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故都的秋试讲教案
【配套K12】故都的秋微型课教案
故都的秋微型课教案《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下面是。
导: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其蓬勃,夏天有其妖娆,冬天有其庄重,秋天却有其深沉。
文人雅士歌秋,赞秋,悲秋,怨秋,秋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摇曳多情,姿态万千,你知道哪些关于秋的诗句?……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什么样一种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走进他的《故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秋味。
(听读全文)用一句话写出你听读的感受。
1、整体感知一:整体感知往往一抓标题,二抓首尾段。
从标题看本文写了什么?秋。
抒发了什么情感?怀念。
从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本文写了什么?秋味;抒发了什么情感?挚爱。
学习本文应该主要抓住两个字:景和情。
2、整体感知二:1)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a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b京都的名胜最易注目,但却吵闹拥挤。
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
《故都的秋》试讲稿 试讲教案 高中教师面试
《故都的秋》试讲稿(附配套教案)试讲稿开场白: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故都的秋》,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进行创作,但是他们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燕南飞,秋有形。
今天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来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样的。
(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现在请大家结合课前的预习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生: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
师:这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了郁达夫,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生:《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 年8月创作的散文。
1927 年 4 月12 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 年4 月12 日直至1949 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 年4 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 年7 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题目《故都的秋》,关于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生:《故都的秋》中的“秋”字点出写作的季节,而一个“秋”字便把作者饱含的情感展现,是一种格外的亲切和深深的眷恋。
师:同学们,作者眼中的北国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概括。
生:可以概括为清、静、悲凉。
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啊!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什么?生:“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这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导语: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故都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故都的历史,特制定本节试讲教案。
本节试讲的主题为“故都的秘密”,让学生通过秘密的揭开和探索,深入了解故都的历史文化。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故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了解故都的著名景点和历史名人。
(3) 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能力目标:(1) 学会运用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获取方式。
(2) 学会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培养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3. 情感目标:(1) 提高学生的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试讲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故都的历史介绍、故都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保护。
1. 故都的历史介绍此部分通过图表和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故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学生可以看到故都的发展历程、历经的朝代和故都的文化遗产等等。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使他们对故都的历史有初步的了解。
2. 故都的名胜古迹此部分以故都的著名景点为视角,向学生介绍故都的名胜古迹。
可以通过图片和简要文字来展示。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景点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等。
学生也可以自由发挥,展开讨论和探索。
3. 文化遗产保护此部分重点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明白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以及保护的必要性。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成功的文化遗产保护案例,以及我们自己可以做到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三、教学过程1. 故都的历史介绍(1) 导入:通过展示故都的历史背景图片,向学生引发兴趣和好奇心。
(2) 呈现:通过PPT或者墙报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故都的历史发展表格和相关图片。
(3) 引导: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故都历经了哪些朝代?有哪些文化遗产?”2. 故都的名胜古迹(1) 导入:通过展示故都的名胜古迹图片,向学生介绍故都的著名景点。
高中语文教师面试《故都的秋》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教师面试《故都的秋》试讲教案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梳理文章结构脉络。
2.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合作探究,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地眷恋之情。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之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冬天:白雪皑皑,可以打雪仗。
)老师最喜欢的是秋天,一个充满魅力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是李白眼中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刘禹锡心中的秋。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郁达夫眼中《故都的秋》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北京秋天的场景。
(秋雨、秋果、破屋、落蕊)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在三个部分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明确:破屋秋色、街头落蕊、桥头秋雨、庭院秋果来写故都的秋的。
(三)深入研读,赏析文本问1:作者欣赏的景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些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默读文章3-12段,然后请学生举手回答。
明确:作者眼中的房子是“破屋”;牵牛花的颜色蓝色或白色最佳;草“疏落”“尖细且长”。
共同点:清、静、悲凉。
(板书:悲凉清静)问2: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多媒体出示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明确: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这篇散文中充分的体现了旧社会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乱,作者身为读书人居无定,食有忧的状况,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凉”,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故都的眷恋之情。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问题探究:文章结尾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明确:为了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悲凉,更突出作者悲凉的心境,表达自己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试讲(15分钟)
故都的秋试讲(15分钟)第一篇:故都的秋试讲(15分钟)故都的秋试讲(15分钟)一、导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自古以来,秋,总是受着文人墨客们的青睐,她们为他沉醉,为他销魂,为她写下千古名诗。
在她们笔下,有悲凉的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有壮丽的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有清新的秋:空山新雨后,空气晚来秋。
有美好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那么郁达夫眼里是什么样的秋呢?今天我们就随着郁达夫细腻的笔触品味一下《故都的秋》二、《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作于1934年的散文,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后我们再做细细交流。
现在,我们就进入文本。
三、上节课呢,老师叫同学们下去预习这篇散文,让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找出本文的文眼,即中心句。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二是全文是怎么围绕中心句来写得,用的什么方式表达?明确:通过景象描写来表达。
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意见的同学呢,我们用一种更优美一点,诗意一点的语言表达。
五幅图:“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雨”“佳日秋果”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看来都是下去认真预习并思考了的,值得表扬!那我们这节课也就围绕了这两个问题来探讨一下。
我们之前曾交给同学们一个找文章中心句或者说文眼的方法,那就是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找,同学们很聪明都学到了,一眼就在第一段中发现了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我们来看一下第一段,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第一段。
评;读得非常好,但还要注意感情。
在这一段中,同学们都找到了最重要的句子: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一句是贯穿我们全文的中心句,后面作者大篇幅对秋的描绘都是围绕这一点的,这不仅是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的总体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作者当时心境的体现。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主题:故都的秋试讲,走进北京的历史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与文化,了解北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名胜古迹等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品味。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底蕴和名胜古迹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品味,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与思考。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导入问答:请学生回忆他们对北京的印象,有哪些名胜古迹?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这些名胜古迹与北京的历史文化有何关联。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地理位置: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并展示地图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的位置。
2.历史沿革:简要介绍北京的历史沿革,包括重要的朝代和事件。
3.文化底蕴:介绍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历史的中心,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文学、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成就。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案例一:紫禁城: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紫禁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并从不同角度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例如紫禁城的建筑特点、古代宫廷文化等。
2.案例二:天坛:同样分组讨论,了解天坛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例如天坛的建筑结构、皇帝祭天的仪式等。
3.学生通过讨论和展示,互相学习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学习任务(25分钟)学生分组,自由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名胜古迹,或者一个与北京历史文化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意义等方面。
鼓励学生使用图表、图片、文章等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五、展示与总结(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同伴评价。
《故都的秋》教案(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学会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情和怀念之情。
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故都的秋》的作者和背景。
简要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2 课文解读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如对比、象征等。
解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理解和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3.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的应用。
解读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作者的背景和课文的情节,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记忆。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
学生找出并记录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的应用。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和讨论。
4.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和讨论,进行讲解和解析。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4.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进行拓展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表达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5.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作、讨论等。
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准备课文《故都的秋》的文本和相关背景资料。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和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6.2 课中活动进行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
提供反馈信息
及时给予学生正面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针对学生表现,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确保学生掌握故都 的秋的要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教学评价:及时评价学生的学 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描绘,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逝去时 光的感慨
教学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步骤:先让学生了解故都的秋的特点,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最后通过 课堂互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 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建 议和指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业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要 求语言优美、有感情。
作业反馈:教师将批改后的作业发 给学生,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 解和指导。
xx
PAR价策略
教学目标:明确、可衡量,与课程目标一致 教学内容:适合学生水平,有深度和广度 教学方法:多样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价:及时、具体、有针对性,能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作者介绍: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创作背景:1934年,郁达夫因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南逃杭州,后移居上海
写作目的: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寄寓了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作品影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故都的秋的特点分析
描绘细腻:作 者通过对故都 秋色的细腻描 绘,展现出秋 天的独特韵味。
【配套K12】故都的秋两课时教案
故都的秋两课时教案《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下面是故都的秋两课时教案,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两课时教案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导学重点、难点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设计:(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
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
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导入新课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
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共同读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三、整体感知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
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
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
【配套K12】故都的秋获奖教案
故都的秋获奖教案《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那么故都的秋获奖教案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故都的秋获奖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
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
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
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K12]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内心的忧思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2.品味语言,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
2.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散文教学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移情法。
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2.诵读法。
“书读千遍,其意自见”,朗读在散文的教学中则尤为突出。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
3.设疑讨论法。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由填字游戏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诗句,学生口头回答)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些都是关于秋的诗句。
秋天以有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他们笔下的秋天,呈现出万种风情,多姿多彩。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秋的现代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品味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看看它又显现出何种情思呢?二、探讨文本,理清结构(一)检查预习1.字音辨识潭柘寺(zhè) 廿四桥(niàn) 驯鸽(xùn) 落蕊(ruǐ) 细腻(nì)平仄(zè) 歧韵(qí) 椭圆(tuǒ) 颓废(tuí)2.词语辨析(1)十足·实足二者都是形容词。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故都的秘密故事介绍,让学生了解故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思考和表达。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教学内容:1. 告诉学生故都的定义,以及它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
2. 介绍一些著名的世界故都,如开罗、雅典、巴黎、罗马等。
3.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都的历史和文化,如狮城新加坡、云岭昆明、行宫京都等。
4. 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故都的图片和照片,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故都的魅力。
教学步骤:Step1. 导入问学生,你知道何为故都吗?故都与历史和文化有着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并请他们用自己的话解释。
Step2. 故都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故都的概念和它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并给出一些著名的世界故都的例子,如开罗、雅典、巴黎、罗马等。
教师还可以展示有关故都的图片和照片,让学生了解故都的魅力。
Step3. 讲故事教师讲述一些有关故都的故事,如狮城新加坡、云岭昆明、行宫京都等。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他们对故都的理解。
Step4. 课堂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以故都为主题,谈谈他们对故都的看法和印象。
每组学生需要提出至少三个故都,并解释他们选择的理由。
组长可以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Step5. 结束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多读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书籍,加深对故都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希望学生在以后的旅游中,多多探索和体验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感受故都的魅力。
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结果,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有关故都的阅读作业,通过作业检测学生对故都的理解和认识。
Step2. 故都介绍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故都的概念和作用。
故都是一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往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首都,在历史和文化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故都是文化的来源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保护的重要中心。
【配套K12】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
作者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下面是故都的秋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设计意图】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各种情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体验。
学生的体验是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对学习对象的感知。
执教者得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拨动学生心灵之弦,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反映,让学生在新旧碰撞中形成对问题的新认识。
由此,我觉得散文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探寻作者附着于景物之中的特殊情感体验,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感悟,去发现、领悟散文的魅力——情感的、艺术的,从而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格境界。
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唤醒”情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一个理念——以人为本,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期达到“学生——教材——教师”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独特审美体验。
2、使学生把握本文“雅俗相融”的语言风格,体会散文中“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3、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品味《故教的秋》的雅趣与俗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1、由学生自身经历入手,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2、指导学生具体品读课文,体会郁达夫作品里的雅与俗,真与美。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问题一:同学们,请大家用一句话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今天天气的感受。
有关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故都北京的兴趣。
2. 介绍故都北京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教学内容:1. 展示故都北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介绍故都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都北京的特殊之处。
教学活动:1.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故都北京的景色。
2.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章: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特点。
2. 学生能够欣赏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景。
教学内容:1. 介绍故都北京的秋天特点,如气候、景色等。
2. 欣赏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景,如红叶、菊花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特点。
2. 学生观察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
第三章:故都的秋文化活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的特点。
2. 学生能够参与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
教学内容:1. 介绍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如赏月、赏菊、登高等。
2. 引导学生参与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
2. 学生参与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如赏月、赏菊、登高等。
第四章:故都的秋美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美食特点。
2. 学生能够品尝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食。
教学内容:1. 介绍故都北京的秋天美食,如月饼、火锅、糖葫芦等。
2. 学生品尝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食。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美食。
2. 学生品尝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食。
3. 学生描述自己品尝的美食。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特点和体验。
2. 学生能够反思自己对故都北京的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内容:1. 学生总结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特点和体验。
2. 学生反思自己对故都北京的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故都的秋》教案(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郁达夫的《故都的秋》;2. 掌握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作者郁达夫,时代背景;2. 文本分析:描写手法、表达技巧等;3. 文学鉴赏:欣赏作品中的美景、情感等;4. 思考与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现实意义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本分析;2. 文学作品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3. 作品中的美景和情感的欣赏。
2.2 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情感的理解;2.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3. 作品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的探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品背景、分析文本等;2. 互动法:讨论、提问等;3. 鉴赏法:欣赏作品中的美景、情感等;4. 实践法:写作、表达等。
3.2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郁达夫及其作品《故都的秋》;2. 文本分析:分析作品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3. 文学鉴赏:欣赏作品中的美景、情感等;4. 思考与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5. 总结与作业:总结课堂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学生的提问、回答、讨论等;4.2 作业完成情况: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4.3 课堂表现:学生的认真程度、合作精神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1. 教材:《故都的秋》;2. 参考书目:有关郁达夫及其作品的书籍;3. 网络资源:相关文章、评论等。
5.2 参考资料1.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2. 有关郁达夫的生平和作品的评论文章;3. 文学鉴赏方面的理论知识。
第六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6.1 教学计划1. 课前预习: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故都的秋》;2. 课堂讲解:分析文本、欣赏美景、探讨主题等;6.2 时间安排1. 课文阅读与分析:2课时;2. 文学鉴赏与讨论:2课时;3. 作业布置与反馈:1课时;4. 总结与复习:1课时。
【K12学习】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u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u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u 教学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u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
u 教学课时:1课时。
u 教学步骤:一、导语: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
(板书题目)我们主要通过1、美美地听;2、美美地读;3、美美地品;4、美美地练四个环节来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听:听读配乐朗诵,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描写了哪几幅秋景图?(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明确: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依次出示幻灯片)三、美美地读、美美地品:1、全班齐读思秋、恋秋两部分。
2、学生找出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A、找出关键词语。
B、比较不同句式。
C、体会深层含义。
D、诵读精彩片段。
四、美美地练:1、思考讨论:(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K12学习】语文教案:故都的秋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故都的秋》郁达夫的散文,文辞优美,有悲凉美感,这是跟作者当时的境遇有关系的。
xx精心整理了“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XX。
【课文品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感情浓厚,文辞优美,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借助对文本内容的详细研磨,品味五幅画面所表现的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从中掌握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我想充分利用教材的示范功能,引领学生逐句推敲课文的语言,使学生借助教材的细读而掌握了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相关方法。
例如: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
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动荡的现实及腐败的当局使作者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着澹澹的"悲凉",并把这种情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中去了,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似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
所以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
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
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
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有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写出了"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写"静"。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单的文字中。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教案:《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故都的秋》这篇诗的内容和情感;2.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秋季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品味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教学难点:想象与写作的对接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故都的秋》的诗歌书籍或手写诗歌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运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景色;2. 和学生一起讨论秋天有什么特点和美丽的景象。
二、分析课文(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或手写板书展示《故都的秋》的全文,引导学生仔细阅读;2. 询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3.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词语、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三、思考问题(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对京城的秋天有什么感想?- 诗中的“西山”、“秋水”等景象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诗人用了哪些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表达他的情感?-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秋”和诗人对秋天的态度?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各自的思考结果。
四、合作交流(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结果,并邀请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思念和赞美,可以是写诗、画画或其他形式。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写一段小短文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适当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或形容词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六、闭幕(5分钟)1.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总结他们对《故都的秋》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3. 布置下一节课的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来描绘这个季节的美丽景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都的秋》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感受秋季的能力。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篇一:试讲题目】成都市2014年春季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注意事项1. 考生必须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和盖有“成都市教育局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鲜章的《成都市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审查表》进入考场。
2. “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测试题目”闭卷定时测试。
试讲题目公布如下,考生须根据本人申请资格种类和申请任教学科在以下题目中查找对应的试讲题目。
各学科所公布的试讲题目请全面准备教案(或提纲),试讲时将随机抽取其中一题进行试讲。
准备的教案(或提纲)在试讲时,可以带进考室作为参考。
(考室里无多媒体设备,请备纸质教案)。
3. 请于7月 4日15:00起在本网站“2014年春季教师资格试讲考试查询”中查询试讲结果。
4. 考试程序:7:40到达指定考场(学校)→→8:00在考场工作人员指引下进入指定考室→→8:30开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测试(笔试)→→9:00笔试结束,随即开始抽取试讲题目,准备30-40分钟后开始试讲、面试,需上交当场手写教案。
本次只能用“试讲”的方式进行讲课。
特别提示:1、涉及到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测试试题的保密性,8:30未到达指定考场的考生视为放弃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测试,请各位考生提前了解考场的公交车路线。
2、教师资格证书可以代领,须提供学历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及委托书原件。
证书领取时间及地点请于7月4日15:00在本网站查看。
成都市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2014年6月17日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试讲题目如下:语文2014年教师资格认定语文学科试讲题目数学教材名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④必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章建跃备注:2007年2月第2版试讲目录:1、1.1.1 任意角(p2~p5)2、1.2.1任意角三角函数(p11~p13探究前)3、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p18~p20) 4、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p30~p33) 5、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p42~p45) 6、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p74~p76)7、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p85~p86)8、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p93~p94)9、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p103~p105) 10、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p124~p127)英语政治学科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试讲题目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课程背景本次秋试讲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故都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秀美景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地方意识,同时也为今后的旅游和研学活动打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故都的历史文化渊源,认识故都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2.熟悉故都的主要文化遗产,如故宫博物馆、天坛、颐和园等;3.掌握故都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街区,如王府井大街、后海胡同等;4.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故都的历史文化1.教师介绍故都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地理位置,并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故都的历史形成和文化氛围;2.拆分介绍故都的不同朝代和历史事件,并请学生自由发言补充相关知识,以增强学生团体合作意识;3.分组设计小展板,展示不同朝代和历史事件的文化遗产和代表性人物,并在班级内分享。
第二部分:故都的文化遗产1.教师简述故都的主要文化遗产并大致介绍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如故宫博物馆、天坛、颐和园等;2.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个文化遗产进行深度研究并撰写报告,分享给班级同学;3.学生选择一个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建筑进行模型制作,以展示文化遗产的建筑特色并加强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第三部分:故都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街区1.教师介绍故都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街区,并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地方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2.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个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或文化街区进行深度研究并撰写报告,分享给班级同学;3.学生前往选择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或文化街区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当地文化氛围和特色美食。
教学评价1.对于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学生能够做到听课认真、积极互动和多角度思考;2.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通过展板、报告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评价和反馈。
总结通过本次秋试讲教案,不仅让学生了解故都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还通过自主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也将更有意识地关注和发掘当地文化和历史遗产,为所在社区和国家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下面是故都的秋试讲教案,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试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
(板书)二、文本解读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
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
《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三、整体感知1、学生浏览全文,思考:对于北京的秋天,郁达夫持什么样的感情态度?明确:赞美、怀念。
2、读1、2两段,思考这两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从第3段11段,作者用记叙和描写的手法写了五幅画面,请同学们一幅一幅来命名,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4、第12段是议论段,可划分到上一部分中,最后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合作探究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清晨秋景图,请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借景抒发清、静、悲凉之情的?地点:破屋。
衰败沧桑感时间:早晨。
方式:泡浓茶清闲耐人回味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清爽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谧清静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悠闲破壁腰残破静对牵牛花的蓝朵清冷安闲落寞秋草萧索悲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思考: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几处景物来写呢?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的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
作者在文中选取的几处景物,能够表达出他当时的苦闷心情和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
五、小结郁达夫在本文开头提到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我们这节课在“清晨秋景图”的分析中也理解了故都的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我们需要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六、作业其他几幅画面怎么传达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同学们课后讨论,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板书:故都的秋郁达夫清清晨秋景借静秋槐落蕊景悲凉秋蝉残鸣抒桥头秋雨情庭院秋果故都的秋试讲教案导: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其蓬勃,夏天有其妖娆,冬天有其庄重,秋天却有其深沉。
文人雅士歌秋,赞秋,悲秋,怨秋,秋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摇曳多情,姿态万千,你知道哪些关于秋的诗句?……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什么样一种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走进他的《故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秋味。
(听读全文)用一句话写出你听读的感受。
1、整体感知一:整体感知往往一抓标题,二抓首尾段。
从标题看本文写了什么?秋。
抒发了什么情感?怀念。
从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本文写了什么?秋味;抒发了什么情感?挚爱。
学习本文应该主要抓住两个字:景和情。
2、整体感知二:1)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a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b京都的名胜最易注目,但却吵闹拥挤。
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
c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结合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气质的特点重点体会)3、整体感知三:本文的基调是什么?不同的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基调?清、静、悲凉(第一段。
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
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
4、反复诵读品味:(要求选背秋花、秋蕊、秋雨任一选段)写景赏析一:牵牛花的描写。
(重点落在对“清”这个字的品味上)①作者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花色。
②为什么“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为什么搭配这样的秋草最好?③写牵牛花前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所谓气清则神爽!④联想王安石的两句诗“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与本段有什么相似处?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写景赏析二:槐蕊①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
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借助槐蕊写这清秋的寂静。
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为什么?自由发言。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
也突出了一个“静”字;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②“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些”指哪些?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
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
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
心远清闲落寞。
心在起作用。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
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写景赏析三:秋雨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从哪里感受到悲凉呢?略。
并未刻意去写,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
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②知人论世: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
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
总结: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
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听读全文。
5、赏析选材与结构: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作用是什么?(形散神不散)(1)第2段和第13段各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不同?(2)第12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议论,作用是什么??6、拓展:你觉得人家文章为什么好?参考:从写作上来看,充满个性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
选择适合情的景。
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
从结构看,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配套K12教育资料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