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二0一0年十一月六日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主要内容
一、绵茂路概况
二、面临的挑战 三、篮家岩隧道
四、相关科研课题
五、建议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一、项目概况
德(阳)阿(坝)公路绵竹至茂县段路线起于四川省绵竹市二环路北转 盘,利用已成绵竹至汉旺一级公路到达汉旺(长9.193km),沿绵远河上行, 利用已有汉旺至清平篾棚子二级公路进行改造、重建,然后沿清水河及其支 沟逆流而上,经黑洞岩、小木岭、烂柴湾、长河坝上行于牛圈沟通过蓝家岩 隧道穿越九顶山,出洞下行,与茂北公路相接,全长约56km,其中德阳境内 47.9km,阿坝境内7.9km内。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6、施工场地狭小
施工场地狭小,难以进行施工组织,按当地人的说法,
每年7、8月份雨季,里面矿山的工人必须要全撤出。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7、隧道弃碴没有合适场地
沿线桥隧所占比例超过70%,会产生两百多万方的 弃碴,由于沿线坡陡、沟窄,二期内没有合适的弃碴 场地,如果弃碴运出到清平乡,平均运距超过12km。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五、建议
3、隧道设计应从隧道的全寿命周期进行考虑,综合考虑 隧道建设费、运营费、维修费等方面的总费用。尽量采 用低碳节能的隧道建设方案。
4、单洞双向隧道的相关规范还不够详细,建议完善相关
细则,如横通道、回车道、避难洞室的设置要求。

wenku.baidu.com
项目
隧道类型 建设时间
总里程(m)
软岩段长度(m) 最大埋深(m) 分水岭海拔(m)
8125
3863 1780 3622
4423
4176
505
1000 4415
775 2948
篮家岩隧道围岩软岩段长度、隧道埋深、双向单洞+平导类型隧
道长度均居国内第一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四、相关科研课题
依托绵茂路隧道建设,开始如下课题的研究: 1、陡峭山区隧道修建技术; 2、活动断裂对隧道的影响机制及其抗震技术; 3、隧道抗错断设计以及减震技术; 4、深埋高应力下硬岩岩爆机理、预测及其防治技术; 5、高地应力下软岩大变形、合理支护措施和施工技术 ; 6、单洞特长隧道通风系统与防灾技术研究。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4、泥石流多
由于5.12地震,导致山坡上有大量的松散体,
在短期暴雨作用下,泥石流非常发育,几乎 逢沟必有泥石流,由于泥石流会淤高河床, 导致洞口存在有被埋的风险。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5、不良地质体多
沿线有许多崩塌体、围岩、落石、滑坡、松散堆 积体。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三、篮家岩隧道 1、概况
篮家岩隧道总长8125m,进口河谷标高1737.4m, 出口河谷 高程1825.21m,岭谷高差1884.6~1795.79m。隧道最大埋深 1800m,软岩地段长3863m,占47.5%,埋深超600m高地应力段 长6345m,占全长78%,高地应力软岩地段长3000m,占全长 36.9%,2.5%坡度5058m,0.5%坡度3067m,采用平导通风,隔
500m左右设置横通道连接正洞与平导。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软岩大变形设计参数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三条单洞双向+平导隧道比较 篮家岩隧道 单洞双向+平导 2010.12鹧鸪山隧道 单洞双向+平导 2001.6-2005.3 二郎山隧道 单洞双向+平导 1996.7-2001.12
五、建议
绵茂路被四川人称为“天下第一难”,在修建过程中 遇到许多困难。江苏省交科院作为绵茂路的设计单位, 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1、震后地区是泥石流高发区,如云南东川、四川清平。
震后道路重建应按客观规律进行,隧道设计标高应充分
考虑到泥石流对河道的影响。
2、复杂地质区域设计道路应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对道路的 影响,从安全、经济方面综合考虑,选出最优方案。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1、穿越四大断裂带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2、堰塞湖多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2、堰塞湖多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3、26km无人区的自然保护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4、泥石流多
8.13清平乡发生600万方的泥石流,是建国以来最大 的泥石流,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二、面临的挑战
1、穿越四大地震带 2、堰塞湖多
3、26km无人区的自然保护
4、泥石流多 5、地质灾害多
6、施工场地狭小
7、隧道弃碴没有合适场地 8、隧道洞口进洞难 9、纵坡高差大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8、隧道洞口进洞难
隧道洞口
隧道洞口
由于纵坡设计需要,绵茂路二期隧道洞口标高高出河 床50多米,导致隧道开挖困难。有些洞口存在偏压、 松散堆积体等情况,进洞风险大。
震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研究
9、纵坡高差大
绵茂路二期二十多公里,需要爬近1km的高差,平均 纵坡达到4%,导致隧道纵坡多为极限坡,这对隧道通 风和运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