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虫及其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病虫害虫及其防治
[摘要] 我国一直将农业建设视为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选择,种植方式的探索和调整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玉米而言,病虫害常有发生,危害性日益严重。如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极大的限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防治
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选择,种植方式的探索和调整,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玉米而言,病虫害常有发生,危害性日益严重,玉米产量的提高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一、玉米病虫害的原因
1.玉米大面积种植特别是连年连片单一种植时,很容易造成病虫源在田地中的大量累积。玉米秸秆、穗轴、根茬中生存有大量的菌体和病虫源,玉米收割后,秸秆、穗轴、根茬若不经过合适的灭病虫源处理如轧、沤、泥封等,而直接在田中用作肥料,会将菌体和病虫源带进土壤,长期积累使土壤带菌量增大。
2.全球气候的变暖使气温升高,冬季气温有时不足以冻死昆虫,一些毒害昆虫能够继续生存繁殖,对玉米造成伤害。
3.由于品种选择不当,种植的玉米抗病性差,一些病原菌很容易对其造成侵染。带有菌体病虫源的种子在播种前没有进行相关药剂处理,播种后适宜的土壤环境下滋生繁殖,也会引发病虫害。
4.植株抗逆性对病虫害的预防很重要。种植者不能科学施肥使施
肥比例失调,重氮肥轻钾肥磷肥,造成植株生长过旺,抗逆性差,病虫害易乘虚而入。
5.一些农户对防病虫害的认识不足,没有足够的防病虫害意识。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田地中玉米植株高大,遮风气闷,而且夏天温度较高,给农户施药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农户很少及时防治病虫害甚至不防治,导致病虫害灾情加重。
二、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苗期是指玉米播种到生长成苗的过程,这段时期天气若长期阴雨、气温高、湿度高,极易滋生病虫害。在玉米种子播种前,推广农户使用能够毒杀病虫害的药剂与种子混合拌种,或推广种子包衣技术,能够有效预防这一时期病虫害的发生。例如,2毫升50%的辛硫磷乳油加1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2斤水搅拌均匀拌后与2斤玉米种拌种,闷4~6小时使药剂充分附着包衣在种子上,种子晾干后再进行播种,可以有效的防治地下害虫及由种子传播的病害。以种子量0.2%~0.3%用量的有效赛力散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与种子混合搅拌,可以有效减轻黑穗病重发区种子携带的黑穗病病菌带来的危害。
玉米出苗以后,一些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蝼蛄、蛴螬等会对幼苗产生严重的危害。将100克90%的敌百虫晶体或50毫升50%的辛硫磷乳油与20斤熟的豆饼或麦麸拌匀,制成毒饵,以60斤每公顷的用量撒入玉米行间,可以进行有效防治。6月中旬至7月上旬当虫株率达5%时,是棉铃虫、粘虫、甜菜夜蛾的高发时期,在田间以
300~450克每公顷的用量喷洒25%的除虫脲可湿性粉剂,或以675 毫升每公顷的用量,3.2%的甲维盐·氯氰对水900斤进行喷雾,可以及早及时地防治。灰飞虱是粗缩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时清除田间、地头以及垄沟的杂草,不仅可以破坏蛴螬、金针幼虫、地老虎等害虫的产卵场所以及食料来源,同时也可以将灰飞虱的生存环境破坏掉,减少灰飞虱滋生,切断玉米粗缩病的初侵染源。除了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还可以用375~450毫升每公顷用量的菊酯类杀虫剂,对900斤水在田间进行喷雾撒药,或用20%的啶虫脒乳油2000倍稀释药液,在地表及田边地头进行喷洒,可以直接灭杀灰飞虱。
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小斑病、大斑病、纹枯病,玉米蚜虫、玉米螟等病虫害是农户的主要防治对象。合理密植,合理灌溉,保证玉米获取充足的营养、水分和光照;科学施肥,增强玉米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远离种植区深埋或焚烧,减少菌源及侵染等,是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关键。
1.玉米小斑病、大斑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叶斑扩散融合后很容易造成叶片大面积枯死。对于小斑病、大斑病的防治,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为主要措施,适时早播,避开发病高峰期。将5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成600倍液,或将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稀释成倍液,或将50%的多灵菌可湿性粉剂稀释成500倍液在田间喷雾撒药,每隔7 天喷洒1次;或将农抗120水剂稀释成200倍液,或将25%的苯菌灵乳油稀释成800倍液,或将40%的
克瘟散乳油稀释成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可以有效防治小、大斑病。在病情严重的地区,需要3年以上的轮作减缓病虫害造成的危害。
玉米感染纹枯病病菌后,在叶鞘上形成椭圆形的云纹装病斑,严重时甚至能够危害到玉米顶部叶片。发病初期,将将50%的三唑酮乳油稀释成1000倍液,或将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成500倍液,或5%的井冈霉素稀释成1000倍液进行喷洒,可以有效防治。
2.玉米蚜虫成虫吸取叶背和嫩茎上的汁液,导致叶片提早枯死枯落。按照150克每公顷的用量喷洒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按照750克每公顷的用量喷洒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蚜虫。此外,可以利用食蚜蝇、瓢虫、寄生蜂和草蛉等天敌减少玉米蚜虫数量,对其进行防治。
玉米螟又称为钻心虫,常钻入玉米幼嫩茎叶中取食,破坏茎叶组织,影响玉米水分和养分的运输,降低籽粒品质。在玉米螟开始产卵时,释放赤眼蜂,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在玉米螟孵化期,将bt 制剂与药剂混合喷洒在田间,或配成颗粒剂进行撒施,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虫。在玉米螟大喇叭口期,将3%的辛硫磷颗粒剂按照75斤每公顷的用量,或用10%的吡虫啉600克每公顷加50%的辛硫磷2250毫升每公顷,与沙土按照1∶5的比例混合,制成毒土丢心,每株2~3克,可以防治第2代玉米螟。在玉米螟羽化期,由于成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利用发灯光对其进行诱杀。
总之,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抗病品种,实行深耕轮种,及早拔出
病株深埋或焚烧,合理结合药物的使用等是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霞.玉米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2013(1):38~39.
[2] 黄再华.谈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大科技,2013(1):210~211.
[3] 张伶子,段青玲,李道亮. 玉米病虫害诊治本体构建技术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