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煤二矿汇报材料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煤二矿资料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基本情况介绍
第一节开拓系统及开采方式
第二节通风系统
第三节瓦斯抽采系统
第四节保护层开采情况
第五节煤与瓦斯突出及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第六节防灭火系统
第七节防尘系统
第八节监测监控系统
第九节电气安全
第十节防水系统
第十一节安全基本参数的完整性
第十二节安全投入
第十三节安全机构、规章制度及安全人员配备
第二章自诊阶段存在主要问题
第一节带压开采问题
第二节供电系统问题
第三节抽放系统问题
第四节区域通风问题
第五节保护层开采问题
第三章治理方案
第四章需攻关项目
第五章安全投入及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概况
1、矿井地质概况
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5′17″~113°33′07″,北纬37°46′44″~37°52′19″。井田东部为大阳泉井田,西部为西上庄井田,南部与五矿井田相邻,北部以石太铁路为界,隔桃河与三矿、四矿相望。井田走向长约8km,倾向长约7.8km,面积为62.4186km2。
井田内地形陡峻,沟谷纵横。东部最高为狮脑山,高程1171.0米,西部最高为龙门山,高程1246.9米,最低处为井田北界桃河,高程约700米,相对最大高程差达540余米。本区植被不太发育,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于地表。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山西组地层总厚度54~82米,平均60.23米,含煤层4~6层,煤层总厚度平均4.42米,含煤系数7.34%;可采煤层为3#、6#煤,总厚度平均3.14米,含煤系数5.21%。太原组地层总厚度95~130米,平均118.67米,含煤层7~9层,煤层总厚度15.17米,含煤系数12.78%;可采煤层为8#、9#、12#、13#、15#煤层,煤层总厚度14.68米,含煤系数12.37%。各煤层稳定性见表1。
井田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西,向南西倾伏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5°~15°,局部可增至25°以上。单斜上发育着次一级不同类型的构造形迹,并以塑性形变的褶皱构造为主,破裂形变的断裂构造次之。
由于受区域构造控制,井田构造形迹以线性为主,主要为北东向短轴向、背斜和与之方向一致的断裂构造带,二者常形成北东向平行的断褶带,显然具有成生上的联系,同时北西、近东西向构造也有发育,但分布比较少。
二矿岩溶陷落柱较发育,截止目前为止,共发现陷落柱70个,平均密度为1.12个/km2。随着向深部开采,岩溶陷落柱有增多的趋势。
表1
(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和周边小窑情况
本区河流属海河流域的滹沱河水系。除河流外,地表无其它大的水体。河流呈树枝状分布,均属季节性河流,在枯水期大部分呈断流和潜流。桃河的历年最高洪水位703.7米,矿井的主要工业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均高于最高洪水位,井田周边的老窑主要分布在东、北边缘的煤层露头地带。开采煤层为l#、2#(即二节煤)、3#、12#和15#煤。由于这些老窑大多数开采深度很浅,规模较小,且分布于井田已采区边界或边缘,对我矿现行生产无直接影响。对生产有直接影响的是位于我矿东部的15#煤老一矿、老五矿老窑区,其积水量达106万米3。
目前井田周边有小煤矿9座,其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2)、主要含水层情况
井田地层内的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河床冲积层孔隙含水层、砂岩含水层、
石灰岩含水层,叙述以下:
A、第四系河床冲积层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桃河、龙门河、桑掌河、大南沟、小南沟、北川河、西峪掌河一带。河床冲积物由河卵石、碎石、砂粒、砂质粘土、亚粘土组成,是阳泉市工农业供水的主要来源。区内最大的河流是桃河,位于井田北部边缘。河床宽200~500米,水力坡度9.8%,年水位变化幅度1.35米,渗透系数24~80.5m3/d,冲积层厚10~30米。影响半径550米。现实际出水量500~800m3/d。其它冲积层出水量均比桃河小。
B、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石盒子组地层井田内有大面积出露,其中有含水层五层,自上而下是:K12砂岩、K1l砂岩、K10以下的砂岩带、K9砂岩、K8砂岩等,露头处常形成下降泉。单位涌水量0.0007~9.7L/s.m。
K12砂岩(狮垴峰砂岩):灰白色粗粒砂岩,硅质胶结,底部为砾岩,岩性坚硬,厚20~45米,平均30米,地貌上常呈悬崖陡坎,据631、632钻孔抽水试验,出水量0.02~0.063L/h。单泉出水量0.06~12.9m3/h,平均3.62m3/h,富水性比较好,是河流上游的主要补给水源。
K11砂岩(中间砂岩),距K12砂岩50米左右,灰色、黄绿色细至中粒砂岩,
硅质胶结,偶而夹有砾岩,局部有分岔现象,厚6~25米,平均10米,单泉出水量0.34~0.9lm3/h,富水性一般。
K10以下的砂岩带:位于K10桃花页岩以下,距K ll砂岩85米左右,灰色、灰白色厚层状中至粗粒砂岩,硅质、钙质胶结,夹薄层砂质泥岩。厚17~58米,平均40米,据631、632钻孔抽水试验,出水量0.0197~0.08L/s,单泉出水量0.07~0.187m3/h,富水性好于中间砂岩。
K9砂岩(黄色基底砂岩):上距砂岩带45米,黄绿色中粒砂岩,钙质、泥质胶结,下部局部相变为砾岩,厚3~28米,单泉出水量0.08~0.37m3/h。
K8砂岩(石盒子组基底砂岩):上距K9砂岩平均39米左右,黄绿色细至中粒砂岩,硅质、泥质胶结,厚度变化比较大,稳定性差,厚1~13米,平均6米,单泉涌水量0.12~0.24m3/h,回采后工作面揭露最大涌水量50m3/h,一般10m3/h左右,富水性比较好。
C、山西组K7砂岩(第三砂岩):
距K8砂岩54米左右,灰白色,中至粗粒砂岩,钙质硅质胶结,厚度变化大,局部范围尖灭,厚0~18米,平均6米。井田东北部有出露,富水性较弱,单位.涌水量0.0003~0.045L/s.m,渗透系数0.0001~0.5m/d,单泉涌水量
0.16~0.48m3/h,8#、9#煤层开采时工作面最大涌水量15~20m3/h。
D、太原组砂岩、灰岩含水层:
12#煤层老底细至中粒砂岩,距K7砂岩53米左右,深灰色,硅质、泥质胶结,分选和圆滑度较好,孔隙水,层厚0.8~7.6米,透水性比较好,12#煤层开采时往往造成底板涌水现象,涌水量1~5m3/h。
K3灰岩:俗名钱石。距12#煤层老底砂岩3米左右,深灰色,致密坚硬,厚1.2~5米,平均3米,裂隙、溶隙水,据巷道揭露最大涌水量10m3/h左右。
K2灰岩:俗称四节石。距K3灰岩13米左右,深灰色,致密坚硬,夹2—3层薄层钙质泥岩,厚3.2~14.3米,平均7.34米,岩溶裂隙发育,井田北部富水性较好,为阳泉地区中层水主要来源,560水平石门大巷揭露最大涌水量
23.8m3/h,回采后工作面最大涌水量40m3/h。
E、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中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是不均匀的。据邻近资料推测奥灰岩中发育两层溶洞,第一层溶洞发育较差,为干溶洞,不含水,位于奥灰岩顶以下158~194米,岩性为角砾状、蜂窝状泥质灰岩。第二层溶洞位于奥灰岩顶以下218~254米,其中又分上下两层溶洞,上层溶洞高13米左右,含水丰富;下层溶洞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