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暗梁和剪力墙身、剪力墙连梁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暗梁和剪力墙身、剪力墙连梁的关系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时,特别是在剪力墙结构中,存在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等构件,这些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一直缠绕着部分预算人员的问题。对于要弄清墙身、墙梁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弄明白墙身、墙
梁的概念。
剪力墙设计与框架柱及梁类构件设计有显著区别。柱、梁构件属于杆类构件,而剪力墙水平截面的长宽比相对杆类构件的高宽比要大得多;柱、梁构件的内力基本上逐层、逐跨呈规律性变化,而剪力墙内力基本上呈整体变化,与层关联的规律性不明显。剪力墙本身特有的内力变化规律与抵抗地震作用时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必须在其边缘部位加强配筋,以及在其楼层位置根据抗震等级要求加强配筋或局部加大截面尺寸。此外,连接两片墙的水平构件功能也与普通梁有显著不同。为了表达简便、清晰,平法将剪力墙分为剪力墙柱、剪力墙身
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分别表达。
归入剪力墙梁的暗梁不是普通概念的梁,因为暗梁不可能脱离整片剪力墙独立存在,也不可能像普通概念的梁一样独立受弯变形,事实上暗梁根本不属于受弯构件;因为其配筋都是由纵向钢筋和箍筋构成,绑扎方式与梁基本相同,但是暗梁与剪力墙身的混凝土和钢筋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因此暗梁实质上是剪力墙在楼层位置的水平加强带。此外,归入剪力墙梁中的连梁虽然属于水平构件,但其主要功能是将两边剪力墙连结在一起,当抵抗地震作用时使两片剪力墙连结在
一起的剪力墙协同工作。
暗梁与剪力墙垂直筋、水平筋的位置关系:剪力墙垂直钢筋应在暗梁纵筋外侧连续贯通,楼层上下层的垂直分布钢筋不考虑在暗梁内锚固;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暗梁箍筋外侧连续设置,与暗梁纵筋在同一水平高度的一道水平分布筋可不设;当设计人员对暗梁单独配置了侧面纵筋时,则剪力墙水平钢筋仅布置到暗梁底部位置,暗梁箍筋外侧布置暗梁的侧面纵筋。如图:
在实际施工时,在同一道墙上即存在暗梁同时也存在剪力墙洞口连
梁时,常见的做法如下:
1、将连梁的上部纵筋贯穿暗梁上部,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的内侧后水平弯折15d,替换暗梁的上部纵筋;连梁的下部纵筋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水平15d,另一端从连梁纵筋的端头开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
连梁支座边缘。此种做法主要是考虑在洞口两侧便于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同时会增大钢筋用量从而导致建设方的工程投资成本增加。如图:
2、暗梁的所有纵筋与连梁的纵筋互相搭接通过:连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上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另一端从连梁纵筋的端头开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如图:
3、当设计在洞口边设置有暗柱时,则连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上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另一端伸至洞口边暗柱内锚固la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
缘。如图:
4、当暗梁在连梁的腰部位置时,暗梁的所有纵筋与连梁的纵筋互相搭接通过:连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伸过洞口边lae;暗梁的上下部纵筋一端伸至墙端部暗柱纵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另一端从连梁纵筋的端头开始,与连梁纵筋搭接llE。暗梁的箍筋距离剪力墙边缘墙柱核心部位1/2箍筋间距开始布置;暗梁与剪力墙连梁相连一端的箍筋设置到门窗洞口的边缘位置,即设置到剪力墙连梁支座边缘。如图:
综上所述,使用软件在处理暗梁和连梁相交构造时,可以在剪力墙
计算设置中的第22项里设置,选中该项,可从下拉框中选择具体的
相交构造计算方式。如图:
构造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广联达朱小东2008-06-27
构造柱,通用用代号GZ表示;由于填充墙中构造柱设置在上下水平梁之间,构造柱本身不连续,所以它与多层砌体房屋中构造柱与圈梁之间的连接构造应有一定的区别。要求构造柱起到提高填充墙抗震能力作用的同时,即要求墙与柱应可靠连结,墙与上部梁用斜砌砖牢固挤紧;还要求构造柱不能对主体框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如阻止上下梁的竖向相对变形,造成上下梁的开裂等,即不能将构造柱变成了与其相连梁的支点,否则与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模型不符。当上下梁产生相对变形时将对梁造成不利影响,容易造成梁开裂;这也是软件为什么没有让构造柱默认为梁的支座的原因。在实际工程中,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和框架填充墙中的构造柱有着截然不同的施工工艺;实际计算构造柱钢筋量时,也存在截然不同的构造;本文就目前砌体填充墙中构造柱施工中常见的做法给予简单分析,下面我们将分砖混结构和框架填充墙结构来进行分别阐述构造柱的施工工艺及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首先我们先看看框架填充墙结构中的构造柱的施工做法;在框架填充墙结构中,构造柱并不是承重柱,不参与主体结构的抗震受力分析中,框架填充墙的构造柱在遇到非圈梁时,不需要配置箍筋,所有构造柱均是等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在进行二次结构构造柱的施工;既然在后期施工,那么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就得找好后砌墙中的构造柱的位置,然后根据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相应的施工做法;目前在施工现场同常采用如下几种施工做法:
做法一: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二次结构时根据所放出的填充墙线位置,用电钻在构造柱纵筋位置进行打孔,然后用结构胶采用植筋的方式进行构造柱施工,来实现构造柱与上下部梁的拉结。如下图:
做法二:在主体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建筑施工图确定好构造柱的位置,在每层构造柱在下部梁中预埋插筋,插筋的锚固长度由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注明,插筋露出与构造柱纵筋的搭接长度由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注明,搭接区箍筋问距不超过100mm,来实现构造柱与下部梁的拉结。在每层构造柱顶端主体结构框架(非框架)梁底或板底位置放置预埋件。后期二次结构施工时,将其纵筋水平弯折后与上部梁中底部预埋的铁件焊接,来实现构造柱与上部梁的拉结;焊接长度单面焊时不小于10d,双面焊时不小于5d,d为构造柱纵向钢筋直径。为满足构造枉不限制上下梁相对变形的要求,当构造柱混凝上浇至距梁底200mm时,换成水泥砂浆浇至主体框架梁底。这样构造柱顶部在上下梁有相对变形时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从而不会影响上下梁的相对变形。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