴雨气象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等级、影响范围、预警提示等内容。

第七条暴雨气象预警分为四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预警等级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暴雨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第九条应急响应分为四级,由高到低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应急响应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

第十条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暴雨气象预警信息和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应急响应工作包括:(一)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二)组织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确保人员安全;(三)做好排水防涝工作,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四)加强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范和应对;(五)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及时开展救援救助;(六)其他必要的应急响应措施。

三、救援救助和灾后重建第十一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暴雨气象灾害救援救助体系,明确救援救助责任和工作机制。

第十二条暴雨气象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应当立即启动救援救助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救援救助。

救援救助工作包括:(一)搜救失踪人员;(二)救治伤员;(三)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四)分发救援物资;(五)其他必要的救援救助措施。

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制度范本

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制度范本

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制度,是指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应急和恢复等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第三条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治理、快速反应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气象部门是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等工作。

第二章监测和预警第六条气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气象监测网络,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和精度。

第七条气象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预警区域、预警内容等。

第八条气象部门应当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广泛传播。

第三章应急和恢复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十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组织架构、应急资源配置、应急措施等内容。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气象灾害应急设施和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能力。

第十二条气象部门应当及时开展气象灾害评估,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违反本制度的,由气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气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气象部门。

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制度范本旨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预警和应急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制度明确了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工作的原则、部门职责、监测和预警措施、应急和恢复流程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制度
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一月
煤矿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为贯彻落实,晋煤办明电[2016]32号文《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汛期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和临煤防发[2016]132号《临汾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汛和防治水专项检查的通知》加强我公司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间联系,全面提高防灾和灾害处置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建立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预警的定义
预警,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

二、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级别
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重大气象灾害被确定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Ⅰ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

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Ⅱ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

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Ⅲ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

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Ⅱ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

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Ⅲ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

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Ⅳ级预警:
在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
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四、预警信号分类
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

调度室要设专人进行气象值班,收集天气信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要立即向全矿发出预警信号:
1、矿区内3小时降雨量预计达到50mm以上,或者已达到50mm
左右且降雨仍在继续;
2、发生大于200mm的暴风雪时;
3、灾害性天气造成供电线路接地、短路或供电线路倒架断线等;
4、风力超过6级的大风可能严重影响矿井的供电线路时;
5、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可能造成其它较大的危害时;
6、与大阳矿互通信息,在一方发生灾害可能危及另一方时。

五、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体系
1、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卫视、气象信息网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

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2、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
防范工作。

3、县煤炭工业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4、县煤炭局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

及时向县域各企业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5、公司接到预警信息,必须对预警做出响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县煤炭局报告矿井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

县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

反馈情况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县人民政府。

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6、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县煤炭局。

矿山企业要按照煤炭、安监等部门的要求,及时反馈矿区降雨和停产撤人情况,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
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7、各级各部门要不断积累预警工作经验,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事故灾难的工作能力,严防因灾害性天气引发各类事故灾难。

六、矿井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工停产撤人制度。

气象部门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的传达: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矿属各单位,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科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副科级以上领导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得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

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5、要积极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的物资准备工作。

提前将编制袋、铁丝、铁锹、应急照明灯、水泥、沙子、排水管及快速接头、备用水泵、劳动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建立专用仓库储备到位。

6、距掘进工作面不超过100米处必须安设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施工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单位必须组织全体职工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施工地点都必须悬挂避灾路线图,沿途揭示避灾标志牌,使所有进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撤退。

9、汛期之前,完成了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个水平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雨季必须空出一个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汛期杜绝按部就班执行谷峰排水。

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不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0、严格执行“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灾害性天气应急处置方案,保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1、抓住红线,守住底线,严格执行极端天气停产撤人制度。

严格按照“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级响应机制。

12、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