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检测卷-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卷(二)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曲鉴赏与默写 专题二 第16首 次北固山下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曲鉴赏与默写  专题二  第16首  次北固山下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默写与鉴赏
知识
第16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作家作品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题中“次”是“停宿”的意思。作者王湾,先天
元年中进士后,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诗人通过描写在北 固山下停宿时所看到的两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 念之情。
第16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译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内容: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景象。 哲理: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即新事物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必将取代旧事物。 炼字(修辞):“生”“入”二字将新生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形象地揭示出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情感:①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②表现了作者乐观 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16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译文:寄出去的家信到达什么地方了?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修辞: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借“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 作用:紧承前三联,呼应首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第16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 阅读本诗,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 的精妙。
第16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游子)在碧绿的江水中行舟。 修辞:对偶。暗含旅途奔波之苦。
第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高悬挂。 内容:写船上所见之景。 炼字:“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高悬的态势。“阔”描绘出 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象,在空间上给人一种开阔之感;“一帆悬”写出了海上孤帆行 进的场景,突出了大景中有小景的景象。 写法:以小见大。以“一帆悬”之小景,表现“两岸阔”之大景,意境开阔,情绪 饱满。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名题精炼3(八上)答案版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名题精炼3(八上)答案版

【备考2020】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2古诗词鉴赏(2)分册分篇精炼3 (八上)答案版八年级上册(十八)黄鹤楼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寂寞孤独(失落惆怅、岁月流逝等)之感。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字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字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产生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晴空万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芳草长得极其茂盛。

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

4.诗歌的首联、颔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首联和颔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5.(2019·大庆)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示例】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归乡;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

面对此景,诗人以“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衬情;又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情景交融。

6.(2019·梧州)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解析】C.这些画面为引发乡愁做了铺垫,并不是抒发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曲鉴赏与默写 专题二 第15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曲鉴赏与默写  专题二  第15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士。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唐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李白 听说他的不幸遭遇后,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慰藉,分担他的愁苦。全诗选取 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 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译文:在柳絮落尽、杜鹃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路过五溪。 炼字:“尽”字点明时令(暮春时节),含飘零之感,营造了一种凄清悲惋的氛围, 为下文的抒情蓄势;“啼”字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渲染出悲凉之意(离别之痛), 为下文的抒情蓄势。 作用: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次句叙事,点明飘零之感、离别之痛,流露出诗人对 好友的同情和牵挂。 意象:“杨花”即柳絮,象征着离散、漂泊;“子规”即杜鹃,是凄凉、哀伤、思 归的象征。
专题二古诗词曲默写与鉴赏第一部分古诗文默写与阅读知识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第15首作家作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的左迁是降职的意思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默写与鉴赏
知识帮
第15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作家作品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的“左迁”是“降职”的意思。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第15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 本诗以描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答案】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 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 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 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第15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古诗词鉴赏专项练题(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共5分)满江红[清]XXX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XXX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9.这首词是XXX的中秋节述怀之作,其中用典手法颇有特色,如:上阕的“①”是借XXX“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的现实,引出激昂的忧愤之情;下阕的“青衫湿”则是借XXX 《琵琶行》之语,写自己因②而落泪的孤独困境,表达深切的③之情。

(3分)10.XXX与《木兰诗》中的XXX都是巾帼英雄,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结合这首词和《木兰诗》的内容,简要比较一下这两位巾帼英雄的形象有何不同。

(2分)答:【分析】《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妇女解放活动先驱秋瑾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作于1903年。

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

通过层层表述,迂回地反应了革命者插手革命前的庞大矛盾的心情,逼真感人。

【解答】(1)本题考察诗词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汗青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希望或情感。

词上阕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两句一句化用汗青典故,一句是XXX自己的经历与情感提炼。

XXX写下这首《满江红》的1903年中秋节,正是中国四面楚歌的时期,清当局腐败能干,列强环伺,中华民族处于悬崖的边沿。

下阕“青衫湿”则化用了XXX《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表现词作者今后踏上了寻觅知音、寻求女性自在、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

可见作者其时处于孤独窘境,内心无比的凄凉。

(2)本题考查诗歌人物形象的比较与分析能力。

XXX的这首词,通过层层的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甘肃专版)中考语文第三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赏析专题二课外古诗词赏析复习练习

(甘肃专版)中考语文第三部分文言文及古诗词赏析专题二课外古诗词赏析复习练习

专题二课外古诗词赏析2018 备考集训种类一边塞征战诗一、 [2017 兰州市中考模拟] 阅读下边一首诗歌,达成问题。

战城南[唐]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理解日①,千里暗黄尘。

【说明】①白天:喻指君王。

1.颔联采纳了 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 ________”两个意象,抓住了古代战场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远征战士心里如何的感情?二、阅读下边的诗歌,达成问题。

塞下曲[唐]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首句“夜战桑乾北”中的“夜”字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三、 [2017 泰州 ] 阅读文天祥的《泰州① 》一诗,达成问题。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②③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

④长淮行不停,海洋望无量。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说明】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安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持续抗元。

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 后在福州登基,即端宗 ) 都在西南方。

③坎窞 (d àn) :地底深穴。

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

2.赏析尾联。

四、阅读下边一首诗,达成问题。

送魏大参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流,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1. 以下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激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

全诗感情由首联的激动大方转入分手时的子女缠绵、凄凉悲切。

C.颈联中的“横” “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地点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域的屏障。

这两句示意魏大此行责任重要,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呵而就,充满了奋斗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发奋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动,语气大方悲壮,有阵容浩大之势。

初三中考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初三中考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初三中考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的氛围。

(2)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3)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3)“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中考语文专题2七上诗歌鉴赏(原卷版)

中考语文专题2七上诗歌鉴赏(原卷版)

七上诗歌鉴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二、(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完成下面小题【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诗】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3.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

4.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5.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三、(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完成下面小题【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

”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四.(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6.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乙】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

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赏写法】甲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广西)中考语文总复习 题二 古诗文阅读 第十八讲 古诗词赏析

(广西)中考语文总复习 题二 古诗文阅读 第十八讲 古诗词赏析

2.从题材上把握 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我们应该把握住不同题材的诗词相对较为固 定的内容和情感。 (1)送别诗:或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或劝慰和祝愿,表现旷达刚 健、乐观向上的志趣。 (2)咏物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托物言志,借所咏 之物或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心愿,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咏史诗:往往将史实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4)写景诗:以山水田园诗居多,这类诗主要以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 的隐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或表达作者自己决不 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5)行旅诗:主要以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战争诗:以边塞诗居多,主要写边塞的苦寒和寂寞的生活,或表达渴望国家安 宁和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或表达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第2题考查对诗歌的语言特色的把握,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 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 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学生作 答这道题,要求并不高,只需要说出其中一种语言特色,并能用诗句做简单的 分析即可。
二、第1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首先了解这两个典故的大概内容及其蕴 含的情感,再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 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 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推敲字词 1.考查题型 (1)某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某字能否改为另一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2.字词类型 (1)动词 在欣赏诗词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所具有的特殊韵味。如“几处早莺争暖 树”中的“争”字很有表现力,传神地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勃,鸟类 争相占领向阳树木的情态。 (2)表示修饰的形容词 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乱”字写出了春天来临,百 花争艳、姹紫嫣红的景象;“浅”字写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枯藤老树昏鸦 ”中的“枯”“老”“昏”等词语,渲染了深秋悲凉的气氛,蕴含着诗人悲苦 的秋思。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古典之美专题二课标古诗词鉴赏八下课标古诗词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古典之美专题二课标古诗词鉴赏八下课标古诗词

主旨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写主人公左右求索、 寻找恋人的行动,含蓄委婉地抒发了 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全诗意境含蓄,场景朦胧,充满了难 言的惆怅和伤感。
返回目录
重点梳理
返回目录
教材原文
诗词鉴赏(红色字为答题关键点)
写法:①比兴。每章开头均以景起 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
参考译文
关关雎鸠(jūjiū), 在河之洲。 窈窕(yǎotiǎo)淑女, 君子好(hǎo)逑(qiú)。 参差荇(xìnɡ)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返回目录
译文:雎鸠鸟不停地鸣叫, 在水中的陆地上。/文静善良美好 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水边 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时左右求 取。/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日日 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她成了空 想,日日夜夜不停思念。/思念之 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③“方”“湄”“涘”表现了地点 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 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 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第24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文学常识
返回目录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 唐四杰”。杜少府将到蜀州去做官, 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 这首诗。
返回目录
这首诗写了一个小伙子对 女子思念和追求的过程,表现 了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 之苦,以及对爱情、婚姻大胆 执着的追求。
重点梳理
教材原文
关关雎鸠(jūjiū), 在河之洲。 窈窕(yǎotiǎo)淑女, 君子好(hǎo)逑(qiú)。
返回目录
诗词鉴赏(红色字为答题关键点) 写法:运用比兴手法,以水鸟和鸣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2)语言特点:有时还要指出语言特色,点明其妙处与作用。
考 点
附:常见的语言特色:清新明丽、色彩绚丽、平淡质朴、自然流畅、言简
3
意丰、雄浑豪放、含蓄隽永、形象生动、婉约细腻、幽默活泼……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返回目录
(3)结构作用:结合该句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附:不同位置的诗句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如下:

2
方法指导
第一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理解诗句的内容,品味诗中的意境。
第二步,联系上下句,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考 点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看是否需要分析诗句营造氛围的特点及所表达的思
3
想感情。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返回目录
考向2 景物特征(2016绵阳)


典例精析
1
[2016绵阳《寻幽居不遇》10(1)题2分]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
返回目录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返回目录
(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2分) 诗歌虽以“寒夜”为背景,但重在写寒夜里围炉煮茶的温暖氛围和朋友之间 的深厚情谊。(2分) (2)诗中□□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 A.雪花 B.梅花 C.菊花 【解析】梅花与窗前月构成清雅画面,与煮茶当酒的高雅意趣相符,以梅花的 高洁暗赞来客。(2分) 【答案】B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返回目录
第二类 思乡怀人类
3. (2018绵阳)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注】纳兰性德,皇帝侍卫,长期护驾在外。本词作于纳兰性德随康熙出 游期间。

2019中考: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卷(二)

2019中考: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卷(二)

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卷(二)(时间:45分钟满分:54分得分:________)1.(2018·湖北黄石中考,4分)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C)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2分)《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2.(2018·湖北黄冈中考,8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注],千里暗黄尘。

【注释】白日:喻指君主。

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专题02古诗词景物形象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专题02古诗词景物形象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专题01 古诗词景物形象鉴赏(原卷版)【考点穿透】【考向阐释】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贺知章(味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陶渊明(归困园层》中的“方宅”“草屋”“远人村”“墟里烟”)。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诗人的感情一旦被激活,他们触目所见,均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他们所摄取的景物中,很少有纯自然的景物。

因为“国破”,即使“城春”,他们也会看到存在因伤时而进射出泪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修地发出哀喂。

诗入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虽不直接言情,情已充溢其间。

鉴赏诗中这些形象的特点,品味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思想情感就是设题点、赋分点。

中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意象货析、意境品味。

1.意象赏析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无品可上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象,是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感体易秘食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意象资桥极日士要华是体先动的自然景象。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效果。

2.意境品味意境是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歌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品味题目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解读、对画面的描绘理解以及对情感的把握。

【方法探究】一、景物形象鉴赏要求1.“诗中赏画”。

古代写景诗大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赏析画面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物象的组合方式;画面色彩;动态;静态。

2.“画中品诗”。

由景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一般而言,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即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二、意象赏析角度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设问示例: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群文鉴赏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群文鉴赏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代指故乡。③羁宦:离家在 外地做官。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群文鉴赏
返回目录
(1)从首联_____登__高_____、_____望__远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 ____重__阳______节。(2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3分)
咏物诗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群文鉴赏
返回目录
山水风景 思乡怀人 即事感怀 赠友送别 咏物诗
3. 鸟(燕):①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表达出 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议题2: ②表达内心的孤寂之情。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常见意象 。”(柳宗元《江雪》) ③表现春光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两个 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群文鉴赏
返回目录
山水风景 思乡怀人 即事感怀 赠友送别
4. 草:①抒发爱春惜春之情。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议题2: 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常见意象 ②喻君子的高尚品德和自己的理想追求。如:“独怜幽草
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咏物诗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群文鉴赏
专题二 课外古诗词群文鉴赏
山水风景 思乡怀人 即事感怀 赠友送别
语言特点 以描写见长、质朴自然、பைடு நூலகம்新洗练。 语言风格 隽永优美,恬静淡雅。 代表诗人 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曲鉴赏与默写 专题二 第34首 浣溪沙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曲鉴赏与默写  专题二  第34首  浣溪沙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默写与鉴赏
知识
第34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作家作品 “浣溪沙”原是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一般情况下,上下片各三个七字句,
共四十二字。作者晏殊,字同叔,政治家、文学家。晏殊一生显达,生活富贵闲适, 其词作不外感事伤怀、相思离别、男女爱情之类。这首词大约作于暮春时节宴饮歌乐 之后,透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词的上阕通过对眼前事物的咏叹,写出今昔之景 的变化;下阕巧借眼前景物写今日的感伤。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的描述,透露 出对时光流逝、好景不长的怅惘,以及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第34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走来走去。 炼字:“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凄凉寂寞之感,强调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描写:“徘徊”是动作描写,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 恋。
夕阳西下几时回? 译文:西下的夕阳啊,何时才能够再回来? 写法:寓情于景。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息年华 将逝的情思。
第34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译文:花儿凋谢了,不忍看它伴随残春消逝,却又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好像旧 时相识。 意象:“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 达旧燕归来,时对“燕归来”,对仗工整, 音调谐婉。该句借助对易逝春光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好景不长的惋惜 和伤感,为天然奇偶句。 哲理:蕴含着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 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的道理。
第34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10-11题。

(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①代的范仲淹,诗句开头一个②字写出了延州和内地大不相同的秋季风光,同时也为整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设下伏笔。

(2分)11.在众多诗人笔下,白发不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请结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一句与《渔家傲•秋思》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位诗人借助“白发”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分)(二)阅读(共5分)10.【答案】2分宋异11.【答案示例】(3分)示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借助“白发”,抒发了自己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助“白发7抒发了思念家乡但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情。

分析:准确分析情感各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8-10题。

(共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这是一首酬答赠言诗,是刘禹锡和__________________ (填姓名)扬州相会时所作。

(1分)9.阅读诗歌,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一致。

(2分)这首诗歌情感丰富,富于变化。

首联尽述诗人被放逐凄凉之地的① _______ :颔联则借典故表达孤身归来、物是人非的②________ ;而颈联格调却发生了质的转变,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歌的尾联,诗人在感激好友之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整首诗沉郁中见豪迈,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一古诗文阅读专题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附答案)

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一古诗文阅读专题训练02古诗词曲鉴赏(附答案)

专题训练(二) 古诗词曲鉴赏◇课标40首诗歌鉴赏训练◇第1首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018·福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2018·福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018·保定一模]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惨的气氛。

B.甲诗中“过五溪”说明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C.乙诗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为后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D.在乙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第3首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017·连云港]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2017·连云港]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3.[2017·南充]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中招语文复习 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卷(二)

中招语文复习 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卷(二)

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卷(二)(满分:56分得分:________)1.(2019·山东枣庄中考,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2分)孤独、顽强、高傲(或“不畏严寒、坚持垂钓、傲然独立”等)。

(2)下面有关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A.前两句从近景入手,细致而具体地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

B.前两句的“绝”“灭”之无,与后两句的“舟”“翁”之有,对比强烈。

C.诗歌用“千山”“万径”的寂静,来衬托渔翁的垂钓,可谓静中见动。

D.“绝”“灭”“雪”三字都是仄声韵,短促斩截,烘托了诗的凄冷、肃杀气氛。

2.(2019·湖南岳阳中考,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注]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分)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2分)“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

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

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珍惜,对即将的离别万分悲伤。

3.(2019·湖南长沙中考,8分)古诗阅读。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韦应物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

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

②楚江:指长江。

③建业:今江苏南京。

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试卷2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试卷2

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卷(二)(满分:36分得分:________)1.【湖南益阳中考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

”请仔细品读颈联,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绝”之处。

(3分)__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

__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

__(2)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首联叙事,交代了诗人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诗人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诗人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6分)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第二句诗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__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心间。

__(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对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了诗人羁旅他乡对亲人的思念。

B.本诗写了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诗人独处的巴山和同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

C.第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期”字和“巴山夜雨”一词重复出现,形成了回环往复的声韵美和缠绵曲折的意境美。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曲鉴赏过关检测卷(两套含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曲鉴赏过关检测卷(两套含答案)

古诗词曲鉴赏过关检测卷(一)(满分:45分得分:________)1.(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万山潭作孟浩然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C )A.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

”《万山潭作》一诗,就像孟浩然的人一样,冲淡得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点儿斧凿的痕迹。

B.首联的“垂钓”,极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作者的心境相契合。

C.“鱼行潭树下”一句,诗人直接描写树的倒影,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动荡美。

D.颈联运用典故,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

(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分析一种即可)。

(3分)尾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

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

2.(2021·江苏泰州中考,6分)阅读张琰①的《出塞曲》,完成小题。

腰间插雄剑,中夜②龙虎吼。

平明登前途,万里□□□。

男儿当野死,岂为印如斗③。

忠诚表壮节,灿烂千古后。

【注释】①张琰:南宋广陵人。

②中夜:半夜。

③印如斗:斗大的印章,喻高官厚禄。

(1)请将“首”“不”“回”三个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颔联空格中。

(2分)不回首(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命价值观?(4分)表现了诗人的刚烈之气和报国之志。

3.(2021·湖南邵阳中考,5分)古诗阅读。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注]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五言律诗诗。

《南征》押韵工整,押in韵。

(2分)(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3分)同: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对自己日渐衰老(或:伤时、悲己)的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过关检测卷(二)(满分:56分得分:________)1.(2019·山东枣庄中考,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2分)孤独、顽强、高傲(或“不畏严寒、坚持垂钓、傲然独立”等)。

(2)下面有关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A.前两句从近景入手,细致而具体地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

B.前两句的“绝”“灭”之无,与后两句的“舟”“翁”之有,对比强烈。

C.诗歌用“千山”“万径”的寂静,来衬托渔翁的垂钓,可谓静中见动。

D.“绝”“灭”“雪”三字都是仄声韵,短促斩截,烘托了诗的凄冷、肃杀气氛。

2.(2019·湖南岳阳中考,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注]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分)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2分)“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

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

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珍惜,对即将的离别万分悲伤。

3.(2019·湖南长沙中考,8分)古诗阅读。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韦应物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释】①赋得:分题赋诗。

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

②楚江:指长江。

③建业:今江苏南京。

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⑥浦:近岸的水面。

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

滋,润泽。

⑧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BC)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

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

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

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4分)..帆来重,冥冥“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4.(2019·山东济宁中考,5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兰花姚述尧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

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

国人争媚。

不数桃和李。

(1)词中为什么要写松篁和桃李?(2分)词中写松篁和桃李,都是为了突出兰花的君子之品,为写兰花做铺垫和陪衬。

(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3分)诗句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兰花于松竹底下悄然开放,虽然在不显眼处,但依然如故地灿烂绽放,虽无人在意,却笑迎春风。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兰花的高贵品质。

5.(2019·江苏苏州中考,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赠苏绾书记①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③下莫经年!【注释】①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学、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特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

用意:突出了苏绾的才干,交代了“赴朔边”的原因,也蕴含了诗人对好友的离情别意。

(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诗人设想离别之后苏绾的妻子会在家计算他的归期,劝说好友莫要长久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他早归的情感。

6.(2018·湖北黄石中考,4分)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C)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愁。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2分)《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7.(2018·湖北黄冈中考,8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注],千里暗黄尘。

【注释】白日:喻指君主。

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

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

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国家,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

(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4分)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一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这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

这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8.(2017·贵州黔东南中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倦”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通过“闻说”“也拟”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作者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3分)(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4分)运用通感修辞和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以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事物,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或:作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愁思的浓重。

) 9.(2017·湖北鄂州中考,5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2)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分)这一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气节。

10.(2017·江苏南通中考,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端午节(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

(2分)(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

(4分)示例:有道理,“冲”比“飞”好。

“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冲天气势和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惊退万人争战气”中的“争”字,更加生动、形象、有气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