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穷而后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穷而后工—欧阳修

词穷而后工: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1、贤哲在当代不得志,不被容于世,然后就品中去。其作品在当代也必不得志,难行于世。但是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永远将真金埋没。综观古今文学史上的佳作大多是因不得志而激发起创作兴趣而终成千古流传之文的。

2、就是从唐代文坛上的双子星座--“”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穷而后工”的影子。假如说李白在政治上都一路坦途、春风得意,那文学史上很可能就少了两个大。大家所熟知“文章憎命达”、“哀怨起骚人”即是二人对于这种复杂的人生体悟的精辟的概说。

3、

4、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4、典型代表是和贾岛。

孟郊一生运途多舛,早年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才成进士,然一生沉于下僚,终贫寒至死。孟郊的一生,“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竭悬结,未尝免眉为可怜之色”。他的许多诗歌本身就是对那种穷困生活境遇的真实写照

贾岛的经历与孟郊比较相似。早年为僧。后来到京洛认识了韩愈,遂还俗,举进士。但一生仕途坎坷,只曾做过主簿一类的小官。贾岛的诗歌里有求仕不遇的苦闷,但多的是安于自己荒凉寂寞的生活境遇。

5、典型的例子:、曹雪芹。他们曾经一个是国王,一个是贵族子弟,原来就有过文学创作,但当时之作多为浮光略影的应景之作。但一朝沦落到社会最底层,人间的各种苦楚尝尽,在这样有如霄壤的巨大的反差下,激发起了他们的内在的创作潜力,从而创作出了绝佳的文学作品。

李煜在961年他继中主即位的时候,宋已代,南唐形势更岌岌可危。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且偷安的生活,还纵情声色,侈陈游宴。他前期许多词就是写他的宫庭里的豪华生活,可谓写得纸醉金迷,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22]南唐为宋所灭后,他被俘到,被封“违命侯”,实际上被当作囚徒看待,一直是抑郁寡欢。终于在978年的七夕,被派人毒死。李煜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李煜创作出了最能代表他的成就最能奠定他在词坛地位的的词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因为短暂所以才更显得珍贵。最后这两年的词是他用他的血、泪甚至生命浇灌出来的,因之才最美丽。如大家所熟知的〈〉、〈浪淘沙〉等等都是这时期写的传诵人口之作。所以南唐亡国后,李煜虽然成了阶下囚,但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却又使得他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词中皇帝”。如果说南唐不亡国,可以肯定的讲,李煜的创作就只能是晚唐词风的延续,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造发展。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用他自己的话讲“满纸

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短诗不正是作者在经历了大富大贵而又穷困潦倒之后而发出的极富内涵的慨叹吗?如果他一直生活在温柔乡里、富贵场中,没有穷困潦倒的生活体验,又怎么会创作出这样一部世界闻名的超级巨着--《红楼梦》来呢?辩证地看,他们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成就,如果仅仅有穷困生活的体验,同样也创造不出好的文学作品来。以前的生活是一种角色的表演,多的是一种置身其中的糊涂与迷茫,以后的生活使得创作者回过头来审视,多的是一种置身其外的清醒与犀利。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痛苦的不是梦,而是梦醒了之后无路可走。只有有了这两种极端的生活体验,有了惊天动地的反差,才有了创作者的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刻地理解与体悟,然后才可以出现惊天动地的极美的作品。

6、“不平则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讲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

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

7、他认为文学作品主要产生于不平的思想感情,而这种“不得已”或言“不平”的思想感情正是源于现实物质世界的不自由,或不公平的生活遭际。这就成了文学创作的真正的动力,只有经历的“不平”多了,所“鸣”出的声音才会更动听更感人。

8、《孟子·告子下》“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可以说这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巨着。司马迁的创作有三个有利条件:出身于一个史官家庭,青年时期三次大的漫游,遭李陵之祸。如果去掉第三个条件,他一定也能写出《史记》

来,但是绝对写不出我们今天所见的《史记》。司马迁遭李陵之祸,惨受宫刑。出狱之后,司马迁升为,官位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闺合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对于这样的奇耻大辱,司马迁一直是愤愤难平,隐忍苟活,将满腔的郁愤浇注到这部史书中。《自卑与超越》中有这样一段话:“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书中还说,“奋力克服身体或外在环境困难的人,却造就了许多新的贡献和进步。奋斗使他们坚强,也使他们奋勇向前。”正是因为这一次巨大的变故,使得他对于最高统治者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当时的世态炎凉有了深刻的体悟,支持他生活下去的最大动力是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着作。他将自己的生活遭际,对于人生社会的看法,

自己的孤愤难言的情绪倾注到这部书中,这样《史记》就成了一部抒情之书。正因此鲁迅先生才称其为“无韵之离骚”。

10、三国时候的蔡琰被匈奴掳走,被迫嫁给了,还生了两个儿子,应该说,她的生活是十分优越的,如果她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她的生活也该很幸福,但她是名门之后,一代才女,她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文化选择,同时她又有着普通母亲的一面,所以才有了用血和泪凝成的五言《悲愤诗》。

穷困是作家的不幸,但这又是文学的万幸。从文学创作心理来讲,恰恰是因为物质精神上的“穷困”,往往能够激发了人的心灵,激活人内在的隐藏的潜能,从而爆发出激昂悲慨的创作的动力,变成千古传诵的奇文。因为物质精神方面的“穷困”,而使得创作者体验到种种难言的痛苦,这种痛苦对于作家来说是至为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