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活着的七大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人活着的七大需要
解读人活着的七大需要
新年来临,突然想到了这个题目,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起头。因为想说的太多,真正落笔的时候,很多话堆积到一起去,反倒不知道写些什么了。生活在尘世中,我们到底需要什么?这是一个很客观很现实的问题。人只要活着就有需要,但到底需要什么或需要多少?近现代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们曾迫切尝试解答人生从最基本到最终极的需要,他们的努力深切诠释了“了解自己”的古老命题,昭示了生命的各个层面之需。
1、物质/自然的需要。人人皆知,物质是我们生存中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它不是我们生存的目的。就如吃饭是为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所谓“民以食为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荀子的意思。他说:“君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知天之天者,可矣!”此言乃他对庸俗世道猖獗而天道衰微之忧叹!我们理当与先贤一道以庸俗的观念为耻。设想若人活着仅是为了吃饭,那饭也就不叫饭,而叫饲料。会思想存在的意义是人的基本特征,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以,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因为物质无法满足你全人的需要。
2、知识/文化的需要。人对知识的需要,物质发达的现
代人可谓感受良深。其实,知识的作用不仅只是升华生存,更是生存之本。因为人若缺乏食物、药物、交通、自然等生活常识,便无法存活。就如婴儿的存活有赖父母的知识。但人有更深的知识饥渴,要脱离感官、现象去寻索抽象、本质的智慧,期翼可以理解世界、人生。因而,哲学便应运而生,艺术便是它的感性体现。一幅画、一首乐曲、一本书等,它不能当饭吃,却价值连城。甚至许多艺术家宁受极度贫寒而乐此不疲,令常人所无法理喻。富有者与博学者是忧郁症的常客,哲学家与艺术家们更将这种忧郁深深地烙在了眉宇之间。因为知识也不是生存的目的,像物质一样都是工具。苏格拉底说:“知识的目的是至善,”即为了解至高完美的他者,透过与他的联合获得善。人所需要的不是一组抽象的概念或艺术符号,而是实体——就是知识的对象,一个有别于物质的精神实体。
3、家庭/朋友的需要。人有知性的需要,也有感性的需要。家庭、朋友即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亲情、友情。没有被温情所滋润的人,会变得孤僻、怪异。所以上帝造男又造女,吩咐他(她)们要生养众多(并且透过上帝的大能护理,几千年来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但一个温暖的真情环境,并不就能使人心满意足。现实的世界与我们内心的理想,总是不协调。君不见,许多人离开家不久就想家,可一回家不久便想离开。如果这尘世任何事物都不能叫你满
足,那么,很明显,你的心是为另一个世界而造的。祁克果则解释道:对更高尚事物的憧憬,是人类对过去乐园生活的怀念。
4、工作/被肯定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并不单因生计,劳动的本身也是快乐的事。许多人并不缺乏财富,但还是殷勤工作。没有工作,人便会颓废,甚至沦落。因为人会自我暗示为废物或怪物。工作则使人自信,因为感到自己于事于人于国有用。工作为我们带来喜悦,但它并没有使我们得着长久的喜乐。因它也不是终极的。人类内心的许多困扰既不是缺乏物质,也不是缺乏知识;甚至家庭温暖、工作如意,但还是有很深的不满足感。有些人虽然这些方面非常成功,却十分忧郁,更由于无法抗拒内心更为深切的召唤,竟毅然抛弃所有,或远游、或修行、或隐居,甚或自杀,使得常人诧异不已。
5、伦理/秩序的需要。安全是人人所渴望的,因此,我们对善都充满期待。虽然自己所行未必尽善,但对别人仍然要求有加。因为秩序是人类正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如若人丧失善的底线便无安宁的社会可言。伦理虽然被现代人所轻看,但它仍是崇高的,也是深具现实意义的,是我们应当看重与持守的。有人为此付出一生,应该赢得荣誉。但很明显,一般的善行或一个理想的社会亦非我们的至深满足。我们需要更美的性格、更坚固的保障,方能使生命
既充满良善又充满自由。
6、荣誉/被了解的需要。对荣誉的追求,显明了我们有永恒的需要。希望名留青史,所谓“流芳百世”。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心灵的孤独有所消减。相对其他而论,荣誉可以在较多、较深的层面上满足人,可还是无法使人无欲无求,快乐满足,而需要更深的安慰。历史上并不乏才德兼备之士,他们虽也自知不会被人轻易遗忘,但依旧无法规避灵魂的失落感。就如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伊莱姆的独白:为何我倍感失落(虽然获得极多荣誉),无疑的,我是一个失落的人。
7、终极/潜在的需要。这一层是人类至深至善的需要。是人生命的根,是幸福的源泉。人若在这方面得不到满足,那他/她的心便会永不安宁。但人的处境是十分尴尬的:虽然深切的感知生命的终极渴望,却又不知那个满足生命潜在需要的他者。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实体”,老子所云的“天道”,孔子所谓早上听见下午死亦无憾之“道”。他是万物的创造者,生命的赐予者,秩序的维持者,是知识的源头和道德的基础。
如今是一个一切事物都系统化、多元化的时代,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好与坏,可爱的我们都是自恋狂和自大狂,天真的我们更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围着自己转。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青春笑影
中携带着狂傲,活力四射的脸上表露出软弱和冷漠,我们更像一只浑身长满了刺的刺猬----不让别人接近自己的同时也不去靠拢别人。在物欲中我们更追求极端、甚至希望自己是世界上最恐怖、最孤独的人。我们用冷漠和狂傲锁住自己的心扉,尘世中的虚伪让我们不再虚诚地相信什么所谓的真情。
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诗人和英雄,也没有了神话和梦想;各种厚黑的手段和所谓的处事经纶成了我们追求幸福和人生真谛的依托,同时这也许恰恰又是我们精神、心灵迷茫乃至于痛苦的根源。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需要爱、欢乐、激情、成功。每天清晨,当你睁开双眼,看见身旁健康的亲人;推开窗户又能拥抱第一缕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该是多么的开心。当你走出家门,高高兴兴地来到工作岗位,踏踏实实地完成一天的任务,这又该是一份充实的有收获。然后当你带着一天劳作的喜悦兴冲冲地回家,与心爱的人在一起,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所以,人活着,需要的是快乐的过程,需要的是你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快乐的心境。尽管你没有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只要有了这个,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和种种不如意,你活着就能轻松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